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及符号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及符号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形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

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直线度(一)基本概念直线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也就是在图样上所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二)举例说明(1)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图样a上对导轨表面给出了两项直线度公差要求:一项是将指示箭头指在主视图位置处;一项是将指示箭头指在左侧视图处。

图中要求表示,在导轨同一表面上,沿两个不同方向分别给出直线度公差。

即沿两个指示箭头方向,在各自对应视图的剖切面(即给定平面)与导轨表面的交线,应控制在给定的相应公差范围内。

导轨的实际表面,与长向剖切面的任一交线,都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如图b所示;与短向剖切面的任一交线,都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如图c所示。

(2)在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要求图样上只给出沿指示箭头所示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要求,而对其它方向则没有提出限制要求。

此为给定一个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要求。

它的公差带应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b所示。

图a所示要求表示:实际刃部棱线应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06mm的两平行平面内。

如图a所示角形平尺,图中对同一棱边分别给出两项直线度公差:沿垂直度方向为0.008mm,沿水平方向为0.02mm。

图样上应采用两个不同方向的指示箭头来表示。

图中要求表示:被测实际棱线应控制在沿垂直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08mm;沿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组相互垂直的平行平面所组成的四棱柱区域内,如图b所示。

(3)在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要求要控制在空间任一方向均可发生变动的直线要素,使其变动量均在同一范围内,只能用一圆柱面区域来限制。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一、机械制图1.1 机械制图的定义机械制图是通过绘制图形和标注符号来表达工件的形状、尺寸、位置及其他相关技术要求的一种图形化表达方式。

它是机械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1.2 机械制图的分类机械制图可以分为工程制图和产品制图两种主要类型。

•工程制图:用于表达机械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和装配关系等。

•产品制图:用于表达整个产品的外形、结构和装配关系等。

1.3 机械制图的工具机械制图通常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手绘工具和计算机辅助绘图(CAD)工具。

•手绘工具:包括铅笔、直尺、量规等。

•CAD工具:如AutoCAD、SolidWorks等。

二、形位公差2.1 形位公差的概念形位公差是机械制图中用来描述工件形状和位置容差的一种技术要求。

它是保证工件的功能和装配精度的重要手段。

2.2 形位公差的分类形位公差主要分为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两种。

•形状公差:用来描述工件的形状和轮廓的容差。

•位置公差:用来描述工件的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容差。

2.3 形位公差的表示方法形位公差通常使用的表示方法主要有符号法和数值法两种。

•符号法:通过特定的符号表示形位公差,如圆形度公差用圆形符号表示。

•数值法:直接用数字表示形位公差,如直线度公差用数字表示。

2.4 形位公差的应用形位公差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来控制工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保证工件的功能和装配精度。

形位公差可以应用于各种机械零部件和产品,如齿轮、螺纹、轴承等。

三、形位公差的计算和分析3.1 形位公差的计算形位公差的计算通常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

需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和位置要求,选择相应的公差指标和计算方法,如最大公差法、最小公差法等。

3.2 形位公差的分析形位公差的分析是为了确定工件制造和装配的可行性,并评估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形位公差的分析通常包括公差链的分析、公差配合的分析等。

四、结论机械制图和形位公差在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一、形位公差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标注符号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机械制图中公差符号和表示的意思

机械制图中公差符号和表示的意思

一、先说尺寸公差,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是指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

它是容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

尺寸公差根据加工需要每个尺寸需要给出不同的精度等级,这样在加工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尺寸合格范围。

在每张图纸上面需要分已标尺寸公差和未标尺寸公差,已经标注的在图形中已经表示出来,未标注的如果有需要请在技术要求里面说明。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里面对相关知识做了详细的描述。

二、再说形位公差。

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建议你把《机械精度设计基础》里面相关的部分好好看一下。

以下是其中部分的基础内容: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xingwei gongcha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

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

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

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1)形状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要素之间的实际形状相对与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

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2)位置公差:零件上的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与理想位置的允变动量。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1) 直线度2) 平面度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3) 圆度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4) 圆柱度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形位公差是为了满足产品功能要求而对工件要素在形状和位置方面所提出的几何精度要求。

机械制图及公差配合范例

机械制图及公差配合范例

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根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与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展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外表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根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根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拟适宜。

../白字内容添加页脚-新建文件夹4-doc/./jpkc/gctx/11ljt/ljtu8-2-3.htm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机械制图及公差配合范例

机械制图及公差配合范例

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方法参见图。

4.箱体类零件一般来说,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更多。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
公差带的形状有: 两平行直线; 两同心圆; 两平行平面; 一个圆; 一个圆柱; 两同轴圆柱等等。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
形位公差代号包括: 形位公差框格及指引线; 形位公差各项目的符号; 形位公差数值和其它有关符号; 基准代号等。
A
三、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
1.形状公差:
Φ0.01
公差带的形状及公差值 形状公差符号
2.位置公差:
0.02 A
基准 公差带的形状及公差值 位置公差符号
0.02 A
A
0.02 A A
圆柱面
位置公差
3.
公差带是在半径差为公差值0.1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的区域 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 不大于0.1
三、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的箭头,应指 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当被测要素是轴线时,应将箭头 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时,应将基准符号与该 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
一、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 三、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一、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对某些精度 要求高的零件既要保证尺寸公差, 还要保证零件表面的形状和表面间 的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即零件的尺寸由尺寸公差加以限 制,而零件的形状和零件要素间的 相对位置由形状和位置公差加以限 制。
形状和位置误差、公差的概念
1、形状误差和公差
形状误差: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பைடு நூலகம்动量。 形状公差: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
全量。
2、位置误差和公差
位置误差: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的变动量。 位置公差: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2-2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2-2
4)面对面平行度公差
读法:①上表面对下表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1mm
②上表面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1mm,且平行于下表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5)任意方向
读法:①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②轴线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03mm,且平行于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3.1.2垂直度公差
垂直度是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垂直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尺寸公差我们已经学习了,下面我们进入形位公差的学习。
三、讲授新课:
3.1位置公差
标准指出,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又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三类。
3.1.1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当被测要素对基准的理想方向为0°时,定向公差为平行度;为90°时,定向公差为垂直度;为其它的任意角度时,定向公差为倾斜度。
1)线对线平行度公差
读法:①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1mm。
线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1mm,且平行于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图3-21)
图3-21给定方向上线对线平行度图3-22给定相互垂直两个方向上线对线平行度
图3-22:①上端小孔的轴线在正截面内对D的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2×0.1mm。
②上端小孔的轴线必须位于正截面内公差值为0.2×0.1mm,且平行于D的轴线的两对平行平面之间。
②斜孔轴线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08mm,且与下表面成的两平等平面之间。
3)面对线的倾斜度公差
①倾斜台阶面对左端轴轴线的倾斜度公差为0.1mm。
②倾斜台阶面必须位于公差值为0.1mm,且与左端轴线成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4)面对面的倾斜度公差
①倾斜的上表面对下表面的公差值为0.08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位公差
零件的几何精度包括尺寸精度.表面形貌精
度以及形状和位置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形貌 精度分别由图样上的尺寸极限和表面粗糙度. 表面波纹度的评定参数允许值来表达,而形状 和位置精度,则由形状和位置公差来表达. 形状和位置公差在精密机械加工中扮演著越 来越重要的角色.
形位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形位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对
投影法
中心投 影法 投影法 平行投 影法 斜投 影法 各种斜轴侧图 各种正轴侧图
正投影 法
第1﹑3角画法 的正投影图 标高图
第一角投影法
将物体放在第一角(象限)中,并使物体位
于 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用正投影法进行投影, 这种方法称为第一角投影法(人—物体—投影 面)。亦称第一象限法。 第一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 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第一角法展开后之视图排列如下,以常用之 三视图(主视、俯视、左视图)而言,其左侧视 图位於主视图之右侧,俯视固则位於主视图之 正下方。
直径 球面直径 半径
标注方式
T ∮ S∮ R
名称 最大
最小 参考尺寸 版本
标注方式
MAX MIN REF REV
球面半径 平方
公制螺纹 英制螺纹
表面粗糙度
SR SQ
Mx #x-xx
变更点 倒角
特殊公差 特殊公差 相同特征
Cx
2.0
+0.1 +0.3 -0.1 2.0 -0.3
TYP
常见公差标注
国标一般公差等级标准
动原理的机构运动简图、表达液体或气体输送 线路的管道示意图等。示意图中的各机械构件 均用符号表示。
轴测图:是一种立体图,直观性强,是常用的
一种辅助用图样。
图形的形式
表达机械结构形状的图形,常用的有三视图、
剖视图和断面图(旧称剖面图)等。
三视图是按正投影法投影得到的图形 ; 剖视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
机械图样的组成
机械图样主要有零件图和装配图,此外还有布
置图、示意图和轴测图等。
零件图:表达零件的形状、大小以及制造和检
验零件的技术要求;
装配图:表达机械中所属各零件与部件间的装
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机械图样的组成
布置图:表达机械设备在厂房内的位置; 示意图:表达机械的工作原理,如表达机械传
定义与标注
平面度(Flatness) 定 义: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平面的允许变动. 公差带:距离为平面度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
间的区域.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直线度(Straightness) 定 义: 实际被测要素(线要素)对理想直线的
允许变动. 公差带: 如图所示直线度公差带是直径为直 线度公差值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直线度公差可以有几 种不同形状的公差带.
布的两等距曲线之间的区域. 定 义(有基准):实际被测要素对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轮廓线的 允许变动. 公差带(有基准):距离为线轮廓度公差值,对具有确定位置的理 想轮廓线对称分布的两等距曲线之间的区域.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面轮廓度(Profile of a surface) 定 义(无基准):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 公差带(无基准):距离为线轮廓度公差值,对理想轮廓面对称分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
目录
什么是机械制图
什么是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分类 什么是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符号 常用公差标注
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
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 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 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 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 工程界的语言。
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 形状和位置公差带(形位公差带)是实际被测要 素允许变动的区域.形位公差带体现了对被测 要素的设计要求,也是加工与检验的依据,具有 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等四项特征.
形位公差和形位公差带
形状公差是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被测 要
素的允许变动. 形状公差带是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允许变动的 区域. 形状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都是浮动的. 四种: 平面度,直线度,圆度,圆柱度
三视图的画法分类
三视图分两种画法,第三角法和第一角法,也 称第三角投影法和第一角投影法。
投影法
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 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 投影法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种; 中心投影法:投射线汇交一点的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斜投影法: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 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
Meaning
位置度(Position) 根据被测要素的不同,位置度公差可以分为
点的位置度公差,线的位置度公差和面的位 置度公差.如图,各孔的中心线必须位于直 径为位置度公差0.25,轴线位于由基准A.B.C 和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上的圆 柱面公差带内.
定义与标注
計算公式:
ψt =2 (X1-X2)2+(Y1-Y2)2
布的两等距曲面之间的区域. 定 义(有基准):实际被测要素对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轮廓面 的允许变动. 公差带(有基准):距离为线轮廓度公差值,对具有确定位置的理 想轮廓面对称分布的两等距曲面之间的区域.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具有确定方向
的理想被测要素的允许变动.理想被测要素 的方向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角度)确定. 当理论正确角度为0时,称为平行度公差; 当理论正确角度为90时,称为垂直度公差; 当理论正确角度为其它任意角度时,称为倾 斜度(角度)公差.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角度/倾斜度(Angularity ) 公差带:任意方向上线对面的倾斜度公差
带(如下图)是直径为倾斜度公差值,与基准 平面成理论正确方向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是基于特定的测量方法规定的具
有综合性质的形位公差项目. 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两种.
分 类 与 符 号
形状公差 (单一要素, 无基准)
平面度 直线度 圆度
圆柱度
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垂直度 角度 平行度 圆跳动 全跳动 位置度 同心度 对称度
形 位 公 差
形状或位置公差 (单一或并联 要素,有或无基准) 定向 位置公差 (并联要素, 有基准) 跳动 定位
常见符号及标注
名称 材料厚度
公差原则
相关原则: (1).包容原则 被测要素其实际轮廓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
寸不超出最大实体尺寸,且其局部实际尺寸不超出最小实体 尺寸. 标示符号: (2).最大实体原则 Maximum Material Condition MMC 标示符号: (3).最小实体原则 Least Material Condition LMC 标示符号:
三视图的构成
一个物体有六个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
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 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 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 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 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还有其它三 个视图(仰视、右视、后视)不是很常用。故 三视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总称。
定义与标注
圆跳动(Circular Runout) 圆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圆的允许
变动,理想圆的圆心在基准轴在线. 根据允许变动的方向,圆跳动可以分为径向圆跳动, 轴向(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三种.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全跳动(Total Runout) 全跳标注
平行度(Parallelism) 公差带:当以平面为基准时(如图),公差
带是距离为平行度公差值,平行于基准 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垂直度(Perpendicularity) 公差带:当以平面为基准时,若被测要素为
平面(如下图),则其垂直度公差带是距离 为垂直度公差值,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第一角投影法
第一角投影法
第一角投影法
第三角投影法
与第一角投影法相对应,将物体放在第三
(象限)角中,并使投影面位于观察者与物 体之间,用正投影法进行投影,这种方法称 为第三角投影法(人—投影面—物体) 。 第三角投影箱之展开方向,以观察者而言, 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第三角法展开后之六个视图排列如下,以 常用之三视图而言,其左视图位於主视图之 左侧,而俯视图则位于主视图之正上方。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圆度(Circularity/Roundness ) 定 义: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圆的允许变动. 公差带: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圆度公差
值的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圆柱度(Cylindricity) 定 义: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圆柱的允许变动. 公差带:半径差为圆柱度公差值的两同轴圆柱
面之间的区域.
Meaning
定义与标注
轮廓度公差 当轮廓度公差未标明基准时,其公差带是浮
动的,属于形状公差; 当轮廓度公差标明基准时,其公差带是固定 的,属于位置公差.
定义与标注
线轮廓度(Profile of a line) 定 义(无基准):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轮廓线的允许变动. 公差带(无基准):距离为线轮廓度公差值,对理想轮廓线对称分
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 影面投影而得到图形。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 件的内部结构。 剖面图则只画出切断面的图形。断面图常用于 表达杆状结构的断面形状。
什么是三视图
视图: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