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维生素B族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中国维生素B族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维生素B族在中国市场上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据统计,中国维生素B族市场规模已逐年扩大,未来预计将保持较高增长率。
本报告将就中国维生素B族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商机进行深入研究。
一、市场概况近年来,维生素B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但也造成了环境的恶化、饮食习惯的改变等问题,导致各种疾病的增多。
这些问题间接促进了维生素B族的需求,推动了中国维生素B族市场的不断扩大。
目前,市场上主要销售的维生素B族产品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
维生素B族产品不仅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等领域,还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医药、化工、饲料等。
二、市场前景1.市场空间广阔,市场前景乐观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维生素B6生产国,但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维生素B族产业链水平仍相对较低。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国维生素B族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市场前景仍然十分乐观。
2.政策利好,市场更趋稳定我国针对维生素B族行业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中,加大对维生素B族产品的研发、加快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将进一步促进市场健康成长。
3.需求增长因素不断,市场发展势头强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维生素B族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当前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更高,对维生素B族产品的需求增长势头更强劲。
三、投资商机1.加大技术研发,推动产品升级加大技术研发,推动维生素B族产品升级,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投资者可以通过向科研机构提供资金或技术等支持,帮助其打造先进的技术平台和研发团队,为产品升级提供支持。
2.抓住市场机会,开发新产品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维生素B族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投资者可以抓住市场机会,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维生素研究报告

维生素研究报告维生素是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它对于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对维生素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下面将详细介绍维生素研究的最新进展。
首先,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它具有抗氧化、促进免疫系统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功能。
最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C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能够改善皮肤的质量。
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C能够减少皮肤老化的迹象,具有抗皱和护肤的效果。
此外,维生素C还能够帮助减轻炎症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因此,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对于保持健康的皮肤非常重要。
其次,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对人体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
最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还能够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因此,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对于保持骨骼健康以及预防慢性疾病非常重要。
再次,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最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E能够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并且具有抗癌和抗衰老的效果。
许多研究表明,摄入足够的维生素E能够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此外,维生素E还能够改善皮肤的质量,减少皱纹和斑点的出现。
因此,适量摄入维生素E对于提高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最后,维生素B12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它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红细胞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最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B12缺乏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记忆力减退和抑郁症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2能够改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
此外,维生素B12还能够提高能量水平,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因此,适量摄入维生素B12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
总之,维生素研究的最新进展表明,维生素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适量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能够帮助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并改善皮肤质量。
中国维生素D2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中国维生素D2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中国维生素D2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日常饮食中的营养成分是否充足,其中维生素D2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营养素,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同时,随着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维生素D2行业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关于中国维生素D2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商机有哪些研究呢?一、市场现状分析目前,中国的维生素D2市场处于爆发期,市场规模正在逐年扩大。
维生素D2是一种纯天然维生素,可以通过食品、药品等多种途径获得,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人们食品摄入维生素D2的量不足,尤其是长期居住在城市,室内活动多的人群,他们的维生素D2缺乏状况更为严重。
因此,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维生素D2的摄入,推动了维生素D2市场的不断发展。
二、市场前景预测根据市场调查,未来几年中国的维生素D2市场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预计到2026年,中国的维生素D2市场规模将达到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
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和婴幼儿市场,以及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的维生素D2缺乏问题。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中国维生素D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前几名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其中,橄榄生物、鲁香园、南京颂嘉、通化东宝等企业本土品牌公司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部分跨国公司也在中国维生素D2市场中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如百力生物、康特药业等。
四、投资商机在维生素D2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利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进行精准投资,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跟据市场调查,未来学科专业、经验资深的专业团队对维生素D2行业投资的前景相对较好,拥有供应链、研发等方面优势的丰富资金实力、行业经验丰富的企业也可以找到商机,依靠科技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综合以上,中国维生素D2市场前景广阔,市场趋势呈快速发展态势,可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维生素行业研究报告

维生素行业研究报告维生素行业研究报告(上)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有机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维生素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维生素行业进行深入研究,从行业概况、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行业概况维生素行业是以维生素为核心生产的相关产业,主要包括维生素A、B、C、D、E和K等多种类型。
目前,全球维生素行业呈现出多元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1. 维生素种类繁多维生素种类多样,每种维生素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维生素C 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美容品,维生素B被用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维生素D则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等。
2.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维生素的需求日益增长。
维生素的应用场景也从传统的医疗领域拓展到了更多的领域,比如食品、饮料、保健品等。
特别是在抗氧化、免疫增强和美容养颜领域,维生素的需求更是高涨。
3. 竞争格局激烈维生素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维生素品牌和制造商。
大品牌拥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而小品牌则凭借创新产品和差异化营销,不断争夺市场份额。
4. 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目前,维生素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洲、日本等。
这些国家在维生素研发、生产技术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占据着全球维生素市场的主导地位。
维生素行业研究报告(下)二、市场需求分析维生素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维生素作为改善和维护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如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对维生素的需求更为强烈。
2.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导致了人们对食品质量的担忧。
维生素作为一种可以直接或间接添加到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因其安全、可靠的特点而备受青睐。
2024年维生素B5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维生素B5市场分析报告概述维生素B5,也称为泛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能量代谢、脑功能、皮肤健康等。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和益处,维生素B5市场逐渐扩大。
本文将对维生素B5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市场规模、市场趋势以及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维生素B5市场在过去几年迅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人们对健康和个人护理方面的关注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维生素B5市场规模达到X万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预计将达到Y万美元。
亚太地区是维生素B5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市场份额约占总市场的40%。
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是重要的市场,分别占据约30%和20%的市场份额。
市场趋势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维生素B5的需求也在增加。
维生素B5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
人们越来越重视维生素B5的补充,希望通过维生素B5改善身体健康和美容效果。
新产品开发和创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维生素B5市场不断涌现出新产品和创新。
例如,一些公司推出了维生素B5喷雾剂、粉末、片剂等多种剂型,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将推动维生素B5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在线购买维生素B5产品。
电子商务平台的便利性和产品种类的丰富使得消费者更容易获得他们所需的维生素B5产品。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维生素B5市场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机会。
竞争格局维生素B5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多家公司参与。
这些公司包括制药公司、保健品公司以及个人护理产品公司。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维生素B5产品品牌有A、B、C等,其中品牌A在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
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等方面。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司们不断努力改善产品质量、加强市场营销和拓展新的销售渠道。
结论综上所述,维生素B5市场规模正在逐渐增大。
天然维生素研究报告

天然维生素研究报告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种营养物质,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
而天然维生素则是指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维生素,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来源。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天然维生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天然维生素的来源、作用、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天然维生素的来源1.植物来源植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中许多植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例如,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绿叶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和叶酸。
此外,大豆、豆腐等植物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和B6等。
2.动物来源动物食品也是人类获得天然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
例如,肝脏是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鱼、虾、蛋类等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和B12。
同时,动物食品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3.微生物来源微生物也是天然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
例如,发酵食品中的维生素B族就是由微生物产生的。
例如,酵母、乳酸菌、酸奶等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B6和B12等。
二、天然维生素的作用天然维生素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以下是各种维生素的主要作用:1.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维持人体视觉、皮肤、呼吸道、骨骼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同时,它还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分化和生长。
2.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包括多种维生素,如B1、B2、B6、B12等。
这些维生素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维持神经系统、心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
同时,它们还有助于维持人体的免疫系统和血液健康。
3.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人体抵御自由基的侵害,减少氧化应激。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持皮肤、骨骼和结缔组织的健康。
4.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钙的吸收和利用,维持骨骼的健康。
同时,它还有助于维持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5.维生素E维生素E也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侵害,保护人体细胞免受损伤。
维生素c行业研究报告

维生素c行业研究报告
根据维生素C行业的研究报告,以下是一些主要观点和结论:
1. 市场规模:维生素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医药和食
品添加剂等领域的重要营养补充剂。
预计维生素C市场规模
将持续扩大,特别是在保健品市场的需求增长推动下。
2. 成长驱动因素: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营养健康需求的增加是维生素C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另外,老年人口的
增加以及对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的需求也提供了市场增长的机会。
3. 市场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维生素C的重要性,并
将其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此外,人们对天然和有机产品的偏好也促使厂商生产更多含有天然维生素C的产品。
4. 竞争格局:维生素C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有很多大型制
药公司和营养品制造商参与其中。
这些公司在产品创新、市场推广和渠道分销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
5.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也在不
断改进。
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技术使得维生素C的生产更加
可持续和成本效益高。
6. 市场前景:维生素C市场的未来前景看好。
预计随着健康
意识的增加,维生素C市场将继续扩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
家市场的增长推动下。
总结起来,维生素C行业研究报告表明,维生素C市场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受到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老龄化人口增加以及对营养健康产品的需求增加的推动。
行业竞争激烈,但不断进步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促使市场持续发展。
未来,维生素C市场的前景看好。
维生素D类市场前景规划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科技的进步为维生素D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 更多可能性,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
国际市场需求
国际市场对维生素D类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为企 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研发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
严格把控质量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赢得消费者信任。
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度要求较高,对价格敏 感度较低。
维生素D类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价格趋势
近年来维生素D类产品价格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
价格影响因素
原材料价格波动、生产成本、品牌竞争策略等 。
未来价格预测
预计维生素D类产品价格将保持稳定,品牌竞争将更加激烈,价格战可能加剧。
04
维生素D类市场发展策略
竞争格局
02
03
消费群体
市场上存在多个品牌和生产商, 竞争激烈,价格战和营销战成为 常态。
中老年人、孕妇和儿童是维生素 D补充剂的主要消费群体,健康 意识强,需求量大。
维生素D类市场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 高,对维生素D补充剂的 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技术创新
未来将有更多关于维生素 D提取、合成等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 本。
VS
市场营销
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定位 、定价、渠道和促销等方面,提高产品知 名度和销售量。
拓展销售渠道与加强渠道管理
销售渠道
开拓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 线下渠道,扩大产品的覆盖面和销售 量。
渠道管理
加强渠道合作伙伴的招募和管理,建 立稳定的销售网络和渠道体系,提高 渠道效率和忠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国维生素价格走势及行业发展趋势【图】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维生素不参与构成细胞,也不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但维生素是一种重要的调节物质,缺乏维生素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疾病。
维生素在人体和动物体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应用集中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饲料添加剂三个方面,其中维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比例最大,超过 70%。
由于饲料中的维生素添加量很小,维生素成本仅占饲料成本的 1%-2%,饲料的总体成本随维生素的价格变动不大,下游产业对于维生素的价格变化敏感度较低。
饲料产业近年来需求量较为稳定,整体呈现缓慢上涨的趋势,预计未来5-10 年的年增长率将会维持在 1%-3%左右。
我国目前的生猪存栏量位于历史地位,随着猪肉价格上涨,未来新增生猪存栏量有望触底反弹,猪饲料需求量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扩张。
总体来说,维生素的下游需求变化较小,对于维生素的需求也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
2010-2014年全球饲料产量(亿吨)及其增长率
维生素行业中又细分有多个品种,主要包括 VA、VB1、VB2、VB5、VB6、VE、VD3、VC,VK3等,每个子行业中基本都存在巨头垄断的特点。
维生素行业各个品种的总需求量不大,几个企业往往便能满足全球的需求量。
维生素行业是高污染行业,环保设施需要较高的投入,因此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较大。
维生素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不同的合成和处理路线有不同的经济效益,需要一定的科研投入量。
维生素行业中各个产品中一般都存在 3-4 个具有垄断性的公司占据全球超过 80%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维生素的需求量大多较小,仅为千吨或万吨级,维生素产能过剩情况较为突出,部分产能参考开工率不足 50%。
主要维生素全球供应需求量及垄断情况
在 21 世纪初期,由于维生素行业的整体污染较为严重,全球的维生素产能逐渐向我国集中,维生素行业在我国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出口国,主要出口产品有VE、 VB3、VB5、VB1及 VD3。
2008-2015年中国维生素出口量
2015年中国出口维生素分类占比
维生素 A 是维持生物体正常视觉功能和免疫功能正常的重要维生素,在人体中主要由植物中摄取的β-胡萝卜素合成,是动物饲料中必须添加的维生素之一,添加量约为12000-16000U/kg,换算成常用的 50 万 U/g 的维生素 A 约为 24mg/kg-32mg/kg。
1 月 21日,新和成宣布提高维生素 A 报价至 180元/kg,相比于之前的价格提升了 80%,这一事件意味着我国维生素 A 的价格正式进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中。
目前全球 VA产能约为 30000吨,需求约为 25000吨,产能略微过量。
由于维生素A的技术门槛较高,生产VA的中间体-柠檬醛。
巴斯夫公司柠檬醛产能全球占比超过60%,帝斯曼、金达威、西南合成等均采购巴斯夫柠檬醛及下游产品生产VA、香料香精或VE。
目前国内仅有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能规模化生产,这3家维生素A生产企业合计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
国际生产企业有帝斯曼(DSM)、巴斯夫(BASF)、安迪苏,其市场占有率为60%。
与此同时,我国维生素A得益于生产成本优势,市场份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我国维生素A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和越南。
由于维生素A80%用于饲料添加剂,因此东盟地区以发展近海捕捞和养殖业为主的国家如马来西亚、越南等市场需求旺势。
2014年以来国产 VA价格走势图
维生素 A 目前的总体供应较为紧张,下游需求备货较少,价格上涨的态势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B族维生素一向被视为市场上的“小品种”,近年出口发展很快,目前已位列维生素类第三大出口商品。
据国外最新报道,在牲畜或家禽出栏一两个月前给予一定量的维生素B1和烟酸/烟酰胺等B族维生素,可使屠宰后的肉质更加鲜嫩、含水量高、口感更佳,所以B族维生素现已成为国外饲养业必不可少的饲料添加剂。
这一新发现直接导致B族维生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猛增。
VB1、VB2是 2015年率先进入上涨周期的维生素品种。
2015年下半年,这两种 B族维生素价格均出现了环保事件,其作为催化剂导致价格大幅增长,其中 VB1 上涨超过 50%,VB2上涨接近 100%。
与 VB5和 VA 的快速上涨不同,VB1、VB2的上涨速度相对较慢,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上涨过程,每次调价幅度较小,从当前形势来看,VB1 价格已经逐渐趋稳,而 VB2的价格则仍具备上探的潜力。
我国维生素B1的主要生产企业是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和江西天新药业有限公司,国际市场占有率约70%左右。
维生素B2隶属于小品种维生素,种类比较多。
全球维生素B2最大的生产企业是我国的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还有巴斯夫(BASF)和帝斯曼(DSM)两家跨国企业。
这3家的产量已经占据了全球超过80%的市场份额。
其中,65%用于饲料添加剂,22%用于医药产品,13%用于食品工业。
VB5 又称为 D-泛酸钙,是辅酶 A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混旋泛酸钙中,只有右旋体才具有生物活性,参与体内代谢,在饲料中的含量约为 20-40mg/kg。
VB5 是近期维生素涨价潮中价格上升幅度最为明显,上升速度最快的维生素,市场价格已经由 12月初的 60元/kg上升至目前的 300元/kg。
目前 VB5全球需求量约 19000吨,全球产能约 25000吨,主要集中于我国,其中亿帆鑫富产能12000吨和山东新发 8000吨产能,而山东华辰具有年生产 3000吨 VB5的能力。
由于海外厂商如巴斯夫和帝斯曼目前整体的VB5产量不高,全球VB5价格主要由国内生产商决定。
目前泛酸钙全球需求量约1.9万多吨,其中80%用于饲料添加剂,只有20%用于医药和食品添加剂。
杭州亿帆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全国出口数量中占比高达60%以上,同时在世界排名也属首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
排名第二的是山东新发药业有限公司。
国外主要生产商为帝斯曼(DSM)、巴斯夫(BASF)。
2014年以来国产 VB5 价格走势图
维生素C是我国维生素类原料药出口大宗品种。
我国维生素C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技术及产能优势,占据了全球近90%的市场份额。
我国维生素C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荷兰帝斯曼公司,其位于苏格兰的达瑞工厂产能约有2.3万吨,但生产成本远高于我国,主要满足帝斯曼公司维生素C制剂产品的需求。
此外,印度也有部分产能,但印度的气候不利于发酵,需从中国采购原料中间体古龙酸后再进行后续加工。
近年维生素C的市场乱象,与欧元区经济衰退有关,而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维生素C生产企业盲目扩产、低价竞销情况严重。
维生素C行业受累于产能过剩之殇,国内各企业间大打价格战,使得出口价格持续下跌,造成我国维生素C 出口损失数亿美元,不仅企业在成本线上挣扎,也严重损害了我国维生素C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维生素E生产企业主要有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量约4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5%;国外主要供应商是帝斯曼(DSM)和巴斯夫(BASF),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
维生素E原料80%以上用于饲料添加剂,医药和食品添加剂及化妆品约占20%。
目前我国出口的维生素E主要以饲料添加剂为主,而帝斯曼(DSM)和巴斯夫(BASF)主要生产医药级高端产品,他们掌控着全球维生素E市场话语权。
这轮维生素价格上涨主要原因
1、2015年12月份维生素A生产老大DSM停产检修,国内1月份新和成VA 大幅涨价引发了国内VA涨价。
2、新增产能进入受到限制,供给收缩。
在供给侧改革的框架下,化工企业的环保监管标准趋于严厉。
产业短期供给收缩是大势所趋。
3、下游需求刚性为涨价提供支撑。
虽然近年来,维生素市场增长缓慢,但这种产品主要用于医药和饲料,产品不可替代,属于刚性的需求。
随着供给端收缩,价格上涨的空间和幅度可能比较大。
4、核心厂家涨价意愿强烈。
主要厂家前期低价导致经营状况不佳,产品涨价能够大幅增加毛利,改善经营状况,因此生产厂家提价意愿强烈结论:
整体来说,维生素产能过剩严重,价格上涨会带动产量增加。
但市场需求没有出现本质上的改变,后期承接力度有限。
其次现在DSM检修完成,已经恢复生产,会导致维生素A价格下跌,从而引发整个维生素相关品种价格下跌。
另外,唯一能支撑维生素大涨的因素是国内开展环保清查,让生产维生素企业大范围停产检修,国内维生素企业基本占据主要的市场,从而引发维生素的持续涨价。
但现在并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会大范围停产,这一轮是生产企业寡头提价的价格上涨,并不是需求引发的价格上涨,其次现在DSM检修完成,已经恢复生产,会导致维生素A价格下跌,从而引发整个维生素相关品种价格下跌,我认为并没有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