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气节点个赞_1000字高中作文

合集下载

坚守民族气节作文

坚守民族气节作文

坚守民族气节作文
《坚守民族气节》
咱今天就来聊聊坚守民族气节这事儿哈。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过年,我们全家聚在一起。

当时电视上正放着一个关于抗战的纪录片,画面里那些英勇的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和敌人拼命,那股子劲儿真让人敬佩。

我姥姥就坐在我旁边,她看着看着就抹起了眼泪,然后就开始跟我说,她小时候经历过战乱,亲眼见过那些卖国求荣的人,那是遭人唾弃啊。

姥姥说,一个人要是没有民族气节,就啥也不是,就像那随风倒的草,没有根呐。

姥姥还给我讲了一个她经历的故事。

那时候村子里有个人,整天想着巴结日本人,就为了能得点好处。

有一次日本兵让他带路去抓抗日的人,他居然就真的去了。

可结果呢,抗战胜利后,他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姥姥说,这个人就是丢了民族气节,把自己的良心给卖了。

我就一直记着姥姥的这些话和那个故事,我觉得咱中国人啊,就得有那股子硬气,不管啥时候都不能丢了自己的根,不能丢了民族气节。

那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是咱们的骄傲。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想到姥姥的话和那个故事,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像那些英雄一样,坚守住属于我们的民族气节,可不能给咱中国人丢脸。

咱得挺直了脊梁,堂堂正正地做人,让民族气节一直在我们心里闪闪发光!
你看,这就是我对坚守民族气节的一点感悟,就是从生活中的这些小事儿里得来的呢。

关于气节才智的作文

关于气节才智的作文

论民族气节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

在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少仁人志士展露出他们的民族气节,这些气节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沉淀而消逝,反而渐渐升华,给后世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民族气节不会因为磨难而消失,它会在磨难中得到升华。

换言之,磨难成就永垂不朽的民族气节。

苏武的气节,在于他坚决不投降于匈奴,任凭匈奴断绝他的饮食,也绝不屈服。

出使的时候,他才四十岁,归来之时,十九年的光阴已然流逝,他顽强地活了下来,而那根旌节,不仅仅是他身为使节的代表,更是他展露民族气节的象征。

持有民族气节的人,皆是吾辈应该敬佩的存在。

遥想上个世纪,闻一多先生的气节,令人敬佩不已。

“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这是朱自清赞叹闻一多的诗歌。

闻一多先生也正如诗歌形容的那般,坚守民族气节。

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共产党的挚友。

遗憾的是,在1946年7月15日——那黑暗的一天,先生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但先生身上的民族气节将会永存。

民族气节不会因为时空的转移而转移,它是永存的。

它可以体现在各个领域内。

西晋时的伟大音乐家——“竹林七贤”头面人物嵇康,他宁可被斩首洛阳东市,也不为司马氏王朝所用,忠于自己的朝廷,临刑前还当众演奏了一首千古名曲《广陵散》,将对祖国的思念通过琴音传达。

在北京城外有一处梅花岭,幽幽梅香下,藏着一个人的民族气节。

那个被葬在梅花岭的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展露出不朽的民族气节。

崇祯元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

后转平各地叛乱。

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

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他的尸体面目全非,最后,被埋葬在了城外的梅花岭。

他的气节随着那梅香感染后人,每一年盛开的梅花都不是当初的那些,但那梅香可不曾变过。

望当世之人能继承这些民族节气,令中华这颗东方明珠更加璀璨耀眼!。

民族气节作文

民族气节作文

民族气节作文
《民族气节不能忘》
嘿,咱今儿来说说民族气节这事儿哈。

记得有一次我去逛一个老街区,那有各种各样的小摊儿,热热闹闹的。

我正溜达着呢,看到一个卖传统手工艺品的小摊,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手艺那叫一个精湛。

我就在那看他做,那认真专注的神情,真的让我特别感动。

这时候来了几个游客,其中一个高个子的家伙拿起一个手工艺品就开始挑三拣四的,嘴里还说着一些不太尊重的话,嫌弃这不好那不好,还一个劲儿地砍价,把价格压得低得不能再低。

老爷爷一直很有耐心地解释着,但那个游客就是不依不饶的。

这时候我心里那股劲儿就上来了,我走过去对那个游客说:“嘿,大哥,这都是人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你给个合适的价好吧,别太过分了。

”那家伙居然瞪了我一眼,说关我啥事。

我一听,火就上来了,我说:“这怎么不关我的事,这是我们的传统手艺,是我们民族的宝贝,你这么不尊重人家的劳动成果,就是不行!”然后周围的人也都纷纷说那游客不对。

最后,那个游客可能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付了个合理的价格就走了。

通过这件事啊,我就越发觉得我们的民族气节不能丢。

我们要尊重我们国家的文化,尊重那些传承和坚守传统的人。

就像那位老爷爷一样,虽然他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摊主,但他身上所代表的就是我们民族的气节,那种对传统的执着和热爱。

我们不能让别人随便践踏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要坚决地捍卫它,让它一直传承下去。

咱可不能忘了咱的民族气节呀,要始终保持着对咱国家、咱民族的那份热爱和自豪!嘿嘿,就说这么多啦!。

气节是民族之魂作文800字高中

气节是民族之魂作文800字高中

气节是民族之魂作文800字高中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气节是民族之魂作文800字高中篇1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便忙着包粽子,吃粽子。

包粽子时要准备糯米、粽叶、线绳,这样一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

端午节赛龙舟在南方很盛行。

每年端午节的这一天,江河湖泊里有经过精心装饰的龙舟严阵以待,河岸上是身着节日盛装、满怀喜悦的男女老少。

比赛令一声响,水中是锣鼓震天、浪花飞溅、龙腾虎跃;岸上是摇旗呐喊、欢呼雀跃,那场面是何等壮观。

端午节还有一种习俗,就是用五色丝线缠在小孩的手腕、腿腕和脖子上,也有把五色线拧在一起缠的。

群众称作“花花绳”,古人叫做“长命缕”。

据说,彩丝系臂可能是“纹身”的变相发展,五色线象征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

关于端午节还有这样一段传说呢: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很有才能。

他主张改革楚政治,联合各国抵抗秦国。

但是,屈原的主张遭到*臣的反对,楚王不但不采纳屈原的主张,还把他赶出了楚国的国都。

屈原离开国都后,仍然关心祖国的命运。

后来,他听到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消息,非常悲痛,痛感自己没有力量拯救祖国,就跳进汩罗江了。

这一天正是公元前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人们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划船赶来打捞他的尸体,但始终没有找到。

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食物扔进江中喂鱼。

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这样做。

久而久之,人们又改为用芦苇的叶子把糯米包成粽子扔进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惯。

气节是民族之魂作文800字高中篇2气节是什么呢?老师说,气节就是一个人的骨气和气概。

有了气节,我们就不会被环境所改变,永远保持着自己的本性和操守,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我最崇拜的就是那些有气节的人,因为他们永远坚持着正义,不会被利益或威胁所迷惑和Left右。

比如在历史课本上,我读到了很多爱国志士的故事,他们宁可牺牲生命,也绝不向侵略者低头。

以民族气节为论题的作文

以民族气节为论题的作文

以民族气节为论题的作文民族气节,这听起来好像是个很宏大、很严肃的词儿,就像那种高高在上,让人只能仰望的东西。

可实际上呢,它就像咱生活里的空气一样,平时没太在意,但没了它,可就不行喽。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也许是真事儿,也许是别人编出来的,但不管咋样,都挺让我触动的。

说是在战争年代,有个小村庄被敌人给包围了。

村里有个教书先生,那可是个文弱书生啊,平时就知道拿个扇子,摇头晃脑地念诗。

可当敌人冲进村子,要村民们交出粮食和金银财宝的时候,这个教书先生站了出来。

他就像一棵突然挺直了腰杆的老杨树,大声地对敌人说:“我们虽然是小村子,但我们也有民族气节,想从我们这儿拿走东西,没门儿!”敌人一开始还嘲笑他,觉得他是在螳臂当车。

可这教书先生就是不退缩,最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当时我就在想,这民族气节到底是啥,能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变得这么勇敢?我觉得民族气节啊,有点像人的脊梁骨。

一个人要是没了脊梁骨,就只能瘫在地上,任人踩踏。

一个民族要是没了民族气节,那这个民族就会像一盘散沙,风一吹就散了。

咱中国历史上有好多这样有民族气节的人呢。

就像文天祥,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被敌人抓住了,敌人给他各种诱惑,让他投降,说什么荣华富贵都有。

可文天祥就跟吃了秤砣铁了心似的,坚决不从。

他这就是民族气节的体现啊。

但是,现在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民族气节这东西太老套了。

都什么年代了,还讲这个。

我就想说,这种想法可大错特错了。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各种思想都在交融碰撞。

要是咱们把民族气节给丢了,那就等于把自己的根给拔了。

就好比一棵大树,你把根砍了,那树还能活吗?我有时候也会想,在日常生活里,怎么体现民族气节呢?是像那些英雄一样,面对敌人毫不退缩吗?可咱现在哪有那么多敌人啊。

后来我想明白了,民族气节也体现在一些小事上。

比如说,咱支持国货,不盲目追捧外国的东西;比如说,咱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不把那些传统节日都给忘了。

扬爱国之气节传先贤之骨气的作文

扬爱国之气节传先贤之骨气的作文

扬爱国之气节传先贤之骨气的作文谈骨气作文【1】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立世界之林而不倒,正是因为有着这种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即骨气。

徐悲鸿曾今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骨气,骨气是一个人可以在他人面前堂堂正正刚正不阿地挺胸抬头的资本。

我们中华民族上至尧舜下至当今,从不乏有骨气的仁人志士。

中国人的骨气,体现在不屈于外侵,忠于自己的民族。

古有“识时务者为俊杰”多少人打着如此的幌子,在国家危难之际,弃国而去,另择所谓明君。

然也不缺一些矢志不渝坚贞不屈的有骨气的中国人。

明末明家黄道周,不受清朝高官利诱,至死也未屈服于满族,用人生书写了“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皇恩浩大,未曾报国反成仇”的千古名句。

他们的骨气,不再单单属于自己更是象征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气节,不凌的骨气。

中国人的骨气,也体现在不附权贵,对人格的尊重。

东晋时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绝然地罢官回乡,绝不肯对乡里巴人颔首低眉。

他便是有骨气的。

不愿只为生活而降低自己的人格,敛起自己的骨气。

现在,在平等的关系下,仍有人一味攀权附贵,早将自己的骨气抛弃了,仍至放弃了人格,与陶渊明相比,他们的屈服是屈辱的,可耻的,更是没骨气的。

中国人的骨气,还体现在不违与灵魂,对国格的维护。

骨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便是一个国家整体的气节的体现。

广州的孙天帅。

为了自己的骨气,更为了国家的国格,宁愿放弃自己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也要坚决拒绝向韩国女老板下跪。

他的行为,便不知是只滞与个人的骨气,更是提升了整个中国的高度,从而体现了所有中国人的坚贞的骨气。

两千年前,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两千年来,作为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总是在不同的时代已不同的方式体现着中国的相同的骨气,让世界上所有人都看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谈骨气作文【2】谈骨气人人常说“行道之人不吃嗟来之食”这是骨气的体现,可我并不赞同。

民族气节的心得体会作文

民族气节的心得体会作文

民族气节的心得体会作文民族气节是每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国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我国这个古老而庞大的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都以其独特的气质和文化成为了彼此之间的独特风景线。

而民族气节正是这一独特的风景线中最为耀眼夺目的一道光芒。

民族气节首先体现在民族的衣食住行。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服饰,这些服饰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气节的象征。

例如,回族的传统服饰是以宽大、色彩鲜艳而闻名于世,体现了他们的民族骄傲和自豪;而藏族的传统服饰则以华丽、精致而著名,更加凸显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在饮食方面,各个民族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和食材,如蒙古族的烤全羊、四川的火锅等,这不仅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是对民族气节的展示和宣扬。

民族气节还表现在民族的节日和习俗中。

我国各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传统节日,比如汉族的春节、藏族的藏历新年、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等等。

这些节日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彰显民族气节的时刻。

例如,春节期间全家团聚、互相拜年,体现了中国人热爱家庭、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而藏历新年期间,藏族同胞们会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如放飞风筝、舞狮子等,这不仅是对新年的庆祝,也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此外,民族气节还表现在民族的文艺和体育活动中。

每个民族都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舞蹈、歌曲、乐器等表演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示,也是对民族气节的体现和彰显。

例如,蒙古族的马头琴、哈萨克族的库热克舞等,都是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独特韵味的传统艺术形式。

而在体育方面,各个民族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体育运动,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马球等,这些体育运动不仅是民族气节的展示,也是体现民族个性和勇气的象征。

民族气节是每个民族骨子里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来源。

在当今世界文明进步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保持和弘扬民族气节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信,传承和弘扬民族气节,为自己的民族骄傲和自豪感增光添彩。

以民族气节为主题的高中作文

以民族气节为主题的高中作文

以民族气节为主题的高中作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乃孟子心中大丈夫应有的气节。

而于一个民族而言,民族气节更是其脊梁,是支撑其屹立不倒、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柱。

说起民族气节,我不禁想起了爷爷给我讲过的他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

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爷爷生活的村子位于大山深处。

虽然相对偏远,但战火的硝烟还是弥漫到了这里。

有一天,一队日本鬼子闯进了村子。

他们凶神恶煞,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刺刀,要求村民们交出粮食和财物。

村民们虽然心中充满了恐惧,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屈服。

爷爷说,当时他还是个孩子,躲在大人身后,看着这一切,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村里有个叫李大爷的,平时是个憨厚老实的庄稼汉,但在那一刻,他却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气。

日本鬼子让他带路去村里的粮仓,李大爷瞪着眼睛,大声说道:“俺不知道啥粮仓,俺只知道这是俺们自己的地,你们这些强盗没资格在这里撒野!”鬼子恼羞成怒,用刺刀对着李大爷比划着,威胁他。

可李大爷挺直了腰板,一步也不肯挪动。

这时,鬼子的头目走了过来,假惺惺地笑着说:“只要你乖乖听话,好处大大的有。

”李大爷呸了一声:“你们这些侵略者,休想让俺出卖村子!”爷爷说,那一刻,李大爷的眼神坚定无比,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那些鬼子都不敢轻易上前。

最终,鬼子一无所获,气急败坏地放火烧了几间房子,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而李大爷,因为他的坚决不屈,成为了村里的英雄。

爷爷讲完这个故事,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他说:“孩子啊,这就是民族气节。

在面对敌人的威胁时,我们不能低头,不能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底线。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或许不再面临那样残酷的战争考验,但民族气节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

当我们看到一些国外品牌对我国进行不公正的对待时,无数国人站出来抵制,这是民族气节;当我国的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奋力拼搏,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战,这是民族气节;当科研人员日夜钻研,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不畏艰难险阻,这也是民族气节。

民族气节,并非只是在生死关头的英勇抉择,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坚守和担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民族气节点个赞_1000字
星河辗转,史途中漫步,忆往昔,有多少圣人名家因民族气节慷慨就义?碧涛沉浮,书海中翱游,思今朝,有多少仁人志士凭民族气节名垂千古?
王位面前,你推我让,虽贵为长子,却不肯违逆父命,将王位让给手足。

相偕远行,八尺男儿,深揖马下,叩求不伐殷商,以尽臣子之道。

商灭国亡,遁世深山,不食周粟,忍饥挨饿,空腹而终。

首阳山下,埋葬了义士的英魂。

伯夷啊,好一个英烈的汉子,即便身死,也不枉做一回人臣。

茫茫草原,独倚旌节,望遍地牛羊,却不知,月上栏窗时,泪洒衣巾。

在匈奴十九载,饥寒孤独算得了什么,威逼利诱算得了什么,唯需赤胆忠心一颗。

精忠报国未必是沙场交战,静静地守候也是一种执着。

双鬓斑白的你远望故土,孤雁带去你对国家的思念,胡风为你谱写忠义的赞歌。

苏武啊,好一个不屈不挠的使者,即便回国难求,不投降也是一种美德。

惶恐滩头,零丁洋里,已没有往日泛舟的闲适自得。

从权极一时的宰相到沦为阶下囚,地位转变的太突然,命运就如同与你开了一个玩笑。

舟上的元朝统治者劝降,许你以高官厚禄。

你却高昂着头,挥笔一首《过零丁洋》作为你的答复。

你最终没有逃离命运的魔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只剩下,涛涛的江水,涤荡着真情,传送着你对故国的怀念。

文天祥啊,好一个坚贞的志士,即便殉国,
也留丹心永照人间。

炮轰威海,你蓦地站起,踱步思索,在海军图上做了标记。

你处变不惊,沉着应战,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怎奈腐朽的晚清王朝,将海军军费付诸享乐,你虽有心战胜对手,却没有新式武器。

仓促应战,却不知京城兵器库的大门早已锈迹斑斑。

大势已去,你愕然长叹,以身殉国。

丁汝昌啊,好一个忠诚的将军,即便自尽,也不忘报国宏愿。

蓄须明志,不顾劝说的汉奸,自酿病体,断绝日寇的妄想。

小小旦角,却有不可言说的苦衷。

闭门谢客,失去的是经济来源,赢得的是民族气节。

伪军堵门,无畏;打针发烧,无悔。

梅兰芳啊,好一个爱国的艺人,即便穷困潦倒,也不粉饰太平,拒为敌伪演出才是恒定不变的选择。

林海雪原,穿梭着一个踽踽的身影,白雪上刻着深深的脚印。

腹中如雷声滚滚,已是断粮五日了。

你警惕的环顾四周,见敌人暂时没有追来,就用枪托挖开积雪,拔出草根充饥。

食毕,你数了数身上仅存的弹药,又用白雪擦亮了佩刀。

杨靖宇啊,好一个勇猛的英雄,即便粮草断绝,也决不投降;即便只剩最后一颗子弹,也要用它消灭敌人;即便流尽最后一滴血,也坚持与日寇奋战到底。

民族气节,是中华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为它点赞,为它喝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