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防治的探讨
鹅感染肠道疾病 (4)

如何控制鹅感染肠炎鹅肠道出血怎么预防怎么解决鹅肠道疾病
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由一种新型腺病毒引起的雏鹅传染病。
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
患鹅雏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
达龙毒肠清,鹅病毒性肠炎的克星,快速治鹅拉血,肠道出血,肠道栓塞。
在这些肠道病的防与治中,应该强调的仍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治。
这是一个科学的理念,更是控制肠道病的一个关键的步骤。
1、饲料
优质的饲料,其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均衡,容易被消化吸
收;而劣质饲料除了营养不均衡和吸收率差以外,其中的粗纤维含量也会超标。
2、水源
应该有一个优良的水源,污浊的水源只会破坏鸡的肠道内环境,进而发生细菌或功能性腹泻。
3、更换饲料
在鸡生长的不同时期,都需要更换不同的饲料。
而在此过程中如果做的不好,就会引起鸡的肠粘膜损伤,以至于出现应激性腹泻。
4、卫生消毒
为了控制环境中的病源,而且,此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鸡经常在一个不卫生的环境中生存,肠道疾病很容易被诱发。
鹅病毒性肠炎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防治

鹅病毒性肠炎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防治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由一种新型腺病毒引起的雏鹅传染病。
可造成雏鹅大批死亡,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给养鹅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症状
该病自然感染潜伏期3~5天自然病例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最急性型病例发生在3~7日龄雏鹅,常常没有前驱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即极度衰弱.昏睡而死或临死前倒地乱划.迅速死亡.病程几小时到1天。
急性型病例多发生在8~15日龄.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随群采食时往往将所啄草丢弃,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鹅掉群,行动迟缓,嗜睡不采食,但饮水似不减少:病鹅出现腹泄.排出淡黄绿色或灰白色或蛋清一样的稀粪.常混有气泡,恶臭.病鹅呼吸吃力.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喙端及边缘色泽变暗.临死前两腿麻痹不能站立.以喙触地昏睡而死或临死前出现抽搐症状。
病程3~5d。
慢性型病例多发生于15日龄以后的雏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消瘦.间歇性地腹泄.最后因消瘦营养不良和衰竭而死.部分病例能够幸存.但生长发育不良。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剖检
肠道病变最具有特征性4日龄死亡的雏鹅,各小肠段严重出血,粘
1。
鹅四种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与防制

有单 一感 染 , 也有混 合感 染 , 大 了临床诊 断 的难度 。雏 加 鹅 由于体 质弱 , 抵抗 力差 , 是鹅 生长期 中最 易受 到疾病 侵害 的 阶 段 , 有 疏 忽 就 会 造 成 重 大 损 失 。 因 此 , 鹅 的 疾 病 防 稍 雏 治就显得 特别 重要 。本 文从 这四种疾病 的流行 病学 、 临床症 状 、 理 剖 检 、 别 诊 断 及 防 制措 施 等 方 面 进 行 分 析 和 探 讨 , 病 鉴 以供临床诊断与防制参考。
因肠 道 出血 严 重 而 排 出 淡 红 色 粪 便 。行 走 摇 晃 , 歇 性 倒 间
细小病毒( os avv u , P 引起雏鹅 的一种 高致 死性 G oeProi sG V) r 疾病 , 称 鹅 细 小 病 毒 感 染 ( os a oi s n ci , P I 又 G oep  ̄ v u a t n G V ) r i o 或 D  ̄s’ 病 。一 般 发 生 于 4~ 0 日龄 以 内 的 雏 鹅 , 病 e ys J 2 发 雏鹅 日龄愈小 , 死亡 率愈 高 。1 0日龄左 右 的雏 鹅死 亡率 达 9 % ~10 。1 5 0% 5日龄 以上 的雏 鹅发病 率和死 亡率 较低 , 有 少数患病 雏鹅可 自行康 复。据资料 报道 , 2月龄鹅 也可感 染发病。发病 率和死亡率 的高 低除 与被感 染雏 鹅的 日龄有 关外 , 也与母鹅群 的免疫状态有密切 的关系 。各种 品种的鹅
小鹅瘟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防冶方法

小鹅瘟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防冶方法小鹅瘟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雏鹅的多发病,严重影响雏鹅的育成率,降低饲养效益甚至造成全群死亡。
因此,必须重视这两种疾病的防治。
下面畜牧堂详细的介绍一下:一、小鹅瘟病1.主要症状该病潜伏期4~5天,按病程长短和日龄大小可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三种。
①最急性型小鹅瘟病多发于日龄较小的雏鹅,突然死亡无先期症状。
②急型:多发于5~15日龄雏鹅,病程2~3天,雏鹅精神萎缩,不食,饮水不减,鼻孔出现浆液性分泌物,呼吸力、摇头,排出灰色、鹅黄色、绿色混有气泡的稀粪,啄端颜色变暗③亚急性型:多发于15日龄以上雏鹅,病程3~5天,病状较轻,少食、拉稀、精神萎顿,少数能康复,但生长发育不良。
2.防治措施①预防(1)严禁从疫区引进种蛋、雏苗和种鹅;对入孵的种蛋严格消毒,孵化场应定期消毒。
(2)购进种鹅要隔离饲养20天以上,确认无小鹅瘟发生后再混群饲养。
(3)母鹅在开产前1个月全面进行小鹅瘟弱毒苗注射,每只用量为0.5毫升。
(4)对病死鹅要深埋或焚烧,对感染场地要彻底消毒。
②治疗(1)对已发病雏鹅群作紧急预防注射,每只0.5~1.0毫升小鹅瘟抗血清。
(2)发病雏鹅各注射2~3ml鹅瘟血清治疗,保护率为40~50%,重症病例第二次注射。
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1.主要症状①最急性型:多发生在3~7日龄雏鹅,无前期症状,常昏睡哀弱倒地死亡,病程1天。
②急性型: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8~15日龄雏鹅,雏鹅精神不振,离群,昏睡不食,饮水不减,腹泻,排淡黄色、绿色、灰白色样的稀便,常混有气泡,恶臭味。
病鹅呼吸力大,鼻腔排出少量液体分泌物,结束色暗,腿瘫无法站立、抽搐和死亡,3-5天。
③慢性型:多发于15日龄雏鹅,精神萎顿、腹泻,常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2.防治措施①免疫接种:种鹅产蛋前注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小鹅瘟二联弱毒苗,作二次免疫,在5~6个月内可使后代雏鹅获得母源抗体保护,不发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和小鹅瘟,是预防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最有效方法。
鹅常见疾病与防治措施

Common Diseases of Goose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PAN Zexu (Aquatic Animal Husbandry Veterinary Station,Guangpo Town,Gangkou District,
Fangchenggang Guangxi 538000,China)
1周龄内的雏鹅患小鹅瘟后无任何明显症状,但会 突然死亡。部分雏鹅表现出精神不振,并在数小时后倒 地,两腿划动而死[1]。因小鹅瘟死亡的雏鹅喙端、爪尖 发绀。小鹅瘟在鹅群中具有较快的感染速度,能在数天 内蔓延至整个鹅群,病死率可达95%~100%;对于周
龄1~2周的小鹅,患病后出现少食、精神不振或不适等 现象,患病初期小鹅虽有采食动作,但无法吞下草料, 并逐渐出现打瞌睡、呼吸困难、甩头及拒食等问题,情 况严重时,雏鹅不仅鼻腔内流出黏稠分泌物,且排出淡 黄色含有气泡或纤维碎片的粪便。患有小鹅瘟的雏鹅喙 末端与脚蹼色泽明显加重,并发绀。死亡之前,多数雏 鹅头触地、两脚麻痹。处在上述周龄的雏鹅病程普遍为 1~2 d;超过3周龄的鹅,表现出行动缓慢、消瘦、缩 头、精神不振及厌食等现象。在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的情 况下,多数鹅在短时间内康复,但生长速度受到不良影 响。病鹅的消化道出现转变,尤其是小肠后段,靠近回 盲部的区域出现膨大、变硬的现象。解剖时,发现形状 类似香肠样栓子,造成肠腔堵塞。多数病鹅的胆囊出现 扩张现象,充满暗绿色胆汁,且胰腺与脾脏充血,部分 雏鹅的胰腺与脾脏存在坏死点。 1.2 鹅感冒
0 引言
在养鹅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鹅常见疾病的预防逐 渐受到养殖户关注。分析鹅的饲养管理现状,发现存在 许多问题,无法对疾病进行有效防控,导致养鹅业长远 发展受到不良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对鹅常见 疾病进行分析,了解鹅的常见疾病及症状,并针对疾病 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保证养鹅业健康发展,确 保鹅肉的食品质量安全。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X u m u s h o u y i 一、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介绍雏鹅新型病毒肠炎是一种雏鹅高发性传染病,由于传染源是一种腺病毒,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和传染性极高。
特别是!"日以内的雏鹅很容易受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威胁,发病率为#$%以上,有时甚至能够达到&'"%,这种高发的雏鹅疾病经常会造成雏鹅大量死亡。
而且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在发病时间上没有明确的限制,不论春夏或者秋冬,还是雨季或者雪季,都会出现雏鹅新型病毒肠炎的发生。
在发病的临床现象上来看,和小鹅瘟有很相似的地方,经常被误诊,导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并没有达到治疗效果而死亡。
而且雏鹅新型病毒肠炎的传播速度很快,在出现一个病例时,很快就会蔓延整个养殖场,给养殖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正因为这种情况,很多研究人员对雏鹅新型病毒肠炎进行了多项研究,最终对这种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也找到了相应的防治方法,有效的控制了雏鹅新型病毒肠炎的发生,并且也提高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症状由于雏鹅新型病毒肠炎主要发生于!"日龄内的雏鹅,这阶段的雏鹅还是在幼鹅期,抵抗力还是比较弱的,得病的几率比较高。
经常表现为小肠出血,坏死性炎肠炎,而且疾病的传染率极高,导致发生这种疾病的养殖场的雏鹅基本都会发病,并且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雏鹅新型病毒肠炎基本是可以分为三个发病类型,这三个发病类型分别是急性型、最急性型和慢性型。
而且每种类型的情况是不同的,下面简单的介绍下这三种类型。
第一种急性型。
这种雏鹅新型病毒肠炎的高发阶段都是在八天到十五天的雏鹅,在雏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而且食欲明显下降。
在发病时雏鹅会产生腹泻的行为,而且粪便中常常带有青绿色以及灰白色的絮状物,同时也会出现嗜睡的情况,在雏鹅新型病毒肠炎发病(天后,雏鹅出现站不起来的情况,有可能抽搐死亡或者在昏睡中死亡。
第二种最急性型。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分析

187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分析方德龙1 朱中华2,3(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达连河畜牧发展服务中心,黑龙江依兰 154852;2.北方格润黑龙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摘 要: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常见于30日龄内的雏鹅,病因为新型雏鹅腺病毒,该病与小鹅瘟的症状、病理特征有较高相似度,易出现误诊现象。
基于此,文章首先论述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症状及诊断方法,便于养殖户及时发现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然后总结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保障雏鹅健康。
关键词: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高免血清0 引言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在雏鹅养殖中发病率较高,属于急性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
圈舍的器具、病鹅与死鹅的分泌物均会作为传染源,病毒潜伏期通常为3~5d,发病后最快3~5h 内死亡,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等特征,对鹅养殖场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养殖场户可结合雏鹅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
病鹅的症状如下:在发病初期,鹅群活跃度显著降低、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病鹅的叫声不洪亮、嘶哑,双翅下垂、羽毛凌乱;病鹅粪便呈水样。
在发病后期,病鹅食欲废绝,粪便中含有黄绿色或黄白色黏液,行走摇晃,偶尔倒地抽搐,成长速度放缓,体重为正常雏鹅的一半,最终脱水衰竭而亡[1]。
在实验室检查中,可采用以下两类试验:(1)血清学中和试验,应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免疫兔子进行高免血清的制备,如血清琼扩效价不低于1:32,即可通过血清中和试验诊断。
如血清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干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可中和1000LD50病毒,即可判断雏鹅患有新型病毒性肠炎。
(2)雏鹅血清保护试验,选择20只3日龄以内的易感雏鹅为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使20只雏鹅口服1万倍LD50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12h 后,对照组皮下注射0.5ml 生理盐水,实验组皮下注射1ml 高免血清,如发现对照组所有雏鹅均死亡,实验组所有雏鹅均存活,可确诊雏鹅患有新型病毒性肠炎。
养殖户应如何预防和控制家禽鹅感染病毒性肠炎

养殖户应如何预防和控制家禽鹅感染病毒性肠炎家禽鹅感染病毒性肠炎是养殖户在养鹅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为了保护家禽鹅的健康,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肠炎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户应如何预防和控制家禽鹅感染病毒性肠炎的方法。
一、了解病毒性肠炎的病原和传播途径1.1 病原:病毒性肠炎主要由病毒引起,常见的病毒有鹅传染性肝炎病毒、鹅冠状病毒等。
1.2 传播途径:病毒性肠炎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病鹅)或间接接触(环境、饲料等)传播。
二、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2.1 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鹅舍,消毒饮水器和饲料槽,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2.2 鹅舍通风:保持鹅舍的良好通风,减少湿度,避免病毒在潮湿环境中滋生和传播。
2.3 防鼠防蛇:加强鹅舍的周边环境管理,防止老鼠和蛇等害兽的侵入,以减少害兽通过鼠粪、蛇毒等途径传播病毒。
三、注重饲养管理3.1 合理饲养密度:严格按照饲养密度要求,避免过度密集饲养,减少病毒在群体中的传播。
3.2 饲料卫生:选用高质量的饲料,并保持饲料的干燥卫生,避免病毒通过饲料传播。
3.3 饮水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器,确保饮水的卫生,减少病毒通过饮水传播。
四、鉴别和隔离病鹅4.1 鉴别病鹅:定期进行病鹅的观察和鉴别,发现有异常症状的鹅要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2 隔离病鹅:将发现异常症状的鹅隔离起来,避免其与健康鹅接触,减少病毒的传播。
五、加强队伍素质培训5.1 技术培训: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病毒性肠炎的预防和控制意识。
5.2 健康检测:定期进行家禽鹅的健康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源,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
5.3 素质提升:加强养殖户的素质教育,提高其良好的饲养管理意识和动物福利意识,减少病毒性肠炎的发生。
六、卫生防疫措施6.1 疫苗接种:根据病情和养殖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疫苗进行接种,提高家禽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病毒的几率。
6.2 临床观察:定期对家禽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病情早期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防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正 常雏 鹅 要 轻 1 左 右 。 倍 2 1 最 急性 型 .
炎 .小 肠 粘 膜 有 大 片 发 生 坏 死 脱 落 和
凝 固 ,形 成 栓 子 堵 塞肠 腔 。
和 鸭 瘟 病 毒 ( V) 后 能 够 引起 雏 鹅 DP
桃 体 肿 大 出 血 ,肾 脏 充 血 或 轻 微 出 血 ,
急 性 、慢 性 三 种 类 型 ,症 状 是 精 神 萎 靡 ,食 欲 下 降 、饮 水 量 上 升 , 叫 声 嘶
哑 ,羽 毛 松 乱 ,两 翅 下 垂 ,嗜 睡 ;发
0
病 初 期 排 白色 粪 便 ,后 期 拉 呈 水 样 黄 色 或 绿 色 粪 便 ,病 鹅 行 走 摇 晃 或 站 立 不 稳 .或 蹲 伏 甚 至 瘫 痪 . 间 隙 性 倒 地
作 者 简介 :王 加 力 (9 39 , 男 , 苗族 , 贵 州省 遵 义 市务 川 仡 佬 族 苗 族 自治 县 人 ,大 专 ,助 理 畜 牧 师 , 17 .一)
瓜 蔫事基
层 畜 牧 兽 医技 术 推 广 工 作 。
用 “ 鹅 新 型病 毒 性肠 炎 弱 毒 疫苗 ” 锥 口服 进 行 免 疫 。 对 出 壳 1 日龄 雏 鹅 .
6 小 结
应用 “ 鹅新 型 毒 性肠 炎 高 免 血清 ” 雏 皮 下 注射 05毫 升 ,应 用 “ 鹅 新 型 病 . 雏
毒 性 肠 炎 一 鹅 瘟 二 联 高 免 血 清 ” 皮 下 小
应 用 青 霉 素 V 钾 粉 饮 水 . 剂 量 青 霉 素 V钾 粉 1 g加 水 2 0 0 0毫 升 , 自 由 饮 水 .连用 5天 。
5 1 预 防 .
感 染 发 病 的 一 种 新 的 禽 腺 病 毒 . 于
19 9 3年 由 四 川 农 业 大 学 程 安 春 在 四 川 省 内 首 次 发 现 . 且 于 19 9 8年 首 次 报 道 ,是 雏 鹅 的 一 种 卡 他 性 、 出 血 性 、
纤 维 性 渗 出及 坏 死 性 肠 炎 。其 临 床 症 状 和 病 理 变 化 与 小 鹩 瘟 、 鹅 副 粘 病 毒 病 非 常相 似 。 通 过 对 该 病 的 病 毒 分 离 、
千 克 。公 番 鸭 与 母 家 鸭 杂 交 产 生 第 一
是 要 选 择 抗 病 力 强 、适 应 性 广
的 品 种 :二 是 要 选 择 耐 水 性 好 、 行 动 灵 敏 、 浑 水 效 果 好 的 品 种 : i是 要 选 择 野 食 能 力 强 . 除 虫 、除 草 能 力 强 的
质 细 嫩 紧 密 ,食 之 酥 、香 回味 无 穷 。
1 选 择 适 于稻 田放 养 的 鸭 品 种 稻 田养 鸭 是 一 种 粗 放 的 饲 养 方 式 , 受 自 然 因 素 的 影 响 大 .更 接 近 于 野 生 状 态 ,因 此 ,在 选 择 鸭 品 种 时 , 重 点
关 键 词 :稻 田养 鸭 ; 育雏 ;稻 田准 备 ;
E龄 越 小 易 感 性 越 高 ,传 播 广 , 发 病 t
率 和 死 亡 率 均 很 高 , 是 较 难 控 制 的 病
医 一
病 程 时 间 的 延 长 , 栓 子 越 来 越 长 , 有
的 可 达 3 e 以 上 . 直 径 可 达 05 0r a .—
毒性传染病。
2 主 要症 状
水 源 管 理 :补 饲 ;鸭 病 防 治
考 虑 生 命 力 旺 盛 ,适 应 性 广 ,耐 粗 饲 , 务 川 仡 佬 族 苗 族 自治 县 黄 都 镇 是 务 川 的 粮 仓 ,黄 都 大 坝 所 产 大 米 由 于 I 质 优 味 美 .享 誉 黔 北 。 务 川 仡 佬 族 苗 族 自治 县 有 “ 塘 j 坝 ,赶 不 上 黄 都 牛 三
代 杂 种 ,通 称 半 番 鸭 ,生 长 快 ,体 型 大 ,肉质 好 ,生 活 力 强 但无 繁殖 能 力 。
13 蛋 用 品 种 .
好 , 森 林 覆 盖 率 高 ,黄 都 河 一 年 四 季 水 量 充 足 .水 质 清 洁 .将 黄 都 大 坝 的
品种 。 四是要 产 蛋期 早 、产 出率 高 、
在 较 好 的 饲 养 管理 下 ,5 ~ 0 日龄 O6 体 重 达 25 克 左 右 , 经填 肥 后 体 重 可 .千 达 3千 克 。 1 . 澳 洲 狄 高 鸭 .2 2 生 长 发 育 快 ,饲 养 8周 体 重 可 在
35千 克 。 . 12- 樱 桃 谷 鸭 .3
保 护 了 生态 环境 ,又 节省 了工 本 费 , 生产 出的 粮 食 属 无公 害食 品 ,同 时 又 育 肥 了鸭 子 . 经 济 效 益 和 生 态 效 益 极 显 著 ,是 农 村值 得 大力 推 广 的 一种 技 术 。
姜
红
陈 玉侠 速吉林省 通榆县乌 兰花镇 畜牧兽鹅 一 展 白鹅 产 业 .从 外 地 引 进 大 批 医站 发
雏 ,并 在 养 鹅 大 户 中 出 现 雏 鹅 病 毒 性
肠 炎 ,经 济 损 失 严 重 ,2 0 0 8年 至 2 1 01
2 3 慢 性 型 -
伟
闫
多发生于 1 5日龄 以 后 的 雏 鹅 . 主
适 合 稻 田放 养 的 优 良品种 。
12 肉 用 品 种 .
殖 。 方 法 简 单 ,容 易 掌 握 , 既 可 避 免
稻 田 施 用 农 药 , 减 少稻 田 农 药 污 染 ,
12 1 北 京 鸭 ..
养 的 鸭 作 为 原 材 料 制 作 而 成 ,板 鸭 色
香 味 俱 全 . 外 型 饱 满 ,体 肥 皮 白 , 肉
生 其 它 细 菌 感 染 ,故 在 应 用 血 清 治 疗
的 同 时 ,应 当 采 用 相 应 的 药 物 进 行 辅 助 治疗 。
盐类 ) ,预 防饮 水 消 毒 按 1 5 0 2 0 :1 0 ~ 5 0 倍 水 稀 释 。疾 病 流 行 期 间饮 水 消 毒 按 1 5 :7 0倍 水 稀 释 , 预 防 体 外 消 毒 喷 雾 按 l 0 :5 0倍 水 稀 释 。
鸡 尸 脱 水 、 严 重 营 养 不 良 .病 变
特 点 主 要 在 肠 道 ,各 小 肠 段 明 显 充 血
1 ~ 8 日龄 达 到 高 峰 ,死 亡 率 可 达 3 ~ 01 O
8 %,甚 至 1 0 。1 日龄 以后 发 病 死 0 0% 0
和 出血 ,粘 膜 肿 胀 ,粘 液 增 多 。 小 肠 后 段 出 现 包 裹 有 淡 黄 色 假 膜 的凝 固性 栓 子 , 类 似 “ 肠 样 ” 病 变 ( 小 鹅 香 与
瘟相似 ) ,最初 这 种 栓 子 直 径 较 小 ,大 约 直 径 O2 r , 长 度 可 达 l e .e a O m。 随 着
亡 的 雏 鹅 有 6 ~ O 的病 例 在 盲 肠 至 十 0 8%
二 指 肠 肠 段 出 现 典 型 的类 似 于 小 鹅 瘟
的 “ 肠 样 ” 病 变 。 该 病 是 诸 多 雏 鹅 香 传 染 病 中 危 害 较 严 重 的疫 病 .特 点 是
要 表 现 为精 神 委 靡 , 消 瘦 . 间 歇 性 腹
忠
剥、
年 本病 尤 为 严 重 。
1 流 行 特 点
泻 .最 后 因 消 瘦 、营 养 不 良 和 衰 竭 而 死 亡 ,部 分 幸存 者 生 长 发 育 不 良。
3 剖检 变化
树 东
该 病主要发生于 3 3 0日龄 以 内 的 雏 鹅 。3 日龄 发 病 ,5 日龄 开 始 死 亡 ,
多 发 生 在 3 7 日龄 .往 往 没 有 前 — 期 症 状 ,一 旦 出 现 症 状 即 极 度 衰 弱 、 昏 睡 , 临 死 前 倒 地 乱 划 ,迅 速 死 亡 , 病程几小时至 1 。 天
22 急 性 型 .
一
鹅 副 粘 病 毒 :病 变 特 征 是 食 道 末
端 腺 胃 及 与 之 相 连 的 肌 胃起 端 粘 膜 肿 胀 、糜 烂 ,极 易 剥 离 。 5 防治 措 施
死前 两 腿麻 痹 不能 站 立 , 以喙 触 地 ,
关 于雏鹅新型病毒性 肠炎防治的探讨
关 键词 :雏鹅 ;新型 病毒 ;肠 炎 ;防治
昏睡 而 死 , 或 临 死 前 出 现 抽 搐 ,病 程
一 吉林 省 白城 县开通镇 畜牧兽 ~ 近 些 年 吉 林省通榆 地 区通 榆 县 快 3 5天 。
鉴 定 、病 原 学特 性 的研 究 。 证 明 了雏
但 饮 水 不 减 少 :腹 泻 ,排 出 淡 黄 绿 色 、
鹅 新型病 毒性 肠是 由雏鹅 的一种 新 的
腺 病 毒 引 起 的 、 不 同 于 小 鹅 瘟 的 新 传
染病 。
灰 白 色 或 蛋 清 一 样 的 稀 便 ,常 混 有 气 泡 , 恶 臭 ; 呼 吸 困 难 ,鼻 孔 流 出 浆 液 性 分 泌 物 . 喙 端 及 边 缘 色 泽 变 暗
种 鹅 免 疫 :应 用 “ 鹅 新 型 病 毒 雏 性肠炎 一 鹅 瘟二联 弱毒疫 苗 ” 小 ,进 行 两 次 免 疫 。 雏 鹅 免 疫 : 雏 鹅 1 日龄 使
神 沉郁 ,食 欲减 退 。随 病情 的发 展 , 病 鹅 掉 群 ,行 动 迟 缓 , 嗜 睡 不 采 食 ,
1 4 圈叵团圆圈 217 3 02 .
l 黪 囊 l
l 饲养管理
稻 田养 鸭技 术要点
王加 力 ( 州省遵 义 市务 川仡佬 族 苗族 自治县 黄都 镇农 业服 务 中心 5 4 0 ) 贵 6 3 0
王 治责 田雄 ( 州省遵 义 市务川仡 佬 族苗族 自治县农 牧局 54 0 ) 贵 6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