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神经元神经元是CNS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包括生物电和化学信息◆神经胶质细胞按形态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状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主要功能是:1.填充神经元间的间隙。

2.支持和绝缘。

3.维持神经组织的内环境稳定。

5.在CNS的发育过程中引导神经元走向。

6.参与修复和神经再生的调节。

7.参与递质的灭活。

◆神经环路CNS中各种不同的神经环路均包含着多次的辐射、聚合形式,功能为对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和整合。

◆突触与信息传递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突触进行。

突触由突触前组分、突触后组分和突触间隙等基本结构,分为电突触、化学突触和混合性突触。

突触传递的过程主要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和贮存、突触前膜去极化和胞外钙内流触发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生物学效应、突触后的递质消除及囊泡的再循环。

第二节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导致离子通道开放并形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化学物质,其特点是传递信息快,作用强,选择性高。

神经调质:也是由神经元释放,但其本身不具递质活性,并不直接引起突触后生物学效应,但能调制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的释放及突触后细胞的兴奋性,调制突触后细胞对递质的反应。

神经调质的作用开始慢而持久,但范围较广。

神经激素:神经激素是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主要是神经肽类。

神经激素释放后,进入血液循环,在远隔的靶器官发挥作用。

●Ach脑内Ach的合成,贮存,释放,与受体相互作用及其灭活与外周胆碱能神经元相同。

中枢Ach主要涉及觉醒,学习,记忆和运动调节。

绝大多数是M受体,N受体占不到10%。

●GABAGABA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分为GABAa、GABAb、GABAc三型GABAA型受体与烟碱受体相同,是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受体家族的成员,是镇静催眠药和一些抗癫痫药的作用靶点。

药理学中枢系统药物电子讲义

药理学中枢系统药物电子讲义
❖药理作用:优于抗胆碱药,不及L-DOPA。 ❖临床应用:①震颤麻痹 ②预防病毒感染。
胆碱受体阻断药
❖该类药物阻断中枢胆碱受体,减弱纹状体 Ach的作用,疗效较L-dopa差。
❖适用:①轻症患者;②不能耐受或禁用Ldopa者;③与L-dopa合用;④对抗精神病 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有效。
❖常用药物:苯海索 trihexyphenidyl抗 震颤疗效较好。
侧脑室 丘脑
苍白球 黑质
第三脑室 黑质—纹状体多 巴胺能神经通路
左旋多巴 L-dopa
HOOC H2N H
L-Tyr
羟化 酶
HOOC
OH
H2N H
OH
L-dopa
OH
OH
H2N
NA

OH
化 酶
H2N
OH
DA
脱羧酶
OH OH
左旋多巴 L-dopa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后只有1%左右的左
旋多巴能进入CNS。
❖不同衍生物作用 各有侧重。 R 7
R `2
R1 NC
R2
C R3
CN
R4
苯二氮卓类 Benzodiazepines
❖长效类: 地西泮(diazepam, t1/2:30~60h) 氟西泮(flurazepam, t1/2:50~100h)
❖中效类: 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 t1/2:5~15h) 奥沙西泮(oxazepam, t1/2:5~10h)
❖药理作用:第一代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 药,增加ACh含量,还可激动M、N受体, 促进ACh释放,间接增加NMDA、5-HT。
❖临床应用:与卵磷酯合用治疗AD。 ❖不良反应:肝毒性、胃肠道反应。

C12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C12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重要性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在医学和药学领 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开发 新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理解神 经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历史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中药的发现和应用。然而,真正的科学研究起步较晚,自20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
药物作用机制
激动剂
与受体结合,激活受体并触发与天然递质相同的 生物化学反应。
拮抗剂
与受体结合,但不触发任何反应,阻止其他物质 与受体结合。
抑制剂
抑制递质、受体或酶的合成、释放或活性,从而 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
03 C1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 分类与作用
镇静催眠药
总结词
具有镇静和催眠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等症状。
06 C1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 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趋势
针对特定靶点的创新药物
随着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机制 的深入了解,针对特定靶点的创新药 物将不断涌现,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 少副作用。
精准医疗药物
细胞和基因治疗
细胞和基因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未来将有更多 研究致力于开发安全、有效的细胞和 基因疗法。
详细描述
镇静催眠药是一类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焦虑、 抑郁等情绪障碍。常见的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等。
抗癫痫药
总结词
用于预防和治疗癫痫发作的药物。
详细描述
抗癫痫药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癫痫发作的药物,通过抑制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来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 目的。常见的抗癫痫药包括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脑干
控制基本生命功能,如呼吸、 心跳和体温。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概论-V1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概论-V1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概论-V1正文:一、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是研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的药物的学科。

CNS药物包括了各种精神药物、麻醉药物、镇痛药物以及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对于临床医学工作者至关重要,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适当使用则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病情。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分类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进行分类:1. 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手术和其他不适宜进行的医疗操作。

常用的麻醉药物有芬太尼、丙泊酚等。

2. 镇静催眠药物: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症状。

常见的镇静催眠药物有地西泮、劳拉西泮等。

3. 抗抑郁药物:用于治疗抑郁症。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有氯丙嗪、丙米嗪、阿米替林、帕罗西汀等。

4. 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氯丙嗪、舒必利、奥氮平、利培酮等。

5. 神经保护药物:用于治疗中风、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常见的神经保护药物有麦角新碱、脑复康等。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机制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作用于神经传递介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递介质的分泌、转运、降解以及受体的激活等方式影响神经传递过程。

例如,抗抑郁药物可以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阻断多巴胺等神经传递介质的作用。

2. 作用于离子通道: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离子通道的开闭状态来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状态。

例如,麻醉药物可以阻滞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神经元兴奋。

3. 作用于神经调节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可以通过作用于各种神经调节系统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例如,镇静催眠药物可以作用于GABA受体、苯二氮䓬受体,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

四、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与运用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了神经系统、胃肠道、呼吸道、心血管系统等系统的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二、神经胶质细胞
——填充神经元之间的空隙。
(1)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2)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3)少突胶质细胞
(许旺氏细胞,髓鞘) (4)小胶质细胞
帕金森病、 中风、精神 分裂症、药 物成瘾……..
支持、绝缘、 维持内环镜稳定、 递质再摄取、修复
(1)
(2)
(3)
(4)
三、神经环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5-羟色胺
9个核团:以中脑核群含量最高,其次为黑质、红核、 丘脑及丘脑下部、杏仁核、壳核、尾核和海马含量较 低。 受体: 5 -HT 1- 5 -HT 7 功能:心血管、睡眠、痛觉、精神情感、神经内分泌。 5 -HT 的突触前膜摄取转运体:抗抑郁症药的主要作 用靶标 5 –HT受体: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的靶点
选择性作用:如镇痛、抗精神病、解热等。作用方 式是影响突触化学传递的某一环节, 如递质的生成、 贮存、释放和灭活过程,激动或阻断受体等。
非特异性作用:只一般地影响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 或膜稳定性。随剂量增加药物的作用加强并且作用范 围扩大。如全身麻醉药等。这类药物无竞争性拮抗药 或特效解毒药。
组胺
通路:主要位于下丘脑结节乳头核和中脑的网状结 构,发出上、下行纤维。上行纤维经内侧前脑束弥 散投射到端脑,下行纤维可投射到低位脑干及脊髓。 受体:H 1-H3 受体 功能:参与饮水、摄食、体温调节、觉醒和激素分 泌的调节。
网状结构上行投射纤维H 1受体可能与觉醒有关,脂 溶性好的Hl 受体阻断药镇静作用 。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和5-羟色胺功能相互作用的模式图。 Ach=乙酰胆碱;DA=多巴胺;5-HT=5-羟色胺
调节皮层锥体细胞活动 的皮层下传入部分相互作用的模式图。 5-HT1A受体是抑制作用而5-HT2A受体是刺激作用。 DR=背侧缝核;Glu=谷氨酸;5-HT=5-羟色胺;KA=红藻 氨酸盐;mGLUR=代谢性谷氨酸能受体;mPFC=内侧前 额叶。

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09下)

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09下)

Section 1 Cytologic Basis of CNS CNS的细胞学基础 的细胞学基础 1.Nerve cell
● ●
dendrite(树突) axon(轴突) Cell body, dendrite(树突) and axon(轴突) Inclusion body in cytoplasm(胞浆内含物): cytoplasm(胞浆内含物) Basi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unit of CNS message(传递信息) Major function: transmitting message(传递信息) Synapse(突触) Synapse(突触) is the centre of transmitting
5. Dopamine (DA)(多巴胺) (多巴胺)
Distribution : relative centered; clear projection pathways; centered in striatum (ST, 纹状体 nigra (SN黑质 and 纹状体), 黑质) 黑质 globus pallidus (苍白球 苍白球) 苍白球 SN-ST pathway: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 - :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 function ↓→PD, function ↑→多动症 多动症 Mes-limbic(中脑 边缘) pathway : emotion and affection - 边缘) (中脑-边缘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 Mes-cortex(中脑 皮层) pathway: cognition, thinking(思 - 皮层) (中脑-皮层 ( 想), sensation and senses(理智) (理智) Tuberculum-funnel(结节-漏斗) pathway:调节垂体前叶 (结节 漏斗 漏斗) : 的内分泌功能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centralnervoussystem,CNS)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centralnervoussystem,CNS)

三、兴奋性氨基酸



GIu受体分为三类: 能被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选择 性激活的受体称NMDA受体 对@-氨基羧甲基恶唑丙酸 (AMPA)有较 高敏感性的受体称为AMPA受体 对海人藻酸(kailnic acid,KA)敏感的受 体称为KA受体。
三、兴奋性氨基酸


(一)NMDA受体 NMDA受体在脑内广泛分布,但在海马及 大脑皮层分布最密集。NMDA受体已经成为 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研制的重要靶标。 NMDA受体激动时,诱发EPSP(兴奋性突 触后电位)阳离子通道开放,除Na+、K+ 可以通过外,还允Ca2+通过。高钙电导是、 NMDA受体的特点之



(二)脑内乙酰胆碱受体



绝大多数脑内胆碱能受体是M受体,N受体 仅占不到10%。 M受体 (M1~M5), M受体在脑内分布广 泛,密度较高的脑区包括大脑皮层、海马、 纹状体、伏隔核、隔核、缓核、脚间核、上 丘、下丘和顶盖前区等。 脑内以M1受体为主,占M受体总数的50% ~80%。
(三)中枢乙酰胆碱的功能

(三)中枢乙酰胆碱的功能

纹状体是人类调节锥体外系运动的最高级中枢 ACh与多巴胺两系统功能间的平衡失调 则会导 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患,如多巴胺系统功能低 下使ACh系统功能相对过强,可出现帕 金森病 的症状;相反,则出现亨廷顿 (Huntington)舞 蹈病的症状。治疗前者可使用M受体 阻断药, 后者可使用M受体激动药。
二、Y-氨基丁酸 (Y-butylamino acid,GABA)


脑内30%左右的突触以GABA为神经递 质 脑内GARA是谷氨酸经谷氨酸脱羧酶 (GA D脱羧生成,当GABA神经元兴奋 时,GABA被神经末梢释放到突触间隙)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泌 例如:帕金森病和精神分裂症与DA系统
的功能障碍有关。
5. 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
功能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觉醒,情感, 精神活动有关。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CNS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兴奋和抑制 凡能使兴奋性递质增多或激动兴奋性受体的药
物可产生兴奋效应。(称中枢兴奋药) 凡能使抑制性递质增多或激动抑制性受体的药
物可产生抑制效应。(称中枢抑制药)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1.影响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 (突触前机制)
2.激活和拮抗受体 (突触后机制)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1.影响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 (突触前机制)
2.激活和拮抗受体 (突触后机制)
谢谢!
导致帕金森病。
2.γ-氨基丁酸(GABA)
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对应的受体为GABA受体,其亚型为
GABAA.B.C. 脑内以GABAA为主。
γ-氨基丁酸(GABA)
功能:能产生突触前或突触后抑制效应 即能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例如:BZ和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加强中枢 GABA系统的功能。产生镇静,抗焦虑, 抗惊厥的作用。
一、中枢神经递质主要生理功能
1.乙酰胆碱(Ach)
是第一个被证实的脑内神经递质 对应的受体为M受体,其能
功能:涉及觉醒,学习,记忆和运动调节 例如:学习,记忆能能障碍是阿多茨海默病的
主要症状 多巴胺系统功能底下而Ach系统功能增强,可
γ-氨基丁酸(GABA)
功能:能产生突触前或突触后抑制效应 即能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例如:BZ和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加强中枢 GABA系统的功能。产生镇静,抗焦虑, 抗惊厥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学习要点
中枢神经系统(CNS)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对外环境变化做出即时反应。

作用于CNS的药物主要通过影响中枢突触传递的不同环节(如递质、受体、受体后的信号转导等),从而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枢神经递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乙酰胆碱:中枢乙酰胆碱主要参与觉醒、学习、记忆、运动的调节。

2.r-氨基丁酸: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3.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是CNS内主要的兴奋性递质。

4.去甲肾上腺素:抑制NE、5-HT等的再摄取是抗抑郁药的主要作用机制。

5.多巴胺:中枢存在4条多巴胺通路。

①黑质-纹状体通路,减弱该通路的DA功能可导致帕金森病:②中脑-边缘通路,主要调控情绪反应;③中脑-皮层通路,主要参与认知、思想、感觉等过程的调控;④结节-漏斗通路,主要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

6.5-羟色胺:参与心血管活动、觉醒-睡眠周期、痛觉、精神情绪和神经内分泌活动的调节。

7.组胺:参与饮水、摄食、体温调节、觉醒和激素分泌调节。

8.神经肽:在突触传递过程中起神经调质的作用。

专业术语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神经肽(neuropeptides)
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 谷氨酸(glutamate)
神经激素(neurohormone) 组胺(histamine)
r-氨基丁酸(r-butylamino acid) 多巴胺(dopamine)
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orepinephrine)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一.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结构是( )。

A.突触B.电化学性突触C. 电突触D.化学性突触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属于神经调质的是( )。

A. 细胞因子B.去甲肾上腺素C.酪氨酸D. 一氧化氮E.神经激素
3. 具有递质与调质双向功能的物质是( )。

A.乙酰胆碱B.细胞因子C.化学因子D. 酪氨酸E.类固醇激素
4.脑内第一个被发现的神经递质是( )。

A.多巴胺D.脑啡肽C. r-氨基丁酸D.去甲肾上腺素E.乙酰胆碱
5.r-氨基丁酸是脑内最重要的( )。

A.抑制性神经递质
B.兴奋性神经递质
C. 神经调质
D.细胞因子
E.神经激素
6.抑制脑内NE、5-HT等的再摄取与转运的是( )。

A.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B.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
C. 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
D.抗焦虑药的作用机制
E.抗惊厥药的作用机制
7.谷氨酸是中枢重要的( )。

A.兴奋性神经递质
B.神经激素
C.神经调质
D.神经肽类
E.以上都不是
8.脑内的GABA受体主要是( )。

A.GABAB B.GABAC C.GABAA D.GABAA+GABAB E.GABAA+GABAC
9.5-HT转运体是( )。

A. 抗精神病药物作用的靶标
B.抗躁狂药物作用的靶标
C. 抗焦虑药物作用的靶标
D.抗抑郁药物作用的靶标
E.以上都不是
10.GABAA 受体是( )。

A.镇静催眠药物作用的靶点
B.镇痛药物作用的靶点
C.解热镇痛药物作用的靶点
D.中枢兴奋药物作用的靶点
E.抗癫痫药物作用的靶点
(二) 问答题
11.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有哪些?
12.神经递质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神经调质的定义是什么? 13.脑内M和N受体的特性及功能各是什么?
14.中枢的GABA能神经通路有哪些?并写出其相应的投射部位。

15.GABA受体的分型、分布及功能各是什么?
16.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的作用特征是什么?
17.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几类? 简述各类递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