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试题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2013学年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考试试题一简答题(每道题10分,共50分)1.什么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2.为什么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3.如何防止科研活动中的不端/不当行为?4.当前我国科研伦理环境建设的重点是什么?5.研究数据收集中的规范有哪些?二论述题(每道题10分,共30分)1学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对社会风气具有重大影响当前我国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仍比较突出,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危害不容低估。
请你谈谈如何看待当前科技界的科学精神缺失与学风浮躁问题。
2 科研不端行为是学术界、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请你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一下科研不端/不当行为的危害。
3 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保障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
请你谈谈当代科技工作者应该坚持哪些规范。
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钱学森一辈子提倡学术民主,反对"权威"学术专权。
196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的一位年轻人郝天护给时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写信,指出钱学森新近发表的一篇关于土动力学的一个方程的推导有误。
当时钱学森在力学界已是绝对权威,但收到这封青年的来信后,不仅亲笔回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更鼓励郝天护将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推荐发表在《力学学报》上。
钱老多次通过学术讨论、谈话和写信等方式,指导过许多人搞科学研究,写学术论文。
即使他曾给别人的论文给予了很多指导意见,也坚决反对别人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文章的作者中。
他说,科学论文只能署干实活的人,这是科学论文发表的惯例,好的学风务必遵守。
学术研究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绝不可缺。
回顾钱老的一生,处处展现了一位科学家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严谨学风。
虽然钱老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希望科学精神不要离我们而去。
1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需要具体的要素很多。
哈工大电气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

哈工大电气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创建于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以前苏联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国内第一批精密仪器专业研生和本科生,这批学生均成为我国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
该学科现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按一级学科培养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点,同年被批准建立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在2001-2003年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二, 2004-2006年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三。
本学科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本学科始终瞄准国际高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针对航天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以航天、航空、尖端与先进装备制造、微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为背景,以精密/超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综合测试与控制技术、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为主要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取得了以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为标志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近三年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6亿元。
此外,还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和中国发明专利150余项,已获授权70余项;近年来完成国防航天重点预研和工程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百项。
本学科由四个研究所、五个研究室及一个基础课教研室组成。
现有教授32人,副教授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8硕士生导师53人。
本学科不仅在科学研究与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还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有4人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国内各科研院所、国企、外企、各大公司、技术开发类企业,以及国家机关等单位,或去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已走过17年的风雨路程,作为哈工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上始终处于校内的前列,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电气工程学院所属学科名称与英文翻译

Measuring and Testing Technologies and Instruments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生物工程系
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Power Electronics and Power Drives
电气系
电机与电器
High Voltage and Insulation Technology
专业型
控制工程
Control Engineering
自动化系
仪器仪表工程
Instrumentand Meter Engineering
仪器、仪表系
电气工程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气、电力系
生物医学工程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导航、制导与控制
Navigation, Guidance and Control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c Equipment
仪表系
仪器科学与技术
精密仪器及机械
Precision Instrument and Machinery
仪பைடு நூலகம்科学系
电气工程学院所属学科名称及英文翻译
学科翻译:
类型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英文名称
所属系别
学术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Control Theor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自动化系
系统工程
Systems Engineering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16—2017学年2014级奖学金拟定名单国家奖学金(3人,奖励额度:8000元/人)袁锦烽、马天录、焦斌国家励志奖学金(10人,奖励额度:5000元/人)孙澎勇、刘涛、陈健、何宗泽、郭岭、张春锋、李冰洋、李芮林、于思佳、庞奕荻一等奖学金(9人,奖励额度:2000元/人)测控专业:梁冬梅、徐子童、胡梦媛电气专业:梁伟强、王灿、邱仕林工科试验班:吴子博、索鹏、许权二等奖学金(18人,奖励额度:1000元/人)测控专业:秦琪、邵晶雅、刘华清、高宇苗、刘怀宾、戴欣平电气专业:李明佳、周丹、刘乃嘉、温艳玲、曹佳锐、王兆枫、孙晓旭工科试验班:王钰戈、王明聪、周宇程、田昊、夏纫秋三等奖学金(29人,奖励额度:500元/人)测控专业:王鹏飞、刘宏楠、张俊红、张尚、陈郁、董志伟、张蓝溪、孙敏健、马彬原、朱晓旭电气专业:张宇蒙、杨书佳、杨媛媛、王睿哄、夏宏鉴、肖玮、王辉、刘祎、赵梓旭、孙振超、姜闻宇、王邦彦、孟金、夏涛工科试验班:王昭勋、范天姣、张孝双、钱泽利、李茁维单项奖学金(20人,奖励额度:300元/人)陈健、马天录、王鹏飞、于思佳、王郁霖、邵晶雅、刘凯、隋雪明、朱玉荣、何桂善、倪志伟、宁洋、张淑慧、李星垌、王辉、孙晓旭、赵志文、卢曼玉、刘瑛奇、邱仕林校优秀学生干部(9人,奖励额度:600元/人)孙澎勇、陈健、袁锦烽、何宗泽、丁建春、李芮林、于思佳、马天录、朱晓旭院优秀学生干部(12人,奖励额度:300元/人)钱泽利、庞奕荻、孙敏健、朱文铭、孟金、秦琪、曹佳锐、邱仕林、王灿、郭岭、徐子童、李冰洋校优秀学生(9人)焦斌、吴子博、索鹏、袁锦烽、刘涛、陈健、马天录、李冰洋、郭岭院优秀学生(18人)许权、庞奕荻、于思佳、王钰戈、王明聪、梁冬梅、徐子童、胡梦媛、秦琪、邵晶雅、刘华清、李芮林、梁伟强、王灿、张春锋、邱仕林、李明佳、周丹。
瞬变电磁原理、仪器及应用

瞬变电磁原理、仪器及应用林君嵇艳鞠于生宝王艳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五日第1章绪论 (1)1.1 瞬变电磁法发展概况 (1)1.2 瞬变电磁探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3)第2章瞬变电磁法探测原理 (6)第3章 ATEM-II瞬变电磁探测系统 (11)3.1 ATEM-II瞬变电磁发射机 (11)3.2 ATEM-II瞬变电磁接收机 (15)第4章瞬变电磁响应分析 (26)4.1 各向同性水平层状大地上回线源的瞬变电磁响应 (26)4.2 均匀大地表面上大回线源在地表形成的瞬变电磁场 (26)4.3中心回线下的隐伏球体的响应特征 (28)4.4中心回线下的隐伏无限延伸的水平圆柱体的响应特征 (30)4.5 导电围岩中的局部导体瞬变电磁响应 (30)第5章瞬变电磁野外工作方法 (33)5.1 回线组合选择 (33)5.2 发射电流的选择 (35)5.3 发射脉冲宽度的选择 (38)5.4 关断时间的影响 (40)5.5 发射边长的选择 (41)5.5 接收最早取样时间的选择 (43)5.7 接收线圈的频率选择 (44)第6章瞬变电磁探测的数据处理与成图 (46)6.1数据质量判别 (46)6.2 数据处理 (49)6.2.1 平滑滤波 (49)6.2.2 近似对数等间隔取样 (51)6.3 基于“烟圈”理论的一维快速反演 (55)6.4 数据成图 (60)第7章 ATEM系统野外应用 (63)7.1 长春秦家屯模型验证研究 (63)7.2 长春伊通河活断层勘察研究 (66)7.3 内蒙正镶白旗水源勘察 (68)7.4 安徽铜陵矿山接替资源勘探 (73)7.5 浙江舟山连岛工程探测 (78)第1章绪论1.1 瞬变电磁法发展概况在1933年,美国科学家L.W.Blan最早提出利用电流脉冲激发供电偶极形成时间域电磁场,采用电偶极测量电场,并命名为“Eltran”法,于当年获得美国发明专利,该方法提出后美国石油公司做了很多野外实验,希望得到类似地震反射法的结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中英文简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目录《DSP原理及应用》课程中英文简介 (3)《毕业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4)《测量仪器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5)《传感技术及应用》课程中英文简介 (6)《磁测量》课程中英文简介 (7)《单片机功率接口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英文简介 (9)《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10)《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11)《电子测量原理》课程中英文简介 (12)《辐射测温学》课程中英文简介 (13)《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英文简介 (14)《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与应用》课程中英文简介 (15)《工程软件基础》课程中英文简介 (16)《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17)《过程控制技术与系统》课程中英文简介 (18)《机器视觉及其应用》课程简介 (19)《精密测控电路与驱动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20)《精密测量理论与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22)《精密仪器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23)《企业专家讲座》课程中英文简介 (24)《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25)《生产实习》课程中英文简介 (26)《数字逻辑与系统设计》课程简介 (28)《数字信号处理》(双语)课程中英文简介 (30)《微波技术基础》课程中英文简介 (32)《物理光学》课程中英文简介 (33)《误差理论与不确定度分析》课程中英文简介 (34)《信号与系统Ⅰ》课程中英文简介 (35)《信号与系统Ⅱ》课程中英文简介 (36)《虚拟仪器软件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37)《仪器通用扩展接口及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38)《应用光学》课程中英文简介 (39)《质量工程与可靠性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41)《专业导论课》课程中英文简介 (42)《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中英文简介 (43)《自动测试系统》课程中英文简介 (44)《自动测试系统课程设计》课程中英文简介 (45)《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中英文简介 (46)《DSP原理及应用》课程中英文简介课程编码:SE01100200课程中文名称: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英文名称:DSP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总学时:32学分:2课程简介:本课程将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特点、结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xxxx年春季学期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汇报项目名单.xls

7 过渡金属改性活性炭消除有害物质研究
8 含有不同A.B.C比例的β分子筛的合成 9 多空光催话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10 非水体系合成低维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 11 基于有机薄膜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 12 水环境质量评价 13 纳米复合氧化物光触媒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14 分子筛微孔材料在医用止血方面的应用探索 利用环糊精的包合作用调控热敏高分子的温度响应行
22 备 新型光致变色丙烯酸聚氨酯功能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
23 究
刘建春 郭 亮 车朝杰 印小松 严红梅 代晓旭 孙兴武 姚 红 张小波 朱 航 宋瑞静 汪文斌 师 帅
24 高温铜基活性钎料钎焊立方氮化硼界面组织性能
何 宇 谢跃文 邢 飞 马 杰 王玉玺
指导教师 范云翔 陈东辉
初亮 刘研 赵健 刘忠长 赵宏伟 王幼林 王殿海
欧阳丹彤 吴春国 高延军
李传南
田小建
郭树旭
申报单位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程 刚 张 琦 邓 昊 刘亚杰 徐 川
18 多点垃形机的试验研究
茅梦云 何鑫华 李永丰 吴 维 丛晓霜
19 桥式电线速连器
蒋朝东 李 鹏 李志明 张宏强
20 AZ91D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
王建军 李 明 贺 荣 佟金石 岳 洋
21 白云石成分、结构对其分解过程、产物的影响规律 Mg2Si原位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强韧化研究及缸体衬套制
电气工程学院“十四五”实验室建设规划

电气工程学院“十四五”实验室建设规划根据我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促进电气工程学院实验室建设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实验(IJH)室建设现状(一)实验室状况目前,电气工程学院实验室总面积为4337平方米,实验设备资产总计为1849.48万元。
实验室构架为4个大实验室,包含29个分室。
四大实验室分别是电力工程实验室、电气技术实验室、电信技术实验室、CDIO创新实验室;其中电力工程实验室包含动态模拟电厂等10个分室,主要为强电类实践教学提供所需条件,电气技术实验室包含电力电子室等11个分室,主要为控制类实践教学提供所需条件,电信技术实验室包含现代电信技术室等8个分室,主要为弱电类实践教学提供所需条件。
目前本部门实验室有专职管理人员5人、兼职管理人员2人。
(二)实验室建设电气工程学院一直以来就积极进行实验室建设,从2003年起,陆续获得省财政资助实验室建设项目13个,其中有11项以教学为主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如“自动测控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电信技术实验室”、“现代电子产品生产过程实训室”等等,1项为XX省示范实践教学基地:电力工程实训基地,1项以科研为主的实验室建设项目:“柔性电力技术研究与创新平台电气工程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新批准)3个本科专业,还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等5个专科专业。
“十四五”期间计划申报一个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同时供用电技术、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等专科专业根据专业动态调整的需要已陆续停止招生。
上述实验室基本满足电气工程学院各专业目前已开设课程教学需要。
但要满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标准需要,还需一定投入;还不能较好地满足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后续开出部分课程的需要;要满足自动化专业及规划中的信息工程专业需要,还需较大投入;若要满足相关学科科研需要,仍需大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