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合集下载

主要中药材培训资料

主要中药材培训资料

加强中药材出口质量控制,保证出口中药材的安全和 有效性。
加强与国外市场的联系,拓展中药材出口的渠道和市 场。
06
中药材的社会认知和健康服务
中药材的社会认知和普及程度
公众对中药材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
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公 众开始关注中药材,对中药材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
药理作用
中药材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
用途
中药材在临床上的用途广泛,包括治疗疾病、调理身体、预防保健等,不同药材 针对的病症和用法用量也各有差异。
02
中药材的鉴别与质量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
外观鉴别
观察中药材的外形、颜色、大 小、表面特征等,以初步判断
其品种和质量。
04
中药材的现代化发展
中药材的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药材产业概况
中药材产业涵盖了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等多个环 节,当前我国中药材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农户和中小企业为主 体的多元化结构。
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中药材产业也在持续壮大,未 来中药材产业将呈现以下趋势:1)种植规模化、专业化;2 )加工技术现代化;3)销售渠道多元化;4)中药材品牌国 际化。
中药材的现代化加工技术
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概述
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是指在传统中药材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药材加工的自动化、连续化和标准 化,提高中药材质量和生产效率。
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流程
1)清洗、浸润;2)切制、炮制;3)干燥;4)包装;5)储存。
中药材现代化加工技术设备
1)清洗设备;2)切制设备;3)干燥设备;4)包装设备等。

主要中药材培训资料

主要中药材培训资料

主要中药材培训资料第一篇:中药材培训资料(上)中药材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应用经验。

为了加强对中药材的认知和培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键的中药材培训资料。

通过学习这些资料,您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特点、应用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中药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中药材的定义:中药材是指用于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的天然药物资源,包括动物性、植物性和矿物性等多种来源。

2. 中药材的分类:中药材根据来源、性味、功效和用途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和亚类别。

3. 中药材的主要来源:中药材主要来自于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

其中,植物性中药材的来源最为丰富和广泛。

第二部分:中药材的质量要求和标准1. 中药材的质量要求:中药材的质量受到种植、采集、处理和存储等多个环节的影响,因此,对中药材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主要包括外观、气味、色泽、形状和含水量等方面。

2. 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为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有效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鉴别方法、含量测定和微生物限度等方面。

3.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对于相似的中药材,正确的鉴别方法非常重要。

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外观特征、显微镜鉴定、化学鉴别和生物鉴定等。

第三部分:中药材的保存和加工技术1. 中药材的保存方法:中药材的保存对于保持其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常用的保存方法包括晒干、烘干、晒制、熏制和醋制等。

2. 中药材的加工技术:为了改善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人们常常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常见的加工技术包括蒸制、炙制、炒制和煅制等。

3. 中药材的炮制: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炮制,可以去除一些有毒的成分,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常用的炮制方法包括制曲、煅炼、蜜制和酸洗等。

第四部分:中药材的应用和注意事项1. 中药材的应用范围: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

应用范围包括内服、外用、煎煮、熏蒸和熬煮等。

主要中药材培训资料

主要中药材培训资料

《主要中药材培训资料》xx年xx月xx日•中药材基本知识•常用中药材介绍•中药材的鉴别与质量评估•中药材的炮制与制剂目•中药材的应用与配伍禁忌录01中药材基本知识中药材是指经过特定方法加工、具有特定药理作用和药效的天然药物。

中药材的定义中药材按照来源、药理作用和药效的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中药材的分类中药材的定义和分类中药材的产地不同中药材的产地不同,如人参产于中国东北,地黄产于河南等。

中药材的采收中药材的采收时间、方法等都会影响其质量和药效,应当在适宜的时间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采收。

中药材的产地和采收中药材的药理作用中药材的药理作用是指其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中药材的药效中药材的药效是指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如人参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黄芩可以抗炎等。

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和药效中药材的贮存应当注意温度、湿度、空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避免其变质或损坏。

中药材的贮存中药材的保管应当注意安全,避免其被盗或流失。

同时还要注意卫生,防止其受到污染。

中药材的保管中药材的贮存和保管02常用中药材介绍1人参23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具有益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的功效。

药性功能常用量3~19.5g,煎汤服用或研末吞服。

用法用量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经期女性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注意事项黄芪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

黄芪药性功能常用量9~30g,煎汤服用或熬膏、浸酒。

用法用量实证热毒炽盛者忌服;体质过敏者慎用;与枸杞同用可增加滋补效力。

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常用量6~12g,煎汤服用或浸酒、熬膏。

药性功能当归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注意事项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过敏体质者慎用;与菖蒲、郁金同用可增加药效。

当归03中药材的鉴别与质量评估03理化鉴别通过化学反应、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手段,对药材进行成分和结构的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一、中药的性状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其观察研究对象是药物。

二、中药的命名中药种类繁多,名称复杂,这同时代的变迁与地区的差异有关。

总的看来,中药的命名多是根据产地、性能、生长特性、形态气味、入药部分及发现者的名字等。

三、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四气:是指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其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另:对寒症、热症作用不明显(寒热偏性不明显)的药物,称为平性药。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

其中,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另: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

)辛:有发散、行气血、滋补润养的作用。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另:淡:有渗湿、利水作用。

)酸:有收敛、固涩(止泻、止血)作用。

(另:涩:收敛、固涩作用与酸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作用咸:有软坚散结、泻下、潜降之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也是中药的用药规律。

临床用药时,首先要审清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然后再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升降浮沉:是药物在治疗作用中的趋向。

升浮药物,主向上向外,沉降的药物,主向下向内。

毒性:毒性有广义的毒性和狭义的毒性之分。

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是由于药物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药物的“毒性”,以药物的偏性纠正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此即广义的毒性;专指某些药物对人体的毒害性,此即狭义的毒性。

四、中药的配伍与禁忌(一)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把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

配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疗效。

中药除少数药单独应用外,大多是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起来应用,这就叫做配伍。

中药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学基础知识
50
中药学
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和方法
• 确定依据和方法: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是各药物 具有的功效。其确定方法是相对于病证的病势趋 向而言的。
• 人体的各种病证,往往因气机升降出入障碍而表 现出不同的病势趋向。如呕吐、喘咳之向上,泄 利、脱肛之向下,自汗、盗汗之向外,表证不解 之向内。能针对这些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势 趋向的药物,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 外的作用趋向。
中药学基础知识
47
中药学
五味表示的主要作用(3)
• 苦:能泄、能燥。苦泄表示的作用有 通泄(泻下大便)、清泄(清热泻火)和降 泄(降泄肺胃上逆之气)之分;燥表示燥 湿作用,其中又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 湿的不同。此外,虽素有“苦能坚” 的说法,但其坚阴多为清热泻火的间 接效果,故实为清泄在相火亢旺而肾 阴亏虚证中的特殊应用。
中药学基础知识
29
中药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30
中药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31
中药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32
海马
中药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33
天麻
中药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34
中药学
中药的真伪优劣
中药学基础知识
35
中药学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 概念: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 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
程。其在古代又称为炮炙、修治 和修事。
中药学基础知识
41
中药学
四气
• 含义: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主 要反应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 质和特征,是最重要的性能内容。
• 温与热、凉与寒,分别属于同一类药性,只是温次于 热,凉次于寒,仅有程度上的差异。为了进一步区分这 一差异,有的药物还标以大热、微温、微寒、大寒等。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倾向, 只是寒热之性不明显,但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从本质 而言,四气不外乎寒热二性而已。

中草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中草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中草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什么是中草药
中草药是指使用植物的部分或者全部制成的药物,它包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它广泛应用于中医诊疗领域中,历史悠久。

中草药的分类
中草药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药用部位、药性、功能主治、归经等方面进行分类。

中草药的基本功效
不同的中草药具有各自独特的功效。

例如菊花可以清热解毒、降压降脂,罗汉果可以润喉止咳、去火解毒、清热解毒,熟地可以补益肝肾、调养气血等。

中草药的应用注意事项
中草药应用需要注意许多事项,例如药材的质量、使用的方法、通用方剂等。

在使用中草药时,必须对中草药的剂量、用法用量、
配伍禁忌等方面严格遵守,并且应严格按照医生或者专业人员的指
示进行使用。

中草药的副作用和毒性
中草药的使用需要注意副作用和毒性问题。

一些中草药在使用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或者毒性,特别是部分草药对儿童和
孕妇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

中草药的储存和保管
正确储存和保管中草药非常重要,可以延长其保存期限,保证
其药效不受影响。

一般来说,中草药应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
地方,并避免阳光直射。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桃仁、红花、牛膝、水蛭、姜黄、川牛膝、五灵脂、土鳖虫、干漆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教痰止咳平喘药: 惯用及咱们用到有:桔梗、川贝母、浙贝母、天竺黄、(化痰药) 苦 杏仁、胖大海、(止咳平喘药)
14. 安神药:凡能安定神志为主要功效药品 惯用及咱们用到有:朱砂、磁石、龙骨、珍珠(重镇安神药)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17页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
• (2)服药方法
• 1) 汤剂宜温服。 • 2) 解表药宜偏热服。 • 3) 寒证用热药宜热服。 • 4) 热证用寒药宜冷服。 • 5) 服用丸剂用温开水吞服。 • 6) 服用散剂用温开水冲服。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18页
• (一)四气
中药性能
4.祛风湿药:凡是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功效药品 惯用及咱们用到祛风湿药有:威灵仙、防己、木瓜、丝瓜络、
5.芳香化湿药:凡气味芳香,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药品 咱们没有 苍术、厚朴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11页
中药材分类
6. 利水渗湿药: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药品 • 惯用及咱们用到利水渗湿药有:茯苓、泽泻、滑石、茵陈、 7. 温里药: 凡能温里散寒,以治疗里寒证为主要功效药品 • 惯用及咱们用到温里药有:附子、干姜、肉桂、花椒、丁香、小茴香 8. 理气药:凡能疏畅气机,以治疗气滞或气逆为主要功效药品 • 惯用及咱们用到理气药有:陈皮、沉香、青皮、橘红、枳壳 9. 消食药:凡是以消食化积、促进食欲为主要功效药品 • 惯用及咱们用到消食药有:山楂、麦芽、鸡内金、神曲、 10. 驱虫药:凡以祛除或杀灭肠道寄生虫为主要功效药品 • 惯用驱虫药:槟榔、南瓜子 11. 止血药:凡以阻止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药品 • 惯用及咱们用到止血药:白芨、三七、蒲黄、槐花、仙鹤草、鸡冠花 12. 活血祛瘀药: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药品 • 惯用及咱们用到活血祛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益母草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讲义引言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

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活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中药饮片:是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将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或炮制后的加工品。

伪品:是指正品品种以外来源的冒充正品入药者。

中药制剂又称中成药。

中成药来源于中医方剂,具有独特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常用的分类方法按剂型分类和功能分类。

正文一、中药与中成材中药的种类繁多,来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

许多品种相似但是用途作用却不相同,比如:【川牛膝与川续断】川牛膝:甘、微苦,平。

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逐淤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用于经闭瘸痂,脓衣不下,跌朴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痉挛,尿血血淋。

川续断:苦、辛,微温。

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

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

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天花粉与山药】天花粉:甘、微苦、酸,微寒。

入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排脓消肿。

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所以必须进行鉴别与鉴定。

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等的人员应具备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能力。

中药鉴定采用显微、理化等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和纯度检查。

中药性状鉴定的方法有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

中药的正品是指法定的品种及其特定的部位。

购入的中药材,每件包装上应有明显标签,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采收(初加工)时间等信息,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

中药材的等级标准以品质最好的为一等品,较好的为二等品,以此类推,最次(符合药用标准的)为末等品。

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严格控制;在炮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交叉污染、混淆、差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引言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

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活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中药饮片:是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将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或炮制后的加工品。

伪品:是指正品品种以外来源的冒充正品入药者。

中药制剂又称中成药。

中成药来源于中医方剂,具有独特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常用的分类方法按剂型分类和功能分类。

正文
一、中药与中成材
中药的种类繁多,来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

许多品种相似但是用途作用却不相同,比如:
【川牛膝与川续断】
川牛膝:甘、微苦,平。

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逐淤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用于经闭瘸痂,脓衣不下,跌朴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痉挛,尿血血淋。

川续断:苦、辛,微温。

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

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

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天花粉与山药】
天花粉:甘、微苦、酸,微寒。

入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排脓消肿。

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所以必须进行鉴别与鉴定。

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等的人员应具备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能力。

中药鉴定采用显微、理化等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和纯度检查。

中药性状鉴定的方法有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

中药的正品是指法定的品种及其特定的部位。

购入的中药材,每件包装上应有明显标签,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采收(初加工)时间等信息,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

中药材的等级标准以品质最好的为一等品,较好的为二等品,以此类
推,最次(符合药用标准的)为末等品。

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严格控制;在炮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交叉污染、混淆、差错。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应分库存放;毒性中药材和饮片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设置专库存放,并有相应的防盗及监控设施。

仓库内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温度、湿度进行监控,保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照规定条件贮存;贮存易串味、鲜活中药材应当有适当的设施(如专库、冷藏设施)。

由于季节地域等原因,有时需要使用代用品。

代用品是指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与被代用的药材相似的药品。

但配方时,须征得医生同意方可。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文件应包含以下方面:
(一)制定物料的购进、验收、贮存、养护制度,并分类制定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养护操作规程;
(二)制定每种中药饮片的生产工艺规程,各关键工艺参数必须明确,如:中药材投料量、辅料用量、浸润时间、片型、炒制温度和时间(火候)、蒸煮压力和时间等要求;
(三)根据中药材的质量、投料量、生产工艺等因素,制定每种中药饮片的收率限度范围, 关键工序应制定物料平衡参数。

(四)制定每种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检验操作规程,制定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