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英国著名的世界上首枚邮票---黑便士
王筱滨四年级美术上册9精美的邮票-世界首枚黑便士邮票-PPT课件

• 1837年1月,罗兰· 希尔发表了《邮政改革 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的小册子。他建议在 英国本土邮寄重量不超过半盎司的信件时, 不管路程多远只收1便士的邮费,邮资必须 预付。这个开拓性的建议在议会讨论时, 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直到两年之后,罗 兰· 希尔改革邮政的提案才被通过。 接着, 罗兰· 希尔积极地投入印制邮票的准备工作, 公开征求邮票的图案。后来考虑到邮票是 国家发行的有价票证,既要防止伪造,还 要有象征国家的权威性,所以采用了英国 女王维多利亚头像为邮票图案。
世界第一枚邮票
黑便士
• 十九世纪初的一天,在英国的一个乡间,邮差给一位少女 送来一封信,照例向她收邮资,可是这个少女只在信封上 瞥了一眼,却拒不收信,也不交邮费。邮差便和她争执起 来,这时恰有一个叫罗兰· 希尔的人散步走到这里,当他 得知姑娘因付不起邮费,执意不肯收信时,便替这位少女 交纳了邮费。这位少女很感激他的帮助,并向他叙说了拒 收来信的秘密:“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钱交纳邮费,所以 事先与我那远方的未婚夫约好,如果他一切安好,就在信 封上画一个暗记。我看到这个记号,知道他一切平安,就 没必要交那么多的钱收信了。”这件事启迪了罗兰· 希尔。 他看到按路程远近向收信人收取邮费的办法漏洞太多,于 是提出改革邮政的方案——由寄信人买邮票贴在信封上, 表明邮资已付,不再由收信人付钱了。
• 1840年5月1日,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枚邮票 问世了。英国邮局出售的这种邮票,面值1 便士,黑色。后来,集邮者将邮票的面值 和颜色联系在一起,给它起了个“绰号”, 叫“黑便士”。“黑便士”没有齿孔,出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英国“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原定于1840年元旦问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1日出售,5月6日才正式启用。
1840年5月6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边的邮政总局热闹异常。
浓雾散去,阳光和煦,人们兴致勃勃地赶到宽敞的工农业大厅,围挤在桃花心木的柜台前,用一枚枚金光闪闪的英镑,争相换购一张张新问世的“黑便士”邮票。
一连两天,柜台里总能见到一位身材魁梧、长着络腮胡子的职员在细心地观察邮票出售的情况。
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邮票第一次在伦敦问世,邮局喧闹异常。
”第二天他继续写道:“昨天售出了价值 2,500英榜的邮票。
”他就是罗兰·希尔,由于他对邮政改革的贡献,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而名垂青史。
女王赐给他伯爵称号,国际集邮协会尊称他为“邮票之父”,许多国家还发行了纪念罗兰·希尔的邮票。
在邮票诞生之前,邮政收费是按照信件用纸的张数和投递路程的远近逐件计算的,而且是由收件人支付邮资,收费的标准也很高。
17世纪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从18世纪到19世纪进行了工业革命。
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促进了邮政改革。
1837年,罗兰·希尔发表了那篇有名的论文《邮政制度的改革──其重要性与实用性》。
他的改革建议简称为“一便士均一邮资法”,主要内容是,在英国本土对二分之一盎司以内的信件统一收取一便士的邮资,邮资必须预付。
英国政府最终采纳了这一提案,罗兰·希尔被聘为财政部职员。
1839年,英国财政部公开悬赏征求邮票设计图案,收到了大约2,100多件作品,对其中4件设计颁发了一等奖,但没有一件被采用。
于是,罗兰·希尔亲自动手设计。
他以威廉·韦恩精刻的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纪念章作原图,画了两幅邮票图稿。
邮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信有限公司承印。
在白色无底纹纸上,对着阳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邮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这样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邮票就诞生了。
黑便士邮票现存几张?存世邮票这么多为什么收藏价值还这么高?

黑便士邮票现存几张?存世邮票这么多为什么收藏价值还这么高?本文导读:说到黑便士其实大家也知道,它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所以这个就显得十分的给力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么厉害的邮票如果要收藏的话,贵不贵呢?其实贵不贵还是要看它的存世量的,如果的多的话肯定不值钱了,少的话,那就值钱了,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叫黑便士的邮票现在存在几张于世界吧,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老哥别错过了,速度一起来看看!对于黑便士邮票现存几张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好解决,因为他它不是那种独一无二的东西,在当时是印刷的,印刷的话数量就会很多了,而且还重印了,所以这个数量就十分的庞大了,所以存世有多少还真的无法确定,只能说虽然多,但是价格依旧是千万级别的呀。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由于一些原因,原本定于1840年元旦问世的邮票推迟到了5月6日才正式启用,但是这期间有一家邮局竟然还是提前出售了,这家邮局提前出售的就十分的珍惜昂贵了,话说市面上就3张,无价之宝了。
黒便士邮票的印张每行由12枚邮票组成,共20行邮票组成,共20行,每张240枚。
这是因为英国当时币制为1镑=20先令=240便士,一个全印张正好一英镑。
特别有趣的是邮票的下面两角都各有一个英文字母,同一行上的每枚邮票图案左下角的字母相同。
第一行A,第二行是B,以下按字母顺序类推;在图案的右下角的字母则表示邮票印在张中的位置,从左向右按字母的顺序排列,如第一横排从左至右为AA、AB、AC直至Al,第二横排依次为BA、BB、BC、直至Bl……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仿造。
尽管1840年的邮票现存数量相当可观,但要复原原来的一个完整的印张却是非常困难的。
由于邮票刚刚问世,人们还不大懂得邮票是什么,所以每整张“ 黑便士”的纸边上者印有说明文字:“每一枚邮票是一便士,每行十二枚售一先令,每全张售一英榜。
把邮票贴在收信地址右上方,涂湿标签时,请勿擦掉背胶。
”邮票原定于1840年元旦向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6日才正式启用,但不知哪个邮局提前售出了一些邮票,迄今已发现有3枚黑便士票是1840年5月2日在英国南部城市巴斯盖销的,被集邮家视为珍宝,标价很高。
邮票

邮票历史邮票的祖先——黑便士邮票家族的祖先是谁,在哪年什么样背景下而诞生的。
这个词题,现在有一些刚刚踏入集邮大门的集邮者,他们还没有了解清楚这个问题。
早在邮票出世以前,人们就有信件往来。
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书信往来日益频繁。
那时候还没有邮票,邮寄信件的费用是由收信件的人来付,寄信人反而不用花钱。
说起邮票的诞生,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广泛地流传着:一百多年前,英国一个小姑娘收到一封来信,她接到信后只往信封上看一眼,就交给邮递员氢信退回去。
她说:“我没有钱收信。
”邮递员和她争执起来。
这时有个叫罗兰。
希尔的英国贵族散步走了过来,看到这种情况,问明争执原因,他掏出钱为小姑娘交了邮费。
小姑娘很感激他,并向他说了实话。
她说,这是她远方亲人的来信,因为家里很穷,拿不出钱来交邮费。
她们事先约好,如果他的身体健康,就在信封上画上一个圆圈,她收信时看到信封上的圆圈:就知道她身体安好,可以不必付钱取信了。
这位英国贵族明白了小姑娘拒绝收信的理由,觉察到邮政管理上有漏洞,认为邮政制度需要改革。
1837 年,罗兰。
希尔印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可行性》。
书中提出了改变收费办法,降低邮费、统一邮费等系列改革建设。
他建议印制统一的邮票,由寄信人付钱购买贴在信封上寄出,收信人不必再支付邮费。
他的建议得到广大群众和工商界的支持,一些顽固守旧的人却加以阻绕。
但是,改革是不可阻挡的,两年后英国政府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开始进行邮政改革。
罗兰。
希尔为设计邮票图案忙碌着。
他举办邮票设计公开竞赛,参加竞选的邮票国案很多,最后选用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像,两边有简单的图案作装饰。
这种邮票于1840年5 月6 日正式发行,在这一年中,重印了十一次,印了6800 万枚。
这种邮票是黑色的。
按照罗兰。
希尔的建议,不管一封信寄往多远的地方,邮费一律定为一便士(便士是英国货币的名称),所以这样邮票就有了“黑便士” 的别称。
邮票鉴赏

目前已知有27枚毛里求斯“邮局”邮票存世,其中1 便士的15枚,2便士的12枚。
传教士邮票
• 夏威夷也是世界公认的十大珍邮之一。这套邮票是亨 利· M· 惠特尼在1851年担任夏威夷邮政局局长时发行的。
4、红印花小字当一元
红印花小字当壹圆是中国早期珍 罕邮票,也是中国最为昂贵的邮 票。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一 (1897年2月2日),为适应开办 邮政新业务及使用高面值邮票的 需要,清代国家邮政将上海海关 仓库中的红色三分银印花票加盖 文字改作邮票。加盖“大清邮政” 及中、英文面值。加盖面值共5 种,因加盖字体大小不同全套可 分为8种。
• 红印花第一种加盖“当壹 圆”票,据说只加盖了两 整张(每张25枚),计50 枚。邮政当局嫌加盖字体 过小,决定改用大字“当 壹圆”字模,故加盖小字 的称为红印花加盖小字当 壹圆。已发现存世仅32枚。 其中有四方连1件,横双 连1件,其余为单枚。信 销票仅1枚,乃世界孤品。 有2种珍贵的变异票,即 加盖英文“dollar”后面没 有句点“.”和有远距离句 点。
小版张
• 4、无齿票 指世界上打孔机和有齿邮票普及后,为了增加 集邮者的兴趣,给集邮爱好者增加增加集邮品种, 邮局特意发行的无齿票。
• 5、连印票 将两枚或两枚以上不同图案的邮票连在 一起印刷,叫做连印票。连印可以有不同 的形式,如四方连,将四枚不同图案的邮 票排成田字型印刷。
• 同图双连
横双连
• 3、小张票 小张票也称小版张。小版张邮票是邮电 部专门印制的一种印张较小、邮票枚数较 少的邮票。我国 1980年9月13日发行了T.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美国)》邮票, 整张枚数为50枚。为了适应展览会的需要, 另特印制了小张票,印张比整张小,小版 张枚数为12枚。因发行量较少,已成为众 多集邮者追求的对象,价格不菲。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世界上第1枚邮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国问世,5月6日开始使用。
邮票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18岁即位时的侧面像,由弗莱德列克希思(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
巴肯(Perkins Bacon)公司。
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纸印黑色,所以通称黑便士邮票。
这种黑便士邮票上端有Postage(邮票)字样,下端印OnePenny(1便士)字样,全张共240枚,横排列12枚,直排列20枚,每枚下端左右两角都印有英文字母,横行从A到L(12个字母),直行从A到T(20个字母)。
字母的组合按每枚邮票在全张中的位置不同而变化,如全张中第1枚邮票左右两角都是A,第2枚左A右B,第3枚左A右C,第240枚(即最后一枚)为左T右L。
这样可以知道每枚邮票在全张中的位置,即成为查对标记。
这是英国早期邮票所特有的。
邮票全张的空白纸边印有每枚售l便士,每行12枚售1先令,每整张售1英镑。
请将邮票贴在信封右上方等字样。
英国发行的黑便士邮票,没有印国家的名称,因为那时别国家还没有发行邮票;至今英国发行的邮票还是不印国名,而以王冠、国王头像作为国家名称的标志。
黑便士邮票是无齿孔的,因为那时邮票打孔机还没有发明,邮局出售邮票时,须用剪刀逐枚剪开,非常麻烦。
1847年爱尔兰人亨利亚策尔(HenryArcher)发明了邮票打孔.机,并获得专利。
1853年英国政府购买了他的打孔机专利权后,1854年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有齿子邮票。
第一枚邮票的产生故事人类使用邮票,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关于邮票的诞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十九世纪初的一天,在英国的一个乡间,邮差给一位少女送来一封信,照例向她收邮资,可是这个少女只在信封上瞥了一眼,却拒不收信,也不交邮费。
邮差便和她争执起来,这时恰有一个叫罗兰希尔的人散步走到这里,当他得知姑娘因付不起邮费,执意不肯收信时,便替这位少女交纳了邮费。
邮票,一票一世界

邮票收藏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集邮为全世界收藏者所认可。
英王乔治六世、美国总统罗斯福都曾酷爱集邮,而集邮协会和邮票研究会更是遍及世界各地。
邮票也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作为邮资预付的有价票证,各国政府邮政主管部门力求把代表自己国家特色的最美好的事物印在邮票上。
于是邮票的知识性和艺术性不断得到升华,也成为广大集邮爱好者精心收藏、欣赏的艺术品。
1878年8月15日,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云龙邮票,一票一世界Stamp,One world one vote加拿大1851年12便士维多利亚女王头像邮票是有名的世界珍邮之一,因票图以黑色印刷,被集邮者称为“黑女王”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原定于1840年1月1日启用的邮票因设计的延误于1840年5月6日才正式开始使用,与“黑便士”同时使用的还有“蓝便士”。
从此,邮票诞生了。
图为1840年贴英国黑便士三枚邮票实寄封,销红色马耳他十字戳,有1840年10月27日到达戳┃ 收藏·品鉴 ┃ 邮票的题材可谓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人文历史,邮者尽可以从无尽的知识宝藏中获取营养。
以中国邮票为例,发行的邮票多是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唐三彩、兵马俑等,又如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厢记》等,票面设计古典大气,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香港、澳门发行的邮票在注重文化传统方面也做得很好,香港的《京剧脸谱》《端阳竞渡》《如意吉祥》等成为邮者手上的珍品。
台湾20世纪60年代发行有中国古画邮票,继后又推出宋词、元曲、诗经、楚辞和乐府等体裁,大受邮迷喜爱。
一枚精美的邮票无疑会体现国家的精神面貌和人民的文化素质程度,也代表着整个民族的文明发展。
对于许多邮迷来说,收藏邮票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怡情、益智,为了增长知识,增添快乐。
栏目主持人:陈绘宇 ┃ 收藏·品鉴 ┃邮票的艺术价值据业内人士分析,现在中国邮市上有价的品种是1988年以前发行的老邮票。
小小邮票连天下

生本六年<1>班 第一小組
1840 年 5 月 1 日 , 英国发行的世界 上第一枚邮票— —黑便士邮票。 邮票以维多利亚 女 王 18 岁 时 的 侧 面像为图案,面 值为1便士,黑色, 所以称为黑便士 邮票。
特种邮票: 为宣传某些事物而特别发行的邮票。
票重 。大 事纪 件念 或邮 名票 人: 而纪 发念 行国 的内 邮外
普通邮票:最常见的邮票,印刷数
量大,图案不经常变换.来自1878年7月发行的中国第一
套邮票——“大
龙”邮票
罗兰· 希尔经过多年调查主张大幅度降低邮费,实行邮件不分 远近、一律收均一邮资,他还提出使用“印刷精美的邮政用 品”来预先支付邮资。这种纸的大小与邮资图样大小相仿, 背面涂上一层薄胶,人们沾湿背胶就可以将其贴在信件上, 这就是罗兰· 希尔关于邮票的最初创意。 为了把创意中的“邮票”变成现实,罗兰· 希尔要求应该使用 具有防伪性能并能在公众中取得信誉的图案作为邮票的图案, 于是采用了威廉· 怀恩创作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头像,这样 既显示了发行邮票的权威性,又通过邮票宣传了英国,宣传 了女王。邮票采用黑色油墨印刷,1840年4月15日,终于印 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邮票——黑便士邮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英国著名的世界上首枚邮票---黑便士邮票张华东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著名的黑便士,它是由英国人罗兰 . 希尔发明的,诞生时间是1840年5月6日。
为何在1840年会诞生世上首枚邮票呢?下面让我从几个方面简单地试着论述一下:一:1840年以前,邮资非常昂贵,使得一般老百姓无法承担寄信的费用。
在1839年的一次国会的辩论时,爱尔兰来的Daniel O’Cornell议员曾这样问过当时在座的议员们:“先生们,寄封到爱尔兰的信就会用掉我成千上万穷苦百姓们周薪的1/5还多的薪水。
那请在座的先生们问问他自己,如果他或家人每写一封信就会用掉他周薪的1/5还多的薪水的话,那封信将会对他产生何等的影响?”。
从这可以看出寄封信的昂贵,所以老百姓是寄不起信的。
二:当时的邮资是根据邮路的远近收费的。
如从伦敦到北部城镇因路途遥远,需要走几天的时间,所以邮费非常贵。
三:贵族及政府官员享有免费寄信的特权。
由于真正付邮资的很少,免费寄的多,因此也造成了邮资贵的主要原因。
图1是1838年3月2日那天一辆邮车的真实写照:车顶上放着好多邮袋,其中前三件是:2296张报纸,重达273镑,不付邮费,重48镑的484封免费信件,以及另外一袋不付费的东西。
付费的只有区区34镑重的信件(支付的邮费仅仅为93英镑)。
从中可以看到,不付费的东西占满了整个车顶,而唯一付费的一小袋仅仅占了一小角的位置。
这幅漫画也告诉了我们为何邮费贵,因为一点点付邮资的信件要为所有不付费的东西承担费用。
图1:四: 拒付邮资的事情常有发生。
当时大多数信是邮资到付。
因邮资昂贵,老百姓也就想尽办法不付邮费。
如有人在信封上做某种记号,这样收信人看到记号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那就没必要开封了(有时信封里可能就没信),拒收此信。
可以想象这样邮差就白跑了一趟,没收到邮资还得将信带回,造成了浪费,导致了邮资的昂贵。
五:时代发展的需求。
1837年,维多利亚当上了英国女王。
当时英国正进入了机器发明的阶段,贸易及人口都发展很快。
第一条铁路有了12年的历史。
与蒸汽机有关的发明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时,大家意识到一个新的邮政制度是急需的。
当时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维多利亚女王任命了一个邮政委员会,此会由罗伯特·华莱士(ROBERT WALLACE)任主席,主要负责处理削减邮资及邮政改革等事务。
六:罗兰.希尔的贡献及其支持者们的作用。
说了上面的几个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邮票的开山鼻祖:罗兰.希尔多年提倡,努力的结果。
他早在1835年就开始对邮政问题进行研究。
他发现存在好多不付邮费的现象,免邮资特权及邮资过高等问题。
因此他下决心要改变此系统,提出了不分邮路远近,统一一种邮资制度,寄信人先付邮资寄信,另外取消官员,贵族免费邮寄权,而且要大降邮费等等主张。
但是遭到了许多人(主要是贵族及当权派的人)及政府部门包括邮政局的强烈反对,因为这些改革触及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在此情况下,希尔在1837年由W.CLOWES AND SONS出版了他的著名的《邮政局的改革—其重要性与实用性》(Post Office Reform: its Importance and Practicability)的小册子。
在书中他不仅阐述了邮政改革,也用经济的眼光论证他的改革计划,并用数字及图表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成本及预测其结果。
出版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大多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
好多媒体也加入了支持他的阵营。
希尔也常常参加国会有关“一便士邮资制”的辩论会,还经常就其主张与议员及政府官员们做解释说明工作。
当时许多议员非常支持他,他们中就包括著名的下院议员HENRY WARBURTON先生。
他无数次与希尔就“一便士邮资制”进行磋商并引见希尔见当时主要议员及官员。
他是除希尔外最支持邮政改革的人。
曾多次在议会上大谈邮改,支持希尔的建议并多次写信给希尔谈邮改。
曾在1839年5月22日给希尔写信告知:“一便士邮资制”将会被国会批准并被政府采纳。
在1839年7月12日的议会辩论中,他曾引用ASHBURTON 勋爵的话说:“假如邮改的结果不能改进邮政税收的话,那它也将会大大地促进其他的每一项税收。
他认为用3年时间就可以进行这一场伟大的实验。
他确信届时不仅仅是邮政,其他每一项税收都将会大大的改进”。
下院还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请愿书事件,就是SCHOLEFIELD 议员提交了一份关于邮改的请愿书。
因此议长就提议议员们可以就邮改提交请愿书,这样在仅仅6天时间里共收到了215封议员们的请愿书。
经过多年奔走及努力,在1839年8月17日,维多利亚女王批准了含有罗兰 . 希尔提出的削减邮资的邮政预算。
希尔的“一便士邮资制”终于被国会批准并于1840年1月10日得到实施,即用一便士可以寄一封预付邮资的信(希尔的建议是每半盎司用一便士),如果邮费到付需要付两便士。
然而人们还是要到邮局用现金预付邮资后由邮局工作人员在信上加盖“PAID”(已付)或“POSTAGE PAID”或“PP”(邮资已付)的戳后寄信。
此做法一直持续到了1840年5月6日邮票及预付的信笺准备就绪时止。
在1839年英国政府就邮改进行过一次全民竞赛,但是收到2500多条的反馈中无一条是令人满意的。
这样希尔在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设计更改,与设计师,雕塑家等有关人员一起共同努力终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
英国政府于1840年5月6日正式发行及使用。
下面简单谈谈黑便士:一:黑便士(一便士)及蓝便士(两便士)的邮票。
邮票上印有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背面带有小王冠水印(图4),正上方中间有“邮资”也有人翻译成“邮政”(POSTAGE),下方中间有一便士(ONE PENNY)或两便士(TWO PENCE)的字样。
上边左右两角为“星星射线”图案(图6),而下边左右两角为“英文字母”,如“AA”或“BA”等等(字母代表此枚邮票在整版中的位置,见,图7,图8)。
一便士为黑色的,两便士为蓝色的,被人们通称为“黑便士”邮票(图2,图3)。
1864年,上下四角都改为了“英文字母”。
邮票上无国名,因为当时世界上还无邮票,英国是第一个发行邮票的国家,至今英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邮票上无国名的国家。
图2:黑便士(一便士)图3:蓝便士(两便士)图4:背面小王冠水印此外,当时还发行了专门供政府官员用的黑便士,与上面的黑便士的区别就是将上边左右两角的“星星射线”图案改为了左上角为字母“V”,右上角为字母“R”(图5),而下边左右两角为“英文字母”不变。
图5:政府官员用的黑便士图6:“星星射线”图案:二:邮票在整版中的位置一印张(整版)邮票为240枚,一行12枚,共20行。
下边左右两角的“英文字母”,如“AA”或“BA”等等就代表此枚邮票在整版中的位置。
如“AA”就是第一行的第一枚邮票。
再如“FA”,是指第六行的第一邮票。
具体的位置及整版邮票见图7和图8.图7:AA AB AC AD AE AF AG AH AI AJ AK AL BA BB BC BD BE BF BG BH BI BJ BK BL CA CB CC CD CE CF CG CH CI CJ CK CL DA DB DC DD DE DF DG DH DI DJ DK DL EA EB EC ED EE EF EG EH EI EJ EK EL FA FB FC FD FE FF FG FH FI FJ FK FL GA GB GC GD GE GF GG GH GI GJ GK GL HA HB HC HD HE HF HG HH HI HJ HK HLIA IB IC ID IE IF IG IH I I IJ IK ILJA JB JC JD JE JF JG JH JI JJ JK JL KA KB KC KD KE KF KG KH KI KJ KK KL LA LB LC LD LE LF LG LH LI LJ LK LL MA MB MC MD ME MF MGMH MI MJ MK ML NA NB NC ND NE NF NG NH NI NJ NK NL OA OB OC OD OE OF OG OH OI OJ OK OL PA PB PC PD PE PF PG PH PI PJ PK PL QA QB QC QD QE QF QG QH QI QJ QK QL RA RB RC RD RE RF RG RH RI RJ RK RL SA SB SC SD SE SF SG SH SI SJ SK SL TA TB TC TD TE TF TG TH TI TJ TK TL如上枚邮票的位置为:“MH”,见表中的黑体字。
图8:一全张(整版)黑便士邮票:整版邮票240枚,一行12枚,共20行,主要是为了销售方便。
英国当时币制为1镑=12先令=240便士,一行12枚正好是12先令,而一个全印张240枚也正好为一英镑,这也是希尔在其邮改的建议中提出的。
三:黑便士共有几种版根据记载,共有11个版(第一版分1a 和1b两个版),也有人称15个版(1a,1b 再加上第五版重复的,见下表中有关5版的几次使用时间)。
他们的版名(号),最早使用时间及整版(全印张)印刷数量如图9。
图9:Plate Number版号Earliest Use首次使用时间Sheets Printed整版印刷数420001a, 1b1a:1840年5月6日1b:1840年6月8日21840年5月6日3200031840年5月16日2000041840年5月23日2800055:1840年6月16日360005(首次修版):1840年11月22日5(二次修版): 1841年1月21日5 (三次修版):1841年3月6日61840年6月29日3800071840年7月8日3400081840年9月5日3000091840年11月18日16000101841年1月2日8000111841年2月4日700其中第11版被人们认为是稀少的,仅仅印了168000枚,所以价格比较昂贵。
所有版共印了284700整版的邮票。
四:影响黑便士邮票价值(价格)的因素:1. 新票比使用过的票更有收藏价值,会更贵。
2. 票的四周是否齐全及尺寸大小会影响价格。
如四边宽,齐,漂亮的话,价格会很贵。
3. 版本是哪种,哪年发行的?如第11版是贵的,因印刷数量少。
4. 票有无损坏,污点等等。
5. 邮戳是否漂亮,何种邮戳。
如最早的是“MALTESE CROSS” (马耳他十字)戳,如戳完整漂亮会很贵。
6. 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会有其他影响黑便士邮票价值(价格)的因素。
五: 黑便士改为红便士及齿孔的诞生因为在黑便士上盖邮戳显不出来,效果不好,在1841年将黑便士改为红色,我们所说的红便士也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