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09•【字号】汉政发〔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汉新区、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汉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予以印发,请依照执行。
汉中市人民政府2022年4月9日汉中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汉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以上和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381万亩、110万吨以上,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绿色低碳发展指标。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制定实施2022年稳投资工作计划,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机制,优化重点项目“四个一批”活动,开展“红旗”“蜗牛”项目评比,全力推进496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年度投资1101亿元以上,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切实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切实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2.09.16•【字号】陕发改环资〔2022〕1682号•【施行日期】2022.09.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切实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各设区市、韩城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工业和商务局:为贯彻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合理统筹全面推进循环化改造。
省级以上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循环化方案已经省级部门评审通过的园区继续深入实施循环化改造,未报审的园区抓紧申报,鼓励有条件的省级以下园区积极申报。
力争到2025年底,省级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其他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面开展,显著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
二、多措并举扎实实施重点工程建设。
优化园区内的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强化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
引进关键项目,合理延伸产业链,促进项目间、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强化产业循环链接。
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内部、企业间能源梯级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节能降碳,不断提高园区能源利用效率和低碳化发展水平。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园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
三、科学测算评价指标定期报送经验总结。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5.12•【字号】汉政发[2007]22号•【施行日期】2007.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汉政发〔2007〕2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汉中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五月十二日汉中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专项规划为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根据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汉中市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经广泛调研和论证,特制定汉中市“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一、“十五”期间汉中科技发展主要成就“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全市科技战线围绕“开放兴市、农业稳市、工业强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战略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的决定》和《关于实施“科技兴汉254工程”的决定》,大力开展各类技术创新、引进、示范、推广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进一步向前发展,促进了全市科技、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顺利地完成了“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及今后较长期全市科技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1、开展科技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一批较重大科技成果“十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各类科技攻关和科技开发项目1200多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145项、市级187项、各县区900余项,这批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市内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工业科技方面,先后开发了新型低损耗节能箱式及干式变压器,电控气动磨粉机,数控加工铣床,磨床,加工中心,精密滚动丝杠,直线导轨,电主轴,数控金属带锯机床,摩擦焊机,铁路专用全磁屏蔽空心电抗器,新型电阻应变传感器,硬质合金刀具系列产品,高精度量仪,小麦剥皮机,自走式稻麦联合收割机,雷蒙磨机,杜仲胶,水泥助磨增强剂,PVC塑料增强剂,新型轻质空心石膏复合内墙板,页岩砖,天麻素及软胶囊,肾炎消,黄体酮,双烯醇酮,双低脱皮菜籽油等系列新产品,并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工业信息化技术,有力促进了市内工业企业全面优化产品结构和质量档次,大大增强了企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10]83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10]83号](https://img.taocdn.com/s3/m/bcdd500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0.png)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10〕83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应对后金融危机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全面推进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达到新水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得到新提升。
在“减量化”方面,加大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力度,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高新技术化,生产要素利用高效化,有效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在“再利用”和“资源化”方面,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延长产业链,建立健全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实现资源利用循环化,循环产业园区化,消费方式节约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充分节约和利用能源资源。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陕政函[2010]161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陕政函[2010]161号](https://img.taocdn.com/s3/m/b6e36a0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7e.png)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陕政函〔2010〕161号)汉中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批准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汉政字〔2010〕8号)收悉。
现将有关问题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你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继续加快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点地发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
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城市功能,把汉中市逐步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城市。
三、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工作。
你市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有重点地发展县城和重点镇,推进撤乡并镇工作,逐步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以汉中中心城区为主,勉县、城固、洋县三个县城为辅的“汉中盆地城镇发展区”,促进城镇发展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的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你市要将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0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以内。
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加强耕地保护,强化集约和节约用地,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防止城市规模盲目扩大。
循环经济视角下区域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循环经济视角下区域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入手,分析陕南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通过出台法规和激励性政策、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支撑、加大宣传力度等途径促进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陕南;产业发展作者简介:张震(1970-),男,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3;f205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4.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01-02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以一定的区域空间为载体实现。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是使循环经济向更大范围扩展、形成较大规模的必然要求。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与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线性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产品—消费—废物排放”的开环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模式,最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共赢发展,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要遵循“3r”原则,即资源投入最小化的“减量化(reducing)原则”、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再利用(reusing 原则)”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资源化(resources)原则”。
减量化原则属于源头控制方法,主要是从源头减少生产和消费的物质和能源流量,以预防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方式避免产生废弃物。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6.25•【字号】汉政发〔2023〕11号•【施行日期】2023.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汉新区、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现将《汉中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汉中市人民政府2023年6月25日汉中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按照《陕西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陕政发〔2022〕2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称能耗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我市落地见效成势,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到2025年,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全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汉政办发〔2018〕67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汉政办发〔2018〕6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汉中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区片综合地价》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1月30日汉中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表1 汉中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县(区、市)名区片编号年产值标准(元/亩)标准补偿倍数补偿标准范围描述元/亩万元/公顷汉台区61070200525032870084105.1260北关街道办事处:焦山庙村、唐家巷村、武家沟村;鑫源街道办事处:凹口寺村、八里桥村、崔家沟村、大坝村、莲花村、千户村、赵寨村、塬上村;七里街道办事处:留马山村、田家庙村、染房营村、新民寺村、胡家扁村、马家坝村、文家庙村;龙江街道办事处:柏花村、孤山村、桂花村、河坝村、黄营村、龙江村(刘台村并入)、龙台村、沙沿村(谷邵村并入)、唐营村、王张村(张山村、王坟村合并)、梧风村、西郑营村、新堰村(谭堰村、新营村合并)、张码头村、张营村、周营村、竹林村、小店村;老君镇:付庙村、四联村、五星村。
61070200624132867564101.3460铺镇镇:安然寺村、姜坝村(白杨村并入)、大寨村(大梁村并入)、小寨村(许寨村、丁坝村合并)、关爷庙村(刘李营村并入)、回龙村、金坝村、李冲村、莲花寺村、联丰村、刘堡村、芦坝村、新铺村(王山村、磨桥村并入)、南池村、狮子村、双庙坝村、陈岭村(四合村并入)、贺坎村(王庙村并入)、新安村、新桥村、杨家营村、杨奄村(普陀村并入)、元房村、皂树村、张家巷村、陈家营村(郑坎村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
实施意见
1
2020年4月19日
汉中市人民政府文件
汉政发〔〕26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
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贯彻实施好《规划》,对于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引领汉中率先突破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为了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贯彻实施《规划》为共同意志和行动,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飞地经济”模式与区际利益共享机制基本建立;以装备制造、冶金、生物医药等为主的产业园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油气石化基地的可研论证工作基本完成;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配套物流服务设施取得重大进展;项
2
2020年4月19日
目的招商引资取得成效,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到 ,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六基地一中心”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良性运转,“飞地经济”模式和区际利益共享机制健全;产业园区综合效益显著;循环经济型旅游中心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成为江汉、成渝、关中经济板块的物流交汇节点城市。
到2020年,汉中市民循环经济意识得到全面提高,在政府、企业、公众中形成共识;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形成规模,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得到全面实施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经济发展模式得到根本好转,经济运行状况明显改进,整体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种循环经济链条有机组合并初步形成规模,综合效益更加显著,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汉中成为“西安—兰州—成都—重庆”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打造成为“国家级山水生态宜居城市”,最终成为区域绿色“人文、产业、生态”增长极与拓展中心。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功能布局,合理功能分区
3
2020年4月19日
1.全力加快中心区步伐。
依据现有产业基础,汉台区和汉中经济开发区要遵循清洁生产模式,重点发展以数控机床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配套建设城郊循环经济型旅游创新示范景区和现代物流中心,打造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第一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勉县要依托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升级,促进现有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求突破,辐射略阳和宁强,并带动汉中西部片区的发展;城固县应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优势,形成振兴经济、承载产业和创造就业的区域,进而发挥辐射效应,带动洋县、西乡、
镇巴、佛坪等地的发展;南郑县要以烟草、有色和生态旅游为重点,延长产业链,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幅射带动川北山区地带发展。
2.努力促进辐射区建设。
辐射区的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在中心区的带动下,经过“飞地经济”和生态补偿的方式来实施。
其中洋县应依托“朱鹮”品牌,突出有机食品和生态旅游;略阳县和宁强县应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壮大有色、冶金规模;西乡县主要围绕茶产业和猪、牛养殖加工构建循环经济型产业链,大力发展茶园生态旅游;镇巴县应依托石油、天然气的资源优势在本地进行开采和初级加工,初级产品输送到县外进行精深加工,建立区际利益共享机制,同时发展新型环保建材;留坝县应在汉台区的辐射带动下,重点发展以西洋参为主的中药产业和
4
2020年4月19日
生态人文旅游;佛坪县作为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区之一和“山茱萸之乡”,应推行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加快园区建设,构建循环经济集聚区发展平台
1.汉中装备制造工业园。
整合北开发区、大河坎航空机载产业区、褒河工业园、铺镇工业园,统一为汉中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以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及专用刀具研发、航空配套零部件、电子设备的研制及其它专用设备生产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2.生物医药产业园。
重点建设以天麻、杜仲、猪苓、山茱萸、西洋参等中药材为原料,集生物医药制品研发、生产和绿色配送服务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型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3.汉文化旅游示范景区。
构建以汉台区为中心的环城休闲带,重点打造“古汉城”,加强对汉中博物馆、古汉台、拜将台等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和导游能力建设,提升绿色餐饮住宿服务水平,搭建生态旅游信息平台。
4.现代物流中心。
重点打造褒河物流园区,提供绿色物流储运与配送服务,建立便捷、高效的物流信息网络。
5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