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短语特点与教学启示

合集下载

词汇法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

词汇法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

词汇法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摘要】词汇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语言的本质进行了思考,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首先回顾了词汇法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观点,并就词汇法对语言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词汇法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词汇法词汇短语语言教学语言习得本质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一直因其“费时低效”而倍受争议。

学生在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之后,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无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

交际法更多地强调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但由于忽视了语法和词汇的重要性,依然不能使语言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

这些问题使语言学家们对语言的本质和语言习得过程产生了质疑和思索。

语言理论的研究和其他相关学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更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词汇法的产生及其意义传统的语言学家把词汇分成两大部分,即可以借助语法规则自由组合的单词和不能用语法规则解释的固定短语。

但是现代的词汇学研究打破了传统的观念,研究者发现在传统的自由组合词汇和固定短语之间还存在一个中间状态,即半固定短语。

计算机在语言教学领域的使用使大规模的语料统计分析成为可能,在对大量的真实语料的统计分析之后,人们发现自然话语中的70%是由这种处于两者之间的半固定结构构成的。

这使语言学家对词汇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以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为代表的词汇法理论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1、词汇法理论的基本观点Michael Lewis于1993年首次提出词汇法这一概念,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1)词汇是语言的基础。

(2)由于传统上认为语法是语言的基础、语法规则是有效交际的前提,词汇的作用被误解、忽视。

(3)词汇法的关键原则是“语言是有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构成的”。

(4)任何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是:以词汇为中心。

2、词汇法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在词汇法理论中,词汇(lexis)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教材分析

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教材分析

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教材分析对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那么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探讨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教材。

一、教材的教学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1、本套教材编写的总思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

即编写体系为: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教材设计基础是话题。

如果把一个单元比喻成一篇文章,“话题”就是文章的题目、单元的主线。

在进入一个新单元的研究时,可以利用主情景图,翻开主情景图,不了解设计意图,老师们会觉得挺有趣,挺热闹,看看就翻过去了,但了解了它的设计意图,就不肯放过,因为主情景图展示了本单元的词汇和主要语言,教学目标在主情景图上一目了然。

再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这个单元的话题。

让学生对将要研究的内容有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

当然也可以在上完一个单元后回过头来用本单元所学句型编故事,总结话题。

2、语言教学的基础是功能——结构。

以功能为目标,结构为手段。

这种教学主张“把语言形式的教学纳入交际语言教学的大框架之中,将语言形式的教学通过以内容为中心的交际活动进行。

”这样,也可以把“功能”理解为“中心教学内容”,而“结构”则是为“功能”服务的具体教学课程安排。

这里的结构不仅包括语言结构本身,同时也包括人的认知结构。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掌握语言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每一种智力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所以在强调语言结构的同时也应尊重人的认知结构。

有了这一理论基础,语言研究不再是呈现表态的“语音+语法+词汇”的知识体系。

而是一种言语行为,具有三维和动态的语言功能,即发出符号,说出有意义的话,达到某个目的。

所以在本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实现语言的交际。

如:第三单元实现的语言交际功能是能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语言结构主要是这些典型句型:what’XXX…Yes, I do. No, I don’t.及这些句型中涉及到的一些水果蔬菜的单词。

初中语文短语类型

初中语文短语类型

初中语文短语类型初中语文短语类型主要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

以下是具体的分类和例子:并列短语:词与词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例如:调查研究、美丽善良。

偏正短语:前面的词修饰、限制后面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例如:我的老师、认真学习。

动宾短语:前面的动词支配后面的词。

例如:打扫教室、请假一天。

后补短语:后面的词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

例如:跑得快、非常漂亮。

主谓短语:前面的词表示后面的词发出的动作。

例如:阳光明媚、今天星期一。

方位短语:表示方位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教室里、从家里出发。

介宾短语:表示时间、方位、方式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马路上、按照规定。

的字短语:由“的”组成,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前面的字和结构助词“的”组合以后,起一个相当于名词或起一个相当于形容词的作用。

例如:他的书包、我的朋友。

复指短语:由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例如:他出生在山东、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固定短语:由一些词组成,不能随意变动其中的词语或位置,表示一定的意义,是一个整体。

例如:按照规定、一概而论。

初中语文教材是一套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其中涵盖了丰富的语文知识和结构。

这些知识和结构不仅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学生们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深入分析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类型和结构,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字词、语法、修辞和文学文化知识等。

字词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字词,既有常用的汉字,也有不常用的词汇。

这些字词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汉语,还能够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准确性。

语法知识是语言学习的核心。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语法知识主要包括词类、句子成分、句型等。

这些语法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规则,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浅析词块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的启示

浅析词块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的启示

浅析词块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的启示一、词块理论概述词块理论是由英国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提出的,他认为语言不是由孤立的单词所组成的,而是由一系列互相关联的词块所构成的。

这些词块是由几个甚至几十个词组成的固定短语,它们在交际中具有固定的语篇功能。

词块理论认为,教学应该以词块为单位,而不是孤立的单词,因为语言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以词块的形式存在的。

而且,研究表明,词块在人们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语言习得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对高中英语教师的启示1. 教学重心转移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以单词为基本单位,教师们往往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单词的教学和训练上。

词块理论的提出对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师们需要将教学的重心从单词转移到词块上来,因为词块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在教学中,教师们可以通过教授一些常用的固定短语或者句型,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的词块,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语言输入的重视词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主要依靠语言输入,而不是语言输出。

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注重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机会。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听力训练、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词块,帮助他们从输入中掌握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接触和使用词块,从而加深他们对词块的理解和掌握。

3. 输出的训练与实践4. 教材的选择和设计5.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词块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词汇教学。

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们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各种词块的使用情况,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词块。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范围,帮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语言材料,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三、结语词块理论的提出给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

教师们需要转变传统的词汇教学观念,注重词块的教学和训练。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加深体验,积累素材。

然而,生活广阔,浩如烟海,什么都想记得,什么都想积累,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没有积累。

此时,作为一个老师,适时地创设一个话题,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这一话题相关的事物自主地、有选择地重点观察,有意识地加深体验,相信他会对这个过程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也难以磨灭。

在他的生活中,这些体验将不是一个个零碎的片段,而是一连串的整体体验。

使学生的大脑中就像是电脑中建立的一个个文件夹,清晰可辨。

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作文就是写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

在指导时,写好老师的外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单独的外貌描写还是事例中的外貌描写,都是能折射出老师性格特点的点睛之笔。

在这个基础上,我就提出了“人物外貌、表情所表达的语言”这一话题。

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熟悉人的外貌和他的性格有什么联系,表情变化和心情变化有什么联系。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片段练习,学生积累了很多素材。

人物外貌不再是脱离人物的纯粹外貌描写,而是与人物性格特点息息相关的信息。

当描写一个聪慧的人时,总能描写出一双灵动的眼睛;在描写一个勤快的人身上,总能寻到手的细节描写。

二、围绕话题,让学生自主表达以往学生害怕写作文时受到束缚:教师在指导写作时,把作文提纲列得“清清楚楚”———记事一定要按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先后顺序来写;写小动物要先写其外形,再写其生活习性……甚至每一段如何写,教师也都作了具体指导。

学生在各种条件的“制约”下写作,怎能不感到厌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所以我们不妨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多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

学生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是围绕这个话题,不跑远了,文通字顺,能把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就行。

所以在布置作文时,千万不要限定一个“死范围”,“只准写什么,不准写什么”这样的要求在今天的新课程作文中应抛弃了。

对though和although的语料库对比研究及教学启示-教育文档资料

对though和although的语料库对比研究及教学启示-教育文档资料

对though和although的语料库对比研究及教学启示[文献标识码]A: The present paper makes a detailed corpus study ofthough and although in terms of word frequency,social-stylistic features, grammatical patterns,collocation and so on. It aims at revealing the maindifference in the use of the two words in real life. Itsimplications to the teaching of vocabulary are alsohighlighted.1.引言当今电脑语料库因其语料真实而丰富,检索快捷又便利,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者的关注和青睐。

语料库语言学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Leech, 1991),“它更孕育着对语言描述框架乃至语言观念的不断更新”(何安平,1997)。

为了让更多的一线教师了解、熟悉这门新学科,让更多语言学习者、爱好者来分享该技术,本文将结合对近义词though、although的辨析,来展示语料库技术在词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作为常用词,though和although的共性为大家所熟悉,不过,对于两词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不同之处,往往了解不够透彻。

王龙吟、何安平(2005)曾对两词的部分结构进行对比。

本文则将通过较全面的语料库调查,着重研究两词的相异之处。

2.语料库研究2.1在口、笔语中的使用频率运行Web Concordancer,我们在BROWN (100万字的美国英语语料库――以下简称为美英语料库)和LOB(100万字的英国英语语料库――以下简称为英英语料库)两平行语料库中分别提取了有关though和although的所有索引行。

词汇教学总结语文期末

词汇教学总结语文期末

词汇教学总结语文期末一、词汇教学目标1.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与词汇量密切相关。

因此,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是词汇教学的首要目标。

2. 掌握词汇的读音、词义和用法: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单词的音标和音节,理解单词的词义并能够在正确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通过多种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运用所学词汇。

二、词汇教学方法1. 上下文教学法:在教学中注重将词汇融入到多种语境中,通过学生阅读或听说材料中的上下文来推测、理解和运用词汇。

2. 词汇归类法:将相似的词汇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词根词缀法:通过学习和掌握一些常见的词根和词缀,帮助学生推测和理解一部分新词汇。

三、词汇教学策略1. 有意义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运用形象生动的教材和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

同时,通过与现实生活和学科知识的结合,使词汇教学更加有意义。

2. 联想教学:通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与形状相似、含义相近的词汇进行联想,使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3. 反复巩固:词汇学习需要反复巩固,通过多次重复训练来巩固学生的记忆,使词汇能够真正内化。

4. 提供大量输入:为了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教师需要提供大量的输入,即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让学生在不断的输入中扩展词汇量。

四、词汇教学评估方法1. 课堂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来检查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掌握情况。

可以采用口头问答、示意图绘制等方法。

2. 作业评估:通过布置与词汇相关的作业来检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例如填空、翻译、写作等。

3. 测验评估:通过定期的词汇测验来检查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掌握情况。

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翻译等形式的测验。

增强学生词块意识,发展语言运用的能力

增强学生词块意识,发展语言运用的能力

语法词汇课程教育研究180学法教法研究增强学生词块意识,发展语言运用的能力卢曼丽(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何澄溪小学 广东 广州 511447)引言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构建语言的砖块,是语音、意义和语法特点的统一体。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英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英语的各项技能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然而,在目前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相当多的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记忆单词,但是在口语输出、笔头作文和实际做题上却不能够准确地运用脑海中所储存的词汇,常会产生失望、沮丧的情绪,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严重影响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词块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一、词块教学的理论基础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1993)认为,语言的中心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词块组成的词库,不同词块的有机组合就形成句子,进而组成连贯的篇章。

词块是真实交际中以高频率出现的语言现象,据电脑统计的数据显示,词块在自然语言中占到90%的比例(杨玉晨,1999:28)。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交际都是通过词块的形式而非单词的形式来完成的,词块是集词汇、语法与语用为一体的词汇化板块,形式较为固定。

学习者在学习词块时不仅仅是学习词汇本身,还包括它的语法结构和与其语境相关的语用功能。

依据其内部的语义联系和句法功能,Lewis(1993)把词块分为四类:1.单词(Words)和短语(Polywords)这一类实际上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词汇”,如:book,by the way,in front of。

短语在各方面都和单词很接近,既不能拆开来用(或者拆开后原来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其中的单词也不能任意替换。

2.搭配(Collocations)Lewis给“搭配”下的定义是“以较高的频率出现的单词组合”。

“in trouble”“play games”“have lunch”“see a film”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7・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 J o u r n a l o f H a rb i n Vo c a t i o n a l &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母语习得的研究表明,人们进入学校学习前虽然基本没有正式学习语法和其它体系结构,却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进行日常交流的功能性词汇。

我们自己运用母语的经验也说明,人们在讲话或写文章的时候几乎不会考虑语法,通常只是用自己听到或使用过的语块。

由此可见,词汇短语和公式语言在母语习得中可发挥很大作用,而加强对词汇短语重要性的认识和有意识地学习词汇短语,能有效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水平,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

一、词汇短语的特点及教学启示
词汇短语具有经济、流利、可接受、可靠和分析潜力的特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得到很好的利用。

(一)经济性
实际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口语中,人们喜欢用公式性语言,因为“我们不是总是能实时轻松处理分
析性语言”[1]。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而言,人类大脑倾
向于以最轻松的方式进行分析思维活动。

大脑一旦熟悉了某项语言学任务,便会绕过之前学习该语言任务时的途径,通过捷径进入可以以整体方式获取的、包括大量语块的仓库。

简而言之,我们的语言实时处理能力相对薄弱,尤其是在面对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迅速将单一的单词组合成有意义的一连串语言,而且还要尽可能避免使用语法规则去创造话
[收稿日期]2012-05-08[作者简介]刘微微(1981-),女,硕士研究生,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5—0107—02
语。

如果仅仅依靠基于规则的语法体系,讲话时将会不断动用所有的语言资源,这势必给语言使用者造成筋疲力尽的感觉。

(二)流利性
母语使用者掌握有大量进行流利语言输出所必要的词块,这些词块可以被看作整体,并作为整体使用;也可以以预制单元的形式,作为不可分割的语块,像单词一样存储在词汇中。

由于这些词块已经形成,使用时能很容易地获取,如Na tti nge r [2]所言,“使用能帮助话语流利性的词汇短语是人类具有的基本能力。

这些预制语言既能便于我们高效获取,同时也可以使讲话者(和语言学习者)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语篇中更大的语言结构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关注如何组合单一的单词。

”此外,即使有时没有掌握一些语言资源,讲话者也可以借助词汇短语确毫不犹豫地输出高度流利且准确的表达方式。

(三)可接受性
在社会语言学领域,词汇单元的作用也不可小视。

二语习得者,即使目标语运用得非常熟练,如果不能像母语者一样使用习语,也很容易暴露其非本族语的身份[1]。

同时,词汇单元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深厚,语法正确不等于会受到认可。

换句话而言,合乎语法的单词组合有很多,但母语者使用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词汇短语特点与教学启示
刘微微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四川 广汉 618307)
摘要:词汇短语和公式语言在母语习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母语习得不是从单词和语言规则开始,而是以大量的固定和
半固定的语块为铺垫。

在语言教学中,词汇短语便于记忆,易于接受,不容易出错;有助于学习者流利表达,可作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语言的基础。

因此,词汇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词汇短语;语块;流利;教学
・108・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 J o u r n a l o f H a rb i n Vo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要达到母语者的语言能力,不仅需要掌握能生成无数句子的语言规则,同时需要“记忆性语言”和“词汇化句干”。

例如:
英语中有“It’s a quarter to 11”的用法,但却没有“It’s a quarter before 11”,“It’s a quarter prior to 11”,或“It’s 11 less than a quarter”的说法。

不能这样表达不是因为这些句子语法不正确,而是不符合习惯用法,因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不这样用。

对二语习得者而言,使用正确的搭配困难很大,但通过向母语者借用词汇单元,可以做到语言表达更流利舒畅,准确率高,也更符合习语表达。

(四)可靠性
词汇短语在口语和写作中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可见我们对其的依赖程度。

词汇短语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避风港”,让他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有自信,知道自己的表达方式是正确的。

事实上,依靠语言规则,一个一个地将单词拼凑在一起毫无乐趣可言、费时费力,甚至于让人生畏。

如果语言学习者积累了一定的词汇语块去组建单词或者文本,那么,他们对这些语块的语法构造和意思的理解也更加自信。

由此可见,通过加强对词汇短语的学习,学习者的学习压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当积累了大量的词汇短语后,二语习得者甚至可以应对其语言能力无法应付的一些跨文化交际难题。

(五)分析潜力
如果将大脑中未经分析的词块作为之后语言习得的原始材料,二语习得者的信心一定能得到提升。

据语言学家的分析:公式性语言是分析能力的基础,模仿习得的言语为之后的学习分析打下了基础,而这些未经拆析的词汇构成了语言学习者正在形成过程中的语言体系。

掌握一定公式性语言的学习者一旦意识到已经会使用的语言可以被分解为独体的成分,其语言的创造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公式语言的机械学习和规则的构建并非独立过程,而是相辅相成的。

大多数习语都可以用句法规则进行分析,成为二语习得者之后学习分析的基础材料,因为它有助于学习者对句法规则的习得。

二、结语
在非母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在缺乏真实语境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需要引入国外的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国情,有意识地为学生输入词汇短语。

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二语习得者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并为其深入分析语言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Wray, A. Protolanguage as a holistic system for social interaction[J].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1998(18): 47-67.
[2]Nattinger, J. R. and J. S. DeCarrico.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责任编辑:刘芳)
Features and teaching implications of lexical phrases
LIU Weiwei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Guanghan, Sican, 618307) Abstract: Lexical phrases and formulaic language play very important roles in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as the learning of one’s mother tongue start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fixed and semi-fixed phrases, instead of just words or grammar ru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since they are easy to be remembered, absorbed, less error-prone and conductive to language fluency, lexical phrases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language analysis. Therefore, the approach of lexical phrases teaching should be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way of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 lexical phrases; chunk; fluency; teach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