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ANA检测与临床应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核抗体ANA检测与临床应用ppt课件

抗核抗体ANA检测与临床应用ppt课件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ANA)
检测与临床应用
抗核抗体的定义
传统定义: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广义定义:针对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对ANA的理 解不再局限于核成分,而是指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
ANA的靶抗原分布:
细胞核
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
核均质: 抗核小体抗体(ANuA)
靶抗原: dsDNA-组蛋白-复合物的构象决定簇
方法: IIFA ELISA, Blot
临床意义: SLE, 阳性率 50-95% (特异性100%)
抗核小体 ELISA: 敏感性、特异性、疾病活动度
分组
n
抗核小体阳性
SLE
233
干燥综合症
41
皮肌炎/多肌炎
40
系统性硬化症
33
类风湿/骨关节炎
60
强直性脊柱炎
20
健康对照组
31
特异性
225
144 (61.8%) 1 (2.4%) 1 (2.5%) 1 (3.0%) 1 (1.7%) 0 0 98.2%
ANuA 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性强 (SLE DAI score)
Su et al., Clin Immunol 122: 115-120, 2007
建议: • IIFT-ANA仍然为ANA检测的金标准 • 医院或商业诊断所应用其它ANA检测方法时,必须要求为临床大夫提供足够 的数据证明其它ANA检测方法与IFT比较具有同样或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 实验室在ANA报告当中必须注明ANA检测方法
ANA筛查: 间接免疫荧光法(IFT)
抗原谱完整 (细胞核、细胞浆) 检测ANA的金标准,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基质组合: HEp-2细胞+灵长类肝

ANA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ANA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ANA的检测及临床应用ANA(Antinuclear Antibodies)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一、简介1.1 ANA的定义和作用1.2 ANA的检测方法1.2.1 免疫荧光抗体法1.2.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1.2.3 其他检测方法二、ANA的临床应用2.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2.1.1 ANA阳性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2.1.2 ANA的亚型及其临床意义2.2 其他结缔组织病的诊断2.2.1 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2.2.2 Sjögren综合症的诊断2.2.3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2.3 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测2.3.1 甲状腺疾病的检测2.3.2 肝炎感染的检测三、临床应用案例分析3.1 病例一、确诊SLE的ANA检测3.2 病例二、RA的ANA亚型分析四、结论ANA的检测对于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ANA亚型在不同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验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

附件:2、ANA检测操作流程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免疫荧光抗体法:一种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目标抗原的方法,常用于ANA的检测。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一种将酶与抗原或抗体标记结合,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来检测目标抗原或抗体的方法,常用于ANA的检测。

3、特异性抗体的检测:针对某种特定抗原的抗体进行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某种特定疾病的诊断。

4、ANA亚型:ANA的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和特异性,可以帮助进一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预后。

5、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类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产生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抗核抗体课稿课件

抗核抗体课稿课件

结缔组织病的诊断
结缔组织病是一类以结缔组织病 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抗核抗体 在结缔组织病的诊断中也具有重
要价值。
抗核抗体在结缔组织病中的阳性 率较高,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
风湿性关节炎等。
通过检测抗核抗体,可以协助诊 断结缔组织病,并对其活动性和
预后做出判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具有 重要地位。
害密切相关。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抗核抗体检测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活动性和预后,从而指导治疗。
预测疾病风险
抗核抗体检测可以预测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如预测SLE的 风险。
评估治疗效果
抗核抗体检测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例如在RA的治疗中,抗核抗体 滴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治疗效果。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 义与评估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抗核抗体检测对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 的价值,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 节炎(RA)等。
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
抗核抗体检测可辅助诊断多种疾病,如干燥综合 征(SS)、硬皮病(SSc)等。
3
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预后
抗核抗体的产生原因
01
02
03
04
ANA的产生原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
素有关。
遗传因素在ANA的产生中起 着重要作用,如SLE患者的遗
传易感性较高。
环境因素如长期吸烟、接触化 学物质等也可能导致ANA的
产生。
感染因素如病毒或细菌感染也 可能诱发ANA的产生。

间接免疫荧光法测ANA课件

间接免疫荧光法测ANA课件
注意: 为防止破坏基质,不要擦拭反应区的 间隙。
检查生物薄片是否与液滴接触良好,然后 继续下一张。
从现在开始,注意避免阳光直射载片。
室温温育30分钟。
实验步骤八: 冲洗
用烧杯盛PBS-Tween缓冲液, 流水冲洗载片, 然后立即放入装有PBS-Tween缓冲液的小 杯中浸洗至少5分钟。
可在每150ml磷酸盐缓冲液中加10滴(150 µl) 伊文氏蓝进行复染。
然后再进行下一个载片的操作。
实验步骤十: 结果判断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
结果判读: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核发黄绿色荧光为阳性染色细胞, 不发
荧光为阴性。 抗原片中出现阳性染色细胞为ANA阳性, 否
则为阴性。 阳性待检血清可作进一步稀释后测定效价。
【均质型】 细胞核呈均匀一致的荧光
【核仁型】 核仁部分呈现荧光
某些核抗原成分在核仁和胞浆内比核质内 更丰富
ANA检测的意义
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如抗Sm是SLE标记抗体; 抗ScL-70 是SD的标记抗体; 抗Jo-1是PM/DM的标记抗体;
观察疾病活动度和治疗反应 研究发病机理
【ANA分类】
抗DNA(dsDNA,ssDNA) 抗组蛋白(Histone) 抗非组蛋白(Nonhistone,Extractable
✓滴度定义: 与相同稀释倍数的阴性血清相比,能观察 到特异性荧光反应的最高稀释度
【临床意义】
总的ANA检测在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一 个极为重要的筛选试验。绝大多数自身免疫 性疾病均可呈阳性。ANA阳性者进一步检测 各亚类ANA抗体对明确诊断、临床分型、病 情观察、预后及治疗评价有重要意义。
未经治疗的、活动性SLE的阳性率为80%- 100%。药物性狼疮100%、全身硬皮病、混 合性结绨组织病、狼疮性肝炎、原发性胆汁 性肝硬化等。

抗核抗体ANA检测与临床应用

抗核抗体ANA检测与临床应用
正常人
95-100 80-100
100 100 20-40 20-50 85-95 30-50 70-80 30-40
26 5-10
美国风湿学会(ACR)立场声明
• HEp-2 细胞包含大约100 至150 种自身抗原 • 其它初筛方法仅具有少量自身抗原
…大约 35% SLE患者和IFT-ANA阳性患 者在其它初筛实验中为阴性结果…
群组
n
抗核糖体 P 蛋白阳性数
SLE
360
34 (9.4%)
其他结缔组织病*
79
0%
健康献血员
206
0%
*系统性硬化症, 干燥综合症, 皮肌炎/多肌炎
对 SLE 100% 特异
EUROIMMUN
核糖体 P 蛋白 ELISA: 敏感性和特异性(2)
群组
SLE MCTD
SS SSc RA HD 特异性
建议: • IIFT-ANA仍然为ANA检测的金标准 • 医院或商业诊断所应用其它ANA检测方法时,必须要求为临床大夫提供足够 的数据证明其它ANA检测方法与IFT比较具有同样或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 实验室在ANA报告当中必须注明ANA检测方法
ANA筛查: 间接免疫荧光法(IFT)
抗原谱完整 (细胞核、细胞浆) 检测ANA的金标准,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基质组合: HEp-2细胞+灵长类肝
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CICTD)
夏普综合症 (MCTD)
RNP
系统性硬化症 (SSc) Scl -70 and CenpB
多肌炎/皮肌炎 (PM/DM) Myositis Profile
ANCRAAhret相hurmi关taist性o(iRd血eA管) 炎

抗核抗体检测与临床应用PPT【42页】

抗核抗体检测与临床应用PPT【42页】

52KD, 60KD。
健康人
17%
抗SSA抗体阳性SLE和SS一级亲属 25%
• 抗SSB抗体: 常与抗 SSA抗体伴随出现
• Ro-52 为线性结构 ,可以非特异的与血 清中蛋白结合
(3)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抗原: 核糖体60S 亚基中的3种蛋白质
SLE
10%~40%
SLE的高特异性血清标志抗体,特异性为100%
抗nRNP/Sm和Sm抗体的结果解释
抗nRNP/Sm抗 体
73KD RNP
阴性
60KD
55KD
52KD
阳性 5 2 K D
D
32KD RNP
RNP
sm 2 9 K D
28KD
阳性
RNP 1 7 .5 K D
13.5KD
阴性 CO
阳性
Sm、 U1R N P、 RA、
SSA抗 体 阳 性
SSA抗 体 阳 性
Stinton et al., Lupus 15: 394-400, 2007
(3)抗组蛋白抗体
抗原: 组蛋白H1, H2A, H2B, H3, H4 (主要的靶抗原为H1和H2B)
功能: 核小体的组成结构
临床意义: 药物诱导性LE: 100%
(抗组蛋白抗体是该病唯一的标志性抗体)
SLE:
40% - 80%
抗原:动粒中的4种蛋白:A (17 kDa), B(80 kDa), C(140 kDa), D蛋白(50 kDa)。 着丝点蛋白B为主要的靶抗原
功能: 分裂期纺锤体的附着点
相关疾病: 硬化症: 局限型: (CREST综合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8% 80% - 95%
10%~20%

抗核抗体基本概念及对应临床疾病概述ppt课件

抗核抗体基本概念及对应临床疾病概述ppt课件

抗体梯度稀释 起始稀释:1:80 梯度稀释(稀释因子2) 1:160 1:320 1:640 1:1280 1:2560 …直至抗体转阴
ANA荧光滴度判读举例
各稀释度的反应性
1:80 阳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1:640 — — 弱+ 阳性+ 阳性++ 阳性+++
SLE:高特异性指标,阳性率为50-95%,特异性几乎 100%,抗核小体抗体可独立于抗dsDNA抗体单独出现 ,因而抗核小体抗体与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可提 高SLE的血清学检出率。
核糖体 P蛋白
抗原:
核糖体60S 亚基中的3种蛋白质: P0, P1, P2. 具备相同的碳端抗原位点
40 S 亚基
均质型
核点型
着丝点型
核仁型
Scl-70
粗颗粒型 细颗粒型
核膜型.
核糖体P蛋白 线粒体型
高尔基体
溶酶体
肌动蛋白
波形蛋白
ANA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试验的实际价值
初步甄别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阴阳性结果) 尽可能判断荧光核型(缩小靶抗原确认实验范围) 获取抗体滴度信息(判断病情进展、预后等)
考虑到荧光法筛查试验存在主观性强的特点,因此应 以一种客观和现实的态度去面对筛查试验结果
主要相关疾病:
PBC: 病(
(高滴度AMA M2)85% - 95%。在其他慢性肝脏疾 30%)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7-25%)中也
可检出AMA
M2,但滴度较低。

抗核抗体检测与临床应用

抗核抗体检测与临床应用

ANA均质型(滴度1:10,000)
1:100
1:100
1:1,000
1:1,000
ANA结果报告
报告ANA结果时,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定性结果:阴性或阳性。 - 荧光模型:看到的所有模型均应报告。 -每种荧光模型的滴度。 -建议:如下一步的确认实验等。
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CICTD)
Scl-70
Sm/RNP
SS-A/SS-B
Nuclear memb. Ribosomes Mitochondria Golgi apparat. Lysosomes
Actin
Vimentin
欧蒙推荐的ANA稀释方案
欧蒙ANA—IIF稀释方案
欧蒙ANA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系统的起始稀释度为1:100。即该 检测系统的正常参考范围为1:100。梯度稀释时的稀释因子为 1:3.2。
• 靶抗原:SS-A、SSB
肝片
着丝点型
HEP-2
• HEp-2:间期细胞 核内出现大小数目 相同、均匀分布的 点状荧光;分裂期 细胞浓缩染色体处 出现浓缩点状荧光
• 肝片:肝细胞核内 可观察到10-20个荧 光点;荧光强度明 显弱于与HEp-2细胞
• 靶抗原:着丝点蛋 白
肝片
核点型
HEP-2
• HEp-2:间期细胞 核内出现大小、数 目、强度不均的点 状荧光;分裂期细 胞浓缩染色体阴性。 周围可见点状荧光
系ESry统ystht性eem红misa斑ctoh狼deer疮sLu((SSpLuLEsE)) dsDNA
干燥综合征 (SS) SSA and SSB
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CICTD)
夏普综合征 (MCTD)
RN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33
LNTP = lupus nephritis requiring renal transplantation(狼疮肾炎需要 肾移植)
LN = biopsy proven lupus nephritis(肾活检确诊为狼疮肾炎) CON = SLE patients without nephritis(无肾炎SLE患者)
系统性硬化症
33
类风湿/骨关节炎
60
强直性脊柱炎
20
健康对照组
31
特异性
225
144 (61.8%) 1 (2.4%) 1 (2.5%) 1 (3.0%) 1 (1.7%) 0 0 98.2%
ANuA 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性强 (SLE DAI score)
Su et al., Clin Immunol 122: 115-120, 2007
正常人
95-100 80-100
100 100 20-40 20-50 85-95 30-50 70-80 30-40
26 5-10
美国风湿学会(ACR)立场声明
• HEp-2 细胞包含大约100 至150 种自身抗原 • 其它初筛方法仅具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自身抗原
…大约 35% SLE患者和IFT-ANA阳性患 者在其它初筛实验中为阴性结果…
核均质: 抗核小体抗体(ANuA)
靶抗原: dsDNA-组蛋白-复合物的构象决定簇
方法: IIFA ELISA, Blot
临床意义: SLE, 阳性率 50-95% (特异性100%)
抗核小体 ELISA: 敏感性、特异性、疾病活动度
分组
n
抗核小体阳性
SLE
233
干燥综合症
41
皮肌炎/多肌炎
40
建议: • IIFT-ANA仍然为ANA检测的金标准 • 医院或商业诊断所应用其它ANA检测方法时,必须要求为临床大夫提供足够 的数据证明其它ANA检测方法与IFT比较具有同样或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 实验室在ANA报告当中必须注明ANA检测方法
ANA筛查: 间接免疫荧光法(IFT)
抗原谱完整 (细胞核、细胞浆) 检测ANA的金标准,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基质组合: HEp-2细胞+灵长类肝
SLE – 各器官的表现
神经系统受累 (30%) 皮肤 (蝴蝶状皮疹, 盘状狼疮; 74%)
浆膜炎 (胸膜炎, 心包炎; 77%)
狼疮肾炎 (51%) 血液系统受累 (贫血等; 60%)
关节炎 (至少2个关节 以上受累;96%)
EUROIMMUN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代表性的抗体 抗 dsDNA 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抗 Sm 抗体 抗核糖体 P 蛋白抗体
EUROIMMUN
ANuA 与狼疮性肾炎
Stinton et al., Lupus 15: 394-400, 2007
• 狼疮肾炎是SLE的一种潜在的严重并发症 (高达 50%) • ~ 1.2% 需要进行肾移植的患者有狼疮肾炎
LNTP
LN
(%)
(%)
CON (%)
ANuA
79
18
9
Anti-dsDNA 43
系统性硬化症 (SSc) Scl -70 and CenpB
干燥综合征 (SS) SS-A and SS-B
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CICTD)
夏普综合征 (MCTD)
RNP
ANCRAAhret相hurmi关taist性o(iRd血eA管) 炎
多肌炎/皮肌炎 (PM/DM)
Myositis Profile
ENA:抗可提取核抗原,包括RNP/Sm, Sm, SS-A, SS-B, Scl-70和Jo-1等 六种靶抗原
ANA检测的临床意义
ANA可见于多种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疾病,常作为结缔组织病的诊断、 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高滴度ANA则高度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非结缔组织病中也可出现阳性;正常人中(特别是老年人)也可出现阳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电力医院:马林
抗核抗体(ANA)
检测与临床应用
抗核抗体的定义
传统定义: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广义定义:针对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对ANA的理 解不再局限于核成分,而是指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
ANA的靶抗原分布:
细胞核
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
30-90% 50-95%
5-10% 5-15%
EUROIMMUN
核均质型 HEp-2细胞/猴肝
HEp-2细胞
EUROIMMUN
猴肝
抗dsDNA 抗体
- 检测方法: IIFT, Farr-法 (RIA), ELISA or Blot IIFT dsDNA
HEp-2细胞
绿蝇短膜虫
抗dsDNA抗体与SLE
高度特异性抗体; 70%患者阳性,0.5%正常人或RA患者阳性 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但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抗体滴度上升但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抗体检测后5年内
80%患者进入活动期
最新版“Autoantibodies” 描述
不同实验方法的结果并无可比性: 1、抗原来源不同; 2、抗原展现形式不同; 3、实验体系反应条件不同。
EUROIMMUN
HEp-2细胞: 筛查不同的自身抗体
均质型
核点型
着丝点型
核仁型
Scl-70
Sm/RNP
SS-A/SS-B
核膜型 核糖体P蛋白
AMA
高尔基体
溶酶体
肌动蛋白
波形蛋白
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CICTD)
Systemischer Lupus Erythematodes (SLE) 系统性红ds斑D狼NA疮 (SLE)
EUROIMMUN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红斑狼疮的特点 临床医生: 容易误诊的一类致死性疾病 免疫学家: 所有免疫系统的要件均参与致病机理产生过程
临床发病特点 发病率: 40/100,000(北欧);200/100,000(黑人);250,000 (美国) 患者寿命:4年/50%(1950); 15/80%(当前); 20岁诊断/35岁死亡几率1:6
性,但滴度低
目前,ANA检测已成为临床上的一个极重要的自身免疫病的筛查实验。
ANA检测的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
活动期 非活动期 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Sharp综合征) 类风湿性关节炎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 干燥综合征 慢性活动性肝炎 溃疡性结肠炎 其它风湿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