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巴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及治疗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1]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07d1eccdda38376baf1faeb7.png)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1:摘要猪肺疫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
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
2:关键词猪肺疫,传染病,剖检,病理变化。
3:病原本菌存在于病畜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里,健康家畜的上呼吸道也可能带菌。
其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比较低,在自然干燥的情况下很快死亡。
制作血片和无菌取肝、脾脏涂片,用革兰氏和瑞氏染色法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浓染的近似于椭圆形的有微荚膜的球杆菌。
另将肝、脾脏等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上,置37℃温箱中培养24 h,可见在鲜血琼脂平板上有半透明、不溶血、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小菌落,用在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细小球杆菌。
4:流行病学大小猪均有易感性,小猪和中猪的发病率较高。
病猪和健康带菌猪是传染源,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肺脏病灶及各器官,存在健康猪的呼吸道及肠管中,随分泌物及排泄物排出体外,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而传染。
带菌猪受寒、感冒、过劳、饲养管理不当,5:诊断要点根据本病表现高热,咽喉部肿胀,呼吸困难,咳嗽,剖检呈败血症变化,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或胃肠炎病变可初步诊断为猪肺疫。
细菌学诊断:无菌采取病变部组织或胸腔液、血液涂片,染色后镜检,如见到两极浓染的卵圆形小球杆菌,结合临诊症状可以确诊,必要时可用小鼠进行实验感染验证。
6:临床症状潜伏期1-3天。
1.最急性型:呈现败血症症状,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呼吸高度困难,食欲废绝,粘膜蓝紫色,咽喉部肿胀,有热痛,重者可延至耳根及颈部,口鼻流出泡沫,呈犬坐姿势。
后期耳根、颈部及下腹疗处皮肤变成蓝紫色,有时见出血斑点。
最后窒息死亡,病程1-2日。
2.急性型:主要呈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败血症症状较轻。
病初体温升高,发生干咳,有鼻液和脓性眼屎。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环球杆菌病,属于一种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该疾病在猪类中非常常见,可导致多个器官受到感染,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
以下是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1. 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为了有效控制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查来及时发现和诊断病例。
以下是常用的检查方法:1.1 组织标本检查对于疑似病例,可以采集猪死后的组织标本进行检查。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直接检测、培养检测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等。
其中,直接检测和培养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组织和培养病原体。
1.2 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是另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检测患猪的血清中是否出现抗体反应,来检测病原体是否存在。
对于已感染的猪,血清学检测可以在感染后3-4周即可检测出猪巴氏杆菌病的抗体。
此方法简便、经济、可定量地测量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适用于疫病诊断、饲料和环境污染情况判断。
2. 防控措施为了有效控制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点:2.1 编制消毒计划在猪圈内定期消毒可以有效降低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率。
消毒计划必须与动物饲养计划紧密结合,防止感染传播的发生和扩散。
2.2 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发现猪巴氏杆菌病患猪后,必须及时将其隔离处理。
同时,应加强病猪和健康猪之间的隔离和检测,以防止病原体扩散。
2.3 管理饮水为了有效预防猪巴氏杆菌病,应该注重猪圈内饮用水的管理。
猪圈于表面水面高度的3-5厘米处设置灌装器,每天更换饮用水,确保饮水清洁卫生,防止病原体通过饮用水传播。
2.4 合理使用抗生素猪巴氏杆菌病的治疗一般使用抗生素,应该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及治疗过程中的剂量和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避免滥用抗生素,以防止病原体的耐药性增加。
总之,为了预防和控制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猪圈消毒、隔离措施、饮水管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猪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嗜睡、食欲下降、腹泻等症状。
疫病的流行对养猪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对猪巴氏杆菌病的
检查和防控十分必要。
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
首先,病死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猪巴氏杆菌病的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
通过对死亡猪的
解剖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猪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并采集组织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其次,在临床表现过程中,通过对猪的病理学检查,可以早期诊断猪巴氏杆菌病并进
行有效的防控措施。
病死猪体积前部到肺部及胸膜、腹膜、脾、心脏、肝、肾、肌肉等器
官组织可作为检测样品,通过细菌学检查和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查、荧光抗体法、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可以可靠地诊断猪巴氏杆菌病。
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防控猪巴氏杆菌病,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 做好环境卫生。
保持猪舍、猪圈干燥,随时清理粪便和其他排泄物,定期喷洒灭
菌剂,保证猪的生活环境卫生。
2. 控制传染源。
对于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对猪圈、设备、人员
进行全面消毒。
3. 加强管理。
饲养者要定期对猪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情,隔离和治疗
病猪,加强猪的饲养管理,控制饲养规模和密度,保证饲食营养均衡。
4. 定期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防控猪巴氏杆菌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饲养者应该按照
兽医建议定期接种疫苗,从源头上预防病害的发生。
总之,对于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控,应加强对猪的健康管理和环境卫生控制,及时采取
隔离和消毒措施,定期接种疫苗,全面提高养猪业的管理水平。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猪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也称为布氏杆菌病。
其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是确定猪巴氏杆菌病病情和流行程度的关键。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病原菌分离与鉴定、血清学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1.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在怀疑猪巴氏杆菌病的疫区或养殖场,可以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常用的方法有细菌培养、生化试验和荧光抗体染色等。
分离出的细菌可以通过形态学特征、生化试验和鉴定试剂盒检测等进行鉴定,确诊是否为猪巴氏杆菌。
2. 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感染猪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常用的方法有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
检测抗体水平有助于了解猪群的感染情况和免疫状况。
3.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对感染猪的组织和器官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来确定猪是否感染猪巴氏杆菌病。
常用的方法包括组织取样、组织切片和染色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细菌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和病变程度。
4.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是最新的猪巴氏杆菌病实验室检查方法,其主要基于病原菌的DNA或RNA的检测。
常用的方法有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芯片等。
分子生物学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快速的优点,能够准确、迅速地检测出病原菌。
针对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环境卫生管理。
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巴氏杆菌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多种猪巴氏杆菌病疫苗,可选择根据疫情情况对养殖猪实施群体或个体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需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免疫程序和相关的养殖管理规定来进行执行。
2. 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是猪巴氏杆菌病防控的重要环节。
包括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猪舍、饮水设施和粪便等,防止细菌的扩散和传播。
要注意对猪场员工的卫生和训练,加强猪场内外的生物安全管理,避免外界的污染和病原菌的入侵。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病原体在猪身上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进行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病原学检查:
猪巴氏杆菌病的确诊通常依赖于病原学检查。
可以通过下列实验室检查技术来检测布鲁氏菌:
1. 凝集试验:利用布鲁氏菌特异性抗原与猪血清中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用于初步筛查感染猪。
2. 血清学检查:通过ELISA、CF、琼脂凝胶扩散等方法来检测布鲁氏菌感染猪的血清学指标。
3. 组织学检查:通过组织切片染色观察,检测猪体内是否存在布鲁氏菌。
防控措施:
为了控制和预防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1. 饲养管理:做好猪场的卫生管理工作,保持圈舍清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 引种检疫:引入新的猪种时,应进行相关防疫检疫,确保引种的猪只没有携带布鲁氏菌。
3. 隔离治疗:对于疑似或确诊感染布鲁氏菌的猪只,需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原菌的进一步传播。
4. 病原体清除:当发现布鲁氏菌感染猪场时,要及时清除感染猪只,同时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止病菌再次传播。
5. 免疫措施:可以采取布鲁氏菌疫苗接种等方法进行主动免疫,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工作对于疾控科学家和养殖业者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查技术,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保护猪的健康,并维护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猪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猪巴氏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它可以在猪群中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经济损失。
为了防控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是了解猪群中是否存在猪巴氏杆菌病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常用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方法:1. 猪巴氏杆菌菌落计数:通过将样品(比如粪便和尿液)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利用微生物学的方法计算猪巴氏杆菌的菌落数量。
2. PCR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猪巴氏杆菌的DNA,从而确定猪是否感染了该菌。
3.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猪巴氏杆菌特异性抗体,确定猪群中的感染情况。
4. 病理学检查:对猪巴氏杆菌病患猪进行组织学检查,从而观察病变程度,确定感染的严重性。
在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认猪群中存在猪巴氏杆菌病后,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1. 强化猪群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做好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更换饲料和饮水设备,严格控制人员进出猪舍。
2. 加强疫苗免疫:应根据病情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疫苗对猪群进行免疫。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考虑做病原学检测,以确定获得猪巴氏杆菌疫苗的适宜时间。
3. 减少环境传播途径:通过改善猪舍的通风条件、控制蚊虫和跳蚤等昆虫的存在,减少疫病的传播途径。
4. 卫生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猪场人员进行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该病的认识和控制意识。
5. 感染猪隔离和处置:在发现感染猪时,应立即将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及时处理死亡猪。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对于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影响非常重要。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确定猪群中是否存在该病,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生物安全措施、进行疫苗免疫、减少环境传播途径、提高卫生教育和培训等。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猪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类传染病,这种疾病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这种疾病的传播,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室中,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猪巴氏杆菌病进行检查,可以帮助兽医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疾病的传播规律及防控措施的制定。
本文将介绍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以及防控措施。
1. 临床症状观察猪巴氏杆菌病的患病猪通常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呼吸急促、鼻孔分泌物增多、皮肤发红等临床症状。
兽医在对猪进行临床观察时,应该对这些症状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
2. 病原学检测猪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即巴氏杆菌可以通过猪的呼吸道、皮肤、粪便等方式传播。
实验室可以通过采集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样本、粪便样本等进行病原学检测,确认巴氏杆菌的存在。
3.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疾病的传播规律以及相关风险因素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可以通过调查猪群的饲养环境、饲养管理、人员流动情况、猪传染病的历史记录等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防控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比如PCR技术)可以对样本中的巴氏杆菌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和鉴定,这种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体的存在和种类。
二、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1. 病例报告和隔离一旦发现猪巴氏杆菌病病例,应该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对病猪进行隔离,防止疾病的传播。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户应该注意猪圈的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密集饲养,定期对猪进行健康检查。
3. 接种疫苗目前已经有针对猪巴氏杆菌病的疫苗可以使用,养殖户可以根据兽医的指导,对猪进行定期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4. 严格消毒猪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可以在环境中长时间存活,所以关键设施、器具、物品都要经常进行严格的消毒,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屠宰场流行性外生漆疮,是由猪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猪类传染病。
该病病原体是猪巴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主要在猪屠宰场和其他猪的密集场所中传播。
猪巴氏杆菌病主要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感染(包括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和消化道传播。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巴氏杆菌病对年龄和性别没有明显的偏好,但对免疫状况差的猪更容易感染。
实验室检查确定猪巴氏杆菌病的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病原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包括菌落计数、培养和鉴定。
常见的培养基有血清葡萄糖琼脂和液体梯度稀释培养基。
鉴定猪巴氏杆菌需要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
病理学检查主要通过组织学检查来确定。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皮肤破溃、糜烂、全厚坏死和脓肿形成。
组织学检查可以见到炎性细胞浸润和肉芽组织形成。
防控措施为了控制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
1. 良好的管理措施:包括猪舍的消毒和清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猪群隔离措施。
定期清洁猪栏和设施,适当使用消毒药物来杀灭猪栏内的病原体。
2. 疫苗接种:猪巴氏杆菌病的疫苗可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3. 病例追踪和处理:发现疫情后,应立即对感染猪进行隔离,同时对病死猪和病变组织进行妥善处理,避免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
4. 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应遵守个人卫生习惯,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要避免与病猪直接接触,减少感染的风险。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原学和病理学检查,防控措施主要包括良好的管理措施、疫苗接种、病例追踪和处理,以及个人防护措施。
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控制病情的传播,保护猪群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
注 : “斗 ” 阳性、 “ ” 阴 性
2 . 4 动 物 实 验
2只 小 白 鼠在 2 4 ~3 6 h内 全 部 死 , 采 取小 n 鼠的川 : 、 脾等组 织 , 分 别触 片 、 染色 、 镜检并 分离培 养 , 结 果 分离 i { { r
1 . J . 2 培养基 : 麦 康凯培养 基 、 普通琼 脂培养 基、 兔 鲜 m 琼 脂 培 养 基 徐 州 生 物 1 :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微 生 物 实 验 室 自制 。 1 . 1 . 3 实验动物 : 健 康 昆 明 系 小 白 鼠 2只 ( 1 6 ~2 O g ) , 购白
试 剂 有 限 公 。 1 . 2 方 法
( 单位 : r n m
氟苯尼考 强力霉素
¨
"
1 . 2 . 1 触 片、 染色 、 镜检 : 病料触片 , 革 氏染 色 、 瑞 十染 色 ,
镜检 。
丁胺卡那霉索
磺 胺 异 睡 唑
1 . 2 . 2 细菌分 离培养 : 无菌采取病 料 , 分 别 接 种 于 普 通 琼 脂 培养基 、 鲜I f I L 琼脂平板 , 3 7℃ 培 养 1 6 ~2 0 h , 观 察 菌 落 的 形
表 2 多杀 性 巴氏 杆 菌 抑 菌 圈 的 测 量 结 果
抗 生 素 链 霉 素
呋 喃 唑 酮
纸片( 购『 { 杭 州微 物 试 剂 有 限 公 ) , 抗 菌素 种类 为 : 链 霉
素、 呋哺唑酮 、 氟 苯尼考 、 强力霉素 、 r 胺 卡那霉素 、 磺 胺 异 咏 唑、 头 孢 曲松 钠 及 氟 睬 酸 8种 。 】 . 1 . 5 q 三 化 试验 管 : 生 化 鉴 定 试 验 管 购 自杭 州 天 和 微 生 物
冲洗 , 制 成 细 菌 悬 液 后 腹 腔 注射 小 白 鼠 2只 , 0 . 2 ml / 只。
3 结 论
通 过 细 菌 的分 离 鉴 定 , 并结 合流行 病学 资料 、 临 床 症 状 和 病 理 变 化 确 诊 为猪 多 杀 性 巴 氏杆 菌 病 。
巴 氏杆 菌 , 结 合 流 行 病 学资 料 分 析 临床 症 状 、 病 理 变化 和 实验 室诊 断 , 确 诊 为 猪 巴氏 杆 菌病 。
关 键 词 :猪 ;多杀 性 巴 氏杆 菌 ;分 离与 鉴 定
2 0 1 3年 4月 , 徐 州某猪场 猪陆续发 生神秘死亡 , 刚 开 始
一 一
糖
麦
芽 糖
甘
露 醇
蔗
糖
果
糖
鼠 V— P 吲
李 糖 哚
甲
基 I
鞘
簸 盐
l 材 料 和 方 法
1 . 1 材 料
i . 1 . 1 情料 : 无 菌采取 病死猪 的心 、 肝、 脾、 肺、 肾 等 5份 病
料, 4℃ 冰箱 内 待检 。
・9 4・
上 海 畜牧 兽 医通 讯 》 2 0 1 3年 第 6期
一
例 猪 巴氏杆 菌 病 的实 验 室诊 断 及治 疗
任 士 飞 张 林 吉
(徐 州 生 物 _ [ 程职业技术学 院 2 2 1 0 o f)
【 摘 要】无 菌 采取 病 死 猪 的 心 、 肝、 睥、 肺、 肾等 5 份 病料 , 进 行 细 菌 的 常规 分 离培 养 与 鉴 定 。结 果 : 分 离 出 多杀 性
黏膜 发绀 . 有 粘脓性 结 膜炎 , 初 便秘 _ 后腹泻 , 粪 便 中 含 有 血 液, 心跳加 快 , 皮肤潮 红并有 小出 血点 , 逐渐 有 呼吸道症 状 。 剖检病理变化 : 全身黏膜浆膜 、 实质器官和 淋巴结广泛 出血 , 肺 脏 有 不 同程 度 的 实 变 区 , 并伴有 水肿 和气 肿 , 胸 腔 及 心 包 腔平 J { 液, 肺 门 淋 巴结 肿 胀 , 切 面发红 , 支气 管、 气 管 有 多 量 泡 沫 状 黏 液 。经 流 千 亍 病学 调查 、 临床 症状 、 病 理 剖 解 变 化 及 实 验室检验 , 确 诊 为 猪 多 杀 性 巴氏 杆 菌 病 。 同 时 对 分 离 菌 株 进 行 药 敏 试验 , 筛选f “敏 感 药 物 进 行 治 疗 , 取 得 了 氏染 色 见 大 量 卵 圆形 、 两儆着色较浓的球杆 菌。
头死r _ , 没 有任 何 临 床症 状 , 持续 一个月 后 , 病 猪 可 视
2 . 2 菌 落形 态及培 养特 性
在 鲜 m 琼 脂 培 养 基 L生 长旺 盛 , 为灰 白色、 嘲彤 、 馓 降 起 、 半透明 、 湿润 、 表面 光滑 、 边缘 整 齐 的露 珠样 菌 落 , 不 溶
头孢曲松钠 氟哌酸
态, 挑取可疑菌落染色 、 镜检 。
1 . 2 . 3 隹化试验 : 将 细菌纯 化后 , 接种 于生化 试管 中 , 同 时 做 阴性 对 照 , 3 7℃ 培 养 2 4 ~4 8 h 。 1 . 2 . 4 动物试验 : 朋 灭 菌 生 理 盐 水 将 纯 化 好 的 培 养 物 进 行
徐 州医学院。
原 来 菌 株 一 致 的革 兰 氏 阴 性 小 杆 菌 。
1 . 1 . 4 药敏纸 片 : 梭 N C C [ S 法 规 供 应 表 中 的抗 生 素 药 敏
2 . 5 药 敏 实验
1 8 h后 观察 结 果 , 用 游 标 尺 进 行 度 量 , 结 果 如 卜:
规 将 结 果 报 告 如 F。
葡
萄
l f i t ; 普 通 琼 脂 培 养 基 L生 长贫 瘠 ; 麦康凯培养基J 一 不能t K
2 . 3 生 化 试 验
2 4 h后 从 3 7℃ 培 养 箱 巾取 m生 化 试验 管 , 观察结果 , 结
果 如下 :
表 1 分 离 菌 的 生化 试 验 结 果 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