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三期碾压砼围堰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三峡三期RCC围堰施工工艺参数研究

三峡三期RCC围堰施工工艺参数研究

三峡三期RCC围堰施工工艺参数研究摘要: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工程拌和工艺、碾压工艺、结合面处理工艺、薄层铺筑工艺以及加浆改性混凝土施工工艺参数的选择程序及试验研究都有其独到之处,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参数,并应用于实际施工。

关键词:三峡;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工艺;试验研究1 概述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为I级临时建筑物,围堰平行于大坝布置,围堰轴线位于大坝轴线上游114m,全长约580m。

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为重力式坝型,围堰顶高程140m,顶宽8m,最大底宽107m,最大堰高115m。

整个围堰混凝土浇筑工期紧、强度高、工序复杂、质量要求高,围堰没有采取传统“金包银”形式,只在上游50cm设计为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改性混凝土。

因此必须对围堰主要的施工工艺参数进行试验研究。

2 拌和工艺参数试验研究混凝土拌和工艺包括骨料下料顺序和拌和时间两方面内容。

合理的拌和工艺既能加快混凝土生产速度,又能使拌制的混凝土均匀性好。

不同的拌和机种类其拌和工艺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一般而言,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来拌制混凝土,其拌和时间远低于采用自落式的拌和机,一般为60~90s,而自落式拌和机的拌和时间一般为150~180s,另外不同骨料下料顺序对拌和物均匀性的影响也低于自落式的拌和机。

三峡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工程两台主要供应碾压混凝土的拌和系统均采用自落式拌和机,浇筑采取薄层、连续上升的方式,混凝土生产强度高,因此选择合理的拌和工艺至关重要。

2.1 骨料下料顺序骨料下料顺序的总的思路为:先骨料与胶凝材料拌和均匀,然后下水剂,为防止材料特别是胶凝材料遇水结团堵塞下料管道,安排一种骨料最后下料,利用其自重将粘附在下料管道中的材料带入搅拌罐中。

结合三峡一、二期工程拌和工艺实施经验,试验中我们采用两种投料顺序:(1)中、小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水+砂→大石(2)大、中、小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水、砂2.2 拌和时间实践表明,混凝土拌和均匀所需时间受混凝土配合比、搅拌设备类型、投料顺序及拌和楼的影响。

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开仓浇筑

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开仓浇筑

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开仓浇筑
佚名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03(034)001
【总页数】1页(P16-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拆除综述 [J], 孙志禹
2.三峡工程三期上游碾压混凝土围堰拆除方案与实施 [J], 黄爱国
3.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夺取三峡工程三期截流和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的最后胜利[J], 张野
4.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基岩帷幕灌浆施工 [J], 杨学祥;李翠亮
5.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浇筑创五项世界纪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工程三期上游RCC围堰拆除爆破设计与实施

三峡工程三期上游RCC围堰拆除爆破设计与实施
运 行 期 过 渡 , 此 三 期 上 游 碾 压 混 凝 土 围 堰 安 排 在 为 20 06年 6月 6日拆 除 。 由于左 岸 电站 1 4台机 组全 部投 产发 电 , 大坝 全线 挡水运 行 , 右岸 电站 厂房正 在 紧张施 工之 中 , 因此要求 拆除 爆破施 工必 须 确保 大 坝 、 电站 厂 房 及其 它重 要设
赵 根 、 2 张正宇 吴新 霞 陈敦科。
202 ; 30 6 (. 1长江科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0 1 ;. 300 2 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 , 安徽 合肥
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 院 , . 湖北 武汉 40 1) 300


三峡工程三期上游 R C围堰拆 除采用“ C 中段 30m倾倒爆 破与两端 深孑 爆 破相结 合” 8 L 的方案 。介绍 了该方案爆 R C围堰拆 除 爆破参数设计 C 爆破效果
过 水 工模 型试验 研究 确定 满足 通航 水流 条件 的工 程措
施。
<<< <<<<<<< <<<<<<< <<<<<<< <●<<<< <●<<<< <<<<<<<< <<<<<< <<<<<<<< <<<<<<< <<<<
块 , 30m) 长 8 和左 接头 段 ( 6 。 长 0m) 三期碾 压 混凝 土 围堰为重 力式 结构 。堰 顶宽 8m,
堰体最大高度 11 。迎水面高程 7 2 m 0m以上为垂直
坡, 高程 7 0 m以下为 10 3 :. 的边坡 ; 背水 面高程10m 3 以上为垂直坡 , 高程 10 3 5 m至 0 m为 107 的台阶边 :. 5
6 4~9 5 m。
7 5m, . 高程 118m。爆破 倾倒 过程 见示 意 图 1 2 . 。 () 室 ( ) 3药 孔 布置

三峡工程三期碾压砼围堰施工方案

三峡工程三期碾压砼围堰施工方案

三峡工程三期碾压砼围堰施工方案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行将转入三期工程施工,三期工程的碾压混凝土围堰是三期工程施工的重头戏.按照三峡工程总体施工计划安排,导流明渠截流后,三期挡水围堰需浇筑110万m3碾压混凝土,计划2003年元月~6月从▽50m高程浇至堰顶▽140m高程,要求160天时间上升90m,平均月上升16。

9m,最大月浇筑强度33。

2万m3 ,最大日浇筑强度达1。

7万m3.这样的施工强度在世界水电史上是罕见的。

为了确保这一计划能按期完成,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及有关国内外专家针对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快速施工方案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下面笔者就快速施工方案作一简单介绍。

1、工程概况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为Ⅰ级临时挡水建筑物,平行于大坝布置。

围堰轴线位于大坝轴线上游114m处,围堰全长约580m,围堰右侧同白岩尖山坡相接,左侧与砼纵向围堰堰内段相连。

三期碾压砼围堰为重力式坝型,围堰顶高程140m,顶宽8m,最大底宽107m,最大堰高115m,迎水面高程70m以上部分为直立面,高程▽70m以下为1∶0。

3的边坡,背水面高程▽130m以上为直立面,高程▽130m至▽50m平台间为1∶0.75的边坡。

坝体在▽40、▽90和▽107。

5高程分设排水廊道.三期碾压砼围堰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工程已于1998年年底前完成,工程内容包括右岸一期纵向围堰堰内段(已浇至▽140高程)、三期碾压砼围堰河床段(已浇至▽50高程)、三期碾压砼围堰岸坡2#~5#坝段(已浇至▽140高程)。

剩余部分为第二阶段施工内容,第二阶段修建的堰体全长380m,最大坝高90m,共110万m3碾压混凝土。

2、坝体优化设计由于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工期紧、浇筑强度大,因此,从设计上来说,应更多地考虑满足于快速施工的坝体结构。

为此,多方面的专家对原设计方案提出了许多优化意见,使得最终的设计方案具有以下特点:①坝体结构简捷,细部结构少;②未设纵缝,仅设横缝和诱导缝;③同一层面砼标号单一;④防渗层采用二级配富胶碾压砼加变态砼方式,施工简便;⑤坝体排水管采用机钻孔,在廊道内施工,避免施工干扰。

三峡三期土石围堰综合防渗技术

三峡三期土石围堰综合防渗技术

三峡三期土石围堰综合防渗技术1 工程概况导流明渠截流成功后,先施工上、下游土石围堰,20XX年1月~20XX年6月,在其保护下浇筑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至堰顶高程140 m;20XX年6月~20XX年7月,由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和下游土石围堰共同担当保护三期基坑和围堰发电期的挡水任务。

上游土石围堰呈直线布置,轴线全长427 m,防渗设计采用单排高喷墙上接土工合成材料心墙形式,下设帷幕灌浆。

防渗墙顶高程72.0 m,墙厚0.8 m,最大墙深24.5 m,运行期4个月,至20XX年4月底结束使命;下游土石围堰呈折线布置,轴线全长448 m,防渗设计采用双排高喷墙上接土工合成材料心墙形式,下设帷幕灌浆。

防渗墙顶高程69.0 m,墙厚1 m,最大墙深29.5 m。

围堰防渗轴线10 m范围采用风化砂回填,其左接头为混凝土纵向围堰,右接头为混凝土护坡;河床为原中堡岛右侧浅滩开挖而成,按高程的不同分左右两块,左为低渠,右为高渠,防渗轴线上除上游高渠段部分为混凝土护底外,其余大部分地段呈基岩暴露。

按合同要求,三峡工程实现导流明渠截流后25天内须同时完成水下填筑约80万m3、防渗墙20 357m2,墙下帷幕3 000 m,实现围堰闭气,基坑具备抽水条件。

因此,围堰防渗施工成为截流后土石围堰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防渗墙施工具有如下工程特性:(1)工程量大、工期紧,强度高。

防渗墙施工强度2万m2/月,及墙下接帷幕灌浆0.3万m/月,施工强度罕见,国内外尚无先例;(2)孔斜精度要求高。

造孔深度普遍大于20 m,最大孔深达30m,孔斜要求掌握在1.0%以内,孔斜精度掌握难度大;(3)防渗进度受制于围堰填筑进展。

防渗施工平台只能跟随围堰填筑进程,由右至左逐步供应,防渗墙施工进度受围堰填筑推进速度制约;(4)新填筑风化砂中成孔困难。

高喷墙施工紧随围堰填筑施工,回填风化砂层未完全沉降固结,存在沉陷、易塌孔、成孔困难等问题;(5)左、右接头及高底渠变化等斜坡部位,成孔困难、难以保证孔斜精度;(6)左接头部位布置多排防渗墙,由于供应部位时间较晚且场地狭小,施工异常紧急。

三峡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方案及工艺

三峡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方案及工艺

由此可见,采用传统的混凝土浇筑工艺如散装钢模板,人工手持式振捣等已远不能满足如此高强度和十分复杂的混凝土浇筑需要,必须相应采取新的施工仓面配套和施工工艺。
2、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布置及方案
以塔(顶)带机为主,辅以大型门塔机和缆机的施工方案总体思路是:塔带机浇筑一条龙作业,生产效率高,适应于连续高强度的混凝土施工,承担混凝土浇筑的主要任务;配备大型门塔机、缆机等作为辅助设备,负责金结安装、备仓、仓面设备转移和浇筑部分混凝土等任务,避免因塔(顶)带机的工况转换而影响效率。拌和能力的配备留有一定余地,以利塔(顶)带机效率的充分发挥。塔(顶)带机供料线布置为一机一带,确保塔(顶)带机运行的可靠性。
有廊道、钢管或埋件的部位,卸料时,廊道、钢管两侧均衡上升,其两侧高差不得超过铺料的层厚。
当采用台阶法浇筑时,从块体短边一端向另一端铺料,边前进、边加高,逐步推进并形成明显的台阶。浇筑坝体迎水面仓位时,采取顺坝轴线方向铺料。
(3)铺料厚度与宽度:铺料厚度视混凝土入仓速度、铺料允许间隔时间和仓位大小决定。劳动组合、振捣器工作能力等要满足浇筑的需要,必须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覆盖上一层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时,铺料层厚度一般采用50cm;采用台阶法浇筑时,铺料层厚度一般采用50cm.对于升层高度1.5m的仓位,铺料宽度取10~12m;对于升层高度2.0m的仓位,铺料宽度取8~10m,台阶宽取2~3m。
(3)皮带卸料处设置挡板、卸料导管和刮板,以避免骨料分离和砂浆损失。
(4)塔带机输送系统装置冲洗设备,卸料后及时冲洗供料皮带上所粘附的水泥砂浆。冲洗时采取措施防止冲洗水流入新浇混凝土中。
3.3.2布料工艺
(1)布料层面处理:用塔带机浇筑四级配混凝土时,为便于塔带机运输,第一层层面处理一般不采取传统的水平层面铺砂浆的方法,而改用小级配混凝土或同强度等级的富砂浆混凝土。具体为:迎水面至排水管前缘区域,采用20cm厚二级配混凝土;其余部位(包括中块)采用三级配富砂浆混凝土,层厚为一个浇筑坯层,约40cm。

混凝土围堰施工方案(3篇)

混凝土围堰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混凝土围堰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临时性工程结构,主要用于河道整治、水库建设、港口码头、桥梁等工程中的临时挡水、导流、施工平台等。

本文针对某水利工程混凝土围堰施工,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1. 工程名称:某水利工程混凝土围堰施工2. 工程地点:某省某市某县3. 工程规模:围堰长度200m,高度5m,宽度6m4. 工程内容:混凝土围堰施工、土方开挖、基础处理、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除模板、回填土方等。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单位:某水利工程施工有限公司2. 施工项目经理:张三3. 施工班组长:李四4. 施工人员:20人5. 施工设备: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车、泵车、钢筋加工机械、模板支撑系统等。

三、施工工艺流程1. 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布置: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如水泥、砂、石子、钢筋、模板等。

(3)设备准备:确保施工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保养。

2. 土方开挖(1)根据设计图纸,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2)开挖过程中,注意边坡稳定性,防止塌方。

(3)开挖后,及时进行基础处理,清除松散土层。

3. 基础处理(1)对基础进行平整、压实,确保基础坚实、平整。

(2)对基础进行防水处理,采用防水涂料进行涂刷。

4. 钢筋绑扎(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钢筋型号、规格、间距。

(2)采用钢筋加工机械进行钢筋加工,确保钢筋加工质量。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位置准确、牢固。

5. 模板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如木模板、钢模板等。

(2)安装模板时,注意模板的稳定性、垂直度、平整度。

(3)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6. 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至施工现场,泵车进行混凝土输送。

(2)按照设计要求,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

碾压式混凝土水电站围堰填筑施工技术

碾压式混凝土水电站围堰填筑施工技术

碾压式混凝土水电站围堰填筑施工技术一、工程基本情况某水电站为河床式电站,枢纽工程总体呈“十”字型布置,主体建筑物南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泄洪冲砂闸、主、副厂房等部分组成纵向碾压混凝土围堰为永久建筑物,工程导流结束后不再拆除纵向碾压混凝土嗣堰左侧设有4孔7.5mX10.0m冲砂孔,底板高程798.0m,建基面高程794.5m,为了满足加固边坡、防止堰基掏刷及基础防渗要求,在堰基部位设置两道钢筋混凝土防渗墙(连续墙)。

二、闸及堰地基特性本工程场地南上层而下依次为粗砂及粗砂夹细砂.淤泥及淤泥质砂、蛎壳淤泥质中砂、粉质粘土、卵石,下伏花岗岩等。

三、施工导流方案和围堰材料选择围堰施工必须先进行卜游围堰的施工后进行下游围堰的施工.必须先将上游的河水拦截.使河水往水闸排流的导流方式。

堰顶高程为围堰下游平均高潮水位3.79m加风浪爬高加安全超高后取5.00m,堰底高程最低处为一1.9lm,堰高6.9lm。

由于围堰位置淤泥深厚,如采用土石混合围堰或土围堰,一是堰体不稳定,二是围堰工程相对较高,三是围堰施工工期长。

经过论证,确定采用河道现有资源—砂。

形成砂体围堰,其优点主要有:(1)就地取材,(2)确保堰体稳定,(3)有效降低施工工期,从而确保主体工程顺利实施本程围堰工程量主要有:堰体抛填砂:6746立方米;复合士工膜:1570平方米;土工膜铺压砂袋:260立方米;袋装砂袋排水棱体:100立方米:龙口深处迎水面袋装砂压脚:20立方米;挖掘机挖除同堰两头与堤岸交接的条石护坡:1台班;堰址范围内杂草及红树林去除:15工日:PC200挖掘机拆除围堰:2台班;拆除围堰铲车外运:2台班。

四、围堰结构型式和防渗处理水利工程围堰的基本型式及构造如下:(1)不过水土石围堰不过水土石围堰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围堰型式。

它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或废弃的土石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以在动水中、深水中、岩基上或有覆盖层的河床上修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工程三期碾压砼围堰施工方案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行将转入三期工程施工,三期工程的碾压混凝土围堰是三期工程施工的重头戏。

按照三峡工程总体施工计划安排,导流明渠截流后,三期挡水围堰需浇筑110万m3碾压混凝土,计划2003年元月~6月从▽50m高程浇至堰顶▽140m高程,要求160天时间上升90m,平均月上升16.9m,最大月浇筑强度33.2万m3 ,最大日浇筑强度达1.7万m3。

这样的施工强度在世界水电史上是罕见的。

为了确保这一计划能按期完成,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及有关国内外专家针对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快速施工方案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下面笔者就快速施工方案作一简单介绍。

1、工程概况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为Ⅰ级临时挡水建筑物,平行于大坝布置。

围堰轴线位于大坝轴线上游114m 处,围堰全长约580m,围堰右侧同白岩尖山坡相接,左侧与砼纵向围堰堰内段相连。

三期碾压砼围堰为重力式坝型,围堰顶高程140m,顶宽8m,最大底宽107m,最大堰高115m,迎水面高程70m 以上部分为直立面,高程▽70m以下为1∶0.3的边坡,背水面高程▽130m以上为直立面,高程▽130m至▽50m平台间为1∶0.75的边坡。

坝体在▽40、▽90和▽107.5高程分设排水廊道。

三期碾压砼围堰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工程已于1998年年底前完成,工程内容包括右岸一期纵向围堰堰内段(已浇至▽140高程)、三期碾压砼围堰河床段(已浇至▽50高程)、三期碾压砼围堰岸坡2#~5#坝段(已浇至▽140高程)。

剩余部分为第二阶段施工内容,第二阶段修建的堰体全长380m,最大坝高90m,共110万m3碾压混凝土。

2、坝体优化设计由于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工期紧、浇筑强度大,因此,从设计上来说,应更多地考虑满足于快速施工的坝体结构。

为此,多方面的专家对原设计方案提出了许多优化意见,使得最终的设计方案具有以下特点:①坝体结构简捷,细部结构少;②未设纵缝,仅设横缝和诱导缝;③同一层面砼标号单一;④防渗层采用二级配富胶碾压砼加变态砼方式,施工简便;⑤坝体排水管采用机钻孔,在廊道内施工,避免施工干扰。

3、总体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为满足进度要求,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将采取大通仓平斜层碾压结合的浇筑方式,薄层铺筑,连续上升。

入仓方式在▽90高程以下以汽车直接入仓为主,并辅以胎带机入仓;在▽90高程以上以塔带机运料入仓为主,以胎带机和负压溜槽为辅。

上游面模板采用翻转模板,下游斜坡面采用预制砼模板,下游直立面(▽130高程以上)与上游面一样采用翻转模板。

廊道采用提前预制现场吊装方式。

浇筑强度及进度特性参数见下表1、表2。

表1 三期碾压砼围堰浇筑强度特性表项目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日历天数(天)31 28 31 30 31 20浇筑工日(天)24 27 26 25 28 20浇筑方量(万m3 )14.3 25.7 33.2 20.6 14.8 3.0最大日浇筑强度(万m3 ) 1.25 1.5 1.7 1.1 0.8 0.18最大时浇筑强度(万m3 )243 690 935 605 440 100月上升高度(m/月) 3.08(12) 16.92 20 17 23 10日均上升高度(m/日)0.34(0.8) 0.62 0.77 0.68 0.92 0.5到达高程▽53.08(▽70) ▽70 ▽90 107.5 ▽130 ▽140表2 三期碾压砼围堰浇筑进度特性表高程顶宽底宽砼量平均入仓强度m3/h 总浇筑时间(天)累计完成量浇筑日历备注▽58~▽70(6~8#堰块)53.1 65.6 66173 221 15 66173 1月8日~1月22日▽50~▽70(9~15#堰块) 53.1 74 323648 627 35 399821 1月23日~2月27日在▽70高程间歇3天,做并仓准备▽70~▽90 38 53.1 331657 850 26 721478 3月3日~3月28日在▽90高程间歇4 天,安装预制廊道▽90~▽107.5 26.23 38 205978 550 25 927456 4月2日~4月26日在▽107.5高程间歇4 天,安装预制廊道▽107~▽130 8 26.23 147644 400 25 1075100 5月1日~5月25日在▽130高程间歇3天,下游直立面立模▽130~▽140 8 8 30096 90 23 1105196 5月29日~6月20日4、设备布置4.1.1塔带机布置根据浇筑计划安排,坝体在2003年3月底浇至▽90m高程后,入仓方式将转换为以塔带机运料入仓为主。

两台塔带机分别布置在围堰下游的▽50m平台和▽58m平台混凝土面上,可覆盖大部分仓面范围。

两台塔带机均从2003年元月上旬安装,2003年3月15日前可投入生产。

两台塔带机各配一条供料线,直接连接到右岸▽150m拌和系统。

供料线在2002年底前架设完毕。

4.1.2胎带机布置胎带机布置在三期围堰6#堰块下游的▽90m平台(填筑的入仓道路),用汽车运料至胎带机接料斗,仓内汽车转运至塔带机的浇筑盲区,可作为▽90~▽100m高程的辅助入仓手段。

4.1.3 负压溜槽布置负压溜槽布置在右坝头▽140m平台,汽车运料至负压溜槽接料斗,仓内汽车转运至塔带机的浇筑盲区,可作为▽100~▽130m高程的辅助入仓手段。

4.1.4 门机布置MQ2000高架门机布置在10#~11#坝段之间的下游斜坡面上,高程在▽50~▽54m之间,安装时间2003年2月1日至2003年3月15日。

MQ2000高架门机主要承担▽90m高程以上预制模板和预制廊道的吊运,以及▽90m高程以上仓面设备进出仓的吊运。

5、碾压混凝土施工5.1 模板工程模板工程是影响三期碾压砼围堰快速施工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工期紧,仓面连续不间歇上升,因此即要求模板拆装速度快、稳定性好,又要求模板拆装对仓面干扰小。

根据围堰堰体形式,三期碾压砼围堰施工模板拟采用以下几种型式:①在堰体直立面及上游斜坡面采用连续交替上升的翻升模板;②在下游斜坡面采用预制砼模板;③▽90廊道及▽107.5廊道采用预制砼边顶拱;④上游止水带分缝采用1cm厚沥青杉板。

三期碾压砼围堰总立模面积7.74万m2,其中翻升模板立模面积为4.44万m2,下游预制模板立模面积为2.9万m2。

翻升模板外形尺寸为300cm×300cm,单套模板总重量1.42T。

预制砼模板尺寸为200cm×100cm×60cm(长×宽×厚),共24132块。

预制廊道宽200 cm,高325 cm,共490块。

5.1.1 翻升模板施工翻升模板分斜面模板和直立面模板。

上游高程▽70m以下为1∶0.3的斜面,在这个面上采用150cm×300cm的模板,分四层进行交替上升。

上游高程▽70m以上和下游高程▽130m以上为直立面,在直立面上采用300cm×300cm的模板,分三层交替上升。

局部大模板不能施工的部位采用普通钢模板。

翻升模板拆装采用8T汽车吊在仓内作业。

按最大日上升高度0.92m计算,则模板拆装强度为380 m×0.92m=350 m2/天,按每台吊车平均拆立模速度为18 m2/h计算,上游面模板拆装需用两台吊车(每台吊车每天的工作时间按15小时考虑)才能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当高程上升到▽130m后,上下游面模板各需一台吊车同时拆装,由于仓面只有8m宽,仓面干扰很大,需合理地安排仓面作业顺序。

5.1.2 预制模板施工预制模板运输分两种情形,在高程▽90m以下,由汽车直接运进仓内吊装位置;在高程▽90m以上,需由门机吊进仓内,然后由汽车转至吊装位置。

预制模板吊装采用8T汽车吊在仓内作业,按最大日上升高度0.92m计算,则预制模板吊装强度为(380 m×0.92m)/(0.6 m×2m )=292块/天,按每台吊车平均拆立模速度为5块/h计算,下游面模板吊装需用4台吊车(每台吊车每天的工作时间按15小时考虑)才能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5.1.3 预制廊道施工预制廊道的运输方式与预制模板的运输方式相同。

预制廊道的吊装采用25T吊车在仓面内作业。

为避免仓面里的互相干扰,在▽90和▽107.5廊道高程分别间歇4天,吊装预制廊道。

5.2 碾压混凝土运输及入仓碾压混凝土运输及入仓方式必须与三期碾压砼高强度的施工相适应。

根据三期碾压砼浇筑特性分析,堰体下部断面大,浇筑强度高,上部仓面窄,浇筑强度低。

为此,经多种方案比较分析,确定运输入仓方案为:▽90高程以下以汽车直接入仓为主,并辅以胎带机入仓;在▽90高程以上以塔带机运料入仓为主,以胎带机和负压溜槽为辅。

碾压混凝土运输及入仓根据地形条件、入仓强度等因素,共布置有3条道路,随着仓面的升高,道路逐渐减少,在▽90m高程以上取消道路。

入仓道路采取全断面填筑,下部填方大路面宽的部位布置多条车道,道路半幅填筑上升,半幅车辆通行,互相交替随堰体上升逐渐抬高。

入仓口路面宽度始终保证在20~24m。

在距入仓口30m范围填干净碎石脱水路面,上铺钢栏栅。

5.3 仓面施工5.3.1 卸料与摊铺碾压混凝土施工按条带法铺料,条带方向平行于围堰轴线。

每一层铺料厚度控制在35cm左右,为方便操作,需在周边模板上作出明显的标记。

碾压混凝土摊铺设备采用D-65P型平仓机,按照高峰期最大浇筑强度935 m3/h分析,施工高峰期仓面最少要有9~10台平仓机才能满足浇筑强度。

平仓设备太多,每台设备需划定作业范围,以免互相干扰。

5.3.2 碾压碾压作业采用条带搭接法,碾压方向垂直于水流方向,碾压条带间的搭接宽度为15~20cm,碾压不到的部位铺变态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器人工振捣密实。

碾压行走速度控制在1.4~1.6km/h 范围,碾压遍数按2-8-2控制。

碾压设备选用德国BOMAG BW-202AD和BW-201AD,靠近模板边位置用BW-201AD型振动碾碾压。

在施工高峰期,仓面里的碾压设备达到15台(按65 m3/h•台计算),才能满足浇筑强度。

碾压设备如此之多,再加上摊铺设备、运输设备、模板吊装设备、切缝设备等,仓面繁忙拥挤,为避免设备施工互相干扰,必须合理地布置摊铺碾压条带和汽车运行通道,划定设备的作业范围,使摊铺和碾压有机地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益。

在碾压过程中除按规范操作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碾压层面上必须全面泛浆,对不泛浆的部位应挖出重铺细料碾压;②对于层面泌水部位,应清除后铺设砂浆,然后再铺上层砼料;③每层碾压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按网格布点监测砼的压实容重,若所测容重低于规定指标,则应及时补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