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信息化输血系统在输血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信息化输血系统在输血管理中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领域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应用,其中信息化输血系统作为输血管理的新兴工具,正逐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信息化输血系统通过整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管理、以及智能化算法,为输血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传统输血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输血错误、患者身体负担、输血过程监控不足等问题。
信息化输血系统的引入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
它不仅通过数字化管理提高了输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可控性,还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更全面、实时的患者输血信息。
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信息化输血系统在输血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信息化;输血系统;输血管理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力量。
信息化输血系统作为其中的一项创新,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
输血作为一项关键的医疗干预措施,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面临诸多挑战,如输血错误、监控不足等问题。
信息化输血系统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为输血管理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1.传统输血管理的挑战与问题1.1输血错误与安全隐患传统输血管理模式下,输血错误和安全隐患一直是制约临床输血质量的重要问题。
输血错误可能涉及血型不匹配、输血量计算错误、输血过程中标本混淆等,这些错误不仅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还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
此外,在输血过程中,由于信息传递环节有限,医务人员难以实时获得输血操作的详细数据,导致输血安全无法全面监控。
因此,传统输血管理在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急需新的管理模式来提高输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2]。
1.2患者身体负担及监控不足患者在接受输血过程中,除了面临血型不匹配等输血错误的风险外,还可能承受过多的输血量、输血过快引起的生理负担。
传统管理下,对患者身体状态的监控主要依赖于常规临床观察,这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做到实时性和全面性。
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临床状况的动态变化,使得传统管理模式下对患者的个体化监测难以实现。
智能化临床输血信息系统在医院输血科管理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010-2-086)。
通讯作者:余泽波(E -mail :Yuzebo2001@ )。
智能化临床输血信息系统在医院输血科管理中的应用付守全1,2,余泽波2,胡雪2,王琦2(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重庆400016;2.汉源县中医医院,四川汉源654302)【提要】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用血周期、保证输血质量,是当前医院输血科信息化建设的热点。
该院新设计的智能化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智能化管理、血液管理系统和检验科LIS 及医院HIS 之间的信息共享,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输血科工作效率,更好地指导临床科学合理输血,有效保障了输血安全。
【关键词】输血;医院科室/组织和管理;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服务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6-2449-02中图法分类号:R197.3;R457.1文献标识码:A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information system in hospital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depart -ment Fu Shouquan ,Yu Zebo ,Hu Xue ,Wang Qi (1.Department of Blood trausfusion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Medi -cal University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China ;2.Hanyuan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nyuan ,Sichuan 654302,China )【Abstract 】Improving the work efficiency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blood trasusion ,shortening the cycle period of blood transfusion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hot spot of blood bank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We design a new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alize th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in blood bank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between HIS and LIS.This system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guide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blood transfusion in clinic and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Key words 】Blood transfusion ;Hospital departments/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on ;Computers ;Artificial intelli -gence ;Informationservices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
浅论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输血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浅论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输血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罗家勇摘要: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进展,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合理安全用血已成为输血治疗的基本要求,输血质量管理是输血安全的前提和保证,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体现,只有加强输血质量管理,规范临床用血,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有效。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基于院内数据共享、合理优化输血流程进行设计,能够实现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HIS以及其它各信息系统互联、输血流程执行等功能;在实际的使用和应用中,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血液管理,优化血液资源,同时能够规范输血管理操作,提高输血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血液申请、血液运输、血液输注等血液管理过程的安全。
关键词:临床输血信息系统质量安全1引言在当前医院信息化发展快速的背景下,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和合理用血的综合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传统的人工操作难以实现临床输血的全程监控,应用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高效、准确地对临床输血进行管理和监控,能够覆盖所有输血病历,可真实、快捷、有效地获取各类评估数据,实现资源共享,及时追踪不良反应,可实现血液应用整个流程的追溯与管理,确保临床输血更加合理安全。
2、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介绍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成分血输注前、中、后阶段,对其全过程所有关键环节做监督和管理,提高成分血输注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输血包括血液出入库、储存、发放、输血申请、标本接收、相容性检测、自体输血、统计、质量控制和输血不良反应调查与追踪等管理模块,并制定分级授权程序;程序设置具有操作日志记录,保证每个质控点都能被监测到。
2.1 临床用血相关科室:应用输血管理系统开具临床用血申请单、血标本采集、血液输注、护理与监护、输血不良反应监控及输注效果评估等工作。
2.2 输血科:输血申请与审核、血液预警、血液预约、血液出入库、血液报废、质量管理、统计报表、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结果录入、退血申请、输血不良反应报表统计等应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详细描述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详细描述输血管理信息系统1.1系统整体介绍输血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血液的出入库管理、输血医嘱管理、输血相容性检查、费用查询、用血者查询及统计,血液库存预警等多项功能,并与科室内自动化血型加样系统和血栓弹力图实时链接,系统稳定,可操作性和拓展性强,紧密结合临床输血实践,且具备实时更新功能,目前是国内领先于同行业的输血信息化管理系统。
血库管理是一项重复性劳动,工作量大,责任心强,血液入库,交叉配血,成份输血,发血及库存统计,要求工作人员细心认真,不能出现差错,用计算机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差错率发生,提高血库的管理工作。
一、系统业务特点软件支持血液中心条码识别软件能够识别血液中心血袋上的各种条码信息,只需用条码枪扫描识别就可以轻松完成血液的出库和入库操作,即减少了工作量,又减少了信息差错率,提高血库信息管理效率、质量,从而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本系统完整依照“输血技术规范”开发主要功能包括输配发血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血液基本信息管理、用血申请、交叉配血、配血考核、查询统计等。
方便的人性化操作界面该软件界面根据我公司多年以来对病院行业用户的相识,软件操作简便,界面友好,数据输入专业快速,提高软件的实用性。
开方式接口解决方案该软件的接口设计体式格局完整是开放式,能够方便完成血库系统与病院现有HIS、LIS等一系列系统的接口,方便数据流转,尽可能减少业务流程中的手工体式格局。
遵循接口开放的原则,能方便地与HIS、LIS等系统完成对接,能够节流大量人力、物力,并且理加准确、可靠。
报表管理供给多样式、多种类的查询和报表,并有肯定的分析功能。
全新权限管理概念全新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并改变原来的权限登陆模式。
强大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减少各种原因造成数据损坏的风险。
1.2系统技术特点1、多层架构:系统具有先进的结构体系、公道的数据结构和充分的升级空间,采用基于COM+组件技术的多层架构技术,顺应于在病院局域网和广域网上采用漫衍式处理和交换数据,其高效的前台开发工具和充分的数据库自动化编程技术使系统彻底完成多层结构模式。
临床输血路径的信息化管理及效果分析

合理用血、提高输血安全和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嚣
5 周忠英 .电话 录音 系统对提 升供血服 务水平的作 用 [ J ] .医院管理论坛 ,
E-ma i l : g u z s 08 3 1 @1 2 6 . C O n l
床 用血 流 程 、提 高 工 作 效率 、减 少输 血 差 错 等方 面 作 了 多方 面
医院管理论 坛
2 l 0 1 3年 3月 第 3 O卷 第 3期 I 3 7
医 疗 管 理
l
百 分率 ● 使用 前 ● 使用 后
成 立 输 血 科 ,对 临 床 输 血加 强管 理 。早 年 卫 生 部颁 发 的 《 临床 输血 技 术规 范 》 以及 2 0 1 2年 8 月 实施 的 医疗 机 构 临床 用 血管 理 办 法》 对临 床输 血 的 申请 、 受血 者血 样 采集 、 送检 、 交 叉配 血 、
血 液 入 库 、贮 存 、发血 及 输 血 等环 节 进 行 了明 确 规定 。 要做 到
口 吴巍 w u W e i 顾 掌生 G U Z h a n g - s h e n g 王 宇丹 W A N G Y u — d a n 张岚峰 Z H A N G L a n — f e n g 沈翠芬 S H E N C u i — f e n 刘剑 L I U J i a n 吴冬芳 W U D o n g - f a n g 徐卫清 X U W e i — q i n g
医疗 管理
来 就 诊 ,; ( 4 )开 通 医 保病 人凭 社
医 院 的停 留和 就 医 等待 时间 ,大 大 方 便 了病 人 ,同 时也 使 医 院 就 诊环 境 拥 挤 的 现象 得 到 明 显 改善 ,为构 建 和 谐 就 医环 境 做 出
PDCA循环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PDCA循环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通过在临床输血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方法,并通过一定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应用PDAC循环后全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措施越来越丰富和完善,而且PDCA循环是一种有效提高医院输血标准化管理质量的方法,使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目标、方向、分工明确、层次明显、管理落实、使临床输血管理内容更加丰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更加健全,使医院输血质量明显改善,值得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临床输血;输血管理;应用分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追求有计划有条理的完成各项任务。
对于输血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而PDCA循环理论包括:计划、执行、检验、处理四大主要阶段,各步骤环环相扣,十分符合现代化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使输血工作可以更加有条理的进行,为患者负责。
我院就2016年6月起结合PDCA循环管理方法加强了对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进年的试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就2016年6月采取PDCA循环输血管理模式,并随机选取了40例患者,在其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对其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一段时间后,观察这40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于以往的患者相比较。
1.2PDAC循环实施方法①确定方针和计划:为患者负责,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永恒的目标。
而输血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输血管理中,要有一定的管理模式,建立专业的团队,对输血工作进行统一的安排及指导,并在输血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不足,加以改进;也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引进新的设备与技能,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②组织实施计划和目标:医院形成专业的输血管理团队后,要定期的召开会议,对之前的工作加以总结与分析,并且要对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安排,并且依据《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并按照医院制定的《输血质量检查考核办法》,医务科负责每月对各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在不断的考核中,让相关的医护人员形成严谨、负责的态度,认真仔细的对待自己的工作。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1. 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和手术过程中。
然而,传统的输血管理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管理效率低下等。
为了提高输血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发展输血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必然选择。
本文将介绍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2.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输血管理信息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等手段,实现对输血过程中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它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献血者信息、血液储备情况、血型匹配等数据,从而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具体作用如下:2.1 预防输血事故输血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医疗意外,可能导致病人风险,甚至死亡。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献血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确保血型匹配的准确性,有效预防输血事故的发生。
2.2 提高输血效率传统的输血管理方式通常涉及大量的纸质记录和手动操作,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2.3 优化血液储备管理血液储备管理是输血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方式下,医院需要大量统计和记录血液储备情况,但这种方式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储备不足等问题。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对血液储备情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减少因储备不足而导致的输血延误。
3. 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3.1 献血者信息管理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献血者的个人信息、献血历史、血液检测情况等进行全面的管理。
通过建立献血者数据库,医院可以随时查询献血者的相关信息,并确保血型匹配的准确性。
3.2 临床用血申请和审批医生在进行临床用血时,可以通过输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用血申请,并进行相应的审批流程。
这样可以提高用血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减少不必要的用血。
3.3 血液储备管理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血液储备情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医院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当前血液库存,设定血液报警线等功能,避免储备不足的情况发生。
输血科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临床意义

输血科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4-01-14T13:50:15.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作者:陈荣仁[导读] 随着人们对医学领域的研究和认识不断加强,输血医学已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学科。
陈荣仁 (福建福鼎市医院输血科 355200)【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输血科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我院2007年- 2012年六年内临床输血情况进行分析,对用血量、输血申请单、用血成分以及输血过程发生的不良反应等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结果 2010年-2012年期间较2007年-2009年期间我院临床输血、用血结构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且全血用量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而成分输血率上升,同时营养和补充白蛋白等不合理和错误使用成分血浆得到有效杜绝。
结论将输血科应用在临床输血管理中,有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提升合理用血,这对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输血科临床输血意义【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375-01 随着人们对医学领域的研究和认识不断加强,输血医学已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学科。
输血科作为一项涉及到多项医学学科的综合、复杂性科室,其不仅仅担任着贮存血液、发放血液的责任,还同时担任着为临床输血提供有效、科学的输血指导任务,这大大延伸了输血科在临床医学中所起到的作用范畴。
为了探讨和分析输血科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对我院近六年来输血科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观察和总结,现将2007年-2009年期间和2010年-2012年期间工作内容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07年-2009年期间和2010年-2012年期间我院各临床科室在临床上的用血量、用血成分、申请输血单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1.2 研究方法1.2.1 计量用血量将所有科室在临床上的用血量以单位U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输血护理中的应
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进行输血的100例患者,电脑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
A组患者采用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 B组患者使用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
对比两种信息管理方法在输血护理中的效果。
结果 A组输血错误发生率为0低于B组的26.00%;对比三方信息不对等、信息丢失、未追踪到输血后疗效的发生率, A组均远低于B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或其监护人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2 信息管理方法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A组患者采用该系统进行信息管理,具体包括如下四方面:①取血通知:输血申请通过、血液准备后,血站向用户终端发送消息直至专门管理人员接收信息,发送的消息中包括患者个人信息、当前可以申请使用的待输血液数量、医院提出申请输血但血站尚未备好血液、全部输血申请的血液准备完成需要的时间;②输血核对:血液发放时会打印出输血核对的标签,包括血液相关检查结果、成分、发放时间、发放人、输血基本要求、患者个体化要求等信息,方便输
血也提高了输血的准确性;③血液输注:输血患者有条码腕带,扫描后可以得到个人信息,与待输注的血液信息进行核对,保证输血正确、记录输血过程;④输注后疗效追踪:医师确认系统中保存的输血记录后,血站、输血科信息自动备案,追踪到输血后的疗效后,可以准确快速的记录到个人档案中。
至此,一个完整的、高质量的“血管―血管”模式完成。
B组采用传统纸质版信息的管理方式。
1. 3 疗效评价标准统计研究过程中两组发生的输血错误、信息丢失、三方信息不对等、输血后疗效未追踪到的情况,通过对比以上四方面信息管理情况,得出两种信息管理在输血护理中的效果。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评价四项标准, A组由于人为因素出现个别失误,但各项发生率均远低于B组, A、B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比较情况见表1。
3 讨论
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该信息系统的临床子系统,目前已经得到行内的普遍重视,用于输血护理之中。
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血液标本采集、检查、接收时的核对信息、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输血相容性的检测、入库登记、库存管理、输血申请、发放、领取使用、输血医嘱、患者信息、血液输注过程的监控、输注后效果监控等众多信息的管理[2, 3]。
对于输血每一个环节有着严格的监控,可以提高输血安全,保证输血有序、有效、准确地进行。
传统的纸质版信息管理方法具有众多弊端:①效率低:通过电话或者人工告知的方式进行取血通知,不具有时效性,还会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信息不对等、信息丢失等情况;②浪费大:医院每年有上千甚至上万的输血申请,采用纸质版信息管理,可以造成巨大的纸张浪费;电话通知形式则会造成经济浪费;③完整性:血液发放到科室后,输血科人员难以了解之前的信息,难以控制输血要求,也容易忽略患者个体化的输血要求,容易造成输血不良反应;
④信息易丢失:庞大的纸质信息管理不易,容易造成各环节的信息丢失,产生无效的信息管理。
在本次研究中, A 组采用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 B组则通过传统管理方式管理信息,尽管A组由于人为因素发生错误,但B组各项指标发生错误的百分率均高于A组,两组数据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但也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其重视
并正确使用该系统,提高输血护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喜莹,赵国华,赵维齐.临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在输血护理中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10):899-901.
[2] 彭道波,郭叔珍,周宏珍,等.临床输血管理护理子系统的设制与应用.护理学杂志, 2011, 26(12):13-15.
[3] 麻春英,裴莉萍,生本有.移动护理信息技术在改进静脉输血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2013, 27(23):2515-2516.
[收稿日期:201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