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软件系统概要设计及总体架构设计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系统结构设计定义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是软件开 发的核心步骤,在设计步骤中,建立软件主要成份之 间的关系。合理的模块划分可以降低软件开发的复杂 度,同时也能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
•过程设计则是把结构成份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性描述。
•界面设计是对系统边界的描述,用户界面是用户和 系统进行交互的工具,人机接口直接影响软件的寿命。
ClientA
ClientB
ClientC
ClientD
第三级

户 机
business logic node(商业逻辑结点)
Security
(安全)
Event
(事件)
Search
(搜索)



Database management node
(数据库管理结点)
第二级 第一级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多层结构,以适应不断 变化的用户需求。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四、分布式对象结构(Distributed Objects Architecture)
在C/S模型中,客户和服务器在服务/请求上的差别,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采用分布式对象结构 :
“对象(Object)”——提供服务的系统组件(System Component)。
② 安全性:网络环境面临着各种威胁,如病毒、 木马、非法访问,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③ 可管理性:开放性造成异构性,造成管理困难 ④ 不可预知性:系统响应时间受网络负载等网络
环境的影响。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三、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Client/Server Architectural Model) C/S结构是一种分布式模型,采用发请求、得结

如何进行软件架构和系统设计的规划

如何进行软件架构和系统设计的规划

如何进行软件架构和系统设计的规划软件架构和系统设计的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它涉及到系统的结构、组件、功能和交互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步骤指南,帮助您进行软件架构和系统设计的规划。

第一步:明确目标和需求首先,您需要明确软件或系统的目标和需求。

这些需求可以是功能需求(例如功能、性能、安全性等)和非功能需求(例如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

这个步骤是整个规划过程的基础,确保软件架构和系统设计能够满足用户和业务的需求。

第二步:定义系统边界您需要确定软件或系统的边界。

系统边界界定了系统的范围和限制。

这对于确定系统的架构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您可以使用用例图、需求规格说明书等来帮助定义系统边界。

第三步:确定系统架构系统架构是指软件或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

在这一步,您需要选择适当的架构风格和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系统架构中。

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包括分层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微服务架构等。

您还可以考虑使用现有的开源或商业架构框架来加速系统的开发过程。

第四步:设计系统组件在确定系统架构后,您需要设计系统中的各个组件。

这些组件可以是模块、类、函数等。

您需要定义它们之间的接口和交互,并确保它们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

您可以使用UML类图、时序图等来描述组件的结构和行为。

第五步:考虑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指将各个组件或模块整合到一起,以实现系统的完整功能。

在这一步,您需要确定集成的方法和策略,并考虑系统中不同组件之间的接口和协议。

您还需要定义测试和调试的方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交付。

第六步:考虑系统部署和运维系统部署和运维是软件架构和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您需要考虑系统的部署环境和配置,并制定相应的部署计划。

您还需要考虑系统的运维需求,例如日志记录、监控、故障排除等。

第七步:验证和优化最后,您需要验证和优化软件架构和系统设计。

这可以通过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来实现,例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等。

根据测试结果,您可以发现和修复系统中的问题,并对系统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是指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针对软件系统结构、模块划分、数据流程、用户界面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示例。

一、引言本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旨在为X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指导。

本系统是一个XXX管理系统,旨在提供XXX方便、高效的XXX服务,便于用户查找、预定等操作。

本文将重点阐述系统的总体架构、模块划分以及数据流程等方面的设计。

二、总体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1. 表示层:本层主要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和用户输入的处理,以及与用户的交互。

采用Web界面作为用户界面,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

2. 业务逻辑层:本层主要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包括用户请求的处理、数据处理和业务规则的验证等。

将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封装为各个业务模块,通过接口暴露给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调用。

3. 数据访问层:本层主要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包括数据的CRUD操作。

通过封装数据库访问的公共方法,提供数据访问的接口给业务逻辑层调用。

三、模块划分设计本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用户模块:管理用户的注册、登录、个人信息维护等功能。

2. 搜索模块:提供根据关键字搜索XXX的功能。

3. 预定模块:提供XXX的预定功能,包括选择日期、时间、XXX类型等。

4. 支付模块:提供用户支付XXX的功能。

5. 管理模块:提供管理员管理XXX的功能,包括XXX的发布、修改、删除等。

四、数据流程设计本系统的数据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用户输入数据流程:用户在前端界面输入相应的数据,通过HTTP请求发送给服务器。

2. 业务逻辑处理流程: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请求后,通过业务逻辑层处理用户的请求,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3. 数据库交互流程:业务逻辑层调用数据访问层提供的接口,进行与数据库的交互,包括查询、插入、更新等操作。

软件系统设计方案(一)2024

软件系统设计方案(一)2024

软件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概述:软件系统设计方案(一)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软件系统设计成为了技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软件系统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及测试等五个大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软件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并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案。

一、需求分析1. 定义需求分析的目标及范围2. 收集并理解用户需求3. 制定需求规格说明书4. 进行需求分解和优先级排序5. 确定需求的可行性和约束条件二、概要设计1. 确定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模块划分2. 制定概要设计文档3. 构建模块间的关系图和数据流程图4. 进行系统的总体测试规划5. 确定概要设计的主要目标和交付物三、详细设计1. 确定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和接口2. 制定详细设计文档3. 设计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模型4. 确定系统设计的安全防护措施5. 制定详细设计的检查和验收标准四、编码实现1. 执行详细设计中确定的编码任务2. 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3. 引入代码审查和版本控制机制4. 遵循编码规范和最佳实践5. 编写详细的注释和文档,便于后续维护和扩展五、测试1. 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2. 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3. 进行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4. 修复漏洞和缺陷,并进行回归测试5. 进行用户验收测试,确保系统符合用户需求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软件系统设计方案的五个大点,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和测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了解每个大点的具体内容,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软件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只有合理的设计方案才能保证软件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因此,在设计软件系统时,需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系统要求,并遵循设计规范和最佳实践。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

软件工程概要设计1. 引言本文档为软件工程概要设计文档,旨在对软件系统进行整体的概要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模块之间的关系、主要功能模块等。

2. 系统总体架构软件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包括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2.1 用户界面层用户界面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接收用户输入并展示结果。

2.2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为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用户界面层传递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2.3 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包括数据库的连接、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等操作。

3. 模块设计系统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模块:3.1 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负责处理用户的注册、登录和个人信息修改等功能。

3.2 商品管理模块商品管理模块负责处理商品的添加、更新和删除等功能。

3.3 订单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负责处理用户的订单、支付和查询等功能。

3.4 数据统计模块数据统计模块负责对系统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相应的报表。

4. 接口设计系统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时,需要定义相应的接口。

4.1 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包括用户注册接口、用户登录接口和用户信息修改接口。

4.2 商品接口商品接口包括商品添加接口、商品更新接口和商品删除接口。

4.3 订单接口订单接口包括订单接口、订单支付接口和订单查询接口。

5. 数据库设计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包括用户表、商品表和订单表等。

6. 性能设计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采取了以下措施:使用缓存技术,减少数据库的访问次数。

优化数据库查询语句,提高查询效率。

引入分布式架构,将系统拆分为多个子系统,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7. 安全设计为了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系统采取了以下安全措施:使用加密算法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存储。

严格控制用户权限,避免未授权操作。

设置防火墙,限制外部访问系统的权限。

8. 测试策略系统测试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三个阶段,并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软件概要设计方案(一)

软件概要设计方案(一)

软件概要设计方案(一)引言概述:软件概要设计方案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之一,它为软件项目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蓝图,包括系统架构、模块设计、数据结构等。

本文将通过对软件概要设计方案的描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本软件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式。

正文:1. 系统架构设计1.1 定义功能模块1.1.1 分析系统需求,将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模块1.1.2 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1.1.3 设计模块间的接口和交互方式1.2 架构选型1.2.1 比较不同架构模式的优缺点,选择适合项目的架构1.2.2 确定系统层次结构,例如三层架构、微服务架构等1.2.3 指定各层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传输协议1.3 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考虑1.3.1 提供可扩展性的设计,方便后续功能增加和改进1.3.2 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提供清晰的代码结构和注释2. 数据结构设计2.1 定义主要数据模型2.1.1 确定系统所需存储的数据类型2.1.2 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包括字段和关系2.2 数据流设计2.2.1 确定数据流的输入和输出2.2.2 设计数据流的处理方法和算法2.3 数据安全性考虑2.3.1 设计合适的数据加密和解密方案2.3.2 考虑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3. 用户界面设计3.1 界面布局设计3.1.1 分析用户需求,确定界面的结构和布局3.1.2 设计用户界面的导航方式和菜单结构3.2 用户交互设计3.2.1 设计用户界面的交互方式,包括输入和输出3.2.2 提供友好的用户提示和错误处理机制3.3 响应性和可用性考虑3.3.1 设计灵活的界面,适应不同设备和分辨率3.3.2 优化用户界面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体验4. 系统性能设计4.1 性能测试和优化4.1.1 设计性能测试用例,进行系统性能测试4.1.2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性能优化4.2 资源管理4.2.1 设计合理的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4.2.2 监控系统资源使用情况,防止资源耗尽4.3 容错和可恢复性设计4.3.1 设计系统容错机制,处理异常情况4.3.2 提供系统恢复机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5. 测试策略设计5.1 单元测试5.1.1 设计单元测试用例,测试各个模块的功能5.1.2 编写单元测试代码,对功能进行验证5.2 集成测试5.2.1 设计集成测试用例,测试不同模块之间的集成5.2.2 编写集成测试代码,验证模块间的协同工作5.3 系统测试5.3.1 设计系统测试用例,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5.3.2 模拟真实场景进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总结: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软件概要设计方案的描述,涵盖了系统架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系统性能设计和测试策略设计等多个方面。

系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系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系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系统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系统概要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系统概要设计包括了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模块、数据结构、算法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描述。

而详细设计则是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对每个模块进行具体的实现和编码。

一、系统概要设计1. 系统总体结构在系统总体结构方面,需要考虑到整个系统所包含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这些模块之间应该是相互独立、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整个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

同时,在总体结构中还需要考虑到数据存储方式、数据传输方式以及用户界面等方面。

2. 功能模块在功能模块方面,需要对整个系统所需实现的各项功能进行详细规划和描述。

这些功能应该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且能够与其他模块进行有效地协作。

3. 数据结构在数据结构方面,需要考虑到整个系统所需使用的各种数据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些数据类型应该能够满足系统所需实现的各项功能,并且能够与其他模块进行有效的交互。

4. 算法流程在算法流程方面,需要考虑到整个系统所需使用的各种算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些算法应该能够满足系统所需实现的各项功能,并且能够与其他模块进行有效的协作。

二、详细设计1. 模块设计在模块设计方面,需要对每个模块进行具体的实现和编码。

这些模块应该能够满足系统所需实现的各项功能,并且能够与其他模块进行有效地协作。

同时,在模块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代码复用、可维护性等方面。

2. 数据库设计在数据库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数据表结构、数据类型、索引等方面。

这些数据库设计应该能够满足系统所需实现的各项功能,并且能够与其他模块进行有效的交互。

3. 用户界面设计在用户界面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用户体验、易用性等方面。

这些用户界面设计应该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且能够与其他模块进行有效地协作。

4. 测试与调试在测试与调试方面,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试。

这些测试与调试应该能够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及时地进行修复和优化。

如何进行软件系统概要设计及总体架构设计

如何进行软件系统概要设计及总体架构设计

(6)J2EE平台下的架构师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术 请见文档说明 (7)软件构架师的工作流程 请见文档说明 (8)软件构架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 4、构架师自我培养过程 (1)构架师胚胎(程序员)
(2)构架师萌芽(高级程序员) (3)构架师幼苗(设计师)
5、架构、框架、模式的不同及对比
如何进行软件系统 概要设计及总体架构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和架构设计
在本讲您能了解如下内容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概要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 架构、框架、模式的不同及对比 层架构技术的典型应用及示例 微软.Net和Sun J2EE平台的选型
、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设计
所谓系统设计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平台,而达到完成项
目的整体软件的功能。
主要包括概要设计(静态结构)和详细设计(动态结
构)。
(2)主要任务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需求分析和建模的基础上,
更加深入、综合地考虑辅助决策系统的目标、技术要求 和约束
扩展和细化需求分析阶段的模型
(3)设计的目标
精化设计方案同时开发出一个明确描述方案的可视化模型 保障设计模型最终能平滑地过渡到程序代码----即“怎么
(3)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则主要侧重于思想和方法,不象框架那样提供了组

(4)各自对比---请见文档
它们在具体应用上的差别 架构和框架对比 框架和模式对比
6、架构设计的目标
最大化的重用---这个重用主要包括组件重用和设计模式使
用等多个方面
尽可能的简单明了---一个好的架构设计基本上是由简单明
做”的问题。
2、概要设计
(1)在什么时期进行概要设计 在需求明确、准备开始编码之前,要做概要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扩展性
有一个稳定的经得起考验的架构,增加一两个业务组件是非常 快速和容易的
3、软件架构师
(1)什么是架构 在IT,架构普遍指通过某种特定的平台,而达到完成整体 软件的功能。
也即软件体系结构通常被称为架构,指可以预制和可重构
的软件框架结构。 (2)什么是架构师(Architecture) 架构师是软件行业中一种新兴职业:通俗的说就是设计师、 画图员、结构设计者。
应用系统技术体系构架 他往往是技术高手中的高手,掌握各类技术体系结构、掌 握应用设计模式 其构架行为考虑软件系统的高效性、复用性、安全性、可 维护性、灵活性、跨平台性等; 规范构架师 是通过多年磨砺或常年苦思顿悟后把某一类构架抽象成一 套构架规范,当然也有专门研究规范而培养的规范构架师。 他们往往也分为应用规范和技术规范两类。
做”的问题。
2、概要设计
(1)在什么时期进行概要设计 在需求明确、准备开始编码之前,要做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对后面的开发、测试、实施、维护工作起到关
键性的影响。
(2)工作的重点和核心
工作的重点:是适应特定的实施环境和部署环境。 工作的核心:是规划设计方案的构造,在揭示实施细节
的基础上得到方案的详细对象模型。
化” 商业应用软件的界面设计注重一致性 而在娱乐领域的软件中,有个性化的界面自然比泯然于 众的界面更具有吸引力
2、概要设计中所涉及的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的原则
(1)先进性和实用性 (2)可靠性和开放性 (3)可维护性和可伸缩性 (4)可移植性
3、概要设计的重要输出
(1)编码规范:信息形式、接口规约、命名规则; (2)物理模型:组件图、配置图; (3)不同角度的构架视图: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 图、部署视图、实施视图、数据视图(可选); (4)系统总体布局: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物理上、逻 辑上的相互关系;
(3)模块设计(各个功能类的设计)
遵守“功能独立”的原则---解释其含义!
(4)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设计高效率的程序是基于良好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而不
是基于编程小技巧的。 一般说来,数据结构与算法就是一类数据的表示及其相 关的操作
(5)用户界面设计
界面的风格一般有两类,一是“一致性”,二是“个性
2、由架构设计的里程碑基线所带来的好处
(1)各种因数初步确定
架构设计师要对平台(体系)中的技术进行筛选,各种利弊理能确定这个项目开发会采用什么技术,这是提出培训 需求应该是最精确的
(3)角色分工
有了一个好的架构蓝图,我们就能准确划分工作
(4)运行维护
有了清晰的架构图,项目版本管理也有很好的版本树躯干
如何进行软件系统 概要设计及总体架构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和架构设计
在本讲您能了解如下内容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概要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 架构、框架、模式的不同及对比 层架构技术的典型应用及示例 微软.Net和Sun J2EE平台的选型
一、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设计
所谓系统设计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平台,而达到完成项
更高层次的开发构架工作。
他必须对开发技术非常了解,并且需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可以这样说,一个架构师工作的好坏决定了整个软件开发项目
的成败。
(5)软件构架师的类型
行业应用构架 他往往是行业专家,了解行业应用需求,其构架行为主要 是将需求进行合理分析布局到应用模型中去 偏向于应用功能布局;
目的整体软件的功能。
主要包括概要设计(静态结构)和详细设计(动态结
构)。
(2)主要任务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需求分析和建模的基础上,
更加深入、综合地考虑辅助决策系统的目标、技术要求 和约束
扩展和细化需求分析阶段的模型
(3)设计的目标
精化设计方案同时开发出一个明确描述方案的可视化模型 保障设计模型最终能平滑地过渡到程序代码----即“怎么
(2)该阶段输入的规范指导文件
一般应该包括《界面设计编写规范》、《数据库设计原 则》、《系统模块设计规范》、《系统设计报告编写规范》;
(3)最后输出结果
有《系统概念数据模型》、《系统物理数据模型》、 《系统设计报告》、《系统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报告》、《系 统设计阶段总结报告》等
二、系统概要设计概述
1、概要设计所涉及的内容 (1)制定规范
(3)概要设计的重要性
分析和设计模型应该是交错并且还应该是迭代的
概要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是把需求转化为软件系
统的最重要的环节,并且系统设计的优劣在根本上决定 了软件系统的质量。
3、详细设计 (1)该阶段的主要任务
包括核心平台的数据流程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体系 的设计、界面设计、算法设计、异常出口设计、系统接口标 准设计等等。
主要涉及体系结构、代码和接口规约、命名规则等的规 范制定。
因为,这些是项目小组今后共同开发的基础,有了开发规范和
程序模块之间和项目成员彼此之间的接口规则、方式和方法
大家就有了共同的工作语言、共同的工作平台,使整个软件开
发工作可以协调有序地进行。
(2)体系结构设计(构架设计)
体系结构是对复杂事物的一种抽象,如客户/服务器 (C/S)和浏览器-Web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B/W/S)结 构等。
软件构架师是软件项目的总设计师,是软件企业新的产品、
新的技术体系的构建者。
(3)架构师的工作职责 其工作职责是在一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将客户的需求 转换为规范的开发计划及文本
并制定这个项目的总体架构,指导整个开发团队完成这个
计划。 (4)架构师的主要任务
架构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从事具体的软件程序的编写,而是从事
三、系统架构设计 1、架构设计的几点原则
(1)好的开始相当于成功一半 并且应该是螺旋上升的方式 (2)设计模式(静态)和统一过程(RUP)开发方法是支撑架构 的重要手段 (3)结合商业需求选择合理的架构 因为各个企业信息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4)Framework框架的合理选用 选用现有的较为成熟的、稳定、与现有J2EE 规范相兼容 的技术框架会比较明智 (5)电子商务平台架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方便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等四大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