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北理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习资料(二)40

北理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拓展资源(二)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的主要过程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一)兴办近代企业1、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
1890年以前,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军工局厂。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次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
2、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重点是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
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织布局,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1、用洋枪洋炮训练装备军队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纷纷成立洋枪队,使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
2、筹建新式海军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六七十艘。
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
(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
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北京理工大学强军计划考研政治真题、笔记、参考书、大纲、录取分数线、报录比

北京理工大学强军计划考研政治真题、笔记、参考书、大纲、录取分数线、报录比北京理工大学强军计划考研政治大纲Ⅰ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分析题50分Ⅳ考查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内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内容整理1.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后果是什么?答:一、积极作用:(1)政治:①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中国一步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潮流之中。
②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
(2)经济:①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②一些企业家试图以“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起来。
③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世界。
(3)思想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唤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为救国图存开始奋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4)科技:电报、电话、电影等传入中国。
二、消极作用:(1)政治: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并强迫中国政府与之订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成为了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并让使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渐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经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具体表现:①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一切重要的通商口岸。
②在经济上中国逐步地形成了对帝国主义资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③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压制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逐渐陷入困境。
(3)思想文化: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
②圆明园等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被帝国主义摧毁。
(4)对人民:大量中国人民惨遭杀害,是历史的巨大灾难。
2.如何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答:由于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禁锢思想,导致本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中国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慢慢落后,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次的侵华战争。
无数人民遭受屠杀迫害。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还有《辛丑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望厦条约》等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更让中国丢失香港、澳门、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等大好河山,又加上无数的赔款和财富被掠夺,华夏儿女抬不起头来。
91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17)学院名称(盖章):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2年8月10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17)一、考核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什么目的呢?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本课程的考核,要求考生较系统地领会和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运用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解决有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综合分析、解决比较复杂的现实问题。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闭卷,总分为100分。
本课程的考试大纲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各个方向。
本课程考试题型为:解释概念、简答题、论述题等。
二、考核评价目标本课程要求考生了解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了解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认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本课程的命题以本大纲为指导,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本课程的考核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值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理解约占30%,简单应用约占10%,综合应用约占40%。
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
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三、考核内容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二、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三、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第二节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1.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2.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第三节中华民族的觉醒一、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2.经济技术的落后二、民族意识的觉醒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2.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2.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1.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破产3.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的壮大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三、三民主义学说1.民族主义2.民权主义3.民生主义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帝制的覆灭1.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2.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1.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失败2.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二、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本主义的怀疑和保留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运动的爆发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1.国共合作的形成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3.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4.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1.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2.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2.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1.遵义会议2.红军长征的胜利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1.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2.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1.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2.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1.国共合作,共赴国难2.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1.实行全面抗战路线2.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1.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2.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1.三三制的政权建设2.减租减息,发展生产3.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五、推进国统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1.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2.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3.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二、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3.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1.全面内战爆发2.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2.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1.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2.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1.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危机2.学生运动和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1.第三条道路的主张2.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3.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四节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三大战役2.向全国进军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1.为新中国绘制蓝图2.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北理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北理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北理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1.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 实现党的领导
B. 反帝反封建
C. 准备武装起义
D. 分清敌我友
正确答案:D
2. 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A. 武装斗争
B. 党的建设
C. 工农运动
D. 党的领导
正确答案:A
3.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
A. 卢沟桥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华北事变
D. 甲午战争
正确答案:A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
A. 居于中心地位
B. 不占主体地位
C. 基本是可有可无
D. 没有任何地位
正确答案:B
5.北伐革命战争的目标是
A.推翻南京政府统治
B.推翻清王朝统治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统治
正确答案:C
6.1925——1927年的大革命,直接的斗争目标是
A. 北洋军阀
B. 军阀张作霖
C. 国民党南京政府
D. 帝国主义列强
正确答案:A
7. 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是中国抗战的
A. 战略相持阶段
B. 战略进攻阶段。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41页文档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1,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3)阶级关系上:鸦片战争过程中的巨额开支,以及对英国的战争赔款,最终都加到人民头上。
同时贪官土豪的勒索和盘剥,导致本已尖锐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
(4)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5)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总之,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把中国推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使中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但从客观上说,它打破了闭关自守的沉闷局面,瓦解了牢固的,落后的经济体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天朝皇帝放下威风与世界接触。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必须从两方面认识,既要反对列强的侵略,又要认识到自己的落后;同时既要反对“洋奴主义”,全盘西化,又要反对盲目排外,自高自大。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19春北理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答案

(单选题)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A: 软弱性、妥协性B: 革命性、民主性C: 封建性、反动性D: 盲目性、危险性正确答案:(单选题)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A: 《海国图志》B: 《天朝田亩制度》C: 《盛世危言》D: 《资政新篇》正确答案:(单选题)3: 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剥削的重要形式是A: 商品输出B: 掠夺土地C: 资本输出D: 鸦片走私正确答案:(单选题)4: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A: 变中国为殖民地B: 同中国进行通商贸易C: 向中国倾销鸦片D: 阻止中国发展强大正确答案:(单选题)5: 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正确答案:(单选题)6: 三大主力红军是指A: 中央红军、鄂豫皖红军、陕北红军B: 川陕红军、井冈山红军、陕北红军C: 红军第一、二、三方面军D: 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正确答案:(单选题)7: 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着A: 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B: 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利益C: 封建官僚集团及地主的利益D: 中华民国全体国民的利益正确答案:(单选题)8: 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A: 为众生谋幸福B: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 驱除满洲贵族的统治D: 实行土地国有的政策正确答案:(单选题)9: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C: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D: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正确答案:(单选题)10: 中国社会废除跪拜礼,是在A: 太平天国革命的时候B: 戊戌变法的时候C: 辛亥革命的时候D: 五四运动的时候正确答案:(单选题)11: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直接经济损失A: 100多亿美元B: 800多亿美元C: 1000多亿美元D: 3000多亿美元正确答案:(单选题)12: 使帝国主义列强获得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北京条约》正确答案:(单选题)13: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的共同特点是A: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B: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C: 反对封建主义统治D: 救亡图存正确答案:(单选题)14: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目的是要扫除A: 恶劣政治的根本B: 帝国主义的统治C: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D: 社会腐败现象正确答案:(单选题)15: 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的是A: 护国运动B: 护法运动C: 武昌起义D: 北伐战争正确答案:(单选题)16: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A: 卢沟桥事变B: 九一八事变C: 华北事变D: 甲午战争正确答案:(单选题)17: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是在A: 五四运动期间B: 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一大”C: 京汉铁路罢工斗争中D: 大革命的惨重失败正确答案:(单选题)18: 提出以“党内合作”方式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是A: 马林B: 毛泽东C: 陈独秀D: 蒋介石正确答案:(单选题)19: 近代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A: 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B: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正确答案:(单选题)20: 洋务运动的目标是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自强求富C: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 建立中国的军事工业正确答案:(单选题)21: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 自由和民主B: 民主和科学C: 科学和自由D: 自由和文明正确答案:(单选题)22: 北伐革命战争的目标是A: 推翻南京政府统治B: 推翻清王朝统治C: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 推翻帝国主义统治正确答案:(单选题)23: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造成的最大恶果是A: 党在城市工作的失败B: 农村根据地的失败C: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D: 中国革命在农村和城市的失败正确答案:(单选题)24: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将工作重心A: 从国共合作转向工农运动B: 从南方转向北方C: 从城市转向农村D: 从工农运动转向武装斗争正确答案:(单选题)25: 抢劫和焚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 英国侵略军B: 八国联军C: 日本侵略军D: 英法联军正确答案:(单选题)26: “振兴中华”一词出自A: 林则徐B: 康有为C: 严复D: 孙中山正确答案:(单选题)27: 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斗争总方针是A: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正确答案:(单选题)28: 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革命阶级是A: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B: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C: 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D: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正确答案:(单选题)29: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 资本主义社会B: 封建主义社会C: 民主主义社会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答案:(单选题)30: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的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三元里抗英斗争正确答案:(多选题)31: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A: 投资设厂B: 开设银行C: 修筑铁路D: 夺取矿权正确答案:(多选题)32: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A: 帝国主义不允许B: 民族资产阶级太软弱C: 国民党政权不愿意D: 中国人民不答应正确答案:(多选题)33: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A: 奕訢、曾国藩B: 李鸿章、左宗棠C: 康有为、梁启超D: 载湉、张之洞正确答案:(多选题)34: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造成A: 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B: 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C: 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D: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正确答案:(多选题)35: 国民党南京政府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的主要手段有A: 建立庞大的军队B: 加强特务统治C: 推行保甲制度D: 制定反动法规正确答案:(多选题)36: 以下哪些条件推动发生了五四运动A: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 工人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 人民对军阀统治的强烈不满正确答案:(多选题)37: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A: 无法克服的阶级局限性B: 没有正确的革命纲领C: 领导集团自身的腐败D: 外国侵略势力的镇压正确答案:(多选题)38: 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方式主要有A: 土地剥削B: 地租剥削C: 商业资本剥削D: 高利贷资本剥削正确答案:(多选题)39: 《资政新篇》主张A: 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B: 发展近代工业,实行雇佣劳动制度C: 兴办学校,发行报刊D: 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正确答案:(多选题)40: 五四运动的直接结果是A: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B: 罢免三个卖国贼C: 拒绝签署“和约”D: 实现了反帝斗争目标正确答案:(判断题)41: 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宗族家长制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42: 国民党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43: 红军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的土地政策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44: 中日《马关条约》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45: 落后就该挨打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46: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占领区实行了残酷的殖民主义统治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47: 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决定逼蒋抗日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48: 洋务运动的方向必然是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49: 十月革命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50: 构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主体的是工业资本家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单选题)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A: 软弱性、妥协性B: 革命性、民主性C: 封建性、反动性D: 盲目性、危险性正确答案:(单选题)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A: 《海国图志》B: 《天朝田亩制度》C: 《盛世危言》D: 《资政新篇》正确答案:(单选题)3: 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剥削的重要形式是A: 商品输出B: 掠夺土地C: 资本输出D: 鸦片走私正确答案:(单选题)4: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A: 变中国为殖民地B: 同中国进行通商贸易C: 向中国倾销鸦片D: 阻止中国发展强大正确答案:(单选题)5: 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正确答案:(单选题)6: 三大主力红军是指A: 中央红军、鄂豫皖红军、陕北红军B: 川陕红军、井冈山红军、陕北红军C: 红军第一、二、三方面军D: 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正确答案:(单选题)7: 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政府代表着A: 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B: 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利益C: 封建官僚集团及地主的利益D: 中华民国全体国民的利益正确答案:(单选题)8: 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A: 为众生谋幸福B: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 驱除满洲贵族的统治D: 实行土地国有的政策正确答案:(单选题)9: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C: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D: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正确答案:(单选题)10: 中国社会废除跪拜礼,是在A: 太平天国革命的时候B: 戊戌变法的时候C: 辛亥革命的时候D: 五四运动的时候正确答案:(单选题)11: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直接经济损失A: 100多亿美元B: 800多亿美元C: 1000多亿美元D: 3000多亿美元正确答案:(单选题)12: 使帝国主义列强获得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北京条约》正确答案:(单选题)13: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的共同特点是A: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B: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C: 反对封建主义统治D: 救亡图存正确答案:(单选题)14: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目的是要扫除A: 恶劣政治的根本B: 帝国主义的统治C: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D: 社会腐败现象正确答案:(单选题)15: 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的是A: 护国运动B: 护法运动C: 武昌起义D: 北伐战争正确答案:(单选题)16: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A: 卢沟桥事变B: 九一八事变C: 华北事变D: 甲午战争正确答案:(单选题)17: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是在A: 五四运动期间B: 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一大”C: 京汉铁路罢工斗争中D: 大革命的惨重失败正确答案:(单选题)18: 提出以“党内合作”方式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是A: 马林B: 毛泽东C: 陈独秀D: 蒋介石正确答案:(单选题)19: 近代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A: 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B: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正确答案:(单选题)20: 洋务运动的目标是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自强求富C: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 建立中国的军事工业正确答案:(单选题)21: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 自由和民主B: 民主和科学C: 科学和自由D: 自由和文明正确答案:(单选题)22: 北伐革命战争的目标是A: 推翻南京政府统治B: 推翻清王朝统治C: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 推翻帝国主义统治正确答案:(单选题)23: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造成的最大恶果是A: 党在城市工作的失败B: 农村根据地的失败C: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D: 中国革命在农村和城市的失败正确答案:(单选题)24: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将工作重心A: 从国共合作转向工农运动B: 从南方转向北方C: 从城市转向农村D: 从工农运动转向武装斗争正确答案:(单选题)25: 抢劫和焚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 英国侵略军B: 八国联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商自由出入广东
▪
5.允许英国商船出入广州与澳门水道并能减免货物课税
▪
6.允许广东及其他贸易港公表税率,不得随意乱收杂费
▪
7.允许英国圣公会教士到中国传教
乾隆——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马嘎尔尼——
“ 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 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 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 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 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1、清政府担负不起领导反侵略战争取得胜利
(1) (2)
皇帝和官僚的昏聩
1816年,嘉庆皇帝与大臣孙玉庭对话。 嘉庆:“英国是否富强?” 孙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故强。但强 由于富,而富则由于中国。” 嘉庆问其原因, 孙答:“彼国贸易至广东,其货物是换茶 叶回国,时转卖于附近西洋各小国,故富, 因而能强。西洋诸国之需茶叶,亦犹北边 外之需大黄。我若禁茶出洋,则彼穷且病, 又安能强?”
“统军者惊奔,众无不溃矣…… 今日军中全中此病。”
——梁章钜《炮说》
2、自发人民群众斗争难以取得反侵略斗争最后胜利
(1) 只可能一时或取得某个战役的胜利. (2) 不可能取得全局及最终的胜利
四、民族意识的觉醒
大体可分为 两个方面:
鸦片战争以后从物质层 面上的学习西方
甲午战争以后政治层面 上的改良与革命
琦善在英舰与英军谈判
2(2) 社会制度腐败
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拟“在颐和园受贺,自大 内至园, 路所经,设彩棚 经坛,举行庆典”。挪海 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布 置点景,广收贡献。
(3)
战争指导上落后保守
两次鸦片战争—分兵堵截 甲午海战—避战自保
敌人步步占先 中国着着落后
地广兵多优势没有发挥 形成落后对先进劣势局面
第六次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1931—1945)
“美国对华政策的总目的一直是使中 国处在这样的状态:要使它衰弱到唯 命是听,强壮到能执行命令。”
“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 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 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
1840年至1900年,侵华国家
英、日、美、德、意、葡、 荷、奥、比等十几个
主要侵华国家: 英、法、俄、日、美、德。
▪ 重点介绍英侵华特点
1900年出现于欧洲画报上的列强瓜分中国图
第一,对华贸易居绝对优势。100
90
▪ 据1864--1894年统计: 80
▪ 1911年9月20日卒于英国
▪ 赫德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爱国官兵的反抗斗争
林则徐(1785-1850)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被批:“溃夷夏之 防”、“以夷变夏”
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修建了邓公祠
广州城郊三元里附近103乡居民奋起抗英。
▪ 第一个设立银行(1845在 上海设立的丽如银行)
▪ 第三,长期控制中国海关 行政管理权
▪ 1854年来华,先后在英国 驻宁波和广州领事馆担任 翻译和助理。
▪ 1859年起任粤海关副税务 司。
▪ 1861年起,代理总税务司 职务。1863年11月任海关 总税务司。
▪ 1908年休假离职回国,仍 挂总税务司的头衔。
二、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第三次中法战争(1884—1885) 第四次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第五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 【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 帝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
正是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击,使得资本—帝 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尽管不少帝国主义国 家虎视眈眈,它们的阴谋却从未得逞。
客观地说,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 斗争是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除了20世 纪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外,之 前的反侵略战争均以失败告终,分析失败 的经验教训,对于认识历史是有益的。
甲午战前物质层面的学习 “以夷攻夷” “以夷款夷”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魏源(1794~1857)
▪ 第38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 ▪ 第41任总统乔治-布什 ▪ 第42任总统比尔-克林顿 ▪ 第43任总统小布什
中英贸易总值中,平均每 70
年在进口方面占西方国家 60
总额的89%,在出口方面 50
占总额的67%。其他国家 40
平均占10%以下。
30
20
10
0 进口
出口
英国 西方国家
▪ 第二,在各个领域首 先获得侵略权益。
▪ 第一个割占中国的领土 (香港)
▪ 1845年英国在上海第一个 取得租界
▪ 第一个非法设立工厂 (1845年广州黄埔船坞)
三元里民众抗英誓师地——三元古庙
“常胜军”首领Biblioteka 尔以华尔为首的洋枪队 太平军多次重创侵略者指挥的“常胜军”、 “常捷军” 。
台湾高山族抗日战士
台湾民众的反日斗争从未间断
义和团民进入京城
在廊坊受清军及义和团阻击后 退回杨村车站的联军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使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破产
展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意 志,无论是英国、日本一个国家,还是英法 两个国家;甚或八国联军,中国人民都坚决 给以反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讲 不屈的民族精神
➢ 资本-帝国主义? ➢ 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 ➢ 反侵略战争为什么会失败? ➢ 民族意识的觉醒!
资本帝国主义包含了资本自由竞争和资本垄断两个阶段
马嘎尔尼访华事件
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船队 经过通州大运河
乔治三世(1738-1820)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
马嘎尔尼使华,要求通商未果
“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武力获取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
▪
1.要求签订正式条约:开放宁波、舟山、天津、广州之中一
地或数地为贸易口岸
▪
2.允许英国商人比照俄国之例在北京设一仓库以收贮发卖货
物,在北京设立常设使馆
▪
3.允许英国在舟山附近一岛屿修建设施,作存货及商人居住
▪
4.允许选择广州城附近一处地方作英商居留地,并允许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