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协物流园区规划案例:重庆两江新区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终word版本
重庆市物流规划设计共42页文档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2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物流园区是为了满足城市物流需求而建设的综合性园区。
其规划设计方案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选址:优先选择靠近主要交通干线和交通枢纽的地点,方便货物进出园区。
同时要考虑到园区周边环境和基础设施是否完善。
2. 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包括各类建筑物、道路、停车场等。
园区应根据需求确定建筑物类型和用途,例如货运大楼、仓库、配送中心等。
3. 道路网络:建立完善的道路网络,包括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
主要道路应宽敞平整,以适应大型货车的通行。
同时要设计合理的停车场和卸货区,方便货物的装卸和中转。
4. 设施设备:园区应配备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包括货物跟踪系统、货物分拣设备、安全监控设备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5. 绿化环境:园区宜设立绿化带和景观绿地,提供员工休息的场所。
同时要合理规划排水系统,确保园区的排水畅通和防水能力。
6. 管理与安全:园区应设立管理机构,负责园区的规划与管理。
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货物和园区的安全。
可以采取安保人员和监控系统等措施。
7. 环境保护:园区规划设计应遵循环境保护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噪音和污染物的排放。
可以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雨水收集系统等。
8. 产业链配套:园区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物流产业链的需求,提供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
例如物流信息平台、金融服务、物流培训机构等。
总之,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应全面考虑交通、土地利用、设施设备、绿化环境、管理与安全、环境保护和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的需求。
只有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才能设计出高效、宜居、环保的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规划方案

1.提升地区物流业整体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
4.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实现园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某地区物流园区提供指导,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遵循合法合规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地区物流业的典范。
2.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3.推广绿色物流理念,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4.提升园区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业务智能化、协同化。
三、规划原则
1.合法合规:确保规划方案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要求。
2.实用性:紧密结合实际需求,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可行性和实用性。
3.创新性:引入先进物流理念和技术,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2.优化物流园区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3.构建绿色、环保、安全的物流园区,降低物流成本。
4.提升物流园区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业务高效协同。
三、规划原则
1.合法合规原则:确保规划方案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要求。
2.实用性原则:充分考虑物流园区实际需求,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可行性。
3.创新性原则:引入先进的物流理念和技术,提高物流园区竞争力。
-信息服务区:构建信息化平台,实现物流业务在线办理。
-生活配套区:提供员工住宿、餐饮、娱乐等生活服务。
2.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优化园区与周边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铁路的连接,提高园区对外交通的便捷性。
-内部交通:合理规划园区内部道路,实现人、车、货分流,提高园区通行效率。
3.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体现现代物流特色,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4.环保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物流园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中规院课件

钱江新城CBD:占地约4平方公里
浐灞生态商务区:包含总部经济区、金融核心区、贸易会展中心和世园会服务配套
金融中心拓展:CBD东扩、金融街西拓 金融后台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区、丰台新兴金融区,海淀稻香湖
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 百万吨乙烯和千万吨炼油 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
空客A320中国总装厂 京粮集团天津临港粮油产业基地 中石油百万立方米商业原油储备库 中船重工天津临港造修船基地 中航直升机总装厂
商贸项目
创新项目
服务项目
产业项目
1.2 转型时期的国家特区和中心城市
*
于家堡商务区
空客组装基地
中澳皇家游艇城
中新生态城
于家堡商务区
东丽湖 高端社区
大飞机 项目
长征火箭制造基地
海河中游文化和 行政中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澳皇家游艇城
中新生态城
于家堡商务区
东丽湖 高端社区
大飞机 项目
长征火箭制造基地
海河中游文化和 行政中心
*
北京
广州
杭州
西安
中关村扩区:向海淀山后地区教育基地和科技园区
兴建广州科学城 打造大学城和国际生物岛 中新知识城项目落地
迪斯尼
浦东机场
市中心
12km
世博会
20km
30km
空间结构的调整:工业职能从黄浦江一线向滨海的全面转移,滨江及纵深拓展带上高端服务、高端消费和研发创新功能的强化。
1.2 转型时期的国家特区和中心城市
周康
惠南新市镇
临港产业城
空港城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__全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全面解读) 2010年6月19日摘要: 市长黄奇帆认为,就目前重庆金融业的增速和辐射力来看,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既有现实可行性,又有长远的前瞻性。
国家批准重庆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优先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
+ |, Y+ l+ t% Y9 h两江新区全球贸易版图重庆两江新区区位图两江新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H0 Y- U3 Z6 q/ a* _/ ]9 W8 @7 X8 o% q. G新定位! Q" u: Y. g, w) \' A/ [6 v●城乡统筹先行区! ?6 y7 m* k$ S6 d& q9 t- P0 i; K9 `" I' `/ P重庆市将按照统筹城乡的基本要求,争取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民工制度建设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的先行区。
解读: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发《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重庆重任在肩,如何“啃”掉这个骨头,需要政策改革。
! l$ u+ _) h7 J# \/ ^/ K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实施,需要先在一个区域进行试验,以便为大面积的政策展开提供示范,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应该承担起这个职责。
: F- `/ ]! ~- }$ p7 ?“城乡统筹必须依靠城市化来推动,两江新区的设置,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承接东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也就是说两江新区能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这是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统筹的现实路径选择。
”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说。
9 ~/ `' M/ Y7 B3 B4 d' u! W$ l●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 _. v2 g. B# T9 L% a1 q) i/ @9 c7 o4 e! X3 O两江新区将作为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构架现代产业体系,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集中打造鱼石片区万亿工业基地,建成西部会展中心,形成西部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庆物流发展战略分析

重庆物流发展战略论一.重庆物流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1.重庆物流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重庆物流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一是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场K梁见中心;二是提高物流在重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重庆现代物流中心重在区域型,即西南地区、长江上游、长江流域。
也就是说,重庆物流的发展前景,是要把重庆培育成国内区域型的物流中心。
依托长江经济带,水、公、铁、航空、管道运输并举,完善运输、仓储、配送、包装。
流通加工、电子商务配套的综合物流体系,以畅通“一线两片”(长江、西南、西北),辐射全国、全球,以形成重庆统一开放、四通八达、万商云集、繁荣活跃的商品物流体系,以带动重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2.具体目标(1)建设五个物流基地,形成以五个物流基地为核心的完善的物流布局和层次丰富的物流网络体系。
五个物流基地是:北部新城物流基地、九龙坡物流基地、万州物流基地、涪陵物流基地、沙坪坝物流基地。
北部新城物流基地的功能定位:物资转运型的物流中心。
该基地的港口码头、空港、陆运等,可以实现公路、铁路、水路、空运等运输方式的转换及联运,铁道货运编组站,可以将货物重新组合进人下一阶段的输送。
通过综合物流中心将各城市连接在一起,实现相互直达运输,使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合理分工。
九龙坡物流基地的整部定位:物资销售型的物流中心。
以销售经营为主要目的,以配送为手段的社会化配送中心,为主城区商业网点所需商品实行社会化物资配送。
主要职能是集货、配货、送货。
特。
点是分拣量、配送量较大储存时间较短,与用户有较稳定的配送关系,配送的品种多,能及时处理流通信息和情报。
同时,应配备流通加工职能,对配送的物资进行包装、加工,以利于配送和销售。
万州区物流基地的功能定位:物资转运型的物流中心。
该物流基地可以发挥深水码头、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的交通优势和万州的区位优势,使该物流中心在重庆第二大城市成为重庆的一大窗口和门户,将周边地区的物资特别怪公助〕嫂溺外地,并将外源物资通过中转而发往周边各地。
中物协物流园区规划案例:重庆两江新区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终

案例介绍:重庆两江新区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一、项目背景:国务院于2010年5月5日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是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
两江新区的成立是中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务院明确提出两江新区五大功能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两江新区将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并叠加重庆及西部的优惠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外贸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推进,它将深刻改变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两江新区将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各项资源配置,建设成为功能领先、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建设集约的内陆开放高地。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两江新区着眼于构建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开发开放新模式。
二、项目需求: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支撑和引导作用,创新物产(物流与产业)联动、产城(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发展模式,保证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现有物流存量资源,科学规划未来物流增量资源,优化物流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两江新区物流业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高端化发展;构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物流运营体系,实施高效低碳、绿色环保、高速畅通、成本低廉物流发展战略;支持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挥现代物流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建立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及市场培育,最终将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两江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包括物流业在内的经济社会体系国际竞争力。
两江新区现代产业体系规划

一、规划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两江新区作为重庆市的重要发展引擎,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使命。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两江新区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目标1. 总体目标:到2027年,两江新区将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创新驱动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内陆开放高地和绿色低碳示范区。
2. 具体目标:(1)产业结构优化:高端制造业占比达到50%以上,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45%以上,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
(2)产业规模扩大: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万亿元,创新驱动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
(3)创新能力提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
(4)绿色发展:单位GDP能耗下降15%,森林覆盖率提高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
三、产业发展方向1. 高端制造业(1)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以长安、赛力斯等龙头企业为核心,重点发展高集成度、高功率密度、高电压电机电控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系统级集成,车规级芯片、感知通信等关键功能件。
(2)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以京东方、康佳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领域。
(3)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智能控制等。
(4)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以博世、西门子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机器人、数控机床、工业软件等领域。
2. 现代服务业(1)国际消费: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解放碑商圈等为核心,打造高端购物、休闲、娱乐等消费业态。
(2)现代金融:以重庆两江新区金融中心为核心,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业态。
(3)数字贸易:以两江新区数字贸易产业园为核心,发展跨境电商、数字内容、数字物流等业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介绍:重庆两江新区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
一、项目背景:
国务院于2010年5月5日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是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
两江新区的成立是中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务院明确提出两江新区五大功能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两江新区将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并叠加重庆及西部的优惠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外贸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推进,它将深刻改变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两江新区将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各项资源配置,建设成为功能领先、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建设集约的内陆开放高地。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两江新区着眼于构建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内陆开发开放新模式。
二、项目需求:
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支撑和引导作用,创新物产(物流与产业)联动、产城(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发展模式,保证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现有物流存量资源,科学规划未来物流增量资源,优化物流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两江新区物流业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高端化发展;构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物流运营体系,实施高效低碳、绿色环保、高速畅通、成本低廉物流发展战略;支持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挥现代物流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建立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及市场培育,最终将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两江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包括物流业在内的经济社会体系国际竞争力。
三、项目实施:
1、项目调研。
本着内外结合、生产和流通紧密结合、规划与运营紧密结合、规模化与集约化相结合,项目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包括对重庆市、两江新区管委会、两江集团及其下属各个部门、鱼复工业园、寸滩港、果园港、重庆机场的访谈调研等,并且进行了两次补充调研。
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发展定位,预测发展规模,规划物流空间结构、物流通道、物流用地、物流节点体系,安排建设发展时序,提出政策措施与建议,形成报告文稿。
四、项目成果:
1、发展战略定位:
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国家十大振兴产业部署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两江新区在新亚欧大陆桥上的国际枢纽区位优势、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及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优势,将两江新区打造成为辐射亚欧、联动我国东西部、引领工商贸发展的现代国际物流枢纽和物流运营中心,把两江新区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引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行区和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的核心产业,成为带动两江新区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2、发展规模:
2020年两江新区的GDP达到64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到GDP的8%,两江新区的物流业增加值达到510亿元,成为两江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两江新区内部的物流服务占到40%,实现的物流业增加值为200亿元;区域性公共物流服务占到60%,实现的物流业增加值为310亿元。
3、物流空间结构规划:
两江新区物流产业总体空间布局为:“两区、三核”。
两区:综合物流核心区,国际物流发展区。
三核:果园港物流发展核,机场和空港保税港区、寸滩保税港区物流发展核。
4、物流通道规划:
外部通道:两江新区物流对外运输方式齐全,实现水、陆、空网络纵横大格局。
公路以渝宜高速和外环高速为轴线,辐射大西南地区。
铁路以渝利线(渝万
线)、渝怀线以及东北环线为依托,在两江新区范围内形成通畅的铁路网络,果园港紧邻长江实现河海联运,江北国际机场占据连接中国西部与中部的优越地理位置,能够发挥承东启西,承南启北的作用。
内部通道:龙盛片区货运通道主要承担产业连接、物流集散功能,规划“五横五纵”物流通道;水土片区产业布局主要以云计算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端研发产业为主,规划“四横四纵”物流通道。
5、物流用地规划
综合枢纽物流用地、产业物流用地、综合商贸物流用地重点布局在龙盛片区,国际贸易物流用地重点布局在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水土片区适当布局产业物流用地和城市配送型商贸物流用地。
综合运输枢纽型物流用地为依托果园港、鱼嘴铁路站开展多式联运、港口物流、铁路物流、区域中转型物流服务功能,主要布局在果园港后方及鱼嘴铁路站两个片区。
产业物流用地定位服务于为两江新区、重庆乃至区域范围内的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低空、医药等产业的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所涉及的各项物流作业提供合理的空间,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综合商贸物流用地依托两江新区产业优势,吸引大型高端、国际化的专业化产业带动力强的第三方商贸物流机构入驻,构建仓储、加工、配送等服务设施来满足客户所需的现代化综合物流服务。
国际贸易物流用地的布局规划依托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国际物流条件,预留空港周边3000亩用地用于发展国际贸易物流产业。
6、物流节点体系规划:
龙盛片区布局的节点空间格局根据综合运输枢纽物流用地、产业物流用地、综合商贸物流用地布局相应物流节点。
综合运输枢纽物流节点——“一园、两中心”(果园港综合运输物流园区,多式联运物流中心,鱼嘴铁路物流中心);产业物流节点——“一园、三中心”(制造业配套物流园区,汽车产业物流中心,整车物流中心,高端制造业物流中心);综合商贸物流节点——“一园、四中心”(综合商贸物流园区,四个综合商贸物流中心)。
水土片区节点空间格局为“一基地、一中心”。
其中,“一基地”为物流信息研发总部基地;“一中心”为水土综合配送中心。
两路寸滩保税物流港区布局国际贸易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产业,强化保税物流服务功能。
7、物流交通组织
运用仿真软件,对两江新区未来交通流进行仿真,确定了两江新区交通组织瓶颈,给出物流交通组织建议方案。
8、建设发展时序安排:
两江新区物流空间发展建设时序上的安排要与两江新区物流发展阶段相适应。
两江新区物流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要素集聚阶段、产业构建阶段、创新辐射和区域协同阶段。
五、客户评价:
由我集团公司委托中物协(北京)物流工程设计院承担的《重庆两江新区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现已按照规定要求全部完成。
《规划》范围以龙盛片区和水土片区为重点,涵盖两江新区的其他区域,规划范围面积约178平方公里。
《规划》以《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为指导,以服务于两江新区主导产业的生产和流通为核心,以提升两江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重点,以培育两江新区现代物流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构筑与我国国家级新区相配套的、高水平、高起点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两江新区在新亚欧大陆桥上的国际枢纽区位优势、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及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优势,将两江新区打造成为辐射亚欧、联动我国东西部、引领工商贸发展的现代国际物流枢纽和物流运营中心。
该规划战略定位准确、发展目标符合实际、物流空间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的战略发展指导意义,得到两江新区管委会高层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