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自考题库

合集下载

自考幼儿园课程试题

自考幼儿园课程试题

1.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趋势是逐渐由静态走向动态。

2.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课程目标。

3.从经验纬度界定的课程也叫做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4.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其前提是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两类活动的价值和性质。

5.幼儿园课程目标包括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种。

6.过程模式是指以过程或程序为中心开发课程的模式。

7.陈鹤琴认为,幼儿园课程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即“整个教学法”。

8.要科学地制定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就必须研究儿童发展,社会要求,还要研究人类知识。

9.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评价方式是形成行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0.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包括学科中心取向,学习者中心取向和问题中心取向。

11.课程编制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的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

12.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作出判断的过程。

13.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功能主要有:鉴定、诊断等几方面。

14.社会领域的教育是不可能与任何其他领域相分割的,也不可能与儿童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相分离,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

15.幼儿园课程评价主要包括鉴定、诊断、改进、导向等功能。

16.蒙太梭利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主张自由教育和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17.唯理论和与经验论是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哲学理论基础。

18.美国教育家泰勒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

19.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是儿童的伙伴、指导者和合作者。

20.布拉姆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因为环境、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和保健措施等四个方面。

21.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该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22.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3.蒙台梭利是一位经验主义者,她认为知识是人通过感官收集信息而获得的。

2023年4月自考《00394幼儿园课程》部分试题和答案[回忆版]

2023年4月自考《00394幼儿园课程》部分试题和答案[回忆版]

课程代码:00394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幼儿园课程[自考书院·回忆版]: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2.单元目标[自考书院·回忆版]:“单元目标是单元教学的目的和归宿,它回答了学科某一领域“我们要将学生带到哪里去”的问题。

单元目标是预期学习结果,因为最终的学习成效要通过学生学习结果来呈现,写预期学习结果更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

23.档案袋评价[自考书院·回忆版]:“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或者portfolio evaluation)又称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它是20 世纪90 年代伴随着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评价工具。

”24.显性课程[自考书院·回忆版]: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与隐性课程相对。

25.心理逻辑[自考书院·回忆版]:心理逻辑指主体内心的情感逻辑、理想逻辑,与客观逻辑、现实逻辑相对。

表示作家艺术家或作品人物的思想情感发展的内在联系、内在规律、内在轨迹。

作家艺术家进行文艺创作,是因为有某种不能抑制的感情要抒发,有某种不能实现的愿望要倾诉于人,有某种他所发现的哲理要昭示于世。

为了实现这个创作意图,就不能机械地照搬、摹拟生活现实,不能完全按客观生活的秩序组织情节创造形象,而必须按照表现主观情思的需要,使情节及形象符合主观的、心理的逻辑。

心理逻辑大体又可以分为:(一)情感的逻辑。

(二)意愿的逻辑。

(三)智慧的逻辑。

心理逻辑具有主观性、情感性、自由性、个体性、灵活性。

在这里最鲜明地体现着文艺作品的精神品格。

自考幼儿园课程重点笔记题库

自考幼儿园课程重点笔记题库

自考幼儿园课程重点笔记题库一、单选题(1 - 10题)1.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A. 游戏。

B. 上课。

C. 读书。

D. 学习。

解析: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主要通过游戏来学习和探索世界。

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多种功能。

所以答案为A。

2.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不包括()A. 幼儿园课程总目标。

B. 年龄阶段目标。

C. 单元目标。

D. 教育活动目标。

E. 班级目标。

解析:幼儿园课程目标包括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

班级目标不是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内容。

所以答案为E。

3. 下列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A. 目标导向原则。

B. 基础性原则。

C. 兴趣性原则。

D. 逻辑性原则。

解析: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基础性原则、兴趣性原则、生活性原则、整合性原则等。

逻辑性原则不是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原则,因为幼儿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课程内容更多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等。

所以答案为D。

4.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评价幼儿的发展是()A. 课程评价的一部分。

B. 与课程评价无关。

C. 课程评价的核心。

D. 课程评价的次要部分。

解析: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评价幼儿的发展是课程评价的核心。

通过评价幼儿的发展可以了解课程对幼儿的影响,进而调整课程。

所以答案为C。

5.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A. 教学活动。

B. 游戏活动。

C. 日常生活活动。

D. 以上都是。

解析: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都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教学活动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学习;游戏活动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日常生活活动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

所以答案为D。

6. 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A. 教师的主导作用。

B. 儿童的自主学习。

C. 集体教学。

D. 知识的传授。

解析: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第1卷一.单选题(共20题)1.()是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预设的教育目标。

A.总体目标B.中期目标C.生成性目标D.预成性目标2.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3.()研究他们在的发展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兴趣,研究儿童学习能力上的年龄特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B.心理学C.社会学D.教育学4.幼儿园活动区域投放材料时应该注意材料的 ()。

A.表现性B.运动性C.美观性D.丰富性A.教具和学具B.提问和启发C.表情和动作D.物质材料和人际环境6.()认为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A.杜威B.蒙台梭利C.马拉古兹D.维果斯基7.主题灵活开放,使课程具有一定的 ()。

A.预成性B.操作性C.生成性D.实践性8.()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即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A.表现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D.预成性目标9.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A.学术中心课程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D.人格中心课程10.“ 活教育”理论的倡导者是()。

A.鹤琴B.雪门C.宗麟D.戴自俺11.()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B.课程开发C.课程实施12.()是指在组织课程容时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性来编排容。

A.逻辑顺序B.心理顺序C.容顺序D.学科顺序13.()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14.下列各项中 ( ) 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随机访问教学B.情境教学C.支架式教学D.问题教学15.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A.整合性B.逻辑性C.个别性D.超体性16.()幼儿园课程不具有强制性,这是其。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填空题】论理组织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而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

2.【单选题】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3.【填空题】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____、____双人或集体的独白。

4.【判断题】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

()5.【问答题】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6.【多选题】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幼儿园课程的幼教法规有()。

A.《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B.《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C.《幼儿园管理条例》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7.【填空题】9-13 岁的儿童处于____。

此时儿童对男性和女性所持有的各种性别角色概念是以____的要求和____ 的期待为依据的。

8.【多选题】科学地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就必须()。

A.研究儿童B.研究社会C.研究人类知识D.研究课程本身9.【单选题】()美国课程学者认为目标是课程编制的核心,被叫做“行为目标之父”。

A.杜威B.斯宾赛C.泰勒D.坎贝尔10.【多选题】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

A.益智功能B.健体功能C.美育功能D.养德功能11.【问答题】名词解释:儿童“观点采择”能力12.【单选题】()强调儿童经验的丰富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核心课程D.广域课程13.【判断题】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要遵循动静交替的原则。

14.【多选题】幼儿园的教学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B.短期计划C.中期计划D.即时计划15.【单选题】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维度来理解和处理目标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姆B.皮亚杰C.布鲁纳D.哈托夫16.【填空题】()中的()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幼儿园课程自考题库

幼儿园课程自考题库

专科幼儿园课程基础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A)1.被认为导致教育实践的“教师中心”的课程观是。

A.学科课程观B.经验课程观C.活动课程观D.目标课程观(D )2.将课程看作是学习者获得的直接经验的学者是。

A.皮亚杰B.斯宾赛C.克伯屈D.杜威(A)3.从计划的维度来定义课程的学者有。

A.塔巴B.博比特C.弗洛伊德D.坎贝尔(C )4.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将和课程的本质联系起来。

A.学科知识B.活动过程C.儿童经验D.教学计划(B )5.认为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的人是。

A.塔巴B.博比特C.弗洛伊德D.坎贝尔(B )6. 与课程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的观念同一渊源的课程观是。

A.学科课程观B.经验课程观C.活动课程观D.目标课程观(B )7.幼儿园实施的课程的主要形式是。

A.游戏B.活动C.教学D.生活(A)8.强调知识学习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核心课程D.广域课程(C )9.强调儿童经验的丰富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核心课程D.广域课程(C )10.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这是强调幼儿课程的。

A.游戏性B.活动性C.基础性D.文化性(A)11.强调课程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这是幼儿园课程的。

A.适宜性B.活动性C.基础性D.文化性(B )12.幼儿园课程不具有强制性,这是其。

A.游戏性B.非义务性C.基础性D.文化性(A)12.幼儿园课程蕴藏在环境、生活活动和游戏中,迁移磨合地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这是其。

A.游戏性B.非义务性C.潜在性D.文化性(B )13.在研究幼儿时将有而当做一个人分析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B.心理学C.社会学D.教育学(C )14.研究他们内在的发展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兴趣,研究儿童学习能力上的年龄特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B.心理学C.社会学D.教育学(C )15将儿童放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放在社会为其提供自主活动的条件,又压抑其自主活动的矛盾中去研究,这种研究角度是。

2024年4月自考《幼儿园课程》真题

2024年4月自考《幼儿园课程》真题

2024年4月自考《幼儿园课程》真题(课程代码00394)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对课程的定义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分别是课程即知识、课程即计划、课程即经验和()。

A.课程即生活B.课程即活动C.课程即教材D.课程即科目2.幼儿园课程运行的“指南针”是()。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3.幼儿园课程目标有三个来源,分别是幼儿发展、社会生活和()A.幼儿需要B.幼儿经验C.学科知识D.家长诉求4.在课程计划中,教师表述的课程目标一般可分为表现性目标和()。

A.发展性目标B.认知性目标C.情意性目标D.行为目标5.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适合幼儿的能力,其难度水平应处于幼儿的()。

A.敏感期B.关键期C.最近发展区D.最佳教学期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这说明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

A.生活化原则B.兴趣性原则C.适宜性原则D.目的性原则7.小、中、大班年龄阶段的课程计划要体现儿童学习经验发展的渐进性与连续性,不同层次的课程计划也要注意减少项目间不必要的重复和循环,同时避免断裂或落空,这体现了制定幼儿园课程计划的()。

A.灵活性原则B.衔接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统整性原则8.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体是()。

A.幼儿和家长B.教师和家长C.园长和教师D.教师和幼儿9.课程评价的目的是要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课程计划,而不是评定课程计划的优良程度。

这类课程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内在评价D.效果评价10.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特点是()。

A.随意性B.被动性C.直接性D.间接性11.蒙台梭利认为,课程方案中最重要的、也最有特色的教育内容是()。

A.语言教育B,数学教育C.艺术教育D.感觉教育12.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幼教界被称为“南陈北张”的两位幼教家是陈鹤琴和()。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5带答案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5带答案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第1卷一.单选题(共20题)1.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家庭生活C.教师科研活动D.家园合作2.幼儿园活动区域投放材料时应该注意材料的 ()。

A.表现性B.运动性C.美观性D.丰富性3.蒙台梭利认为,课程方案中最重要的、也最有特色的教育内容是 ()。

A.语言教育B.艺术教育C.感觉教育D.数学教育4.()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

A.总体目标B.中期目标C.生成性目标D.预成性目标5.()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6.()以某一集合的平均状况为基准,评价每个对象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7.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称为()。

A.量的评价B.效果评价C.形成性评价D.质化评价8.()“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联的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维果斯基B.斯宾赛C.杜威D.皮亚杰9.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卢梭C.斯宾塞D.夸美纽斯10.()早期教育方案强调“整个儿童”的培养。

A.认知学派B.蒙台梭利C.结构主义D.班克街( Bank street )11.间接教学经常借助得中介有()A.教具与学具B.提问与启发C.表情与动作D.物质材料与人际环境12.()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C.塔巴D.奥利沃13.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14.()选择课程容的是指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通过引导有而对所选择的课程容的学习能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儿童身心获得发展。

A.目的性原则B.基础性原则C.兴趣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15.()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科幼儿园课程基础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A)1.被认为导致教育实践的“教师中心”的课程观是。

A.学科课程观B.经验课程观C.活动课程观D.目标课程观(D )2.将课程看作是学习者获得的直接经验的学者是。

A.皮亚杰B.斯宾赛C.克伯屈D.杜威(A)3.从计划的维度来定义课程的学者有。

A.塔巴B.博比特C.弗洛伊德D.坎贝尔(C )4.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将和课程的本质联系起来。

A.学科知识B.活动过程C.儿童经验D.教学计划(B )5.认为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的人是。

A.塔巴B.博比特C.弗洛伊德D.坎贝尔(B )6. 与课程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的观念同一渊源的课程观是。

A.学科课程观B.经验课程观C.活动课程观D.目标课程观(B )7.幼儿园实施的课程的主要形式是。

A.游戏B.活动C.教学D.生活(A)8.强调知识学习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核心课程D.广域课程(C )9.强调儿童经验的丰富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核心课程D.广域课程(C )10.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这是强调幼儿课程的。

A.游戏性B.活动性C.基础性D.文化性(A)11.强调课程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这是幼儿园课程的。

A.适宜性B.活动性C.基础性D.文化性(B )12.幼儿园课程不具有强制性,这是其。

A.游戏性B.非义务性C.基础性D.文化性(A)12.幼儿园课程蕴藏在环境、生活活动和游戏中,迁移磨合地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这是其。

A.游戏性B.非义务性C.潜在性D.文化性(B )13.在研究幼儿时将有而当做一个人分析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B.心理学C.社会学D.教育学(C )14.研究他们内在的发展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兴趣,研究儿童学习能力上的年龄特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B.心理学C.社会学D.教育学(C )15将儿童放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放在社会为其提供自主活动的条件,又压抑其自主活动的矛盾中去研究,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B.心理学C.社会学D.教育学(D )16.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课程注重儿童的。

A.智力B.动作C.艺术D.感知觉(A)17. 早期教育课程提出了影响儿童发展的49条“关键经验”。

A.海伊—斯科普B.蒙台梭利C.结构主D.班克街(Bank street)(C )18. 是瑞吉欧教育体系中课程的主要特征。

A.知识学习B.动作训练C.方案教学D.感知觉训练(A)19.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家先生提倡在幼儿园实施“单元教学”。

A.陈鹤琴B.张雪门C.张宗麟D.戴自俺(C )20.知识系统化教学是由提出的。

A.杜威B.张雪门C.乌索娃D.维果斯基(C )21..美国课程学者认为目标是课程编制的核心,被叫做“行为目标之父”。

A.杜威B.斯宾赛C.泰勒D.坎贝尔(C )22.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

A.总体目标B.中期目标C.生成性目标D.预成性目标(B )23. 是指以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而形成的内容顺序。

A.逻辑顺序B.心理顺序C.内容顺序D.学科顺序(C )24.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由决定的。

A.文化B.经济发展C.幼儿的身心特征D.环境(A)25.“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维果斯基B.斯宾赛C.杜威D.皮亚杰(A)26. 早期教育方案强调“整个儿童”的培养。

A.认知学派B.蒙台梭利C.结构主义D.班克街(Bank street)(A)27. 早期教育课程更注重帮助儿童掌握“关键经验”。

A.海伊—斯科普B.蒙台梭利C.结构主义D.班克街(Bank street)(C )28. 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A.杜威B.蒙台梭利C.马拉古兹D.维果斯基(B )29.我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在年。

A.1921B.1932C.1936D.1940(D )30.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

A.《幼稚园课程标准》B.《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C.《幼儿园教育纲要》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C )31.首先将“学前教学”引进教育学的人是。

A.杜威B.张雪门C.乌索娃D.维果斯基(B )32.英国课程学者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

A.艾宾浩斯B.特纳C.斯坦豪斯D.斯波代克(D )33. 是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预设的教育目标。

A.总体目标B.中期目标C.生成性目标D.预成性目标(A)34. 是指在组织课程内容时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性来编排内容。

A.逻辑顺序B.心理顺序C.内容顺序D.学科顺序(D )35.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课程注重儿童的教育。

A.智力B.动作C.艺术D.感知觉(B )36.美国课程学家______首先明确提出了课程目标这一概念。

A博比特B泰勒C斯滕豪格D杜威( A)37. 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行为目标( B )38. 是某一教育机构的教育目标。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行为目标( C )39. 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质量规格。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行为目标( D )40. 是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行为变化,将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的行为表现作为描述重点的目标。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行为目标( A )41. 是指课程设计者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习活动造成的儿童身心整体变化上,将课程引起的儿童身心变化作为描述的重点。

A.表现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D.预成性目标( D )42. 是指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展开之前为儿童的学习活动设想和提出、规定的目标。

A.表现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D.预成性目标( C )43. 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即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A.表现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D.预成性目标( B )44."行为目标之父"是指.A.博比特B.泰勒C.斯滕豪格D.杜威( A)45.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维度来理解和处理目标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姆B.皮亚杰C.布鲁纳D.哈托夫( A )46. 是教育者提供学习者学习,并期望学习者能理解和掌握的各种形式的材料.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方案D.课程评价( D )47. 美国的教育家_____认为,儿童应该“从做中学(Learning from doing)”。

A.博比特B.泰勒C.斯滕豪格D.杜威(C )48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将和课程的本质联系起来。

A.学科知识B.活动过程C.儿童经验D.教学计划( A)49.选择课程内容的是指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通过引导有而对所选择的课程内容的学习能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儿童身心获得发展。

A.目的性原则B.基础性原则C.兴趣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 B )50. 选择课程内容的是指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一定要注重帮助幼儿开展基础性的学习活动,形成其在学习、游戏和生活等活动中所必须的基本素质。

A.目的性原则B.基础性原则C.兴趣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 C )51.选择课程内容的是指在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过程中,课程设计者应关注和尊重幼儿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尽量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A.目的性原则B.基础性原则C.兴趣性原则D.适宜性原则( D )52.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首要依据是。

A社会生活;B幼儿的发展;C成人的需要;D课程目标。

( B )53. 是指课程内容的组织过程中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以这种方法来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中又称作论理组织法。

A. 活动顺序B. 逻辑顺序C.心理顺序D.自然顺序( A )54. 按照某种学科知识的性质及其原有的结构形式来组织这一学科的课程内容。

A.学科中心组织B.儿童中心组织C. 社会中心组织D.兴趣中心组织( C )55.是以幼儿生活现实中某种社会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形式。

A.学科中心组织B.儿童中心组织C. 社会中心组织D.兴趣中心组织( D )56. 是指在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过程中,要对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使经过组织的内容能保持一定合理的顺序,便于幼儿的学习,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能不断地扩展知识,增加技能,积累成果。

A.目的性原则B.方向性原则C. 连续性原则D. 顺序性原则( A)57. 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由教师自己或他人预先设计的完整的教学活动方案。

A. 预成方案B.动态方案C.生成方案D.静态方案( C )58.是指在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编排中,应该使内容的各个方面都能形成一个连续的序列,使内容和幼儿对内容的学习保持连续性。

A.目的性原则B.方向性原则C. 连续性原则D. 顺序性原则( D )59. 是指在教师的计划和组织下开展的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习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它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

A.游戏活动B.生活活动C.交往活动D.教学活动( B )60. 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技能来尝试操作和解释客观事物,以期发现和认识事物的特点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学习活动。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教学D.游戏( B )61. 是儿童通过主动地阅读书籍和各种形式的读物,并运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读物中的相关内容的行为。

A.观察模仿B.尝试探究C.阅读D.游戏( B )62. 就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学,是教师同时组织和指导全班儿童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 C )63. 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

A.自由教学B.集体教学C.小组教学D.个别教学(A )64.教师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B )65.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教学方式是。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支架式教学D独立教学(B )66. 以某一集合的平均状况为基准,评价每个对象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A)67.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标准的程度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C )68.把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将个体的有关各个侧面相互比较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内差异评价D.中性评价(A)69. 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