浅谈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脱毒马铃薯是指通过无病毒繁殖材料,栽培出不受病毒侵害的马铃薯品种。

因为病毒会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大力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里,笔者就介绍一下脱毒马铃薯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一.繁殖1.优质种薯的选育选用大、饱满、外表光洁、表皮无疤痕和裂纹、无腐烂现象的马铃薯作种薯材料;剔除有疑似病毒病的种薯。

2.地块设置选定的繁殖地块应为保证阳光和温度的环境,所选地块的土壤pH值应在5.8~6.5之间,如有必要,应进行石灰增 pH 值;地块应选择块茎疫病、晚疫病等疾病影响较小的地区。

3. 种植在选定的地块播种前,可以通过石灰柠檬酸清洗等种薯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种植前,还应将田地耕翻,开沟施肥,将化肥、有机肥混合后撒进沟中,然后播种。

在播种前,可将种薯连同块茎疫病、晚疫病等一同埋在田里。

当然,种植量要视土壤和气候条件而定。

4.施肥马铃薯生长期间,要求的氮、磷、钾比较丰富。

在土地耕翻后,必须完全施以充足的钙、镁等元素。

二.中期管理1.喷药管理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常常出现长出黄叶子的不良情况。

这是因为土壤缺氮,养分不足,而喷增氮的农药对问题的解决有非常好的效果。

例如,在105天左右的时间内,可以喷洒氮素、磷酸二氢钾混合的特殊液体肥料。

2.定植管理在马铃薯生长初期,须注重营养和光照的供应,充分发挥马铃薯的地上地下生长的优势。

通过较好的施肥和使土壤发酵,在根区形成大面积的透气孔,并保证水分的透过性,可以促进马铃薯的健康生长。

2. 灌溉在马铃薯后期,因受雨量不足的影响,植株枯萎现象,可以利用喷灌技术进行补水。

但灌溉不应过多,以免根系受到伤害。

以上就是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详细介绍,相信通过科学、规范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进而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有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有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有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难点是有机栽培技术和马铃薯易受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和蚜虫侵害,这是制约有机马铃薯生产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要求,我们采用高垄栽培技术加上有效环保防治就能够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马铃薯。

????一、土壤要求选择海拔1600~2200m(早熟种应选择海拔1600~1900m)水源条件好,中上等肥力,土壤疏松、平缓地,土细,无石块、无杂草,前作为玉米、荞、麦。

发现杂株、病株及时清除。

一、二、级种均可在该品种适宜区繁殖,选择交通方便,平缓疏松沙壤,中上等肥力条件。

前作为玉米、荞、麦,确保种薯纯度播种前进行灭茬,深松土,深度应在30cm以上,结合耙地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矿质磷肥100kg、草木炭100kg。

采用条施基肥(施用总量的80%),在肥料上起垄,垄距60~70cm,垄宽60cm,垄高25cm,双垄种植;也可以采用单垄种植,垄距50cm,垄宽30cm,垄高20cm。

起垄种植可以提高马铃薯生长早期地温;加厚土层,疏松土壤,提高肥力;能够排水除渍,降低田间湿度,有效防治晚疫病、早疫病,降低烂薯率,大大提高了大、中薯商品率。

二、择种薯,适时播种1.选种催芽根据本地气候,结合下茬作物,选择生育期适合的脱毒种薯。

种薯出库后注意防寒、防热,挑出病薯、烂薯;将种薯放入15~20℃散光条件下进行催芽10~13d(一般播种前20d进行),待芽长出后移入有光处晒种7~10d,几天翻动1次,待白芽变绿即可。

2.播种要求10cm以下地温稳定通过8~10℃时就可以进行播种。

本地区每年4月5日以后播种,7月上旬收获,这样就能够在病虫高发期到来之前收获。

①切种种块要求在20~35g为好,每块应保留2个芽眼,采用螺旋切法,每块种薯都带1个顶芽。

②刀具消毒应准备2把以上刀具,用0.2%高锰酸钾消毒液或沸水消毒。

切种时遇到病薯时,剔除病薯(环腐病)并将刀具放入消毒液或沸水浸泡3~5min,以免病菌通过刀具传染。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种性退化,产量降低。

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脱毒种薯,恢复其原有品种特性,植株没有病毒的危害和对生理的干扰,发育正常,生长旺盛,在同等条件下种植,脱毒薯的产量比未脱毒薯增产50—100%,效益成倍增加。

因此,脱毒种薯既高产又高效。

一、选用良种,提高种性:因地制宜选择适于本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马铃薯脱毒品种。

我市主栽的马铃薯脱毒品种有克新1号、克新3号、紫花白等。

二、选择地块,精细整地:选择土壤肥沃,便于排涝的偏酸性沙壤土,冬前深翻蓄墒。

播前起垄,垄宽2尺,垄高6寸,每垄种2行。

三、施足底肥,集中深施:马铃薯应重施底肥。

一般亩施农家肥3000kg,尿素15kg,二铵15kg为宜,底肥一次施足,垄中线开沟集中条施为好。

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川道适宜播期为2月上、中旬,山区为3月上、中旬,地膜覆盖可提前到12月上旬为宜,一般密度为3500—4000株/亩,行距1.6—1.8尺,株距6—8寸。

五、开沟条播,薯眼平放:在整好的地块上沿水平线开沟,摆放种薯,种薯芽眼向下或平放,肥料施入种薯间,然后用细土覆盖3—4寸为宜。

肥料施用不能接触种薯,以防烧苗。

地膜覆盖种植要足墒播种,播种后整平垄面再覆膜,膜紧贴垄面,两边用土压实封严,每隔2米在膜上压一土膜带,以防风揭膜,出苗期要及时破膜放苗,以防烧苗。

六、及时中耕,分层培土:苗高3—5cm,锄第一次,锄细锄匀,疏松土壤;封垄前锄第二次,深锄培土,现蕾期锄第三次,浅锄培土,培土要求培细培厚,分层加厚,有利于多结薯、结大薯。

陕西省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脱毒马铃薯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脱毒马铃薯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脱毒马铃薯大棚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又名土豆、地蛋、洋芋、山药蛋等,在我国广泛种植。

近年来马铃薯面积增加迅速,已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物。

要发挥马铃薯的增产潜力,需尽量满足马铃薯生长所必须的光照、温度和水分的要求,掌握种植、病虫害防治、贮藏等方面的技术。

本手册介绍的主要是大棚种植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大棚种植主要有三膜和两膜两种种植模式。

二膜种植模式是指大拱棚内覆盖地膜进行种植,三膜种植模式是指在大拱棚和地膜之间再搭制小拱棚或二层膜进行种植。

一、选地选择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土壤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微酸性或中性(PH值不高于8.0)沙壤土或壤土。

2、选择前茬未种过茄科作物(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的地块为宜。

3、选择旱能灌、涝能排的地块。

二、拱棚的搭建大拱棚的内茎宽度一般在6—12米之间,拱高1.8—2.6 米,每棚占地1—2亩,适当扩大每棚面积,可有利于保持棚温、提高马铃薯生长积温。

大棚的拱架有钢结构、水泥结构、竹木质结构多种,可根据当地条件选用。

大拱棚应选择厚度0.06—0.12毫米的无滴膜,较薄的棚膜一般用一年,可保证有较好的透光度,促进马铃薯的早熟、提高产量,较厚的棚膜一般用2—3年,可节省种植成本。

小拱棚的高度一般为1米左右、宽度为2—3米。

二层膜高度一般离大拱棚顶部30—50厘米为宜,二层膜一般选择厚度为0.02—0.03毫米。

二、整地施肥马铃薯的大部分根系分布在30厘米的土层中,因此冬前应深耕30厘米左右,冬耕晒垡,疏松土壤。

深耕前每亩撒施有机肥(土杂肥,或腐熟的牲畜粪便)2—3方。

马铃薯生育期短,需肥量大,需集中施肥,化学肥料以底肥为主,播种前15—20天造墒,结合旋耕可同时撒施硫酸钾型复合肥50—100公斤/亩。

三、种薯准备1、种薯选择我国马铃薯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种薯感染病毒退化,退化的种薯大幅度减产,解决种薯感染病毒退化的唯一途径是种植脱毒种薯。

中原春秋二季作区需要选用休眠期较短、植株较矮、结薯集中,适合食用、出口或间作套种的早熟品种,如费乌瑞它(荷兰薯)、早大白。

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重点分析

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重点分析

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重点分析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它能够有效预防病毒病害,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脱毒种苗的培育和种植技术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下面就来对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重点进行分析。

一、脱毒马铃薯种苗的培育1. 选择优良的种薯脱毒种苗的培育首先要选择优良的种薯,要求种薯外形完整,无伤痕、无病斑,色泽均匀,无病虫害,种薯的生长势强、病毒负载低。

通常,可以选择种植马铃薯病毒抵抗性较强的品种,以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2. 进行体外消毒消毒种薯是脱毒种苗培育的关键环节。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喷雾法和热水浸种法。

消毒能够杀死种薯表面的病毒、病菌和真菌,减少病毒在种苗中的传播。

3.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是脱毒种苗培育的有效手段,它通过离体培养的方式,去除种薯中的病毒。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的脱毒种苗质量较高,病毒负载低,可以有效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1. 土壤选择脱毒马铃薯的种植需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壤的pH值应在5.5-6.5之间,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同时要避免连作地块,减少病毒在土壤中的积累。

2. 种植密度脱毒马铃薯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块条件和栽培方式灵活确定,一般为40~60cm×25~30cm。

在一定程度上,较高的密植能够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3. 施肥管理脱毒马铃薯的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一般来说,可以在播种前期和生长期进行追肥,适当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产量。

4. 病虫害防治脱毒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采用轮作休耕、合理搭配、定期清洁、喷施农药等措施,减少病毒在种植过程中的传播和侵害,保证脱毒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

5. 防控气候灾害在脱毒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防控气候灾害。

要防止干旱、水涝、冷害等灾害对马铃薯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脱毒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的重点在于脱毒种苗的培育和种植管理。

浅谈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摘要】脱毒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高产栽培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从环境条件、良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技术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环境条件方面,适宜的温度、土壤和水分是脱毒马铃薯生长的基础。

良种选择是农户取得高产的关键,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品种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

田间管理包括地面平整、密植适量、及时除草等措施,有效提高了产量。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脱毒马铃薯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采用无公害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残留。

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合理施用农家肥和化肥是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的保障。

通过本文内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环境条件、良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技术。

1. 引言1.1 浅谈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脱毒马铃薯是指通过病毒检测和处理,确保种薯中不含有病毒,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栽培技术。

脱毒马铃薯的种植可以有效减轻疫病危害,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脱毒马铃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受到广泛重视。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在于优质良种的选择、合理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科学施肥。

只有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并且采取科学的栽培方式,才能实现脱毒马铃薯的高产栽培目标。

本文将从环境条件要求、良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农民和专业种植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探索创新,相信脱毒马铃薯的生产技术会不断得到提升,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环境条件要求环境条件是影响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获得高产量和质量的马铃薯,必须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主要的环境条件要求包括温度、光照、土壤和水分。

首先是温度要求。

马铃薯在15-25摄氏度的温度下生长最适宜,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马铃薯种薯脱毒及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

马铃薯种薯脱毒及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

马铃薯种薯脱毒及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是种薯脱毒和防止退化是种植马铃薯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马铃薯种薯脱毒及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

一、马铃薯种薯脱毒的主要措施1.选择健康的种薯健康的种薯是脱毒的前提。

在选择种薯时,应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无霉变、无机械损伤的种薯。

同时,还应注意选择与当地气候适应的品种。

2.种薯热水处理将种薯放入温度为50-55℃的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温度为40℃的水中浸泡30分钟,最后放入温度为30℃的水中浸泡30分钟。

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种薯表面的病菌和病毒。

3.化学药剂处理可以使用氯化汞、氯化钠、氯化钾等化学药剂进行处理。

但是,使用化学药剂处理种薯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过高的浓度和过长的时间会对种薯产生不良影响。

4.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一种高效的种薯脱毒方法。

通过将种薯的组织培养在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可以有效地去除病毒和病菌。

二、马铃薯种薯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1.定期更新种薯种薯的品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因此需要定期更新种薯。

一般情况下,每3-5年更新一次种薯。

2.科学管理种薯种薯的管理对于防止退化非常重要。

应该注意控制种薯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种薯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3.加强田间管理在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应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病株和虫害,避免病毒和病菌的传播。

4.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也是防止种薯退化的重要措施。

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种植马铃薯。

综上所述,马铃薯种薯脱毒及防止退化的主要措施包括选择健康的种薯、种薯热水处理、化学药剂处理、组织培养、定期更新种薯、科学管理种薯、加强田间管理和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种薯的健康和品质,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作物,有着丰富的营养,因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但是长期的种植,往往会导致马铃薯产量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才能够有效提升马铃薯的产量。

现阶段,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已经在很多地区大面积的得到推广和使用,不仅有效的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促进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基于此,本文着重针对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标签: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项目在福建省种子管理总站主持和要求下,我县安排在海拔901m的寿宁县大安乡后西溪村,现将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结语。

一、品种适宜,种性要高根据寿宁县大安乡后西溪村的气候和土壤等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适宜该村主栽的马铃薯品种主要包括中薯系列、兴佳二号等。

在选择种薯的过程当中,应选择种性级别较高的,例如一级、二级,良一等,禁止选用良二以下的种薯,并且在购买的时候要索要信誉卡,以此来保障马铃薯产量及品质。

二、适宜地块,认真整地寿宁县大安乡后西溪村海拔高达901m,土壤质地为疏松肥沃偏酸性的沙壤土,干旱时也能得到及时的浇灌。

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利用多菌灵进行消毒,然后随肥料一起施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择的种植地块最好在头年冬前和农家肥一起旋耕,并且要确保施肥均匀。

三、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寿宁县大安乡后西溪村种植马铃薯的时间为3月8号,共计播种3500穴/667m2,并覆盖了地膜。

马铃薯需要重施底肥,农家肥在头年冬前随旋耕时施入,每667m2地可以施农家肥3000kg。

在播种的过程当中,每667m2可以施马铃薯专用肥50kg,二胺10kg以及过磷酸钙30kg,施肥完成之后,覆土3cm,以此来避免造成烧苗的现象。

四、精选种薯,播前催芽要想实现马铃薯增产,必须做好种薯催芽工作,经过有效催芽,寿宁县大安乡后西溪村种薯于3月28日出苗,并且出苗非常的整齐,有效的延长了生育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2019-08-15T15:27:35.45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作者:陈润平
[导读] 和传统高产经验的总结相结合,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气候特点、地质情况等,对相应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制定。

内蒙古乌兰察布卓资县农牧局种子管理站 012300
摘要:马铃薯作为不少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使品种退化减产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技术受到重视,技术人员不断对其加强研究和实践,通过在不少地区的示范种植,也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效果,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
一、种植管理措施
(一)种地选择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开阔平坦的轻沙壤土或壤土地质,更适合于种植脱毒
种薯,粘重地块、盐碱地、沙性大或涝湿地等地质不适合作为种植用地。

(二)轮作措施
轮作需保证三年以上,对于茄科作物,如:辣椒、番茄、茄子等,以及根类
作用如:胡萝卜、甜菜等,都不宜用于轮作,可选择油菜或小麦等;同时设置1000M以上的隔离区,在此范围内严禁种植茄科作物、其他马铃薯以及开黄花的作物,如油菜等;前一轮作物所残留的除草剂不能对种殖的脱毒种薯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周边作物进行除草剂喷洒时,时也应避免其漂移危害脱毒种薯的种植。

(三)整地
采用休闲夏翻的方式对土地进行深翻整地,此方式为最佳方案,其次可选择
在秋季进行翻地,同时保证翻地深度不少于25CM;在春播之前还应再进行一次,“平、净、深、碎、齐”是衡量整地质量的标准[1]。

二、施肥措施
高产栽培技术中需要对马铃薯进行施肥,同时也需与种植机械化作业、有机
肥资源短缺以及生产成本过高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宜采用磷、氮、钾配方进行平衡施肥;在播种时主要采用人种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整地阶段和中耕阶段采用有机肥进行施肥和追肥,另外保持施肥总量在适度偏高的水浃,不宜追求最大量。

(一)种肥要点
如是水肥条件较好的夏翻地地块,施肥量应控制667M2施以33-53KG化肥,
在插种期,插种的同时施入33KG的肥料,其中包括尿素6KG、磷酸二铵12KG、磷酸钾15KG[2]。

(二)追肥要点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翻二次地时再进行20KG的追肥,主要采用尿素4KG、
磷酸二铵6KG、硫酸钾10KG。

三、种薯措施
(一)催芽要点
在进行播种前10-15天,种薯出窖,或在15天左右采用白天薯容窖通风的
方式,使种薯所处的温度条件达到并保持在15-20℃,有利于种薯出芽;日光照射种薯出芽,使其变成紫绿色[3]。

(二)切种要点
当薯芽长至豆粒大小时,便可以进行采种处理。

首先对中暑进行精选,将畸
形、烂、病、伤的薯块进行清除;种块最宜重量保持在30克左右,不得大于35g,小于25g; 种薯高产与种块的大小有关,但同时种块过大对种植成本造成不昨影响;要保证种块薯肉厚实,并带有两个芽眼,处于皮面中间部位最佳,同时不可成薄皮状,表皮大小需大于2.0CM×2.5CM。

切种时,将其直接堆于地面或切入土筐中,不能切入不透气的塑料或尼龙袋
中,并且不可堆积过厚,需要保证其通风见光,并尽快将切面进行晾干。

(三)消毒措施
接种时需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首先每人要准备两把切刀,采用3%的高
锰酸钾溶液或75%的酒精对切刀进行交替消毒和使用;对切好晾干的种块也要进行喷药灭菌处理,可采用70%的代林锰锌、58%的瑞毒锰锌、75%的百菌清,加水后调配成100倍的液体喷雾,采用人工喷雾器对种块进行翻动喷洒,每150克的种块需喷洒2-3KG的药液;喷药后的肿块儿在进行晾干,装入丝袋中进行通风码放,保证其间留有空隙,避免出现种薯伤热烂种或出苗影响等情况;另外,还需避免雨淋、受冻等情况出现。

切种和播种的时间也应提高关注度,并互相配合进行,种块放置不宜超过3
天,最佳方案是随播随切。

四、播种措施
(一)播种时机
播种最佳时间应为10CM的深土层的温度保持在6-7℃时,以海拉尔为例,
其与周边地区适宜播种期为5月5-20日,而5月10-15日为最佳时段,并且播种期应保证天气晴暖无风,应尽量在最佳播种期内完成播种[4]。

(二)播种数量
以荷兰七事和克新一号为例,在667M2的播种面积上,播种量为120-130KG,作物数量为4000株,预计收获3800株左右,其中保持
植株间距离为25CM,垄距体持在65CM。

(三)播种密度
播种采用机械方式,按照开沟、施肥、点籽、覆土起垄的流程一次性完成作业,作业中应保证在种块下3-4CM进行深度施肥,同时严禁种肥和种块之间直接发生接触,避免种块烧伤的情况出现,覆盖起垄的厚度要保持在10-12CM。

(四)品种区分
在进行种薯播种前各步骤环节时,应对种薯进行严格分类,并进行独立操作,按不同品种进行分别播种,一个品咱播种完成后,要对播种箱进行彻底清理,在不同品种的地块间,要设置1-2垄作为间隔。

五、田间管理措施
在播种后的20天左右,进行蒙头土的拖耢作业,通过将2-3CM的表土进行一遍顺耢一遍逆耢作业,使萌动的草芽得以清除,并起到松土保墒的作用;在苗出齐后,利用拖拉机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中耕松土,连续进行三次,并保证松土深度在8-10CM,同时进行3CM 左右的培土作业,总厚度不能高于10CM。

在封垄前完成最后一次中耕,起到覆土灭草、培垅和松土保墒的作用。

在植株初花期要进行早、晚疫病以及蚜虫的重点防治,一般采用连喷二至三次的作业方式,在病虫害重发的年份需连续作业四次,间隔时间一般为七到十天。

药物主要采用75%的代森锰锌、58%瑞毒锰锌、64%的杀毒矾等。

针对蚜虫病害还可增加10%的蚍虫磷,通过上述药物的交替使用,用机械设备拖动喷药灌进行喷洒;另外对花期间的病株、杂株要进行及时清除,病株还要采取田外深埋的处理;封垅后要及时进行除草[5]。

六、适时收获
在收获期,对于大面积种植作物,应及时进行早收、抢收,避免出现秋收延迟,一方面影响种薯发运,另外也造成冻伤;选择晴好的天气,土质无粘湿的现象;在收获前10-15天左右,利用割秧机进行作业,将薯秧清除地外;利用收获机,避免和减少造成薯伤和丢薯的情况;及时将起出的薯块装袋存放,避免冻害、雨淋以及长时间阳光照射。

结束语:在马铃薯生产产业中,脱毒种薯是最重要的生产技术,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也受到广大农民的重视和欢迎,通过不少脱毒种薯的生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同时也存在着技术相对薄弱,产量差悬殊,生产效益和产业发展造成了制约。

目前通过加强对高产技术的研究,和传统高产经验的总结相结合,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气候特点、地质情况等,对相应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制定。

参考文献:
[1]梁杰, 李功义. 机械大垄密植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8):16-16.
[2]潘海虹, 王秀, 图拉, et al. 马铃薯脱毒种薯网室原原种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 2009(9):28-30.
[3]李显明. 脱毒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J]. 花卉, 2015(13):98-99.
[4]莫洪勇. 会东县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7):81-81.
[5]赵君华. 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5(10):147-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