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体格检查实验
诊断学体格检查内容

诊断学体格检查内容
诊断学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一般情况:观察病人体型、姿势、行走及握手等,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精神状态。
2. 体温: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的体温。
3. 脉搏: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和力度,可以通过触诊或听诊的方式检查。
4. 呼吸: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节律和呼吸困难等情况。
5. 血压:使用血压计测量病人的血压。
6. 皮肤:检查皮肤的颜色、湿度、弹性、温度和有无异常病变等。
7. 头、颈部及眼科检查:检查头部的大小、形状、毛发、皱纹等,观察颈部的活动度和淋巴结肿大情况,检查眼球的大小、活动度、反应性等。
8. 胸部及心脏检查:观察胸廓的形状和呼吸运动,听诊心脏的心音和杂音。
9. 肺部检查:观察胸廓运动,听诊肺部的呼吸音和杂音。
10. 腹部检查:观察腹部的外形、腹壁的张力和压痛等,检查
腹部器官的触诊情况。
11. 神经系统检查:检查病人的神经功能,包括观察瞳孔大小、反应,测试肌力、感觉、反射和平衡等。
12. 骨骼和肌肉系统检查:观察骨骼和肌肉的形态、活动度,
感觉其柔软度、肌张力和病理反射等。
13. 其他系统检查:根据具体的病症,可以进行其他系统的检查,如乳腺、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肛门等。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体格检查内容,具体检查项目可能会因病情而有所不同。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主诉和症状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并结合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诊断学基础》中体格检查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教 的 相关 内 容 。教 师要 一 面指 导学 生 的操 作 , 面不 断地 向学 一
1 实验 教学 目的 明确 化 . 2
体 格 检 查 作 为诊 断 学 基础 教 学 的
生 提 出 一些 相 关 问题 ,了解 学 生 对所 学 知 识 和 技 能 的掌 握 情 况 。 对难 点 和 重 点操 作 内 容 , 反 复 练 习 , 导 学 生掌 握 操 作 要 指 的正 确方 法 和 要 领 。要 循序 渐 进 、 由浅 入深 、 由简 到繁 稳 步 前 进 。在实 验 中 , 人人 都 是 医生 、 是患 者 , 实验 过 程成 为双 向和 使
重要 组 成 部分 , 学 生学 习和 掌握 的关 键 。而 体格 检 查操 作 具 是
有 很 强 的技 艺 性 ,一 个 训 练有 素 的 医生 在 对 患者 进 行 体 格 检
,
查 时 , 作协 调 、 作 规 范 , 不 使 患者 感 到 不 适 , 能 迅 速 捕 动 操 既 又 捉 到 患者 身 上存 在 的一 些 阳性 体 征 。相 反 ,一个 不 熟 练 的 医 生 , 往几 经 反复 均 一 无 所 获 , 会 使 患 者 感 到 不适 、 虑甚 往 还 焦
预 习 自学 实 验 操 作 部 分 , 论 联 系 实 际 , 理 先思 后 做 , 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了 既 所 学 的 理论 知 识 ,又 对 实验 操 作 部分 起一 个 促 学 的 作用 。此
外, 自学 可 使 学 生 养成 独立 、 动 、 复 思 考 和 探 索 的 良好 学 主 反
习习 惯 。
第 l 6卷 第 5期 20 0 9年 9月
井 冈 山 医 专 学 报
J U NA F I G NGS N ME C oL EG O R L O JNG A HA DIAL C L E
诊断学中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过程探讨

诊断学中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过程探讨【摘要】本文通过诊断学中体格检查实践教学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级课后总结,提出了本人的改进设想与做法。
对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过程改革做出了的大胆探索与实践,已经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整个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医学高专;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过程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08-01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是连接医学基础课程和医学临床课程的桥梁学科。
诊断学还是一门融合了传统技艺和新兴技术的学科,许多新技术被运用到诊断领域中,但是这些技术并不能取代一般的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作为诊断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体格检查是指,临床医生运用简单的工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结合自身感官,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体格检查涉及的动作手法多,还需要因病施法,这就需要和临床思维密切配合。
而这些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再加上众多的体征不是轻易能够做到掌握并运用自如的。
现就怎样才能上好诊断体格检查实验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阐述,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想法。
1 课前准备1.1 了解情况在进行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课前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和参与实验课程的积极性,更具学生理论成绩和积极性。
现将大班分为4个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至8人,将进行全班集体实验教学前培养好的体格检查骨干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去担任小组长,带领小组同学进行实践操作,对同学错误的手法进行纠正,并调动同学积极性。
这样两次分组优势明显,将大班学生60人左右分为4个大组,由带习教师分别示教,学生观看时人数并不太多,利于看清动作;分为小组,每组6至8人同学间可以相互练习,在掌握本节课全部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能对不同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也有便于更好掌握学生情况,按不同任务和要求去指导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诊断学实验心得范文(15篇)

诊断学实验心得范文(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诊断学实验心得范文(15篇)心得体会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15页
基本项目
6.上肢 7、下肢 8、肛门与直肠 9、外生殖器 10、共济运动/步态/腰椎运动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16页
特殊情况体格检验
1、智力障碍患者难以很好地配合检 验,医生要有耐心,无须急于求成,必 要时可分段进行,也可让亲属在旁,以 降低患者顾虑。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3页
检验中自我保护
人性别有男女之分, 检验身体时不 可防止地要求患者袒露身体, 进行一些在 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接触。做为医生, 无 须过分考虑自已是男是女性别问题, 只要 工作需要, 医生就不可强调患者是异性而 拒绝进行某项工作。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4页
检验中自我保护
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自已心中不存邪 念, 同时必须充分了解和照料病人接收程 度, 防止产生误解。
一、内容务求全方面系统。
目标是为了搜集尽可能完整客观资料, 也是为 了完成住院病历需要。
对于应重点深入检验内容应做到心中有数, 也 就是说在全方面系统基础上有所侧重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7页
基本要求
二、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目标是最大程度地确保体格检验效率和 速度, 而且也可无须要体位更换
为了检验方便, 一些器官, 如皮肤、淋巴 结、神经系统, 采取分段检验, 统一统计 。
全身体格检验
(Complete Physical Examination)
诊断学之全身体格检查
第1页
概述
全身体格检验是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必备基本功, 也评价 和考评医生基本临床技能主要组成部分。
只有遵照一定全身体格检验标准和规范, 才能确保内容 全方面系统、次序合理流畅, 从而提升体格检验技能和 质量
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流程

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总结准备:检查者站右侧,先做自我介绍,准备、清点器械,当着被检者的面洗手。
第一章第一节一般检查一.生命体征检查★: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体温:(进食、喝热饮等休息30min)→看→甩(35℃以下)→擦汗→放→等10分钟报告内容:体温正常指标:口测法:36.3~37.2腋测法:36~37肛测法:36.5~37.7呼吸:计数1min报告内容:节律、类型、深度。
正常指标:12~20次/min,呼吸:脉搏=1:4脉搏:三指并拢,放在右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计数1min报告内容:脉搏、节律,感知血管壁紧张度、脉搏强弱,检查对称性。
正常指标:60~100次/min,节律规整血压:排空膀胱→排气,打开开关,水银与0平齐→缚袖带,肘上2.5cm(约两横指)。
松紧:能伸进一指→扪及肱动脉搏动,放听诊器→充气→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30mmHg→缓慢放气(2~4mm/s)→→整理,向右倾斜血压计越45度,关闭开关(向右)间隔1~2min后重复测量,如2次度数相差5mmHg以下,取平均;大于5mmHg,再次测量,取平均。
报告内容:血压正常指标:血压:充盈于血管内的血压作用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高血压:在安静、清醒、未服药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
正常:90~139mmHg/60~89mmHg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正常30~40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二.全身状态其他情况检查:(性别、年龄、发育与体形、营养状态、意识状态、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1、发育:头部长度为身高的1/8~1/7;胸围为身高的1/2,双上肢展开与身高基本一致,坐高等于下肢长度2、体形:测腹上角:无力型(瘦长体型),正力型(匀称型),超力型(矮胖型)3、营养状态:前臂屈侧/上臂背侧下1/3,良好中等不良4、意识状态: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三.皮肤检查1.颜色2.湿度:上臂内侧肘上3-4cm3.弹性:手背或上臂内侧肘上3-4cm4.皮疹: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屑5.脱屑6.皮下出血:瘀点<2mm,紫癜3~5mm,瘀斑>5mm,血肿:片状出血伴有皮肤显著隆起7.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上腔静脉,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掌:大小鱼际发红,加压后褪色,去除压力后又出现【慢性肝病】8.水肿★:双手拇指按胫骨前或踝部,5s,两侧对比。
诊断学神经系统体格检查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2) 眼球运动
两眼随检查者手 指 (上\下\左\右)转 动, 并检查辐辏
有否眼球运动受 限 \复视&眼震
8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2) 眼球运动
眼球震颤(nystagmus)
9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支配面部表情肌 观察额纹\眼裂\鼻唇沟\口 角否对称 让患者蹙额\皱眉\瞬目\示 齿\鼓腮\吹哨等 观察有无瘫痪\是否对称
17
脑神经(Cranial 检查
Ⅶ. 面神经(Facial nerve)
(1) 面肌运动 周围性面瘫-眼裂上\下表情肌瘫 痪
周围性 面瘫
中枢性面瘫-眼裂以下瘫
20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Ⅷ. 位听神经(Statoacoustical nerve)
(1) 蜗神经(Cochlear v➢er传ve音) 性耳聋: 气导下降为主
➢ 感音性耳聋: 气导\骨导均下降
①Rinne试验 ❖ 骨导(bone conduction, BC)与气导
(air conduction, AC)比较 ❖ 将频率128Hz振动音叉置于受试者 耳后 乳突部, 至骨导不能听到声音后, 将音叉置于该侧耳旁, 直至气导听不 到声音; 再检查另侧
12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Ⅴ.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
(1) 面部感 觉用圆头针\棉签\盛冷热水试
管分别测试面部三叉神经分 布区皮肤痛\温\触觉, 两侧& 内外对比
周围性感觉障碍(眼支\上颌 支 \下颌支感觉缺失) 核性感觉障碍(葱皮样分离 性 感觉障碍)
诊断学实验报告

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掌握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学习并掌握常用诊断工具和设备的操作技巧。
3. 进一步了解并熟悉各类诊断学实验的步骤和流程。
实验装置和材料:
1. 舌镜、听诊器、血压计、测温计、心电图机等常用诊断工具和设备。
2. 实验者提供的不同疾病患者的病历和临床表现。
实验步骤:
1. 熟悉实验装置和诊断工具的基本用途和操作方法,如舌镜的使用、听诊器的放置等。
2. 根据实验者提供的病历和临床表现,结合所学的诊断学知识,进行初步的疾病诊断。
3. 使用相应的诊断工具和设备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如测量血压、体温、听诊心脏等。
4. 根据病历和体格检查结果,进行更为准确的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5.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提出个人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意见。
实验结果:
1. 根据病历和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高血压病。
2. 血压测量结果为160/100 mmHg,超过正常范围。
3. 经过听诊心脏,发现有心肌杂音。
4. 根据以上结果,最终确定该患者为高血压合并心脏病。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于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使用常用的诊断工具和设备进行体格检查。
在实践中,我通过对于患者病历和临床表现的分析,关联体格检查结果,最终得出了高血压合并心脏病的诊断。
这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对于诊断学理论的理解,更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体格检查报告一:四大生命体征 (1)体格检查报告二: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 (2)体格检查报告三:头颈部检查 (4)体格检查报告四:胸廓、肺和胸膜 (7)体格检查报告五:心脏和血管检查 (9)体格检查报告六:腹部检查 (11)体格检查报告七: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 (12)第二篇辅助检查报告实验报告一:X线检查 (13)实验报告二:心电图检查 (15)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检查报告一:四大生命体征一、检查目标:1、熟练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2、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及记录方法。
二、检查用物:口表、酒精棉球、秒表、汞柱式血压计、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一)体温(腋测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用上臂将体温表紧紧夹住,测量10分钟后读数。
正常值为36~37℃。
(二)脉搏:将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置于动脉表面(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感知动脉管壁的起伏,以检查其速率、节律、大小、强弱及动脉壁的弹性等。
正常人的脉搏,每分钟60~100次,节律整齐,强度相等,其速度和节律与心跳一致。
(三)呼吸:被检查者置于坐位或仰卧位,观察胸壁和腹壁的起伏,一呼一吸算一次。
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宜,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为16~20次。
(四)血压: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取仰卧位或坐位,肘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触及动脉搏后将听诊器置于其上,需与皮肤密切接触,但不能压得太重,亦不可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于袖带下。
充气并听诊,待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将汞柱升高2.6~4.0kPa(20~30mmHg),然后徐缓放气,汞柱下降2mm/秒为宜。
从听诊器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压力表上的读数即为收缩压。
在继续放气的过程中,声音突然变弱,性质突然变得低沉,继之消失;或音调不变,声音突然消失,此时压力表上的读数即为舒张压。
正常成年人收缩压为12.0~18.6kPa(90~140mmHg),舒张压为8.0~12.0kPa(60~90mmHg),脉压为4.0~5.3kPa(30~40mmHg)。
四、检查结果: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籍贯住址体温(T)℃脉搏(P)次/分呼吸(R)次/分血压(BP) / kPa( / mmHg)检查报告二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一、检查目标:1、了解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检查的内容。
2、熟练掌握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3、对检查结果能正确记录。
二、检查用物:火柴或者棉签三、检查步骤:(一)一般状态、皮肤粘膜的检查:(详见教材)(二)浅表淋巴结检查:1、检查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蝈窝。
2、检查方法:检查头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用双手分别置于耳屏前方、耳廓后方、乳突以及枕骨粗隆下方检查相应部位淋巴结。
检查颈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手指并隆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滑行触诊,触诊时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头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和肌肉松弛,便于触诊。
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入深触摸。
检查腋窝时,被检查者双上肢下垂,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由浅入深滑行触摸直达腋窝顶部。
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手扶托被检查者前臂,以右手向滑车上由浅如深出没,分别检查两侧滑车上淋巴结。
检查腹股沟和蝈窝淋巴结时,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下肢屈曲,以使皮肤和肌肉松弛,便于触诊。
3、注意事项:触摸到肿大淋巴结时,应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瘘管等,并应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四、实验结果: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住址检查日期一般状况发育:正常不良超常营养:良好中等不良恶病质面容:无病容急性病容慢性病容其他:表情:自如痛苦忧虑恐惧淡漠体位:自主半卧位其他:步态:正常不正常()神志:清楚嗜睡模糊昏迷谵妄配合检查:合作不合作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潮红苍白紫绀黄染色素沉着皮疹:无(类型及分布)皮下出血:无有(类型及分布)毛发分布:正常多毛稀疏脱落(部位)温度与湿度:正常减退水肿:无有(部位及程度)肝掌:无有蛛蛛痣:无有(部位及数目)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肿大(部位及特征)检查报告三头颈部检查一、检查目标:1、了解头颈部检查的内容。
2、熟练掌握瞳孔、鼻窦、咽、扁桃体、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
3、对检查结果能正确记录。
二、检查用物:手电筒、压舌板、酒精棉球、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一)头部检查:1、瞳孔:①注意瞳孔的形状、大小,双侧是否等大等圆。
②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用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双侧瞳孔迅速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
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双眼,用光刺激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缩小的情况,正常时,当一侧受光刺激,对侧也立即缩小。
③调节与辐辏反射:嘱被检查者注释一米以外的目标(手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20cm 处)。
正常人此时瞳孔逐渐缩小,同时两侧眼球向内聚合。
2、鼻窦:①上额窦:双手固定于被检查者的两侧耳后,将拇指分别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
②额窦:一手扶持被检查者枕部,另一手置于眼眶上面内侧用力向后按压。
③筛窦:一手扶持被检查者枕部,另一手拇指置于鼻根部与眶内角之间向筛窦方向加压。
④蝶窦:因解剖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
3、咽及扁桃体:被检查者面向光源,头略后仰,在张口发“啊”音时,用压舌板压舌前2/3与舌后1/3交界处。
此时软颚上抬,即可看到咽颚弓、软颚、颚垂、扁桃体及咽后壁。
扁桃体肿大一般分三度;不超过咽颚弓者为Ⅰ0;超过咽颚弓者为Ⅱ0;肿大的扁桃体达咽后壁中线者为Ⅲ0。
4、头部其他检查:(详见教材)(二)颈部检查:1、甲状腺:触诊是主要检查方法,触诊包括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侧叶的检查。
触诊时应注意甲状腺的大小、质地、是否对称、有无结结、压痛及震颤等。
甲状腺触诊时动作宜轻柔,避免由于重压引起疼痛、咳嗽、憋气等。
触诊甲状腺峡部:被检查者取坐位,医生站于被检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被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往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嘱被检者做吞咽动作,可感此软组织在手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厚、肿块等。
触诊甲状腺侧叶:嘱被检者头稍前屈,并偏向检查侧以松弛皮肤和肌肉。
1、前面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四指放在颈项部,另一手示、中指放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甲状腺。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2、后面触诊: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拇指放在颈项部,另一手拇指放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甲状腺。
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当触到肿大的甲状腺后,用钟型听诊器在肿大的甲状腺上进行听诊,如听到低调的连续性的静脉“嗡鸣”音,则是甲状腺血管增多、增粗、血流增速的结果,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很有帮助。
甲状腺肿大可分为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0;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内者为Ⅱ0;超过胸锁乳突肌者为Ⅲ0。
2、气管:让被检查者取端坐位或仰卧位,两上肢下垂,使颈部处于自然直立状态,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与无名指分别固定于两侧胸锁关节上,前臂与被检查者胸骨相平行,中指垂直向下按摸气管,正常人中指尖恰好触在气管前正中线上,中指分别向左右触摸,若两侧相等,示气管居中;若一侧气管增宽则示气管移向该侧。
3、颈部其他检查:(详见教材)四、实验结果: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住址检查日期头部1、头颅大小:正常大小畸形:无有(尖颅方颅变形颅)其他异常:压痛包块凹陷(部位:)2、眼眼睑:正常水肿下垂倒睫结膜:正常充血水肿出血眼球:正常凸出凹陷震颤运动障碍(左右)巩膜:无黄染有黄染角膜:正常异常(左右)瞳孔:等圆等大不等左 mm, 右 mm对光反射:正常迟钝(左右)消失(左右)其他:3、耳耳廓:正常畸形耳前瘘管其他(左右)外耳道分泌物:无有(左右性质)乳突压痛:无有(左右)听力粗试障碍:无有(左右)4、鼻外形:正常异常()其他异常:无有(鼻翼扇动鼻塞分泌物)鼻旁窦压痛:无有(部位)5、口唇:红润发绀苍白疱疹皱裂粘膜:正常异常(苍白出血点)缌腺导管开口:正常异常(肿胀脓性分泌物)舌:正常异常(舌苔伸舌震颤向左右偏斜)益脓出血色素沉着铅线牙龈:正常肿胀益脓出血色素沉着铅线牙列:齐缺牙蛀牙义牙扁桃体:咽:声音:正常嘶哑颈部1、抵抗感:无有2、颈动脉:搏动正常搏动增强一侧减弱(左右)3、颈静脉:正常充盈怒张4、气管:正中偏移(向左向右)5、肝-颈静脉反流征:(— +)6、甲状腺:正常肿大度对称(左右)侧为主弥漫性结节性质软质硬其他异常:无有(压痛震颤血管杂音)检查报告四:胸廓、肺和胸膜一、检查目标1、熟悉胸廓、肺和胸膜解剖特点2、掌握胸廓、肺和胸膜检查的内容3、学会胸廓、肺和胸膜检查的方法4、掌握胸廓、肺和胸膜的正常特点5、熟悉阳性体征与疾病的关系二、检查对象同学或者病人三、检查前准备肺模型、听诊器、检查床、帽子、口罩、白大褂、心理准备四、检查内容、方法及步骤1、方法及内容(详见教材)2、步骤1)、学生复习相关知识2)、教师示教3)、学生自己练习,教师指导五、检查报告1、胸廓正常桶状胸扁平胸鸡胸漏斗胸膨隆或凹陷(左右)2、乳房正常对称异常:左右(男乳女化包块压痛乳头分泌物)3、肺视诊:呼吸运动:正常异常:左右(增强减弱)肋间隙:正常增宽变窄(部位:)触诊:语颤:正常异常:左右(增强减弱)胸膜摩擦感:无有(部位:)皮下捻发感:无有(部位;)叩诊:叩诊音:正常异常(部位:)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肺下界:肩胛线:右肋间左肋间移动度:右cm 左cm听诊:呼吸规整不规整呼吸音正常异常(性质、部位:)啰音无有(部位:)干性:鼾音哨笛音湿性: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胸膜摩擦音无有(部位:)六、思考题1、总结肺气肿、气胸、肺实变、胸腔积液的视、触、叩、听诊的体征。
2、简述三种正常呼吸音的特点。
检查报告五:心脏和血管检查一、检查目标1、熟悉心脏和血管解剖特点2、掌握心脏和血管检查的内容3、学会心脏和血管检查的方法4、掌握心脏和血管检查的正常特点5、熟悉阳性体征与疾病的关系二、检查对象同学或者病人三、检查前准备心脏模型、听诊器、检查床、帽子、口罩、白大褂、心理准备四、检查内容、方法及步骤1、方法及内容(详见教材)2、步骤1)、学生复习相关知识2)、教师示教3)、学生自己练习,教师指导五、检查报告1、视诊:心前区隆起:无有心尖搏动:正常未见增强弥散心尖搏动位置:正常移动(距左锁骨中线内外 cm)其它部位搏动:无有(部位:)2、触诊:心尖搏动:正常增强抬举感:无有触不清震颤:无有(部位:时期:)心包摩擦感:无有3、叩诊:相对浊音界:正常缩小扩大(左右)4、听诊:心率:次/分心律:齐不齐绝对不齐心音: S1 正常增强减弱分裂S2 正常增强减弱分裂S3 无有S4 无有额外心音:无奔马律(舒张期收缩期重叠)开瓣音其他杂音:无有(听诊区:强度级,传导部位:)心包摩擦音:无有5、周围血管:有(异常血管征大血管枪击音水冲脉 Duroziez 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脉搏短绌奇脉交替脉)其他:六、思考题1、总结二狭、二闭、主狭、主闭的视、触、叩、听诊的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