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固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环模平直式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及市场需求

浅析环模平直式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及市场需求
大 国 , 每 年 秸 秆 产 量 约 为 6 0 亿 t 相 当 于 3 1 t 准 .4 , .亿 标 煤 。 但 是 这 些 农 作 物 秸 秆 绝 大 多 数 被 废 弃 焚 烧 , 不 仅 浪 费 资 源 , 而 且 严 重 污 染 环 境 , 甚 至 影 响 到 公 路 交 通 及 飞 机 的 正 常 起 降 。 秸 秆 的 密 度 小 、 体 积 大 、 单 位 体 积 经 济
价 值 低 ,远 距 离 运 输 和 贮 存 费 用 高 ,因 此 ,当 务 之 急 是 将 农 作 物 秸 秆 固 化 压缩 成 型 , 减 少 体 积 ,提 高 其 单 位 体 积 的经 济 价 值 。近 年 来 国 家 和 江 苏 省 将 农 作 物 秸 秆 固 化
成 型 作 为 解 பைடு நூலகம் 秸 秆 出 路 重 要 措 施 之 一 , 国 家 农 业 生 物 质
能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 0 7 2 l 年 ) 强 调 :到 2 1 年 , 2 0 — 0 5 0 0
成 效 率 低 、 易 堵 塞 , 另 外 机 具 为 悬 臂 单 支 撑 , 刚 性 不 足 , 主 要 零 部 件 材 质 不 耐 磨 , 降低 了设 备 的使 用 寿 命 , 并 且机 具 结 构 复 杂 、价 格 高 。

些 设 计 和 制 造 等 方 面 的 不 足 和 缺 陷 , 严 重 影 响 了 技 术
发 展 和 应 用 效 果 , 己 成 为 技 术 发 展 瓶 颈 。 这 些 不 足 和 缺
等 矿 物 能 源 燃 烧 所 产 生 的气 体 ( 0 、s c 0 )也 严 重 污 染 2 2 了 环 境 , 导 致 全 球 温 室 效 应 越 来 越 严 重 。我 国是 农 业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模式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模式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多年来,辽宁地区以种植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为主,农作物秸秆产量丰富。

2021年辽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2667.38万吨,可收集量约2387.37万吨,利用量约2194.4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以上,燃料化利用约593.66万吨(约占比22%)。

在秸秆“五化”利用中,秸秆能源化在辽宁地区发展呈增长趋势,对比其他利用方式的“饱和”状态,消耗本地区剩余秸秆的潜力巨大。

为此,应通过发掘本地区适用技术模式,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发挥生物质能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主要技术模式(一)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秸秆固化成型技术是将秸秆等进行物理转化的技术。

在一定条件下,将秸秆等生物质收捡加工,压缩打捆成块(包)状、棒状、颗粒状等成型燃料,用于生物质户用采暖炊事炉具或专用集中供热锅炉使用。

秸秆固化成型技术主要流程为:秸秆→粉碎压块(捡拾捆包)→制备成型燃料(颗粒、圆包、方包)→燃烧(供热)→达标排放。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具有生物质资源丰富,制备技术成熟、成本适中;热值在3500~5000千卡,比传统燃料的燃烧效率高3~4倍,与散秸秆相比,体积缩小了6~8倍,密度可达到每立方米800~1400千克,便于存储和运输;污染物排放浓度较低,燃烧后剩下的灰分还可回收作肥料。

(二)秸秆热解气化技术秸秆热解气化技术是将秸秆等进行化学转化的技术。

秸秆等生物质燃料在高温及缺氧条件下,热解产生以一氧化碳、氢和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

秸秆热解气化技术主要流程为:秸秆→热解气化制气→燃气二次燃烧→除尘净化处理→废气排放管→达标排放。

热解气化过程中温度在300~400℃时,生物质就可以释放出70%左右的挥发组分,主要产物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经检测废气、烟气等均符合环保要求,生物质灰渣还可直接还田。

(三)秸秆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秸秆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是将秸秆等进行生物转秸秆打捆现场作业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化的技术。

2023年秸秆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秸秆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秸秆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秸秆的处理方式遭遇到了严峻挑战。

以往农民常采用焚烧、堆积、填埋等方式来处理秸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现在,随着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秸秆能否转化为可再生资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分析秸秆行业的市场环境。

一、政策环境1. 关于秸秆的处置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秸秆绿色利用。

2015年,国务院出台《农业部门秸秆禁烧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提出要通过秸秆还田、制作饲料、发展生物质能源等方式,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

2. 关于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国家鼓励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秸秆被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原料,得到了国家的支持。

《生物质能源法》的实施,为生物质能源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市场需求1. 农村居民生活在生活中,秸秆可以作为燃料,用于烧火、烹饪等。

由于农村居民经济水平较低,使用秸秆作为燃料的需求仍然存在。

2. 工业需求随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秸秆制成的颗粒燃料用于火力发电和民用供热已经越来越普遍。

除此之外,秸秆还可以作为原料制成纸张、板材等产品,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三、技术支持1. 秸秆还田技术通过使用秸秆还田技术,将秸秆还田作为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既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也能够减轻环境污染。

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推广。

2. 秸秆焚烧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秸秆焚烧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焚烧可以有效地将秸秆转化为能量,同时减少了大量的剩余物。

四、市场竞争1. 秸秆燃料行业秸秆燃料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

其中,竞争力强的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并且还要考虑到秸秆市场的波动性。

2. 生物质能源市场目前,生物质能源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一种形式,也面临着来自其他生物质能源企业的竞争。

在这个市场上,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产业链优势。

总之,在政策和技术支持下,秸秆绿色利用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和竞争也在不断增加。

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工作总结范文一、背景介绍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剩余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农民们头疼的问题。

长期以来,秸秆大量堆放在农田中,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容易引发火灾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积极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并在2024年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工作总结在2024年,国家与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发展。

下面从四个方面总结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

1. 秸秆收集和处理技术的突破2024年,为了提高秸秆的收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我国在秸秆收集和处理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首先,研发了高效的秸秆收集设备,实现了机械化秸秆收集,极大地提高了收集效率和质量。

其次,利用先进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实现了秸秆的有效利用和能源化转化。

不仅能够生产生物质能源,还可以生产生物质炭、生物柴油等产品,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和燃料。

2. 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壮大2024年,我国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秸秆收集、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秸秆加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秸秆生物质能源产业、秸秆炭制品产业、秸秆肥料产业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农民们通过将秸秆卖给秸秆加工企业或直接参与秸秆加工,既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秸秆的处理问题,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完善和推广2024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和措施,促进了该工作的发展。

政策方面,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手段,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此外,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政策的操作性和适用性,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在地方方面,不少地方政府制定了具体的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和措施,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

4. 秸秆综合利用意识的提高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意识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进展方面。

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工作总结模版(2篇)

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工作总结模版(2篇)

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工作总结模版____年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工作总结一、引言秸秆综合利用是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致力于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旨在总结____年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情况,反思经验教训,提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二、工作概述____年,我们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政策支持: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提供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和法律保障。

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农民将秸秆用于能源生产、农田覆盖和有机肥料生产等领域。

2.技术创新:我们加大了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投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培养科研人才和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我们研发出了一系列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和生产工艺,并推广应用于农村地区。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了农民对技术的接受和利用能力。

3.宣传教育: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农民和公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我们组织了技术培训班、示范项目参观和宣传推广活动等,向农民普及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概念、好处和方法。

三、成果总结1.生物质能源产量大幅增加: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提高了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____年,我国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产量达到了XX吨,比去年增加了XX%。

2.农田覆盖面积显著增加:我们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将秸秆用作农田覆盖材料,有效减少了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____年,我国农田覆盖面积达到了XX万亩,比去年增加了XX%。

3.有机肥料利用率提高: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和宣传教育,提高了农民对有机肥料利用的认识和能力,促进了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应用。

____年,我国有机肥料利用率达到了XX%,比去年提高了XX%。

2024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工作总结

2024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工作总结

2024秸秆综合利用进展情况工作总结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我们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有效地秸秆资源管理与利用,我们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下是我们在2024年所取得的具体成果和经验教训的总结。

二、成果回顾1. 秸秆资源管理我们加强了对农田秸秆的集中收储,建立了规范的秸秆收购站点,确保了秸秆资源的统一管理。

在农田秸秆集中收储方面,我们与农民合作,建立了多个集中收储点,提供便利的服务,有效地减少了秸秆露天焚烧的现象。

2.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我们加大了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对秸秆资源的有效转化。

我们开展了秸秆制粒、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其中,我们成功研发了高效的秸秆制粒设备,实现了秸秆资源的高值利用。

3. 农田秸秆还田我们积极推行了农田秸秆还田政策,将秸秆再次用于农田的有机肥料,促进了农田的土壤改良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通过农田秸秆还田政策,我们有效地解决了秸秆资源的处理问题,减少了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4. 秸秆资源利用示范项目在2024年,我们还开展了多个秸秆资源利用示范项目,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推广与应用。

这些示范项目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生物质能源利用、秸秆生态建设等。

通过这些示范项目,我们向农民展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三、经验教训总结1. 政策引导的重要性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政策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补贴和奖励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秸秆综合利用。

同时,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秸秆资源的管理与监督。

2. 技术创新的关键性技术创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关键,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对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

秸秆焚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秸秆焚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秸秆焚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秸秆焚烧作为一种能源利用和环境治理的手段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秸秆焚烧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秸秆焚烧的现状1. 秸秆资源丰富: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秸秆产量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秸秆产量超过8亿吨。

2. 治理需求迫切:秸秆不当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导致环境污染。

在农作物收割后,如果秸秆未得到有效利用,常常成为乱堆乱放的垃圾,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并且秸秆露天焚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3. 技术难题:秸秆的高湿度、体积大、含有难分解的有机质等特点,使得其焚烧利用技术面临一系列挑战。

传统的秸秆焚烧技术存在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尾气污染问题。

4. 政策支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对秸秆焚烧治理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加。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防控技术政策》明确提出加强秸秆焚烧治理,提高利用率。

二、秸秆焚烧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的秸秆焚烧技术逐渐发展。

例如,生物质颗粒燃烧技术可以将秸秆转化成颗粒状燃料,提高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气化技术可以将秸秆转化成合成气,用于发电、制热等领域;焚烧尾气处理等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减少污染排放。

2. 综合利用:将秸秆焚烧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实现综合利用也是未来的趋势。

例如,秸秆焚烧可以与焚烧电厂相结合,通过发电的方式将秸秆转化为电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另外,秸秆还可以作为肥料、动物饲料等农业用途。

3. 精细化管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意识的增强,秸秆焚烧将向着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

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和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秸秆焚烧过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焚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并确保环境安全。

4. 政策支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秸秆焚烧治理技术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推动秸秆焚烧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5. 国际合作:秸秆焚烧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需要共同合作来推动技术创新和经验交流。

2024年秸秆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秸秆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秸秆市场需求分析引言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留下的残余物。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秸秆产量逐年增加。

如何有效利用和处理秸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秸秆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 秸秆市场背景1.1 农作物种植情况秸秆的产生与农作物的种植有密切关系。

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直接影响着秸秆供应的规模和质量。

1.2 秸秆处理技术秸秆的处理技术对秸秆市场的需求起到了关键作用。

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往往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对秸秆的高效处理技术需求较大。

2. 2024年秸秆市场需求分析2.1 土壤改良需求秸秆作为有机肥料的一种,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因此,农户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秸秆的需求较大。

2.2 动物饲料需求秸秆还可作为动物的饲料,特别是家畜家禽饲养业。

农户需要将秸秆加工成饲料,以满足养殖需求。

2.3 能源利用需求秸秆可作为能源的一种,通过生物质燃烧、发酵等方式进行能源转化。

随着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秸秆能源利用需求正逐渐增加。

2.4 秸秆制品需求将秸秆进行加工,制成纸张、纤维制品等产品也是秸秆市场的一个重要需求。

这些制品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和市场潜力。

3. 秸秆市场发展趋势3.1 政策支持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府相继出台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这将进一步推动秸秆市场的发展。

3.2 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高效、低耗的秸秆处理技术将为秸秆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3 环保观念增强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人们对秸秆市场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结论秸秆市场需求包括土壤改良需求、动物饲料需求、能源利用需求以及秸秆制品需求等。

随着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环保观念的提升,秸秆市场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农业生产者、政府和相关企业应积极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 s a c n Co s r to n En r y-a i g I d s r e Re e 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 n t uc i n i e g s v n n u t y
S r c ur f Re o r e ba e t t u t e o s u c - s d Ciy
的现状 , 分析 了当前技 术的 主要原 理及 存在 的 问题 , 而提 出 了技 术发 展 的 主要 方 向及 相 关 两 进
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技术 , 为今后秸秆 固化成型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 键词 : 秸秆 成型 燃料 ; 物理 法 ; 度炭 化 ; 冷控 温 轻 水 中 图分类号 :2 6 ¥ 1 文献标 志码 : 文章 编号 :0 9— 2 0 2 1 )6- 0 3一o A 10 3 3 ( 0 0 0 0 5 3
21 00年第 6期 ( 总第 10期 ) 5
应 用 能源 技术
5 3
秸 秆 固化 技 术 现 状 及 发 展趋 势分 析
崔 昌龙 , 王 伟。 张 楠
( 黑龙 江省农 业科 学 院 农村 能 源研 究所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8 ) 50 6
摘 要 : 开发 利用秸 秆 固化 成 型燃料 的 意 义入 手 , 从 结合 国 内外 应 用 生物 质 固化 成型 技 术
农业 固体 废弃 物 的合理 利用在 国际上也受 到 高 度 的重 视 。 以美 国 为例 , 秆 的加工 已实 现 了 秸 全程 的机 械化 , 的 已实 现 了工 厂化 生产 , 美 国 有 但 的秸 秆利 用方 向不是 燃 料 , 是 饲料 或 其 他 工业 而 原料 , 收集方 式是从 田间开始 的 , 其 主要是秸 秆 的
Ab ta t C mb n n t h u r n tt s o h “ f w— o a t g f e ” t c n q e h i p p r sr c : o i ig wi t e c re t sau ft e s a c mp ci u l e h i u 。t s a e h n
收 稿 日期 :2 1 0 0 0— 4—1 5
及开发。
用在燃料和发电上 , 目标是油和煤 的替代燃料, 秸
修订 日期 :2 1 0 0 0— 5—1 0
作者简介 : 昌龙 (9 6 , , 崔 15 一) 男 主要从事生 物废能 源利 用
“ 打捆 ” 术 。而 欧洲 一 些 国家 把 秸 秆 加 工 技 术 技
仅为 2 0—3 % , 0 因此 如 何 高 效 、 保 的利 用 农 作 环
物秸 秆是 解决 以上 问题 的关 键 。 秸秆 成型燃 料 是 一种 无 污 染 、 洁 又 可再 生 清
的环 保 型燃料 , 价格也 相对 低廉 , 可广 泛用 于多种 途径 。据 测算 , 将秸 秆 成 型燃 料 放 到 专 用 炉灶 若
分 , 本 无 烟 尘 排 放 , 余 的 灰 烬 也 少 ( 于 基 残 小
7 ) 而且 是很好 的肥 料 。 因此秸 秆 成 型 技术 的 % ,
研究 和推广 意义 重 大 , 是 未 来 最有 希 望 的秸 秆 它 利用 方式 之一 。
只有 5 0—6 % , 就是 说 仅 我 省 每 年 便 有 240 0 也 0
p o i e d i e o t e d v l p n ft e “ ta — o a t g f e ” tc n q e r vd sa vc s t e eo me t h sr w c mp ci l e h i u . h o n u
Ke r s: Co a tn ta f l y wo d mp ci g srw ue ;Ph sc lme o y ia t d;Lih a b n z to h g tc r o iain;W ae b t tr ah
0 前 言
秸 秆是最 丰 富 的农业 废 弃 生 物 质 资 源 , 统 据 计 我 国的各 类 农 作 物 秸 秆 总 产 量 每 年 达 8亿 多
吨 , 中我 省年 产约 60 0万 吨 , 目前 的利用 率 其 0 而
内燃烧 , 可使 其 热 量 利用 率 达 6 % 以上 , 烧 充 0 燃
CUICh n —o g,W ANG e ,ZHANG n a gln W i Na
( i n j n a e f giutr l ce csR r l n r yR sa c He o gi gAcd myo rc l a i e , u a E eg ee rh l a Ar u S n I s tt , r i 5 0 6, hn ) n tue Ha bn1 0 8 C ia i
sa td r m t e t re fo h me n n o iii t i t c n q a i g f ut zng h s e h i ue, d s u s d he t p ncp e, t e e h c l l ic s e t is r i l i h t c nia p o lms a d t e utr d v l p n , a d d s rbe e wo n w eae e h i u s T s pa e r b e n h f u e e eo me t n e c i d t t e r lt d t c n q e . hi p r h

30 0万 吨秸秆 被遗 弃或 焚 烧掉 。利用 的 5 0 O一
1 秸 秆 固化技 术 的发 展 现 状
1 1 国外秸 秆 固化 成型 技术概 况 .
6 %秸 秆 中大 部分 也是在 农村 地 区作 为 生活用 能 0 源 , 用方式 仍然 以直接 燃烧 为 主 , 使 其能 量利用 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