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在校生人数统计

合集下载

2023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23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23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2023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一、调查方式及范围: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针对各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1、毕业生就业环境:据统计今年,中国将有6__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

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2__万,可预计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__万,而__年这一特殊的年间我们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

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

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

往年__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

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就业现状:1就业单位性质流向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现在就业形势开始冲击传统观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不重学历重技术”,“不选本科选专科”。

从目前很多高分考生开始选高职来看,说明家长和学生的观念已经开始慢慢改变。

在本科院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市场化,更符合当前就业形势,为专科层次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但是近期特别是今年以来人们更加不注重学历的,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了学技术,或是直接就业。

2、热门专业与需求形式:从—x月中旬毕业生行业就业情况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大行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

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5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0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

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2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3%。

常住人口出生率8.93%。

,死亡率4.52%。

,自然增长率4.41%。

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89人,比上年末增加28人。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1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8万人。

二综合经济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4352.3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4986.5亿元,增长7.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21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5052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8:22.7:76.5变为0.8:22.3:76.9。

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406.7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与上年持平。

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811.8亿元,增长10.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财政: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其中,增值税574.9亿元,增长83.1%;营业税1034.8亿元,下降10.2%;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802.1亿元和333.8亿元,分别增长6.6%和18.6%。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170.2亿元,增长13.2%。

4.附:年度高校统计主要数据情况一览表

4.附:年度高校统计主要数据情况一览表
近三年高校统计主要数据情况一览表
招生数
1.总体招生数 2.分项招生类型数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在 校 生 1.总体在校生数

2.分项招生类型的在校生数
一年级
学生 情况
分 年 级 二年级 在校生 三年级
四年级
预计毕业生数
上学年授予学位数
上学年毕业生数
学生党员数
共青团员数
教职工数
生师比
专任教师数
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人数
专任教师中副高级职称人数
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人数
专任教师中初级职称人数
教师 情况
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数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聘请校外教师
行政人员 教辅人员
辅导员
心理咨询人员 工勤人员 教工党员 专任教师接收培训情况 专任教师中教工党员数 占地面积
办 学 教辅用房
条 件 行政办公用房 情况 生均教辅行政用房
生活用房
纸质图书 生均图书机数 教学用计算机台数
情况 语音实验室座位数
多媒体教室座位数
固定资产总值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

北京市属高校解析

北京市属高校解析

北京市属高校作为在京招生大户,众多高校到底相对实力如何,报考谁四年以后可以物超所值,一龙生百子,到底谁是亲儿子,谁被日常无视,适逢出分为大家例行分析总结。

19——20年北京市属高校发展有几个关键词构成在管理层面:本科审核评估,市属高校分类办学十四五计划编制独立学院转设高校疏解在学科层面:双万计划,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新一波博士点申报本科审核评估:是从17年10月起到19年6月结束的大工程,是以突出内涵建设,强化办学合理定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

也促使了各个市属高校“以本为本”的建设。

市属高校分类办学:分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三类,分别代表了不同发展方向,2020年5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正式对各高校重新分层。

十四五计划编制:2020年是各高校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定制之年,即将步入高校的学子们未来的学校会如何发展,是会蒸蒸日上还是止步不前。

独立学院转设:在2020年根据相关政策独立学院可能要面临全部转设问题,但在京独立学院普遍面临办学空间不足的特殊情况,未来发展波动几率较大,要认真筛选。

高校疏解:是一个执行了小十年的项目,是将城区的高校疏解到郊区,疏解的高校会获得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以及经济上的实质支持,毕竟搞基建学校需要有资金,而富有的高校发展情况自然好。

然而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院校并没有因疏解而迁走,城区的校区只是作为研究生院继续存在。

唯一例外的是吉利学院整体迁出北京不再招普通批,艺术类需要去四川上学的情况,当然这点影响主要是成绩在本科线下补录的同学。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名单:每个专业建设五年,2017年和2019年分两批开展了“重点建设一流专业”遴选工作。

共遴选出100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每个专业最高可获3000万元支持。

双万计划:即国家和地方一流专业建学科2019年至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2019年北京市属高校共获批8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54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虽然被坊间戏称为安慰奖,但是毕竟市属高校只有三所一流学科高校,分别是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教育部二〇一五年八月引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充分发挥教育统计工作对教育管理、科学决策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教育部组织专家对1991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试行)》进行了修订。

修订工作广泛征求了教育部各司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以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对监测指标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测算验证。

本次修订更加关注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监测教育发展的需要,参照国际教育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结合新修订的教育统计报表,在原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删减了部分陈旧指标,新增了教育信息化、学生体质健康、学校安全以及教师培训等相关指标。

同时,修订了部分指标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指标定义、适用范围和数据来源。

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分为五类102项,与修订前的指标体系相比,保留原指标9项,修订原指标18项,新增指标75项;修订后的指标有12项为国际组织的常用教育指标,如毛入学率、净入学率等;有9项借鉴了国际教育指标,并基于我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如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等。

本指标体系可用于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开展教育事业发展监测与评价工作。

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使用。

说明1.指标体系中,城乡划分参照国家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将城乡分为三大类,即城区(含主城区、城乡结合部)、镇区(含镇中心区、镇乡结合区、特殊区域)、乡村(含乡中心区、村庄)。

同时,若无特殊说明,指标中农村指大农村(镇区+乡村)。

2.指标体系中,若无特殊说明,幼儿园指独立设置幼儿园;小学指普通小学;初中包括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含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指按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并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机构),包括调整后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和成人中专等,未含技工学校。

中国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是哪几所大学,有多少人?

中国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是哪几所大学,有多少人?

中国在校⽣⼈数最多的⼤学是哪⼏所⼤学,有多少⼈?中国在校⽣⼈数最多的⼤学是哪⼏所,有多少⼈,⽬前,全国⾼考平均录取率超过了80%,意味每年900多万⾼考考⽣,录取700多万⼈。

两年前的数据表明,全国各类⾼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00万⼈,⾼等教育⽑⼊学率达到42.7%。

充分说明,中国⼤学的在校⽣的数量⽇益剧增。

中国内陆有近3000所⾼校,1000多所本科类型的⾼校,但⾼校的规模是不同的。

⾼校格局经过1990年代⼤合并潮之后,形成了若⼲所巨⽆霸式的⼤学。

例如郑州⼤学,每年招收本科⽣规模超过了10000⼈,在校⽣总数超过了7万⼈,不仅是中国在校⽣⼈数最多的⼤学,同时也是全世界在校⽣⼈数最多的⼤学。

吉林⼤学每年招收本科⽣的⼈数也接近10000⼈了,在校⽣也达到了70000余⼈。

⼭东⼤学在校⽣规模超过了60000⼈。

中国985⼤学不少⽬前在缩减本科⽣招⽣规模,⼀般在3000⼈左右。

最少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学,长期稳定1800⼈。

⽽郑州⼤学、吉林⼤学和⼭东⼤学的招⽣规模是这些招⽣⼈数少⼤学的3-5倍。

查了⼀下资料,中国有不少巨⽆霸级⼤学,⽐如著名的⼭川吉(⼭东⼤学,四川⼤学,吉林⼤学)等,有不少⼤学的在校⽣⼈数超过5万⼈,6万⼈甚⾄7万⼈。

但⽹上各种资料的统计数据相差甚⼤,所以特意查看了各所⼤学官⽹数据,以下各个学校的在校⽣数据均源⾃学校官⽹,应当是⽐较可信的。

在校⽣⼈数最多的⼤学如下:1:郑州⼤学:在校⽣7.5万余⼈,其中本科⽣5.4万余⼈,研究⽣1.9万余⼈(包含了部⾮全⽇制研究⽣,但未查到⾮全⽇制研究⽣有多少⼈),留学⽣2000余⼈。

郑州⼤学,211⼯程,双⼀流世界⼀流⼤学建设⾼校,创建于1928年,2007年由原郑州⼤学,郑州⼯业⼤学,河南医科⼤学等⾼校合并⽽成。

2:吉林⼤学,在校⽣71920⼈,其中本科⽣41953⼈,硕⼠⽣18094⼈,博⼠⽣7955⼈,专科⽣1614⼈,留学⽣2304⼈。

吉林⼤学,创始于1946年。

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

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

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文/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李登峰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最近对北京8所大学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这8所大学的学生管理部门及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教育职能部门进行了专访。

下面是专题调查报告的摘要。

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状况高校贫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以上。

根据被调查学生的情况和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意见,首都高校中,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大学生可视为贫困大学生,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

98.5%的调查和走访对象认为高校确实存在贫困生现象;39.2%的普通学生和66%的贫困学生认为本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以上,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也认可这一比率。

首都现有各类高校67所,在校学生23万名,按上述比率推算,约有3万多名学生为贫困生。

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父母下岗是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成为贫困生新的主要原因。

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又有57.6%的学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

调查表明,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因属"边远地区"的占71.7%、"经济落后地区"的占37.7%,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2%,因"自然灾害"的占14.7%,因"家庭成员下岗"的占8.9%。

这表明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齐不发达地区。

近年来城镇居民中下岗人员的大幅度增加,使部分城镇家庭的大学生也面临交不起学费和没有生活费的困扰,这一数字正呈上升趋势。

贫困生花费与学生平均花费存在较大差距。

从今年北京地区高校公布的收费标准看,一个大学生每年学杂费以2000元加上每年300-500元的住宿费,年总费用约2300-2500元,4年下来,约为1万元,而每个大学生每月的基本生活费(包括其他消费)在300-400元左右,每年在校10个月计算,四年就是1.2万-1.6万元。

2017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共92所)

2017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共92所)

2017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共92所)
6月14日,教育部官方网站最新发布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比去年增加35所。

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去年增加36所(独立学院比去年减少1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比去年减少1所。

全国31个省份中,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教育资源较发达,江苏省高校数量达到167所;而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匮乏,西藏高校数量最少,只有7所;北京、上海、湖北、湖南等省份教育资源相对发达。

北京92所高校,其中本科67所。

211大学23所。

985院校所。

红色字体为211大学。

红色字体+黄色底色为985大学。

蓝色底色为专科院校。

绿色底色为民办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工业大学 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经贸职业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大方正软件职业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汇佳职业学院 中国央美术学院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锡华国际经贸职业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外交学院 电子科技学院 清华大学 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相加人数
2000 26209
5000 12400
5000 7768 3250 25622 2000 20040 3000 14000 12000 1000 5000 3031 1200 2500 4000 1769 1999 1500 27000 4770 876646
在校生人数 29617 7400 20049 9000 21042 7100 21483 9466 10127 5200 12008 7000 8500 7381 16000 4172 14900 10436 18390 7000 20633 1744 16160 2200 19000 1550 6907 3100 10971 4000 11100 26000 15000 4000 21325 6000 33000 12000 13000 14000 7000 8900 3234 3000 9816 3000 40077 5600 39000 24000 18000 6000 29000
学校 北京大学 服装学院 人民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交通大学 机械工业学院 科技大学 印刷学院 石油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地质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 矿业大学 农学院 邮电大学 首都体育学院 化工大学 第二外国语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物资学院 林业大学 中国音乐学院 中医院大学 中国戏曲学院 师范大学 舞蹈学院 外国语大学 电影学院 语言大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城市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 中华女子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青年政治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 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大学 政法职业学院 理工大学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航空航天大学 吉利大学 工商大学 农业职业学院 联合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