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菌4号小种防控技术方案(试行)

合集下载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控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控

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控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国际植物检疫对象,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引起。

在我省主要分布1号和4号小种,1号小种主要为害粉蕉,4号小种为害粉蕉和香蕉。

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达数年之久,一般减产20%以上,严重的田块甚至绝收。

一、危害症状受害蕉株初期下部叶片边缘及其叶鞘外部发黄,并且逐渐向中肋扩展,致使整叶发黄迅速枯萎。

叶柄在靠近叶鞘处下折,致使叶片下垂;随后病株除顶叶外,所有叶片自下而上相继变褐、干枯;基部假茎纵裂,最后全株枯死。

剖视根茎、球茎和假茎,其维管束呈红棕色。

二、发病因素香蕉枯萎病是土传性的维管束病害,带病蕉苗和病土是初侵染源。

高温多雨、土壤酸性、砂壤土、肥力低、土质黏重、排水不良、下层土渗透性差和耕作伤根等因素,有利于病害发生。

感病的春植蕉一般在6~7月开始发病,8~9月加重,10~11月进入发病高峰。

香蕉枯萎病通过带菌的香蕉种苗、土壤和农机具等调运和搬移进行远距离传播;通过带菌的水、分生孢子进行近距离扩散。

三、检疫防控措施1.种苗检疫和管理严格育苗管理:对用于组培苗生产的吸芽要严格检疫,杜绝在病区及其邻近蕉区选取。

二级蕉苗大棚应选在地势高、远离蕉类作物的地方,需用五香蕉枯萎病病菌的土壤培养,用无污染的水灌溉,采用福尔马林、多菌灵等药剂消毒出入大棚的工具,进出口设消毒间,严禁非蕉苗生产人员进入棚内。

种植健康蕉苗:一、二级蕉苗需进行产地和调运检疫,严禁病区的蕉苗(组培瓶苗和袋苗除外)和病土调到无病区,种植者应购买经过检疫合格的香蕉种苗。

2.清除病株发生香蕉枯萎病的蕉园要及时挖除病株,就地晒干焚烧。

有条件的可先用草甘膦溶液注入发病香蕉植株(在植株高15厘米处注入,大株10毫升、小苗3毫升),待植株枯死后,收集病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

零星发病区的蕉园必须改种其他非蕉类作物或作其他用途;重病区的蕉园要用石灰或多菌灵等药剂对病株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并进行农业防治。

植物检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植物检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植物检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1、假高粱小穗多数孪生,其中小穗各一A、有毛和无毛B、有柄和无柄C、有芒和无芒D、有刺和无刺答案:B2、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远距离传播主要是。

A、风雨B、病残株C、种子D、水流答案:C3、内生集壶菌会导致冬季储藏期间马铃薯。

A、腐烂B、变硬C、癌肿D、不影响答案:A4、在自然情况下,毒麦以繁殖。

A、块根B、块茎C、叶D、种子答案:D5、腐烂茎线虫属垫刃目科茎线虫属。

A、异皮线虫B、茅线虫C、粒D、短体线虫答案:C6、李属坏死环斑病毒核酸为。

A、单链DNA、B、单链RNAC、双链DNAD、双链RNA答案:B7、亚洲梨火疫病菌主要为害科植物。

A、蔷薇科B、禾本科C、芸香科D、桃金娘科答案:A8、下面是省级植物检疫机构的主要职责A、负责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国家禁止进境的除外的检疫审批B、拟订划定疫区和保护区的方案,提出本辖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普查、封锁和控制消灭措施,组织开展植物检疫技术的研究和推广C、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繁育基地执行产地检疫D、提出有关植物检疫法规、规章及检疫工作长远规划的建议答案:B9、植物检疫机构应当自受理检疫申请之日起内作出审批决定,检疫和专家评审所需时间除外。

A、20日B、15日C、30日D、25日答案:A10、亚洲梨火疫病菌的症征为。

A、菌脓B、霉状物C、粉状物D、点状物答案:A11、香蕉穿孔线虫主要采用将植物材料或土壤中的线虫分离出来。

A、漏斗分离法B、过筛法C、漂浮法D、滤纸分离法答案:A12、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田间湿度大时,可见叶片上有存在。

A、露水B、菌脓C、水滴D、雨滴答案:B13、按照《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必须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经检疫发现有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但能彻底消毒处理的,托运人应按植物检疫机构的要求,在作消毒处理,经检查合格后发给植物检疫证书。

A、产品生产地B、任意地点C、产品调运地D、指定地点答案:D14、下面哪能项不是苜蓿黄萎病菌的传播载体。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毒素解毒剂的筛选及对香蕉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毒素解毒剂的筛选及对香蕉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毒素解毒剂的筛选及对香蕉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杨媚;曾蕊;李瑜婷;黄永辉;周而勋【期刊名称】《果树学报》【年(卷),期】2012(29)1【摘要】从15种候选解毒剂中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简称Foc 4)毒素解毒效果最好的2种解毒剂——硫酸锌和井冈霉素。

在2 g.L-1浓度下,硫酸锌和井冈霉素对Foc 4毒素的钝化率分别为76.67%和71.33%,而在5 g.L-1浓度下,它们的钝化率分别为90.33%和80.00%。

探索了毒素—硫酸锌和毒素—井冈霉素处理体系在2 g.L-1和5 g.L-1浓度下对香蕉苗5种防御酶(PAL、POD、PPO、SOD和CAT)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这个处理体系中,香蕉苗PAL和PPO酶活高峰出现的时间(PAL 36 h、PPO 36 h和48 h)较毒素单独处理(PAL 48 h、PPO 60 h)早;SOD和CAT酶活高峰出现的时间与对照基本一致;而POD酶活高峰出现的时间较复杂。

总体上,这个处理体系的酶活高于毒素单独处理和无菌水对照。

"毒素—硫酸锌处理体系"在PAL、SOD整体酶活上高于"毒素—井冈霉素处理体系",而后者在其他3种酶活上普遍高于前者。

【总页数】6页(P99-104)【关键词】香蕉枯萎病;毒素;解毒剂;防御酶系【作者】杨媚;曾蕊;李瑜婷;黄永辉;周而勋【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8.1【相关文献】1.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对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J], 黄永红;吕顺;李春雨;魏岳荣;易干军2.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 [J], 毛超;戴青冬;汪军;刘一贤;杨腊英;郭立佳;黄俊生3.香蕉枯萎病菌2个生理小种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比较 [J], 董章勇;王振中4.香蕉与枯萎病菌4号小种互作过程中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J], 曾蕊;陈琦光;禄璐;唐倩菲;周而勋5.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产生毒素条件的优化 [J], 黄永辉;李瑜婷;范家平;杨媚;周而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菌4号小种防控技术方案(试行)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菌4号小种防控技术方案(试行)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菌4号小种防控技术方案(试行)1 防控目标通过加强检疫监管,延缓传播蔓延;对新发生点及零星发生区,采取措施进行封锁处理,根除病园;对发生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菌源量和危害。

2防控技术措施2.1 检疫措施加强香蕉种苗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

加强对香蕉枯萎病菌寄主(包括香蕉、粉蕉和龙牙蕉等)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禁发病区蕉类吸芽和组织培养假植二级苗调运外地。

2.2 清除病株发病区蕉园要及时处理发病植株,在病株离地面15厘米处注入草甘膦溶液(大株10毫升,小苗3毫升)让其枯死,20天后,再挖掘深埋(蕉株残体加入多菌灵或漂白粉堆沤杀菌),严禁将病株丢弃于河涌、路边。

2.3 切断传播途径控制蕉园之间的灌溉水源(不漫灌,不串灌),进出病区的农用工具、车辆、土壤、有机肥等需用石灰或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恶霉灵等药剂进行消毒处理。

进出病区人员的鞋子、衣服等需做好消毒等措施,严禁将病区用过的防风桩运往新区。

2.4 农业防治对于零星发病的新区,在清除香蕉病株后,及时改种非蕉类作物或作其他用途(有条件的地方可开1米×1米的隔离沟进行隔离)。

发病重的蕉园,采取水旱轮作,轮作时间3年以上。

不具备水旱轮作条件的田块,也可与其他非蕉类的旱地作物轮作,轮作时间至少5年以上。

对易发病的田块,需适当增施磷钾肥或有机肥料,免耕或少耕,采用低压微喷灌技术。

2.5 推广使用抗病品种在发生区推广使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2.6 化学防治在已清除了病株的土壤中撒淋2%福尔马林或恶霉灵等,进行2-3次土壤消毒处理,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并防止发病蕉园的水土外流。

重病区蕉园在清除病株后,还需对病株附近的健株进行消毒处理,并采取农业防治措施。

3 档案保存要建立和保存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防控过程中的资料和信息。

需要记录的主要信息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疫情发生的面积与危害程度;采取的防治措施、防治的时期以及防治次数。

香蕉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icro-like RNA及其靶标基因的鉴定

香蕉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icro-like RNA及其靶标基因的鉴定

香蕉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icro-like RNA及其靶标基因的鉴定李静宇1,许林兵2,应帆1,肖维强2,陈谷1(1.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摘要:香蕉枯萎病已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发展,为了分析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Foc4)中miRNA-like(milRNA)及其调控功能,本研究构建了3个Foc4菌丝小RNA测序文库,测序得到原始数据11783990条,其中可用于后续milRNA鉴定的有效数据3351578条,通过与miRbase中植物miRNA和已报道的真菌milRNA 进行比对,共预测出7个保守的和3个新型的milRNA。

进而利用降解组测序预测milRNA靶基因,共预测出53对milRNA-mRNA。

通过对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milRNA与多个代谢通路有关,包括嘌呤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硫胺素代谢和三羧酸循环通路等,对真菌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同时发现milRNA靶向ABC转运器CDR4和孢子壁成熟蛋白DIT1,可能对Foc4致病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在高通量测序获得milRNA的基础上,首次在香蕉枯萎病致病菌Foc4中利用降解组测序分析了milRNA 靶基因,对研究真菌milRNA调控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milRNA;降解组测序文章篇号:1673-9078(2021)02-56-6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2.0300 Identification of Micro RNA-like RNAs and Their Target Genes from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LI Jing-yu1, XU Lin-bing2, YING Fan1, XIAO Wei-qiang2, CHEN Gu1(1.School of Food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2.Institute of Fruit Tree Research,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Abstract: Fusarium wilt has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ana industry.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iRNA-like (milRNA) and its regulatory function in the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Foc4), three Foc4 mycelia small RNA sequencing libraries were constructed. Totally 11,783,990 raw reads were obtained by sequencing, of which 3,351,578 valid reads can be used for subsequent milRNA identific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plant miRNAs in miRbase and the reported fungal milRNAs, seven conservative milRNAs and three novel milRNAs were identified. A total of 53 pairs of milRNA-mRNA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degradome sequencing to predict milRNA target genes. Through GO and KEGG enrichment analysis of target genes, milRNA was found in association with multiple metabolic pathways, including purine metabolism, glycerophospholipid metabolism, thiamine metabolism, and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pathways, and woul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fung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eantime, milRNA targeted the ABC transporter CDR4 and spore wall mature protein DIT1, thereby probably influencing the pathogenic process of Foc4.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analyze milRNA-targeted genes in the pathogen Foc4 via degradome sequencing after milRNA was obtained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引文格式:李静宇,许林兵,应帆,等.香蕉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icro-like RNA及其靶标基因的鉴定[J].现代食品科技,2020, 37(2):56-63LI Jing-yu, XU Lin-bing, YING Fa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icro RNA-like RNAs and their target genes from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J].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37(2): 56-63收稿日期:2020-04-01基金项目: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2015B020202005);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002030051)作者简介:李静宇(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基因组学通讯作者:陈谷(1973-),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功能基因组学56for studying the regulatory functions of fungal milRNA and new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Fusarium wilt.Key words: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milRNA; degradome sequencing香蕉枯萎病(也称为巴拿马病)是由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引起的土传性真菌流行病害,可造成香蕉枯萎黄化甚至死亡,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发展[1,2]。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与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与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分子检测技术将 更加快速、准确和灵敏。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有望实现更高效的 病原菌鉴定和分类,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产物对病原菌进行抑制或杀灭的方法,是防 治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途径。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拮抗微生物、基因工程和生 态防治等。
分子检测技术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检测技术应用于香蕉 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检测。常见的分子检测技术包括基因序列分析、基因表 达研究和蛋白质组学等。
1、基因序列分析
基因序列分析是利用DNA测序技术对病原菌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进而进行病 原菌的鉴定和分类。针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已成功分离出多种基因序 列,为后续的分子检测提供了基础。
结论
本次演示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进行 了综述,总结了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 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控制香蕉枯萎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病原菌的遗 传和分子机制,加强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与开发,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综合防 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这一全球性的农业问题。
3、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是通过改变蕉园的生态环境,提高香蕉植株的抗性,抑制病原菌的 生长和繁殖。通过合理轮作、有机肥施用等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 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从而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生和危害。
未来发展方向
生物防治方法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点,是未来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 向。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拮抗微生物、基因工程和生态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提高 防治效果和实用性。同时,需要深入研究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的生态学和 生物学特性,为制定更加精准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抗FOC4香蕉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NJQG—3A1鉴定

抗FOC4香蕉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NJQG—3A1鉴定

抗FOC4香蕉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NJQG—3A1鉴定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病原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曾会才实验室提供。

1.1.2主要培养基内生放线菌分离培养基采用改良高氏(Gauses)1号培养基(GS)、1/10 ATCC 合成培养基、葡萄糖天门冬酸培养基(GA)、腐殖酸培养基(HV)、改良高氏2号培养基(GPT)和改良淀粉酪素培养基(SIM)[14-18],为抑制杂菌生长,在各分离培养基中均加入终浓度为75 mg/L的重铬酸钾、100 mg/L的制霉菌素和20 mg/L的萘啶酮酸;放线菌纯化培养保存采用YE培养基;抑菌试验采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液体发酵采用淀粉-大豆粉液体培养基;形态特征观察采用国际链霉菌计划(ISP)推荐的培养基,参考Shirling等的方法[19-20 ]进行配制。

1.1.3样品采集与处理2012年11月3日从海南省临高南宝蕉园(19°47′1″N,109°51′17″E)和皇桐蕉园(19°49′58″N,109°50″E)采集香蕉植株样品(表1)。

每个品种随机采集香蕉植株10株,混匀。

表1样品采集信息采集地点根部土壤pH值香蕉植株采集植株部位皇桐美台蕉园4.35农科健康植株(NK)根、球茎、假茎、叶临高南宝蕉园4.17南天健康植株(NJ)根、球茎、假茎、叶临高南宝蕉园5.54南天感病植株(NB)根、球茎、假茎、叶临高南宝蕉园4.17巴西健康植株(BJ)根、球茎、假茎、叶临高南宝蕉园5.54巴西感病植株(BB)根、球茎、假茎、叶1.2方法1.2.1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参考阮继生分离弗兰克氏菌的方法对样品进行表面消毒,采用组织块匀浆法进行内生放线菌分离。

1.2.2香蕉枯萎病内生拮抗放线菌筛选以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OC4)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对初筛有活性的菌株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复筛,计算抑菌率,公式为:抑菌率=[(对照组菌落半径-处理组菌落半径)/对照组菌落半径]×100%。

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情况及香蕉品种抗性鉴定

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情况及香蕉品种抗性鉴定

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情况及香蕉品种抗性鉴定黄穗萍;莫贱友;郭堂勋;李其利;潘朝勃【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3(044)005【摘要】【目的】明确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的发生实况和广西现有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在广西香蕉产区随机选择23个村,每村抽取2~3个点,调查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发生情况。

用伤根接种法测定11个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

【结果】南宁市西乡塘区、隆安县、钦州市、武鸣县和龙州县均发现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为害,大多数发病地块的病株率在1.00%-14.00%,病情指数在0.50~10.00,田东县调查点没有发现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为害。

11个香蕉品种除金粉1号病情指数为50.00,为感病品种(s)外,其他品种病情指数在70.00~100.00,为高感品种(HS)。

【结论】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已在广西部分产蕉区零星发生,正处于病原菌菌量累积阶段;目前广西栽种的香蕉品种均为感病或高感品种,抵御能力差,需加强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力度。

【总页数】4页(P769-772)【作者】黄穗萍;莫贱友;郭堂勋;李其利;潘朝勃【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68【相关文献】1.广西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分布 [J], 黄穗萍;郭堂勋;莫贱友;李其利;唐利华;陈军;吴玉东;魏晴;2.广西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分布 [J], 黄穗萍;郭堂勋;莫贱友;李其利;唐利华;陈军;吴玉东;魏晴3.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情况及香蕉品种抗性鉴定 [J], 黄穗萍;莫贱友;郭堂勋;李其利;潘朝勃4.广西香蕉枯萎病病原菌4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J], 莫贱友;秦碧霞;郭堂勋;黄穗萍;李其利;李焜华;5.广西香蕉枯萎病病原菌4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J], 莫贱友;秦碧霞;郭堂勋;黄穗萍;李其利;李焜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菌4号小种防控技术方案
(试行)
1 防控目标
通过加强检疫监管,延缓传播蔓延;对新发生点及零星发生区,采取措施进行封锁处理,根除病园;对发生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菌源量和危害。

2防控技术措施
2.1 检疫措施
加强香蕉种苗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

加强对香蕉枯萎病菌寄主(包括香蕉、粉蕉和龙牙蕉等)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禁发病区蕉类吸芽和组织培养假植二级苗调运外地。

2.2 清除病株
发病区蕉园要及时处理发病植株,在病株离地面15厘米处注入草甘膦溶液(大株10毫升,小苗3毫升)让其枯死,20天后,再挖掘深埋(蕉株残体加入多菌灵或漂白粉堆沤杀菌),严禁将病株丢弃于河涌、路边。

2.3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蕉园之间的灌溉水源(不漫灌,不串灌),进出病区的农用工具、车辆、土壤、有机肥等需用石灰或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恶霉灵等药剂进行消毒处理。

进出病区人员的鞋子、衣服等需做好消毒等措施,严禁将病区用过的防风桩运往新区。

2.4 农业防治
对于零星发病的新区,在清除香蕉病株后,及时改种非蕉类作物或作其他用途(有条件的地方可开1米×1米的隔离沟进行隔离)。

发病重的蕉园,采取水旱轮作,轮作时间3年以上。

不具备水旱轮作条件的田块,也可与其他非蕉类的旱地作物轮作,轮作时间至少5年以上。

对易发病的田块,需适当增施磷钾肥或有机肥料,免耕或少耕,采用低压微
喷灌技术。

2.5 推广使用抗病品种
在发生区推广使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2.6 化学防治
在已清除了病株的土壤中撒淋2%福尔马林或恶霉灵等,进行2-3次土壤消毒处理,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并防止发病蕉园的水土外流。

重病区蕉园在清除病株后,还需对病株附近的健株进行消毒处理,并采取农业防治措施。

3 档案保存
要建立和保存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防控过程中的资料和信息。

需要记录的主要信息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疫情发生的面积与危害程度;采取的防治措施、防治的时期以及防治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