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城乡教育的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城乡教育的差距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现代社会,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目前我国的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距,成为制约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主要分析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

一、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人力资本得以大幅增长。然而,城乡居民之间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教学机会享有、人口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一)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公。

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在教育投资体制上一般是以城市为主,重点学校为主,这些城市的重点学校获得的教育经费最高,其次是一般市县的学校。一般农村的学校最低。城市的平均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都在一般农村的3倍以上。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数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差距拉大,“农村学校像非洲,城市学校像欧洲。”而且,近年来学生和教师大量向城镇流动,使得农村学校生源和师资严重流失。

(二)受教育机会的差异。

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困就不会成为世袭。然而,我国城乡居民受教育的机会是很不公平的。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1998年至2002年,我国高中到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从46.1%上升到83.5%,增加了37.4个百分点。农村普通中学的数量在逐年减少,降低了7个百分点。2002年,全国城镇人口占39.1%,农村人口占60.9%,但农村的普通中学却只占49.6%,城市中学数量首次超过农村。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中教育

的发展的不平衡和滞后,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瓶颈。200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49%,而云南省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8.“%。此外,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数量不断减少。研究表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为了上大学,农村孩子要比城市孩子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三)师资的差异。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学校的教师很多是由原来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转过来的,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偏高。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有49.9万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75.9%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大量代课人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水平。从学历水平看,20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城市78.01%、农村47.49%,农村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城市62.“%、农村24.34%。农村比城市低约38个百分点。年龄结构上,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

农村学校留不住好老师。优秀教师流向城市,除了城市优越的环境因素外,主要是由于农村教师工资不高,即便是少得可怜的工资也经常不能按时发放。据调查,以同届毕业生、同职称的教师为例,农村教师的工资与本地城镇的工资相差300多元。而工资以外的福利差距更大,农村教师,尤其是县城以下地区的农村教师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班主任津贴等政策性福利待遇普遍不能得到完全保障。近几年教师的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主要惠及城市教师,绝大部分的农村教师生活依然清贫。此外,农村教师的工资经常被直接或变相地拖欠。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各地累计拖欠中小学教师国家规定的标准工资共134.41亿元。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师国家规定的标准工资22.06亿元,涉及15个省份和317个县。2003年1月。又有11个省新欠教师工资2.59亿元圈。这一切显然对农村教师不公平。

(四)农民工子女享受教育的不平等。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成为城市里一个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凸显。中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盟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应在户口所在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所需教育经费由当地政府负责筹

措,当地政府也只对本地学龄儿童少年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负责,没有义务也不会去管外来儿童的教育问题。而中国的社会体制使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不被当作城市社会的一员,因此他们在城市里的种种社会性需求都被无意甚至有意地忽视。尽管农民工对当地城市的建设以及财政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促进城市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向城市交纳了大量的税费,但农民工子女却无权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读。致使他们的子女要么与父母分离在当地受教育,在缺少爱的环境中学习,使子女在学习、生理、心理、行为养成等都面临着困惑;要么交高额的费用随父母进城学习,但即便是进入了公办学校学习,民工子女们也经常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歧视,例如评奖评优、老师和同学的日常言语、集体活动甚至作业批改等方面都有不公平待遇。

二、影响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

(一)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不同,是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在教育投资体制上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这样使得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其投入完全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而定。例如,1998年,小学生均经费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河南相差近10倍,7年后,上海市的生均经费与河南农村相差了50倍。学校差距的拉大正是由财政制度造成的,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对教育的投入与地方财力挂钩,各地悬殊很大。城市学校在教育投入占优势的条件下,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良好的师资力量,而农村学校则由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施简陋,待遇较低使优秀教师流失,师资力量落后。另外,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与城市子女在教育上的同等待遇,使得农民工子女辍学率很高。这也增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二)示范学校政策。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逐步建立一批重点中学,目的是在我国教育资源总体短缺的情况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1995年,示范高中政策取代了重点中学政策。此后,“示范学校热”在教育领域升温,造成新一轮教育差距的扩大。据了解,北京建设高中示范学校,多则给两亿元,少则给8000万元。教育部属院校的6所附属中学更新设备,每所都获得拨款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