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枯萎病镰刀菌ITS序列的PCR扩增及其分子检测
香蕉枯萎和细菌性软腐病菌的多重PCR检测

香蕉枯萎和细菌性软腐病菌的多重PCR检测蒲小明;张景欣;沈会芳;孙大元;刘平平;林壁润;杨祁云【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24(50)1【摘要】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和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 zeae的复合侵染为害给香蕉产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有必要建立相关病害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ultiplex PCR)检测技术。
本文基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生理小种(F.oxysporumf.sp.cubense race 1,FOC1)基因组contig 438区间(35 631-37 693bp)(GenBank:AMGP01000438.1)和4号生理小种(F.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基因组contig 195区间(4 028-6 126bp)(GenBank:AMGQ01000195.1)存在160 bp插入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扩增引物FOC-F/-R,同时以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D.zeae的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the subunit B of gyrase gene)(GenBank:JQ284039)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gyrB-F/-R。
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本技术可在一次PCR扩增反应内同时检测香蕉枯萎病菌1号、4号生理小种和细菌性软腐病菌;多重PCR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检测香蕉枯萎病菌的DNA浓度最低限为0.1 ng/μL,细菌性软腐病菌的灵敏度为103cfu/mL;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检测香蕉发病组织中的香蕉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也可用于香蕉种苗和田间土壤带病菌的监测,为香蕉种植保驾护航。
【总页数】9页(P211-218)【作者】蒲小明;张景欣;沈会芳;孙大元;刘平平;林壁润;杨祁云【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681【相关文献】1.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2.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白叶枯病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开发3.二氧化氯对香蕉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的消毒效果研究4.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荧光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5.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可视化检测体系的建立与探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蕉枯萎镰刀菌的核糖体DNA-ITS区段序列分析

WA NG nh ae l ( stt o rpclBoehooy hns cd m f r i lA r ut a Sine ,H io ,H ia 7 11 We-u t a I tue f o i i cnl ,C ieeA ae yo o c gi l rl c cs a u a n5 10 ) ni T a t g Tpa c u e k n
oypr .p C cm r m adF.xsou Sh. cc mii Sn e t le :bs ar nFc 4w r l ( y ie n hs nFc n xso mfs.uu ei n oyprm c 1F.yl n ydr Hadn aeDi or eea T t m n)adtoei or1 d u u a s e l si l h a 3sa so e B n esew r a (yoi ) D lr am n q ec fF.oyprm a o sibefr ii usi iw sei ie— t i nG n akW bi ee lC cts e .r A rSf g eteuneo rn r l n r s xso u wsntut l o sn i 豫 n apce d r a 所海 海 51) 曾 中 热 农 科 院 带 物 术 究 ,南 口70 1 1
摘要 寻找香蕉枯萎镰 刀菌 1 号生理 小种 (or ) 4号生理 小种 (or ) r N — S区段序 列上的 差异 , Fc 1和 Fc 在 D A I 4 T 为香 蕉枯萎 镰 刀茵小种 的快 速检 测提 供依据 。对 来 自海 南省和 广东省的 3 Fc 1 5个 F r 个 o 和 r o 4菌株进 行 rN - S c D A I 测序 , T 并与 G n ak中的 4 尖孢镰 刀 茵的 r 一 eB n 个 I ) N —S AI 序列进行 比对分析 。8 菌株 中 I 1 f 2 5为 17 1 , Gnak中的尖孢镰 刀茵有 9 .% ~ 90 T 个 T 和 S 分, S 1 4 和 5 b 与 eBn J 2p 70 9 .%的 同源性 。香蕉 枯萎 镰刀 茵4号生理 小种和 1 生理 小种与 Gnak中尖镰孢 茵菊花 专化型 、 号 eBn 尖孢镰 刀茵黄瓜 专化 型和 一品冠萎 凋病 菌在 rN - S D AI 序 T 列 的 37与 36b 点存在两 处共性 差异 : 生理小种 的碱基 均为 T 胸腺 嘧啶 )而 1号生理 小种和 G n ak中 3个菌株 的碱 基均为 C 6 8 p位 4号 ( , eB n ( 胞嘧啶 ) 。尖孢镰刀 茵 rN - S区段序 列不适于 区分种 内不 同专化 型及 生理 小种 。 I AI ) T 关键 词 香蕉枯萎镰 刀茵 ; 核糖体 D A IS 序 列分析 N— ; T 中图分类号 Q96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0 1 6 12O )7—04O一0 57—6 1 (O7 2 84 3
大蕉枯萎病菌二重PCR分子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54卷收稿日期:2023-06-12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2A1515140114);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2022KJ109);东莞市2021年度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20211800400052);东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20221800500062)通讯作者:赖永超(1970-),https:///0009-0009-4245-9278,正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园艺作物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 :135****************第一作者:曾莉莎(1985-),https:///0000-0003-4187-1104,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病害防控技术研究工作,E-mail :****************大蕉枯萎病菌二重PCR 分子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曾莉莎1,王芳1,周海琪1,伍泽星2,赖永超1*,傅长根2,吕顺1,梁少丽1,刘丽琴1(1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东东莞523000;2东莞讯禾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摘要:【目的】基于大蕉枯萎病菌2个不同分化谱系特有的基因序列,建立大蕉枯萎病菌的二重PCR 分子快速检测技术,为该病害预测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基于大蕉枯萎病菌特有的rDNA 基因间隔区(IGS )序列设计得到多对PCR 引物,分别以广东3个粉蕉枯萎病菌株和8个大蕉枯萎病菌株、2个广西和海南的粉蕉枯萎病菌株、5个其他尖孢镰孢菌菌株和5个外围菌株的基因组DNA 为模板进行PCR 扩增,基于扩增结果从中筛选出大蕉枯萎病菌特异性引物,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检测,并确定二重PCR 检测体系的含菌量检测下限。
【结果】基于大蕉枯萎病菌特有的基因序列设计得到多对PCR 引物,经筛选验证获得2对可用于检测大蕉枯萎病菌2个不同谱系(Lineage Ⅰ和Ⅱ)的特异性引物,可直接应用于大蕉种植土壤和植株中的大蕉枯萎病菌检测,扩增片段分别为755和590bp 。
香蕉枯萎病镰刀菌ITS序列的PCR扩增及其分子检测

香蕉枯萎病镰刀菌ITS序列的PCR扩增及其分子检测王国芬;彭军;代鹏;邓国平;黄俊生【期刊名称】《热带生物学报》【年(卷),期】2007(013)003【摘要】根据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ITS序列设计合成的三条引物:FusF1(5'AACCC CTGTGAACATACCACTTG3')、FusR1(5'GAGGAACGCGAATTAACGCGAC3')和FusR2(5'GACGATTACCAGTAGCGAGGGT3')构成引物对A(FusF1/R1)和B(Fus F1/R2),对尖廉孢菌古巴专化型病菌进行PCR特异扩增试验,结果表明,两对引物对引起香蕉枯萎病的镰刀菌全基因组DNA分别有338 bp和408 bp的特异扩增产物;在镰刀菌种以上的阶元有较好的分辨力;对目标菌株的检测下限分别是A(100 fg)、B(10 pg);而且B对香蕉感染枯萎病的病组织有相应的扩增产物,表明该引物对可用于香蕉枯萎病的早期鉴定和病原菌的检测.【总页数】5页(P1-5)【作者】王国芬;彭军;代鹏;邓国平;黄俊生【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67【相关文献】1.广西香蕉枯萎病病原菌4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J], 莫贱友;秦碧霞;郭堂勋;黄穗萍;李其利;李焜华;2.广西香蕉枯萎病病原菌4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J], 莫贱友;秦碧霞;郭堂勋;黄穗萍;李其利;李焜华3.一种快速、有效的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OC4的分子检测方法 [J], 叶建军;朱军;黄惠琴;方哲;鲍时翔;4.硝/铵营养对香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J], 张茂星;陈鹏;张明超;阮云泽;李荣;朱毅勇;沈其荣5.香蕉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icro-like RNA及其靶标基因的鉴定 [J], 李静宇;许林兵;应帆;肖维强;陈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蕉种苗中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

香蕉种苗中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实时荧光PCR 检测梁基校2,陈 东3,利齐欣2,林鸿生5,张景欣1,杨祁云1,王飞钊4*,蒲小明1*(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果蔬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2阳江市阳东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阳江 529900;3博罗县供销合作联社,广东博罗 516100;4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80;5汕尾供销中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广东海丰 516400)摘要:香蕉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复合侵染且潜伏期较长,建立香蕉种苗病害早期监测的分子检测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基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 ‐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1,FOC1)基因组Contig 438区间(35631~37693 bp )(GenBank : AMGP01000438.1)设计特异扩增引物qFOC1-F/-R 、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FOC4)基因组Contig 195区间(4028~6126 bp )(GenBank : AMGQ01000195.1)设计特异扩增引物qFOC4-F/-R ,同时以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 zeae 的促旋酶B 亚单位基因(Subunit B of gyrase gene )(GenBank : JQ284039)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q gyrB -F/-R 。
qPCR 检测结果显示:实时荧光检测引物扩增特异性强。
通过拟合曲线方程分析得到:检测香蕉枯萎病菌的DNA 浓度最低限为3 pg·μL -1,细菌性软腐病菌的菌液浓度最低限灵敏度为70 cfu·mL -1,检测灵敏度较高,结果稳定可靠。
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 检测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检测香蕉种苗中的香蕉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确保种苗的安全生产。
香蕉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icro-like RNA及其靶标基因的鉴定

香蕉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icro-like RNA及其靶标基因的鉴定李静宇1,许林兵2,应帆1,肖维强2,陈谷1(1.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摘要:香蕉枯萎病已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发展,为了分析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Foc4)中miRNA-like(milRNA)及其调控功能,本研究构建了3个Foc4菌丝小RNA测序文库,测序得到原始数据11783990条,其中可用于后续milRNA鉴定的有效数据3351578条,通过与miRbase中植物miRNA和已报道的真菌milRNA 进行比对,共预测出7个保守的和3个新型的milRNA。
进而利用降解组测序预测milRNA靶基因,共预测出53对milRNA-mRNA。
通过对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milRNA与多个代谢通路有关,包括嘌呤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硫胺素代谢和三羧酸循环通路等,对真菌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同时发现milRNA靶向ABC转运器CDR4和孢子壁成熟蛋白DIT1,可能对Foc4致病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在高通量测序获得milRNA的基础上,首次在香蕉枯萎病致病菌Foc4中利用降解组测序分析了milRNA 靶基因,对研究真菌milRNA调控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milRNA;降解组测序文章篇号:1673-9078(2021)02-56-6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2.0300 Identification of Micro RNA-like RNAs and Their Target Genes from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LI Jing-yu1, XU Lin-bing2, YING Fan1, XIAO Wei-qiang2, CHEN Gu1(1.School of Food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2.Institute of Fruit Tree Research,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Abstract: Fusarium wilt has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ana industry.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iRNA-like (milRNA) and its regulatory function in the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Foc4), three Foc4 mycelia small RNA sequencing libraries were constructed. Totally 11,783,990 raw reads were obtained by sequencing, of which 3,351,578 valid reads can be used for subsequent milRNA identific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plant miRNAs in miRbase and the reported fungal milRNAs, seven conservative milRNAs and three novel milRNAs were identified. A total of 53 pairs of milRNA-mRNA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degradome sequencing to predict milRNA target genes. Through GO and KEGG enrichment analysis of target genes, milRNA was found in association with multiple metabolic pathways, including purine metabolism, glycerophospholipid metabolism, thiamine metabolism, and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pathways, and woul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fung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eantime, milRNA targeted the ABC transporter CDR4 and spore wall mature protein DIT1, thereby probably influencing the pathogenic process of Foc4.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analyze milRNA-targeted genes in the pathogen Foc4 via degradome sequencing after milRNA was obtained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引文格式:李静宇,许林兵,应帆,等.香蕉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icro-like RNA及其靶标基因的鉴定[J].现代食品科技,2020, 37(2):56-63LI Jing-yu, XU Lin-bing, YING Fa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icro RNA-like RNAs and their target genes from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J].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37(2): 56-63收稿日期:2020-04-01基金项目: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2015B020202005);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002030051)作者简介:李静宇(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基因组学通讯作者:陈谷(1973-),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功能基因组学56for studying the regulatory functions of fungal milRNA and new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Fusarium wilt.Key words: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milRNA; degradome sequencing香蕉枯萎病(也称为巴拿马病)是由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引起的土传性真菌流行病害,可造成香蕉枯萎黄化甚至死亡,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发展[1,2]。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与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分子检测技术将 更加快速、准确和灵敏。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有望实现更高效的 病原菌鉴定和分类,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产物对病原菌进行抑制或杀灭的方法,是防 治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途径。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拮抗微生物、基因工程和生 态防治等。
分子检测技术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检测技术应用于香蕉 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检测。常见的分子检测技术包括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 达研究和蛋白质组学等。
1、基因序列分析
基因序列分析是利用DNA测序技术对病原菌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进而进行病 原菌的鉴定和分类。针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已成功分离出多种基因序 列,为后续的分子检测提供了基础。
结论
本次演示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进行 了综述,总结了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 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控制香蕉枯萎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病原菌的遗 传和分子机制,加强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与开发,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综合防 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这一全球性的农业问题。
3、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是通过改变蕉园的生态环境,提高香蕉植株的抗性,抑制病原菌的 生长和繁殖。通过合理轮作、有机肥施用等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 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从而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和危害。
未来发展方向
生物防治方法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点,是未来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 向。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拮抗微生物、基因工程和生态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提高 防治效果和实用性。同时,需要深入研究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生态学和 生物学特性,为制定更加精准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香蕉枯萎病菌分子检测基因及其检测方法[发明专利]
![香蕉枯萎病菌分子检测基因及其检测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4fb97cd55727a5e9846a61da.png)
专利名称:香蕉枯萎病菌分子检测基因及其检测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庆河,翁启勇,赵健,李本金,兰成忠,邱荣洲,吕新申请号:CN200610135361.2
申请日:20061222
公开号:CN101205558A
公开日:
200806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蕉枯萎病菌分子检测基因及其检测方法,专用于香蕉枯萎病高灵敏度快速分子检测。
检测基因为香蕉枯萎病菌特异的404bp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未发现同源序列。
设计了一对引物FOC-F/FOC-R,其在香蕉枯萎病菌纯DNA、带菌的发病组织及土壤上特异性地扩增出364bp的特异扩增产物。
所发明的检测基因及引物可被用于生产实践中香蕉发病组织和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的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同时可用于田间香蕉枯萎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地址: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党村
国籍:CN
代理机构: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义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40 min。 12 000 g 4 ℃ 离心 10 min。取上清加
入 1/5 倍体积 5×CTAB(5% CTAB ; 1.0 mol L NaCl; ・
-1
50 mmol・ L-1 EDTA, pH8.0; 250 mmol・ L-1 Tris-HCl, pH8.0)65 ℃ 继 续 温 育 10 min, 冷 却 后 加 苯 酚 ∶ 氯
3
结论与讨论 反应结果 , 表明 , 引物对 B 模板 DNA 浓度 稀释到 10 浓度为 10 pg 时有明显的扩增片断 , 引
-5
物病原菌的鉴定检测手段 , 已经在植物病害的研究 中广泛应用 , 朱有勇等 [9]以 ITS 序列设计合成的引 物 能 对 引 起 棉 花 黄 萎 病 的 大 丽 轮 枝 菌 (Verticillium
第3期
王国芬 等:香蕉枯萎病镰刀菌 ITS 序列的 PCR 扩增及其分子检测
3
gDNA 的 PCR 扩增结果表明 , 两对引物对镰刀菌属
的尖镰孢菌小种都有特异性的目的扩增片段 , 对其 它植物致病菌以及镰刀菌的其它小种无明显的扩增 产物。说明两对引物对尖镰刀菌有较高的特异性 , 但对不同专化型的生理小种的区分能力有限。
析技术 , 华南农业大学的周鸿飞等也做过相关的检 测研究 , 但至今尚无详细的文献报道。本试验通过 对致病性镰刀菌 ITS 序列的克隆分析 , 设计了两对 引物 , 对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
1.2.2
DNA 提 取
取 20 mg 菌 丝 或 组 织 干 粉 于
2.0 mL 离心管中 , 加入 400 μ L 65 ℃ 预热提取缓冲
1.2.4
P CR 扩增条件
TM
PCR 扩增反应采用大连宝
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TaqDNA 聚合酶产品 , 包括
400 bp 的扩增片段。 2.2
引物种属特异性扩增 图 2 应用两对引物对镰刀菌及其它植物病原菌
TaKaRa Taq
5 U/μ L, 10×PCR Buffer(Mg2+Plus),
dNTPMixture( 含 dATP、 dCTP、 dGTP 和 dTTP 各 2.5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race1)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race4)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elonis Fusarium oxysporium f.sp. lycopersici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dioscorea batata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Fusarium oxysporum f. sp.vasinfectum Fusarium moniliforme Fusariumequiseti Colletotrichum musae 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Aspergillus niger Fus007- Fus010 /012 !
-1 -1
M EDTA) 。 电 泳 结 束 后 , 于 紫 外 成 像 仪 上 观 察 结 果
并扫描于计算机软件中保存。
解 DNA, -20 ℃保存。
1.2.3
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真菌通用引物 ITS1
和 ITS4 扩增的产物克隆测序结果 , 通过与网上公 布的其他镰刀菌 ITS 序列的比对 , 设计一个正向引 物 FusF1, 两个反向特异 引 物 FusR1 和 FusR2。 测 序由大连宝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 引物由赛 百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2.4
感病植株的检测
ITS-Fu-f 和 ITS-Fu-r 在对引起棉花枯萎病的病原
菌 (F.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 检测专化性和灵 敏性做了深入研究。
图1 引物专化性 P CR 扩增
本试验结果和大量报道均表明, 应用核糖体
- CK 为超纯水负对照,a 为引物 A,b 为引物 B, 1 和 2 分别为菌株 Fus003 和 Fus004
min。在上清液中加入 0.6 倍体积的预冷无水乙醇
沉淀 DNA( 室温放置 30 min), 12 000 g 4 ℃ 离心 10
min。 取 沉 淀 , 加 70% 乙 醇 洗 2 遍 , 干 燥 , TE (10 L Tris-HCl, pH8.0; 0.1 mmol・ L EDTA) 溶 mmol・
1 4
"#$% &&’( )*+
3456789:;<=>?@ABCDE
F/
GHI3
4J6KLMNO:PQRSTABU
NaCl; 50 mmol L-1 EDTA; 1% PVP) 悬浮干粉 , 混匀 , ・
加入终浓度为 2% 的 10% SDS( 约 80 μ L), 65 ℃ 温育
液 (50 mmol ・ L-1 Tris-HCl,
pH8.0; 1.0 mol ・ L-1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基金项目,编号:Rky0616;科技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平台项目,编号:2004DKA30560- 8。 ** 通讯作者。
2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第 13 卷
Fus003 Fus004 Fus005 Fus007 Fus008 Fus009 Fus010 Fus001 Fus002 X009 Mac001 Rhi008 ,-.
物 A 在模板浓度为 100 fg 时 仍 有 扩 增 产 物 。 试 验 结果表明引物对目的菌株有着较高的灵敏度 , 能检 测到较低丰度的目的 DNA 模板量。
dahliae ) 进 行 有 效 的 分 子 鉴 定 和 分 子 检 测 ; 易 建
平 [10]结合线粒体 DNA 和核糖体 DNA ITS 序列的特异 性引物对小麦腥黑穗病的检测有着较高的检测灵敏 度 。 Kamel A [2] 根 据 ITS 序 列 设 计 合 成 的 引 物
2 2.1
结果与分析 引物专化性 P CR 扩增 图 1 为两对引物对引起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1 号和 4 号生理
小种 gDNA 的 PCR 扩增反应结果 , 图中显示两对引 物对两个生理小种都 分 别 有 长 度 大 约 为 300 bp 和
PCR 扩 增 反 应 产 物 于 含 有 0.3
ng/mL GoldView ( 北 京 赛 百 盛 基 因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的 1% 琼脂糖胶上进行电泳 , 点样量为 5 μ L 反应液 和2μ L Loading Buffer, 电 泳 缓 冲 液 为 TBE 缓 冲 液 (0.089 M Tris-borat, 0.089 M boricacid 和 0.002
取 全 基 因 组 DNA
0.25% MgSO4, 3% 葡萄糖培养基接种菌丝后 25 ℃ 振
荡培养 3 d, 产生的大量菌丝 , 过滤后于冷冻干燥 机上冻干 40 h 。感病植株采自海南省乐东市郊区蕉 园 , 分别取其根、球茎、假茎和叶片 0.1 g 提取模 板 DNA。病组织及干燥后的菌丝体经液氮研磨成粉 状。
[8] [5] [2] [3] [4]
1 1.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 供试尖饱镰刀菌菌株由分离自不同寄主的不同
专化型组成 , 其它种属菌株均是分离自香蕉和芒果 等作物致病菌的单菌落纯培养 , 见表 1 。
1.2 1.2.1
方法 不同供试菌株取单孢培养菌落的菌丝体提 用 1.0% NH4NO3, 0.5% K2HPO4,
第 13 卷 第 3 期
华 南 热 带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07 年 9 月 Sep.2007
Vol.13 No.3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香蕉枯萎病镰刀菌 ITS 序列的 PCR扩增及其分子检测 *
王国芬 彭 军 代 鹏 邓国平 黄俊生 **
仿∶异戊醇(25∶24∶1) 反复颠倒充分混匀 , 12 000
50 s, 72 ℃ 延伸 1 min, 35 个循环后 72 ℃ 延伸 10 min, 最后于 4 ℃保存。 1.2.5
结果检测
TM
g 4 ℃ 离 心 10 min。 取 上 清 液 , 再 加 等 体 积 的 氯
仿 ∶ 异 戊 醇 (24∶1) 抽 提 。 12 000 g 4 ℃ 离 心 10
在对感病植株不同组织部位总 gDNA 的检测中 , 两对引物的敏感性不同 , 引物 A 只对病体组织中病 根有扩增结果 , 而引物 B 则对病根、球茎和假茎低 丰度病菌 DNA 都有特异性的扩增片段 , 两个结果清 晰 , 且对寄主基因组 DNA 无假阳性扩增( 见图 4) 。
2.3
引物检测灵敏度测定 图 3 为两对引物对 F1 模板 DNA 稀释不同倍数
57173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
海南儋州
根 据 香 蕉 枯 萎 病 菌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ITS 序 列 设 计 合 成 的 三 条 引 物 : FusF1 (5′ AACCC
GAGGAACGCGAATTAACGCGAC3′ ) 和 FusR2 ( 5′ GACGATTACCAGTAGCGAGGGT3′ CTGTGAACATACCACTTG3′ ) 、 FusR1 (5′ ) 构成
引 物 对 A(FusF1/R1) 和 B(Fus F1/R2) , 对 尖 廉 孢 菌 古 巴 专 化 型 病 菌 进 行 PCR 特 异 扩 增 试 验 , 结 果 表 明 , 两 对 引 物对引起香蕉枯萎病 的镰刀菌全基因组 DNA 分别有 338 bp 和 408 bp 的特异扩增产物 ; 在镰刀菌种以上的阶元有 较好的分辨 力 ; 对目标菌株的检测下限分别是 A(100 fg) 、 B(10 pg) ; 而 且 B 对 香 蕉 感 染 枯 萎 病 的 病 组 织 有 相 应 的扩增产物 , 表明该引物对可用于香蕉枯萎病的早期鉴定和病原菌的检测。 关键词 香蕉镰刀性枯萎病 香蕉感病组织 特异扩增 分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