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绝句》PPT课件

《绝句》PPT课件
可 爱 深 红 爱 浅 红。
诗人小故事
杜甫在沙头镇开了一间名为“百草堂”的药铺。一 天,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受其他药铺的挑拨,开了张“ 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的药方刁难杜甫 。杜甫看后取了萝卜干、生姜芽、新鲜李子和干桃僵 交给差人,说:“萝卜干意为甘罗,甘罗12岁当宰相 ,乃行运早;生姜芽意为姜子牙,子牙83岁遇文王,
远航万里的船。万里,指十分遥远,虚指。
停泊。
jué
绝句 绝
结构:左右。 音序:J 。 部首:纟。 组词:绝句,七绝。 造句:绝句是一种常见的古诗文体。
书写指导:第四笔起笔要比 “纟”起笔高。竖弯钩的底 部低于“纟”底端。
hán
窗含 含
结构:上下。 音序:H。 部首:口。 组词:含义,包含。 造句:我最喜欢的诗句是“窗含西岭
主题归纳
《绝句》描绘了成都杜甫草堂周围明 媚秀丽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文章结构
两个黄鹂
动态

一行白鹭


千秋雪

静态
万里船
随堂练习
1.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hú
西( 湖 )
hé ( 荷 )花
lián ( 莲 )叶
qióng 无( 穷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绝句》,画出古诗 的节奏。并说一说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两个 黄鹂 鸣翠柳,一行 白鹭 上青天。 窗含 西岭 千秋雪,门泊 东吴 万里船。
思想感情
诗人看到明媚秀丽的风光和优雅惬意的环境, 又因为“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表现了诗人愉悦的 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书写指导: “口”略扁。 “天”字第一横从横中线上方 起笔,第二横长,撇捺舒展。

《绝句(其二)》用课件

《绝句(其二)》用课件

现在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首古 诗的大意吗?试试吧,看谁说的最好。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 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到底是何 年何月呢?
《绝句(其二)》这是杜甫客居四川时写 的一首抒情小诗,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 明丽的春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沉重的 乡思。
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朗读指导
朗读《绝句(其二)》时前两句声音略低,语调略 低沉,后两句朗读时语调略高昂。要注意表现出诗人的 羁旅之愁,思乡之情。
绝句(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 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 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 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本诗是《绝句二首》中的第二首,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公 元764年(广德二年)暮春,当时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逾:更加。 欲:好像。 燃:比喻花开的红颜鲜明。
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来。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何日:什么时候。 归年:回去的时候。
译文: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我返回故乡的日期
到底是何年何月呢?
这是杜甫客居四川时写的一首抒情小诗,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
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沉重的乡思。 前两句写景,第一小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乌的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作者背景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 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 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曾参与编撰 《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 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 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 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主旨点拨
《鲁山山行》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 诗。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林空之时, 在鲁山中旅行时所见的种种景象。其中情因景生,景随 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其兴致之 高,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表露无遗。
淮中晚泊犊头①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①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①选自《刘长卿诗缩年笺注》(中华书局1996年 版)。刘长卿(?—约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 唐代诗人。 ②白屋:以白茅草覆盖的房屋,为古代贫民所居。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译文: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
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
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见炊烟,我心中不禁疑问,山里是否也有
鲁山山行①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②,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①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梅尧臣(10 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北宋诗人。鲁山,一名露山, 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

古诗《绝句﹒江碧鸟逾白》

古诗《绝句﹒江碧鸟逾白》

júe jù 绝句
táng dù fǔ 唐 杜甫
jiāng bì niǎo yú bá 江 碧 鸟 逾 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ān qīng huā yù rán 山 青 花 欲 燃。 jīn chūn kàn yòu guò 今 春 看 又 过, hé rì shì guī nián 何 日 是 归 年?
《绝句》的评析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 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 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 《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 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 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绝句》的作者—杜甫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 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 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绝句》的作者—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 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李杜”。
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 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 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 也常被称为“老杜”。
《绝句》的作者—杜甫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 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 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 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 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 地。
《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二首则在春色秀丽的美景上涂了一层 羁旅异乡的愁思和伤感,春色和乡思交相辉映,增添了诗的韵味。 这两首诗极生动地、自然地描绘出充满生机的春色之美,反映了杜甫经过漂泊的磨难后, 在草堂暂得生活安宁而产生的闲适情怀。

杜甫绝句ppt课件

杜甫绝句ppt课件
一 行 白 鹭 在 晴 朗 的 天 空 中 自 由 的 飞 翔 。 透 过 窗 户 看 得 见 西 岭 千 年 不 化 的 积 雪 , 门 外 江 里 停 泊 着 即 将 驶 往 东 吴 的 客 船 。
32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回主目录
33
绝句 近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20
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 天空( 晴朗 ),柳树 ( 翠绿 ),黄鹂在 ( 鸣叫 /歌唱 ),白鹭在 ( 飞翔 ),诗人眼前就 像在画里面一样。
21
绝 句
• 以上两句勾勒的是动态画面,有声有 •色,“黄”“翠”“白”“青”,色彩鲜明 •的景物更加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的喜悦 •之情。
绝 句
唐 杜 甫
1
字子美,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他的诗 流传下来的就有 1500首,被誉于 “诗圣”。他写 的诗风格多样, 意境广阔,情感 深沉。他与李白 被后世誉为“李 杜”
2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 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 五个字的叫五言“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 “七绝”。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就是“七言绝 句”。
42
43
44
45
46
绝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7
句意: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返回
29
退出
门 门外江里停泊着即将 泊 东 驶往东吴的客船。 吴 万 里 船
30

古诗二首《绝句》ppt课件

古诗二首《绝句》ppt课件
绝句
——春天里的喜悦
经典诵读台
习作公告栏
jué jù
绝句
táng dù fǔ
唐 • 杜甫
liǎng gè huáng lí míng cuì liǔ
两个黄鹂鸣翠柳,
yì háng bái lù shàng qīng tiān
一行白鹭上青天。
chuāng hán xī lǐng qiān qiū xuě
句意: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是嵌在 窗户里的一幅画。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 长江,故说“东吴万里船”。
猜读(联系画面,组词解释):泊:停泊。
句意:往来东吴的船只停泊在门旁。
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欢快 自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 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结合注释,猜猜诗句的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黄莺,鸣声悦耳。
猜读(联系画面,组词解释):
鸣:鸣叫。 翠柳:翠绿的柳枝。
句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猜读(联系画面):青天:蓝天。
句意:一行白鹭飞向湛蓝的高空。
窗含西岭千秋雪,
窗含:指从窗里朝外望西岭,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因 此说“窗含”。 西岭:成都西部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说“千秋 雪”。这是想象之词。
门泊东吴万里船。
huáng lí
黄鹂
míng jiào
鸣叫
bái lù
白鹭
chuāng hán
窗含
mén bó
门泊
dōng wú
东吴
cuì liǔ
翠柳
xī lǐng
西岭
绝句

1.古诗三首《绝句》杜甫 课件(共27张PPT)

1.古诗三首《绝句》杜甫 课件(共27张PPT)
课后巩固:
1、背诵并会默写《绝句》2、书写“融、燕、鸳、鸯”四个字。3、给身边的人讲一讲《绝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
·
读一读这两行诗,前一句读出燕子轻巧灵动的感觉,后一句读出鸳鸯悠然闲适的感觉。并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朗读指导
《绝句》一诗写了沐浴着春光的江山,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描绘出一幅绚丽的春景图。
(课后第二题)
学习提示:请自由朗读诗歌,并思考,如果《绝句》是一幅画,请你找一找这幅画中主要有哪些景物?
迟日
江山
春风
花草

燕子

鸳鸯
学习提示:1、这些景物在诗歌中是什么样子?2、结合注释和你对词语的理解,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迟日江山丽,
春季太句的“春”重复。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1.古诗三首
重点
难点
绝句的特点
认识绝句
生平简介: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成就: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主要作品:《登高》《春望》《春夜喜雨》等。本诗简介:这首诗写于成都草堂,描绘了成都草堂所在浣花溪一带的绚丽春景,反映了当时杜甫的生活比较安定,闲适,心情愉悦自在。
描写春天的古诗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江山

1.古诗三首《绝句》课件(共22张PPT).ppt

1.古诗三首《绝句》课件(共22张PPT).ppt

学习目标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 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 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我会读
rónɡ

yàn yuān yānɡ
板书设计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喜爱春天 泥融、燕子——飞 赞美春天 沙暖、鸳鸯——睡
诗的后两句:后两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 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 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 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诗人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 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 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 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 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的春意之中, 表达对春天美好的赞美,感受诗人的喜悦。
读完这两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小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一边唱着歌儿,一边忙着 筑巢。太阳出来后,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几只鸳鸯 正在沙滩上悠闲自得地休息。
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
筑巢、玩耍、报告春天的来临、啄食......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融”体现了泥土潮湿松软的状态。 “暖”给人暖洋洋的感觉。“睡鸳鸯”展现 了鸳鸯的慵懒之态。
日、江山、春风、花草 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 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
请用诗中的两个字来概括这美景。
丽、香
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杜甫的诗有“以诗为画”的特点,这一首绝 句就极富诗情画意。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 灿烂阳光照耀下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 日”即春日,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个 “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 水映日的秀丽景色。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 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所以 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 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
4
赏析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 •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 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 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绮靡,十分灿烂。 •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朵的红, 青红互为竞丽。 •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 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 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江、山、花、鸟四景, 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 人赏心悦目。
5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 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看又过”三字直点 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 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 感伤。
6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


逾:更多。 欲:好象。 燃:燃烧。 过:过去。 何:什么。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2
•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