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贺新郎·柳暗清波路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贺新郎·挽住风前柳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贺新郎·挽住风前柳原文翻译及赏析1贺新郎·挽住风前柳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

挽住风前柳,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未久。

谩留得莼鲈依旧。

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今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万里乾坤清绝处,付与渔翁钓叟。

又恰是、题诗时候。

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

飞过我,共樽酒。

翻译伸手挽住那在风中飘摇的柳丝,询问那鸱夷子皮和当日的那叶扁舟,近来可曾到过这?陆龟蒙平时以笔床茶灶自随,不染尘氛。

时隔三百多年,在松江和太湖上飘荡,循环往复,年复一年。

这位江湖散人当年的茶烟,似乎还零落未久呢。

但天随子此时又在何方?可是世人往往都为功名利禄所误,手抚三高堂那荒败的祠堂,不知后世之中还有谁能继承三高那样的品性?古往今来,遗恨无穷,尽皆消泯于搔首之间。

空中飞过一行大雁,雁影倒映在江水中,江边梅花凋残,四野明洁,了无尘土,风起雪飞,洁白的雪色,映照得夜窗一片明净,恍若白昼。

这清绝的万里乾坤,还是托付给渔翁钓叟的钓竿吧。

这正好是激人诗兴,提笔吟诗的时候。

猛然间我拍着钓雪亭的栏杆,呼唤着空中飞翔的鸥鹭,与它约定他年我也会来此做一个钓叟。

鸥鸟的身影一掠而过,我们共饮着那樽清酒。

注释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等。

彭传师:词人好友,具体生平不详。

三高堂:在江苏吴江。

宋初为纪念春秋越国范蠡、西晋张翰和唐陆龟蒙三位高士而建。

赵子野:名汝淳,字子野,昆山人。

太宗八世孙,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

词人好友。

鸱夷:皮制的口袋。

春秋时范蠡协助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后,泛舟五湖,弃官隐居,指号鸱夷子皮。

零落茶烟未久:缅怀唐代文学家陆龟蒙。

谩留得莼鲈依旧:缅怀晋人张翰。

垂纶:垂钓。

赏析这是一首借写夜季之景,寄托词人归隐而去的愿望之作。

《贺新郎》原文赏析

《贺新郎》原文赏析

《贺新郎》原文赏析《贺新郎》这首词由首至尾,直抒胸臆,挥洒无余,倾吐出词人“西来”路上的感受。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贺新郎》原文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原文】贺新郎·*铗西来路*铗①西来路。

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

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②、自笑人如许。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悲歌击楫③,酒酣箕踞④。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谁更识、此时情绪?唤起杜陵风月手⑤,写*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注释】①*铗:用冯谖客孟尝君事。

冯谖未受重视,他*着自己的剑铗而歌“长铗归来”。

②菱花:镜子。

③悲歌击楫:《晋书·祖逖传》载,逖统兵北伐,渡*,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

”④酒酣箕踞:酒喝得很痛快,把膝头稍微屈起来坐,形状如箕,叫做箕踞,表示倨傲、愤世的态度。

典出《世说新语·简傲》。

⑤杜陵风月手:指杜甫。

【背景】刘过作为一位爱国志士,平生以匡复天下,一统河山为己任。

他力主北伐,曾上书宰相,痛陈恢复中原的方略,但却不被苟且偷安的当政者所采纳。

他自己也屡试不第,一生布衣。

因此他浪迹*湖,先是南下东阳、天台、明州,北上无锡,姑苏、金陵;后又从金陵溯*西上,经采石、池洲、九*、武昌,直至当时南宋前线重镇襄阳。

这首《贺新郎》大约写于词人西游汉沔(今武汉)时。

【赏析】开头三句直接写数日“西来”途中的情景。

而这三句以至全篇的重心和题眼就在“*铗”二字。

这里借用《战国策。

齐策》冯谖*铗而歌的故事:说自己的愁苦“西来”,是由于没有受到重用,因此四处漂泊。

“大抵起句便见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沈义父《乐府指迷》)。

此词的开头正是如此开门见山,直接切题。

他把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意”,借冯谖*铗的故事,明白表示出来,而且贯穿全篇起到统摄全局的作用。

“梦里寻秋”的“秋”,其意似不只是指季节,还别有所指。

刘克庄《贺新郎》翻译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翻译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翻译赏析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译文] 我这白发书生为中原不得恢复而伤心流泪,但也决不会像齐景公那样触景伤情,为贪生怕死而悲泣。

[出自] 刘克庄《贺新郎》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注释:湛湛:深远的样子。

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凌云笔:高超的大手笔。

春华落尽:意谓豪情已消尽。

春华:春天的花朵,比喻文才。

南朝狂客:指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黄花:菊花。

岑寂:寂寞。

匿:隐藏。

译文:天空中阴云四和,一片昏黑,再加上斜风细雨,令人愁思纷乱如织。

一双老眼已看尽人世沧桑,亏得有高楼百尺,让我尽睹秋光中的千岩万壑。

想我一介书生今已白发,仍常为神州沦陷而伤心落泪。

虽然是满目凄凉,绝不作牛山滴泪贪生怕死哭滂沱。

往事如烟,无从寻索。

少年时自负有凌云健笔,到如今才华耗尽,只剩满杯的萧瑟。

常怨恨世上文人缺少新意,每到重阳,便拈出风吹帽落的南朝狂客。

如果面对菊花不痛饮,怕是菊花也会笑我太寂寞。

望鸿雁离开北方向南飞去,夕阳西下,渐渐隐身于远山之侧。

赏析:辛弃疾经常采用《虞美人》这个词牌,适于抒写豪放的感情,刘克庄也爱采用,在他的今存全部词作中占了百分之十六、七。

此词题作“九日”,是重阳节登高抒怀之作。

但词人又不落俗套,把一首重阳词写得颇有特色:“白发书生神州泪”,作者慨叹自己的老大和中原的沦陷,内容充实,感情深厚:“常恨世人新意少”一句则恰恰从这种恨世人少新意的本身显示出了一点难得的心意。

应该说,这首词是刘克庄的有代表性的一篇佳作。

上片首句很有分量。

“湛湛长空”是登上高楼放眼眺望所见,展现出开阔的空间,而用“黑”字描绘黄昏,显然是用夸张的笔法表述心情的沉重。

《贺新郎》宋词赏析

《贺新郎》宋词赏析

《贺新郎》宋词赏析《贺新郎》宋词赏析贺新郎,词牌名。

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

后来将“凉”字误作“郎”字。

《词谱》以叶梦得词作谱。

一百一十六字。

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压韵。

此调声情沉郁苍凉,宜抒发激越情感,历来为词家所习用。

原文: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西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注释:⑴乳燕飞:乳燕,雏燕儿。

飞:《云麓漫钞》谓见真迹作“栖”。

⑵桐阴:梧桐树阴。

⑶生绡:未漂煮过的生织物,即丝绢。

⑷扇手:白团扇与素手。

⑸清熟:娄稳熟睡。

⑹枉:空白。

⑺瑶台:玉石砌成的台,神话传说在昆仑山上,此指梦中仙境。

⑻风敲竹: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⑼红巾蹙:形容石榴花半开时如红巾皱缩。

⑽幽独:指落花与粉泪簌簌同落的样子。

⑾芳心句:形容榴花重瓣,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⑿秋风惊绿:指秋风乍起使榴花凋谢,只剩绿叶。

⒀ 两簌簌:形容花瓣与眼泪同落。

清黄蓼园《蓼园词话》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译文: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

悄然无人,梧桐绎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

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

渐渐困倦余倚,独自睡得香熟。

窗外是谁推响彩绣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

半开的石榴花像红巾叠簇。

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

取一枝浓艳石榴花细细看,千里花瓣下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

又恐被那西风骤起,吹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美人相对比,残花之前对酒不忍相看,只有残花与粉泪,零落两簌簌。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闺怨的双调词,咏人兼咏物,上片描写在清幽环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洁绝尘,又十分孤独寂寞;下片掉转笔锋,专咏榴花,借花取喻,时而花人并列,时而花人合一。

叶梦得《贺新郎》原文及翻译赏析

叶梦得《贺新郎》原文及翻译赏析
分页:123
叶梦得贺新郎原文及翻译赏析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叶梦得《贺新郎》原文及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尚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萍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诗词作品:贺新郎 诗词作者:【宋代】叶梦得 诗词归类:【秋天】

贺新郎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

贺新郎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

贺新郎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作者辛弃疾是怀着很深沉的感情写下这篇佳作《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的,他胸中有着许多的壮志,但是却没办法实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贺新郎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译文我本来已老大无成,不该再说什么了,可是,如今碰到了你这个如同陈登、陈遵般有着湖海侠气的臭味相投者,便忍不住“老夫聊发少年狂”了。

我正生着病,你来了,我高兴得陪你高歌痛饮,欢喜和友谊驱散了楼头上飞雪的寒意。

可笑那些功名富贵,别人将其看得如同千钧般重,我们却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轻。

可是我们当时所谈论和阐发的那些事关国家兴亡的真知灼见又有谁听见了呢?只有那个照人间沧桑、不关时局安危的西窗明月。

我们谈得如此投机,一次又一次地斟着酒,更换着琴瑟音乐。

国家大事依然如故,可是人心却大为消沉,不同于过去了。

请问你们,神州大地,究竟还要被金人割裂主宰多久呢?汗血良马拖着笨重的盐车无人顾惜,当政者却要到千里之外用重金收买骏马的骸骨。

极目远眺,关塞河防道路阻塞,不能通行。

我最尊敬你那闻鸡起舞的壮烈情怀,你曾说过:男子汉大丈夫,抗金北伐的决心至死也会像铁一般坚定。

我等待着你大显身手,为恢复中原作出重大的.贡献。

赏析此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发场奋厉的格调。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以情感人。

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作,无不充溢着激情。

该词即是如此。

作者与陈亮,都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都怀有恢复中原的大志。

但南宋统洁者不思北复中原。

《贺新郎》原文及译文

《贺新郎》原文及译文

《贺新郎》原文及译文《贺新郎》原文及译文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词”、“金缕歌”、“风敲竹”、“贺新凉”等。

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贺新郎》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贺新郎苏轼北宋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浓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

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注释】:①乳燕:雏燕儿。

②桐阴:梧桐树阴影。

③生绡:未漂煮过的生织物,即丝绢。

④扇手:白团扇与素手。

⑤清熟:娄稳熟睡。

⑥枉:空白。

⑦瑶台:美玉砌成的楼台,传说中的昆化山同境。

⑧蹙:皱叠的样子。

⑨幽独:指落花与粉泪簌簌同落的样子。

【译文】: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

悄然无人,梧桐绎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

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

渐渐困倦余倚,独自睡得香熟。

窗外是谁推响彩绣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严明,夜风敲响了翠竹。

半开的石榴花像红巾叠簇。

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

取一枝艳榴花细细看,千里花瓣下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

又恐蛋白质被那西风骤起,尺得只剩下一树空中楼绿,若等行美人来对比,残花之前对酒音乐家忍触目,只有残花与粉泪,零落两簌簌。

【赏析】:本词不达意咏人兼咏物,下片描写在清幽环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洁绝尘,又十分孤独寂寞。

“帘外认来推绣户”几句,如梦似幻,动而愈静,极其婉曲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孤寂。

过片转达而咏榴花,这不与“浮花浪蕊”为伍的榴花,也即是女主人公的.象征。

最后四句描写美人和榴花的迟暮之叹。

这首词意象清隽,托意高远,隐约地抒写了儿者怀才不遇的抑郁情怀。

苏轼笔下的佳人,大多丰姿绰约,雍容闲雅。

贺新郎诗词原文鉴赏

贺新郎诗词原文鉴赏

贺新郎诗词原文鉴赏贺新郎诗词原文鉴赏贺新郎中采用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一方面用真切细致的白描,把夫妻间的离情写得细致入微,具体感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贺新郎诗词原文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祝知误会前翻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

重比翼,和云翥。

译文挥手从此离去。

离别前凄然相向,倾诉离苦让人如何承受。

我看你眼角眉梢,强忍热泪满是哀怨。

知道你对上次的那封书信还有误会。

但是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在这人世间,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

有病需要救治,上苍可知道?早晨东门路上被霜覆盖着,横塘之上还有半天残月,显得如此凄清。

汽笛声响令人肠断,从此天涯孤旅。

割断愁思恨缕,参加到革命中去吧。

让我们像昆仑山的峭壁倒塌,台风扫荡寰宇一样。

在将来的斗争中相会,让我们比翼双飞。

创作背景本词又名《贺新郎·赠杨开慧》。

1923年4月,毛泽东从长沙调到上海党中央工作。

6月到广州出席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9月,他从广州回长沙展开反对湖南地方军阀赵恒惕的斗争,推动工农群众的运动。

1923年11月,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又生下次子毛岸青。

就在毛岸青诞生后,12月,党中央通知他回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将于1924年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此时杨开慧正在娘家坐月子,而毛泽东奉命要到外地工作,因此他们自然会有一种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但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他们还是毅然分别。

于是,他写了这首词赠给爱妻杨开慧。

据此,本词可能作于这年12月底离开长沙的时候。

当时革命形势在上升,作者“割断愁丝恨缕”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在词中“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强烈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贺新郎·柳暗清波路翻译赏析
《贺新郎·柳暗清波路》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

其古诗全文如下:柳暗清波路。

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

又樯燕、留人相语。

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

波似箭,催鸣橹。

黄陵祠下山无数。

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

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

望金雀、觚棱翔舞。

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

愁为倩,么弦诉。

【赏析】词的上片描写的是送别的场景。

雨过水涨,正适合行舟。

虽然燕语笙歌,无限留恋,但流水催促,人最终还是离去。

在上片中,没有一句是作者在直抒胸怀,或借自然界的景物,或通过歌女吟唱自己的新作来表示自己的离愁,歌女歌唱自己为友人送别而作的词,说明词人也在现场。

只是词人没有说出来,多了一份含蓄之美。

下片描写想象中友人行舟远行的沿岸场景,实际上作者的神思已经驰骋于千里之外。

远远眺望都城,望见了气势恢宏的皇宫,实际上是希望友人能得到重用。

结尾折笔转写离愁,再次抒发难舍之情。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