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
中国的经典谚语有哪些

中国的经典谚语有哪些我国的有很多,大都流传于民间,不同的地方谚语也有所不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国的经典谚语,相信大家在中也听说过一些,快和小编一起来阅读吧!中国的经典谚语1、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2、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3、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4、好处着手,坏处着想。
5、和尚不说鬼,袋里没有米。
6、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7、吃不言,睡不语。
8、宁可种上丢,莫望不种收。
9、弹琴知音,谈话知心。
10、巧言不如直道,明人不必细说。
11、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12、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13、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14、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15、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
16、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17、锅不打不漏,话不说不透。
18、不想,隔靴挠痒。
19、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20、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21、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22、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23、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24、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25、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7、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28、牛能拉犁,狗能看家。
29、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30、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中国的经典谚语1、粗饭养人,粗活益身。
2、会过不会过,少养张口货。
3、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4、虎到中堂,家败人亡。
5、宁苦干,不苦熬。
6、好花开不败,好事说不坏。
7、撑痢疾,饿伤寒。
8、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9、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10、寒门出才子,高山出俊鸟。
11、好狗不跳,好猫不叫。
12、宁吃半餐,不吃断餐。
13、刮风走小巷,下雨走大街。
14、河长多滩,路长多弯。
15、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16、火越烧越旺,人越干越壮。
17、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1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9、当用时万金不惜,不当用时一文不费。
经典民间俗语谚语

经典民间俗语谚语(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经典民间俗语谚语经典民间俗语谚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谚语吧,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的话语。
100个谚语大全

100个谚语大全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常用来教导人不要多管闲事)2、独木不成林(用来比喻个人能力有限,就像一棵树是成不了森林的)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上一百遍,里面的意思自然就领会了)4、打肿脸充胖子(比喻为了面子,去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5、打蛇打七寸(比喻做事要会抓要害,抓重点)6、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有事公开说明,没必要隐藏)7、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
)8、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别人的方法再拿去惩罚别人)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10、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别人用什么手段对付你,你就用什么手段对付他)11、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事情追根究底)12、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和志趣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共事)1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14、得饶人处且饶人(做事不要太绝情,给人留有余地)15、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做事认真,丝毫不含糊)16、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17、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18、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1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20、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21、此一时,彼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22、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23、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把事情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24、船到桥门自会直(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25、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经验较少、情感较少或没有主观的生物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顾虑,敢作为)26、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
谚语五十条

谚语五十条1、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2、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3、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4、一粒杂谷不算少,再过三年挑不了。
5、塘深鱼肥,垄高薯壮。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8、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9、冬天修水利,正是好时机。
10、人心要公,火心要空。
11、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2、不为已事莫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13、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14、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15、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16、人靠血养,苗靠水活。
17、若想家乡美,要种树和花。
18、钥匙不能劈柴,斧子不能开锁。
19、青蛙打鼓,豆子入土。
20、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21、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22、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
23、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24、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25、水养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26、兴修水利劲头足,一年辛苦万年福。
27、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8、天上掉下馅饼来。
29、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30、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31、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3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3、肥料不得早,谷子长得好。
34、恩将仇报,借酒还水。
35、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36、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7、要想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38、越吃越馋,越困越懒。
39、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40、乌鸦说猪黑,自己不觉得。
41、春雨少,用水浇;夏雨多,开渠道。
42、心直口快,就像翱翔蓝天。
43、只要自己上进,哪怕别人轻视。
44、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45、好处着手,坏处着想。
46、山地直插,平地斜插。
47、水涨船高,风大树摇。
48、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49、诸行要朝真理看,万事就会很顺利。
50、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最经典的的谚语

最经典的的谚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内容,欢迎查看!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中国谚语大全500条

中国谚语大全500句1.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2.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赢一步。
3.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4.人有志,竹有节。
5.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6.儿子疼小的,媳妇疼巧的。
7.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8.遇事不怒,基本吃素,饭后百步,劳逸适度。
9.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10.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11.痘要结,麻要泄。
12.逢人莫乱讲,逢事莫乱闯。
13.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14.四川太阳云南风,贵州落雨如过冬。
15.只可劝人家圆,不可劝人家离。
16.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17.千树连根,十指连心。
18.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
19.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20.过了八达岭,征衣添一领。
21.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22.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23.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24.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25.一艺不精,误了终身。
26.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27.穷人的汗,富人的饭。
28.会跳的先缩脚,会撞的先缩脖。
29.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30.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31.清贫常乐,浊富多忧。
32.好狗不咬鸡,好汉不打妻。
33.柴经不起百斧,人经不起百语。
34.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35.知足称君子,贪婪是小人。
36.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37.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38.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39.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40.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41.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42.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43.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44.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45.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46.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47.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48.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49.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50.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51.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一百个谚语

一百个谚语1.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 活到老,学到老。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5.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7. 失败是成功之母。
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 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1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4. 满招损,谦受益。
15.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7.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18.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1. 多行不义必自毙。
22.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3.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5.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6.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7.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9. 吃一堑,长一智。
3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1.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2.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3.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4.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3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7. 人心齐,泰山移。
38.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9.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40.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1.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42.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4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4.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6.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47.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9.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50.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5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52.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4.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55.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中国谚语俗语大全

中国谚语俗语大全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邻居好,赛金宝。
3.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4.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6.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7.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11.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12.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13.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14.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15.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6.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17.不怕慢,就怕站。
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20.花儿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21.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3.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24.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
25.无事不登三宝殿。
26.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27.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人。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1.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3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33.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3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36.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37.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38.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3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4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多练)41.好学深思,心知其义。
(多思)42.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多问)43.三人行,必有我师。
(多问)4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多记)45.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
(多读)4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47.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
(多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治格言、警句(古代篇)
一、法律:治乱安国的凭据
1、先王以明罚敕法。
《易传、象传、噬嗑》
2、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管子、心术上》
3、法者,天下之仪也。
《管子、禁藏》
4、宪律制度必法道。
《管子、伍法》
5、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管子、七臣七主》
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明法解》
7、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墨子、法仪》
8、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羲冠子、度一》
9、一民之轨,莫如法。
《韩非子、有度》
10、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12、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
13、法者,编著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之》
14、如平直必以准绳。
《吕氏春秋、分职》
1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黄帝经、经法、君正》
1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史记、循吏列传》
17、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18、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
(唐、马总《意林》)
19、君子所以尊者,令。
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20、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
21、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
《新唐书、魏徵传》
22、人能胜乎天者,法也。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刘禹锡《天论》)
2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刘禹锡《砥石赋》)
24、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刘禹锡《天论》)
25、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
(柳宗元《断刑论》)
26、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包拯《致君》)
二、重法:公正执法的基石
1、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
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2、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管子、法法》
3、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管子、法法》
4、视时而立仪。
《管子,国难》
5、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
《管子、明法》
6、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管子、法法》
7、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
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
《文子、自然》
8、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
《商君书、算地》
9、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商君书、壹言》
10、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商君书、更法》
11、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
《韩非子、奸劫弑臣》
12、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诡练》
13、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
《韩非子、解老》
14、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韩非子、解老》
15、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商君书、君臣》
16、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7、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18、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孝经、卿大夫章》
19、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20、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
(汉王符《潜夫论、断讼》)
21、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
(汉、刘安《淮南子、生术训》)
22、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汉书、王尊传》
23、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
(汉、刘安《说苑、政理》)
24、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25、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晋、葛洪《抱朴子、判子》)
26、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唐、马总《意林、淮南子》)
27、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王安石《周公》)
28、法出于仪、威于义。
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29、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苏轼《策别第八》
30、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苏轼
31、法立于上则欲成于下。
苏辙
32、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
苏辙
33、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
宋、陈亮
34、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三国演义》
35、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
张居正
36、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明、庄元臣)
37、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清、郑观应
38、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三、执法:法治公平的关键
1、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尚书、大禹谟》
2、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尚书、大禹谟》
3、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国语、晋语七》
4、私情行而公法毁。
《管子、八观》
5、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
《管子、法法》。
6、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
《管子、君臣上》
7、省刑之要在禁文巧。
《管子、牧民》
8、法令至行,公正无私。
《战国策、秦策》
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
1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11、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
《商君书》]
12、不以私害法,则治。
《商君书、修权》
13、法平则吏无奸。
《商君书、勒令》
14、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15、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韩非子、饰邪》
16、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17、诛不避贵,赏不遗贱。
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晏子春秋、内篇》
18、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鬼谷子、符言》
19、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
20、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
21、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
《汉书》
22、政令必行,宪禁必从。
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汉、王符《潜夫论、考绩》
23、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三国、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24、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出师表》
25、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诸葛亮《论斩马谡》
26、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27、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三国志、诸葛亮传》
28、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
《三国志》
29、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王勃《上刘右相书》
30、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刘禹锡《天论》
3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刘禹锡)
32、法施于人,虽小必慎。
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
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33、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欧阳修《魏梁解》
34、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欧阳修《纵恶论》
35、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
王安石《范镇加修撰》
36、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苏轼《策别第六》
37、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苏辙《上皇帝书》
38、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明、薛宣
39、法不殉情。
《三国演义》
40、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清、李绿园《歧路灯》
41、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
42、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43、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清、金缨《格言联壁、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