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篆刻作品欣赏
汉印篆刻作品集锦欣赏(2.5X2.5)

经典汉印作品欣赏
本作者今收集汉印60余枚(共80方,有少量重复),较大方印边长为3cm,较小方印边长为2cm(下载后可自行调整)打印后即可用卸甲油上石,上石后与原印一模一样,方便大家练习
本图稿由作者收集而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3-5页有附印30余方)
张久私印阿阳长印渭成令印
吕敞私印巧工司马平安之印
王宏私印骑司马印郑千秋
石易之印易字中间多一横上官建印张君宪印
赵遂之印
未央厩丞张私印寿
汉倭奴国王司马敞印广陵王玺(经典汉玉印)
巍霸巍嫽
军仓令印关内侯印
25。
七彩童年 篆悦人生——关于江苏省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篆刻特色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江苏省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以篆刻艺术为突破口,通过30年不懈追求和努力探索,积极进行各种资源的跨域整合,形成独有的校本篆刻特色文化课程,开创了立德育人的新途径。
【关键词】篆刻艺术;特色文化建设;立德育人【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3-0016-03【作者简介】牛树超,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体育局(江苏徐州,221121)副局长,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主持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教师教学行为及教学有效性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
篆刻艺术,是将书法和镌刻结合起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
篆刻兴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繁盛于清,迄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悠久的传统。
篆刻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
江苏省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篆刻教学和培训,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30多年的传承,篆刻教学形成非遗特色课程,已成为侯集实验小学的名片和办学亮点。
学校的松石印社还曾被中国教育电视台誉为“小小篆刻家的摇篮”。
认真梳理学校的篆刻特色文化建设历程后,笔者有如下四点思考:一、玩“篆”校园,以景化人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始建于1942年,在发展过程中三迁校址,四易其名,历经沧桑,却弦歌不断。
如今的侯集实验小学坐落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景秀丽的房亭河畔,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都会被这里雅致古韵的校园文化所吸引。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布满了篆刻的印迹:金石园、篆刻墙、篆刻魔方、松石印社、篆刻作品长廊……甚至校风校训、班级名牌、楼名、路名牌都包含着篆刻元素。
墨子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比喻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
荀子则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可见,人,作为一个自然的认知主体,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觑。
历代篆刻作品欣赏

历代篆刻作品欣赏⽢旸字旭,旭甫,号寅东,秣陵(今江苏南京)⼈,明代万历年间著名篆刻家,以铁笔隐居鸡笼⼭下(今南京鸡鸣寺⼀带),⽢旸篆书颇负盛名,精于刻印,尤好秦汉玺印。
⾃云:“余世家居秣陵,⾃⼤⽗相传⽽下,先后相承,皆好古者,乃先⼈暨伯考宦游海内,⼜殚⼼求索,仅得古印章若⼲计,⽽余⼜性癖,喜欢篆⾪六书。
嗜镌锼,每有佳处,辄勒之⾦⽯,乃谬谓古⼈之不多让也。
”为求秦汉传统真谛,见《印薮》等⾏世的⽊刻本,多有失真,遂以⾦⽯铜⽟摹刻,废寝忘⾷,历时七年,得印1700余万,辑成集古印谱《印正》,刊⾏于世。
如此严谨的治学态度,如此苦⼼经营七载摹刻古印,实为历代篆刻家所没有。
功夫不负苦⼼⼈,⽢旸练就的⼀⼿⾼超的摹印本领,为其篆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印风虽受到⽂彭、何震的影响,但由于⽆⼈可敌的秦汉古印功底,使印作更得汉印神髓。
⽩⽂印线条较何震秀润⽼练,朱⽂仍汉⼀路,线条劲键,有刚切铜铸之美,朱⽂仿元朱⽂、篆法、章法、⼑法精到,已⾮⽂、何所及。
在他所处的那种时代,⽢旸能刻出这等功⼒不凡的朱⽂印,实在是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1.gif (8013 字节)梁⼠升印曾鲸之印3.gif (4018 字节)朱完之印4.gif (7939 字节)龙骧之印5.gif (5030 字节)波⾂6.gif (4751 字节)吴鸣皋印7.gif (3636 字节)程国宝印⽢旸私印胡正⾔(1584--1674)字⽈从,号⼗⽵斋主,默庵⽼⼈。
安徽休宁⼈,久居南京,明亡前曾官武英殿中书舍⼈。
参加“复社”,交游甚⼴。
明亡后,闭门谢交,以⽰不屈之节。
他是明末清初艺坛上博学多才的艺术家,善画⼭⽔、⼈物、花卉,真、草、⾪、篆各体俱精,⼜长于篆刻,并擅制墨、印笺纸等。
所辑《⼗⽵斋画谱》、《⼗⽵斋笺谱》,均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胡正⾔篆刻主要受何震印风的影响,亦从古印中汲取养份。
他取法何震平实⼀路,并参⼰意,有⾃⼰⾯⽬。
豪放虽不及何雪渔,但⼑法圆润,不激不厉,平正⼯稳,⽓息纯朴,具有⾃然和谐之美。
人教版小学美术——篆刻课件

篆刻的工具和材料
• 磨石:用于磨利刻刀的辅助工具。
篆刻的工具和材料
材料
• 印章石:常用的印章材料,有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每种石头 都有不同的质地和颜色。
• 木材、金属等:除了印章石,篆刻也可以使用木材、金属等材料进行 创作。
篆刻的基本技法
文字设计:根据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文字内容,并进行 艺术化的排版和设计。
01
观察与思考
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美和创意元素,
为篆刻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02 03
实践与创新
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提高学生们的篆刻技能。在技能熟练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们勇于创新,尝试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融入到作品中,创作出 独具特色的篆刻作品。
合作与交流
组织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创作经验和心得。在合作与交流的 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和创作能力。
探索新的篆刻技法和材料
技法创新
尝试运用不同的刀法、刻法,探索新的篆刻技法,如采用浮 雕、阴刻等手法,丰富篆刻作品的表现层次和质感。
材料拓展
除了传统的石材、印章料外,还可以尝试使用陶瓷、金属等 新材料进行篆刻创作。这些新材料不仅可以带来新的视觉感 受,还能拓宽篆刻的应用领域。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篆刻艺术的欣赏和评价
欣赏篆刻作品的角度和方法
01
02
03
04
角度一
整体构图。篆刻作品的整体构 图是否匀称、协调,能否给人
一种平衡美感。
角度二
线条韵律。观察作品的线条, 是否流畅、有力,是否体现出
篆刻刀具的独特韵味。
谢小毛作品欣赏

届 中青展 :一 、 二 、三 、 四 、五届 全 国 篆 刻 艺 术 展 ;全 国首 届 、二届 楹 联 展 、西 泠 印社
一
、
二 、三 届全 国篆 刻作 品评 展 :首 届 、二
届 、三届 《 当代 流 行 印风 》 展 全 国六 届 书 展 、首届 全 国隶 书展 、九 九 《 国书 法 》 年 中 展 、二届 国 际 篆刻 艺 术展 : 中国第 一 届 寿 山 石 篆刻 艺 术 作 品展 、当代 篆 刻 家邀 请 展 、江 山多娇 —— 庆祝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成 立 六十 周
Ar tM or et k
萎 巾 】 娄 勿
谢 小毛 .16 年 7 生 。20 年 结业 于 中 3 月 9 01
央美 院 国 画系 20 年 进修 于 国家 画院 程 大 08 利课 题班 。现 为 中 国书 协 会 员 、中 华诗 词 学
会会员、 《 艺境 》 杂 志主 编等 。
年篆刻艺术精品展等。 出版有 《 谢小毛书画篆刻》 、 谢小毛
篆 刻作 品 集 》 、 《 原星 座 系列 之 九— — 谢 中 小毛作 品集》 《 谢堂 艺丛》 甲卷 、乙 二
卷 、 《 小毛作 品精选》 、 《 谢 谢小毛 作品
集》 等 。
地址 :北 京 回 龙观 小 区龙 禧 苑 2 5 楼 5 区 号 单
元3 1 0 号
邮编 :120 028
电话 :54 0 7 8 9 52
秋 手机 :15 09 3 3 13 1 85 2 2 9 8 5 22 8 7 3 5
五
起
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湘版美术第8册下学期第三课 方寸之间

教学重难点
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法
学法
讲授、鉴赏、体验、演示等。
教师地挂牌仪式引出问题
问:什么是篆刻?
二、新课教授
1、印章的作用以及名称的演变。
2、篆刻艺术的历史:历代篆刻作品欣赏。
什么是篆刻: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
3、篆刻艺术的特点:在较小的面积内,运用汉字独特的造型,对笔画加以虚实轻重的组织、进行丰富的艺术变化。
4、阳刻作品与阴刻作品比较分析,找出不同点:
①出示一组阳刻作品(朱文)
第5课方寸之间
总课时第10课时
2017年3月24日
八年级
课题
第5课方寸之间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对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能够辨识不同表现类型的印章。在篆刻实践中,能够结合运用相关课程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镌刻治印,通过尝试掌握篆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按照治印的基本步骤刻简单的印章、合理地运用章法。
学生回答
1、学生自主回答
2、结合历史内容说说篆刻史。
3、学生交流、归纳。
4、欣赏、交流,小组商讨。
5、尝试不同刀法。
6、交流、归纳步骤。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篆刻的方法。
学生交流评价。
教学
反思
②出示一组阴刻作品(白文)
5、印章的品类欣赏:名章作品、闲章作品、肖形章
6、钤印的方法
7、篆刻工具及刀法演示
8、治印基本步骤介绍:
①写印稿;
清代尺天居士思山亭篆刻

清代尺天居士思山亭篆刻1.引言1.1 概述尺天居士是清代一个著名的文人墨客,他以篆刻技艺而闻名。
而他创作的《思山亭篆刻》更是尤为出众。
《思山亭篆刻》是尺天居士思山亭四字题款所刻下的一组篆刻作品,这一系列的作品既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又融入了尺天居士对于山水自然的独到见解。
它不仅是尺天居士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篆刻的一大瑰宝。
《思山亭篆刻》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风格上。
尺天居士以书法刻印的形式,将自己对于山水意境的感悟融入到每一个字的刻划之中。
他善于运用饱满、有力的笔触,使得每个字的形态都充满了生命力和力量感。
同时,他也注重结构的安排和合理的布局,使得整个作品在视觉上更加协调统一。
尺天居士通过自己独特的篆刻技法,将文字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了鲜明的个人篆刻风格。
此外,《思山亭篆刻》作品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尺天居士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融入了自己对于山水的独特见解。
他通过精湛的篆刻技艺,将自然风景、山川河流的美妙之处刻画得入木三分。
他不仅能够准确地表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能够通过自己对于自然的感知与思考,将一种宁静、深邃的意境传递给观者。
这使得《思山亭篆刻》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更是艺术家内心的思考和感悟的表达。
综上所述,尺天居士的《思山亭篆刻》是清代篆刻艺术中的一颗明珠。
它既具备了独特的篆刻风格和艺术形式,又融合了艺术家对于自然山水的独特见解。
通过这一系列作品,尺天居士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作能力,更为后世篆刻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思路和借鉴。
尺天居士思山亭篆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艺术价值,更体现在对于篆刻艺术的影响和传承上。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进行介绍和解释,让读者知道文章将如何展开和组织。
在这里,我们可以描述清楚文章的分段、章节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文章结构示例:文章采用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展示研究对象尺天居士思山亭篆刻的相关信息。
历代篆刻作品欣赏

战国 纵24mm,横
8mm 故宫博物院藏。 印文:韩生■。
战国 纵14mm,横14mm 上海博物馆藏。 印文:祝迅。
战国 绿松石 纵14mm,横14mm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印文:郾炅。
战国小玺 印文:百千万。
战国小玺 印文:大吉昌。
战国小玺 印文:大质。
战国小玺 印文:敬其土。
战国小玺 印文:日幸(四灵印)。
三国 纵23.5mm,横24mm 故宫博物院藏。 印文:建威将军章。
三国 金 纵25mm,横25mm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印文:平东将军章。
三国 纵24mm,横24.5mm 故宫博物院藏。 印文:校尉之印章。
晋 金 纵23.5mm,横23.5mm 湖南省博物馆藏。 印文:关中侯印。
晋 印文:归义叟侯,驼纽。
秦 玉 纵23.5mm,横23mm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印文:公孙榖印。
秦 弄狗厨印。
秦 宜春禁丞。
秦, 菅里。
秦,法丘左尉。
西汉 阳平家丞
这方汉初官印的高明之处在于斜笔众多,而能通过奇妙的组 合使得重心不失,正如孙过庭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西汉 玉 纵28mm,横28m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印文:皇后之玺。
西汉 纵21.5mm,横21.5mm 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藏。 印文:楚骑千人。
西汉 纵22.5mm,横22.5mm 故宫博物院藏。 印文:右泉范监。
西汉 纵22mm,横22mm 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藏。 印文:相令之印。
西汉 纵23mm,横23mm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印文:方除长印。
汉肖形印,刺虎。 汉肖形印,技击。
汉肖形印,灵兽。 汉肖形印,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