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护理记录单

合集下载

输血记录规范

输血记录规范

广南县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护理记录规范
为规范我院各临床科室输血治疗护理记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临床输血治疗护理记录规范。

临床输血记录规范:
1、输血时应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

2、全血及红细胞应在离开2—6℃的储存温度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4小时之内完成全程。

3、护士进行双人核对后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血袋号、流水号、血型、血量、颜色、有无变色、凝块、溶血,在护理记录单及医嘱上双签名。

4、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并记录患者开通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的时间以及更换盐水开始输血的时间及滴数。

5、先慢速(15-20滴)滴注15min,观察患者反应,每15 min记录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输血情况连续记录三次患者无异常反应后改为医生医嘱滴数,再继续15min后观察记录一次,患者仍无异常反应后按患者的护理级别进行巡视并记录。

6、如输入两袋不同成分的血制品中间需用0.9%的生理盐水冲管,并记录冲管的时间以及更换盐水开始输血的时间及滴数。

更换后严格按上述观察记录。

7、输血结束时用生理盐水冲管需记录输血结束时间及冲管的时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冲管结束后记录生理盐水的量及患者生命体征。

广南县人民医院护理记录单
科室:骨一科床号:1床姓名:李兰诊断:1、XXX开放性骨折2、失血性休克住院号:0012001。

患者输血护理记录怎么写范文(合集4篇)

患者输血护理记录怎么写范文(合集4篇)

患者输血护理记录怎么写范文第1篇(1)包括患者姓名、科室、病历号、床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液体出入量、生命体征等病情、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护士签名等。

(2)新入院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关专业疾病特点的客观反映等急诊入院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主诉、执行医嘱及给药情况、护理措施等。

(3)对于手术当日、病情较重、病情处于变化阶段、体温超过℃以上特殊检查等患者应当记录扼要病情与观察结果、生命体征、患者主诉、液体出入量、去手术室的时间、术后回病室时间、回病房后的血压、脉搏、呼吸、麻醉清醒时间、伤口引流及各种导管情况、特殊检查名称及注意事项。

患者输血护理记录怎么写范文第2篇(1)根据护理级别的医嘱及时建立护理纪录单、记录客观准确、完整、时间具体到小时、分钟。

应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的患者不再使用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但两种记录单应紧密相连,避免遗漏或脱节。

(2)一级护理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每班要有病情小结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应当在3天内记录一次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每5天记录1次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

(3)三级护理的患者至少每5天应有病情小届记录1次;手术系统患者待手术期间,自入院之日起至手术前一日至少记录2次,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

(4)产、儿科护理记录(新生儿)除按专业特点记录外,其记录原则应按上述内容执行。

患者输血护理记录怎么写范文第3篇(1)完整填写眉栏各空白项目,无者写“0”(2)床号顺序报告下列患者的情况:①减员:出院;转院及转科(应交代转出原因及去向);死亡(应扼要交代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呼吸、心跳停止时间)②增员;入院;③今日重点;手术、分娩、重危、有异常情况或病情突变的患者;转床(由何床转入);④预备工作交代;预手术;预检查、留取检验标本如抽血、碘过敏试验等;⑤出院、转出、入院、转入、手术、分娩、病危、死亡、预手术、预检查、转床者,以上各项应在项下以红笔注明。

(3)报告内容首先报告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并注明测量时间。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登记本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登记本

输血管理登记本科室名称:2018年月临床输血管理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一、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确实掌握输血的各种指征。

做到合理、科学用血,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培训。

三、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以及对临床用血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四、输血科对验收合格的血液,认真做好入库、登记、按温度要求进行储存、并做好冷藏温度的监测登记工作。

五、输血前准备工作(一)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时,经治医师应根据规定履行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签字后报送输血科。

(二)输血治疗前,由主管医师逐项填写《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其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载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并记入病历。

(三)为提高输血安全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第十二、十三和十四条之规定:1.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

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

2.首次输血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检查,间隔三个月输血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

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每次输血前都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

3.手术患者、待产孕妇和有创诊疗操作原则上应将输血相容性检测作为入院常规。

内科住院、门急诊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也应提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确保意外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及时和安全。

如患者及家属拒绝检查,应有签署知情拒绝检查的文字记录随住院病历归档或记入门诊病历,经治医师事前应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拒绝检查的不良后果。

输血护理记录单_4

输血护理记录单_4
根河市人民医院
输血护理记录单
患者基本资料
姓名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
病区
病室床号
临床诊断
输血史
□有
□无
妊娠史
□有
□无
输血性质
□常规□紧急
□大量□特殊
输血评估
输血目的:□抢救用血□手术用血□治疗用血
输血时患者是否处于全麻状态:□是□否
患者血型:ABO:RhD:
输入途径:□头皮针□留置针□静脉切开留置针
输血前核对
□是□否
发生时间:□输血期间□输血后小时
症状与
体征
□发热□发绀□呼吸困难□两肺布满湿性罗音□休克
□黄疸□腰背痛□酱油色尿□咳大量血性泡沫痰□皮肤充血
□寒战□荨麻疹□颈静脉怒张□伤口渗血不止
□其他
不良反应诊断:□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急性溶血反应□其他
转归:□治愈□死亡
签名
护士
经治医生
科主任
护士长
眉栏资料核对:□相符□不符
交叉配血结果:□合格□不合格
输注血液种类数量:全血ml血浆ml红细胞u其他
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有效期
血袋外观:□有破损□无破损
血液性状:□合格□不合格(溶血乳糜凝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
输血不良反应
(需详细填写护理记录单)
是否发生不良反应

输血护理观察记录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输血护理观察记录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输血护理观察记录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输血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注给患者,可以有效地补充和替代患者体内的丧失血液,改善其生命体征和症状。

而输血护理观察记录单作为输血全程监控的一项重要工具,对于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非常关键。

本文将重点介绍输血护理观察记录单的内容、要点以及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探讨其在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提升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需要全程监测输血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而输血护理观察记录单作为护士记录和观察输血过程中各项指标和事件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护士全面而准确地描述患者的输血情况,为后续的护理决策和临床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输血护理观察记录单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输血前后的生命体征指标(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输血过程中的观察项目(如输血速度、输血时间、输血量等)、输血反应的观察和评价等内容。

护士在填写记录单时需注意内容的准确性、详细性和规范性,尽可能记录所有重要的信息,以便后续的统计分析和临床判断。

输血护理观察记录单在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提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可以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避免或减少因输血引起的风险和危害。

同时,通过对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输血策略和护理措施,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需求的变化,输血护理观察记录单也不断进行改进和发展。

例如,一些新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器和方法被引入,可以更加准确地监测和评估患者的输血情况;一些新的输血反应评估标准被制定,可以更加全面地判断患者的输血反应。

这些改进和发展为护士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和指导,有助于提高输血护理的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输血护理观察记录单作为输血全程监控的重要工具,在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

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

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一、引言在手术室中,输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常常被用于补充患者失血或纠正贫血等情况。

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工具的作用、要点以及使用技巧。

二、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的作用1. 提供信息记录: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是一种文件化的记录工具,用于记录输血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血液制品的名称、批号、过期日期等。

2. 追踪输血过程:通过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医护人员可以追踪输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输血程序的顺利进行,减少输血操作中的风险。

3. 提供参考依据: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是评估输血效果和监测患者反应的重要依据之一,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记录单中的详细信息判断输血的有效性、患者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情况。

三、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的要点1. 个人信息: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应包含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尊称、性别、芳龄等。

这有助于确认患者身份,避免输血过程中的错误发生。

2. 输血操作: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需详细记录输血操作的具体过程,如输血开始时间、输血速度、输血量等。

还应包含血液制品的相关信息,如血型、血液成分、配血结果等。

3. 反应观察: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应记录患者输血后的生命体征观察情况,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还需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反应等,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4. 输血结果: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应包含输血结束的时间和结果,以便医务人员进行后续跟进和评估。

四、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的使用技巧1. 填写规范: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填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记录及时:每一个输血环节和观察结果都应及时记录在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上,避免信息遗漏或延迟。

3. 注意注释:在填写手术室输血护理记录单时,对于出现异常情况、操作问题或不良反应等,应及时注释说明,方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临床输血护理记录单

临床输血护理记录单

临床输血护理记录单临床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静脉注入患者体内,以治疗各种疾病或恢复患者的血液功能。

在临床输血过程中,护士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仔细地记录每一次输血的相关信息,以确保安全与有效性。

本文将讨论临床输血护理记录单的要点。

一、患者基本信息二、输血前评估输血前的评估是为了确定患者的输血适应症,并判断患者的输血风险。

护士需要记录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型、血凝状态、以及输血的指征。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静脉通路、血管情况、以及输血的目的和期望效果。

三、输血前准备输血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输血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护士需要检查血袋上的标识,确保血液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检查输血用具的完整性和清洁性,并判断输血所需的输血速度和输血时间。

四、输血过程输血过程是护士关注的重点。

护士需要记录每一次输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并调整输血速度和输血压力。

护士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并记录输血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五、输血后观察输血后观察是为了判断输血效果和步骤的有效性。

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皮肤湿度、尿量、呼吸情况等,并记录输血过程中的任何不良反应。

此外,还需要检查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

六、输血结束输血结束后,护士需要记录输血的总量和输血的时间,并对输血用具进行处理。

护士还需要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是否有改善,并评估输血的效果和风险。

七、输血后教育输血后教育是为了提醒患者和家属在输血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护士需要告知患者输血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告知患者一些自我监测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输血护理记录单是临床输血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通过记录每一个步骤和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纠正并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通过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输血相关的指标,还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值。

因此,临床输血护理记录单是护士必备的工具之一。

输血病程记录要求及模板

输血病程记录要求及模板

输血病程记录要求及模板临床医师应在病历中详细、规范、完整记录输血治疗病程,包括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记录、输血后疗效评价。

1.输血前评估记录包括(1)输血必要性评估要符合WS/T623-2018《全血和成分血使用》标准(输血理由、输血风险、有无替代方案等)、与患者沟通情况(首次输血时必须记录)、输血治疗方案(需要输注的血液品种、输血次数、每次输血量)等;(2)若患者有输血反应史,应包括对输血反应的预防措施;(3)若患者发生过无效输血情况,应包括针对无效输血的改进措施;(4)若采用特殊输血方案或紧急输血方案,应对患者存在的特殊、紧急情况加以说明。

2.输血过程记录包括(1)输血开始和结束时间,输注血型、血液品种、血量、血袋号(发血单随病历保存,输血病程记录可不写具体血袋号);(2)有无输血反应及输血反应原因调查、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3)术中用血的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的患者出血量与输血量要与输血病程记录及输血护理记录中一致;(4)术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由临床医师或经授权的麻醉医师将术中用血情况记录于输血病程记录。

(5)储存式自体输血记录原则上同异体输血;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按回收式自体输血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记录内容应包括:输血前评估、回收量、回输量、回输时间、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回输后效果评价等。

注:没有建立回收式自体输血相关管理制度的,可以按照输血病程记录的对应方式记录回收式自体输血执行情况,记录内容应包括:输血前评估、回收量、回输量、回输时间、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回输后效果评价。

3输血后疗效评价记录包括(1)输血后疗效主要通过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或)临床症状有无改善进行评价;(2)输血后有效或无效的评价依据和评价结果,以“有效”或“无效”描述;(3)输血无效的原因分析及拟采取的改进措施;(4)是否需要继续输血的评估,若评估为需要继续输注,则此记录可同时作为下一次输血的输血前评估记录(两次输血间隔期不超过48h时适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无□有
□无□有
□无□有
输血反应的处理
记录者/记录时间
/
/
/
输血结束情况
输注结束时间
患者输血部位有无渗漏
□无□有
□无□有
□无□有
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无□有
□无□有
□无□有
输血反应的处理
记录者
备注:在各个编号相对应项目的“□”内打“√”。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病案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血型:诊断:
项目
血液编号
输血前核对检查
血液成分
血量
失效时间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正常□不正常
□正常□不正常
□正常□不正常
血袋标签内容与配血报告核对
□一致□不一致
□一致□不一致
□一致□不一致
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无□有
□无□有
□无□有
床旁核对患者身份与配血记录
□一致□不一致
□一致□不一致
□一致□不一致
核对者
/
/
/
开始输注情况
输血前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执行□未执行
□执行□未执行
□执行□未执行
输注开始时间
输血速度
滴/分
滴/分
滴/分
观察15分钟有无不良反应
□无□有
□无□有
□无□有
输血反应的处理
调整输血速度
滴/分
滴/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滴/分
记录者
输血中
患者输血部位有无渗漏
□无□有
□无□有
□无□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