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合集下载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

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

多数起病缓慢、隐袭。

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实验室检查多为
轻度尿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可见管型。

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肌酐清除率下降或轻度氮质血症),这种情况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贫血、血压增高等),进入尿毒症。

如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

另外,部分患者因感染、劳累呈急性发作,或用肾毒性药物后病情急骤恶化,经及时去除诱因和适当治疗后病情可一定程度缓解,但也可能由此而进入不可逆慢性肾衰竭。

多数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呈慢性渐进性损害,病理类型为决定肾功能进展快慢的重要因素(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较快,膜性肾病进展常较慢),但也与是否合理治疗相关。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淡,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过喝水,不要给肾脏增加负担,要注意休息,做有益于身心的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慢性肾炎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主要临床表现常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尿等症状,三者可以同时存在或者单独出现。

病理改变各种各样,临床症状、表现轻重悬殊。

严重者可发展到尿毒症阶段。

它是任何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在进入终末期肾衰前的进展阶段,此时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和临床表现渐趋一致性,临床出现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肾脏萎缩、肾功能减退、呈不可逆性肾脏损害,所有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病例中,约60%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逐渐发展造成的。

导致病程慢性化进展的机理,除原有疾病的免疫炎症损伤过程继续进行外,还与以下继发因素有关:①健存肾单位代偿性血液灌注量增高,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跨膜压力升高及滤过压升高,从而引起肾小球硬化;②疾病过程中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性损伤。

(1)水肿:水肿往往出现在眼睑、颜面及双下肢等部位,多为轻中度水肿,在慢性肾炎尚未引起尿毒症时及少出现胸水、腹水等高度水肿。

(2)高血压:一般为中等程度高血压,收缩压在20~22.7kPa左右,舒张压在12.7~14kPa左右,常在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后,如心得安,血压可得到有效控制。

部分慢性肾炎患者具有顽固性高血压,一般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则病情越严重,预后亦不佳。

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肾脏缺血后血液中肾素含量增多,加重小动脉痉挛而引起持续性高血压。

同时因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水钠潴留和血容量的增加,进一步促进血压升高。

②肾脏患病时,肾实质遭到破坏,肾组织分泌的抗升压物质减少,有人认为肾性高血压可能与肾脏形成的抗升压物质(即肾前列腺素)减少有关,故可利用前列腺素治疗高血压,因前列腺素既有很强的降压作用,又有改善肾血流量的作用。

③全身小动脉痉挛硬化:肾性高血压持续时间较长后,可出现全身小动脉硬化,小动脉阻力升高,促使血压增高。

由于上述原因使慢性肾炎发生持续性高血压,血管痉挛缺血,肾素分泌增加,肾实质(包括髓质)的损害等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促使慢性肾炎出现顽固性持续性高血压。

【疾病名】慢性肾小球肾炎

【疾病名】慢性肾小球肾炎

【疾病名】慢性肾小球肾炎【英文名】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缩写】【别名】chronic nephritis;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小球性肾炎;慢性肾炎 【ICD号】N03【概述】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组成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发展缓慢,症状可轻可重,多有一个无症状尿检异常期,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镜下血尿,可伴高血压和(或)氮质血症,及进行性加重的肾功能损害。

【流行病学】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病因】本病病因不明。

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少数慢性肾炎可能是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演变而来,但大部分慢性肾炎并非由急性肾炎迁延而来,而由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而成,起病即属慢性肾炎。

该病根据其病理类型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①系膜增殖性肾炎:免疫荧光检查可分为IgA沉积为主的系膜增殖性肾炎和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②膜性肾病;③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④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⑤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发病机制】由于慢性肾炎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大部分是免疫复合物疾病,可由循环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由抗原与抗体在肾小球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

也可不通过免疫复合物,而由沉积于肾小球局部的细菌毒素、代谢产物等通过“旁路系统”激活补体,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而导致肾小球炎症。

此外,非免疫介导的肾脏损害在慢性肾炎的发生和发展中,亦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这种非免疫机理包括下列因素:①肾小球病变引起的肾内动脉硬化,肾内动脉硬化可进一步加重肾实质缺血性损害;②肾血流动力学代偿性改变引起肾小球损害。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常识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常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77期 59治疗干预时,需要结合机体状况、多项检查结果帮助确诊,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导致发生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除此之外,还包括胃窦毛细血管扩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肝性胃肠功能衰竭等,当确定具体病因之后,需要结合多方面情况制定出最为科学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以及改善预后[6]。

对于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常需要予以止血药物、生长抑制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口服或者经静脉给药之后无法快速发挥药效,且到达局部的速度较慢,所以止血效果并非十分理想。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则可再采用内镜或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开展治疗工作时,需要结合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综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干预,最大程度地确保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1] 刘万军.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2):38.[2] 王雪.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119-120.[3] 吴秦岭.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7(24):4580.[4] 刘佳,谷建俐.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1):52-54.[5] 金雪琴,吴兵,陈丽芬,等.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4):701-702.[6] 龙丹,王富华,钟冬水.内镜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2):1775-1776.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常识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又称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中年男性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多发群体,大部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起病缓慢,加上病症具有隐匿性,导致延误治疗,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学习相关治疗常识,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并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情况。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分型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分型

●④混合型:同时具有高血压型和肾病型表现者可称混合型。 本型多有一定程度之肾功能减退。
●⑤急性发作型:在病情相对稳定或缓慢进展过程中,由于 呼吸道或全身感染、劳累等因素影响,经较短潜伏期(多 为3~5d,甚至1~2d),出现类似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 床表现,血压常升高,肾功能可有明显恶化。经适当处理 后,病情可趋向缓解或稳定,肾功能可恢复至或接近急性 发作前水平。但也有肾功能持续恶化,或经多次发作后进 入尿毒症。
●。③肾病型(又称类肾病型):1985年将本型划归肾病 综合征Ⅱ型。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大量蛋白尿(> 3.5g/d),且多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常有中至高度水肿 和血浆白蛋白降低(常<30g/L);可有高胆固醇血症 (>6.4mmol/L)。尿沉渣检查可见有红细胞及各种 管型。血压可有轻度持续增高。肾功能常有轻度损害, 多见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酚红排泌率减少和血液氮质 潴留。多伴有不同程度贫血,血沉常增快。本型虽可缓 解但常复发,招致肾功能缓慢减退。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 营养治疗
天天学营养
● 慢性肾炎由于起病方式不同,故临床表现也不一,常见的症 状有水肿、血尿、高血压,以及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头 痛、腰酸腰痛、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 腹泻,甚至消化道出血等。 大部分患者起病隐匿,多以水肿为首发症状,也有以高血 压或乏力、贫血、多尿、夜尿等为首发症状。常有不同程度的 蛋白尿、血尿、水肿或高血压。病情大多进展缓慢,逐渐出现 肾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因某种因素影响,病情可 在短期内迅速恶化而进入尿毒症。
●临床上可分为五型:①普通型:最常见。表现为轻至 中度蛋白尿(+~++),离心尿红细胞>10个/高 倍视野及不同程度管型尿。可伴有轻至中度高血压和 水肿,后期可有肾功能减退。本型进展缓慢,可持续 多年。②高血压型:除上述普通型的表现外,以持续 性中等度以上血压尤以舒张压升高为特点。本型常伴 心血管损害和眼底改变,肾功能恶化较快。

介绍有哪些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

介绍有哪些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

介绍有哪些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有哪些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呢?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有相关专家介绍说,其实慢性肾小球肾炎就是平时所说的慢性肾炎,肾病患者所占比例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地步,其中肾炎患者非常多,所以很受肾病研究专家们的关注,那么究竟肾炎患者都会有哪些症状呢?肾病真的如传说中的那么恐怖吗?下面就请专家给大家讲解一下。

1.水肿:水肿是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多数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轻微患者仅表现在面部、眼部和组织松驰部,重则遍及全身,并可有胸水、腹水。

2.腰痛:轻者腰部酸软,重者腰痛,劳累后加重,部位以脊肋角为主。

3.尿异常改变:是慢性肾炎患者必有的症状。

尿量变化与水肿程度及肾功能状态有关,少尿、无尿致水钠潴留,临床上可出现水肿。

尿蛋白含量不等,一般在1~3g/d,亦可呈大量蛋白尿(>3.5g/d)。

尿沉渣中常有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伴有轻度至中度血尿,偶有肉眼血尿。

4.高血压:大多数病人迟早会出现高血压,可持续性升高,亦可呈间歇性,表现为头胀、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

持续性血压增高不仅可加速肾功能恶化,还可使心肌受损。

5.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的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清除率减低,但由于多数患者就诊时未降到正常值的50%以下,因此血清肌酐、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围内,临床不出现氮质血症等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继之,则出现肾小球功能不全,如尿浓缩功能减退。

到慢性肾炎的后期,被毁损的肾单位增多,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此时在应急状态下(如外伤、出血、感染、手术或药物损害等),肾脏负担加重,则可发生尿毒症症状。

6.贫血:慢性肾炎可有轻度到中度以上贫血,多数与肾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有关,至终末期肾炎,则出现严重贫血。

以上就是专家给大家讲解的有关慢性肾小球肾炎比较常见的症状,专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肾病都非常可怕,如果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但是如果您不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那后果不堪设想。

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

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

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脏活检三个方面。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血肌酐、尿蛋白等指标,肾脏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

其中,蛋白尿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多数患者出现轻度至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血尿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导致的,常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此外,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还常伴有高血压和水肿,这些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尿常规、血肌酐、尿蛋白等指标。

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血肌酐水平常常升高,尿蛋白定量可明确蛋白尿的程度。

除此之外,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测定也是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手段。

三、肾脏活检。

肾脏活检是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金标准”,通过肾脏活检可以明确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

肾脏活检结果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因此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肾脏活检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脏活检三个方面。

临床医生在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
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肾脏活检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以便及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慢性肾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肾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肾炎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慢性肾炎症状,尤其是慢性肾炎的早期症状,慢性肾炎有什么表现?得了慢性肾炎会怎样?以及慢性肾炎有哪些并发病症,慢性肾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慢性肾炎常见症状:
蛋白尿、水肿、血压高、慢性肾功能不全
*一、症状
一、症状: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男性为主。

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多样。

多数起病隐袭、缓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迁延、反复,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二、诊断标准: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具有蛋白尿、血尿(相差显微镜检多见多形态改变的红细胞)、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等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病程持续1年以上,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应考虑本病。

肾活检病理检查可确诊并有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以上是对于慢性肾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慢性肾炎并发症,慢性肾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慢性肾炎常见并发症:
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并发病症
慢性肾炎病人抵抗力较低,容易发生容易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等感染,发生感染后可无明显症状,治疗也较为困难,应予注意。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慢性肾炎症状,慢性肾炎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慢性肾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导语: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

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

多数起病缓慢、隐袭。

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尿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可见管型。

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肌酐清除率下降或轻度氮质血症),这种情况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贫血、血压增高等),进入尿毒症。

如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

另外,部分患者因感染、劳累呈急性发作,或用肾毒性药物后病情急骤恶化,经及时去除诱因和适当治疗后病情可一定程度缓解,但也可能由此而进入不可逆慢性肾衰竭。

多数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呈慢性渐进性损害,病理类型为决定肾功能进展快慢的重要因素(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较快,膜性肾病进展常较慢),但也与是否合理治疗相关。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淡,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过喝水,不要给肾脏增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