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园艺疗法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的有效结合

研究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的有效结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在城市园林中,园艺技术是实现美化景观、增加绿化面积的重要手段。
现代园艺技术具有多种特点,如空间利用率高、绿化效果好、维护成本低等。
研究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的有效结合可以实现对空间的最大利用。
在城市中,空间有限,因此如何合理利用空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现代园艺技术可以通过植物堆叠、垂直绿化等手段,将绿色空间延伸到建筑墙壁、屋顶等地方,从而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研究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的有效结合可以提高绿化效果。
现代园艺技术可以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以及不易受环境影响的植物进行种植,从而保证绿化效果的持久和鲜艳。
现代园艺技术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密度和配色,使得景观更加美丽和丰富。
研究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的有效结合还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园艺技术的发展使得绿化维护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和便捷。
现代园艺技术可以利用自动灌溉系统实现对植物的定时浇水,从而减少绿化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现代园艺技术还可以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进行植物的修剪和管理,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
在研究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的有效结合过程中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园艺技术的使用应该遵循环保、节能的原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避免在非适应地种植外来植物。
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利用水资源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园艺技术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研究现代园艺技术与园林景观的有效结合对于实现城市绿化和美化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利用空间、提高绿化效果、降低维护成本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使得城市园林景观更加美丽、舒适和可持续。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引言园艺疗法是一种通过园艺活动来改善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和老年护理院等场所。
随着人们对身心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社区公园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如何借助园艺疗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健康福祉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
一、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现状1.1 园艺疗法的定义和特点园艺疗法是通过园艺活动,如种植、修剪、浇水、施肥等,使人们与自然亲近,获取愉悦感并提高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
园艺疗法以其温和、自然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1.2 社区公园的功能和特点社区公园是城市中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通常拥有广阔的绿地和树木,以及各种花卉植物,是一个理想的园艺疗法场所。
社区公园通常免费向居民开放,是推动园艺疗法在社区中应用的一个重要平台。
1.3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现状目前,一些社区公园已经开始尝试引入园艺疗法活动,如开展园艺培训课程、组织园艺乐趣活动等,吸引了不少居民的参与。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实践案例2.1 园艺培训课程某市XX社区公园在去年引入了园艺培训课程,每周定期举办园艺知识讲座和现场操作指导。
居民们通过参与培训课程,学习了植物栽培和养护的技巧,提高了园艺技能,并且在参与园艺活动的同时感受到了身心放松和愉悦的感觉。
2.2 园艺乐趣活动另一家社区公园举办了一场园艺乐趣活动,邀请了专业园艺师为居民们进行园艺指导,教授他们如何进行盆栽、插花等活动。
许多居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和放松,有效缓解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疲劳。
2.3 自愿园艺活动有些社区公园鼓励居民们自愿参与园艺活动,例如帮助公园园林工人修剪花卉、树木,整理花坛等。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社区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具有丰富的绿化植物资源和开阔的空间,是开展园艺疗法的理想地点。
目前对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较少,相关实践经验和指导性方案也还不够完善。
开展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对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提升社区环境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现状和效果,为未来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愿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福祉和社区环境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探究园艺疗法对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揭示园艺疗法在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方面的潜力,为提升社区公园功能和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建议。
深入了解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标准,为推广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加强社区公园建设与管理、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提高社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1.3 研究意义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而园艺疗法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空间。
园艺疗法不仅可以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可以提升社区整体环境质量,增加社区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研究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也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社区公园规划建设,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探究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对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改善社区环境质量、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字】2. 正文2.1 园艺疗法概述园艺疗法是一种通过植物园艺活动来促进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
这种疗法源于古代文化,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医学和心理学领域。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一、园艺疗法的概念和特点园艺疗法是利用园艺活动促进心理和身体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与植物、自然环境的互动,达到放松身心、改善情绪、提升自我认知等目的。
园艺疗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互动:园艺疗法注重植物与人的互动,通过触摸、呼吸、欣赏等方式,增强人们与自然的联系,促进情绪的平衡和愉悦感的提升。
2. 自我表达:园艺疗法为参与者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他们可以通过设计园艺场景、选择植物等方式展示自己的个性、情感与创造力。
3. 社交互动:园艺疗法可以带动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促进沟通、信任、团结等社交行为,增强社区凝聚力。
4. 健康改善:园艺疗法在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的还可以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提升免疫力等,对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二、园艺疗法与社区公园的结合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具备了开展园艺疗法的有利条件。
公园内绿色植物的丰富性为园艺疗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场地。
公园的开放性和适合休闲娱乐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居民,为园艺疗法提供了参与者。
社区公园在公共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力较大,可以更好地普及园艺疗法理念和方法。
三、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具体应用1. 园艺疗法班:社区公园可以设置固定的园艺疗法班,邀请专业的园艺疗法师进行教学和指导,帮助参与者学习园艺技巧、了解植物知识,并结合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设计和打理自己的小园林。
2. 园艺活动:社区公园可以开展各种园艺活动,如花艺展览、植物市集等,邀请社区居民参与既提供了娱乐和交流的机会,又向大众普及了园艺疗法的知识。
3. 社区公益园:社区公园可以设置公益园,号召社区居民共同打理,以种植花草和蔬菜为主题,让人们亲身参与园艺活动,享受与大自然互动的乐趣。
4. 园艺治疗中心:在大型社区公园中设立园艺治疗中心,配备专业设施和人员,提供园艺疗法的专业服务,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士提供个性化的治疗。
结论: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是一项有意义而且有挑战性的工作。
园艺疗法在我国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园艺疗法在我国城市园林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园艺疗法的特点和功效有哪些,然后重点探讨了园艺疗法在我国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关键词:园艺疗法;城市园林;应用园艺疗法是符合新世纪人们生活需求的一种新方法和新技术领域,虽然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但是随着人们迫切的身心需要和对健康的重视,园艺疗法将会是人们逐渐选择和喜爱的一项新方法。
这也是园艺疗法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
1 园艺疗法的特点和功效园艺疗法具备以下特点: (1)园艺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 是以人体健康为核心, 重点强调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2) 园艺疗法“取法植物”, 利用园林植物和绿地对环境的改善、围绕园林绿地进行园艺操作或开展其它活动等, 提高或修复人体免疫功能及自疗能力。
(3) 园艺疗法是一种整体疗法, 它不针对一种特定疾病, 不仅适用于病人, 也适用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人。
(4) 园艺疗法完全摒弃化学药物, 安全性高、不产生毒副作用和后遗症。
(5)园艺疗法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购买仪器和修建建筑物, 具有投资少的特点。
由于植物的“尖端放电”和“光电效应”可增加空气负离子的浓度。
空气负离子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主要包括以下 6 个方面。
(1)空气负离子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使其兴奋和抑制过程正常化。
(2)空气负离子能促进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康复。
(3) 空气负离子具有增加血液中白蛋白, 降低球蛋白, 增加血红细胞、红细胞数, 促进血液形态成分与物理特性恢复正常的作用。
(4)空气负离子能促进黏膜上纤毛运动, 腺体分泌增加, 平滑肌兴奋性提高, 换气功能增强, 对呼吸道、支气管疾病、慢性鼻炎、鼻窦炎等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5)空气负离子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力和体液免疫力。
(6)空气负离子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作用。
医学研究表明, 当空气负离子浓度达到700 个/cm3以上时, 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当达到10 000 个/cm3以上时, 具有治疗效果。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引言园艺疗法是一种通过参与植物种植、护理和观赏来改善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
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环境中,如医院、康复中心和护理院。
在最近的研究中,园艺疗法也被发现对社区公园中的居民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
研究方法为了探讨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我们对三个不同的社区公园进行了研究。
我们选择了一个城市公园、一个乡村公园和一个小区内的小型公园作为研究对象。
在每个公园中,我们观察了园艺疗法的应用情况,包括植物种植、园艺活动和园艺治疗设施的设立情况。
我们还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以了解居民对园艺疗法的看法以及他们在公园中参与园艺活动的频率。
讨论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场所。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参与园艺活动,居民可以获得身心健康的提升,包括减轻焦虑、缓解抑郁、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等。
在城市公园中,专门的园艺治疗区为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提供了更专业的园艺指导和治疗活动,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在乡村公园和小区内的小型公园中,居民也能够通过自由参与园艺活动来享受园艺疗法带来的益处。
结论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对居民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参与植物种植、护理和观赏,居民可以获得身心健康的提升,从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我们建议在更多的社区公园中推广园艺疗法,提供更多的园艺治疗设施和活动,以满足居民不同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我们也建议加强对园艺疗法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其重要性和积极影响的认识,从而促进园艺疗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在一些发达国家,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不少社区公园都设有专门的园艺疗法活动区,专门用于开展各类园艺疗法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参与。
园艺疗法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种植花草、泥土覆盖、花园设计、花园维护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参与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也可以培养个体的动手能力和耐心,从而带来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而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社区公园也开始尝试在公园中引入园艺疗法活动。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一些社区公园开设了园艺疗法活动区,某些社区公园还特地聘请了专业的园艺疗法师,组织和指导市民开展各种园艺疗法活动。
这些活动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和喜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与。
在这些园艺疗法活动中,市民可以学习种植技巧、欣赏植物美景、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并切身感受到园艺疗法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园艺疗法活动不仅受到了市民的欢迎,也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不少专家学者通过对园艺疗法的研究和实践,都得出了园艺疗法对个体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政府部门也纷纷出台政策和计划,支持和鼓励在社区公园中推广园艺疗法活动。
如在城市规划中要求设置园艺疗法活动区,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园艺疗法活动,提升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并将园艺疗法纳入公共健康事业规划中,为推动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存在问题尽管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态势,但在实际推广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还存在着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问题。
园艺疗法师、园林设计师、园艺技术人员等专业人才的匮乏,限制了园艺疗法在公园中的开展。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存在着资金保障不足的问题。
园艺疗法活动需要一定的投入,包括园艺设施的建设、植物的采购、专业人才的聘请等,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园艺疗法是一种通过园艺活动来促进身心健康的疗法。
本文旨在探讨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介绍了园艺疗法的概念及原理,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具体应用。
接着对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效果进行评估,提出实施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总结了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探讨了园艺疗法对社区公园的意义,并提出了推广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广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园艺疗法, 社区公园, 应用研究, 概念, 原理, 应用案例, 效果评估, 实施策略, 未来发展, 总结, 意义, 推广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研究,是为了探讨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焦虑,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视也越来越深刻。
社区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承载着人们休闲、锻炼、沟通交流的功能,而园艺疗法则是通过园艺活动来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疗法。
通过研究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园艺疗法对于社区居民的影响,为将来在社区公园中实施园艺疗法提供参考和指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公园在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不仅对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现实意义,也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应用,了解其对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探讨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实际效果,分析其对社区居民心理和情绪的改善作用;二是研究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实施策略,探讨如何更好地整合园艺资源,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度和满意度;三是探讨园艺疗法在社区公园中的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园艺疗法提供参考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园艺疗法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我国在园艺疗法的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应用上更是明显滞后一些发达国家。
我们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庞大, 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已经超过八千万, 同时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 此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精神压力增大, 令不少健全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而医疗设施以及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令我们迫切需要园艺疗法的应用和普及。
近些年来, 园艺疗法的功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欧美国家的园艺疗法应用场所包括植物园、城市公共绿地、疗养院、福利院、工读学校等, 甚至建立专门的康复花园或园艺疗养园。
根据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居住密度大、私家庭院少的状况, 我们建议在城市园林中大力发展和应用园艺疗法理念。
关键词:园艺疗法城市景观作用原理原则刺激目前, 我国在园艺疗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 需要学习欧美、日本等国的园艺疗法经验, 需要加强园艺疗法专业人才的培养, 需要园艺学、医学、心理学、园林设计学、植物学等多学科之间的相互协调, 需要园艺师、设计师、理疗师、游客等之间的相互合作。
为普及园艺疗法, 可以在全国各省市开展示范工程, 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可以在社会建立园艺疗法基金会、成立园艺疗法协会, 在学校开设园艺疗法课程, 以使园艺疗法从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长足的发展。
1.园艺疗法的定义及功效园艺疗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它集植物学、园林设计学、医学、心理学、哲学、公共教育学、社会福利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
对园艺疗法的理解目前公认的是美国园艺疗法协会的定义: 园艺疗法是对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 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方法。
事实上, 随着园艺疗法概念的不断拓展, 其对象不仅限于上述特定人群, 也适用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因而从广义上讲, 园艺疗法是指利用植物或者围绕植物开展各项活动, 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精神焕发的一种手段, 可适用于不同年龄、各种身体状况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人。
作为现代医学的一种辅助性医疗方法, 园艺疗法具有以下几种功效: 美好的园林环境可以消除人的急躁情绪与不安心理, 达到调节情绪、镇静安神的作用; 丰富的植物品种可以刺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 能够改善和加强人的感官功能. 特定植物释放的气体或营造的氛围可以调节人的情绪; 参与园艺活动可以锻炼人的肌体, 增强协调性, 培养忍耐力, 产生责任感, 并从植物的茁壮生长、开花结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通过集体性的园艺活动可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 提高社交能力, 令参与者的性格更加开朗乐观。
2. 2. 国内外园艺疗法的研究现状我国早在2 0 0 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提出了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体的思想, 认为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疾病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史料记载, 东方的自然山水, 日本的禅宗园对病人康复也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但当时并没有人对园艺疗法的作用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
1 6 9 9年, 英国人李那托·麦加首次在《英国庭院》中提到园艺对人身心的治疗效果, 而欧洲的修道院很可能是最早出现的康复园林; 18 17 年美国费城的F ir e n d 精神病医院开始尝试园艺疗法对精神病人进行辅助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园艺疗法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经过上百年的研究、应用和总结, 美国于1 9 7 3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园艺疗法协会”, 将园艺疗法作为一项学科和事业进行研究和推广; 其理念是强调“环境一植物一人”的密切关系, 显示对不同人群需求的平等关注; 之后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相继成立了各自的园艺疗法协会, 此后园艺疗法的研究和应用在这些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欧美, 园艺疗法的对象主要针对身体和精神上有障碍的特殊人群, 包括精神病患者、抑郁症患者、智力低下者、高龄老人以及伤残人士等,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健全人一样适用。
2.1 园艺疗法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在中国,园艺疗法的研究起步非常之晚。
直到今天,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这个领域,但国内对园艺疗法的研究依然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
从总体上来说,研究的范围还比较窄,主要还停留在介绍国外研究状况和普及园艺疗法相关知识的层面上。
更为重要的是缺少对园艺疗法的实际应用,即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建立一个园艺疗法的相关团体或机构,没有园艺疗法的相关杂志期刊,没有大型的园艺疗法项目。
即使有相关的研究,也大多被划分在园艺或者园林的范畴里,没有独立出来。
所以说,园艺疗法还没有真正地在中国普及。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有医学领域的研究者注意到园艺疗法,并从医学治疗方法的角度,来介绍园艺疗法发展的历史、治疗的对象、实施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
随后,大众科普刊物也开始向社会宣传推广园艺疗法的好处,使更多的人知道这一疗法。
到21 世纪初,大批不同专业的研究者注意到这一领域,不仅出现了更为丰富全面的对园艺疗法的综合介绍,还发表了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的相关研究,例如从精神病学的角度,班瑞益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了解到,通过园艺疗法的康复训练,不仅有助于缓解精神残疾的严重程度,还有助于改善始动性缺乏,提高自信心,调动病人的兴趣,帮助建立乐观的积极情绪。
近几年,开始有从园林园艺专业的角度来思考园艺疗法的研究出现,研究如何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园艺疗法,以满足各种群体的需求,并认为这是21 世纪园林建设的根本趋势,并有了第一个康复性花园的设计。
此外,国内的学者也开始了与国外学者的合作交流,对国外园艺疗法的现状作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介绍。
港台地区的园艺治疗比中国大陆发展得要好,尤以台湾地区发展得更为迅速。
20 世纪80 年代,台湾园艺学术界开始了对园艺治疗的讨论。
2007 年,第一届“园艺疗法国际研讨会”在台湾获得广泛回响,并于2008 年5 月,在台北、台中、花莲举办第二届园艺疗法国际研讨会。
由于人口众多,老年化程度逐渐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情绪压力增大,园艺疗法在中国会有比较大的需求。
目前,通过媒体及学者所做的大量的普及工作,公众逐渐开始了解并接受园艺疗法。
在北京、福建等地,也已经在筹建园艺疗法园,而在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人们更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日本的园艺疗法园。
目前,园艺疗法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各种身心疾病的治疗,例如青少年网瘾、老年人的康复治疗; 二是应用在城市规划及园林绿化上,致力于建设更加具有治疗意义的城市绿地。
3. 园艺疗法的作用原理3.1 园艺疗法对人的感官刺激生物学家认为,情绪能够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而导致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等发生变化。
长期接触花草树木、绿色原野和自然风光可以调节人的心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生理与心理状态,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园艺疗法对人体的感官刺激主要包括视觉、嗅觉、听觉等方面。
3.1.1 植物对人的视觉刺激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叶能够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
形态各异的植物给人带来启迪和向往,造型迥异的黄葛树树根婀娜盘绕,千姿百态,使人惊叹自然造物之奇巧,引人翱翔于丰富的意想之中;可以利用园艺植物的颜色(花色、叶色)进行园艺辅助治疗,暖色调的特点是鲜艳夺目,欣欣向荣,令人精神振奋;冷色调的特点是静、幽、清,给人安谧祥和之感;中性色配以暖色给人以醒目雅致之感。
3.1.2 植物对人的嗅觉刺激植物的花、叶、果等部位都含有一定的芳香分子,各种芳香分子能够使人体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研究表明,长期置身于优美、芬芳、静谧的绿色环境中,可使人的皮肤温度降低1~2℃,脉搏每分钟平均较少4~8次,呼吸平缓而均匀,心脏负担减轻,使人的嗅觉、听觉和思维活动灵敏感增强。
3.1.3植物对人的听觉刺激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声响,有些声音会引起烦躁、恐慌、激动,有些声音则会使人放松、愉悦、舒畅。
经调查表明,当人们听到森林中植物叶片摩擦的沙沙声、溪流潺潺的流水声以及鸟儿叽喳的鸣叫声时,舒适性会大大增加。
反之,城市中汽车喇叭声、施工机械声等,则让人感觉不舒适。
这也是如今生活在繁杂城市中的人们更加渴望回归自然,聆听自然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由于阳台或屋顶的空间有限,无法完全模仿自然的声音,可以在花园中人为制造模拟自然的声音或播放优美的音乐,来达到园艺疗法的目的。
4. 园艺疗法的参与性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园艺植物的季相美,不仅表现在对人的感官刺激上,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状态,从而影响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人们可以参与其中,通过园艺劳作(如播种、施肥、修剪、浇水、松土等)和园艺交流(如交换栽培经验、分享丰收成果、寻求合作帮助等)的形式,参与互动,进而锻炼身体。
位于美国的伊丽莎白及诺娜·埃文斯花园,正是一座通过园艺疗法的参与性而达到改善人体机能,调节身心以及塑造情绪性格的贵族疗养型庭院。
被美国风景园林协会(ASLA)专业评审团评价为:“景观设计师创造了一个细节完美的美妙园林,是一个具有康复性治疗的宝库。
5. 园艺疗法的类型5.1 园艺治疗人的身体如果不经常运动,其机能就会出现衰退,从而导致生理功能低下、精神颓废、心理消极等。
园艺疗法通过安排合适的园艺治疗活动,从整地、施肥、播种、管理到采收等各个环节,给游客提供从事实践操作的机会,增强自信,促进身心健康。
5.2 环境治疗环境治疗主要是指通过刺激感官的各种要素所组成的环境作用于游客,能舒缓身心,增进治疗效果。
视觉刺激:不同颜色、形态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叶,可提供不同的视觉效果。
形态各异的植物给人带来启迪和向往;暖色调鲜艳夺目,令人欣欣向荣、精神振奋;冷色调静、幽、清,给人安谧祥和之感;中性色配以暖色给人以醒目雅致之感;听觉刺激:不同的植物在风雨中发出不同的声响,不同形态与不同类型的叶片相撞,有的萧瑟优美,有的汹涌澎湃。
萧瑟之声可以镇静,松涛之声也是保健的“良药”,另外雨打芭蕉、荷清蝉鸣也可让游客产生美感和消除烦躁;味觉刺激:园内开辟味觉花园,栽种水果、蔬菜、香草,随手采摘亲手栽种的蔬果与友人分享,可体现栽种者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亦可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嗅觉刺激:不同香味可产生不同嗅觉刺激效果,香味植物可根据其香味浓度而分类,一些可以远距离闻其香味,一些则需要近距离接触,一些则晚间才发出香味,亦有一些要轻揉叶子散发香味。
充满香味的花园能令人驻足欣赏,产生轻松舒畅的感觉;触觉刺激:不同植物拥有不同质地,包括平滑的、粗糙的、绒毛的、坚实的、薄脆的、肉质的等,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可提供不同的感官刺激,如树皮、树叶、花朵、果实、种子等。
游客通过触摸植物,达到感官刺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