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分析
20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原创)

系列1
劳动密集型产品 12% 10% 8% 6% 4% 2% 0% 劳动密集型产品 服装 11% 纺织品 8% 鞋类 6% 劳动密集型产品
—贵金属
“环境壁垒”是影响贵金属的出口量的另 一因素
由于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的环保要求较高,就对发展中国 家的出口贸易构成了一种限制性较强的“绿色屏障”。发 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受到较大制约,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 家,贵金属矿采选业出口商品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项目
贷方
186 23 1 247 9 1086 92 994 426 0 426
借方
134 20 3 188 8 653 21 632 89 3 89
差额
52 3 -2 59 1 433 72 361 337 -3 340
项目
二、资本与金融项目 A.资本项目 B.金融项目 1.直接投资 1.1 我国在外直接投 资 1.2 外国在华直接投 资 2.证券投资 2.1 资产 2.1.1 股本证券 2.1.2 债券证券 2.1.2.1 (中)长期 债券
贷方
450 0 450 267 457 0 457 4125 321 22 298
借方
320 315 5 216 1 0 1 3540 0 0 0
差额
130 -315 445 52 456 0 456 585 321 22 298
项目
3.2.2 贷款 长期 短期 3.2.3 货币与存 款 3.2.4 其他负债 长期 短期
影响出境旅游的主要因素
1、多国货币贬值令出境游超值 2、旅游业跃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 3、国民旅游休闲计划 4、台湾游限制进一步放宽 5、日韩进一步开放自由行
2011一季度国际收支分析

据初步估算,2011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继续呈现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298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同比下降18%。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0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02亿美元,收益顺差76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116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顺差1114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426亿美元。
国际储备资产增加1412亿美元,增长47%,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380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32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减少1亿美元2011 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各差额情况,解释分析个中原因。
分析2011 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各差额情况,解释分析个中原因。
答:1.具体逐项分析:经常账户下的货物表示有形贸易,贷方代表出口4012 亿美元,借方代表进口3804 亿美元;服务表示无形贸易,占经常账户比重较小。
资本和金融账户中金融账户占较大比重,金融账户中的直接投资,贷方表示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外资流入)588 亿美元,借方表示我国对外投资(资本流出)为140 亿美元。
储备资产记在借方,说明增加了1412 亿美元。
2.各差额账户分析:1)贸易账户余额出现在贷方,为121 亿美元,说明在贸易中本年一季度出口大于进口,净出口额为121 亿美元。
2)经常账户余额也出现在贷方,共288 亿美元,说明总体而言,也是出口大于进口,收入大于支出,出现了经常账户顺差情况,这一顺差程度比以往降低。
3)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也出现在贷方,为861 亿美元,说明整个账户存在资本流入大于流出,亦是顺差状态,且该账户数额比以往提高,说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
总而言之,我国2011 年一季度为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双顺差”格局。
4)由于前面两个账户为双顺差,因此,外汇储备必然增加,因此出现在借方,增加了1412亿美元。
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金融三班一.国际背景2011年是多变的一年,在这一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在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从国内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以内需拉动经济成长的效果逐渐显出成效。
根据2011年的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在这一年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活跃,较2010年相比,全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增长22%。
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11亿美元。
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一)经常账户分析货物贸易余额在贷方,余额为1883亿美元,表明中国的出口实物商品总金额大于中国进口的实物商品的总金额。
服务贸易余额位于借方,余额为-552亿美元说明中国无形商品包扩各类服务处于逆差的位置,中国为出口的服务费用小于中国进口服务的开销。
其中运输和旅游项目逆差扩大是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
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量增加,境内企业对国际货物运输的需求上升,带动运输服务支出较快增长。
在旅游方面,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继续改善,带动境外观光、购物、留学等旅游支出大幅增加。
另外保险服务,专利权使用费逆差也较大,分别为-167亿美元、-140亿美元,说明我国居民保险企业向非居民提供的保险服务和专利使用权少于非居民保险企业向我国提供的保险服务和专利使用权。
收益项目下,总体呈现逆差,借方余额-119亿美元。
但职工报酬处于贷方,余额为150亿美元,说明中国属于劳务输出国,而投资收益借方余额-268亿美元,表明中国是资本输入国,或者说外资在中国企业的投资带来的收益比中国国内资本投资国外所带来的收益大。
(二)资本金融账户中国的金融账户余额在贷方,表明2011年资本净流入我国2211亿美元。
直接投资处于贷方余额,净流入1704亿美元,表明外国在华投资大于本国在外投资,并且金额较大,大约为本国对外投资的2.7倍,所以直接投资净流入是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
我国2011年的国际收支状况

我国2011年的国际收支状况一、我国国际收支慨况2012年4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修订数据。
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
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较2010年下降的34%。
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243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是552。
经常转移顺差是253.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到2211亿美元。
证劵净流入196亿美元。
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878亿美元。
较2010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是18%。
注:1.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本表2011年数据由各季度数据累加而成。
二、我国国际收支慨况分析1.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也呈现反弹回升态势,涉外经济活动趋于活跃。
虽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继续延续顺差格局,但经常项目顺差下降较为明显,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3年下降,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改善。
2011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同比下降34%。
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经济增长正在从外需拉动更多转向内外需均衡拉动。
2.资本净流入压力增大我国2011年含净误差与遗漏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1806亿美元。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预估数是当期国际储备变动和经常项目差额相减的结果,包含了净误差与遗漏的影响,与2010年剔除了净误差和遗漏的579亿美元逆差在统计上不完全可比,但资本净流入较大的态势是基本确定的。
资本净流入主要由四方面因素引起:一是直接投资顺差大幅增长。
2011年我国直接投资净流入1704亿美元,同比增长36%。
这主要由于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下降的。
二是商业银行境内外外汇资产摆布发生变动。
2011年商业银行从境外净调回外汇153亿美元,主要用于发放国内外汇贷款,而上年同期是净调出外汇10亿美元,这一反一正的差额达163亿美元。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9年1-6月----------------------------------------------------------------------------------------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8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8年1-6月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7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7年1-6月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6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6年1-6月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5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5年1-6月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4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4年1-6月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3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3年1-6月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年1-6月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1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1年1-6月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0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9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8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7年单位:千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6年单位:百万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5年单位:百万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4年单位:百万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3年单位:百万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2年单位:百万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90年单位:百万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89年单位:百万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88年单位:百万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87年单位:百万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86年单位:百万美元[打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985年单位:百万美元[打印]----------------------------------------------------------------------------------------。
2009年国际收支平衡的分析

2009年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国际经济交易进行分类、汇总的统计表,主要由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和错误与遗漏账户上个大项组成。
国际收支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依旧呈现“双顺差”的局面,国际储备保持高速增长。
其中,经常项目顺差达到6433.73亿美元。
货物出口5212.62亿万美元,进口4022.8亿美元,顺差1189.77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549.3亿美元,支出715.8亿美元,逆差166.5亿美元。
;收益项目收入471.43亿美元,支出302.07亿美元,顺差169.36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200.42亿美元支出48.39亿美元,顺差152.04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09.95亿美元。
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55.61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201.85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239.00亿美元。
国际储备也持续快速增长,其中特别提款权增加0.29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3.37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1855.76亿美元。
净误差与遗漏借方95.13亿美元。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1、经常项目的分析。
我国2009年上半年经常项目总体上呈现顺差形式,特别是货物和服务项目,货物顺差差额1189.77亿美元,同时服务项出现逆差局面,其中逆差的有运输、旅游、保险服务、转悠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电影音像、其它商业服务,顺差的有通讯服务、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2、资本和金融项目分析2009年上半年,我国资本金融账户流入3423.06亿美元,输出2813.12亿美元,实现顺差609.94亿美元。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差133.07亿美元,外国对华投资顺差288.68亿美元。
中国近十年来的国际收支简析

中国近十年来的国际收支简析200930381235 轻化工程陈轼透过国际收支平衡表(见表 1)可以发现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可归纳为:一是近十年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从而国际收支总体保持了顺差。
二是资本与金融账户总规模扩大,其大量顺差成为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主要因素。
三是贸易帐户下货物的持续顺差,形成经常账户持续顺差的主要来源。
四是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资本与金融帐户的巨额顺差主要源于外商直接投资。
五是我国直接投资项目增长显著。
六是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
表 1中国国际收支概览 2000~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中存在的问题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国际收支的顺差是一个国家保持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的因素之一。
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顺差的格局。
但是,国际收支的大额顺差同样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国际收支大额顺差会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二是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较快增加,容易引发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三是大额顺差使货币投放不断扩张,市场流动性过多,容易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同时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和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压力,制约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国际收支顺差有一定脆弱性: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看出,目前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来自贸易,而且根据调查,其中一大部分来自加工贸易,且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附加值低。
经济增长对外依赖加大:经济增长对外依赖加大增加了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沿海经济区的部分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预计,我国以出口为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增长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
高额外汇储备在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消极影响:高额外汇储备有利于提高本币地位,增强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力和维护本国信誉;有利于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
2009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009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9年10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2009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09年10月15日内容摘要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009年上半年,各国应对危机和稳定经济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全球经济金融走出持续恶化阴影。
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国民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量下降,涉外经济发展速度趋缓,进出口和直接投资规模均较上年同期回落。
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保持“双顺差”格局,但顺差规模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继续改善。
同时,随着国际经济有所企稳,国内经济表现向好,二季度国际收支交易有所恢复,资本集中流出压力减轻,但资金大规模回流现象尚不明显。
下半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减弱,国内经济也将在连续、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下,进一步巩固回升势头。
我国涉外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上将趋于好转,外汇净流入可能增加,国际收支较大顺差格局不变。
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仍需时日,国内经济运行还面临较多困难,外资大量流入的内外部环境尚不具备,全年国际收支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将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增强服务意识,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利的外汇管理政策;继续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为重点,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加强跨境资金均衡管理,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加大外汇业务合规性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确保实现国家外汇储备的总体安全和保值增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分析差额情况
1.具体逐项分析:经常账户下的货物表示有形贸易,贷方代表出口4012亿美元,借方代表进口3804亿美元;服务表示无形贸易,占经常账户比重较小。资本和金融账户中金融账户占较大比重,金融账户中的直接投资,贷方表示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外资流入)588亿美元,借方表示我国对外投资(资本流出)为140亿美元。储备资产记在借方,说明增加了1412亿美元。
17
-2
10
11
B.收益
18
304
1,446
1,142
1.职工报酬
19
122
136
15
2.投资收益
20
182
1,310
1,128
C.经常转移
21
429
495
66
1.各级政府
22
-3
0
3
2.其它部门
23
432
495
63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24
2,260
11,080
8,820
A.资本项目
25
46
48
2
B.金融项目
17
1
9
8
B.收益
18
73
1,086
1,013
1.职工报酬
19
72
92
21
2.投资收益
20
1
994
993
C.经常转移
21
337
426
89
1.各级政府
22
-2
0
3
2.其它部门
23
340
426
86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24
1,808
7,825
6,016
A.资本项目
25
40
42
2
B.金融项目
26
1,769
7,783
2010 年.证券投资项目净流入 240 亿美元,较 09 年下降 38%。其中,我国 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 76 亿美元,09 年为净流入 99 亿美元; 四.储备资产 2010 年,我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 417 亿美元,较 09 年新增额扩大 18%。其 中,外汇储备增加 4696 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增加 22 亿美元。
6,014
1.直接投资
27
703
1,502
799
1.1我国在外直接投资
28
-439
42
481
1.2外国在华直接投资
29
1,142
1,461
318
2.证券投资
30
387
981
594
2.1资产
31
99
669
570
2.1.1股本证券
32
-338
122
461
2.1.2债务证券
33
437
547
110
2.1.2.1(中)长期债券
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2495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294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43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37亿美元。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1. 从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看出,目前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还不算稳定,国外输入服务多于国内输出,从而造成服务输出的逆差现象,但服务输出的领域已在逐年拓宽以及多元化。在当今时代,国际贸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货物贸易,而是延伸到服务、技术等领域,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国贸中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在国际交往中,我国应注重服务、技术类的输出,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34
370
479
110
2.1.2.2货币市场工具
35
67
68
0
2.2负债
36
288
312
24
2.2.1股本证券
37
282
288
7
2.2.2债务证券
38
6
23
17
2.2.2.1(中)长期债券
39
6
23
17
2.2.2.2货币市场工具
40
0
0
0
分析:
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现象。
全年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与GDP之比为5.2%,与2009年持平。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21亿美元,收益顺差30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29亿美元。
三、资本和金融项目
2010 年,由于欧美等国的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略有震荡。 10 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2260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5%,外债规模略有上升, 外汇贷款增加。四、证券投资
A.资本项目
25
54
56
2
B.金融项目
26
2,156
13,926
11,770
1.直接投资
27
1,704
2,717
1,012
1.1我国在外直接投资
28
-497
174
671
1.2外国在华直接投资
29
2,201
2,543
341
2.证券投资
30
196
519
323
2.1资产
31
62
255
192
2.1.1股本证券
26
2,214
11,032
8,818
1.直接投资
27
1,249
2,144
894
1.1我国在外直接投资
28
-602
76
678
1.2外国在华直接投资
29
1,851
2,068
217
2.证券投资
30
240
636
395
2.1资产
31
-76
268
345
2.1.1股本证券
32
-84
115
199
2.1.2债务证券
33
项目
行次
差额
贷方
借方
一.经常项目
1
3,054
19,468
16,414
A.货物和服务
2
2,321
17,526
15,206
a.货物
3
2,542
15,814
13,272
b.服务
4
-221
1,712
1,933
1.运输
5
-290
342
633
2.旅游
6
-91
458
549
3.通讯服务
7
1
12
11
4.建筑服务
8
94
145
51
5.保险服务
9
-140
17
158
金融服务
10
-1
13
14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11
63
93
30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12
-122
8
130
9.咨询
13
77
228
151
10.广告、宣传
14
8
29
20
11.电影、音像
15
-2
1
4
12.其它商业服务
16
184
356
172
1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244
245
1
长期
51
0
0
0
短期
52
244
245
1
3.2负债
53
1,887
7,503
5,616
3.2.1贸易信贷
54
495
583
88
长期
55
35
41
6
短期
56
460
542
81
3.2.2贷款
57
791
5,860
5,069
长期
58
100
264
163
短期
59
691
5,596
4,906
3.2.3货币和存款
60
1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17
-3
8
11
B.收益
18
-119
1,446
1,565
1.职工报酬
19
150
166
16
2.投资收益
20
-268
1,280
1,549
C.经常转移
21
253
556
303
1.各级政府
22
-26
0
26
2.其它部门
23
278
556
277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24
2,211
13,982
11,772
724
8,253
7,528
3.1资产
42
-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