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运用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成语运用练习题

初中成语运用练习题

初中成语运用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小节,常常一挥而就。

B. 他的文章语言优美,字字珠玑。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马识途。

D.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却很少付诸行动。

2.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画画时最后一笔使画龙栩栩如生。

B. 做事时最后一步使事情完美。

C. 写作时最后一句话使文章生动。

D. 演讲时最后一句话使演讲印象深刻。

3.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A. 做事认真细致。

B. 过分小心谨慎。

C. 疑神疑鬼,无中生有。

D. 做事不拘小节。

4.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

B.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却很少付诸行动。

C. 他做事总是不拘小节,常常一挥而就。

D. 他的文章语言优美,字字珠玑。

5. “一箭双雕”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做事一举两得。

B. 做事非常迅速。

C. 做事非常小心。

D. 做事非常谨慎。

6.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却很少付诸行动。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

C. 他做事总是不拘小节,常常一挥而就。

D. 他的文章语言优美,字字珠玑。

7.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A. 做事认真细致。

B. 做事过分小心谨慎。

C. 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D. 做事不拘小节。

8.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马识途。

B. 他的文章语言优美,字字珠玑。

C.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却很少付诸行动。

D. 他做事总是不拘小节,常常一挥而就。

9.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用想象来安慰自己。

B. 用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

C. 用言语来安慰别人。

D. 用行动来安慰别人。

10.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

B.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却很少付诸行动。

C. 他做事总是不拘小节,常常一挥而就。

成语运用练习

成语运用练习

成语运用练习成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集中了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总结。

正确运用成语不仅可以提升表达的准确度,还能展现个人的修养和文化素养。

下面是一些成语的运用练习,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的使用。

1. 目瞪口呆:形容惊讶或震惊到无法开口说话的样子。

例如:当她看到生日蛋糕上的惊喜时,她整个人都目瞪口呆。

2. 如鱼得水:比喻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适应或自在。

例如:他在新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感觉如鱼得水。

3.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或不必要的事情。

例如:他原本已经完成了任务,但是又画蛇添足,导致结果不如预期。

4. 跳梁小丑:指那些行为滑稽可笑、不堪一击的人。

例如:他在会议上表现得像个跳梁小丑,全场的人都在笑他。

5. 功亏一篑:形容功劳虽然已经接近完成,但因为最后一步没有完成而导致整个努力付诸东流。

例如:他为了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后因为一个细节没做好,功亏一篑。

6. 狗尾续貂:比喻原来好的事物变得糟糕。

例如:这部电影的续集完全是狗尾续貂,无法与前作相提并论。

7. 杞人忧天:比喻毫无根据的担心,大惊小怪。

例如:他总是杞人忧天,对未来的事情过于担忧,但实际上并无必要。

8. 自相矛盾:指言行或逻辑上自相抵触。

例如:他说的话总是自相矛盾,让人无法相信他的观点。

9.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没有自知之明。

例如:他在前辈面前班门弄斧,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10. 如虎添翼:比喻给已经足够强大的人或事物增加了更大的能力和力量。

例如:这个项目得到了投资者的支持,真可谓如虎添翼。

11. 隔靴搔痒:比喻做事没有按照实际需求,只解决一些表面问题,效果不明显。

例如:他的解决方案完全是隔靴搔痒,根本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12. 守株待兔:比喻坐等机会而不主动行动。

例如:他整天守株待兔,希望机会能自己找上门来,但事实证明他等来的只是失望。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实践和讨论等方式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高考语文成语练习题

高考语文成语练习题

高考语文成语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B. 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承诺非常可靠。

C. 一视同仁:形容对所有人都一样看待,没有偏心。

D. 一成不变:形容事物固定不变,没有发展变化。

2.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用来比喻:A. 形容事情复杂,难以解决。

B. 形容人疑神疑鬼,自寻烦恼。

C. 形容人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D. 形容人胆小怕事,容易受惊。

3. 以下成语中,使用不当的是:A. 画龙点睛:形容在文章或讲话中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B.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

C. 画地为牢:形容自己限制自己的行动或思想。

D. 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4.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对牛弹琴,牛听不懂,形容对不懂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B. 对牛弹琴,牛能听懂,形容音乐美妙,连牛都能欣赏。

C. 对牛弹琴,牛不感兴趣,形容人对某事不感兴趣。

D. 对牛弹琴,牛感到惊讶,形容事物出人意料。

5.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A. 形容做事决绝,不留后路。

B. 形容做事犹豫不决,没有决心。

C. 形容做事小心谨慎,不轻易冒险。

D. 形容做事轻率,不考虑后果。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择手段,不顾后果。

7. “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没有恒心,不能坚持到底。

8. “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

9. “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有始有终,不半途而废。

10. “______”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拘小节,不计较细节。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11. 根据成语“画龙点睛”,如果一篇文章有1000字,其中“点睛之笔”占了10个字,那么这10个字占整篇文章的百分比是多少?12. 如果“杯弓蛇影”这个成语中的“蛇影”指的是一个人因为过度紧张而产生的幻觉,假设一个人因为这种幻觉而减少了10%的工作效率,那么原本他一天可以完成100个任务,现在他一天能完成多少个任务?13. 假设“破釜沉舟”这个成语中的“破釜”是指破坏了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沉舟”是指毁掉了唯一的逃生工具。

成语运用训练50题与答案详解课件

成语运用训练50题与答案详解课件

03
成语运用训练50题答案解析
题1解析:解释成语含义及用法
总结词:一语道破
详细描述:一语道破原比喻绘画中用点缀来衬托主题,使其更加生动。现在多用来比喻文章或讲话在 关键之处用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题2解析:解释成语含义及用法
总结词:抛砖引玉
详细描述:抛砖引玉原指抛出砖去引来玉来,比喻用自己不 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现多用来 比喻用较为浅陋的技艺引出高深的技艺。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增加文化背景介绍
在原有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成 语背后的文化背景介绍,让学生
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增加难度等级
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增加难度学
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教学,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01
描述
在比赛中,某个选手已经确保晋级,但为了保险起见,他又额外完成了一些无用的动作, 这被视为“画蛇添足”。而另一些选手在已经稳操胜券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训练,这被视 为“多此一举”。
题2答案:金玉满堂-财富充盈
01
金玉满堂
形容财富极多。
02
财富充盈
指拥有大量的财富。
03
描述
一些人通过努力工作和投资获得了“金玉满堂”的财富,而另一些人则
通过继承或中奖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这些都可以用“财富充盈”
来形容。
题3答案:中途而废-中道而废
中途而废
指事情做到一半就停止了,没有完成。
中道而废
指在途中放弃,没有坚持到底。
描述
在减肥计划中,如果某人在计划进行一半时放弃了,这可以被称为“中途而废”。而如果某人在跑步比 赛中,距离终点只有一步之遥时放弃了,这可以被称为“中道而废”。

高考成语的练习题

高考成语的练习题

高考成语的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解释这个问题。

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个故事。

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批评别人。

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打扰别人。

2.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画龙时点上眼睛。

B. 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C. 做事要注重细节。

D. 做事要有始有终。

3. “班门弄斧”通常用来形容:A. 在专家面前炫耀自己的技艺。

B. 学习一门新技能。

C. 做事不自量力。

D. 做事过于谨慎。

4. “对牛弹琴”用来形容:A. 对不懂音乐的人弹琴。

B. 对牛说话。

C. 对不理解自己意图的人解释。

D. 对牛进行教育。

5.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是:A. 偷铃铛时捂住耳朵,以为别人听不见。

C. 做事小心翼翼。

D. 做事不择手段。

6. “画蛇添足”用来形容:A. 做事过于复杂。

B. 做事恰到好处。

C. 做事多此一举。

D. 做事缺乏计划。

7. “杯弓蛇影”用来形容:A. 喝酒时看到杯中的蛇影。

B. 疑神疑鬼,无中生有。

C. 做事小心翼翼。

D. 做事过于谨慎。

8.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做事没有退路。

B. 做事有始有终。

C. 做事要果断。

D. 做事要细心。

9. “井底之蛙”用来形容:A. 视野狭窄,见识有限。

B. 做事缺乏远见。

C. 做事过于谨慎。

D. 做事有始有终。

10. “一叶障目”这个成语的意思是:A. 因为一片叶子而看不见远处的东西。

B. 做事缺乏全局观念。

D. 做事要注重细节。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用来形容做事不自量力。

12. “________”用来形容做事恰到好处。

13. “________”用来形容做事过于复杂。

14. “________”用来形容做事多此一举。

15. “________”用来形容做事自欺欺人。

16. “________”用来形容疑神疑鬼,无中生有。

中考语文成语运用专题练习

中考语文成语运用专题练习

中考语文成语运用专题练习成语之成语的运用一、单选题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增强防控意识,预防 H7N9 流感”的主题班会上,小王同学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老师和同学们听了赞叹不已。

B. 作为现代中学生就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要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目空一切的气势。

C. 漫天大雪迷住了登山运动员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后果将不堪设想。

D. 海啸发生时,滚滚巨浪摧毁了沿途的桥梁、道路、庄稼和房屋,真有一番石破天惊的景象?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 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 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 0 比 2 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D.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 在扬州见面后,小张要北上北京,小李要南下广州,于是就在扬州分道扬镳了。

C. 接着我来谈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请大家洗耳恭听。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一再强调: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

4.下列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疆反动集团在分裂道路上一意孤行,必然会失败。

B. 刚建成的三峡大坝真令人叹为观止。

C. 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

多年来,风雨如晦,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 D.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5.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做一名优秀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师学习,每次下车伊始便直奔老师家,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B. 中国作家公刘的演讲赢得了德国听众的热情追捧,有的听众交头接耳,听得格外入神。

C. 晚会曝光了大批不法企业的商品,范围之广,品种之多,令人咋舌,真可谓浩如烟海。

初中成语运用练习题(打印版)

初中成语运用练习题(打印版)

初中成语运用练习题(打印版)### 初中成语运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他虽然学习基础差,但通过勤奋努力,成绩有了很大提高,真是()。

A. 一鸣惊人B. 一蹴而就C. 一举成名D. 一劳永逸2.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

A. 半途而废B. 一曝十寒C. 一成不变D. 一知半解3. 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在关键时刻总能()。

A. 脱颖而出B. 出类拔萃C. 出人头地D. 出神入化4.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在学术界颇有名气。

A. 出人意料B. 出类拔萃C. 出奇制胜D. 出神入化5. 他做事总是(),从不拖泥带水。

A. 一气呵成B. 一鼓作气C. 一蹴而就D. 一挥而就#### 二、填空题1.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在公司里担任重要职务。

(出类拔萃)2. 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在关键时刻总能()。

(脱颖而出)3. 他做事总是(),从不拖泥带水。

(一气呵成)4.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在学术界颇有名气。

(出类拔萃)5.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

(半途而废)#### 三、改错题1. 他虽然学习基础差,但通过勤奋努力,成绩有了很大提高,真是一鸣惊人。

(应改为:他虽然学习基础差,但通过勤奋努力,成绩有了很大提高,真是出类拔萃。

)2.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

(应改为: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3. 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在关键时刻总能出人头地。

(应改为: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在关键时刻总能脱颖而出。

)4.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出人意料,在公司里担任重要职务。

(应改为: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出类拔萃,在公司里担任重要职务。

)5. 他做事总是一蹴而就,从不拖泥带水。

(应改为:他做事总是一气呵成,从不拖泥带水。

)通过以上练习题,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语文水平。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勤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成语运用能力。

初一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语文成语运用练习题及答案20题
一、遥相呼应的成语
1. 答案:一鼓作气;4. 答案:四海一家;6. 答案:六神无主;11. 答案:九牛一毛;18. 答案:黄钟大吕;20. 答案:五光十色。

二、类比成语
2. 答案:瓜田李下;7. 答案:不可救药;10. 答案:大材小用;
13. 答案:五十步笑百步;19. 答案:井底之蛙。

三、描写人物或情景的成语
3. 答案:高山流水;5. 答案:如火如荼;8. 答案:独善其身;9. 答案:龙飞凤舞;12. 答案:斗转星移;1
4. 答案:拔苗助长;1
5. 答案:急于求成;1
6. 答案:守株待兔;1
7. 答案:顾左右而言他。

四、比喻成语
即存在转喻的成语,其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理解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运用练习(附答案)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的气势和独具匠心....的构思来抒情言志,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B.亚洲地区的不良资产尚未化解,银行改革错综复杂....,企业脱困困难重重。

C.反对发展克隆技术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恐怕克隆出“希特勒”式的人物,其实这只是对克隆技术所知不多的人在杞人忧天....。

D.拖位机司机急于赶路,他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样办一件事,有的人认真负责,有的人敷衍塞...责,其效果迥然不同。

B.在地摊上买东西要特别小心,鱼目混珠....的东西很多。

C.登上宝石山,居高临下....,美丽的西湖尽收眼底。

D.必须脚踏实地地打好基础,好高骛远....地追求心中的目标,这样才能成其事。

3.选择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自私者只记得“为己”二字,他们看来,舍己救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的。

②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瓷器、翡翠、玉雕、字画等,品种齐全,。

③在昔日有白象王国之称的泰国,大象已经沦落为都市里乞讨的“象丐”,在拥挤的马路上跟的豪华汽车抢道,向陌生的游客乞求施舍,勉强充饥度日。

A.不可思议琳琅满目川流不息B.充耳不闻熙熙攘攘风驰电掣C.痴心妄想鳞次栉比行云流水D.不堪设想弥足珍贵颠沛流离4.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些学校里没有条件做的实验,电视教育节目就可以大张旗鼓....了。

B.当时由于条件艰苦,我梦寐以求....的上大学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C.作品中还有不少关于鬼神的荒诞不经....的描写。

D.对于漫不经心....的人来说,真理常从他的眼皮底下溜过。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名阿富汗难民说,除了灾难,我们一无所有....。

B.在刚刚过去的金秋时节里,丰收的浙江各地到处是此起彼伏....的热闹节会。

C.商场里的人水泄不通....,收银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D.继家电“价格屠夫”苏宁登陆杭城后,电脑“价格杀手”同维也粉墨登场....了。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任何劝说都无济于事....的,因为他已决定接受这一挑战。

B.冯如的飞机模型在美国各地进行了数百次的表演,风靡一时....。

C.许薇这种对班级工作泰然处之....的精神,是值得班干部们认真学习的。

D.杨晨的《西湖山水图》画得惟妙惟肖....,大家轮流欣赏,爱不释手。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各种竹乐中,特别令人心旷神怡....的是那悠扬悦耳的笛乐。

B.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C.党对我们青少年学生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啊!D.封建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导致了老百姓的麻木不仁....。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政府对我们青少年的关怀真是无所不至....啊。

B.作为初三学生,我们的学习任务很重,每天要做大量的练习,真是日理万机....。

C.张君杀人抢劫,血债累累,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D.王阿姨穿上了新买的衣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见解深刻,切中时弊,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B.该公司制作喜剧能力有口皆碑....,它的广告大都能引发笑声,让人印象深刻。

C.恐怖分子滥杀无辜,危害平民,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决不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D.对于科学精神匮乏的国度来说,对常识和理性的呼唤,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老师找我谈话的时候,我听见一群小鸟在老师的办公室外的老梧桐树上幸灾..乐祸..地叫着。

B.先生的教导让我耿耿于怀....,永远不能忘记。

C.这本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绚丽多彩、光怪陆离....的动物世界。

D.对于化学这门学科,齐先生好像一窍不通....。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防火工作。

B.班主任陈老师待学生如子女,他花费在我们身上的心血真是罄竹难书....。

C.人们觉得这种哲学给了他们摆脱苦闷和失望的力量,这成为萨特的思想战在后整个西欧风靡一时....的社会心理基础。

D.现代文学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是肯定的,但这种文学借鉴不是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亚历山大三世桥是巴黎桥中最华丽的,上面饰有一些有寓意的女神雕像及四匹奋蹄腾空、栩栩如生....的石雕飞马。

B.农贸市场里,各式各样的蔬菜、肉类和水产以及五颜六色的菜牌和标价,真叫人眼花缭乱。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祖国的大豆》说古道今,旁征博引....,具体介绍了我国大豆的栽培史、品种、营养价值以及各种用途。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你己经不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了,这项活动你不适宜参加。

B.文章生动地描写了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读来楚楚动人。

.....C.他在国际上获得过大奖,在影视圈有重大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D.每当夜幕降临,大街上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父亲的病一直不见好转,他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B.随着美国世贸大楼的轰然倒塌,阿富汗人的字典里从此没有了“安居乐业”,取而代...之的是“流离失所”和“难民潮”。

C.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

D.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我们班许亮同学的作文获得了全国大赛一等奖。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能乐此不疲,持之以恒....,就能出成绩,见成效。

B.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民族的必然选择。

C.立秋过后,各商场的空调价格大拼杀开始有偃旗息鼓....的迹象。

D.警察处理完了这起交通事故,及时疏散了堵塞的车辆和拥挤的人群,然后扬.长而去...。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自从“我爱我校”活动开展以来,校园里涌现的好人好事真是举不胜举....。

B.她往往能够别出心裁,制作的风筝就是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老教授知识渊博,演讲时信口开河....,十分精彩。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像这样小型的造纸厂在我们镇上星罗棋布....,给河水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B.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因为他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所以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菊花展上,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菊花摆放有序,错落有致....。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条著名的商业街,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本来这篇文章很好,让你一改,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为修建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B.《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两部截然不同....的兵法著作。

C.如果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生态平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而是活的、相对稳定的、动态的平衡。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较高的编导水平。

C.他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拿出演讲稿,开始了演讲。

D.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骄傲自满,而应当正确的对待自己。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白杨礼赞》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B.中化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忍不拔....、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欣赏到了美丽的山顶景色。

D.我抬头看那青青的山和那玉带般的长城,顿觉心旷神怡....。

2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说起西湖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冯夸夸其谈....,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

B.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C.整个晚会的文艺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了导演深厚的艺术造诣。

D.这家伙明知罪行深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惊险刺激的大海潜水,水天一色的天涯海角,眼花缭乱的生猛海鲜,海南让游客流连忘返。

.....B.入世以来,我们拥有了开放的市场,自由的贸易,各种各样的好处真是罄竹..难书..。

C.杨振宁在北大的报告,展望了物理学前景,非常有感召力,能够哗众取宠.....。

D.上校立在敞篷军用吉普上,一目十行....地检阅着排得整整齐齐的军训队伍。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今的消费者对普通的促销活动已经麻木了,因此厂商的营销策划就得更为阴谋诡计....。

B.各大保险公司都准备进驻学生平安保险市场,其中人保公司已经捷足先登....了。

C.今年才四岁的山东小选手,语重心长....地说起了山东快板。

D.中国大学生足球队发动了惊天动地....的进攻,终于在终场前两分钟战胜了乌拉圭队。

2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大连实德队主帅科萨的夺冠梦想终于在高原实现,压抑了半个月的郁闷和焦虑终于豁然开朗。

.....B.在足协的封杀下,曾经人丁兴旺的绿城队已土崩瓦解....。

C.世界上的好书、好文章都是用“心”写成的,都是作家们呕心沥血....的结晶。

D.孩子的欺骗往往是出于无奈,这同有的大人们的老谋深算....实在是应该区别对待的。

2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只要身体条件许可,我会一如既往....地投入杭城的公益事业。

B.其实,在这样的夜,即使没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一样会走进火光盈盈的宋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