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成语》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 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 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 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__③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 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 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__④__。此外还有一 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 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 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②处,从语境“这瓜在汤里煮熟后,用汤匙压它,它竟散成千丝万缕 的细条状,像极了鱼翅,既好看又清口”看,此处侧重强调奇妙;结合前 文“令人”可见,可用“啧啧称奇”之类的词语。啧啧称奇:咂着嘴称赞 它的奇妙。
③处,从语境看,侧重强调女儿对鱼翅瓜汤的思念,故可用“魂牵梦 萦”之类的词语。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即时体验] 2.判断下面成语使用的正误,并分析。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红岩》,是革命历史 小说中影响广泛的一部。它的情节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在 1961 年正式 出版后就久负盛名,赞.不.绝.口.。
判断:风生水起( × )
赞不绝口( ×)
分析:
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 勃兴旺。该句的主语是“情节”,用在此处张冠李戴,应用“跌宕起伏”。 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赞不绝口” 的主语应该是人,此句的主语是书,应用“好评如潮”。
(3)明晰感情,谨防褒贬误用。从感情色彩方面来考虑,成语一般分为 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这就要求在使用成语时,要把握好感情色彩,避免 褒贬误用。有的成语意义较为复杂,感情色彩呈现两面性,如“想入非非”, 指胡思乱想,多含贬义;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属中性。“世外桃源”,比 喻理想中的生活境界或环境优美的地方,用于褒义;比喻空想的脱离现实的 地方,含有贬义。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专题复习 课件(共37张PPT)

破镜重圆:比喻夫妇失散或决裂后又团聚。 不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
卿卿我我:形容夫妇之间的亲昵情态。不 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
耳鬓厮磨:指两人的耳朵和鬓发相接触,形 容亲密相处。
课堂精讲精练
五看成语所在的语境。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 语义的功能,我们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 当。
例如: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 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 所感动。
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坐享其成”指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劳 动成果,“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为是可以通 过劝导加以改正的,语义轻;“不劳而获”指自 己不劳动而获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劳而获” 多用于剥削阶级思想严重的人,语义重。
课堂精讲精练
七看表达重复与否。在使用时,成语语义可 能与句子中有些词语的意义重复。
课堂精讲精练
例如:①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 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粉墨登场”在此句中用的就是本义,使用正 确。
②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 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 的想象力。
“非非”,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 界。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 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因此是正确的。
鹬蚌相争
负荆请罪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1.异曲同工 4.一五一十 7.无与伦比 10三教九流 13一塌糊涂
2自圆其说 3.可圈可点 5.口是心非 6.心直口快 8.啼笑皆非 9.里应外合 11.五音不全 12.非同小可 14多此一举 15.左右开弓
根据诗词句猜成语
1、黄河之水天上来( 源远流长) 2、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3、说尽心中无限事 ( 畅所欲言) 4、白云深处有人家( 空中楼阁)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一见如故) 6、卷我屋上三层茅 ( 风吹草动)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对答如流)
卿卿我我:形容夫妇之间的亲昵情态。不 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
耳鬓厮磨:指两人的耳朵和鬓发相接触,形 容亲密相处。
课堂精讲精练
五看成语所在的语境。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 语义的功能,我们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 当。
例如: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 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 所感动。
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坐享其成”指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劳 动成果,“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为是可以通 过劝导加以改正的,语义轻;“不劳而获”指自 己不劳动而获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劳而获” 多用于剥削阶级思想严重的人,语义重。
课堂精讲精练
七看表达重复与否。在使用时,成语语义可 能与句子中有些词语的意义重复。
课堂精讲精练
例如:①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 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粉墨登场”在此句中用的就是本义,使用正 确。
②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 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 的想象力。
“非非”,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 界。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 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因此是正确的。
鹬蚌相争
负荆请罪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1.异曲同工 4.一五一十 7.无与伦比 10三教九流 13一塌糊涂
2自圆其说 3.可圈可点 5.口是心非 6.心直口快 8.啼笑皆非 9.里应外合 11.五音不全 12.非同小可 14多此一举 15.左右开弓
根据诗词句猜成语
1、黄河之水天上来( 源远流长) 2、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3、说尽心中无限事 ( 畅所欲言) 4、白云深处有人家( 空中楼阁)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一见如故) 6、卷我屋上三层茅 ( 风吹草动)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对答如流)
高考语文复习:早读成语积累课件精品

106.荒无人烟: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侧重于“荒凉”,没有人居住生 活。如一些惨败破落的地方,或者自然条件差、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107.人烟稀少:人家、住户很少的地方,形容地方荒凉。程度比“荒无人烟”轻。 108.渺无人迹:形容空旷寂静。 109.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110.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如书籍、工艺品很多。 现在多用来说明产品、展品、商品多而丰富。
135.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136.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 来。 “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都有东西多,看不过来的意思,但后者还有事务繁忙, 来不及应付的意思,前者则没有。
137.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138.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现象奇特,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不能用 来形容人。 139.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不能用来修饰别的事物。 140.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25、以邻为壑: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26、掩耳盗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27、取长补短: 吸取长处,弥补不足。 28、削足适履: 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29、因噎废食: 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30、因小失大: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101.应运而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102.无人问津:没有人过问、探问、尝试或购买。 103 . 门 可 罗 雀 : 形 容 事 业 由 盛 而 衰 , 宾 客 稀 少 。 程 度 比 “ 门 庭 冷 落 ” 要 重 。 104.门庭冷落: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105.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侧重来的人少,比如人少偏僻的 地方,或者原始、偏远的地方。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正确运用成语》课件

3.成语的由来
(1)神话传说 (2)寓言故事 (3)历史事件 (4)前人故事 (5)古人语句(截取或改用) (6)民间口语、谚语或俗语 (7)外来成语(西方典故、格言或著作)
(1)神话传说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愚公移山
开天辟地
(2)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3)历史事件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三顾茅庐
(7)外来成语(西方典故、格言或著作)
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 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现身说法: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 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出自《楞严经》。 心花怒放:形容内心高兴极了。《圆觉经》、唐译《华严经》 以眼还眼: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出自 《旧约全书·申命记》
耻”专题文化活动。
形容很受欢迎。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 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家家户户都知道。
辨色彩,切忌褒贬误用
现实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 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胸无城府” 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是褒义词,不用作贬义。
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 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车水马龙”是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而句中所叙述的摊前不过几米或十几米,无法形成车如水,马如龙 的壮观场景所以不符合语句中的场景。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
几名因抢劫杀人而被捕的罪犯今天伏法,人们认为他们真是自作自受。
2023届高考语文成语题备考指导 课件

【设题“六陷阱”】
▌陷阱一:望文生义 仅根据字面理解,不考究成语内在含义。如 “差强人意”,成语含义是“大体上令人满 意”,却被错用成“不满意”,而造成字面 歧义。类似此类易被误用的成语有: 安土重迁、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久假不归 、下里巴人、江河日下、文不加点、罪不容 诛、不赞一词、三人成虎、明日黄花、登堂 入室、不足为训、毫厘不爽、别无长物、风 声鹤唳、万人空巷、五风十雨等。
【易错成语歌诀】
以下是120个易错成语,可以一个小时搞定, 不需要每天记五个。高考从1992年到2017年 ,一共考了397个成语,绝大多数重复靠,比 如首当其冲,高考考过五次,捉襟见肘考过 四次,今年的举重若轻,光怪陆离,空谷足 音,在前几年都考过。2017年第五次考到南 辕北辙。
本课结束,再见!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 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引人入胜 ②循循善诱 ③热火朝天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 分)(2022全国新一卷)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 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 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 有了 ①。
栾恩杰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 是“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 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 ② 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 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成语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也是必备知识 。
主观填写题,需要注重两点,成语的意思+具 体语境。
1、成语的意思
成语积累是第一位,将常见成语背诵一遍, 巩固基础。
2、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成语
词不离句,在句段语境中选择、甄别成语。
【成语题主观填空题型4条备考建议】
1.深刻理解,“语用题”是为“写作题”热 身的,是要求“运用(写)”了。 2.不要死记硬背成语的释义,这样意义不大 ,成语必须放在语境中才有意义,当然积累 是必要的基础。 3.据形索义、语境运用。 4.不要局限在成语复习,很明显,明年词语 (实词、虚词)都有可能考到。 5.放弃生僻艰涩的成语(词语)。
1正确使用词语(成语)(课件)-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技巧点拨
方法七 注意语法功能,查找是否“功能紊乱”。 有些时候误用成语是因为没有注意其语法功能,因为成语在与相关词语搭配时需遵循一定的规则,如能否带宾 语,能否充当某个成分,应该与哪类词语搭配,等等。如果使用时不顾其规则,就容易造成功能紊乱的错误。 如“不约而同”只作状语,“语焉不详”只作谓语,“莘莘学子”不能用“一位”修饰,“求全责备”“出奇 制胜”不能带宾语等。 方法八 注意审查语意,判断是否“多义误用”。 许多成语往往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如果对成语的意思把握不全面、理解不透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就极容易犯“多义误用”的错误。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 当它们的运用回到其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如“话剧界老一辈悉数粉墨登场,重新排演《雷雨》等经典 剧目”中的“粉末登场”就属于运用原意,不属于错误。
2023年高考根据语境填写成语会成为词语考核的重点,注意根据语境 填写关联词等虚词。
考点解密
【典例1·判断成语使用正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年画一上墙,满屋容光焕发,年的喜庆便自然而来。作家赵冬在其新著《中国年画——悬挂的风景》中,
以传统年画为主,对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了图解,让人在年画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与哺育。作为 一部中国古典文学诗画集,该书以散文诗的形式,将100部中国古代名著、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神话故事 和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传奇人物等凝结在一起,让读者在短时间里浅显易懂地领略中国文化的深邃。书中所 选内容皆是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故事,既有经典名著,如四大名著、《聊斋志异》等;又有历史人物,还有 戏曲故事。每一篇都配有年画作为陪衬,让人在年画中参悟原著,在诗文解析中领略年画的意韵。作为一种 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年画不仅是文化流通、审美传播的工具,还发挥着道德教育、文明传承的作用。书 中图画和文字都独具风格,或七言五律,或骈文歌赋,读起来朗朗上口,风趣丛生。年画,不仅是一面镜子, 也是美好人世间的万花简,它让我们在辞旧迎新中,感悟生命的真谛。而这本书更让我们看到了高悬在中国 人心中的年景——丰盈的日子,美好的生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成语专题课件31张

●常见错误类型归纳
例10: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置自己的姓名, 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来金钱。 分析: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误解为 “鱼目混珠”(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比喻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形近混淆) 补充成语:①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 ②息息相 关与休戚相关 ③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 ④设身 处地与身临其境 ⑤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 ⑥耸 人听闻与骇人听闻 ……
●常见错误类型归纳
例9: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 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 发挥。 分析: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借指人的死亡。 (轻重失当)
补充成语:①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 无所顾忌。 ②班主任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 成疾仍坚持工作。 ④他对邻居家有几个孩子,谁 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都能洞若观火。 ……
●常见错误类型归纳
例8: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 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 向了他。 分析: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 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该题成语运用正确。 (一词多义)
补充成语:粉墨登场、瞻前顾后、指手画脚、 左右逢源、绵里藏针、不赞一词、灯红酒绿、 不绝如缕、力透纸背、按图索骥……
●常见错误类型归纳
例7: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 这种怪石,这是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日 军的妙计。 分析: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 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该词不能带宾语。
(不合语法)
不合语法
搭配不当 例: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功能紊乱 例:有了出奇制胜日军的妙计。 句式不谐 例:不宜妄自菲薄。
●常见错误类型归纳
例4:在飞驰的告诉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 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便捷与方便。 分析: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道,说。形容 对有兴趣的事说得很开心。(语意重复) 难言之隐的苦衷 显得相形见绌 心里一直耿 耿于怀 海内外闻名遐迩 人民的生活安居乐 业 被人贻笑大方 感到自惭形秽 这是大家 众所周知的 突然觉得恍然大悟 让人看得眼 花缭乱 人民生灵涂炭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共65张PPT)

辨正误
考法3 褒贬失当(重点)
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 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 义成语。
例题
[安徽2015·16B ]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 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 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 水雷。
解析
“倾巢而出”指出动全部力量,多含贬义。这里 用来形容“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在感情色彩上, 明显失当。
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
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徜徉其间,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 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假广告的 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 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 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济园区应运而生。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解析
“深思熟虑”和“深谋远虑”都有“深入考虑” 的意思,区别这两个成语的关键在于“熟”和 “远”。“熟”指程度深,侧重于考虑得深入、 透彻;“远”指长远,偏重于考虑得周密。语 句中“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强调的是往长远里考虑,所以应填“深谋远 虑”。
例题
[课标全国Ⅰ2017·17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 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 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 硕果累累。
解析
“守正不阿”指坚守正道,不逢迎或不偏私。 这里将其理解为“坚守不改变”,犯了望文生 义的错误。
关键拓展
以下成语容易望文生义,需识记其关键字词的 意思:不刊之论(削除,更改)、不赞一词(参与)、 犯而不校(计较)、久假不归(借)、屡试不爽(差错) 、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细大不捐(舍 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总结:
§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 别(如无出其右、 薪尽火传、不孚众望、胼手 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 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 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 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 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 习效果。
§ 例1 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 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 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 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 例2: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 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 例3: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 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 于编辑来说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 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 惭愧,成语里已经隐含有“感到”之意。 故该句在语意上显得重复赘余。
【例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
例4 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 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 虞之誉 。
“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与 “没想到”重复
例5:在飞驰的告诉列车上,人们津津乐 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便捷与方 便。
§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 中性、贬义,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 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 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 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 的失误。
§ 例3、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勤政廉政,一心为 民,才能造成上行下效、正气张扬的良好 局面。
例6: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 “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 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 水塘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 例3 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 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 那种恐惧之感。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 谨慎,不能修饰 “恐惧”这一中 心语
§ 例4(1) 小明的妈妈一进来, 我们寝室的人就不谋而合地站 了起来。 (2)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 全一致,这真是不约而同。
§ 不谋而合:指主张、意见、计划等相 同,一般作谓语。
1.一叶障目 望文生义
例3:南方已经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 刮着风,下着雨,可谓五风十雨,春 寒料峭,不过在她心里,这雨是一场 沁人心脾的冷雨。
分析: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 容风调雨顺。
§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 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 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只 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还要掌握 其比喻义或引申义。
§ 例1: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 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 撕去了。
§ 例2: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置自 己的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 骗来金钱。
§ 不胫而走:胫,小腿。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 迅速。可见其使用对象是“消息、新闻、事件” 等,不能用以指物品。可改为“不翼而飞”,没 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7 不合逻辑,事理不通
§ 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 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有时从 意义上初一看,似乎没有错误,但从 逻辑角度考虑则可能于事理不通。
§ 例1、卡尔扎伊不仅要会见中国领导人, 还要与中国的媒体见面,毕竟日程太 紧,像故宫只好忍痛割爱,而长城是 不能不去的。
§ 忍痛割爱: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割 让给别人。故宫不是东西,也不属于 卡伊尔。
笑怕老婆的人。此处使用对象、意义、 色彩均不当。
例6、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 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 上显得静悄悄的 。
【解析】“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 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 等盛况 。
本类型其他举例
久假不归、五风十雨、不赞一词 明日黄花、如坐春风、目无全牛 不刊之论、文不加点、胸无城府 细大不捐、空谷足音、炙手可热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罪不容诛 屡试不爽、对簿公堂、万人空巷 不忍卒读、功高不赏、惨淡经营
规律总结:
§ 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 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外几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
§ 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 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 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 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
§ 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
§ 1、一叶障目 望文生义 § 2、张冠李戴 用错对象 § 3、混淆色彩 褒贬颠倒 § 4、不明语境 敬谦错位 § 5、画蛇添足 语义重复 § 6、不明语法 功能混乱 § 7、不合逻辑 事理不通 § 8、形近、义近词混用 § 9、范围不清 轻重不当 § 10、不明语源 不知本义
§ 例2: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若用国色 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 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 后常用来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
§ 例3、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 技压群芳,荣获冠军。
§ 技压群芳:只能用以指女子的技艺超过同 性其他人,不能用来称颂男子体操队,可 改为“力挫群雄(雄:这里指男性)”。
§ 例2、妈妈在一旁一个劲地催我 快点走,我只好急急忙忙,七手 八脚地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出发 了。
七手八脚:人多而杂乱
§ 例3 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 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 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 太大动作。
§ 偃旗息鼓:放下军旗,停止击鼓,指停止 战斗或停止行动。而从本句表达的意思看, “几家汽车大厂”实际上还没有开始采取 行动,当然就谈不到“停止行动”了,故 前后表达矛盾,缺乏语意逻辑上的联系。
本类型其他举例
§ 劳燕分飞 § 红颜薄命 § 高抬贵手
敬谢不敏
并蒂芙蓉 百岁之好 让枣推梨 天伦之乐
休戚相关 萍水相逢 义结金兰 徐娘半老
不耻下问 琴瑟之好 母难之日
§ 例1:在这次“扫黄打非”的行动中,
我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出,一举端 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大量黄色影碟 和一大批赌具赌资。
§ 例2: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 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 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 例4、我最近写了一篇小小说,可是它的 结尾没有写好,我删了它,如果你能帮 我续写结尾,那可真是狗尾续貂啊。
本类型其他举例
谦辞: 敬谢不敏、 才疏学浅、不情之请 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忝列门墙 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无功受禄 不情之请、蓬荜生辉、雕虫小技、 千虑一得、问道于盲、敝帚自珍 恭敬不如从命、贻笑大方 敬辞:高抬贵手、高朋满座、鼎力相助
分析:蔚,盛大;壮观,壮丽的景象。形 容盛大壮丽的景象。含褒义。
本类型其他举例
无所不为、趋之若鹜 始作俑者、振振有词 附庸风雅、亦步亦趋 粉墨登场、彻头彻尾 罄竹难书、神气活现 § 危言危行、叹为观止 苦心孤诣、差强人意
本类型其他举例
前赴后继 弹冠相庆 好为人师 无独有偶 尔虞我诈 卷土重来 勾心斗角 弹冠相庆 推波助澜 舞文弄墨 上行下效 一团和气 一意孤行 居心叵测 摇身一变 高谈阔论 处心积虑 推波助澜 朋比为奸 欺世盗名 擢发难数 当场出彩
分析: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道,说。形容 对有兴趣的事说得很开心。
本类型其他举例
责无旁贷的责任 忍俊不禁地笑了 潜移默化地影响 百姓民不聊生 浑身遍体鳞伤
本类型其他举例
虚怀若谷的胸怀 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生活安居乐业 讲得津津有味 自己妄自菲薄 真知灼见的意见 三令五申地强调 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 难言之隐的苦衷 各种形形色色 众多莘莘学子 心里无动于衷 目前的当务之急 显得相形见绌 一场南柯之梦 好像如芒在背 被人贻笑大方 海内外闻名遐迩 感到自惭形秽 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突然觉得恍然大悟 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 例4、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 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 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 本的目标。
§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其 中“训”是典范、法则的意思,不是 教训的意思。
§
§ 例5、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 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 飞指日可待。
§ 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也用以嘲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 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 品,不能用于修饰景观。
例7: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 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 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分析: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 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 容藏书很多。
本类型其他举例
穿云裂石、不绝如缕 涣然冰释 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 喜结连理、秦晋之好、琴瑟失调 比翼双飞、天作之合、耳鬓厮磨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豆蔻年华 浩如烟海、巧夺天工、水落石出 信笔涂鸦、良莠不齐、参差不齐
§ 例4、我家近旁新开了一间连锁店, 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品类 齐全,货美价廉。
§ 济济一堂:济济:人多的样子;堂:
大厅。形容很多人聚集在一起。
§ 例5、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 的,家里的各种物件总是摆放得有 条不紊。
§ 有条不紊:指说话办事有条理,不
能用于“物件”。 §
§ 例6、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 “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 十分迅速。
本类型其他举例
差强人意 登高自卑 不忘沟壑 危言危行 目不窥园 再作冯妇 从井救人
七月流火 尾大不掉 具体而微 不足为训 口血未干 为之侧目
§ 例1:那林立的大石,千态万状,有的 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无不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 常逼真。 自然界的•事物不能称惟妙惟肖。
§ 成语的含义有所侧重,适用 对象范围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 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 物,等等。
§ 6 不明语法 功能混乱
§ 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 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 则容易出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 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 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 例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 罚款”的告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