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合集下载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旨在对软件的架构、模块、数据结构、算法等进行详细说明,以便于开发人员进行开发和维护工作。

本文档将介绍软件的总体设计思路、模块划分和模块之间的关系、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选择、接口设计及其功能和参数的说明等内容。

2. 总体设计本软件旨在实现一个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的软件系统。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的方式来组织和管理代码。

2.1 模块划分在本软件中,我们将功能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用户模块:负责处理用户登录、注册、身份验证等功能。

2.数据库模块:负责与数据库交互,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3.界面模块: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和交互。

4.业务逻辑模块:负责实现各种业务逻辑,如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等功能。

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接口定义,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和数据传递。

2.2 模块之间的关系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用户模块 - 数据库模块|界面模块|业务逻辑模块用户模块与数据库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互,用户模块与界面模块之间通过事件触发和回调函数进行交互,界面模块与业务逻辑模块之间通过函数调用进行交互。

3. 数据结构和算法为了高效地存储和处理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数据结构和算法:•用户数据存储: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用户信息,采用索引加速查询。

•图形界面:采用MVC模式实现界面的设计和交互,使用栈来实现界面导航。

•业务逻辑处理:使用优化的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来处理业务逻辑中的排序和查找操作,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4. 接口设计在本节中我们将对各个模块的接口进行详细说明。

4.1 用户模块接口用户模块接口定义如下:public interface IUser {// 用户登录public boolean login(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用户注册public boolean register(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em ail);// 用户身份验证public boolean authenticate(String token);// 用户注销public void logout();}4.2 数据库模块接口数据库模块接口定义如下:public interface IDatabase {// 添加数据public boolean addData(Data data);// 删除数据public boolean deleteData(Data data);// 修改数据public boolean updateData(Data data);// 查询数据public Data queryData(String condition);}4.3 界面模块接口界面模块接口定义如下:public interface IUI {// 显示界面public void show();// 隐藏界面public void hide();// 处理用户交互事件public void handleEvent(Event event);// 设置回调函数public void setCallback(Function callback);}4.4 业务逻辑模块接口业务逻辑模块接口定义如下:public interface ILogic {// 处理订单管理逻辑public void handleOrder(Order order);// 处理库存管理逻辑public void handleInventory(Inventory inventory);// ...}5. 功能和参数说明在本节中我们对软件的各个功能和参数进行详细说明。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1、引言本文档旨在为软件架构设计提供一个详细的说明,以便团队成员理解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该文档详细描述了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组件的功能和相互交互方式,旨在为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架构设计指南。

2、背景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介绍软件系统的目标以及为什么需要进行架构设计。

这包括系统的业务需求、技术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3、总体架构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介绍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块划分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这将有助于开发人员理解整个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流程。

4、模块设计在本章节中,我们将逐个介绍软件系统的每个模块的设计和功能。

每个模块的设计应包括该模块的输入、输出、处理逻辑和数据存储,以及与其他模块之间的接口。

5、组件设计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介绍软件系统中的各个组件(如数据库、消息队列、缓存等)的设计和功能。

每个组件的设计应包括其使用方式、配置参数和性能指标等。

6、接口设计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描述软件系统中各个模块和组件之间的接口设计。

这包括接口的输入、输出、数据结构和通信协议,以及接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7、部署架构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介绍软件系统的部署架构,包括服务器的布局、网络拓扑和环境配置。

这将有助于运维人员理解系统的部署和维护方式。

8、性能和扩展性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讨论软件系统的性能和扩展性设计。

这包括系统的负载均衡、容灾备份和性能优化等方面,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和可扩展性需求。

9、安全性设计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描述软件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这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安全审计等方面,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0、测试策略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制定软件系统的测试策略,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方面。

这将确保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被充分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11、运维策略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制定软件系统的运维策略,包括日志管理、监控和故障处理等方面。

软件设计说明书(5篇范例)

软件设计说明书(5篇范例)

软件设计说明书(5篇范例)第一篇:软件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引言水利方向一直是国家十分重视且投入巨大的方向,它关乎方方面面。

百姓生命安全、水资源的利用、农业的灌溉等等,都与其息息相关,但是,正因为它的无处不在,导致如果使用传统的手段,将需要消耗过多的人力,效率极其低下,甚至是不可完成的,所以,水利也需要更加现代化的手段去完成预期的目标,水利自动化就是为了这一目的而提出来的。

水利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数据测量的准确度和控制的可靠性,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从而对于当地水利单位和水利公司均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1.1 编写目的a.编写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阐明用户的要求的,描述出系统的需求模型、功能和性能要求以及其他约定,为后期的软件设计等工作提供依据。

b.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用户、系统设计员及其他开发人员和相关审核检测人员。

1.2 背景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及开发者是北京恒宇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部开发小组:项目负责人:硬件设计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编码员:软件测试员:用户为各地方招标业主单位,该软件在WINDOW7系统下,在IAR FOR MSP430环境下完成开发,1.3 定义RTU:远程终端单元。

水文监测系统:是指用于对各类水文要素实施采集、传输、处理的总体。

1.4 参考资料水文检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2 设计总体2.1 需求规定本软件系统的各种用户是唯一的参与者,参与者通过使用事件与系统进行交互,所有的使用事件综合起来即构成了用户的功能需求。

本系统通过用户操作键盘操作及显示屏显示交互设定相关系统、通讯、传感器参数,查看历史数据和系统运行状态。

2.2运行环境本软件属于工业级产品设备运行系统,运行在基于MSP430F5438A CPU芯片的自助设计的电路板上。

部分操作依托于外部传感器设备。

2.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2.4 结构初始化函数流程图Main函数流程图数据发送流程图水位数据采集流程图雨量数据采集流程图数据处理模块流程图输入数据处理模块2.5 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主程序函数main();系统滴答初始化Init_CLK();GPIO口相关映射初始化Init_Port();;UART口相关初始化Init_RSUART();键盘相关初始化Init_Keypad();菜单链表初始化Init_Menu();系统时钟读取RX8025_R();本地网络修复模块NetFix();输入数据处理模块IO_ReportDeal();菜单模块Menu_Ctrl();雨量数据处理模块Msg_RainDDeal();水位数据处理模块Msg_WaterDeal();报文拼组模块Msg_PostDeal();数据发送模块NT_SendMsg();系统参数变更存储模块SysParSave();2.6 人工处理过程用户通过键盘及显示屏,依靠系统菜单,对相关内容进行设置,以达到按照具体需求运行程序获得预期效果的结果。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样例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样例

文档编号:流水号:软件架构设计样例Base on RUP 4+1 View变更历史记录目录1范围 (8)2引用 (8)2.1国家医疗相关标准 (8)2.2国际医疗相关标准 (8)2.3参考资料 (8)3软件架构 (9)3.1架构目标 (9)3.2约束 (9)4场景视图 (9)4.1场景描述 (10)4.2系统整体用例图 (10)4.2.1用例 1: 用例名称 (10)4.3系统外部交互图 (11)5逻辑视图 (11)5.1系统的数据结构 (11)5.1.1文档内容 (11)5.1.2文档格式 (11)5.1.3数据字典 (11)5.2系统层次结构 (11)5.3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11)6过程视图 (12)6.1初始化过程 (12)6.2过程1 (12)6.3过程2 (12)7开发视图 (13)7.1开发设计依赖 (13)7.1.1系统支持平台 (13)7.1.2第三方软件支持 (13)7.1.3其他软件或框架 (14)7.2外部接口 (14)7.2.1接口1 (14)7.3内部接口 (14)7.3.1接口1 (14)7.4模块1设计 (15)7.4.1子模块1 (15)7.4.2子模块2 (16)8物理视图 (17)8.1Artifact 部署 (17)8.2System 部署 (17)9规模及性能 (18)9.1规模 (18)9.2性能 (18)10质量 (18)10.1单元测试 (18)10.1.1开发工具对单元测试的支持 (18)10.2集成测试 (18)清单表清单表格1:标准引用------------------------------------------------------------ 8表格2:标准引用------------------------------------------------------------ 8表格3: 其它医疗相关标准引用------------------------------------------------ 9表格4: 系统支持平台------------------------------------------------------ 13表格5: 依赖的第三方开发库------------------------------------------------- 13图示清单图示1: 4+1视图软件架构 (9)图示3:系统用例图 (10)图示4: 系统间交互通信图 (11)图示5: 系统分层结构图 (11)图示6:过程1的时序图 (12)图示6:过程1的时序图 (12)图示7: 系统外部接口类图 (14)图示7: 系统内部接口类图 (14)图示10:约束示意图 (15)图示11:序列图 (15)图示12:类图 (16)图示10:约束示意图 (16)图示11:序列图 (16)图示12:类图 (17)图示27: Artifact 部署图 (17)图示28: System 部署图 (17)问题清单问题5:未解决的问题? (12)问题6:? (14)问题6:? (14)问题8:? (17)1范围2引用指明相关引用的文档。

(完整版)软件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完整版)软件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完整版)软件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xxxxx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版本历史修改记录⽬录1引⾔ (5)1.1编写⽬的 (5)1.2背景 (5)1.3参考资料 (5)1.4术语定义及说明 (5)2设计概述 (5)2.1任务和⽬标 (5)2.1.1需求概述 (5)2.1.2运⾏环境概述 (5)2.1.3条件与限制 (6)2.1.4详细设计⽅法和⼯具 (6)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6)3.1详细需求分析 (6)3.2详细系统运⾏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需求分析 (6)4总体⽅案确认 (6)4.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6)4.2系统详细界⾯划分 (7)4.2.1应⽤系统与⽀撑系统的详细界⾯划分 (7) 4.2.2系统内部详细界⾯划分 (7)5系统详细设计 (7)5.1系统程序代码架构设计 (7)5.1.1UI(User Interface)⽤户界⾯表⽰层 (7)5.1.2BLL(Business Logic Layer)业务逻辑层 (8) 5.1.3DAL(Data Access Layer)数据访问层 (8) 5.1.4Common类库 (8)5.1.5Entity Class实体类 (8)5.2系统结构设计及⼦系统划分 (8)5.3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9)5.3.1XX⼦系统 (9).1XX模块 (9)列表和分页 (9)创建XX (9).2XX模块 (9)XX列表 (9)XX修改 (9)5.3.2XX⼦系统 (9)5.3.6.1⽤户管理模块 (9)5.3.6.2⾓⾊管理模块 (14)5.3.6.3系统设置模块 (14)5.3.6.4系统登录注销模块 (14)5.4系统界⾯详细设计 (14)5.4.1外部界⾯设计 (14)5.4.2内部界⾯设计 (14)5.4.3⽤户界⾯设计 (14)6数据库系统设计 (14)6.1设计要求 (14)6.2信息模型设计 (14)6.3数据库设计 (14)6.3.1设计依据 (14)6.3.2数据库种类及特点 (15)6.3.3数据库逻辑结构 (15)6.3.4物理结构设计 (15)6.3.5数据库安全 (15)6.3.6数据字典 (15)7信息编码设计 (15)7.1代码结构设计 (15)7.2代码编制 (15)1引⾔1.1编写⽬的说明编写详细设计⽅案的主要⽬的。

计算机软件开发_架构设计说明_书样板.doc

计算机软件开发_架构设计说明_书样板.doc

计算机软件开发_架构设计说明_书模板1 软件开发架构设计说明书产品发布标识[填写说明:模板中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以蓝色斜体显示的文本,用于向作者提供指导,在文档编辑完成后应该将其删除。

文档正文应使用常规、黑色、五号字体即系统设置的“正文”样式文档页眉处的”xxxx系统”和“版本号”仅为示例,请注意更新封页与页眉符合实际情况。

此处的版本号指的是产品版本号封页简要表中的产品名,如无可以不填写。

当某一章/节没有内容时,必须注明N/A,同时标注理由。

例如:本章/节内容无需考虑。

特别说明:当某章/节内容参见其它文档时,不能注明N/A,而应该写明参见某文档的具体章节。

***公司版权所有内部资料注意保密修订记录:派发清单:*动作类型:批准、审核、通知、归档、参与会议,其它(请说明)目录1 简介(6)1.1 目的(6)1.2 文档范围(6)1.3 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6)1.4 参考文档(8)1.4.1 包含文档(8)1.4.2 相关文档(8)1.5 缩略语和术语(8)2 总体设计思路(9)2.1 设计方法(9)2.2 设计可选方案(9)3 系统逻辑结构(10)3.1 总体结构(10)3.2 子系统定义(10)3.2.1 子系统一(11)3.2.2 子系统二(11)3.3 子系统接口设计(11)3.4 主要数据模型(11)4 系统物理结构(12)4.1 总体结构(12)4.2 组件定义(12)4.2.1 组件一(12)4.3 组件接口设计(12)4.4组件与子系统对应关系(12)5 系统部署(13)5.1 网络结构图(13)5.2 部署模式(13)6 关键技术及公用机制(13)6.1 关键技术设计(13)6.2 公用机制说明(13)7 系统重用设计(13)7.1 以往设计的重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1.引言本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描述软件架构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软件架构是软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通信模式、性能表现和可维护性等方面。

良好的软件架构设计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项目概述本系统是一款面向企业内部使用的办公管理系统,旨在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员工管理、考勤管理、公文审批、会议室管理等功能。

系统的用户群体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员工和第三方合作伙伴。

3.架构原则和指导在软件架构设计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和指导:3.1 系统分层我们将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实现系统的分层架构。

这种分层架构有利于系统的组织和管理,同时也有利于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2 模块化设计我们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实现系统的某一方面功能。

这种模块化设计有利于系统的模块化和复用,同时也有利于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3 可扩展性我们将系统设计为可扩展的架构,以便在未来添加新的功能和模块。

这种可扩展性设计有利于系统的长期维护和发展。

3.4 高可用性我们将系统设计为高可用的架构,以便在系统中断或故障时仍能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这种高可用性设计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系统的稳定性。

4.架构概述本系统采用分层架构,由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组成。

其中,表示层负责与用户的交互,业务逻辑层负责实现系统的核心功能,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的交互。

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员工管理模块、考勤管理模块、公文审批模块和会议室管理模块等。

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通过统一的接口进行通信,实现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5.详细架构描述5.1 表示层表示层是系统的最上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

表示层主要包括用户界面、输入/输出处理和业务逻辑调用等功能。

在表示层中,我们采用了MVC (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进行设计,实现了界面、业务逻辑和数据模型的分离,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软件的详细设计阶段提供指导,包括软件的架构、模块设计和接口定义等内容。

详细设计是在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软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软件架构本软件采用三层架构,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2.1 表示层表示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向用户展示系统的输出。

该层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通过Web浏览器与用户进行交互。

2.2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实现系统的核心功能,负责处理用户输入和输出的中间逻辑。

该层与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进行交互,调用相应的服务和数据访问接口。

2.3 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负责数据的读取、写入和更新等操作。

该层使用SQL语言与数据库进行通信,提供数据访问接口供业务逻辑层调用。

3. 模块设计根据系统的功能划分,本文档将系统划分为以下模块:3.1 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的注册、登录和权限管理等功能。

该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权限管理3.2 商品管理模块商品管理模块负责商品的添加、删除和查询等功能。

该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 添加商品- 删除商品- 查询商品3.3 订单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负责订单的创建、修改和查询等功能。

该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 创建订单- 修改订单- 查询订单3.4 支付管理模块支付管理模块负责支付功能的实现。

该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 支付接口对接- 支付结果通知4. 接口定义4.1 用户管理接口4.1.1 用户注册接口- 接口地址:`/user/register`- 请求方法:POST- 请求参数:- 用户名:`username`(字符串)- 密码:`password`(字符串)- 响应参数:- 注册结果:`result`(布尔值,true表示注册成功,false表示注册失败) 4.1.2 用户登录接口- 接口地址:`/user/login`- 请求方法:POST- 请求参数:- 用户名:`username`(字符串)- 密码:`password`(字符串)- 响应参数:- 登录结果:`result`(布尔值,true表示登录成功,false表示登录失败) 4.2 商品管理接口4.2.1 添加商品接口- 接口地址:`/product/add`- 请求方法:POST- 请求参数:- 商品名称:`name`(字符串)- 商品价格:`price`(浮点数)- 响应参数:- 添加结果:`result`(布尔值,true表示添加成功,false表示添加失败) 4.2.2 删除商品接口- 接口地址:`/product/delete`- 请求方法:POST- 请求参数:- 商品ID:`id`(整数)- 响应参数:- 删除结果:`result`(布尔值,true表示删除成功,false表示删除失败) 4.3 订单管理接口4.3.1 创建订单接口- 接口地址:`/order/create`- 请求方法:POST- 请求参数:- 用户ID:`userId`(整数)- 商品ID:`productId`(整数)- 响应参数:- 创建结果:`result`(布尔值,true表示创建成功,false表示创建失败)4.3.2 查询订单接口- 接口地址:`/order/query`- 请求方法:GET- 请求参数:- 用户ID:`userId`(整数)- 响应参数:- 订单信息:`order`(结构体,包括订单ID、用户ID和商品ID等字段)5. 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软件的架构、模块设计和接口定义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XXX>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0
目录
1.引言
[对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架构设计(构架设计)、组件高层设计、组件详细设计。

对于由单个进程构成的简单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

本文档适用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构架设计。

]
[架构设计说明书是软件产品设计中最高层次的文档,它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相关组件(粒度最粗的子系统)的内部设计由组件高层设计提供。

]
[系统:指待开发产品的软件与硬件整体,其软件部分由各个子系统嵌套组成,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
组件:指粒度最粗的子系统;
模块:指组成组件的各层子系统,模块由下一层模块或函数组成;]
[此文档的目的是:
1)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定义系统各组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每个组件(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定义系统的各个进程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3)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

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节点之间的连
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

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4)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设计;
5)定义该产品的各个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指南,各个编程人员应该遵循的编码规范。

]
[建议架构设计工程师与组件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此文档。

]
[架构设计说明书的引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

它应包括此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
1.1目的
[简要描述体系结构文档的目的。

]
1.2范围
[简要说明此文档的范围:它的相关项目以及受到此文档影响的任何其它事物]
1.3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
[说明此文档的阅读对象,简要说明此文档中其它章节包含的内容与文档组织方式,对于不同读者的阅读方式建议。

如:
目标读者是系统最终用户、系统分析员、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市场人员等。

此文档的第2章描述…..]
本项目的组织架构和参与人员如下:
A.项目负责人:
参与开发策划,负责批准项目开发计划书;
安排项目组成人员
从技术和业务上总体把握;
确定项目进度及检验标准
了解开发中存在问题,并及时制定相应对策。

B.技术总协调:
负责制订软件标准。

负责支撑软件的维护。

评估将在其中部署项目最终产品的目标组织的情况。

协调目标组织的建模工作。

在必要时对业务工程工作进行讨论和协调。

对目标组织中所建议的任何变更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C.系统分析、设计:
负责获取用户最终需求,概括系统的功能和界定系统来领导和协调需求获取
及用例建模,编写《XXX新版本软件详细设计》,制订命名规范。

软件构架设计,划分子模块并详细描述各模块功能、要求,和测试要点。

对软件架构中重要的类做详细说明,描述其属性、方法、和相互之间的关
系。

数据库设计,包括定义表、索引、视图、约束条件、触发器、存储过程等。

D.软件开发:
严格按照软件详细设计说明,负责自己开发的模块的资料、软件的备份及保管
工作。

在软件开发中如发现系统分析设计时漏洞提出异议,提交问题报告至项目负责
人。

对各自编写的内容相互交换作单元测试。

负责《用户使用手册》的编写。

E.文档编写:
负责编写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测试方案文
档》。

F.软件测试:
负责对各模块的集成测试,和软件的整体评估测试,在测试完后负责编写《测
试报告》。

1.4术语、首字母缩写
1.5参考资料
此软件架构文档引用文件如下: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6-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8567-2003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9385-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写规范》 GB9386-8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及可维护性管理》 GB/T14394-1993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T9386-1988
《软件维护指南》 GB/T14079-1993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GB/T16680-1996
《软件质量评价》 ISO/IEC 14589
2.系统逻辑结构
[本章描述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包括组件(子系统)的划分与依赖关系定义、组件之间的接口定义、系统功能在组件之间的实现流程、组件功能定义]
2.1总体结构
[本节定义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定义组件划分以及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为了能够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重用性以及能够控制对第三方系统的依赖性(如第三方系统软件、中间件等),在结构设计时可以采用分层方法。

系统可以分为专用应用层、通用应用层、中间件层、系统软件层。

为了统一与便于理解,当用图形化表示组件(子系统)、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时,要求采用UML 的符号与表示方法。

]
2.2系统功能实现
[针对《产品需求说明书》中定义的功能特性,在此描述它们在相关组件(子系统)之间是如何实现的,系统功能实现描述是定义组件之间的接口以及组件功能的基础,选择若干代表性的用例来说明。

在此要求用两种方式来描述功能实现:
1)UML的顺序图;
2)对顺序图的文字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UML顺序图中的生命线代表组件(子系统)。

《产品需求说明书》中各个功能特性的数据流图或顺序图描述是此处设计的基础。

]
2.3组件接口
[本节明确定义:各个组件之间的接口(系统内部接口)。

如果组件之间采用通信协议作为接口,则需要详细定义应用层协议以及低层通信方式。

如果采用API作为接口,则需要详细定义API接口函数(包括参数定义)。

]
[系统的所有对外接口在《产品需求说明书》中明确定义。

]
2.4组件功能
[本节明确定义各个组件的软件功能,其依据是《产品需求说明书》以及系统功能实现描述。

本节通常按照组件进行组织。

2.4.1 组件1
]
2.5数据库关系模型
[ 本节在逻辑层面上定义系统所包含的主体数据库模型,以及主要的实体关系,通常以E-R图形式来表现。

]
3.系统物理实现
[本章明确定义各个组件的可执行程序名与库名、可执行程序与库的运行环境。

可以采用如下表的方式来描述(一个组件包含一个可执行程序与多个库)。

这是下一步设计与开发的分工依据。

定义系统包含的所有进程、每个进程包含的可执行程序名与库名、可执行程序与库的运行环境。

可以采用如下表的方式来描述(一个进程包含一个可执行程序与多个库,与组件不同的是,进程间可以包含相同的库)。

这是实际环境运行反映,也是系统部署的依据。

]
4.系统部署
[本章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

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包括硬件、操作系统、支撑软件)、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

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
5.系统其它考虑
[本章描述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设计。

] 5.1系统可扩展性
[描述系统可扩展性设计与实现方案。

需要对性能、功能、网管/审计、报表的可扩展性进行描述。

]
5.2系统可靠性
[描述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实现方案,包括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有硬件可用性与软件可用性两个方面。

]
5.3系统性能
[描述系统性能设计与实现方案。

]
5.4系统维护性
[描述系统可维护性设计与实现方案。

]
5.5系统安全
[描述系统安全性设计与实现方案。

系统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交易安全等。

]
5.6系统异常处理
[给出系统中的错误类别,以及各类错误的处理要求。

同时对系统中的各个组件的错误异常的处理提出具体的要求。

]
6.约束
[本章给出设计人员与编码人员必须遵循的设计要求与编码要求,包括各种代码的命名、配置文件、日志文件格式定义。

可以通过引用的方式来写本章节。

研开中心将会提供几种主要语言的编码规范,在此可以引用。

]
6.1设计指南
[规定在组件设计中的各种约定与标准。

]
6.2编码规范
[规定在系统实现中必须遵循的编码规定,包括编码风格、变量与函数命名、注释等。

]
6.3配置文件约定
[规定系统的所有配置文件命名方式与格式。

]
6.4日志文件约定
[规定系统的所有日志文件命名方式与格式。

]
6.5运行目录约定
[规定系统的运行目录结构。

]
7.需求矩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