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玉米育种的回顾与思考
辽宁玉米育种评述及发展建议

一
。
这些 品种多 样 性 丰 富 , 兼具高产、 稳产、 抗病、 抗
逆、 广适 等诸 多优 势 , 不 仅满 足辽 宁玉米 生产 , 而 且 在 全
国 主要 玉 米 产 区 大 面 积 应 用 。不 同 的 历 史 时 期 均 有 典 型 的玉 米 代 表 品种 : 1 9 7 2年 开 始 推 广 的丹 玉 6号 是 中 国 首 批 推 广 的 优 良 品种 之 一 , 因其 高产 、 稳产、 抗病 、 抗倒、 适应 性广 的突 出
辽 宁农 业科 学
2 0 1 5 ( 4 ) : 5 7~ 5 9
Li a o n i n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文章编号 : 1 0 0 2—1 7 2 8 ( 2 0 1 5 ) 0 4— 0 0 5 7—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1 7 2 8 . 2 0 1 5 . 0 4 . 0 1 3
玉米总产量 1 5 1 . 6万 t , 占全 省 粮 食 总 产 量 的 7 7 %, 这 些
数 据 突 显 了 玉 米 育 种 和 生 产 在 辽 宁 省 Leabharlann 食 生 产 的 重 要 性 。
社会效益 5 0 0多亿 元 , 1 9 8 9年 获 国 家 科 技 进 步 一 等 奖 。
优点 , 种植 面 积 迅 速 扩 大 , 在 全 国 范 围 内掀 起 了 玉 米 品 种
纸、 酿造 等诸多 领域 也是 必不 可少 的原 料。玉 米 、 水稻、 小麦三大作物 产投 比分别为 5 . 7 :1 、 3 . 3 :l 、 2 . 8 :1 。 对 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 7 6 . 1 %、 1 2 . 1 %和 1 1 . 1 %。 在我国高速 发 展 的今 天 , 玉 米 在保 证 粮食 安 全 、 经 济 发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辽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高。
为了更好地发挥辽宁地区的玉米生产优势,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注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土壤肥力改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科学施肥等方面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土壤肥力改良辽宁地区的土壤主要以东北平原黑土为主,属于典型的农业土壤。
由于长期的种植和耕作,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土壤肥力的改良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
通过使用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多种肥料进行复合施用,可以有效改良土壤肥力。
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矿质肥料可以补充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生长;微生物肥料可以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养分转化,提高养分利用率。
在土壤管理上,可以采用轮作休耕、绿肥种植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为玉米的生长提供有力支持。
二、栽培管理玉米的栽培管理对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辽宁地区,玉米的栽培管理主要包括播种时间、密度、田间管理和灌溉等方面。
首先是播种时间的选择。
辽宁地区春季气温较低,玉米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
及时的播种可以利用春季的适宜气温,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其次是密度的确定。
在辽宁地区,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的品种选择适当的株行距和行距,一般为60厘米行距,40-45厘米株行距。
合理的密度可以保证玉米植株的生长和通风,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
田间管理是栽培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及时除草、松土、中耕和套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湿度和通风性,防止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提高光照和养分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产量。
灌溉是辽宁地区玉米栽培管理的关键环节。
春季干旱和夏季多雨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科学合理的灌溉对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在干旱期间,要根据土壤的湿度和玉米的生长需要进行适时灌溉,保证玉米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摘要】辽宁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介绍了土壤环境调理技术,包括土壤改良和保护措施。
然后探讨了选优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育和适时播种等方面。
接着详细介绍了科学施肥技术,强调了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的重要性。
在田间管理技术部分,提出了精细管理和生长调控的关键措施。
分析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强调了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
最后总结了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应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种植技术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辽宁地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土壤环境调理、选优种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发展趋势1. 引言1.1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的重要性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辽宁地区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农民生活、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指导农民合理种植、科学施肥、有效管理,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深入研究辽宁地区玉米生长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病虫害情况,针对性地推广先进的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加强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当地粮食生产、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深远的意义。
2. 正文2.1 土壤环境调理技术土壤环境调理技术是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调理土壤的酸碱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辽宁地区,土壤普遍呈酸性,而玉米对土壤的要求是中性至微碱性的。
通过添加石灰等中和剂,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可以提高玉米的生长环境。
土壤中的养分也需要适当调理。
辽宁地区土壤中常见缺乏的养分有氮、磷、钾等。
针对不同土壤条件,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复合肥料等进行施肥,以满足玉米生长的养分需求。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辽宁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玉米在这里的种植面积广泛,收成较高。
因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辽宁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品种选择辽宁地区的玉米生长季节较短,玉米品种在选择时需要注意要选用早熟、抗病性好、适应性强的品种。
同时,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对品种进行选择。
二、施肥技术1. 土壤改良辽宁地区的土壤大部分是黄麻土或黑土,这些土壤容易固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因此,在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改良。
一般采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混合施用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水分。
2. 施肥方法辽宁地区的玉米在生长季节中需要适量的氮、磷、钾等元素,因此需要根据生长季节的不同阶段选用适宜的肥料进行施用。
种植前期主要施用有机肥料和磷酸二铵,中期再施用尿素和钾肥,确保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三、水分管理辽宁地区气候干燥,夏季降雨稀少,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
在种植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玉米种子的萌发。
中期需要定期浇水,以保证玉米生长的水分需求。
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灌溉量,避免出现土壤过度湿润的情况。
四、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辽宁地区的玉米易受到赤眼病、锈病、灰斑病等多种病害的侵袭,因此需要在种植前就已经采取预防措施,如种植抗病品种、清除病菌、消毒种子等。
同时也要注意在生长季节中及时发现病害情况,采取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
辽宁地区的玉米常常受到玉米螟、叶蝉等多种虫害的侵袭。
因此,在种植期间需要定期进行农药喷洒防治。
同时,也可以采用天敌、灯光陷阱等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辽宁地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需要注意品种选择、施肥技术、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综合施策,才能实现辽宁玉米高产的目标。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辽宁地区种植面积广泛,产量较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粮食需求的增长,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成为了当务之急。
针对辽宁地区的种植环境和气候特点,研究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势在必行。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有效提高辽宁地区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
目前,虽然辽宁地区的玉米产量不低,但与国内其他主产省份相比仍有差距。
深入研究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索适合当地的栽培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为此,本文将针对辽宁地区的玉米种植环境、栽培技术要点和实施方法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辽宁地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推动辽宁地区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目的和意义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大,对农民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都至关重要。
辽宁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玉米种植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
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通过研究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该地区玉米产量和质量,满足当地粮食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深入探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以为玉米种植户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和管理方法,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种植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研究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还可以为其他玉米生产区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深入研究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推动当地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玉米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字数:234】1.3 研究现状现在关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辽宁地区的实际种植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目前,辽宁地区玉米种植技术主要集中在传统种植模式上,缺乏创新和前瞻性。
辽宁地区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的思考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玉米种植在辽宁地区应用广泛,高效的玉米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保证玉米的质量,促进辽宁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本文以辽宁省鲜玉米种植技术为例,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提高玉米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与精心选地玉米的种类有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甜质型、甜粉型等多种品种,其中甜质型又称甜玉米,植株矮小,果穗小,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时因水分蒸散而种子皱缩,多为角质胚乳,坚硬呈半透明状,多做为蔬菜或制成水果罐头,在辽宁地区被大面积种植。
在进行品种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到玉米要作为商品出售,果穗大小需保持一致,籽粒饱满而整齐,同时根据辽宁省的气候一般以90-110d 为佳。
具体的品种选择糯玉米或者甜玉米,糯玉米可选择丹糯6号、丹糯2008、丹糯3000等品种,甜玉米可选择丹糯甜3号、丹糯甜11号、沈甜4号或沈甜5号等。
选择土地的时候要结合鲜玉米的种植条件,土壤要肥沃,土层深厚,保水能力强且有通气能力,建议选择容重为1.15-1.40g/cm 3,pH 值在6.5-7.5之间含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土壤,且土壤在去年没有遭受病虫害一直保持着健康。
2.整地操作与施肥技术鲜食玉米最好在前茬农作物收获后或者春播之前进行,辽宁地区一直建议秋整体,整体旋耕灭茬,采用深松联合整地机进行操作,一般耕深控制在35cm 左右。
如果选择夏季播种,那么在收获后需立即进行整地播种。
整地起大垄选择适当翻耕除茬耙细的中上等肥力的地块,平、洼地不限。
在垄距0.5米的原垄基础上起大垄,即两垄合一成行距1米的大垄,垄面宽0.7米左右。
鲜玉米种植在施肥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配方施肥每667平方米(亩)施农肥3000—5000公斤做底肥,化肥以种肥一次性施入,深施到距地表10—12厘米的土层中。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1. 引言1.1 辽宁省玉米生产概况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玉米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辽宁省玉米生产以大豆和小麦为主,其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辽宁省玉米生产以早熟品种为主,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鞍山等地。
玉米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种植密度逐渐增加,化肥、农药使用较普遍,农业机械化程度也较高。
近年来,辽宁省玉米生产呈现出一些问题,比如单一品种、低产量、土地资源浪费等。
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对玉米种植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辽宁省玉米生产概况虽然处于较好的水平,但仍面对着不少挑战和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成为辽宁省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2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
在辽宁省,玉米生产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生产过剩、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等。
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当前辽宁省玉米生产发展的关键课题。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变化,传统的玉米产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转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革,玉米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给玉米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玉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乡村振兴。
加强对辽宁省玉米产业的结构调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分析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玉米是辽宁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摘要】辽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产区之一,具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本文通过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探讨了玉米种植特点、影响高产的因素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
在种植特点中,考虑到辽宁地区的气候多变、土壤肥力较高等情况,加强管理,选择适宜品种是关键。
影响高产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和气候条件等。
施肥技术和灌溉技术方面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在施肥方面要注意科学配比,避免缺肥或过肥的情况。
展望了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前景,提出了提高产量的建议,包括加强管理、科学施肥和确保灌溉等。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可以为辽宁地区玉米种植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种植特点、影响因素、施肥、灌溉、前景展望、产量提高、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辽宁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辽宁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平原的交汇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玉米生长。
由于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耕地资源的日趋减少以及生产方式的滞后等问题,导致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面临挑战和难题。
本文旨在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玉米高产的因素,提出相应栽培技术,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辽宁地区玉米生产提高产量、提高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辽宁地区玉米种植特点,了解当地玉米生长的环境条件和土壤特点,为进一步制定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基础。
2. 探讨影响辽宁地区玉米高产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分析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3. 研究辽宁地区适合的高产玉米栽培技术,包括施肥技术和灌溉技术,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玉米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 用、 自交 系的 选 育和 种 质 创 新 、 论 研 究 。就 辽 宁 省 玉 审 定 进 行
了 阐述 。
关 键 词 : 米 ; 种 ; 宁 玉 育 辽
中图 分 类 号 :5 3 0 2 ¥ 1 .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1 玉 米 品 种 演 变 与 育 种
辽 宁省 玉 米 品种 更 新 换 代 与 国家 玉 米 生 产 中 品 种 类 型更 替 相 同 , 要 经 历 了 农 家 品 种 , 种 问 杂 交 种 、 交 主 品 顶 种, 自交 系 间 双交 、 交 和 单 交 种 的 发 展 历 程 。 而 单 交 种 三
新 中 国 成立 后 , 宁 省 玉米 生 产 发 展 很 快 。种 植 面 积 辽 增 加 36倍 , . 总产 增 加 近 1. O 3倍 , 产 增 加 近 4倍 。辽 宁 单
省 玉米 生产 的快 速 发 展 主 要 是 因 为 辽 宁具 有 发 展 玉 米 生
产 的 自然 条 件 和 科 学 技 术 进 步 的 结 果 , 中新 品 种 选 育 更 其 新 换代 做 出 了重 要 贡 献 。
上 一 次 增 加 达 3 .3 。 17 %
积 (1 2 3万 h 、 产 ( 130万 t 均 居 全 国前 列 , 产 m )总 近 0 ) 单
高 于 全 国平 均水 平 , 宁 省 玉米 生 产 在 我 国农 业 生 产 以及 辽
国民 经 济 的 发展 中 占有 重 要 地 位 , 保 证 国家 粮 食 安 全 具 对
i
z c 。。 6
s 4~s 6 s
文章编 号 :10 4 0 ( 0 0 0 0 8 0 0 3— 8 3 2 1 ) 6— 3 4— 3
辽 宁省 玉 米 育种 的 回顾 与思 考
王 国 宏 , 延 波 , 成 韬 , 雨 盛 , 和 君 王 孙 叶 王
( 宁省 农 业 科 学 院 , 宁 沈 阳 辽 辽 10 6 ) 1 1 1
有重大意义。
2 0世 纪 9 O年 代 以后 至 本 世 纪 初 的若 干 年 问 , 区单 本 产 徘 徊 不 前 , 其 品 种 方 面原 因 有 二 : 是 没 有 突 破 性 品 究 一 种 , 面积 推 广 的辽 单 2 、 单 l 大 O掖 3和 铁 单 1 O品 种 种 质 基 础 非 常 相 近 , 本相 同 ( 3 0 , 本 相 近 均 为 沈 5 0 父 丹 4) 母 0 3的 二 环 选 系 ; 是 由 于品 种 因 素 和 商 业 炒 作 等 原 因 ,0 0年 二 20
以 后 , 丝 黑 穗 高 发 区大 面 积 推 广 沈 单 1 ,0 2~ 0 3两 在 6 20 2 0
年间平均单产极 显著 下降 。自 20 0 4年 以 来 , 产 、 产 、 高 稳 多 抗 玉 米 新 品 种 丹 玉 3 、 单 6 、 别 是 郑 单 9 8等 耐 密 9 东 O特 5 型 品 种 的 推 广 , 提 高 辽 宁 省 玉 米 单 产 起 到 了 重 要作 用 。 对
摘要 : 讨论 了辽 宁省 玉米 育种 目标 的 变化 、 育种 技 术 方 法 的 变化 与 进 步 , 回顾 了杂 交种 的 选 育 、 质创 新 与 自 种
交 系选 育 取 得 的 重 要 成 就 。介 绍 了农 家品 种 、 综合 种 、 种 间杂 交 种 的 鉴 选 与 应 用 ,分 析 了 杂 交 种 的 选 育 和 品
经 历 了平 展 型 、 紧凑 型 、 秆 大 穗 型 以 及 现 在 正 处 于 向 耐 高
1 2 自交 系 的 选 育 和 种 质创 新 . 表 1 辽 宁 省 玉 米 品 种 更 新及 单产 变化 历 程 表
密 型 品种 的 转 变 过 程 。
1 1 玉 米 品 种 演 变 历 程 . 17 9 0年辽 宁 省 推 广 单 交 种 以来 , 米 品 种 更 新 了 6 玉
玉 米 是 辽 宁 省第 一大 作 物 , 种植 面积 占全 省 耕 地 面 积
近 1 2左 右 。辽 宁省 是 我 国重 要 的 北 方 春 玉 米 区 , 米 面 / 玉
上 一 次 极 显 著 下 降 1 . 6 , 合 因 素 分 析 结 果 , 种 减 50% 综 品 产 因素 约至 少 占 4 5 。第 六 次 品 种 更 新 2 0 .% 0 4年 以后 , 以 丹玉3、 9 东单 6 O和郑 单 9 8的 大 面积 推 广 为 标 志 , 产较 5 单
次 ( 1 。2 表 ) 0世 纪 5 6 0~ O年 代 种 植 的主 要 是 地 方农 家 品 种 , 表 品种 : 粒 子 、 大 红 骨 等 。 代 英 旅 第 一次 品种 更 新 是 2 O世 纪 7 O年 代 , 双 交 种 和 单 交 以
种 为 主 , 表 品 种 : 双 6 2 、 双 5 8和 丹 玉 6 代 凤 48 辽 5 。第 二 次 表 2 辽 宁 省 骨 干 玉 米 自 交 系来 源 通 过 辽 宁 省 审 定 的 品 种 个 数
品 种 更 新 17 9 8~18 95年 , 由于 单 交 种 制 种 产 量 的 提 高 , 取
代 双 交种 和 三交 种 , 产 迅 速 提 高 , 表 品 种 : 玉 6 沈 单 代 丹 、
单 3和 中单 2 。第 三 次 品种 更 新 18 等 96—19 9 3年 , 产 、 高 稳 产 、 病 品 种 丹 玉 1 、 单 7号 的 推 广 , 均 单 产 明显 抗 3沈 平 增 加 。第 四次 品 种 更 新 19 2 0 9 4~ 0 1年 , 着 高 产 、 抗 、 随 多
紧 凑 型 品种 掖 单 1 、 单 1 推 广 取代 丹玉 1 成 为 主 3铁 O的 3而
栽 品种 , 单产 较 上 一 次 增 加 达 1 .9 。第 五 次 品 种 更 新 37 % 2 0 和 2 0 年 , 两 年 的 代 表 品 种 沈 单 l 平 均 单 产 较 0 1 03 这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