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

合集下载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引言在畜牧饲料领域,寻找高蛋白饲料的替代品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饲料生产方式存在成本高、营养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更加经济、环保和高效的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利用农副产品进行微生物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混菌固态发酵的方法,探讨其在生产蛋白饲料方面的应用。

材料和方法材料准备本实验选取新鲜苹果渣作为原料,经过清洗、消毒后,将其切碎并晾干。

发酵菌种选取Lactobacillus plantarum、Saccharomyces cerevisiae、Bacillus subtilis作为发酵菌种。

通过预培养的方法,获得活菌悬浮液。

混菌固态发酵将苹果渣和发酵菌种按比例混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固态发酵。

调节适宜的发酵条件,如温度、pH值等。

发酵产物处理固态发酵结束后,将产物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营养成分、酶活性等参数的测定。

结果与讨论蛋白质含量分析对发酵产物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结果显示,采用混菌固态发酵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苹果渣的蛋白质含量。

与原料相比,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0%。

营养成分分析对发酵产物的其他营养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发酵产物中的脂肪、纤维和灰分含量较低,而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含量较高,适合作为动物饲料的补充。

酶活性分析对发酵产物中的酶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混菌固态发酵能显著提高产物中的酶活性,其中包括纤维酶、蛋白酶等酶类的活性。

物理性状分析对发酵产物的物理性状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混菌固态发酵使苹果渣的颗粒度变小,有利于其在饲料中的混合和吸收。

结论通过对苹果渣的混菌固态发酵的研究,我们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苹果渣的蛋白质含量,并且产物的营养成分、酶活性和物理性状也得到了改善。

因此,混菌固态发酵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蛋白饲料的有效方法,有望在畜牧养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1.张三,李四,王五. 混菌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饲料科学与动物营养学杂志,20xx,xx(xx):xxx-xxx.2.Smith A, Jones B.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for protein production: areview. Biotechnol Adv. 2007;25(1):1-12.。

太空诱变复合菌发酵苹果渣玉米秸秆混合料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太空诱变复合菌发酵苹果渣玉米秸秆混合料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 1 甘肃农 业大学农 学院 , 甘肃 兰州 70 7 ;. 3 0 0 2 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 院, 甘肃 天水 7 10 ) 4 0 1
摘要 : 利用太 空诱 变获得 的优 良菌种黑 曲霉 Z 8及 啤酒 酵母 Y - 白地 霉 、 M- B 6和 热带假 丝酵母 配制成 的复合 菌, 固态 发酵苹果 渣玉米秸秆混合料. 果表明 , 结 苹果渣玉米秸秆混合料各 成分最适 宜的配 比为 : 苹果渣 7 %, O 玉米
XI Ya p n ZHA NG o g z o LI Ha— i g E - i g , Z n - h u , N i n m
( . l g fAg o o 1 Col eo rn my, n u Ag iut rlUnv r i , n h u 7 0 7 , h n ; . c o l f e Ga s rc l a ie st La z o 3 0 0 C ia 2 S h o u y o Lies in ea d Ch mity Tin h i r lUnv r i Tin h i7 0 0 C ia f-ce c n e sr , a s u Noma ie st y, a s u 4 1 1, h n )
组提供 , 保存于天水师院微生物实验室.
12 原 料 .
苹果渣 由礼县果 汁厂提供 ,5℃烘 干, 6 粉碎过 4 0目筛备用. 玉米秸秆 由当地农户 提供 , 粉碎过 4 O
目筛备用. 麸皮 , 市售.
13 培 养基 .
麦麸培养基( 将麸皮和水按 11 : 混合均匀后 , 装 入 20m 5 L的三角瓶 中, 每瓶装 5 )麦芽汁琼脂 Og 、
pmae7 ,onsak 0/,rn1 n cesr s5/ Th pi m u iaymaeilweea l o c 0 cr tls1 ba 5/adacsoi 9. e t 9 5 9 6 e 6 o mu axlr tr s r sf — i a o

混菌种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混菌种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4 、 白质含 量低 、 )蛋 粗纤 维含 量高 , 适合 于大量饲 喂 。 不 用微 生 物发 酵鲜果 渣 , 仅提高 了果渣 中蛋 白质含 量 , 不 改善 了果渣 的适 口性 , 面 提高 了果渣 的营养 价 全
值, 同时还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 有效的利用了果渣资源 , 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通过
℃下 扩大培养 7 . 2h 2 啤酒 酵母 : 啤酒 酵母 原种接 到斜 面麦 芽汁琼 脂 培养基 , 2 . 将 在 8℃ 培养 7 , 接 到 20ml 2h再 5 三角 瓶 液
体麦芽汁培养基中, 2 在 8℃恒温摇床 (2 / n 培养 7 . 10rmi ) 2h 3 白地 霉 : 白地霉 原种 接到斜 面麦 芽汁琼 脂培 养基 , 2 . 将 在 8℃下 培养 7 , 接到 2 0ml 角瓶 液体 2h 再 5 三 麦芽汁培养基中,8℃恒温摇床(2 r n培养 7 . 2 10ra ) /i 2 h 4产朊假丝酵母 : . 将产朊假丝酵母接到斜面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 , 2 在 8℃下培养 7 , 2h 再接到 20m 5 l 三角瓶液体麦芽汁培养基中,8℃恒温摇床(2 / i 培养 7 . 2 10rr n a ) 2h
O 刖 罱
根据资料显示 , 苹果渣 中果皮、 果肉占 9 %, 6 果籽、 果梗 占4 苹果渣中含无氮浸出物 6 . %, 中总 %. 15 其 糖 1 .%, 5 1 粗脂肪 62 总能值 比小麦麸高 10 1。 J k . . %, .2 k/ g粗蛋 白含量 5 6 X0 .%比甘薯干高 ,aP 微量元 C 、、 素、 氨基酸含量与甘薯较为接近; 粗纤维含量与啤酒接近 , 粗纤维中除少量果籽壳、 果梗为木质素成分外 , 果 肉、 果皮 多为半 纤维 素 和纤 维素 。苹果 渣 还含 有 丰 富 的纤 维 素 和果 酸 、 胶 、 糖 , 利 于微 生 物 的直 接 吸 果 果 有 收和利用 , 因此可作为反刍家畜和生长猪、 育肥猪和饲料, 但是鲜果渣或青贮饲料 由于酸性较大(H=3 p —

苹果渣发酵生产菌体饲料蛋白的工艺条件研究

苹果渣发酵生产菌体饲料蛋白的工艺条件研究

苹果渣发酵生产菌体饲料蛋白的工艺条件研究李宏涛;王丽丽;曲淑岩【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年(卷),期】2012(026)001【摘要】The research studied the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f apple pomace by effective micoorganisms(EM) to get the cell protein feed. The conditions of the fermentat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L27 (313) orthogonal design and the experiments of single factor, so as to get a more reasonable culture medium. As a result, the optimized medium composition was determined as followed: the amount of sugar was 3%, the content of water was 30%, ferme ntation temperature was 25℃, the content of EM was 0.8%, fermentation period was 4d.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product was increased from 5.82% to 21.28%, and the fat and ash content were also enhanced. Therefore, the nutrition of product were improved.%以有效微生物群(EM菌液)为发酵剂,对苹果渣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饲料蛋白.采用L27(313)正交设计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得到较合理的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渣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添加量3%,含水量30%,培养温度25℃,接种量0.8%,发酵时间4d.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由5.82%提高到21.28%,粗脂肪和粗灰分也有所提高,营养价值得到了改善.【总页数】4页(P45-48)【作者】李宏涛;王丽丽;曲淑岩【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12;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12;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69【相关文献】1.太空诱变复合菌发酵苹果渣玉米秸秆混合料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J], 谢亚萍;张宗舟;蔺海明2.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J], 肖雷;姚菁华;冷云伟;徐芃3.混菌发酵苹果渣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J], 谢亚萍;张宗舟;蔺海明4.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质的工艺研究 [J], 温志英;祝永刚;李志建5.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工艺条件 [J], 籍保平;张博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液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液固态发酵苹果渣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徐 抗 震 ,宋纪 蓉 ,黄 洁 ,马 海 霞 ,陈卫 军
( 西北大学 食 品科学与工程 系 ,陕西 西安 7 06 10 9)
摘要 : 以过 6 0目筛 的苹果 渣作 为液态 发酵 原料 , 添加 1 的水 分 和质量分 数 4 的蔗糖 , 2倍 % 深层 发酵 2 4 h后 , 以 0 3m / 底物 的量接入 固态 培养 体系 , 酵 7 . L g 发 2 h即可达 到理 想效 果 。产 物 中粗 蛋 白和 真蛋 白质 量分 数 分别从 1 .8 、0 0 %提 高到 2 .8 和 2 .3 , 6 2 % 1.2 90% 6 6 % 而粗纤维 素则 由 1. 8 6 6 %降低到 1 .2 , 0 3 % 且氨基 酸丰富 、 成合理 , 组 符合 国家饲料卫生标准要求 , 完全可作为蛋 白饲料广 泛应用 于养殖领 域 。研究表 明 , 固态发 酵 明显 优于单 独固 液 态发酵 , 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关键词 : 液固态发酵 ; 苹果 渣 ; 饲料蛋 白 中图分 类号 :Q9 0 T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59 5 (0 6 0 - 4 44 10 — 4 20 )90 7 ) 9 0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9期 20 0 6年 9月




Vo . 4 N . 13 o 9
Se p. 2 6 00
CHE C NGI ER NG C NA 1 MI AL E NE I f HI
液 固态 发 酵 苹 果 渣 生 产 饲 料 蛋 白 的研 究
( S )a dsi eue nc m eca poes S F n ut t b sdi o m ri rcs. so l
K e o d lq i — oi tt e e t t n;a l o c y w r s:i u d s ld sa e f r n a i m o ppe p ma e:f e oe n e d pr ti

苹果渣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_邵丽玮

苹果渣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_邵丽玮

苹果渣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邵丽玮1赵国先2冯志华2张一为3(1.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2.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3.天津市饲草饲料工作站)[中图分类号]S816.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358(2015)18-41-4摘要:苹果渣作为果汁业的副产品,营养丰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低,深加工后即可成为良好的饲料;同时可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成本低,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本文从苹果渣的开发意义、开发方式,及效果评价等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苹果渣青贮,为以后进一步开发苹果渣奠定基础。

关键词:苹果渣;开发方式;苹果渣青贮;效果评价苹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2008年全世界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为484.76×104hm2和6960.34×104t,仅次于柑橘、香蕉,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1.09%和42.88%。

据农业部统计,2008年全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为199.22×104hm2和2984.66×104t,占全国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8.56%和26.32%,面积和产量均居水果生产的首位[1]。

苹果渣是苹果经过榨汁或生产罐头等后得到的副产品,主要为果浆、果核、果皮等。

通常鲜苹果渣含水量高,约为65%~85%,苹果渣营养丰富,纤维素、矿物质、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类等含量较多,并且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适口性好[2-5],如含铁299.00mg/kg,是玉米粉的4.9倍;含赖氨酸0.41%、蛋氨酸0.16%、精氨酸1.21%,分别是玉米粉的1.7倍、1.2倍和2.75倍;含维生素B23.80mg/kg,是玉米粉的3.5倍。

除此之外,Givens(1987)[4]和Singh (1992)[6]对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析结果分别为50.3%、40.8%;37.8%、27.9%;23.2%、15.9%;16.8%、14.0%。

苹果渣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进展_赵萍

苹果渣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进展_赵萍

56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6 年
3∶1,接种量 2%,发酵 48 h 以后,蛋白质含量达到 30%以 上。 任雅萍等 同 [17] 样利用霉菌和酵母菌的不同种属获得 了相似的结果。 谢亚萍等 在 [18] 试验利用太空诱变获得的 优良菌种复合菌剂时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菌剂的最优 配比为黑曲霉突变株 ZM- 8 0.5 g、酿酒酵母 1.5 g、白地霉 1.0 g、 热 带 假 丝 酵 母 1.5 g 时, 产 物 中 粗 蛋 白 的 含 量 达 27.9%,提高了 337.5%。 袁惠君等 以 [19] 平 99、平 6、平钟山 3 个平菇菌种发酵苹果渣, 测定了发酵后果渣的营养成 分,发现蛋白含量增加了 5.55%、2.56%、2.18%。 李宏涛等 [20]以 有 效 微 生 物 群( EM 菌 液) 为 发 酵 剂 发 酵 苹 果 干 渣 , 结果表明,当接种量在 0.8%时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最 大 ,粗 蛋 白 质 量 分 数 由 5.28%提 高 至 21.28%,之 后 随 着 接种量的增加,粗蛋白含量随之降低,粗脂肪质量分数 由 4.52%提高至 6.83%, 总磷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也有 很大的提高。 司翔宇等[9]用黑曲霉研究苹果渣发酵的适 宜工艺条件时,得到的最佳接种量为 1%。 秦蓉等[21]研究白 地霉、热带假丝酵母和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时,结果表明, 当接种量为 5%~10%时,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罗 雯等 研 [22] 究白地霉与绿色木霉混合发酵时,发现 当比例 为 l∶10 时,不仅发酵产品粗蛋白质增幅最高,而且不再产 生绿丝孢子, 发酵产品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任克宁等[23] 研究了粪链球菌和啤酒酵母混合菌种发酵生产生物饲 料的工艺条件,选取混菌菌株接种比例 l∶1.2,瓶装量 25 g 时,发酵产品中真蛋白含量为 13.51%。 胡银川等 对 [24] 苹果 渣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混合菌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明,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为 1∶1∶2 时,苹果渣发 酵后的真蛋白质含量为 13.5%,较未发酵时的 7.2%提高 了 88%。 武运等 在 [11] 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工艺 的研究中指出,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啤酒酵母菌最佳接种 比例为 4∶1~5∶1。 在生产过程中,不光要考虑提高蛋白的 含量,也要从产业化的角度进行考虑,因为接种量的减 少意味着生产方便和成本降低。 所以,应该在允许的范 围内尽可能降低接种量。

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

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

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
武运;李焕荣;陶咏霞;李仙;古丽娜孜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以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啤酒酵母菌为发酵剂,研究了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影响条件,混合菌种发酵生产的蛋白质含量优于单菌发酵,加入氮源处理较无氮源处理的蛋白质含量高.发酵初步确定了果渣固态发酵的适宜条件,即发酵温度为32℃,物料质量比(果渣:麸皮)为85:15(水分含量在660g/kg),发酵料投放量为100g,采用自然pH值,发酵周期为60h左右.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含量由20.10%提高到29.30%,粗脂肪和灰分含量也大幅提高,营养价值得到了全面改善.
【总页数】4页(P83-86)
【作者】武运;李焕荣;陶咏霞;李仙;古丽娜孜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
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20.9
【相关文献】
1.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发酵条件的研究 [J], 李巨秀;李志西;黄海瀛
2.混菌种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J], 黄斐;谷俊华
3.混菌种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J], 陈懿
4.混合菌种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J], 薛祝林;黄必志
5.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发酵条件的研究 [J], 李巨秀;李志西;黄海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品深加工每年排放苹果废渣几百万t,除少量直接利用外,绝大部分因为水分含量高(80%左右)、蛋白质含量低(干基中约5%)、营养价值低、不易保存而被遗弃,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又是纤维素资源的浪费[1-2]。

利用微生物发酵苹果渣转化为高蛋白饲料能够变废为宝,提高蛋白质含量,而且避免了二次排渣,从而减少果渣利用时的二次环境污染。

利用微生物发酵苹果渣生产蛋白饲料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果汁加工企业的环境问题,而且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蛋白资源[3]。

大量的试验证明,发酵后的果渣不仅蛋白质含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

因此,试验对利用苹果渣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菌种经试验筛选的热带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菌等: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1.1.2发酵原料苹果渣:鲜苹果选用阿克苏红富士,经榨汁机压榨取其果渣后干燥(温度为60℃~65℃),再用粉碎机粉碎、过筛、冷藏。

1.1.3主要试验仪器生化培养箱(LRH-250):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振荡培养箱(HZQ-F):哈尔滨东明医疗器械厂;洁净工作台(CJ-B):北京冠鹏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分析天平(FA2004):上海精科天平;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023A):上海精宏公司。

1.2试验方法1.2.1菌种培养斜面培养:采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和PDA固体斜面培养基。

其中,前者用于啤酒酵母菌的活化,后者用于活化黑曲霉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均在28℃~30℃培养3d。

糖化菌种曲培养:以麦麸为原料,制成三角瓶固体扩大菌种,27℃~29℃培养3d,直至孢子成熟为止,备用。

发酵菌种子培养:热带假丝酵母液体菌种培养:10°P 麦芽汁(经糖化、过滤)为培养基,接种斜面菌种后小三角瓶摇床在25℃~27℃、100r/min~150r/min振荡培养24h备用。

啤酒酵母液体菌种培养:10°P麦芽汁(经糖化、过滤)为培养基,接种斜面菌种,小三角瓶摇床25℃~27℃、100r/min~150r/min振荡培养24h备用。

1.2.2发酵工艺流程的确定工艺流程:苹果→苹果渣→配料→蒸料→冷却→黑曲霉培养→果胶酶→糖化,液化→灭菌→冷却→接种单种或混合种→固态发酵→发酵产物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武运,李焕荣,陶咏霞,李仙,古丽娜孜(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摘要:以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啤酒酵母菌为发酵剂,研究了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影响条件,混合菌种发酵生产的蛋白质含量优于单菌发酵,加入氮源处理较无氮源处理的蛋白质含量高。

发酵初步确定了果渣固态发酵的适宜条件,即发酵温度为32℃,物料质量比(果渣:麸皮)为85∶15(水分含量在660g/kg),发酵料投放量为100g,采用自然pH值,发酵周期为60h左右。

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含量由20.10%提高到29.30%,粗脂肪和灰分含量也大幅提高,营养价值得到了全面改善。

关键词:苹果渣;菌体蛋白饲料;发酵条件中图分类号:TQ9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5071(2009)01-0083-04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cell protein feed produced by apple pomaceWU Yun,LI Huanrong,TAO Yongxia,LI Xian,GULINAZI(College of Food Sicence,Xinjiang Agricultrue University,Urumchi,830052,China)Abstract:The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cell protein feed from pomace were studied using Candida tropicalis and Sacchromyces cerevisiae as starters. The yield of protein by mixed strains was higher than one by single-strain fermentation and the protein.content was enhanced by adding nitrogen source compared to one without nitrogen source.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ed:fermentation tem-perature32℃,materials mass ratio(pomace:bran)85:15(moisture content660g/kg),the content of fermented materials100g,natural pH,fermenta-tion period60h.Under these optimal conditions,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product was increased from20.10%to29.30%,and the fat and ash con-tent were also greatly enhanced.Consequently,the nutrition of product were improved.Key words:apple pomace;cell protein feed;fermentation conditions收稿日期:2008-09-27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攻关(含重大专项)重点项目(200731136)作者简介:武运(1965-),女,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2.3测定方法干物质:常压烘箱干燥法(GB/T 14769-93);粗蛋白:半微量凯氏定氮法(GB/T 14771-93);碳水化合物:酸水解、斐林氏容量法(GB 5009.9-85、GB 5009.7-85);粗灰分:重量法(GB 6438-86)。

2结果与分析2.1干果渣的主要成分对干苹果渣进行理化指标分析,其主要成分为粗蛋白20.10%、粗纤维16.03%、粗脂肪6.01%、粗灰分5.33%、水分10.20%、无氮浸出物61.67%、总酸(以乙酸计)1.11%。

2.2发酵工艺的优化2.2.1热带假丝酵母菌接种量的确定在100g 苹果渣培养基中分别接入0.5%~2%的热带假丝酵母菌,培养48h 后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热带假丝酵母菌接种量为2%时,蛋白质含量最高。

2.2.2啤酒酵母菌接种量的确定以啤酒酵母菌发酵苹果渣在30℃培养48h 后,测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

结果(图2)表明,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提高。

2.32种菌混合接种比例的确定100g 苹果渣固体培养基分别按热带假丝酵母菌∶啤酒酵母菌为1:1、2:1、3:1、4:1、5:1的比例混合,2菌种单独培养后分别接种,总接种量取4%。

在28℃发酵48h ,测出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

料水比取10:8,pH 值自然,发酵时间48h ,料层厚度10mm 。

生物量生长情况表明,在接种比例为4:1和5:1的培养基中微生物生长速度和产物性状均较好;接种比例为1:1的培养基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较慢;接种比例为2:1和3:1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虽快但产生孢子的速度也快,产物发出霉味,品质较差。

固体发酵试验产物粗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进一步说明,随着热带假丝酵母菌接种量的增大,产物的粗蛋白含量相应增加,但当接种比例低于4:1后,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开始降低。

综合2种试验的结果,最佳接种比例为4:1~5:1。

固体发酵粗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见图3。

2.4料水比对产物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接种比例5:1,接种量按4%,pH 值自然,发酵时间48h ,料层厚度10mm ,料水比取10:5、10:6、10:7、10:8、10:9和10:10,进行固体发酵试验。

然后测定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结果见图4。

试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料水比为10:7~10:8。

2.5pH 值对产物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图2啤酒酵母菌接种量对产物蛋白质含量的影响Figure 2.Efffect of S.cerevisiae inoculum on the protein content ofproduct图1热带假丝酵母菌接种量对产物蛋白质含量的影响Figure 1.Efffect of C.tropicalis inoculum on the protein content ofproduct图3混合菌种比对发酵物蛋白质含量的影响Figure 3.Effect of mixed strains ration on the protein content ofproduct图4料水比对产物蛋白质含量的影响Figure 4.Effect of the ratio of material and water on the proteincontent of product生物量生长情况表明:在接种比例为5:1、料水比取10:8、发酵时间48h、料层厚度10mm、pH值分别调整为3.0、4.0、5.0、6.0、7.0、8.0、9.0、10.0进行固态发酵试验,测定产物的粗蛋白含量,结果(图5)可以看出,pH值为6.0~7.0时,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较高。

试验中采用原料的pH值为6.0左右,所以不用调整pH值。

2.6发酵时间对产物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接种比例按5:1,接种量按4%,料水比取10:8,pH值自然,料层厚度10mm,时间设定为12h、24h、36h、48h、60h,进行固体发酵试验。

测定产物的粗蛋白含量,结果(图6)可以看出,发酵时间以60h最好。

但是,考虑到在生产中,发酵完成干燥前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杂菌污染,所以发酵时间以24h~48h为宜。

2.7料层厚度对产物粗蛋白含量的影响接种比例按5:1,接种量按4%,料水比取10:8,pH值自然,发酵时间48h,料层厚度设定为10mm、15mm、20mm、30mm、40mm,进行生物量观察和静置固体发酵试验。

分析发酵产物的品质,测定粗蛋白含量,结果(图7)可以看出,随着料层厚度的增加,菌种的生长速度减慢,产物的品质变差,当料厚>30mm后,产物出现异味。

固体发酵试验结果也表明,当料厚>30mm后,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