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谁是大力士

合集下载

人与自然第6课

人与自然第6课
课时教学设计
第单元第5课时总课时数5授课时间:月日
课题
工地上的大力士
课型
新授




1.结合实际了解工地上的大力士有哪些;
2.通过读书了解大力士的工作原理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大力士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
重点:了解大力士的工作原理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大力士
难点
难点:了解大力士的工作原理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大力士
观看两个工程
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
生选择并尝试解释其工作原理。
生:自己画出草图并写上说明工作原理解决的问题
生观看
利用红旗渠和三峡工程对比体会机械的优越性
通过分析比较大力士的工作原理,受到启发谈谈自己的发明创造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工地上的大力士
课后
小记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三、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观看红旗渠和三峡工程。介绍他们的修建过程。为什么三峡工程巨大,却进度很快呢?原因就是使用了建筑机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了解这些工地上的大力士。
1、建筑机械有哪些?
2、什么叫做机械?
3、大力士工作的原理是一个大力士,分析它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原理?
5、生活中你看到了哪些不便?你想设计哪些大力士?
6、观看农业、军事、消防等行业,有哪些大力士?
7、如今,各行各业都有大力士们忙碌的身影。这些大力士在人们的指挥下爬山、涉水、登高、入地,正在为建设我们的家园而努力。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导入: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郑庄公的“九鼎八簋”。

这套鼎发掘于春秋时期郑国国君的祭祀坑,大家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鼎?按照周朝礼制,只有帝王,也就是周天子死后,才能陪葬九鼎八簋。

作为诸侯国君只能陪葬“七鼎六簋”;然而春秋时期诸侯王为什么敢使用九鼎?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动荡的春秋时期。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用河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郑庄公作为诸侯却使用“九鼎八簋”,给学生带来认知的冲突,为本课题“动荡”一词埋下伏笔。

一、经济大发展:铁器牛耕欣欣向荣展示“烽火戏诸侯”和“平王东迁地图”教师讲解:第一幅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周幽王被杀后的第二年,即公元770年,因为内乱少数民族犬戎频繁入侵,很快就打到了镐京,周幽王的继承人周平王东迁洛邑,因洛邑(今洛阳)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那么春秋、战国的由来是什么呢?请同学翻阅书本p29和p33的注释部分。

教师过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力量变化无常,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变革的时期之一,如此动荡的时期,它又是从什么领域开始变化呢?1.农业:牛耕[师生互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铜器”,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析下这件青铜器的用途?同时仔细观察这个器物的外型,它有什么突出特点?[教师讲解]:这件器物出土于山西浑源,名叫“牺尊”,根据它的形制,我们推测这个应该是一件温酒器,因为这件器物它牛腹中空,中间有一个像“锅”一样的腹部,推测就是放置炭火,作温酒的用处。

下面回到第二个问题,大家从外型上看,有没有发现什么突出特点?我们看,牛的鼻子上有鼻环,鼻环就是人类驯服牛的一个标志。

呈现材料: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用在田间劳作)——《国语·晋语》(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教师讲解]:而根据同一时期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春秋时期确实存在将原先的“宗庙之牺”变为犁耕的“畎亩之勤”的现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学习任务群教学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学习任务群教学课件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 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 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 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朗读第1自然段,交流“晋察冀根据地”“游击战争”的相关知识。
晋察冀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地处同蒲路以东,正太、 石德路以北,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以南, 东临渤海,以山西东北部和河北的冀中、冀东为主。 区内除冀中大平原外,大多是山岳地带。

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的提示,自主练习讲故事。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

分小组讲述故事,建议小组合作完成。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

1-2组同学讲述故事,其他同学作补充。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
学习任务六
抓住重点语句 体会英雄气概

重点字指导书写
guàn
上半部分的部件,里面是一竖, 书写时不要写成上下两点。书写时 要注意上半部分的笔顺。
学习任务三
厘清文章结构 归纳主要内容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接受任务 →( 痛击敌人 ) →( 引上绝路 ) →( 顶峰歼敌 ) →英勇跳崖
学法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用“ ”画出对人物群体的描写,用“ ”对每一个战士的描写。
对群体的描写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 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 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 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 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 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 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小学五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600字(共9页PPT)

小学五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600字(共9页PPT)
谁是大力士
小学五年级作文 600字
今天,我来到快乐作文,只
见小马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大
大的五个字“谁是大力士”,当
时我就一脸茫然,难道今天要拿非常 重的东西吗?
小马老师看我们都来了,就对我
游戏 们说:“我们今天要玩一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名叫拔书。
关键词:今天,来到,快乐,作文,
只见,小马,老师,黑板,上写,大大的, 五个,大力士,当时,一脸茫然,难道, 今天,非常,东西,小马,老师,我们, 我们,我们,今天,一场,游戏,名叫。
关键词:前面,同学,把手,举得,
老高,一个劲地,后面,同学,生怕,老 师,看不见,竟然,桌子,老师,第一次, 叫上来,同学,王志东,一个,身板,消 瘦,同学,只见,鼻子,皱成,一团,嘴 巴,紧紧,像是,吃奶,力气,还是,没 有,分开,一点点,紧紧,相拥,连体婴, 不想,离开。
小学五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
小学五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
用板擦擦黑板都会产生摩 擦力;用拖把擦地;用抹布擦桌 子,这些都是摩擦力的原理。 同学们,这下你们知道谁是“大 力士”了吧!
关键词:用板,擦擦,黑板,产生,
摩擦力,拖把,抹布,桌子,这些,摩擦 力,原理,同学,你们,知道,大力士。
小学五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得就有失,有爱 就有恨,有快乐就会有苦恼,有生就有死, 生活就是这样。
小学五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
前面的同学把手都举得老高,
一个劲地喊:“我来!我来!”后面
老师 同学,生怕
看不见,竟然站
在了桌子上。
老师第一次叫上来的同学是王志
身板 东。他是一个
很消瘦的同学。

小学四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500字(共9页PPT)

小学四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500字(共9页PPT)
选手,加油,瘦小,童金,眼看,就要, 听到,同学,加油,呐喊,一下子,增添, 无穷的,力量,不甘示弱,唐佳铭,铆 足,咬着牙,坚持,最后,瘦小,童金, 胜利,唐佳铭,虽然,但是,同学,还是, 热烈,掌声,送给。
小学四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
我希望下次比赛,我能当上
“大力士”。
关键词:希望,下次,比赛,当上,
小学四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
老师 我急忙说:“章
,您就别卖
关子啦,告诉我们吧。”
答案 章老师终于把
说出来了,
大力 原来是要选出咱们班的“
士”,大家不约而同的尖叫起来,
பைடு நூலகம்
这叫声好像要把全校的学生都
要叫过来一样。
关键词:急忙,老师,就别,卖关
子,告诉,我们,老师,终于,答案,出 来,原来,选出,咱们,大力士,大家, 不约而同,尖叫,起来,叫声,好像,全 校,学生,过来,一样。
小学四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
大家 ”
也开始为比赛的两位选手
童金 加油,瘦小的
成眼看就要输
同学 了,听到
们为他加油呐喊,
力量 一下子又增添了无穷的
,不
甘示弱的唐佳铭也是铆足了劲咬着牙 关坚持着。最后瘦小的童金成胜利了, 唐佳铭虽然输了,但是同学们还是把
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
关键词:大家,开始,比赛,两位,
小学四年级作文《谁是大力士?》
章老师选中了唐佳铭,瞧,
他那肥嘟嘟的身子,粗壮的手
臂,肚子像个“啤酒肚”,
讲台 他大摇大摆走上了
跟唐佳铭
身材 比赛的竟然是童金成,他那
苗条 如此的
,像根“绿豆芽”一
样。
关键词:老师,选中,唐佳铭,肥
嘟嘟,身子,粗壮,手臂,肚子,啤酒肚, 大摇大摆,走上,讲台,唐佳铭,比赛, 竟然,童金成,身材,如此,苗条,绿豆 芽,一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6 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 年,结束于公元前476 年C.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D.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2.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是在( )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3.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4.下列不属于春秋时期霸主的是( )A.管仲B.齐桓公C.楚庄王D.晋文公5.下列材料中,存在三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西周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天子,其中著名的有周文王、晋文公、楚庄王等。

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争霸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

(1)错误: ;改正: 。

(2)错误: ;改正: 。

(3)错误: ;改正: 。

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2.春秋时期的人常以“牛”“耕”作为名或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一个大力士,姓牛,名子耕。

这些现象说明了( )A.以“牛”“耕”作为名或字比较吉利,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B.春秋时期,普通人也拥有了姓名权C.春秋时期,人们普遍开始重视农业D.春秋时期,牛耕受到人们的推崇3.《论语》中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4.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 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 次,而鲁国却朝齐11 次,朝晋20 次。

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天子依附于诸侯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5.《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2018)六上历史第一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综合训练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2018)六上历史第一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综合训练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春秋时期,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具体表现在( )①青铜业②煮盐业③冶铁业④漆器制作⑤纺织业A.①②③⑤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3.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A.世袭制 B.禅让制C.分封制 D.郡县制4.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

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

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B.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5.“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里的“他”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C.秦穆公 D.楚庄王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诸侯争霸,战火连年,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诸侯争霸加快了统一步伐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在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交融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7.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的是这一时期的战争性质是( )A.诸侯国为争夺霸权进行的激烈竞争B.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C.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交融D.封建地主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8. (2016·山东青岛)《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9.春秋时期,农业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突出的是当时出现了( )A.青铜器和冶铁业 B.铁制农具和牛耕C.冶铁业和煮盐业 D.冶铁业和纺织业10.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指的是( )A.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C.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11.下图为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早期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12.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第六课大力士

第六课大力士

第七课大力士教学目标:1、能积极动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2、学会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把细节写具体、写生动,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学会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把细节写具体、写生动,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

教学准备:两本书、纸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3分钟)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特大的好消息,危老师新学了一个魔术,你们想看吗?生:想师:王老师这个魔术啊,就是将两本书合在一起,施上魔法后就很难拉开。

你们相信吗?生:老师你骗人的,我不相信。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得知咱们班的同学都不相信我啊!可是,空口无凭,我要用行动来证实自己的话。

谁能将书本拉开,谁就是我们班的大力士。

(板书大力士)二、宣布游戏规则,选出队员。

(5分钟)(老师将两本书一页一页地合在一起,并对着书本吹口气。

请学生认真地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呢?生:老师一页一页地将书一页一页地夹在一起。

生:对着书本吹了一口气。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老师来说说游戏规则:把全班分为两大组,每组请两组各派一位同学上来挑战,将老师叠好的书本,使劲拉,要是谁能把两本书分开,那本组就挑战成功,将能为本组加上五分。

选手奖励五个大拇指,最后分数高的一组获胜,组员每人2个大拇指。

师:你们明白了游戏规则吗?那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生:老师吹牛,没有用什么工具就能让书本合在一起吗?不可能的!师:你想来挑战吗?生:想!三.进行比赛(27分钟)(一)第一轮,一个人拉(每组分别选出两位同学参加比赛。

)师:同学们,老师说过一场比赛或者一场活动,没有热情的观众就将是失败的。

那你们是不是优秀的观众呢?师:那作为优秀的观众要做的是什么呢?生:为组员加油,要认真观察台上及台下同学的表现……师:恩,说的很好,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台下的同学也要进行比赛,看谁能获得优秀观众的奖项,同样五个大拇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够在规定时间内把这两位施过魔法的隐形 “大力士” 分开,就属挑战成功。
奖励:挑战者每人5颗大拇指,挑战“大力士”成功 再每人加8颗。
6
要求:底下的同学一定要认真仔细观察,赛后
说出你印象最深的一位挑战者的动作和表情,要
评选出我们班的“火眼金睛”。同时要给挑战 者加油,老师要评选出“最佳啦啦队员”。
奖励:“最佳啦啦队员”“火眼金睛”可各获得 5颗大拇指。
11
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互运 动时互相施加的一种物理力。广义地物体 在液体和气体中运动时也受到摩擦力。作 为借喻摩擦力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 被用来描述阻碍进展的力 。
12
题目:《隐形大力士》、《神奇的纸张》、《我是大力士》 ……
<一>开头:
<二> 中间


加油

双手紧抓 左拉右扯 双脚一前一后,像……
欢呼呐喊
坐立不安 伸长脖子……
<三>结尾:解密后谈自己这堂课的收获或感受10 。
写作指导及板书:
题目:《隐形大力士》、《神奇的纸张》、《我是大力士》 ……
<一>、开头:
7
赛后回忆
8
1、在老师喊开始之前,他们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 2、当老师一声令下,他们是怎么拉的?他们的动 作和表情分别是怎么样的? 3、台上同学有发出什么声音呢? 4、底下的同学们分别都有什么反应? 5、你能不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 个排比句式把教室里的场面连起来说一说呢?
9
写作指导及板书
大力士
挑战一:小菜一碟,轻轻地拉——九牛二虎之力,猛地扯 —— 略写
动作:双手紧抓—左拉右扯,双脚一前一后,像……
台上 神态:绷着脸、咬牙切齿、紧皱眉头……
挑战二
语言:呀……啊……
详写
台下:欢呼呐喊、出谋划策、坐立不安、伸长脖子、瞪大眼睛……
(有的……有的……还有的……)
<三>、结尾:解密后谈自己这堂课的收获或感受。
1
2
挑战规则一
选出两名选手,两人双手握紧书各站一边,老师喊开 始时同时往自己方向用力扯\拉,计时1分钟。如能够在规
定时间内把这两位施过魔法的隐形 “大力士”分开,就
属挑战成功。
奖励:挑战者每人5颗大拇指,挑战“大力士”成功再
每人加5颗大拇指。
3
4
赛后回忆
5
挑战规则二
要有四名选手,手握紧书本每两位同学各站一边,老 师喊开始时同时往自己方向用力扯\拉,计时1分钟。如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