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应用
高中区域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与地形剖面图

铁路线 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 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 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
线路 势使水自流
输油 管线
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农业生 产布局
工业区、 居民区 选址
(5)看特殊:几条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如辛地;两条数值不等 的等值线中间出现闭合等值线,应遵循 “___大__于__大__的__,__小__于__小__的____”的判读原则来确定其海拔,如图 中壬地海拔 0 米<H 壬<100 米,癸地海拔 200 米<H 癸<300 米。
3.地形剖面图 (1)特点:可直观显示出某条剖面线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 况。 (2)应用示例:图中沿 AB 剖面线的地势变化状况是地势先升高、 后降低,在盆地底部向 B 地势又是先升高再降低。
间,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100 米)
特征
含义
闭合曲线
等高线均为__闭__合___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 图上完全呈现出来(如图中等高线 C)
一般不相交,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
重叠为陡崖 __重__合___
疏缓密陡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__陡__缓___,两条等高线之间 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___缓____;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1.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
1.能够熟练地在等高线图上读出 一地的绝对高度,计算两地的相
形判读及计算。
对高度。
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河流 流向、气候特征。
2.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描
述地形特征。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一、等高线图绘制原理等高线图与景观图对比二.等高线的基本特性要点·疑点·考点(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处出现。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6)等高线与山脊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8)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和高原,2000米、3000米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五种地形类型,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地形名称特征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盆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降低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三、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练习题2:如图,ABCD四副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B )分析如下:分析如下: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结论: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
等高线的形态与山脊山谷①等高线向高处突出为山谷——凸高为谷,是集水区。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ppt课件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1.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答 案
3、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通视问题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 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 通视。
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 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 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 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 住人们的视线。
②确定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将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 转绘到剖面图上做横轴。
为更加清楚地反映地形起伏状况,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 用高程建立纵轴。高度间隔与原图等高距一致,最高数值比剖面线 经过地区最高海拔略大一些,最低数值略小一些。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③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 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 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 转绘到坐标图中。
一般选在等高线间距较大即地势平坦开阔处, 节省建设投资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工业区选址 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
3、等高线地形图与“面”的区位
等高线地形图与“面”的区位
一般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地 势低平、水源充足、流水沉积形成深厚肥沃的 土壤)
聚落分布
山区聚落规模小、数量少
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聚落主要分布在 平原地区)
C>A>D>B
不同等高线地形不图同坡等度高大线小图的上判坡读度的大小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 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B>D&g小图的上判坡读度的大小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答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画法

F、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 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 局的方案。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画 法
归纳:等高线地图判读中的“五读”
(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
A. a B. b
C. c
D. d
(2)d 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 )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画 法
练习1: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乙、丙三条支流的画法中不合理的是
河。
2、丙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
甲
丙
乙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画 法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 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 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②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海平面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画 法
高原
等高线 中间疏 特征 四周密
山地
密集
丘陵 盆地 平原
稀疏 中间疏 稀疏 四周密 平直
高度
较高
超过 500米
较高
超过 500米
较低, 无一定 一般不 标准 高于 500米
200米 以下
起伏不 地表起 大,边 伏程度 缘陡峭
坡度较 坡度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A
-300m -200m-100m 0m
等高线
100m 200m 300m
B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如何绘制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
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下图,判
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
如果图中没有疗养院,则水库大坝最高又能建多 高?坝顶高程为多少?
• 水库大坝的的建设高度考虑的条件:
(1)依据等高线来定高度;
(2)要考虑是否需要移民及移民数量的多少。
(3)气候条件和河流水文特征(暴雨的频率、河流径 流量的大小、河流的落差)
水库的集水区域:沿流域分水岭即山脊线所包围的区域
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通视问题
一、水库大坝建设问题
1、水库大坝的选址; 2、水库大坝的建设高度; 3、水库的集水区域和淹没范围。
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 坝址,并说明理由。
峡谷地形,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大坝建 设工程量小,投资省;且上游有较大的集水区域。
• 水库大坝建设所考虑的自然条件:
(1)地形条件:口袋形地形,口小(峡谷)肚大。
(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
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下
图,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
经过H处车辆的是
处。
方法1、绘制出地形剖面图
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 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 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等深线
(2)地质条件:尽量避开断层、地震多发地带 和石灰岩广布地区。
高三一轮复习第1部分15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其应用

【解析】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2)题,地理小组 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根据等高 线的弯曲可以判断a处为山谷,是集水区域,水源最 为充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9
【1—2】(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图示 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面积逐渐缩小,该湖多年平均降 水量约95mm,蒸发量1315mm。完成问题。
3
4
【考点1】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1—1】(2013·天津卷)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 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1)~(2)题。
5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 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C )
6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
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2)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
C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21
【解析】本组题综合考查了等高线、剖面图、区域地 理知识。第(1)题,在等高线地图中H地为山脊,G地 位于河谷附近,而且等高线高密低疏属于凹坡,可通 视;根据等高线分布原则,G处海拔为100米,H处海 拔为300米;根据气候资料表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 流主要由雨水补给。第(2)题,图中H地海拔为300米, 而最低处海拔在0~100米,故最大相对高度无限接近 300米,四个选项中C最接近。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1. 等高线地形图(1) 海拔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的海拔为m。
相对高度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乙的相对高度为m。
(2) 等高线是指地图上相同各点的连线。
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同;同一幅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同;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
(3) 地形剖面图是指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方向的直线所画出来的垂直断面图。
它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
2. 主要地形部位部位地形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A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B 山谷等高线向弯曲,谷线低于两侧C 等高线向弯曲,脊线高于两侧D 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E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1. 等高线地形图的六大基本特征(1)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2) “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3) “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
(4) “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5) “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6) “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 地面高度的判读和计算(1) 海拔的判读①若所读点在等值线上,则读准确数值;若所读点在等值线之间,则读范围。
如图中A为300m,B为:100m<B<200m。
②若所读点在两条不相等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时,则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
如图中:200m<C<300m、100m<D<200m。
(2) 相对高度的判读①从图中可知,图中最高处注记高程H高为500m,最低处注记高程H低为100m,等高距d 为100m。
由此可进行下列高度的计算:a. 图示区域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
地图等高线3-地形剖面图

7.下面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
A.L1 C.L3
B.L2 D.L4
剖面图示意剖面线海拔最 高超过1 200 m,即经过主峰, 因此排除L1和L4,剖面图显 示剖面线穿过两个山峰,因此 再排除L3。 答案:B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 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 图4,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 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 是 。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的 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 面的框内。
地图等高线3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 地形的起伏状况,它的绘制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 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 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只能表示一定区域内的地面 状况,包括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和地形类型等。 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 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 修筑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 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用处很大。
50米
通视问题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能“通视”的两点之间是不能有障碍的,即两点之间的空 间连线必须高于两点之间所有等高线的高度值。但仅看两 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 在,一般情况下,凸坡也不能通视。 在形态上凹坡是下部坡度缓,上部坡度陡;凸坡 则下陡上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凹坡等高线下 部稀疏,上部密集;而凸坡则下密上疏。如图:
a点海拔高于500米、b点 海拔低于400米、中间有一 个高于500米的区域,则唯 有C图符合。 答案:C
9.图中,P点地表水的流向是(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图为例,介绍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1)在等高线 地形图上选 出需要了解 的区间并绘 出两端点, 绘出剖面线, 如AB。 (2)规定剖面 的水平比例 尺和垂直比 例尺。为了 突出地势陡 缓情况,通 常选取的垂 直比例尺比 水平比例尺 大5—20倍。
(3)在图纸上绘出一条 水平线,如图3的MN, 在等高线地图剖面线 上量出ac、cd、de…各 段的距离,按剖面图 的水平比例尺,将量 得的各段距离转到MN 线上,得a’、b’、c’、 d’…各点,
步骤2:定比例
步骤2:定比例
• 1水平比例尺:一般情况下和原等高线地形图的 比例尺一样(除非题目中对水平比例尺有要求—— 很少见) • 剖面图的水平基线=等高线地形图的剖面线
• 2垂直比例尺:为了突出地势陡缓情况,通常选 取的垂直比例尺比水平比例尺大5—20(若果题目 中对垂直比例尺有具体要求,则按要求,若由自己 确定垂直比例尺,则需考虑1剖面线所经地区的高 度大小,若果高度较小,则垂直比例可大一些,反 之,小一些;2题目中空白处的范围,不要把图画 到空白处以外的区域)
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
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
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
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
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
补充知识 绘制分层设色地图及其判读
在等高线图的基础上,用颜色的深浅来 表示海拔的高低,在分层设色图上附有 高度表可以查看。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分层设色地形图
1 5 3
2
4
1.高原 2.山地 3.丘陵 4.盆地
4.通过各点作垂线,垂线长度是按各点的高程依垂直比例尺计算出来的,将垂线各端 点a” 、b” 、c” 、d” 、e” 、f”…等连成平滑的曲线,即或剖面图。
• 小结:
•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 • 主要步骤: • ①根据要求选剖面线,可以是东西向或南北向的直线。 也可以是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的斜线 • ②画矩形,所画矩形要与等高线图等长。 • ③用等高线图的高度作纵坐标,确定垂直比例尺。根 据需要,一般比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 • ④作平行虚线与垂直虚线:平行虚线是在所要画的剖 面图上按照垂直高程(纵坐标上)引出来的。垂直虚线 是从剖面线与等高线(等高线圈)的每个交点上开始, 延长至剖面图相应的高程上为止,在止点处画上一个 个小圆点。 • ⑤连成曲线:将各个小圆点连成一条圆滑的曲线,即 成为剖面图。
5.平原
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面的高低。
一般规律是: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其应用
• 地形图只能表示一定区域内的地面状况,包括高低起伏、坡 度陡缓和地形类型等。 •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地形剖面 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 • (1)帮助我们直观的了解和判断已知方向某一区间的地势起情 况。(2)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修筑 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 依据,用处很大。 • (3)帮助我们了解野外考察时观测点的通视情况。 • 判读地形剖面图,要做到: • 根据经纬度确定剖面的地理位置。 • 看纵坐标(垂直比例尺),了解图示地区地形起伏变化,确定 地貌类型、分析地势特征等。 • 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该地区所在大洲、国家、地区、濒 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气候、植被、地质、土壤、水文、自 然带、人类生产活动等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
步骤3:画矩形
• 以等高线地形图的高度做为纵坐标,一般 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 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 • 1作剖面基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间隔的 高度为等高距) • 图上平行线的间隔=等高距×垂直比例尺 • 2所画矩形平行线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剖 面线等长,并在纵坐标注明各条平行线的 海拔高度。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判断,并 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3)经该公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在有茶 叶、柑橘、毛竹等,该学校所在的省区 简称是( B)
A.鲁 B浙 C. 青 D吉
通视问题
补充二、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能“通视”的两点之间是不能有障碍的,即两点之间的空间连线必须高于两点之间所有 等高线的高度值。但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 一般情况下,凸坡也不能通视。
(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
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下图,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 目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 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山 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 相通视.
考点六 :地形剖面图的 绘制和应用
• 注明 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以及剖面 方向。
(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 进行调查。读下图,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 是 处。
了解上述知识后,我们通过绘 制图中沿EH、FH、GH三条剖面线 的剖面图
(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 G点。 公路上经过H处的车辆是__
等深线
100m 200m 300m
等高线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沿倾斜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步骤1:定剖线
步骤1:定剖线
1、根据具体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 上选择剖面线AB(剖面线AB的方 向和区间,定出剖面线的端点)。
2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基线AB ,并以AB 作为地形剖面图的横坐标。
步骤4:定基点
. .. . .
.
. . .
. . .
. . . . .
步骤4:定基点
• 转绘剖面线和等高线地形图的交点 至剖面基线上(等距离转绘;注意 要全部转绘)
步骤5:画垂线 定高度
. .. . .
.
. . .
. . .
. . . . .
步骤5:画垂线 定高度
• 过这些点做水平基线的垂线,垂线的 长度(端点)按各点的高度依据垂直 比例尺计算得出。(垂线的长度其实 就是做到与各点高度相等的那条平行 线上为止,并描点) • 从剖面线与等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 线,交于剖面图中高程相同的辅助线 上。
步骤6:画曲线
. .. . .
.
. . .
. . .
. . . . .
步骤6:画曲线
• 待各交点都画出后,将垂线各端点连成 平滑的曲线即为该地剖面方向的地质剖 面图。(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
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 确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 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 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 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地形剖面图
西 100 900 700 500 300 100 800 700 500 东
300
1 、定义:表示沿 地表某一直线方向 地势起伏状况的垂 直断面图。/是沿 等高线地形图的某 条线下切而显露出 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2 、意义:能更直 观的表示地面的 高低起伏和坡度 陡缓
地形剖面图及其作用
• 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 地形垂直剖面。直观地反映出地图上沿剖面线 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只能表示一定区域内的地面 状况,包括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和地形类型等。 •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 的。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 化。根据等高线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 土地、修筑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 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用处很大。
地图与等高线专题复习
高考目标要求: 1、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理解等高(深)线的主要特点。 3、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和地形剖面 图的绘制。 4、等高线地图的应用
重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和运用
世界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第七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上 的综合应用
地形剖面图的作用
1、帮助我们直观的了解和判 断已知方向某一区间的地势起 情况。 2、帮助我们了解野外考察时 观测点的通视情况。
地形剖面图:
平 面 图 形 —— 立 体 图 形
立 体 概 念 表 示 平 面 图 形
抽象——直观
关键:绘制出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步骤
-300m -200m -100m 0m
在形态上凹坡是下部坡度缓,上部坡度陡;凸坡则下陡上缓。在等高线地 形图上,凹坡等高线下部稀疏,上部密集;而凸坡则下密上疏。如图:
• 下面的地形剖面图b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a 中的某条剖面线画出的,它是
A
A. AB
B. CD
C. EF
D. GH
补充一、如何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
确定某剖面图是沿何剖面线画出来的方法是:首先,可粗略地 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悬崖), 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 相吻合。其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 如起点、中点、终点、转折点、最高点和最低点等,看这些点 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第三,注意 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 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 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 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 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