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杂交水稻中后期管理工作要点
论述三系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技术要点

论述三系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技术要点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主要技术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种基地的选择:应考虑其具有较好的稻作自然条件和保证种子纯度的隔离条件。
2. 空间隔离:利用空间距离进行隔离,一般利用山丘、河川、房屋等和种植非水稻作物等作为隔离区。
3. 时间隔离:在隔离区内,种植非制种父本的水稻品种的始穗期须早于或迟于制种母本始穗期20天以上。
4. 父本隔离:在隔离区种植与制种相同的父本品种,要求父本种子纯度在99.5%以上。
5. 屏障隔离:屏障隔离就是用障碍物和高秆作物做隔离。
6. 父母本花期相遇技术:首先要选择花期相遇的亲本,其次要确保父母本同时抽穗扬花,每天用喷雾器喷施调节剂,延长父母本抽穗扬花时间,使母本抽穗杨花时父本处于盛花阶段。
7. 异交态势的改良:主要是通过肥水管理、父母本群体的建立和特殊病虫害的防治等技术手段,增加异交结实率。
8. 人工辅助授粉:在母本扬花盛期,用竹竿逐株赶花粉,使父本花粉飞向母本,父本花粉量增加10%-20%。
9. 收获与加工:严格防止机械混杂,晒干去杂,专场加工。
综上所述,三系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才能保证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杂交水稻大田除杂技术

杂交水稻大田除杂技术
大田杂交水稻杂交一代种子常见的杂株有异品种,变异株,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大青棵,小青棵等几大类型,这是由于制种过程中的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所致。
根据大面积调查表明,混杂株以异品种,不育系,保持系,大青棵、小青棵为主,现将分期除杂具体操作技术介绍如下:小青棵:籼型杂交,在扬花期易识别剔除。
表现属分蘖弱株,具有叶色淡,叶片披长,叶鞘薄淡等明显特点。
大青棵:属籼粳交,在分蘖末期至孕穗初期表现叶色浓绿,叶片窄而挺直,剑叶较长,株型较高,分蘖特别旺盛。
不育系、保持系:大田分蘖属弱株,而播始历期一般约60天左右,在秧田后期(特别是二段秧寄插后期)它们表现为株矮,分蘖弱,幼穗分化早,叶片淡黄等性状,在秧田后期或移栽大田时应拔除。
恢复系:分蘖弱,叶片较窄,淡绿,易在苗期识别。
异品种:在幼苗四叶期,按其假茎宽窄,叶片宽窄长短,叶色深浅,叶片挺拔程度,分蘖强弱,角度大小进行鉴别。
变异株;最佳分辨时间在幼穗分化五至六期,根据株型,剑叶长度等性状进行除杂。
做好大田除杂工作有三个要点:一是熟悉所种组合及相应亲本的特征特性;二是要多比较,凡是与杂交种在株型,叶型,分蘖上有微小差异的都要作为杂株除掉;三要分期除杂。
具体操作上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二段育秧的,幼苗四叶期与寄插第二段移栽前除弱株;
大田分蘖盛期除优势株。
直播直插育秧的,秧田期移栽前除弱株;大田分蘖盛期除优势株,弱株。
大田生产除杂后,要采取适当分蔸剥蘖办法调整田间密度,加强水肥管理,搭起丰产苗架,促进大田增丰收。
杂交水稻制种田除杂技术

杂交水稻制种田除杂技术杂交水稻制种田的除杂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涉及选育良种、浸种消毒、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分管理、除草剂使用和人工拔除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方面的技术要点。
选育良种选育良种是杂交水稻制种的关键环节之一。
优良品种应具备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进行选择。
在品种选择时,还要注意选择遗传性状稳定、不分离的品种。
浸种消毒浸种消毒是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防治病虫害,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素质。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石灰水消毒、多菌灵消毒等。
浸种消毒要严格控制药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种子造成损伤。
精细整地精细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杂交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整地时要进行多次犁地、耙地,达到土细、地平、无杂草的目的。
同时,还要进行土壤处理,消灭土壤中的病虫害,为杂交水稻制种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密度过高会导致群体过于拥挤,光照不足,病虫害增多;密度过低则会浪费土地资源,降低产量。
因此,要根据土壤肥力、水源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来确定适宜的密度。
一般来说,行距在23-27厘米之间,株高在15-18厘米之间的品种适宜密度为每亩1.5-2万穴。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施肥不仅要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还要考虑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一般来说,杂交水稻制种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化学肥料。
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应追施氮肥,以促进分蘖和穗分化。
同时,还要注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的掌握,避免烧苗和浪费肥料。
水分管理水分管理是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水分不足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而水分过多则会导致缺氧和病害发生。
因此,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灌溉和排水。
一般在插秧前要灌足水,分蘖期要浅水勤灌,孕穗期要保持水层深度适宜,抽穗灌浆期要间歇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
水稻耕种服务管理方案

水稻耕种服务管理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许多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稻的种植和管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都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正确的耕种服务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稻耕种服务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土壤准备在水稻种植前,农民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pH值、营养元素含量等指标。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施肥和调整土壤pH值。
要进行翻耕或耕地整地,确保土壤疏松通透,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
二、水稻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考虑水稻的生长周期、抗病虫能力、水稻的品质等因素。
同时还要了解水稻品种的播种密度和种植时间等具体技术要求。
三、水田管理水稻是水稻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非常大。
在水稻生长期间,要保持田间水稱,及时浇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要避免水淹或干旱,及时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确保水田中的水分环境适宜水稻生长。
四、施肥管理水稻生长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的供应,因此施肥是水稻耕种服务管理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水稻生长阶段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包括基础施肥、追肥以及叶面施肥等。
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等细节。
五、病虫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要制定有效的病虫防治方案,定期巡查水田,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无公害防治等措施,保障水稻生长的健康。
六、田间管理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杂草管理、密植管理、病虫防治等。
及时除草、松土,保证光照和通风,有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要注意田间病虫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七、收获和贮藏水稻成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
收获时选择合适的时间、方式和方法。
收获后要对水稻进行质量检验,去除杂质,保障稻谷的品质。
袁隆平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指南

袁隆平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指南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袁隆平先生成功研发了杂交水稻种植技术。
本文将为您介绍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指南。
一、选取种子袁隆平杂交水稻的选种非常重要,首先要选取具有良好遗传特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的杂交种子。
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后期的产量和品质,在选择种子时要注意查看包装上的标识和认证,确保种子来源可靠。
二、土壤准备杂交水稻种植需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并进行充分施肥。
在播种前要进行土壤的翻松,除草和修整,保持土壤的松软和湿润,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三、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水稻生长周期,合理选择播种的时间。
袁隆平杂交水稻一般适合在春季和夏季进行播种,确保水稻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控制水田水位袁隆平杂交水稻对水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水田的水位。
根据水稻的生育期和生长情况,浸水和干涸的时期需要进行科学调控,保证水稻的旺盛生长。
五、合理施肥袁隆平杂交水稻是高产优质水稻,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在种植过程中要进行科学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的生长需求,合理投放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水稻的吸收利用率和产量。
六、病虫害防治由于杂交水稻的产量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定期巡视水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七、灌溉管理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灌溉管理也是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项工作。
及时给水稻灌溉,保证土壤湿度,但要避免积水过多。
灌溉水质要干净,避免带有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水源,以免对水稻的生长和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八、收割和储存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和害虫的危害情况,合理安排收割时间。
使用锋利的收割工具,将水稻割下来,进行曝晒和晾晒,确保水稻干燥后进行储存。
结语:袁隆平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和品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杂交中稻品种Ⅱ优96的栽培要点

均在 9 0 k / m 以上 。 ‘ 00 g h。 13 农艺性 状优 良 .
防因高产 或不利 气候 导致 倒伏现 象 的发生 。后期 干干湿湿
60gh 0k/m。氯化钾 I0gh 4 % k/m或 5 复合肥 35gh 5 7k/m加碳铵 4 0g h 移栽后 5 d 5 k /m 。 ~6 结合化学除草 , 早施返青分蘖肥 , 尿
素 I O k / m 。后期看苗: 穗肥 ,施 尿素 4 k / m 、 ~1 0 g h 。 2 5 补施 5 g h 。
维普资讯
杂, 交中稻品种- 驰 的栽培要 点 i 啦
徐 勇 徐福海 刘金波 杨 磊
( 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 2 0 9 ) 10 5
摘 要 :I 优 9 由四川省 乐山市 农牧科 学研 究所育成的 高产优 质抗病杂 交中抽水稻品种 ,已通过 四川省 市定。 I 6是 关键 词:杂交中籼稻 I 优 9 特征特 性 栽培要 点 I 6 I l 优 9 是 四川省乐 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以大穗 、 l 6 高异交 率的 I- 2 为母本 、自育粳亚远缘恢 复系乐恢 9 为父本配组 3A 1 6 而成 的高产 、优质 、 抗病 杂交水稻新品种 。表现为熟期适 中 、 适应性广 、 瘟性较强 等特点 。2 0 抗 0 3年通过四川省 品种审定 委员会定品,审定编 号 川审稻 (0 3 1 。2 0 年在湖南 2 0 )0 4 0 5 省认定 。目前 已出口到东南亚地 区 。 品种 已申请品种保护 , 该 公告号为 C A 0 7 。该品种具有 I 优 的品质 、 N 0 14 E 1 I 汕优的熟期
黄淮地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黄淮地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要点黄淮地区是我国优质高产水稻种植的重要区域之一,该地区不仅具有肥沃的土地和充沛的降水资源,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因此,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对于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黄淮地区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一、选优选强的基础选种是水稻种植的关键环节。
在黄淮地区选种要从生育期、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组合优良基础种质和精选新营养系、新组合优势杂交品种,可实现优质丰产的目标。
同时,在选种时需结合当地土壤环境、气候等因素,以最大限度保证水稻的生长发育。
二、科学施肥黄淮地区土地肥沃度较高,但在种植水稻时需注意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采用错季施肥、分次施肥等措施,灌溉方式采用田面灌溉、旱地确保供水。
在施肥过程中,需及时调整,根据不同生长期作出合理的施肥。
由于水稻对氮素的需求量比较大,量化营养管理是保证高产和优质的必要条件。
三、合理种植密度黄淮地区水稻种植密度应根据当地土壤等环境因素结合品种生育期和生育力等特性制定。
晚稻种植密度要比早稻稍微稀疏一些,以保证光、水、热的利用最大化。
四、管理栽培技术在种植水稻时需注意田间管理和施药技术。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采取早期测报、防前防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同时,在田间管理中要做好消毒、病虫害监测、及时杀虫等工作,以便于达到高质量、高产量的目的。
此外稻田排水、采用双季节连作等技术也是黄淮地区水稻栽培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水稻收割后管理在水稻收割后的管理中需注意割后锄草、移栽秧苗、增施化肥等管理措施,以便于下一步水稻种植施工的进行。
六、农民科技培训在黄淮地区优质高产水稻的种植中,农民的科技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种植技术示范、稻作技术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栽培技能和种养技术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保证产品品质的目标。
总之,黄淮地区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包括选优选强的基础、科学施肥、合理种植密度、管理栽培技术、水稻收割后管理和农民科技培训等多个方面。
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

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杂交中稻-再生稻是一种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型水稻品种。
它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在实际栽培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实施要点,才能确保稻米的高产高质。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
一、土壤选择与整地播种杂交中稻-再生稻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种植前应该选好土地,进行整地和施肥。
要清理田间杂草,耙地耙平,犁地犁细,将土壤中的秸秆和残留物清理干净。
然后,进行施肥,建议在整地前进行基础施肥,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充分满足杂交中稻-再生稻生长的营养需求。
在整地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播种前,要按照密植原则进行排水沟和畦整理。
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区气候条件,确定好适宜的播种日期。
在播种时,要均匀撒播种子,保证每块田地的密度均匀。
还要适量施用磷肥和钾肥,有助于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
二、灌溉管理杂交中稻-再生稻在生长期需要进行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在干旱地区,应及时进行补灌,并且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利用率,减少水分的浪费。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要调整好灌溉的时机和水量,特别是在田间苗期和分蘖期,对水的需求比较大,要适时进行灌溉,并且要避免出现不均匀的灌溉现象,确保每块田地的水分均匀。
三、施肥管理在杂交中稻-再生稻的生长期间,需要进行多次追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生长的不同阶段,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
在幼苗期,可以适量施用氮肥和磷肥,有助于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形成强壮的根系。
在分蘖期和拔节期,需要适量施用钾肥和复合肥,促进水稻的分蘖和穗肥形成。
还要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导致肥料积累和土壤污染。
四、病虫害防治杂交中稻-再生稻在生长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首先要选择健康的种子进行播种,避免病毒病害的传播。
在病虫害发生的初期,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也可以选择生物防治的方法,如释放天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杂交水稻中后期管理工作要点
杂交水稻中后期管理工作要点
今年雨水较多,气温偏低,水稻长势较往年差,当前水稻多数进入分蘖盛期或将进入拔节长穗期,是决定水稻有效穗、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现又值梅雨季节,病虫害危害高峰时期,所以在水稻管理上重点是抑制无效分蘖,促进幼穗分化长大穗,控制病虫害,为建立水稻高产群体打好基础。
在具体措施上要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因苗情施好穗肥攻大穗、及时防治病虫害、抽穗后湿润灌溉促根增粒重。
1、够苗即晒田
科学管水。
分蘖期浅水1~3厘米,当每亩茎蘖苗达15万(预想的穗数)开始晒田,拔节、孕穗和抽穗开花阶段,保持1~4厘米浅水层,乳熟和黄熟期采取4~1厘米间歇活水灌溉,收割前7天左右排水落干。
2、因苗情施穗肥
水稻及时适量施用穗肥,可促进灌浆结实,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
但穗肥施用过迟、过多,易造成贪青迟熟,灌浆速度慢,导致稻米品质下降。
2.1全面施穗肥。
无论是早发田还是迟发田,都必须因苗及时适量施用穗肥。
2.2配施磷钾。
施穗肥要特别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最好施高浓度多元复合肥。
后期结合防病,叶面追肥,加速灌浆,提高穗粒数、千粒重和稻米品质。
2.3查苗施肥。
穗肥施用要因苗而异,杂交稻主要施保花肥,在叶龄余数1.5叶期(倒2叶露尖),即早熟组合播种后75-80天、中熟组合80-85天、迟熟组合85-90天。
每亩施高浓度复合肥7.5-10公斤或尿素2.5-3公斤、氯化钾5公斤。
2.4配套措施。
追施穗肥后,为加速养分运转,防止早衰,宜在抽穗灌浆期采取根外追肥,养根保叶。
3.及时防治病虫害
3.1稻瘟病防治方法:在破口始穗期、齐穗期各用药1次。
一般每亩每次用45%咪鲜胺10克加70%三环唑50克或40%稻瘟灵100克,对水60-70公斤配成药液喷施,将植株喷透。
交替使用对口农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2、纹枯病发病初期,一般在分蘖末,丛发病率达5%,或拔节孕穗期丛发病率达10-15%的田块需进行药剂防治,可选药剂如下:井冈霉素、30%纹枯利可湿性粉、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
3、稻曲病防治方法:在破口始穗期前5-7天、齐穗期各用药1次。
用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三唑酮等。
4、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在7月上中旬发生。
防治方法:稻纵卷叶螟克选用阿维.·三唑磷、丙溴磷·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阿维菌素、甲维盐、杀虫丹或杀虫双等。
稻飞虱可选用啶虫脒、扑虱灵、吡蚜酮、烯啶虫胺、毒死蜱等。
4.采取好气灌溉
浅湿交替灌溉方法:水稻长穗期和结实期经常处于无水层状态,采取灌2-3㎝水,待水落干后数日(3-5日),再灌2-3㎝,这种灌溉方式能使土壤板实而不软浮,有利于防止倒伏。
同时提高结实率和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