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护理课件

早期识别和适当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定义与背景
相关统计
根据研究,约有5-10%的人群可能会受到躯体形 式障碍的影响。
此类障碍在女性中更
主要症状
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多种身体症状,例如疼痛 、疲劳、消化不良等。
心理评估有助于识别潜在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 别和应对情绪问题。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知 识,帮助他们理解病情。
教育能够促进患者自我管理,增强其应对能 力。
护理干预
躯体形式障碍护理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定义与背景 2. 临床表现 3. 护理评估 4. 护理干预 5. 随访与评估
定义与背景
定义与背景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身体症状 ,但并没有明确的生理原因。
这种障碍可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压力、 焦虑等。
定义与背景
为什么重要
随访与评估
长期管理
为患者提供长期的心理支持和资源,帮助其维持 健康状态。
长期管理能够防止症状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谢谢观看
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生理基础,但却会对患者 造成明显影响。
临床表现
伴随症状
躯体形式障碍常常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
这可能导致患者对症状的过度关注,从而加 重困扰。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根据DSM-5,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需要排除 其他医疗条件,同时症状必须显著影响正常 生活。
躯体形式障碍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持续的关注可以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谢谢观看
这些因素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积极影响。
如何应对躯体形式障碍?
如何应对躯体形式障碍? 综合治疗
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综合方案 。
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中效果显著。
如何应对躯体形式障碍? 支持性治疗
提供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痛苦和焦 虑。
社交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如何应对躯体形式障碍? 定期随访
躯体形式障碍的危害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2. 为什么躯体形式障碍需要关注? 3. 如何识别躯体形式障碍? 4. 预防躯体形式障碍的方法是什么? 5. 如何应对躯体形式障碍?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定义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身体症状 ,但缺乏可解释的生理基础。
患者常常经历疼痛、疲劳等不适感,影响生活质 量。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慢性疼痛、消化不良、乏 力等。
这些症状常常反复出现,难以通过医学检查确诊 。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影响
此障碍可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工作表现和家庭 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患者可能因症状而缺勤或减少社交活动。
为什么躯体形式障碍需要关注 ?
为什么躯体形式障碍需要关注?
流行病学
研究显示,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在普通人群中 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约有10%-20%的门诊病人可能受到这一障碍的影 响。
为什么躯体形式障碍需要关注? 心理健康影响
躯体形式障碍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常常并存 。
人卫版精神病学之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教学护理课件

目录
躯体形式障碍概述分离转换性障碍概述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治疗与护理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预防与控制典型案例分析
01
CHAPTER
躯体形式障碍概述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其严重程度并不足以解释患者的痛苦与焦虑。
详细描述
综合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护士、康复师等,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结词
长期跟踪随访
总结词
个体化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随访,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的可持续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定义
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等多种类型。
分类
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生物学、心理社会和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例如,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学因素、神经心理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都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病风险。
病因
目前对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患者的注意偏向和解释偏向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详细描述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总结词
综合护理措施
总结词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总结词
加强医患沟通
01
02
03
04
05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一、疾病概述躯体形式障碍是指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这些身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
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二、疾病分类神经症、精神科三、病因及发病机制1.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多具有敏感多疑、固执、对健康过度关心的神经质个性特征。
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导致感觉阈值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
患者内向、孤僻,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化十分关注,具有自恋倾向的价格特征,可能成为躯体形式障碍发病的人格基础。
具有敏感多疑、易受暗示、性格内向的人,在患躯体疾病时易出现短暂性躯体形式障碍。
2.神经生理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滤过功能障碍。
个体一般不能感受人体内脏器官的正常活动,因为它们在网状结构或边缘系统等整合机构中被滤掉了,以保证个体将注意力指向外界,而不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所纷扰。
一旦滤过功能失调,患者的内激感增强,各种生理变化信息不断被感受,久而久之这些生理变化就可能被患者体会为躯体症状。
3.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父母对疾病的态度、早年与慢性疾病患者生活在一起是发生躯体化障碍的易患因素。
躯体化障碍和疑病症成人患者的症状常常是他们儿童期所看到的患慢性疾病家属的症状模式。
儿童早期的疾病、童年期受到父母过度的照顾和保护或缺乏照顾都有助于成年后躯体化障碍的形成。
由于躯体症状较精神疾病易于为别人接受,所以患者更趋向于将心理症状归为躯体原因。
另外,医生通过对症状的治疗或用所谓时髦的诊断名称,不恰当地强化了患者对身体疾病的认识等,也会导致躯体形式障碍。
综合科常见的躯体形式障碍

概述(1)
• 据WHO报道,在全世界50亿人口中,约5 亿人有心理卫生问题。
• 1992年WHO组织14个国家的15个城市进 行全球合作研究显示:心理障碍患者多以 躯体不适为主诉到综合医院就诊。
概述(2)
在临床诊治中,一些病人往往反复陈述 躯体不适症状,不断寻求医学检查,却 得不到任何阳性结果。 尽管反复说明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并 给予再三保证,仍不能减轻患者的忧虑 和躯体症状 临床识别率低、漏诊率低、治疗率低
8.头痛归因于物质或物质的的戒断(Headache attributed to a substance or its withdrawal)
9. 头痛归因于感染(Headache attributed to infection) 10.头痛归因于内环境稳定失调疾患(Headache attributed to disorder of
homoeostasis) 11.头或面痛归因于头颅、颈部、眼、耳、鼻窦、牙、口腔或其他面部或头颅构
造疾患 (Headache or facial pain attributed to disorder of cranium,neck, eyes,ear, nose,sinuses,teeth, mouthor other facial or cranial structures) 12.头痛归因于精神疾病(Headache attributed to psychiatric disorder) 13.颅神经痛和中枢源性面痛(Cranial neuralgias and central causes of facial pain) 14.其他头痛、颅神经痛、中枢性或原发性面痛(Other headache, cranial neuralgia, central or primary facial pain)
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心理护理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躯体形式障碍概述 • 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 病人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 病人心理护理的实践案例 • 病人心理护理的挑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躯体形式障碍概述
定义和特点
定义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 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显示阴性,以及医生给予 恰当的医学建议,但患者仍不能打消顾虑。
自我管理
教导病人如何自我监控病情、调整心 态、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以实现自 我管理和控制疾病的良好状态。
04
病人心理护理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
中年女性患者,长期受躯体形式障碍的困扰,表现为身体不适、疼痛, 但医学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予药物治疗 及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方案: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和 心理教育,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科技支持:随着人工智 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 发展,心理护理手段将 更加多样化、便捷化, 为病人提供更为高效和 个性化的服务。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建立信任
护士应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诉求,关注患 者的感受,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支持。
尊重患者
护士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和人格,避免对患者进行指责或批评,以 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问题 ,减轻疼痛和躯体症状,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护理的目标和原则
心理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识别和解决心理社会因素,改善情绪问题,提高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
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

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躯体形式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对自己的外貌存在严重的不满和扭曲的认知,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社交和功能障碍。
因此,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和心理治疗师更好地认识和诊断这一疾病。
首先,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自己外貌的过分关注,患者长时间、频繁地对自己的外貌缺陷或想象中的缺陷进行过分关注,这种关注明显超出正常水平。
2. 强迫行为,患者因为对自己外貌的不满而出现强迫性行为,比如反复检查镜子、进行过度的化妆或整容手术等。
3. 社交和功能障碍,患者因为对自己外貌的不满而避开社交活动,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功能。
4. 认知扭曲,患者对自己外貌的认知出现明显的扭曲,比如认为自己的外貌缺陷是明显的,而他人并未注意到。
在诊断躯体形式障碍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外貌不满的情况,比如厌食症、抑郁症等。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心理评估和身体检查。
在进行诊断时,临床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症状和行为,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
此外,还需要结合家属或其他关系密切的人的观察和描述,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对于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整形外科医生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症状和行为,并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DSM-5》的诊断标准,结合全面的评估和多学科的合作,来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和诊断躯体形式障碍,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帮助。
躯体形式障碍

基层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躯体形式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2
共随机筛查1673例病人,其中576例完成诊 断性检查。
符合ICD-10心理障碍的加权总患病率为 9.7%,其中重症抑郁患病率最高(4.0%)。
目前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已将躯 体化障碍、持续性疼痛障碍、躯体形式 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类形式命名为躯 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 。
躯体形式障碍分类(ICD-10)
F45.0躯体化障碍 F45.1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 F45.2疑病性障碍 F45.3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紊乱 F45.4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F45.8其他躯体形式障碍
内科医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为15.9%。
1673例连续门诊病人中性别患病率及总患病率 (%)估计患病率
诊断
男性
女性
合计
酒精依赖
9(3.0)
0(0.0) 9(1.1)
伤害性饮酒
11(4.3)
0(0.0) 11(1.6)
重症抑郁
16(3.3) 37(4.4) 53(4.0)
抑郁性神经症
3(0.9)
4(0.4) 7(0.6)
3.4 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F45.4)
3.5 其它躯体形式障碍(F45.8)含“癔症 球”、感觉异常等。
基层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躯体形式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1
用标准化的方法和工具研究了两所基层 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病人中符合诊断标 准的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以及心理障碍 对病人的影响及内科医生的识别和处理 能力。
10列为分离性障碍 CCMD-II-R列入癔症,和ICD-10基本一致 DSM-IV则将转换性障碍列入躯体形式障碍 (30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8
疼痛障碍
疑病症
此“疼痛”非彼“疼痛”
心因性疼痛:一个或多个解剖部位的 慢性持续性疼痛,病因未明(发作时,可 由生理原因引起,随后过程中心理因素起 维持疼痛的主要作用)
a
24
疑病症 治疗
1、相关问题 2、药物治疗:三环类抗抑郁 3、心理治疗
➢ 心理动力治疗:揭示无意识冲突 ➢ 认知行为治疗:改变思维习惯 ➢ 暗示治疗
a
25
疑病症 治疗
• (一)面质
•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面对他们的“王子”时,挥动的是略微缓和一 些的治疗工具。有时,他们与转换性病人面质,试图强迫他们拜托症 状。比如,治疗师可能告诉癔症性失明患者,
减退。然而,某些研究证明以左侧躯体症状为
主的患者可能提示大脑右侧半球受累较左侧严
重。基础研究也证实躯体化障碍患者多伴有皮
质功能异常,此结果也被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所
证实。
a
21
疑病症 病因
2、心理学因素
精神分析的观点:
躯体症状是防御的结果,这一防御吸收并 中和了由于无法接受的潜意识冲突所引起 的焦虑。
a
22
疑病症 病因
并提出了三个不同过程的假设:
第一,个体的焦虑是由于一些无法接受的想法 造成的,而转换是对焦虑的一种防御。
第二,心理能量被转换成躯体损伤。 第三,特定的躯体损伤象征着潜在的冲突。
a
23
疑病症 病因
沟通理论的观点:
沟通模式认为,病人用障碍来对付各种痛 苦的情绪并且去协调困难的人际关系。他 通过躯体的疾病向自己表达隐藏的痛苦, 因而使自己的注意力从痛苦中分离出来。
(1)常在躯体疾病或精神刺激诱因作用下发病,表 现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 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
(2)常有敏感多疑、对健康过分关切并要求较高的 个性特征,对日常出现的某些生理现象和异常感 觉(如心跳、腹胀等)作出疑病性解释。
(3)患者的疑病观念很牢固,缺乏充分根据,但不
是妄想,因为患者知道自己的疾病证据不充分,
a
15
a
16
疼痛障碍
疑病症
1、流行病学研究
• 患病率0.6%(美) • 占因疼痛就诊的30%-60% • 10-15%的成年人仅由于背部疼痛导致一定程度的
不能工作 • 女性较男性多见 • 与焦虑、心境障碍共病
a
17
疼痛障碍
疑病症
2、临床表现与特征
患者抑郁、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数升高,对躯体 不适耐受性差,多反复求助其他科室
才迫切要求检查和治疗。
a
14
疑病症
(4)虽经反复就医或医学检查,但阴性结果 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其疑虑。 (5)起病大多缓慢,病程持续,症状时轻时 重,常导致社会功能缺损。较好的预后往往与 下列因素有关:急性起病;与某一躯体疾病相 伴出现;病程在3年以内,无严重人格缺陷者; 不存在继发性获益等。
a
19
疑病症 病因
1、生物学因素
➢ 家族倾向聚集—家族史 ➢ 与遗传易感素质有关 ➢ 女性更容易躯体化,男性更容易反社会 ➢ 右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失调 ➢ 医源性因素(医生讲话不慎,解释不当和缺乏有
效的医患之间的沟通 )
a
20
疑病症病因
神经心理检查证实躯体化障碍患者多伴有大脑
半球双侧额叶的功能缺陷及非优势半球的功能
• 虽然他们看不见任何东西。他们在视觉任务中成绩仍显著低于或高于 几率水平,这可能会使病人逐渐恢复视知觉。但是,这种恢复通常是 暂时的,病人可能产生冲突并丧失自尊。病人也
• 可能觉得治疗师是没有同情心的,因此最终会破坏治疗效果。
a
26
躯体形式障碍
a
1
• 一、躯体形式障碍的定义 • 二、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表现 • 三、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及分析 • 四、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
a
2
• CCMD3中的定义
•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 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 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 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 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 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 念。
a
3
• 【诊断标准】 •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 (2)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 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 • 对身体健康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
但不是妄想; •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
不能打消其疑虑。 •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如焦虑、惊恐障碍,或强迫
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
a
4
a
5
(一)躯体化障碍 (二)疑病症 (三)疼痛障碍
a
6
躯体化障碍
1、流行病学研究
• 患病率女性为男性10倍 • 多发病于青春期 • 与双相障碍、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共病 • 多发于不接受情绪表达的文化与民族
a
10
a
11
疑病症
1、流行病学研究
• 就医人群的2%-3% • 无性别差异 • 高发于青春早期 • 表现因文化而有差异
a
12
疑病症
2、临床表现与特征
对自己患有一种严重疾病的可能性的焦虑或恐惧
反复就医,不相信无器质性病变的结果
并非有意假装
伴有惊恐发作
表现有文化差异(恐缩症)
a
13
疑病症
a
7
躯体化障碍
2、临床表现与特征
• 躯体化障碍主要表现多种多样、经常变化 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 或器官最重要的特点是应激引起的不快心 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
• 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
反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
(如瘙痒、烧灼Βιβλιοθήκη 、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
虑。可有多种症状同时存在。
a
8
a
9
躯体化障碍
• 患者为此进行过许多检查,均没有阳性发 现,甚至手术探察却一无所获。常为慢性 波动性病程,并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 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很少能够完 全缓解。女性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 发病,女性最早的症状可能与性方面的困 难或婚姻、恋爱问题有关。有的患者因经 常接受治疗,可致药物依赖或滥用(多为 镇静剂和止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