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业绩实证研究(DOC 11)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

投资者可以根据基金业绩评价结果, 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以适应市 场变化和基金运作情况。
基金经理评估
投资者可以利用基金业绩评价结果对 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 评估,从而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进行 投资。
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监管政策制定
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基金业绩评价结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管政 策,以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速,基金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基金品 种日益丰富,因此,对基金业绩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基金业绩,可以深入了解基金的投资策略、风险特征和市场表 现,为投资者选择合适的基金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监管部门对基金 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
研究目的与问题
01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证券投资基 金业绩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基金 业绩的影响因素和表现特征。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范围
基金管理机构
基金管理机构可以使用该指标体 系对基金进行业绩评价,以便更 好地了解基金的业绩表现和市场
竞争力。
投资者
投资者可以使用该指标体系对基金 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选择适合自 己的投资标的。
监管机构
监管机构可以使用该指标体系对基 金进行监管和评估,以便更好地维 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02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体 系构建
业绩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01
02
03
代表性
选择的指标应能够全面反 映基金的业绩表现,具有 较高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客观性
指标应基于客观数据和事 实应易于计算和操作, 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 泛应用。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DOC1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DOC11)本文应用国外基金业绩评判中普遍采纳的风险调整指数法、T—M模型和H—M模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进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说明:(1)通过风险调整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总体上优于市场基准组合;(2)我国基金经理的良好业绩是通过一定的证券选择来获得的;(3)几种不同的评判指标对10只基金业绩的排序结果专门相近,而且,即使不考虑风险因素,只依照基金净资产值的涨幅大小进行排序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文献回忆20世纪60年代往常,对投资基金的业绩评判,要紧是依照投资基金单位净资产和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这两个指标来进行的。
但明显基金的投资收益与股票的投资收益一样具有波动性,即具有风险,因此早期不考虑风险因素的基金业绩评判有专门大的缺陷。
美国财务学者特雷诺(Treynor,1965)在《如何评判投资基金的治理》一文中,第一提出一种考虑风险因素的基金业绩评判指标,后人称为“特雷诺指数”。
在财务理论中,衡量投资收益的风险一样采纳两个指标:一是其历史收益率标准差δ,衡量投资收益的总风险;二是其系统性风险系数,即β的估量值。
特雷诺认为,基金治理者通过投资组合应排除所有的非系统性风险,因此特雷诺用单位系统性风险系数所获得的超额收益率来衡量投资基金的业绩。
但夏普(Sharpe,1966)则认为关于治理较好的投资基金,其总风险可能接近于系统性风险,而关于治理不行的投资基金,其总风险可能因非系统性风险不等而相差甚远。
因此夏普用单位总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率即“夏普指数”来评判基金的业绩。
尽管使用不同的风险度量指标,许多国外的实证研究说明,分别采纳特雷诺指数和夏普指数评判基金的治理业绩,结果没有显着的差异。
夏普(1966)考察了1954年到1963年之间34个共同基金的经营业绩,他发觉收益率的要紧差异是源于每个共同基金的费用各不相同,而且,若用夏普指数来衡量的话,则大部分基金的业绩表现都不如道·琼斯工业指数所衡量出的业绩表现。
《2024年基金业绩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范文

《基金业绩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基金投资已成为投资者重要的投资方式之一。
基金业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收益,因此对基金业绩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基金业绩是衡量基金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众多,包括市场环境、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基金的投资策略等。
对基金业绩进行实证研究,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市场动态,把握投资机会,提高投资收益。
同时,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了解基金业绩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投资策略,提高基金的投资能力,从而提升基金的业绩。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历史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基金业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为公开的基金业绩数据及市场环境数据。
四、实证研究结果(一)基金业绩的衡量本文采用收益率作为衡量基金业绩的指标。
收益率越高,说明基金的业绩越好。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基金的收益率受到市场环境、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基金的投资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因素分析1. 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是影响基金业绩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基金的收益率往往较高;在市场行情差的时候,基金的收益率则可能较低。
因此,投资者需要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2. 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对基金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有丰富经验和优秀投资能力的基金经理往往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收益。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可以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经历和业绩。
3. 基金的投资策略: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会影响基金的业绩。
不同的投资策略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特点,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期望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三)影响程度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市场环境对基金业绩的影响程度较大,其次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基金的投资策略。
我国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及实证分析

计算 得考 察 期 内周无 风 险 而 复权 单位 净值 的计 算 步骤 为 : ① 的周收 益率 .
设 首 日的复 权 因子 F 为 1② 如果 K 日 ;
为 净 值 除 权 日, = ・k k F =
超额 收益 率来 评 价基 金业 绩 . 即夏普 指
S ap n e ) 由 于 目前 我 国仍 然 没 有 各 方 公 认 数 ( h r e Id x :
夏普 指数 调 整 的是全 部 风 险 . 够 能
日的复权单 位净值 。
显 然 .复 权 收 益 率 指 标 以 一 定 时
2 研 究方 法
2 0世纪 6 0年代 出现 的资 产组 合选 择理 论 、 资本 资产 定 价 模 型 ( A M) C P 和 股票价 格行 为 三大 金融 理论 . 为基 金 业
我国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及实证分析
邓 双
( 江大学经 济学 院 湖北 荆 州 长 4 42 ) 3 0 5
摘 要 : 择 比 较 成 熟 的 资 本 资 产 定 价 理 论 ( A M 理 论 ) 对 2 0 选 C P , 0 8年 l 2月 2 日~ 0 0年 8月 2 日 2 21 7 间8 6个 交 易 周 的 4 0只 股 票 型 基 金 进 行 业 绩 评 价 . 察 股 票 型 证 券 投 资 基 金 是 否 在 我 国这 种 弱 式 有 效 的 考 市 场 上 表 现 良好 的 盈 利 能 力 和 风 险 水 平 。 关键词 : 票型证 券投 资基金 ; 本 资产定价 理论 : 股 资 实证 分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 8 05 F3 . 9 文献标识 码 : A
此 文采 用一 年期 定期 银 行存 款利 率 本 为无风 险收 益率 根据 中 国人 民银行 提 供 的存 款 利 率 表 .0 6年 8月 至 2 0 20 08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证券投资基金是提高我国资本市场投资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为了有效评估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监督其运作情况,很多研究人员和投资机构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然而,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现有的研究大部分侧重于对基金经理人的研究,忽视了基金公司和基金投资组合的影响。
第二,现有的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忽视了基金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并未在实证研究中加入定性分析的手段,这可能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
第三,现有研究往往忽略了市场环境因素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影响,但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常常会对基金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基金经理人、基金公司、基金投资组合和市场环境因素的综合考察,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预测。
这将对进一步理解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机制和加强基金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基金经理人的个人特征和经验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影响(2) 基金公司的规模、管理能力和投资策略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影响(3) 基金投资组合的质量、风险和投资策略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影响(4) 市场环境因素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影响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对现有的我国和国外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归纳总结相关研究的特点、成果和不足之处。
(2) 实证研究法:在综述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多个代表性的基金,收集其投资组合、管理人员和公司的相关信息,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模型,对基金业绩进行分析。
(3) 数据处理分析法:运用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以获得严谨的研究结果。
基金业绩长期表现的实证研究

基金业绩长期表现的实证研究在投资领域,基金是一种常见的投资工具。
投资者们选择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回报。
然而,基金的表现因众多因素影响,如市场环境、基金经理的能力等。
因此,基金的长期表现一直是投资者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基金的长期表现主要可以通过对其历史回报率进行研究来分析。
过去的表现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在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市场环境的变化。
不同市场环境下,基金的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对基金的长期表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者们通常会选择一定数量的基金样本,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研究人员通常选择基金行业中表现较好的基金作为样本,以期望能够找到一些具有良好长期表现的基金。
通过对基金的历史回报率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基金的表现与市场环境有密切关系。
在牛市中,基金的平均回报率往往较高,而在熊市中则往往较低。
这意味着,市场环境对基金的长期表现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还发现,基金经理的能力也对基金的长期表现起着一定影响。
一些基金经理凭借自己的投资策略和经验,能够在各类市场环境下取得较好的回报率。
然而,也有一些基金经理表现欠佳,回报率较低。
因此,在选择基金时,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基金管理费用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管理费用高的基金往往回报率较低,而管理费用低的基金往往回报率较高。
这是由于管理费用高的基金需要扣除更多的费用,从而降低了投资回报。
虽然有一些研究可以提供参考,但预测基金的长期表现仍然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
过去的表现不能保证未来的结果,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需要基于全面的考虑,而不只是依靠历史回报率。
综上所述,基金的长期表现是一项复杂的研究任务。
研究者们通过对基金的历史回报率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然而,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基金经理的能力差异,预测基金的长期表现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而不仅仅依靠过往的表现。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选择证券投资基金进行投资。
然而,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越来越重视。
如何准确、全面、科学地评价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成为了当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二、研究意义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产品,其业绩评价不仅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也对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和基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如下:1.探讨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为提高基金管理人的投资决策能力提供参考。
2.研究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方法,选取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基金样本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评价方法的效果,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投资建议。
3.针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如何做出合理的业绩评价,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方面入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1.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包括基金业绩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探讨。
2.选取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证券投资基金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基金评价方法的效果,提出适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评价方法。
3.针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如何合理评价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对下一步基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
具体方法包括: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进行案例分析和定性分析,构建适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业绩评价体系。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深入挖掘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构建适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单一类型产品到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从国内资本市场向海外投资市场的拓展等一系列重要变革。
如今,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业绩评价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乏科学的、可靠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基金产品的业绩评价仍然以绝对收益为主,忽视了风险。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业绩评价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提出适合我国市场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为基金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目标:本研究旨在开展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基金公司的实际运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基金业绩的几个角度进行评价,分析基金业绩的影响因素,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提供科学的基金投资决策支持。
2.内容:(1)回顾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以及业绩评价的现状和问题。
(2)明确基金业绩评价的相关概念和原则。
(3)采用可比较基准法、资产负债表法、风险调整收益法等方法,对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进行业绩评价。
(4)分析基金业绩评价的影响因素,探讨在我国市场条件下建立适合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
(5)结合实际案例,验证所建立的基金业绩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文献综述:收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基金的发展历程、业绩评价现状和问题,掌握国内外基金业绩评价模型的研究现状。
(2)样本选择:选取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典型基金产品作为研究对象,以拥有较长历史记录、知名度高、规模大、涵盖不同类型基金产品的基金公司为优先选择对象。
(3)数据收集:收集基金公司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包括基金净值、收益率、资产规模、费用收入比率、总回报率、指标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基金的业绩评价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实证研究(DOC 11)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本文应用国外基金业绩评价中普遍采用的风险调整指数法、T—M模型和H—M模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进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表明:(1)经过风险调整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总体上优于市场基准组合;(2)我国基金经理的良好业绩是通过一定的证券选择来获得的;(3)几种不同的评价指标对10只基金业绩的排序结果非常相近,而且,即使不考虑风险因素,只根据基金净资产值的涨幅大小进行排序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文献回顾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主要是根据投资基金单位净资产和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这两个指标来进行的。
但显然基金的投资收益与股票的投资收益一样具有波动性,即具有风险,所以早期不考虑风险因素的基金业绩评价有很大的缺陷。
美国财务学者特雷诺(Treynor,1965)在《如何评价投资基金的管理》一文中,首先提出一种考虑风险因素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后人称为“特雷诺指数”。
在财务理论中,衡量投资收益的风险一般采用两个指标:一是其历史收益率标准差δ,衡量投资收益的总风险;二是其系统性风险系数,即β的估计值。
特雷诺认为,基金管理者通过投资组合应消除所有的非系统性风险,因此特雷诺用单位系统性风险系数所获得的超额收益率来衡量投资基金的业绩。
但夏普(Sharpe,1966)则认为对于管理较好的投资基金,其总风险可能接近于系统性风险,而对于管理不好的投资基金,其总风险可能因非系统性风险不等而相差甚远。
因此夏普用单位总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率即“夏普指数”来评价基金的业绩。
尽管使用不同的风险度量指标,许多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分别采用特雷诺指数和夏普指数评价基金的管理业绩,结果没有显着的差异。
夏普(1966)考察了1954年到1963年之间34个共同基金的经营业绩,他发现收益率的主要差异是源于每个共同基金的费用各不相同,而且,若用夏普指数来衡量的话,则大部分基金的业绩表现都不如道·琼斯工业指数所衡量出的业绩表现。
1968年詹森(Jensen)提出了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为基础的业绩衡量指数,又称为“詹森指数”。
它能在风险调整以后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评估出基金的业绩表现。
具体而言,詹森指数是通过比较评价期的实际收益和由CAPM推算出的预期收益来进行评价的。
在考察了1958年到1964年间115只共同基金的业绩表现之后,詹森发现,没有证据能够说明任何一只基金能比随机选择的投资组合的业绩表现优异。
1966年,特雷诺和玛泽(TreynorandMazuy)首次对基金经理时机选择能力进行了计量分析。
他们分析了时机选择可能产生的两种情形,如图1所示。
在折线情形下基金经理准确预测市场的转折点,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是最理想的情形,但他们同时认为,这过于理想而不现实。
在弧线的情形下基金经理则在行情上升或下滑过程中逐渐调整其证券组合。
特雷诺和玛泽根据第二种情形引入一个二项式进行回归分析(简称T—M模型),他们利用T—M模型对一些共同基金的数据进行了估计,但几乎没有题。
通过检验组合的权重值,格林布拉特和蒂特曼很好地解释了詹森等人在1972年研究中a为负值的问题。
针对CAPM的反常情况,法玛和弗伦奇(Famaand French,1989)建立了三因素模型。
该模型认为,投资基金的业绩与三个因素有关,即市场因素、规模因素和账面—市场价值因素。
卡哈特(Car hart,1997)在三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证券收益率的态势变量,建立了四因素模型。
该模型能显着降低三因素模型的平均定价误差,很好地描述横截面平均证券收益率的变动。
在财务学的相关文献中,还有康和简(Kon and Jen,1978)、亨得里克等(Hendricks,Patel and Zeck auser,1993)、格鲁伯(Grebe,1996)等学者,都各自在基金经理的证券选择、时机选择或基金业绩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模型和方法。
基于篇幅和本文研究目的的考虑,在此不再展开介绍。
二、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1.研究样本的选取本文研究样本选取的标准是1999年5月10日以前上市的新基金,一共有10只,分别为基金金泰、安信、裕阳、兴华、开元、普惠、同益、泰和、景宏和基金汉盛。
评价期间为1999年5月14日一2001年3月23日。
样本选取和评价期间确定的原因是:(1)这10只基金投资范围均是深、沪上市股票或债券,基金规模都是20亿元,相互之间具有可比性;(2)在评价期间,这些投资基金都经历了两波行情(1999年5—19行情和2000年年初行情),它们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思路可以在此期间体现出来。
2.基金单位净资产值及其剔除本文所需的基金单位净资产值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每周一公布的基金资产净值。
由于基金新股政策使基金可以在几乎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极大的额外收益,虽然2000年5月18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证券投资基金认购新股事项的通知》,取消了基金在这方面的特权,但为了研究的连续性和真实、合理地评价基金的经营业绩,本文对新股配售给基金带来的超额收益在公布的净资产值中进行剔除。
剔除方法:根据新股发行配售和上市的实际日期,在新股上市日后的第一个星期五用当日的收盘价与股票发行价之差作为新股配售带来的超额收益。
在各基金的当期收益率计算中从期末净资产值中扣除这一部分的超额收益。
在下个时期的期初,这部分新增的资产看作是基金中新增加的份额。
因为这部分资产价值实际上已经加入到了基金的净资产值中,由于配售新股的流通还需一段时间,所以这部分资产暂时不可流动。
新股配售数据同样根据《中国证券报》公布的资料整理。
3.市场基准组合和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比较证券投资基金的经营业绩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标准。
一般而言,一个市场指数可以代表市场组合。
但由于我国深、沪两市的指数是分开计算的,而投资基金投资的股票或债券组合却包含了深、沪两市上市的股票或债券。
此外,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于国债的资产比例不得低于20%。
因此,无论以上证指数还是以深圳股指作为市场基准组合都不适当。
本文拟合一个涵盖深、沪两市证券和国债的市场基准组合:这一基准组合的40%随上海股票市场变动,40%随深圳股票市场变动,另外的20%按年收益4%投资于国债。
所以基准组合的周收益率为:式中,R shangmt为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周收益率;R shangmt为深圳成分指数周收益率;52为一年的周数。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和深圳成分指数的周收益率根据《中国证券报》每周六公布的数据整理。
由于我国债券市场并不发达、品种不多等原因,本文未采用通行的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而是用同期一年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2.25%,利息税忽略不计)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按52周折算周收益率。
4.基金投资组合β值的估计本文对基金投资组合β值的估计,是通过基金周收益率与市场基准组合周收益率根据CAPM模型进行回归来估计的。
即估计方程为:三、研究方法由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时间很短,公布的资料也相对有限,国外最新的一些业绩评价方法对我国基金业绩评价的实用性还有待于探讨。
本文决定选用收益率指标、三个风险调整指数、T—M模型和H—M模型等较为成熟的方法,对我国投资基金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业绩能否高于市场基准组合、基金经理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这几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1.基金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式中,R pt为基金在t周的收益率:NA V t为第t周末的基金净资产;D t为基金在t周的现金分红。
基金在更长时期(月、年等)的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同上。
2.特雷诺指数特雷诺指数是利用证券市场线(SML)为基准组合评价基金的业绩,它等于基金的超额收益除以其系统风险测度值。
计算公式如下:这里,βp是历史β值,它是基于基金的历史收益率,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得出。
当市场处于均衡时,所有的资产组合都将落在证券市场线上,但在实际中,一些基金将落在证券市场线之上而另一些将落在证券市场线之下,投资者希望在一定的β值下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或在一定收益水平之下尽量降低β值。
如果T p大于SML的斜率,则该基金证券组合就位于SML之上,表明其业绩优于市场表现;反之,如果T p小于SML的斜率,则该基金证券组合位于SML之下,表明其业绩劣于市场表现。
3.夏普指数与特雷诺指数不同,夏普指数以资本市场线(CML)为基准来评价基金业绩。
它是指在一定评价期内的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部分与该基金的收益率的标准差之比。
计算公式为:公式中,δp表示基金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它是基金收益总风险的数学度量,既考虑了系统性风险,也考虑了非系统性的风险。
相似地,如果基金的夏普指数大于市场基准组合的夏普指数,则该基金的证券组合就位于CML之上,表明其表现好于市场,反之,则表明其表现比市场差。
4.詹森指数用特雷诺指数和夏普指数都能比较不同基金的投资表现及对其进行排序,但它们无法告诉我们基金表现优于基准组合具体是多少。
在实证研究中,首先用历史收益率来计算E(R p),E(R m)和βp,分别用表示。
然后同样可以用历史数据计算CAPM所需的参数。
这样,得到的可能不是同一条直线,其函数关系式如下:这里,αp是基金实际收益直线与的偏离度。
而实际上,αp就是詹森业绩指数,用J p表示。
如果αp大于0,说明了基金的收益超过它所承受风险对应的预期收益;如果αp 小于0,则相反。
因而,詹森指数用公式表示就是:5.T—M模型T—M模型用公式表示如下:式中e p是随机误差项。
根据回归模型,如果c显着大于0,则当沿横轴向右移动时,拟合曲线变得越来越陡。
这一变化说明相对于市场来说,当市场收益率提高时基金收益率提高得更快;而当市场收益率降低时,基金收益率降低的幅度要小一些。
这种曲线变化形态说明基金经理正确地预测了市场的变化。
因此,如果回归得到显着的正的c值,就说明有市场时机选择能力的存在。
6.H—M模型H—M模型用公式表示如下:这里D是一个虚拟变量,当R m>R f时,D=1,否则D=0。
于是投资组合的β值在熊市时就为b,在牛市时就变成b+c。
同样,如果回归得到显着的正的c值,就说明有市场时机选择能力的存在。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表1是我们对10只基金在评价期收益率的计算过程及结果。
表中累计分红是基金在1999、2000两年中累计的每单位基金分红总额;配股收益是从评价期初算起,基金配售新股获得额外总收益除以基金规模后每基金单位的累计值。
期末累计净值=期末净值+累计分红-配股收益。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较早设立的5只基金(金泰、安信、裕阳、兴华、开元)获得了相对较高的收益率。
其中,安信最高,超出同期基准市场组合28.23%;而基金金泰表现不佳,稍微落后于基准市场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