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策略1

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策略1
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策略1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策略

摘要:室内空气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的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简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及来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即源头控制、改善通风、净化空气、行政手段。

关键词:控制策略室内空气污染来源

1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分类、来源

1.1室内环境污染物的分类

在室内可检测出的污染物多达300多种,根据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按照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不同性质,大致分为四大类[1-6]:

(1) 化学污染物

主要来自包括建筑、装修装饰和家具、化妆用品、厨房燃烧和室内化学用品释放或排出的包括氨、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无机污染物及甲醛、苯、二甲苯、等在内的有机污染物。在室内通风条件不良时,这些污染物在室内积聚,浓度升高,造成严重的室内污染。目前,我国城乡公共场所和家庭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性污染物,常见的化学性污染物包括甲醛、苯、氨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2)物理污染物

主要包括噪音污染,室内灯光照明不足或过亮,电磁辐射,花粉、孢子、人或动物的毛发、灰尘、烟草烟雾等在空气中形成的悬浮颗粒物。大部分的物理污染物是从室外环境进入室内的。另外,室内环境自身也存在污染,如室内环境的装饰、陈设、家具、照明、色彩等设计和安装不合理,对长时间在室内工作和生活的人们都可能造成人体健康的危害,成为危害健康的室内环境物理污染。

(3) 微生物污染

室内空气生物污染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军团菌、放线菌等细菌,曲霉菌、葡萄状穗霉菌等真菌,病菌,花粉,虫螨等。室内生物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能引起各种疾病,如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哮喘等。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调查,由于室内空气中螨虫引起的过敏性皮炎患者平均竟占50%左右。发生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给予了我们强烈的警告和启示,引起了人们对室内环境中生物污染的关注。

(4)放射性污染

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材料如水泥、石材、沥青等,以及房基土壤和岩石中释放出的氡、衰变子体及γ射线。放射性物质氡是我国建筑污染的主要问题,它几乎占了一个人每年所受天然放射性产生的照射剂量的50%。氡及其子体吸附在空气中的飘尘中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被人体吸收后,沉降与人体内,对上呼吸道、肺部对其产生强烈的内部照射,并可能诱发癌变。

1.2 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污染物质可以根据室内空气污染源的性质按表1 进行划分[ 7-8],也可以形态划分为气体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两类。

表1 室内污染源及所产生的污染物(Table 1 indoor air pollutants and sources)

2.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现状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室内污染物主要是燃煤所产生的SO2、CO、CO2、NO x。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室内装修行业的高速发展,由建筑、装饰装修和家具所造成的污染成了室内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同时,近年来我国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的普遍使用,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要求建筑结构有良好的密闭性能,而现行设计的空调系统多数新风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室内的空气质量更加恶化。但人们对室内空气污染的认识并没有与时俱进。刘风云等对208名泰安居民进行了调查[9],结果表明:装修污染物的危害性仅以致癌的危害性知晓率较高,在50%以上,而对其他危害性的知晓率较低,63.46%的人并不清楚国家已颁布的室内环境的政策法规。

我国的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室内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污染都在增加。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可达11.1万人,超额门诊数可达22万人次,超额急诊数可达430万人次[10]。仅1995年我国室内空气污染健康危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07亿美元。

然而,公共场所的空气污染更令人堪忧。朱利中教授研究指出[11],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远高于家庭、办

公室等室内环境,均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空气中容许的浓度标准。他还指出,不同类型室内空气中苯系物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公共场所>公交车微环境>居民家庭>办公室,商场是空气中苯系污染物污染最严重的地方。

3.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策略

控制策略一般可分为四个范畴:控制源头;改善通风;净化空气;行政手段。

3.1 控制源头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实施清洁生产被认为是减少室内污染最有效的途径。这包括以下措施:

(1)新建或改建楼房时,用污染物排放率低或危害性较低的物料作为替代品。如停止使用产生石棉粉尘的石棉板和产生甲醛的脲醛泡沫塑料,使用原木木材、软木胶合板和装饰板,不使用刨花板、硬木胶合板、中强度纤维板等。

(2)加强立法,健全室内空气法规。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10项强制性标准(GB 18680—2001~GB 18688—2001,GB 6566—2001)对各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监控和规范装饰装修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3)改动源头位置,使远离有人占用的地方。隔离产生污染物的空间(如复印机室、柴油发电机室、蓄电池室等) ,防止污浊空气在建筑物内产生交叉污染。

(4)定期清洗或及时更换空调系统的易污染部件,如过滤器、消声器、表冷器等,防止污染物沉积,影响空气品质。

3.2 改善通风

通风换气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十分密切。到目前为止,有效的通风换气依然是国内外最简便可行的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居室内整体和局部的新风量不足,室内污染物不能很好的扩散,会造成严重污染。开窗或安装通风换气机是通风换气最有效的途径。

王琨[12]等对哈尔滨市一新装修的房间进行了短时通风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风时间在15 min左右可有效地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和氨质量浓度。通风30 min甲醛质量浓度持续降低,但氨质量浓度降低不明显。室内通风标准[13]建议在无人吸烟的建筑物中最小通风速率是每分钟每人0.14m3,而在有人吸烟时每分钟每人0.57m3。

需要注意的是,开窗通风只是起稀释污染物的作用,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它可以暂时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但只要污染源存在,关闭一段时间的窗户后,污染物的浓度又会重新积聚到一定浓度。

3.3 净化空气

目前国内外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大都是从工业尾气和废气的治理技术演变而来。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3.3.1气体吸附

室内空气污染的吸附,主要是用活性炭、硅胶、分子筛等材料为吸附剂加排风机制造的吸附式空气净化器,可吸附大多数气态污染物,特别是对于低浓度的VOC、CO2、SO2,是一种比较有效且简单的方法。

在室内空气净化中,活性碳吸附技术是广泛使用、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活性炭的非极性、孔隙多分散性,与吸附质分子的作用主要是由活性炭和吸附质分子的范德华力所决定,因此,活性炭是具有高吸附能力的吸附剂。活性炭对各种气体的吸附能力主要用“亲和系数”来表示,亲和系数越

高,活性炭对其的吸附能力就越强。

近年来开发的活性炭纤维(ACF)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对低浓度的物质吸附性能特别优良、再生能力不苛刻还兼有催化氧化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日本最先用ACF处理有机废气,此后这项技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C.H.Ao和S.C.Lee对ACF与光催化结合净化室内空气中的VO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VOC浓度处于ppb(10-9)时,仍可达到满意的效果[14]。国内对活性炭吸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王雨群等[15]解析了室内空气中甲醛在ACF上的吸附与解析动力学过程。郭振江等[16]用纳米TiO2-ACF 光催化技术净化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和氨取得了较高的净化效果。ACF易造成二次污染,但其优点显著,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室内VOC处理技术之一。

3.3. 2 气体过滤

气体过滤按选材的不同,可分为粗过滤、中效过滤和高效过滤[17]。目前用于室内空气过滤的技术大都来自工业废气治理技术。在室内空气过滤中,选择滤材是关键。一般来说,滤材的种类有纤维滤料、功能性滤料和复合滤料等。其具有除尘效率高、容尘量大、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拦截了空气中的粉尘、细菌和微生物,如果沉积在过滤器上的污染物不及时清理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过滤材料只能清除空气中的粉尘,对有害气体的清除效果不佳。

3.3. 3 静电除尘技术

静电除尘最早用于工业技术。其除尘原理与工业除尘的机理相同。利用阳极电晕放电原理,使空气中的尘粒带正电荷,借助库仑力将带电尘粒捕集在集尘装置上,从而达到除尘净化的目的,除尘率可达99%以上,能捕集0.01~0.1μm微尘,压力损失小。另外,从实际使用的角度看,必须定期清洁电极板。同时静电除尘法只对尘埃有效,对污染物,特别是有害气体、细菌病毒等毫无效果[18]。

3.3.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等离子体是由电子、离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组成的导电流体,整体保持电中性。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去除无机污染物的原理[19]是:由于等离子体体系中含有大量具有较高能量的活性基团,它们能够破坏大多数气态有机物中的化学键,使之断裂,从而达到降解的目的;同时低温等离子体体系中的活性基团极易氧化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包括还原性较强的硫化氢等。体系中能量高的活性离子则打开键能较小的物质使其生成一些单原子、分子,最终转化为无害物。低温等离子体不同于一般的中性气体,它的基本特点是系统主要由高能电子支配。经检测,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机对空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为99.9%,对白色念球菌杀灭率为99.96%,对空气中的自然菌的杀灭率在90%以上。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使用范围广,能量利用率高,能耗少等特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区瑞琨等人[20]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技术降解挥发性有机废气,发现该技术适用于处理大气量低浓度有机废气,能够提高VOCs的降解率,增加CO2的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并能大大降低能耗。龙千明等人[21]将低温等离子体与贵金属催化结合,用于处理甲苯气体,研究结果表明,甲苯的去除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谭凯等人[22]介绍了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汽车尾

气的研究进展。司向云等人[23]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柴油机NO x进行了研究,净化效率能达到50%。图1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室内空气的一般工艺流程。

图1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室内空气的一般流程

(figure 1 process of purification indoor air pollutant by nonthermal plasma)

3.3.5 光催化技术

光催化氧化法是指在光是照射下,在催化剂的表面将一些有害的有机物转化为CO2和水。光催化净化的原理是基于光催化剂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受激产生高能电荷—电子—空穴,空穴分解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水产生氢氧自由基,电子使周围的氧还原成活性氧离子,从而具备极强的氧化—还原作用,将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污染物氧化或还原成无害物(如CO2,H2O,H2,N2)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24]。光催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可连续操作,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其净化效率不高,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有害副产物。

近年来,光催化的研究进展很快,尤其是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李玉华等人[25]利用TiO2光催化技术进行了低浓度甲醛去除效率实验研究,结构表明对低浓度的甲醛去除效率可到99%。张前程在其学位论文利用光催化技术去除苯,达到了满意的效果[26]。张绍原等人[27]以甲醛为研究对象,结合光催化和纳米技术,模拟室内环境,制备纳米TiO2在紫外光条件下进行了光降解实验,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净化效果良好。但单独用光催化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并不好,通常需要与其他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结合起来。

图2 催化净化工艺的一般工艺

(figure 2 The general process of catalytic processes)

3.3.6植物净化法

绿色植物对居室的污染空气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最先对绿色植物净化室内空气进行研究的是一位美国宇航局工作的科学家威廉.沃维尔,他用了几年时间测试了几十种绿色植物对几十种化学复合物的吸附能力,结果发现各种绿色植物都能有效的降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并把它们转化成自身的养料。从他公布的一份抗污染的绿色植物清单中抗,在24h光照的条件下,芦荟消灭了1m3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90%的苯在常青藤中消失。龙舌兰可吞噬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同时,他还做了大量的实验,证实绿色植物吸入化学物质的能力大部分来自土壤中的微生物,而不是叶子。与植物同时生长于土壤中的微生物

在经历了代代遗传繁殖后,其吸收化学物质的能力还会增加。

植物具有能够吸附空气污染物的能力。皮东恒[28]对3种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种植物对甲醛的净化速率:吊兰>金绿萝>芦荟,而且白天大于晚上。黄爱葵[29]对4种植物净化甲醛和苯进行了研究,结果为综合吸收效果和抗性能力,试验植物的吸收净化能力依次为爱玉合果芋>黄金葛>金边虎尾兰>吊兰>中斑吊兰。吴平[31]分别对几种观叶植物进行了甲醛的模拟环境及现实环境试验,发现植物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甲醛的浓度,同时探讨了植物在吸收甲醛时的内部生理变化特点。

合理利用植物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的净化,不仅美化、净化和香化了居室环境,而且达到了陶冶情操和心情的作用,但用植物净化室内空气也是有条件的。新装修的室内环境污染不是特别严重的可行,但在污染物严重超标的房间里,植物就可能成为反映污染的“标本”了。

表2 六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6 cleaning techniques for indoor air )

有害气体去除能力颗粒物去除能力二次污染缺点活性炭好差是再生

气体过滤差好是定期换滤料静电除尘差好否吸附不彻底

低温等离子体中好否不能彻底降解污染物光催化好差否

单独用净化效率不高,产生

有害副产物植物净化好差否污染物浓度不宜太高

3.4 行政手段

一些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只需采用如下行政手段便可轻易解决。①重新安排活动,例如在办公室时间以外的时段进行翻新工程或除虫工作等。②限制个人操作可产生污染物器材的时间。③重新安置较容易受影响的人士,使远离曾令他们出现病症的范围。虽然这些措施不能解决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暂时舒缓的效果。4. 结语

由于室内空气污染范围广,危害大,种类多等特点,采用单一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进行处理,往往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现在急需研究开发更有效的净化技术。提升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健康,不仅需要科研人员的努力,而且更要从室内污染的源头抓起,严格控制各种室内建筑、装饰、用具等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尽量减少污染的来源。

参考文献:

[1] 尹维东,刘来红,乔惠贤,刘锦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净化[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

3(2):53-55

[2] 章骅,周述琼,但德忠.室内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测试技术,2005,31(6):130-135

[3] 龚圣,黄肖容,隋贤栋.室内空气净化技术[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4):55-57

[4] 宋广生主编.中国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务实[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4.

[5] 姚红艳.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J].科技资讯.2009,2:161-162.

[6] 薛爱龙,周建华,陆亮.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0,26(17):

2011-2013.

[7] 张晓辉,李双石,曹奇光,陈红梅.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34(7):22-25.

[8] 刘京,陈志强等著.室内环境控制原理与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

2-3

[9] 刘风云,孙铮,王承柱.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危害的认知现状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

26(3):242-243

[10] 刘喜梅.观赏植物对甲醛的去除效果及其耐受机理初探[D].扬州大学,2009,5.

[11] 陈曙光.中日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技术学术会议[J].国际学术动态,2008(6).

[12] 王琨,李文朴,欧阳红等.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措施的比较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

36(4):493-496.

[13] 耿世彬,杨家宝.室内空气品质及相关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2:29-33.

[14] C.H.Ao,S.C.Lee,et al.Enhancement effect of TiO2immobilized on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for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pollutants at indoor air level[J].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03,44:191-205

[15] 王雨群,王正萍.室内空气中甲醛在ACF上的衍生反应动力学及其定量关系的研究[J].江苏城

建.2010,6:100-102.

[16] 郭振红,冯国会,周振峰,胡艳军.纳米TiO2-ACF 光催化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试验[J].建筑

热能通风空调,2008,27(5):16-18.

[17] 吴文继,孙亚兵.室内空气污染净化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5,24(1):109-114.

[18] 杜庆和.光触媒技术的市场前景[J].市场,2004,2(2):39-42.

[19] 王元元,张立志.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暖通空调,2006,36(12):24-27.

[20] 区瑞锟,陈砺,严宗诚,等.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降解挥发性有机废气[J].环境科学与技

术, 2011, 34(1):79- 84.

[21] 龙千明,刘媛,范洪波,吕斯濠.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处理甲苯气体[J].化工进展,2010,29(7):

1350-1357.

[22] 谭凯,康红艳,董喜俊.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汽车尾气的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11,2:27-29

[23] 司向云,袁印,张应山,等.低温等离子体降低柴油NOx的研究.机械管理开发,2010,25(4):

75-76.

[24] 回滨.室内微污染有机废气的纳米管催化处理[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24(2):3-5.

[25] 李玉华,王琨,赵庆良,等.低浓度甲醛的光催化效率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

(2):278-280.

[26] 张前程.光催化法去除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8:15-20.

[27] 张绍原,吴玉霞,郑豪,程波.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空气中的甲苯的研究[J].浙江建筑,2010,27

(6).

[28] 皮东恒.盆栽植物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机理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0,6:17-23.

[29] 黄爱葵.几种盆栽观赏植物对室内空气净化能力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6:24-27.

[30] 吴平.几种植物对室内污染气体甲醛的净化能力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18-23.

室内空气污染成因及其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成因、危害及防治 摘要: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提高,装修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已经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武汉市室内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关键词:室内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1 室内空气污染成因及特性 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论数量上还是种类不断增加,并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现象,即为室内空气受到了污染。就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言,由于人们生活、工作在室内环境的时间长,室内通风状况不良、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自净等原因,室内环境质量比室外环境质量显得更为重要。 室内空气污染与大气污染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其污染特征也不同。室内空气污染具有如下特征。 (1)累积性:室内环境是相对封闭的空间,其污染形成的特征之一是累积性。从污染物进入室内导致浓度升高,到排出室外浓度渐趋于零,大都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室内的各种物品,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地毯等都可能释放出一定的化学物质,它们将在室内逐渐积累,导致污染物浓度增大,构成对人体的危害。 (2)长期性:由于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处于室内环境,即使浓度很低的污染物,在长期作用于人体后,也影响人体健康。 (3)多样性:室内空气污染物有生物性污染物,如细菌;化学性污染物,如甲醛、氨气、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还有放射性污染物氡气及其子体。 2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1 室内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2.1.1 甲醛的来源及危害甲醛主要来源于室内装饰装修使用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木芯板等人造板材。其次是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比如贴墙布、贴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以及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某些材料,比如香烟及一些有机材料。 甲醛在空气中扩散对人眼、鼻、喉、皮肤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尤其是对眼睛内膜、咽喉、皮肤刺激作用大。甲醛可经呼吸道吸收,会引起流泪、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长期接触低剂量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征、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诱发鼻咽癌,高浓度时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肝脏等。 2.1.2 苯及同系物来源及危害苯及苯化合物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燃料、橡胶等,隐藏在油漆、各种涂料的添加剂及各种胶粘剂、防水材料中,还可来自燃料和烟叶的燃烧。 苯及同系物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 第二节室内空气污染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 第一小节室内装修环境污染的来源 【1】部分工程在进行装修时,大量使用大芯板或者油漆,是装修后室内环境检测不合标准的直接原因。 【2】装修施工所采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和混苯。 室内施工时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施工单位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形成新的污染。 第二小节室内装修环境污染的防控措施 【1】材料进场民用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 【2】采用的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有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 【3】采用的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水性处理剂,必须有TVOC和游离甲醛含量检测报告;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必须有TVOC、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氨酯类)含量检测报告。 【4】上述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检测报告应为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同批材料检测报告。 【5】当建材和装修材料检测项目不全或对检验结果有疑问时,必须将材料送有资质

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三小节施工中控制措施 【1】装修施工所采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和混苯。 【2】严禁在室内施工时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施工单位在装修施工过程中不得形成新的污染。 【3】应该对施工完毕后的样板间(不含外购家俱)进行检测,如果样板间检测合格,可减少同批装修的抽样数量,具体数量见表一;采样点设置及取值方法见表二(采样点设置及取值)。 【4】全装修办公室抽样数量(样板房合格后)

采样点设置及取值表二 检测时应在被检住宅外,上风向处设置空白对照点进行检测(氡浓度检测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点),检测结果为扣除空白之值。 第四小节检测要求 1、全装修的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应在装修工程完工核验合格起7天后、全装修工程交房前进行。 2、进行甲醛、氨、苯及TVOC检测时,被检住宅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检测;进行氡浓度检测时,被检住宅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检测。检测应满足以下规范要求: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 2005-11-25 责任编辑:admin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 就污染物而言,多数情况下均为多种污染物共同存在,很少是某种单一的污染物。下面是家庭和商业建筑中常见的室内污染物。 污染源污染物质 香烟烟雾一氧化炭、可吸入颗粒物、有机污染物不流动的死水生物污染物质(如各类军团菌、霉菌)人活动场所产生的污染二氧化碳、臭氧、细菌和病毒 家具和建筑材料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石棉 计算机、复印机等设备臭氧、有机物、颗粒物质 车库、货站一氧化碳、颗粒物质、有机物 户外空气渗入 SOx、NOx、COx、VOCs、颗粒物质 固相释放的物质氡、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颗料物、有机物等 溶剂、油漆、胶水、化妆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生物类的污染物 这种污染物质在所有空气中均有存在,这些污染物通常是经吸入或是黏附在尘埃或水雾上再进入呼吸系统的。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有毒气体,是由于燃烧不完全和汽车的排气所产生的。一项调查中报道一氧化碳的浓度可高于室外空气质量标准。估计来源是在建筑下面的车库或货物仓库内散发出来的。 3、甲醛 甲醛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污染物质,人们对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含有并释放甲醛的建筑产品和家用物品,最主要的是复合压制的木制品,如中密度纤维板、隔热的脲甲醛泡沫材料(UFFI)、某些用甲醛处理过的纤维织物以及某些油漆涂料等,还有室内的地毯和石膏顶板、窗帘等物品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先吸附然后放出甲醛。在室内环境中大量接触甲醛必需考虑潜在的致癌性。 4、SOx、NOx、和O3 这些气体污染物,通常是由户外渗入室内,但当室内有燃烧器时则来自于各种类型的炉子所产生的气体,均可能超过室外。 如果室内存在有放电的设备,则有可能产生过剩的O3,由于它的强氧化性,与人体器官反应时造成对人健康的危害。可以认为,O3的污染已形成非常严重和广泛的公共保健问题。 5、可吸入颗粒物质和环境香烟雾(ETS) 在室内空气中颗粒污染物质的几个主要来源是香烟烟雾、复印机、排字和室内燃烧器、地下车库等到以及户外渗入。 6、氡(Radon) 氡-222是一种惰性气体,它是从铀-238所发生的自然衰变而产生的。这些衰变产物均有放射性,进入空气的途径是地下渗出,建筑材料释放,地下水源释放等。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要求规范GB50325-2001

前言 按照国家建设部关于制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有关要求,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已发布的涉及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关国家标准,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用于民用建筑工程时,为控制由其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对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工程检测及工程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规范性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工程及仓储性建筑工程。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考虑了我国建筑业目前发展水平、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工业现状,结合我国新世纪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参照了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 本规范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材料,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本规范由国家建设部提出。 本规范主编部门:河南省建设厅。 本规范编制管理单位: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 本规范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苏州市卫生检测中心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河南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本规范编制主要起草人员名单:王喜元、刘宏奎、潘红、熊伟、韩华峰、申建宇、朱军、巴松涛、马良才、朱强华、丁建森、丁建、裴玉仁、戴树桂、周中平 一、总则 1.0.1为了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修工程的环境污染控制。本规范不适用于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民用建筑工程。 1.0.3本规范中实施污染控制的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物氡(Rn-222),化学污染物甲醛、氨、苯及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1.0.4民用建筑工程按不同的室内环境要求分为以下两类: 1、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办公楼、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建筑工程; 2、类民用建筑工程:旅店、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店)、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室、医院候诊室、饭馆、理发店等公共建筑。 1.0.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应遵守国家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 有关规定,工程设计、施工应选用低毒性、低污染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1.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室内空气污染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 第一小节室内装修环境污染得来源 【1】部分工程在进行装修时,大量使用大芯板或者油漆,就是装修后室内环境检测不合标准得直接原因。 【2】装修施工所采用得稀释剂与溶剂,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与混苯。 室内施工时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施工单位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形成新得污染。 第二小节室内装修环境污染得防控措施 【1】材料进场民用建筑工程中采用得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与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 【2】采用得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有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 【3】采用得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水性处理剂,必须有TVOC与游离甲醛含量检测报告;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必须有TVOC、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氨酯类)含量检测报告。 【4】上述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得规定。检测报告应为有资质得检测机构出具得同批材料检测报告。 【5】当建材与装修材料检测项目不全或对检验结果有疑问时,必须将材料送有资质得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三小节施工中控制措施 【1】装修施工所采用得稀释剂与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与混苯。 【2】严禁在室内施工时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施工单位在装修施工过程中不得形成新得污染。 【3】应该对施工完毕后得样板间(不含外购家俱)进行检测,如果样板间检测合格,可减少同批装修得抽样数量,具体数量见表一;采样点设置及取值方法见表二(采样点设置及取值)。 全装修办公室抽样数量(样板房合格后)

采样点设置及取值表二 检测时应在被检住宅外,上风向处设置空白对照点进行检测(氡浓度检测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点),检测结果为扣除空白之值。 第四小节检测要求 1、全装修得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应在装修工程完工核验合格起7天后、全装修工程交房前进行。 2、进行甲醛、氨、苯及TVOC检测时,被检住宅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检测;进行氡浓度检测时,被检住宅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检测。检测应满足以下规范要求:

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成因、危害及控制 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提高,装修 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已经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监测工作的 基础上,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了分析,进而设法控制。 1室内空气污染成因及特性 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论数量上还是种类不断增加,并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现象,即为室内空气受到了污染。就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言,由于人们生活、工作在室内环境的时间长,室内通风状况不良、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自净等 原因,室内环境质量比室外环境质量显得更为重要。 室内空气污染与大气污染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其污染特征也不同。室内空气污染具有如下特征。 (1)累积性:室内环境是相对封闭的空间,其污染形成的特征之一是累积性。从污染物进入室内导致浓度升高,到排出室外浓度渐趋于零,大都需要经 过较长的时间。室内的各种物品,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地毯等都可能释 放出一定的化学物质,它们将在室内逐渐积累,导致污染物浓度增大,构成对 人体的危害。 (2)长期性:由于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处于室内环境,即使浓度很低的污 染物,在长期作用于人体后,也影响人体健康。 (3)多样性:室内空气污染物有生物性污染物,如细菌;化学性污染物, 如甲醛、氨气、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还有放射 性污染物氡气及其子体。 2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甲醛的来源及危害 甲醛主要来源于室内装饰装修使用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 刨花板、木芯板等人造板材。其次是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他 各类装饰材料,比如贴墙布、贴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 以及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某些材料,比如香烟及一些有机材料。 甲醛在空气中扩散对人眼、鼻、喉、皮肤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尤其是对 眼睛内膜、咽喉、皮肤刺激作用大。甲醛可经呼吸道吸收,会引起流泪、咽喉

浅谈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城镇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广大消费者对居住和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用于居室和办公楼的建筑材料、家具制品和装修材料大多含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污染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相当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建筑材料、家具制品和装修材料等所造成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 关键词:装修工程,室内装修污染,甲醛危害,防治措施 城市建筑日新月异,装修污染无处不在。无论是家庭还是宾馆、银行、酒店、学校、写字楼、医院、政府办公大楼等在入住、搬迁前都需要装修工程,凡装修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污染,因为无“醛”不成胶,有胶就含甲醛,有甲醛就一定有危害。 1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及其现状:

室内环境:是指相对于室外广阔空间而言,较小且相对封闭的空间 区域,特指人参与活动与人相关的室内空间。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是指室内空气中存在一定种类和含量的污染物,并引起人们出现不适症状的现象。原因之一是:建筑涂料用于建筑 室内装饰时,由于涂刷面积大,与室内空气大面积接触的特点,因此,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较大。涂料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VOC 等会释放到空气中,加之建筑室内狭小,封闭,对有害物质挥发物 形成累积效应,当有害物质超标时,就造成了室内环境空气污染。 1.1 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高于室外大气污染 室内环境是人类接触最多最频繁最密切的生存环境,现代人的一生 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65%的时间在家里。与室内 空气污染物的接触时间远远大于室外,而现代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 的严重程度相当于室外大气污染的4-5倍,高的甚至达到10倍以 上! 1.2 室内空气污染威胁身体健康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与控制论文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与控制的研究 摘要: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家装的普及更使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我们必须了解室内污染物的危害及室内污染的一些治理技术,提高环保意识,从根本上预防和治 理室内环境污染,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同时家装的普及更使室内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不仅要认识常见的室内污染物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而且还要将其防患于未然,这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意义。 一、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室内环境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外污染物、燃烧产物和人类的室内活动,其中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这也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严格来讲,几乎所有的建筑装修材料都会产生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它们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甲醛、氨、苯系物、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室内氡气污染,这些成分都会造成室内空气的化学污染。 1.甲醛 甲醛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

气体,污染源很多,主要来自于燃料、烟叶的不完全燃烧和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及生活用品等化工产品,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长期接触甲醛后,易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失眠等症状,甚至可以致癌,而且甲醛的释放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释放量随着季节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它将长期影响室内环境。 2.氨 氨刺激性强,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氨,可引起喉炎,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导致死亡。它主要来自于施工中使用的外加剂,如混凝土防冻剂、膨胀剂和早强剂等。 3.苯及苯系物 苯具有易挥发的特点,人如果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苯系物,可引起头痛、失眠、胸闷、乏力、记忆力衰退,亦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致癌、引发血液疾病等。高浓度的苯留在空气中不但使人中毒,还很容易发生爆炸和火灾。它主要来自于各种涂料、胶粘剂和防水材料。 4.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TVOC是种类复杂繁多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主要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5.氡 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来自于土壤、岩石和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李凌宜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3) 摘要: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种类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同时也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室内环境 0 引言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室内烟尘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及肥胖症等被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目前中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已经达到11.1万人,超额急诊数达430万人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07亿美元。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关于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人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二是建筑物自身的污染,一方面来自于建筑旌工中加入的化学物质如防冻剂,另一方面来自于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的石材,三是室外空气的污染,室外环境的严重污染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重了室内环境的污染;四是来自于人类自身活动,厨房的油烟和吸食香烟产生的烟雾,含有多种污染成分,另外家中使用的清洁剂、杀虫剂及家电也会挥发出有机物质。 2 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是指因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系物、氨气、氡及其悬浮颗粒物等引起的污染。生物性污染是指因生物污染因子,包括细菌、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病毒和生物体等引起的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因物理因素,如电磁辐射、噪声、振动以及不合适的湿度、温度、风速和照明等引起的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人为污染,以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为主,常见的有甲醛、苯、氨、氡、二嗯英、悬浮颗粒、生物类污染物、烟草燃烧产物以及家用化学品等【1】。现就以下几种主要污染物引起的危害进行分析: (1) 甲醛也叫游离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体,其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经消化道吸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甲醛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当室内空气中含量为0.1mg/m。时可导致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妊娠综合症、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等。 它还是世界上公认的潜在致癌物,其毒性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症状,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最终造成免疫功能异常、肝损伤、肺损伤及神经中枢系统受到影响,引起如头疼、头晕、咽干、咳嗽等病症,复合板家具及家庭装修中的甲醛的释放期可长达3至15年【2】。 (2) 氨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口、鼻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又神经末梢反射作用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的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或呼吸排出体外。氨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细胞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可出现流泪、胸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呼吸困难,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3)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属于室内挥发性有机物。高浓度苯蒸气可引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 治理措施

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建环1403 尹飞彭金凤杨家蓓何丹张荟林武庚申 摘要: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种类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同时也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室内环境 0 引言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室内烟尘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及肥胖症等被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目前中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已经达到11.1万人,超额急诊数达430万人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07亿美元。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关于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人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二是建筑物自身的污染,一方面来自于建筑旌工中加入的化学物质如防冻剂,另一方面来自于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的石材,三是室外空气的污染,室外环境的严重污染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重了室内环境的污染;四是来自于人类自身活动,厨房的油烟和吸食香烟产生的烟雾,含有多种污染成分,另外家中使用的清洁剂、杀虫剂及家电也会挥发出有机物质。 2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是指因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系物、氨气、氡及其悬浮颗粒物等引起的污染。生物性污染是指因生物污染因子,包括细菌、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病毒和生物体等引起的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因物理因素,如电磁辐射、噪声、振动以及不合适的湿度、温度、风速和照明等引起的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人为污染,以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为主,常见的有甲醛、苯、氨、氡、二嗯英、悬浮颗粒、生物类污染物、烟草燃烧产物以及家用化学品等【1】。现就以下几种主要污染物引起的危害进行分析: (1) 甲醛也叫游离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体,其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经消化道吸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甲醛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当室内空气中含量为0.1mg/m。时可导致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妊娠综合症、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等。 它还是世界上公认的潜在致癌物,其毒性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症状,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最终造成免疫功能异常、肝损伤、肺损伤及神经中枢系统受到影响,引起如头疼、头晕、咽干、咳嗽等病症,复合板家具及家庭装修中的甲醛的释放期可长达3至15年【2】。 (2) 氨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口、鼻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又神经末梢反射作用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的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或呼吸排出体外。氨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细胞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可出现流泪、胸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呼吸困难,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室内空气污染源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源综述 朱计印 一、室内空气污染定义、来源和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室内空气环境,呈现足够的浓度,持续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健康或室内环境。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1.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未自于三个方面。 (1)室内装修和建筑材料 ①装修装饰材料 含有有害物质的装饰装修材料的大量使用,是当前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自身释放的有害物主要是氨和氛 (2)室内用品 ①室内化学用品 ②室内家具 ③现代办公用品 (3)人类活动 ①烹妊 烹饪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油烟和燃烧烟气等。 ②吸烟 在室内吸烟,会造成严重的室内污染,香烟烟雾成分极其复杂,它们在空气中以气态、气溶胶态存在,其中气态物质占90%,气溶胶状态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焦油及烟碱(尼古丁)每支香烟可产生0.6~3.6mg尼古丁,焦油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 ③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 ④生物性污染源 ⑤室外来源 2.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不良室内空气包括病态建筑物综合症、建筑相关疾病和化学过敏反应症等。 二、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措施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主要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即污染源控制、通风和室内空气净化。污染源控制是指从源头着手避免或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或利用屏障设施隔离污染物,不让其进入室内环境。通风是借助自然作用力或机械作用力将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被污染的空气排放至室外或排至空气净化系统,同时将新鲜空气或净化后空气送入室内。室内空气净化是利用特定的净化设各将室内被污染的空气净化后循环回到室内或排至室外。 1.室内空气污染源控制技术 ①室内甲醛的污染源控制 ②室内氛的污染源控制 ③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源控制 ④石棉的污染源控制 2.室内空气污染源控制措施 (1)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监督

(环境管理)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 作者:曹萍夏卫红藏云泉文章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1 引言 人类在各种社会活动、生活活动以及生产活动中,约有80%的时间是处在室内环境中的。因此,室内空气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由于在室内装潢、家具中各种合成板材的大量使用,使室内空气中以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为代表的化学性物质的污染日趋严重。在一些建筑中,采用天然石材作为装饰材料(特别是红色花岗岩),这些石材中的放射性元素衰变后会形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氡气,造成氡气污染。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在加快了人们的办公效率的同时,也污染了室内空气,如复印机散发出来的碳粉微粒与O 3 ,计算机屏幕的电磁辐射及终端设备的挥发性有机物等,长期接触,使人感到头晕目眩、胸闷、疲劳、并导致记忆力下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楼宇综合症”。 2 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室外空气中的侵入污染物和室内建筑及装潢材料、现代办公设备和人体自身所产生的污染物。 2.1 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及来源 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是通过房屋的门、窗进入到室内的。它主要来源于3个 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所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是PM 10 、 SO 2、NO 2 、CO等。在我国,这些污染物中的70%产生于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而 在美国,56%的污染物来源于交通运输。 2.2 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及来源 2.2.1 室内建筑装潢材料散发的污染物 在室内装潢和家具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人造板材(如纤维板、合成板),由于这些板材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胶合剂进行生产,所以一般都会含有甲醛及其它挥发性有机物。其释放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释放期一般长达5a。日本曾有人对各种建材的甲醛释放量进行了测试,表1是测试结果。 表1 各种建材的甲醛释放量[1] 试验材料释放量(μg/100cm3·h) 地毯0.2 吊顶材料0.3

最新《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年版).pdf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2013年版) 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交 付使用前进行。室内环境检测人员现场检测时,室内人数最好不要超过四人,所有现场人 员严禁吸烟。布设监测点时,客户应予以配合,如提供施工图纸,装修工作结束退场后现 场的清理等。 2、所有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资料: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或氡析出率检测报告、工程地点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含量检测报告。 2)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苯、氨和TVOC)检测报告; 3)涉及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工程设计变更文件; 4)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污染物检测报告、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复检报告; 5)与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有关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 3、民用建筑工程分为以下两类: 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 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 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4、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检测项目为甲醛、苯、氨、TVOC、 氡五项指标。 民用建筑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 污染物Ⅰ类民用建筑工程Ⅱ类民用建筑工程 氡(Bq/m3)≤200 ≤400 甲醛(mg/m3)≤0.08 ≤0.1 苯(mg/m3)≤0.09 ≤0.09 氨(mg/m3)≤0.2 ≤0.2 TVOC(mg/m3)≤0.5 ≤0.6 5、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 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房间指“自然间”,在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建筑物内形成的独立封闭、使用中人们会在其中停留的空间单元。计算抽检房间数量时,指对一个单体建筑而言。一般住宅建筑的有门卧室、有 门厨房、有门卫生间及厅等均可理解为“自然间”,作为基数参与比抽检例计算。“抽检每个建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与防治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与防治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室内空气中存在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或颗粒物。据统计,每人平均每天吸入10m 3的空气,其中80~95%都是室内空气。在现代社会,城市居民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的污染不仅破坏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有关国际组织调查,全世界每年有28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装修污染,世界上30%的新建和重修的建筑物存在有害于健康的室内空气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1、室内环境污染物排放频率高周期长; 2、人体对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接触时间长累积影响大; 3、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比室外高受害程度也比室外高; 美国一个历时5年的专题调查发现,许多民用与商业建筑的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高2-5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1994年我国有关部门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城市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有的超过室外56倍之多,受害程度也比室外严重。 4、室内环境污染物来源广种类多; 室内污染物来源有建筑物自身的污染,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及家具材料的污染,有家电办公器物的污染,有厨房厕所浴室所带来的污染,而人本身也是一个大污染源。而污染物的种类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放射性的十分繁多。 5、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造成经济损失惨重;

加拿大卫生组织调查表明有68%的疾病是室内污染造成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2003—03一Ol实施)中规定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甲醛HCHO:0.10 mg/m3(1小时均值); 苯C6H6:0.11 mg/m3(I小时均值); 氨NH3:0.20 mg/m3(1小时均值); 氡222Rn:400 Bq/m3(年平均值);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0.60 mg/m3(8小时均值(摘自周良峰,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国家烟气脱硫技术中心. 唐红涛, 广州军区联勤部净水研究. 室内空气污染与防治. 科 学咨询, 2007年第9期,58) 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污染物:甲醛,氨,氡,苯,挥发性有机物(TVOC),可吸人颗粒物(PM10)。 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建筑材料 ?装饰材料 ?人的活动 ?室外污染物 室内污染源之一:建筑材料(形成石棉、氡、氨等污染物) 室内污染源之二:装饰、装修材料(产生化学类污染物)人造板和人造板家具、粘合剂 ?人造板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大量粘合剂、防腐剂等,使用过程

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策略1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策略 摘要:室内空气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的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简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及来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即源头控制、改善通风、净化空气、行政手段。 关键词:控制策略室内空气污染来源 1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分类、来源 1.1室内环境污染物的分类 在室内可检测出的污染物多达300多种,根据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按照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不同性质,大致分为四大类[1-6]: (1) 化学污染物 主要来自包括建筑、装修装饰和家具、化妆用品、厨房燃烧和室内化学用品释放或排出的包括氨、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无机污染物及甲醛、苯、二甲苯、等在内的有机污染物。在室内通风条件不良时,这些污染物在室内积聚,浓度升高,造成严重的室内污染。目前,我国城乡公共场所和家庭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性污染物,常见的化学性污染物包括甲醛、苯、氨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2)物理污染物 主要包括噪音污染,室内灯光照明不足或过亮,电磁辐射,花粉、孢子、人或动物的毛发、灰尘、烟草烟雾等在空气中形成的悬浮颗粒物。大部分的物理污染物是从室外环境进入室内的。另外,室内环境自身也存在污染,如室内环境的装饰、陈设、家具、照明、色彩等设计和安装不合理,对长时间在室内工作和生活的人们都可能造成人体健康的危害,成为危害健康的室内环境物理污染。 (3) 微生物污染 室内空气生物污染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军团菌、放线菌等细菌,曲霉菌、葡萄状穗霉菌等真菌,病菌,花粉,虫螨等。室内生物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能引起各种疾病,如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哮喘等。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调查,由于室内空气中螨虫引起的过敏性皮炎患者平均竟占50%左右。发生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给予了我们强烈的警告和启示,引起了人们对室内环境中生物污染的关注。 (4)放射性污染 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材料如水泥、石材、沥青等,以及房基土壤和岩石中释放出的氡、衰变子体及γ射线。放射性物质氡是我国建筑污染的主要问题,它几乎占了一个人每年所受天然放射性产生的照射剂量的50%。氡及其子体吸附在空气中的飘尘中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被人体吸收后,沉降与人体内,对上呼吸道、肺部对其产生强烈的内部照射,并可能诱发癌变。 1.2 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污染物质可以根据室内空气污染源的性质按表1 进行划分[ 7-8],也可以形态划分为气体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两类。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263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通知》的要求,GB50325-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的强制性条文如下: 3.1.1 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包括砂、石、砖、水泥、商品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新型墙体材料等,其放射性指标限量为:内照指数和外照指数均不大于1.0。 3.1.2 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包括石材、建筑卫生陶瓷、石膏板、吊顶材料等,其放射性指标限量的分类标准(A类、B类)。3.2.1 室内用人造木板,必须测定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 4.1.1 新建、扩建前必须进行本底氡浓度的测定,并提供检测报告。4.2.4 本底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3-5倍以下时,应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一级防水要求,对基础进行处理。 4.2.5 本底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5倍以上时,除按上条进行处理外,还应按《新建低层住宅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氡控制导则》的有关规定,采取综合建筑构造措施。 4.2.6 一类民用建筑工程的本底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5倍以上时,应进行工程点土壤中的镭、钍、钾的比活度测定。当内照指数大于1.0或外照指数大于1.3时,工程地点土壤不得回填。 4.3.1 一类工程必须采用A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和装修材料。 4.3.3 一类工程的室内装修必须采用E1类人造板材及饰面人造木板。4.3.10 室内装修所使用的木地板及其他木质材料,严禁采用沥青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4.3.11 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释放量不应大于0.10%。 5.1.2 建筑和装修材料进场检验,不符合设计和本规范要求的,禁止使用。5.2.1 无机非金属建筑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检测报告。 5.2.2 室内装修用的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有游离甲醛含量或释放量检测报告。 5.2.5 装修用的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水性处理剂必须有TVOC、游离甲醛含量的检测报告;溶剂型涂料和胶粘剂必须有TVOC、苯、游离TDI(聚氨脂类)含量检测报告。 5.2.6 材料的检测项目不全或对检测结果有疑问的,必须将材料送有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3.3 装修用稀释剂和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苯及混苯。

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及防治措施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室内外各种化学的生物污染物在室内扩散造成室内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导致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不断增加,并引起人们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它来源于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来源主要有消费品和化妆品使用,建筑和装饰材料以及个人活动,如化学建材和装饰材料中含有甲醛、苯、甲苯等挥发性有毒物质。室外来源主要有室外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通过窗、孔隙等进入室内;人为带入室内的污染物。 根据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治理: 一、控制污染源。控制污染源被公认为减少污染的最有效途径。人造石材、大理石、瓷砖、油漆涂料等装饰材料中含有害物质和气体将近20种,其中大多数是致癌物质。因此,在装修中对装修材料的选择要慎重,要选择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或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及正规厂家生产无毒或低毒的装饰材料,严禁使用有毒物质超标的不合格材料。 二、加强室内通风换气。用室外新鲜空气来稀释室内空气污染物,利用空气对流使浓度降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1、游离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的强烈刺激性气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甲醛释放污染,会造成眼睛流泪、眼角膜、结膜充血发炎、皮肤过敏、鼻咽不适、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亦可造成恶心、呕吐、肠胃功能紊乱!严重时还会引起持久性头痛、肺炎、肺水肿、丧失食欲、甚至导致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眼部疾病、女性月经不调和紊乱、妊娠综合症、新生儿畸形、精神抑郁症,另外,还会促使新生儿体质下降,造成儿童心脏病。据美国医学部门调查,甲醛释放污染是造成3—5岁儿童哮喘病增加的主要原因。 2、苯对人体的危害 苯为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易挥发的有毒液体,是煤焦油蒸馏或石油裂化的产物,常温下即可挥发、形成苯蒸气,温度愈高,挥发量愈大。职业活动中,苯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短时间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和长期吸入低浓度苯蒸气均可引起作业工人身体损害。短时间大量吸入可造成急性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兴奋、步态蹒跚。此时如继续吸入则可发展为重度急性中毒,病人神志模糊、血压下降、肌肉震颤、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抢救及时经数小时或数天可恢复健康,但严重者也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发生慢性中毒,症状逐渐出现,以血液系统和神经衰弱症候群为主,表现为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等。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死亡。 3、氡对人体的危害 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惟一的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天然惰性气体。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首次发现室内氡的危害至今,科学研究已经发现,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所受到的全部环境辐射中的55%以上,对人体健康威胁极大,其发病潜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氡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入室内重要致癌物质,美国环保局也将氡列为最危险的致癌因子,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的重

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治论文

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治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室内装饰日趋精致, 大量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日用化学品、家用电器等进入住宅和公共建筑物,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多, 室内环境质量日益恶劣。调查显示, 人一生约70%~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 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工作质量带来了严重危害[1]。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我国平均每年约11万人死因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 仅北京每年因建筑涂料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就多达约400 起, 其中中毒人数10 万余人, 死亡人数约350 人[2]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 和生活。低劣的空气质量会使人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严重时还会使人产生头痛、恶心、疲劳、皮肤红肿等症状,统称为"病态建筑综合症。"人们急切盼望改善日益恶劣的居室、办公环境,提高生存质量。 前言:有害的化学性因子、物理性因子和(或)生物性因子进入室内空气中并已达到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近期或远期,或者潜在有害影响的程度的状况。“室内”主要指居室内,广义上也可泛指各种建筑物内,如办公楼、会议厅、医院、教室、旅馆、图书馆、展览厅、影剧院、体育馆、健身房、商场、地下铁道、候车室、候机厅等各种室内公共场所和公众事务场所内。有些国家还包括室内的生产环境。 人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传染病病原体认识较早,而对其他有害因子则认识较少。其实,早在人类住进洞穴并在其内点火烤食取暖的时期,就有烟气污染。但当时这类影响的范围极小,持续时间极短暂,人的室外活动也极频繁,因此,室内空气污染无明显危害。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尤其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民用燃料的消耗量增加、进入室内的化工产品和电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更由于为了节约能源寒冷地区的房屋建造得更加密闭,室内污染因子日渐增多而通风换气能力却反而减弱,这使得室内有些污染物的浓度较室外高达数十倍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