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分析-以亚太实业财务舞弊为例-201306139

合集下载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案例研究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案例研究引言:财务舞弊在商业活动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损害企业经济利益,还动摇了市场信心和投资者信任。

舞弊三角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研究中,其通过分析舞弊者、机会和动机三个要素,揭示了财务欺诈的本质。

本文将以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深入分析几个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以期提高对财务欺诈的认识,并为预防和打击财务欺诈提供参考。

案例一:恶意虚增收入案例某公司销售额逐年增长,但利润却没有相应增长,引发了投资者的怀疑。

通过审计发现,该公司采取虚增收入的手段进行财务舞弊。

舞弊者产生的动机是为了提高公司价值,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融资渠道。

他们通过将未完成的销售报告到账,并随后将其作为已实现的收入计入财务报表,虚假提高公司的营收水平。

此外,舞弊者利用了内部控制系统的漏洞,将这些错误转移到其他账户上,以逃避审计的发现。

这一案例展示了舞弊三角理论中机会和动机两个要素如何相互作用,导致了财务欺诈的发生。

案例二:财务报表伪造案例某上市公司在近年连续亏损,而后突然实现了巨额盈利,引起了股东的关注。

调查发现,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利用关联企业进行虚构交易,通过操纵利润来改善公司的财务表现。

舞弊者的动机是为了提高股价和市值,以个人利益和公司声望为目的。

他们通过编造虚假销售订单,并通过关联企业转移资金,掩盖舞弊行为的痕迹。

此案例凸显了舞弊者如何利用公司内部的机会,通过操纵财务信息来实现个人动机。

案例三:内部控制缺失导致的资产侵占案例某大型银行的一名高级职员通过多次虚构的贷款交易侵吞了大量资金。

调查发现,该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存在较大漏洞,舞弊者因此找到了机会来实施财务舞弊。

舞弊者的动机是通过侵吞资金通过炒房和投资获得巨额利润,同时避免贷款的逾期风险。

他们通过虚构贷款信息和内外勾结的手段,将银行的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从而实现了对资金的侵占。

这一案例揭示了舞弊者如何利用内部控制的缺失来获取舞弊的机会,从而实现个人动机。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防范对策研究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防范对策研究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防范对策研究作者:刘萌袁建华来源:《新会计》2013年第05期【摘要】舞弊三角理论是迄今为止对财务报告舞弊进行识别分析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

文章基于舞弊三角理论试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舞弊三维防范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减轻压力、消除机会和祛除借口三个不同的治理层次。

【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防范舞弊三角理论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自证券市场存在以来就一直存在,防范财务舞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结合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背景,试图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一、舞弊三角理论分析国外财务报告舞弊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现已发展形成众多理论。

Bologna and Lindquist 最先提出冰山理论,他们把舞弊比喻成海面上的一座冰山,海平面以下掩藏的组织结构内部管理问题通常比露出海面的结构部分更加危险。

Cressey通过调查访问首先提出,并由Albrecht 发展了舞弊三角理论,认为舞弊是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合力产生。

此外还有舞弊的四因子理论,以及舞弊识别标志、舞弊信号、舞弊的行业影响等。

美国注册舞弊审计师协会的创始人Albrecht于1995年提出的舞弊三角理论,是迄今为止对财务报告舞弊进行识别分析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姜毅,2003;王引,2003)。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2002年发布的第99号审计准则(SAS 99)与我国财政部在2007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两者都以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将压力、机会和借口作为识别舞弊的重要条件。

这三个条件形成舞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如右栏图。

1.实施舞弊的压力。

舞弊者受到的压力是舞弊发生的首要条件。

例如财务稳定性或盈利能力受到经济环境、行业状况或企业经营状况的威胁;管理层为满足第三方要求或预期;管理层或治理层的个人财务状况受到公司业绩的影响,为完成过高财务指标等都会给舞弊者造成压力。

舞弊三角理论下的财务舞弊分析

舞弊三角理论下的财务舞弊分析

舞弊三角理论下的财务舞弊分析上海大学 许丹宁摘要: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会计演变为经济管理活动,其基本宗旨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尽管会计从业人员对于防范财务舞弊的意识和手段有所加强,但是由于财务舞弊手段的不断高明及监管、腐败等原因,财务舞弊案件仍时有发生。

关键词:财务舞弊;动因;舞弊治理一、财务舞弊的理论依据(一)财务舞弊的概念论述财务舞弊指的是在财务会计领域,出于获得不正当利益等非合理合法的目的,采取欺骗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进行会计信息造假,即主动导致会计失真,并最终蒙骗了股东、债权人、企业员工、政府等利益相关者。

(二)财务舞弊动因:以财务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财务舞弊动因可以主要可以概括为受利益驱使,本文以财务舞弊三角理论为依据,分别从压力、机会、借口三个角度具体分析财务造假的动因。

二、案例描述(一)JH集团简介浙江JH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简称为JH集团,是一家业务集科、工、贸的综合企业集团。

(二)JH集团舞弊事件回顾2015年11月,重大资产重组预案被鞍重股份在公开场合发布,JH集团拟作价37亿由鞍重股份作为借壳上市方从而达成上市。

由于借壳方的业绩优良,市场对鞍重股份寄予了厚望。

投资者期望受煤炭行业低迷影响而不断下滑的鞍重股份能借此打破困境,从而转变成一家前景优良的后勤托管服务公司。

随着鞍重股份在公开场合正式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其股价因此一路上扬。

当年11月底,其股价从26.17元/股从开始上涨,15个工作日之后,12月18日冲上87.79元高位,涨幅超200%,而同期的大盘仅上涨0.49%,板块涨幅为-0.78%。

2016年5月11日,鞍重股份报送重组申请,5月19日获受理。

证监会开始密切注意起这项重组案,不久鞍重股份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随后JH集团也被证监会稽查专案组立案调查。

三、案例分析(一)JH集团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造假动因1.JH集团和借壳方对尽快上市的压力JH集团渴望早日实现公司上市,从而更大程度的实现融资,但其先有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很难使其自身独立上市,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依靠外部企业联合借壳上市;又由于其业绩成果很难吸引到优质企业,因此,JH集团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目前处于低迷状态的鞍重股份进行上市操作,两个同样非优质企业的联合也为其造假隐患埋下了伏笔。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 以新纶科技为例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 以新纶科技为例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以新纶科技为例摘要:本文以新纶科技财务舞弊案例为研究对象,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对其财务舞弊的动因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揭示出压力、机会和借口这三个要素在财务舞弊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防范类似财务舞弊行为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引言财务舞弊是资本市场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舞弊三角理论是分析财务舞弊动因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以新纶科技为例,运用舞弊三角理论对其财务舞弊行为进行分析,旨在深入理解财务舞弊的发生机制,为防范和治理财务舞弊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新纶科技公司简介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 2002 年 12 月,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

公司在 2007 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002341。

新纶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供产销,以及新材料的精密加工,同时还建立了以个人防护用品和智能模塑等为主要代表的非材料加工板块。

三、新纶科技财务舞弊事件概述新纶科技在 2015 年出现经营亏损后,自 2016 年开始实施财务舞弊行为。

其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包括虚构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隐瞒关联交易等。

2018 年,公司优异的年报数据与其一路暴跌的股价行情引起了证监会以及社会各方的关注。

经过调查,新纶科技的财务舞弊行为最终被揭露,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四、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新纶科技财务舞弊原因分析(一)压力因素1.盈利水平下降的压力:2015 年新纶科技净化产品销售业务大幅下滑,功能材料销售毛利率大幅下降,导致公司出现高额亏损。

此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一直增长缓慢,业绩不佳的经营状况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促使公司管理层产生了通过财务舞弊来改善业绩的动机。

《舞弊三角理论视角下财务舞弊识别与检验》范文

《舞弊三角理论视角下财务舞弊识别与检验》范文

《舞弊三角理论视角下财务舞弊识别与检验》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财务舞弊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信任度。

为了有效识别和检验财务舞弊,本文将从舞弊三角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其理论框架及在财务舞弊识别与检验中的应用。

二、舞弊三角理论概述舞弊三角理论是一种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的经典理论,由唐·德雷福斯提出。

该理论认为,财务舞弊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动机、机会和理性化。

动机是指舞弊者进行舞弊的内在驱动力;机会是指舞弊行为得以实施的外部条件;理性化则是舞弊者对自身行为的合理化解释。

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财务舞弊的发生。

三、财务舞弊的识别(一)识别动机识别财务舞弊的首要任务是分析舞弊者的动机。

常见的动机包括经济利益、职业晋升、维护个人声誉等。

通过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层的决策行为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财务舞弊的动机。

(二)寻找机会机会是财务舞弊得以实施的关键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等都是判断是否存在舞弊机会的重要依据。

此外,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外部监管不力等也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理性化分析理性化是舞弊者对自身行为的合理化解释。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分析,了解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观念等,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为舞弊行为找借口的文化氛围。

四、财务舞弊的检验(一)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舞弊。

例如,通过分析利润表的异常波动、资产减值的频繁发生等,可以初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财务舞弊。

(二)审计程序应用审计是检验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审计人员应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

通过实施抽样审计、函证、盘点等程序,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舞弊。

三角理论看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三角理论看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三角理论看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摘要: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频繁发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农业领域是舞弊频发的领域之一;迄今为止对财务报告舞弊进行识别分析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舞弊三角理论。

关键词:财务舞弊;三角理论;成因对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由来已久,自资本市场形成以来就普遍存在于各上市公司之中,因此防备财务舞弊成为公司财务管理迫切的研究领域。

本文根据舞弊三角理论,分析研究有效防备财务舞弊的策略,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提供可行性参考。

一、财务舞弊三角理论国外关于财务舞弊理论的钻研经验丰富,比如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等许多著名理论。

舞弊三角理论是Cressey通过调察走访总结并提出的,而Albrecht 在此基础进一步发展出舞弊三角理论,它认为舞弊是在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要素共同存在而导致的。

Albrecht是美国注册舞弊审计师协会的创始人,他在1995年提出的舞弊三角理论,是目前对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进行研究分析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2年公布的第99号审计准则(SAS99)与我国财政部在2007年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两者都是在舞弊三角理论基础上,将压力、机会和借口作为判别舞弊的重要条件。

1.压力要。

素压力因素是公司财务舞弊者说服个人为了利益进行企业舞弊的直接推动力,主要有:经济压力,怪癖的压力,与业务相关的压力和其他压力。

例如行业周期的不稳定、经济环境的变化、达到盈利要求等都会给舞弊者带来巨大压力,这些压力会致使舞弊者冒险粉饰财务报表及各种指标。

2.机会要素。

要想舞弊成功,必须找到适当的机会。

机会要素是指可以实施公司造假,但可以通过掩盖来躲避监察或逃脱计中国乡镇企业处罚的机会,主要是因为缺乏发现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机制,工作的质量无法判别,缺乏处罚执行措施,信息不够完善,能力不符合和审计制度不健全这六类因素。

非流动性资产财务舞弊及其治理策略以亚太实业公司为例

非流动性资产财务舞弊及其治理策略以亚太实业公司为例

这些舞弊手段导致亚太实业公司的财务报表严重失真,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 者造成了极大的误导。在审计时,这些舞弊手段被发现并曝光,引发了市场的广 泛和谴责。
治理策略
针对非流动性资产财务舞弊问题,应采取以下治理策略: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独立的董事会制度,防 止管理层滥用职权进行财务舞弊。
结论
非流动性资产财务舞弊是一种严重的商业道德问题,它不仅会严重损害企业 的声誉和投资者的利益,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 治理策略来杜绝这一现象。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资产管理和监督、建立 健全内控制度等措施,可以使企业更加稳健地发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同时也 有助于提高整个资本市场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3、审计报告审核:在审计完成后,瑞华对审计报告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在 确保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的同时,也对审计团队的绩效进行了评估。根据 评估结果,对团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其审计能力和水平。
三、结论
通过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了解以及亚太实业审计案例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瑞华在质量控制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瑞华以全面、严 谨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障,确保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在此次对亚太实 业的审计中,瑞华通过充分的尽职调查、严谨的审计过程控制以及严格的报告审 核,
5、加强法律监管和惩罚力度: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增加 企业的违法成本,从而降低舞弊行为的发生概率。
实例借鉴
借鉴其他企业的实例,可以看出针对非流动性资产财务舞弊的治理措施可以 因企业而异。例如,某企业在发现非流动性资产财务舞弊后,立即成立了独立的 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并严肃处理了涉事人员。同时,该企业还加强了内部控制 和监督机制的建设,从根本上杜绝了类似事件的发生。而另一家企业则通过引入 第三方审计机构,提高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有效防止了财务舞弊的发 生。

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亚太实业为例

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以亚太实业为例

01 02
亚太实业为己破产终结的控股子公司 天津绿源生态能源提供了两笔连带担保责 任贷款,一笔是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的银 行借款19,800,000. 00元,另一笔是中 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金信支行的银行借款 44,800,000.00元,两笔借款均己己逾期 且涉及司法律诉讼。最终由母公司兰州亚 太代为归还的负债金额为2844万元。此笔 债务被亚太实业计入其他应收款并计入资 本公积,属于重大会计差错。
01
虚增资产
虚增利润
02
某些公司为了诱导投资者或决策者做出
决策。还会采取虚增利润的方法来调整经营 业绩。通常通过虚构业务合同、提前或延迟 确认收入、转移或推迟确认费用、多提或少提 资产减值准备等方式。
如键桥通讯公告的深圳证监局对其的行 政处罚结果显示,其通过虚增收入、成本以 及虚构应收账款收回少计提坏账准备的方式, 2009年-2012年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391万 元、447万元、551万元、926万元,占当 期利润总额的29.35%、9.01%、12.34% 和14.36%。
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2、虚假计提资产减值
2013年12月31口,亚太实业第七届董事会2013年第五次会议决议通过的《关 于转让济南固碍电子器件有限公司21%股权的议案》,披露的股权转让价格为875万 元,其定价依据为截至2012年12月31口亚太实业持有的济南固碍股权的账面价值2 001.7万元。
2014年1月20日,亚太实业201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关于转让济 南固碍电子器件有限公司21%股权的议案》。
2014 -2094.55 -2094.55 -4307.10
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除了按照处罚决定书调整,亚太实业公同时增加了其他调整项目,包 括:(1)对投资的共同控制企业北京蓝景丽家明光家具建材有限公司所持有的 其余2 989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并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追溯调整2011年资产减值损失2 989.96万元;(2)公司为已破产终结的控股 子公司天津市绿源生态能源有限公司提供连带担保责任已逾期且涉及诉讼 计提的预计负债与未清偿金额的差额补提预计负债,调整增加2014年度营 业外支出2844.11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编号____________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毕业论文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分析——以亚太实业财务舞弊为例学号 201306139姓名丁明超学院国际商学院专业会计学导师孔宁宁时间 2017 年 03 月15日No.__________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Graduation ThesisAn Analysis of Financial Fraud Motivation Based on Fraud Triangle Theory ——Taking HAINAN YATAI industrialdevelopment as an ExampleStudent ID No. _____ 201306139______Student Name Ding MingchaoDepartment/School Business schoolMajor Field AccountingAdvisor Kong NingningDate Mar. 15th.2017目录摘要(中文) (Ⅰ)摘要(外文) (Ⅱ)一、引言 (1)二、财务舞弊动因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国外文献综述(二)国内文献综述三、基于财务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分析框架 (2)(一)压力(二)机会(三)自我合理化四、亚太实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3)(一)企业简介(二)亚太实业财务舞弊(三)运用财务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亚太实业财务舞弊五、对策建议 (8)(一)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制度,修补企业内部控制缺陷。

(二)加强对审计行业的监管,增加审计失败的成本。

(三)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四)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责任、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五)全面推进全社会诚信建设。

参考文献 (11)附录外文译文两篇 (12)致谢 (21)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分析——以亚太实业财务舞弊为例丁明超摘要财务舞弊导致社会资本流向较差的实业经济,抢占了原本需要资金流入的实业经济,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严重危害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审计行业业务不规范,法律监督不健全,致使中国资本市场中,财务舞弊行为频发。

本文运用财务舞弊三角理论研究亚太实业财务舞弊的案例,通过分析亚太实业财务舞弊的压力、动机、自我合理化以及财务舞弊手段,得出防治财务舞弊现象的对策和方案。

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到外部监管力度加强,规范审计行业,倡导全社会诚信建设,希望能够对遏制财务舞弊行为有所帮助,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财务舞弊内部治理三角理论An Analysis of Financial Fraud Motivation Based on FraudTriangle Theory——Taking HAINAN YATAI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s anExampleDing MingchaoAbstractFinancial frauds lead social capital into unhealthy industry, take over the capital needed by the well-run industry. Social resources flow into the wrong place, it is a real risk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mperfect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ompany, less standard business of audit industry and the declarations of legal incompetence rising the probability of financial frauds. This paper applies the “triangle theory of fraud” to the financial frauds of HAINAN YATAI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pressure, motivation, self-justification and the means of financial frauds and then gets a conclusion: how to prevent the financial frauds. The corporations should complete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put a full supervision onto company , build a standard audit industry, and call for the integrity among the whole society.Keywords: Financial frauds,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 “triangle theory of fraud”一、引言从证监会官网得到数据统计显示,在2016年,证监会采取行政处罚案件一共43例。

涉及的案件类型越来越复杂,违法行为越来越多样化。

案件既包括涉及信息披露问题等传统类型,也包括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上市企业大股东违法操纵股票交易等新型案件。

其中,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编造虚假财务报告,以致误导市场中的投资者作出错误投资决策的案件数量众多,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2016年证监会稽查的20大典型违法案例中,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有4例,会计师事务所违法案例2例,证监会专门部署查办4类违法案件, 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在4类典型违法案件之列,表明市场中,证券市场中编造虚假财务报告,传递虚假信息以获取不法利益的行为危害严重,是证监会监管、处理的重要威胁。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的问题是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以及运行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不能很好地起到约束管理层的作用,加之针对财务舞弊行为的立法尚有漏洞,以及外部审计独立性差,导致外部监管力度小,大大降低了财务舞弊被发现的几率以及事后成本,为财务舞弊行为的滋生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财务舞弊、报表粉饰对市场上投资者的误导作用导致社会资金流向质量差的实体经济,是效率极低的资源配置,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投资极有可能导致投资失败,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同样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本文首先对财务舞弊的定义、动机以及实施舞弊的手段进行理论研究和阐释,从国内外学者的理论中提取财务舞弊的本质。

然后再结合案例分析,分析由于财务舞弊行为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亚太实业集团,以小见大,从亚太实业财务造假的个例中,总结我国企业财务舞弊的动机、手段以及造成财务舞弊的内外部原因(公司内部治理制度以及外部审计、监管制度)。

为企业如何完善自身内部控制制度,外部审计机构提升审计质量,行政部门完善监管制度提出解决思路。

二、财务舞弊动因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综述G. Jack Bologna和Lindquist Robert J.提出了财务舞弊冰山理论,冰山理论把舞弊看做是一座冰山,海平面以上是容易被外界发现的企业组织结构、内部管理的问题,但舞弊更大的危害来自于隐藏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是更个性化、更主观、更难发现的部分。

在分析企业财务舞弊时,我们要更加注重企业价值观、文化、感情等方面的深层因素。

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出具的报告(1987)指出:企业发生财务舞弊的机率与财务方面的危机密切相关;COSO报告(1992)提出:独立董事数量少、任期短、股权比例低,企业更容易出现财务舞弊。

同时,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甚至是不设立审计委员会是企业出现财务舞弊的重要原因。

Summers和Sweeney(1998)进行了公司内幕人交易和公司发生财务舞弊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他们得出结论:上市公司管理层会利用自己掌握的内幕信息,进行最有利于自己的证券交易。

因此,内部交易以谋取自身利益也是财务舞弊发生的重要原因。

Kinney(1989)等人的研究发现:财务舞弊的一个重大的诱因是,公司发生了巨大的财务危机,管理层为了掩盖公司目前的财务危机,很有可能采取财务舞弊的行为。

上市公司发生资金流动性方面的问题更容易诱发管理层编制虚假财务报表,隐瞒公司财务问题。

(二)国内文献综述王芳(2013)指出,财务压力可能是导致公司实施舞弊的主要动因之一。

财务报告舞弊公司的管理层通常无视企业地内部控制。

我国财务报告舞弊的策划者 100%是董事长、总裁等高管,这说明舞弊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极其恶劣。

张立民陈小林(2002)指出,企业为了满足上市的审批要求,容易出现财务造假、舞弊行为。

如《公司法》第152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满足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五千万元人民币;开展业务时间不低于三年,并且最近连续三年无亏损现象;以及上市融资能够获取充足的资金,公司市值会大幅提升的诱惑,使得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的要求,在财务状况不达标的情况下,采取虚构利润、资产等行为,编制虚假财务报告。

天健信德(2002)指出,二级市场炒作(操纵价格)是诱发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重大动因:上市公司常常利用虚假的财务报表披露,给资本市场传递虚假的财务信息,来实现维持本公司股票价格稳定等目标。

当企业连续几年出现亏损时,企业就面临着极大的“摘牌”、退市的风险,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所有者权益缩水和融资困难,所以在企业出现连续亏损之时,财务舞弊发生的概率就大大提升。

因此,避免“摘牌”退市的风险也是企业进行财务舞弊的重要动因。

袁春生(2008)运用实证的方法验明了中小投资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善致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事后成本远远小于财务舞弊带来的好处。

三、基于财务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分析框架财务舞弊三角理论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的创始人、现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提出的。

本文也将主要运用财务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企业财务舞弊的动因。

在史蒂文·阿伯雷齐特看来,企业出现财务舞弊的原因是由三个因素构成的,分别是压力、机会以及自我合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