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文章数字营销数字时代营销战略的转型方法论科特勒咨询王赛
营销策略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

营销策略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营销策略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营销策略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传统营销方式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数字化环境,并利用各种数字化工具来推动业务增长。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时代下营销策略的转型,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数字化时代的营销趋势1.个性化营销:数字化时代让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及行为,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2.内容营销:数字化时代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和迅速,消费者对于广告的免疫性增强,因此,要吸引并留住用户,企业需要提供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内容营销来吸引用户的关注。
通过社交媒体的广告、营销和互动活动,企业可以更加直接地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数字化时代营销策略的转型1.建立在线品牌形象: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在线品牌形象,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的忠诚度。
通过创新的数字化手段,如网站设计、社交媒体宣传、用户评价等,塑造积极的品牌形象。
2.数据驱动的营销决策:数字化时代数据的收集变得更加容易,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动态。
这些数据可以指导企业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3.提供多渠道的购买体验:数字化时代用户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有多种渠道可选择,企业需要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有机结合,提供多样化的购买体验。
可以通过线上商城、社交媒体购物等方式,满足用户的购物需求。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积极参与社交媒体的互动,通过定期发布有价值的内容、与用户互动、回应用户关切等方式,增加用户对品牌的认同和忠诚度。
5.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营销策略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产品体验,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购买欲望。
6.与社群合作:在数字化时代,通过与社群合作,企业可以更有效地传播品牌信息和产品优势。
与社群合作可以通过与行业专家、意见领袖、社交媒体达人等展开合作,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用户的认同度。
市场营销数字化时代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数字化时代的营销策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市场营销领域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传统的营销策略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他们的营销策略。
本文将讨论市场营销数字化时代的营销策略,并探讨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一、个性化营销在数字化时代,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应该利用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技术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并根据这些信息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个性化营销,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销售额和客户忠诚度。
二、社交媒体营销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交流的重要平台。
企业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反馈和意见,并通过社交媒体广告来推广产品和服务。
通过社交媒体营销,企业可以更好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曝光率。
三、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是消费者在寻找产品和服务时的重要工具。
企业应该通过优化网站内容和结构,提高搜索引擎排名,并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通过搜索引擎优化,企业可以增加网站流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四、移动营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营销成为数字化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业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短信营销和移动广告等方式来推广产品和服务。
移动营销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与消费者互动,并提供便捷的购买体验。
五、数据分析和决策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和趋势,并根据这些数据做出相应决策。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和消费者,优化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内容营销在数字化时代,内容营销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提供有价值和有趣的内容,企业可以吸引并留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内容营销可以包括文章、视频、图片等形式,它不仅可以提升品牌形象,还可以增加网站流量和用户参与度。
结论市场营销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并调整他们的营销策略。
科特勒咨询合伙人王赛-透视消费者行为比特化

透视消费者行为比特化作者:王赛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管理合伙人图1-6数字消费者的决策旅程(资料来源:戴维.埃德尔曼,马克.辛格《设计客户旅程》,《哈佛商业评论》2015年第11期)消费者研究是营销战略的基础,然而在数字环绕的时代,消费者行为究竟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消费者决策旅程(CDJ,Customer Decision Journey)来解读,以上路径的最早是2007年由戴维.埃德尔曼和马克.辛格提出,初衷是为了取代传统的销售漏斗模型,建议企业将营销资源投入到消费者所有的消费决策链当中,而不仅仅是投入大量的终端传播环节。
但在数字化的今天,这个9年前的模型也需要升级。
2015年,他们把CDJ 升级成数字消费者决策流程,这个新的消费者决策流程认为,传统的消费者决策旅程在数字化的影响下,将会加速传统的考虑以及评估阶段,品牌不再是被动的对消费者的决策流程施加影响,而是能够在数字营销工具的帮助下主动重塑消费者的决策旅程,压缩消费者考虑以及评估阶段,让消费者基于品牌喜爱就决定再次购买。
这个数字化的自动过程不但能够提升客户的忠诚度,而且能够在规模化以及定制化之间取得平衡。
企业为了打造出色的数字消费者决策旅程,需要掌握4项关键能力:自动化能力、前瞻性定制能力、情景互动能力以及决策旅程创新能力。
自动化能力自动化是指将过去手动操作的客户旅程自动化和简化。
比如,客户以前需要到进银行或者ATM机才能存入支票,但有了数据自动化,你只需用手机拍一张支票的照片就能通过APP将其存入银行。
以前Kantar为了做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在全世界各地培养了一个百万人的大样本库,让消费者将零售商店购买的购物单寄到Kantar,而现在只用通过APP直接扫描就可以实时获取。
同样,客户在网上购买电视时,搜索、购买和安排送货的过程,现在可以通过数字化一步到位。
自动化加快且简化了此前复杂的旅程,为更具粘性的旅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数字时代的营销战略

4 第5章 4R之
Relationshi p建立持续关系 的基础
5 第6章 4R之
Return实现交 易与回报
营销的进化:从营销1.0到营销4.0 对传统营销战略模式的升级 数字时代对营销研究的升级 数字时代对营销战略STP的升级 数字时代对产品战略的升级 数字时代对价格与渠道策略的升级 数字时代对品牌策略的升级 数字时代对客户服务策略的升级
精彩摘录
营销战略的本质有三点是不变的,即需求管理、建立差异化价值、建立持续交易的基础。
以下五点可以判断此营销战略是否真正实现了“数字化”,它们是:连接(connection)、消费者比特化 (bit-consumer)、数据说话(data talking)、参与(engagement)、动态改进(dynamic improvement)。
谢谢观看
数字营销战略模式与4R实施框架 什么是消费者画像 大数据消费者画像的优势/特点 消费者画像的商业价值转化 客户旅程地图
数字化信息覆盖与到达 数字化信息覆盖与到达的方法 从自有媒体、付费媒体、赚得的媒体到聚合媒体
数字化:建立持续关系的基础 在数字时代构建“关系” 明确关系策略的目的 建立持续关系基础的行动
数字营销战略应该有上中下三层,上层企业品牌战略,中层数字战略结合品牌战略的布局与实施,下是底层 运作。
对于身处传统行业的人们。
遍观国内外,愚以为数字营销首选教材或内容就是这本书,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让本科生在教学活动中吸收其 中的营养,并为以后实践打下基础,吸收多少全看个人天赋与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矣!如何练习应用就是目前 教学的困难,另外一大困难则是本书内容繁复包罗万象如何切入去讲,引起大家兴趣,讨论例子通俗易懂,像 《病毒星球》那种,是教师的功力了。
王赛-数字时代的小众营销战略Mirco-Marketing: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做

《中欧商业评论》约稿小众营销: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文/王赛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管理合伙人陆玥灏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咨询顾问20年前,电影市场的那些“现象级”票房宠儿只属于类似《Titanic》这样‘blockbuster’们:巨星阵容、消耗巨资、史诗级题材都是彼时好莱坞大片标准统一的定位,然而今天,传统“大片”常常遭遇营收疲软,像《电锯惊魂》这样用小成本撬动高口碑的案例比比皆是;10年前,人们正扎堆混迹于各大BBS论坛中,然而今天,各种超细分的社交平台层出不穷,定位为“知识型社交问答平台”知乎正蓬勃发展,近日来又兴起了针对“雅痞+智趣”高知女青年的“女性版知乎”玲珑沙龙;...当我们仔细观察这些现象与趋势,不难发现,世界的面貌似乎从未如此难以用统一的范式来进行描绘,人们的行为特征与消费习惯也从未如此难以预测。
正如美国经济学教授 Tyler Cowen 在他的《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提出的:“全球化浪潮对文化的表面破坏带来的不是艺术之死,而是更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化。
”是的,我们真切确实地观测到了一个愈发多元化、部落化的社会,而在商业世界的诸多领域中,颠覆式的分裂与解体也正悄然发生,在今天供给趋向无限可能的时候,伴随着传媒业的碎片化,消费者的各类原始需求几乎都能得到及时满足,但派生性的超细分需求开始凸显,与之对应的, 20 年前营销专家唐·派柏斯与马莎·罗杰呼唤的“一对一营销”真正能够变为现实,小众营销( Micro-marketing )正在崛起。
关于小众营销的基础:有闲阶级+长尾效应+连接效应+ 反馈经济的叠加我们认为“小众营销(Micro-marketing)”之所以在今天可能,与全球消费者受到四个层面发展趋势的影响相关,正是这四重效应的叠加,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小众营销在移动互联时代实现创新蓝海的可能。
首先是“有闲阶级”的大量产生,社会学中有一本著名的经典叫做《有闲阶级论》,里面有描述丰饶社会中消费形态的变异,在商品唾手可得的时候,商品的心理价值、形象属性已远远超过物理功能。
数字时代-产品营销思维切换 科特勒咨询合伙人王赛

产品时代的营销思维切换:从科学、想象力到循证王赛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管理合伙人注:此文是给《销售与市场》2014.1期供稿中国的商战开始过渡到我们所说的“产品时代”,越来越强调产品的设计与重塑,这种局面的发生,与其说是4P战的三张王牌已经打完(价格拼到成本底线、渠道已被王者垄断、品牌仅有少数突围),还不如说4P中1P+3P的核心已经切换以产品为中心的突破,以产品带动渠道,以产品拉动品牌,以产品提升溢价,小米、魅族、乐视等一批企业开始以产品作为尖刀的方式,扩展新渠道(如互联网预售)、形成新品牌,我们将会看到,这样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其实十年前我还在欧洲读书的时候,营销学的教授就给我讲“产品管理”课是营销管理最难也是最综合的科目,因为他集合了前期的市场研究、消费者行为学,以及后期的整体市场运营和推广。
以惠普和3M的市场部为例,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市场形成产品概念、然后帮助产品设计、推出、以及后期的上市、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成熟的市场营销公司,例如宝洁,也是以产品线来做管理切口,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市场生死。
然而本次“产品时代”到来的背景并不一样,这里面有如下几个关键原因。
第一,社交媒体时代造成信息对称化与“去魅”,十年前中国营销中的主体性关键词是“广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大媒体进行消费者洗脑就可以收割战场;而社交媒体却具有深刻的“去魅”特质,任何存在忽悠性质的产品/服务会迅速曝在阳光下,因此产品力本身的过硬就显得尤其重要,西门子与罗永浩之战就是典例;第二,数字化技术、物联网的兴起,使得产品可以差异化的维度增多,原有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的边界模糊,使得产品力可以在跨界与想象力的拼接中爆发,如Google可以进入到汽车行业,Nike和苹果共同生产出新一代跑鞋,辉瑞的药丸也可内置程序;第三,不确定时代下企业微创新比大战略靠谱,而产品又是企业面对消费者界面创新的第一接口,比战略更容易衡量对错与成败,不确定时代以产品为战略的导入口,小步快跑或者叫摸着石头过河。
数字化时代下的营销转型

数字化时代下的营销转型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数字化时代不断发展,营销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
在数字化时代,营销将以全新的方式来实现,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营销人员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重新思考营销策略,以实现更加高效、更具竞争力的营销效果。
首先,营销人员需要转变思维,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从传统的推广和广告转变为数字化营销。
数字化营销有很多优势,可以更快地实现营销目标,更有效地把握消费者行为,更具备创新性,更易于测试和优化,更容易扩大影响范围,更容易提高ROI。
其次,在数字化时代,营销人员需要强调内容营销,把内容营销作为核心营销策略。
内容营销可以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产品,把握消费者行为,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潜在客户的转化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营销人员还需要把握社交媒体的营销机会,社交媒体可以帮助营销人员扩大影响力,更好地把握消费者行为,更快地实现营销目标。
此外,营销人员还可以利用移动营销工具,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或社交媒体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营销服务。
最后,营销人员还要注重数据分析和挖掘,更好地把握消费者行为,及时发现潜在客户,提高营销效果。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营销人员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更快地调整营销策略,更好地实现营销目标。
总之,在数字化时代,营销人员需要重新思考营销策略,尤其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展内容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移动营销等,以实现更加高效、更具竞争力的营销效果。
营销人员还要注重数据分析,更好地把握消费者行为,及时发现潜在客户,提高营销效果。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营销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营销人员需要重新思考营销策略,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以实现更加高效、更具竞争力的营销效果。
只有把握好这些转型,营销人员才能在数字化时代取得成功。
科特勒咨询王赛-营销的进化卷轴:从营销.0到营销4.0

营销的进化卷轴:从营销1.0到营销4.0营销的进化作为战略性的营销思想在过去5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近在东京的世界图2-1 营销发展历程(资料来源:菲利普·科特勒2015年世界营销峰会演讲,东京)营销峰会(World Marketing Summit),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将其中标志性的思想贡献结合西方市场的演进分为以下七个阶段,它们是:战后时期(1950-1960年代),高速增长期(1960-1970年代),市场动荡时期(1970年代-1980年代),一对一时期(1990-2000年代)以及最近五年所产生的价值观与大数据时期(2010—),在不同的阶段,都提出了重要的营销理念,比如我们熟知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定位、营销组合4Ps、服务营销、营销ROI、客户关系管理以及最近的社会化营销、大数据营销、营销3.0.从营销思想进化的路径来看,营销所扮演的战略功能越来越明显,逐渐发展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最重要和核心的一环,即市场竞争战略,帮助建立持续的客户基础,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并实现盈利;其次,五十年来营销发展的过程也是客户逐渐价值前移的过程,客户从过往被作为价值捕捉、实现销售收入与利润的对象,逐渐变成最重要的资产,和企业共创价值、形成交互型的品牌,并进一步将资产数据化,企业与消费者、客户之间变成一个共生的整体。
再者,营销与科技、数据连接越来越紧密,企业中营销技术官、数字营销官这些岗位的设置,使得相对应的人才炙手可热,这些高管要既懂营销,还必须懂得如何处理数据、应用数据、洞察数据,并了解如何应用新兴科技将传统营销升级。
战略营销导向的转变营销理论把市场营销的导向分为生产阶段、产品阶段、推销阶段、销售阶段、营销阶段和社会营销阶段。
而作为企业高层视野的实践导向来看,从战略性的营销导向来分,菲利普科特勒最近将其分为产品导向、客户导向、品牌导向、价值导向、以及价值观与共创导向。
产品导向将产品本身作为市场战略的核心,它的前提假设是企业的产品和技术都是己定的,而购买这种产品的顾客群体、以及迎合的顾客需求却是未定的,有待于企业寻找和发掘,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就是市场竞争力的反应,这种导向由于割裂了客户需求与产品之间的关系,逐渐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客户导向替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营销+:数字时代营销战略的转型方法论作者:科特勒咨询(KMG)管理合伙人,Kotlerdigtal 总经理王赛博士<清华管理评论>2016.10大约是五年前开始,我注意到菲利普科特勒在全球各地给500强的高管授课时,开头和结尾总是引用同样的两张幻灯片,第一张叫做“市场变得比市场营销更快(Market changes faster than Marketing)”,最后一张叫做“如果五年内你还用同样的方式做生意,你将要关门大吉(Within five years. If you’re in the same business you are in now, you’re going to be out of business)”。
所言不虚,五年后,很多企业已经在数字化的时代丧失了竞争优势,被逐出了利润区,新的营销方式对原有的营销模式进了升级甚至是颠覆,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原有的市场标杆型企业已无当年夺目之锋芒,甚至连传统时代的“消费品营销之王”宝洁,也面临着创新者的窘境。
数字时代CEO和CMO的营销转型困惑在近期科特勒咨询(KMG)的一项针对CEO和CMO的调研显示,81%的企业认为数字营销是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关键;68%的企业宣称自己无系统数字营销战略,更重要的是,58% 的企业宣称数字营销绩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同战略大师理查德·鲁梅尔特在《好战略、坏战略》中说,也许没人会否认自己不拥有战略,但是你的战略却未必是好的战略。
当我们深入与诸多企业的营销决策层进行交流的时候,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出在战略思维的缺失,或者称之为“好的战略思维”的缺失。
数字营销绝对不是微信、微博、Facebook、DSP、LBS等各种营销工具的低维组合和几何叠加,正如人类战争史以来枪炮从来是领军将相的“器物”一样,更为上者乃为“兵法”,从春秋时代孙子的《孙子兵法》到普鲁士时代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中西皆如此。
根据我们的咨询经验,CEO、CMO和其他企业高管考虑的问题和困惑有:•数字营销如何与公司的互联网+战略相结合?数字营销战略在整体数字战略中发挥何种功能?•数字营销战略究竟解决的是品牌与渠道的升级问题,还是整个营销模式的颠覆?•和传统营销相比,数字营销在营销的战略环节上,究竟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营销如何和数据进行结合,在哪些维度上结合?•数字时代品牌应该如何建?有没有高速有效的“快品牌”方式?•是否要建立新的营销组织,如果是,如何建?如何与传统的职能有效融合?•数字营销号称ROI可追踪,那作为高管应该如何衡量数字营销的绩效呢?….数字时代营销的“变”与“不变”问题是最好的养分。
以企业高管面临的问题为导向,结合我们在咨询中总结的大量实践以及反馈,我们试图从系统理论到工具去架构出数字时代营销战略升级的整体操作方法,从树木到森林、从路线到蓝图。
首先让问题回归本质,我认为无论营销如何变化,营销战略的本质有三点核心是不变的,即:需求管理、建立差异化价值、建立持续交易的基础。
无论在传统时代还是数字时代,这三点都是营销战略或者市场战略的功能指向点。
需求管理的核心是作为“较少弹性”的企业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的根源——需求的不确定性进行有效控制和导引,正如宝洁一百年来不变的专注于洞察与挖掘消费者本质需求。
而建立差异化价值,指的是如同Seth Godin所说的“紫牛”一般,建立起区隔性、差异性的优势,从而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也是Intel要做要素品牌(B2B2C branding),去建立“Intel inside”的根源。
持续交易的基础是营销可持续性的核心,同时利用创新性且不断升级的软件、硬件、服务和社群来持续“黏”住用户的Apple便是很好的例子。
在确定不变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谈“变”,或者说谈“变化中核心的核心”,从工具层面,也许大家都用了类似的工具,然而做出来的结果天壤之别,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使用这些数字工具时没有指向“本质”。
我认为,以下五点可以判断此营销战略是否真正实现了“数字化”,它们是:连接(Connection)、消费者比特化(Bit-Consumer)、数据说话(Data talking)、参与(Engagement)、动态改进(Dynamic improvement)。
移动互联、万物互联网使得人与人、人与产品、人与信息可以实现“瞬连”和“续连”,这种高度连接产生了可以追踪到的数据轨迹,使得消费者被比特化,营销的每个环节可以用数据来说话,并在连接中实现消费者的参与,实现企业的动态改进。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前数字时代无法想象的。
以上五个要素拼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说数字时代的营销真正可以实现“贯穿式顾客价值管理(Synchronizing Customer Value Management,简称SCVM)”。
SCVM是继CRM之后的革命性营销范式。
它的核心理念是:基于顾客全生命周期,协同组织各部门实现闭环式客户价值管理和增值管理。
在数字时代,由于客户消费场景化,渠道多元融合化,服务和产品一体化,品牌传播实时化,因此企业就必须打通研发,营销,销售和服务,以顾客价值为核心带动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
其中,关于顾客的全方面洞察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关键,而获得更多优质客户,提升顾客钱包份额,提升顾客终生价值就是实现业绩增长的具体手段。
过去,企业关于顾客的营销决策和数据是分散在各个品牌单元,渠道部门和区域营销机构的,企业缺乏集中的数据管理和全方位的顾客视角,导致企业无法实现深入顾客洞察,提升顾客终生价值,扩大顾客钱包份额,实现交叉销售和向上销售。
如今,SCVM解决了这些营销挑战:通过建立CMO为主导的“顾客价值中枢”型营销组织,利用营销协同平台和集中的顾客数据仓库,企业可以在组织层面把分散的顾客知识和数据集中进行管理和分析,而各个品牌和渠道可以按需要获得和分析数据支持其营销活动。
SCVM的整合架构简化如下:顾客数据平台——商机挖掘——联系管理——洞察引擎——内容定制——互动分发——多式协同——营销指挥板。
在SCVM营销体系中,企业可以集中而又灵活的跨部门跨渠道跨品牌的识别和深入挖掘客户价值。
以迪斯尼为例,迪斯尼最近投资三十亿美金打造大数据追踪系统MyMagic,这套系统能追踪迪斯尼乐园游客的分布,轨迹,如何进行消费,什么时候用餐,以及最后购买了什么,所有消费者在迪斯尼内留下的行为最后都发生了“比特化”,迪斯尼在根据这些行为数据,结合APP追踪的SDK反映的位置,并依据手机线索跟踪到的社交媒体信息,将这些打通,使得数据、营销、客户资产一体化。
从战略思维的切换:营销战略环节的“变化”基于思维的切换,我们再看如何落地,我和我的合伙人将实施系统分为了两个层面,一个我们称之为“数字营销战略模式与实施系统”,另一个称之为“数字营销支撑系统”。
第一个系统中,我们具体讨论的是以前的营销战略“STP+4P”应该如何升级,如产品策略走向了共创导向;价格策略变得动态化、情境化、免费化;数字化使得物理渠道和虚拟渠道之间的界限消失,多渠道整合成为关键;品牌出现了价值观品牌、RTB、DMP、DSP的投放策略兴起,等等。
如果我们将营销战略的核心范式的三个要害:产品管理、客户管理以及品牌管理作为视角来审视的话,会发现新时代的营销,4Ps走向了共同创造,STP走向了社区化,品牌塑造中个性化凸显。
具体到营销战略的各个模块:数字时代对营销研究的升级:从常规调研到碎片化研究,在大数据时代,可以用低廉的调研接入成本,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使低成本、大样本的定量调研成为现实,可以通过网络上基于调查对象的评论、看法等信息,推导得出消费者真实的态度。
从文本观察到行为跟踪,新的技术和普及的移动设备使得企业可以进一步实时跟踪用户的行为数据,。
如在商业零售、地产、旅游等行业,利用位置数据、音频识别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加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另外还有众包模式对市场调研的颠覆,从传统市场研究到“泛数据分析”,以及神经营销学的应用,都是新的系统研究手段。
对于餐饮类店铺来说,可以通过WIFI探针抓取客户行动轨迹数据的抓去可以作为其数字时代客户关系管理CRM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评测团购效果:如果通过团购产生的新客户没有二次消费,就能认为该团购活动效果不佳。
数字时代对营销战略STP的升级市场细分方法从目标消费者到消费者网络,基于网络的市场细分数字媒体和数据生产形成一种新的消费者或其他群体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这些人被地理、文化、和隔代分歧分裂后,数字技术把他们带到了一起,这种亲和力来自于细分市场的沟通、分享和识别,通过不断扩大彼此认同的联锁和相交的消费者网络推进数字技术,因此营销的细分出现了“超细分”与“动态精准化”,淘宝网“千人千面”的排名算法就能基于每个买家的不同特征提供精准推荐。
奢侈品连锁百货公司尼曼·马库斯(Neiman Marcus)与之合作推出了一款名叫Snap的APP。
这款APP解决了这样一种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或者杂志上看到别人穿着的衣服、包包、鞋子很棒,却不知道去哪里可以买到。
客户只需要拍下来,然后通过Snap就能跳转到Neiman Marcus的电商网站找到与之类似甚至相同的商品,这款APP背后运用了两个核心技术,一个是如何将客户拍摄的照片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息;另一个就是如何根据这一信息,通过大数据的匹配与分析,精准的找到客户喜欢的商品。
和传统的关键词搜索相比,Snap 可以更精准的契合客户的购买需求。
在目标市场选择战略上出现了从小众演进的特征,关于小众营销战略,我曾经也提出系统的战略实施框架,分为七大步骤,它们是:特定客群----快速连接----产品众创---圈层推介----跨群扩散---分项衍伸---附加盈利(具体可以参见我的《还在谈大众营销?out了,小众营销来了!》一文)。
在目前用户的选择上,还需要考虑迭代与升级、以及如何利用圈层客户的选择,某些时候KOL的影响层的作用要显着大于直接消费者,这对营销传播中如何利用传播杠杆、进行品牌传播折射提出了挑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发现从服装、美妆到美食都有不少创业者正在尝试从达人(KOL)角度出发,打造基于个人信用背书的移动电商平台或品牌。
至于STP中的定位战略,除了以前的“构建品类逻辑”之外,企业还需构建“连接逻辑”。
如果说品类逻辑是纵向深潜,那么连接逻辑指的是横向生长,在深潜的垂直思维下,以水平思维来进行补充,来增加营销的创造力,通过想象力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以豆瓣为例,豆瓣一直坚持着最初起家的“书影音”媒介基因这一“品类逻辑”,逐渐发展成今天的“中国文艺青年大本营”。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豆瓣的几个有想象力的动作都在以“连接逻辑”来有效横向扩大产品边界:“豆瓣东西”用创意商品导购来进军电商,“一刻”迈入媒体化、降低姿态占据大众用户碎片化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