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政治专题
专题高中历史世界史: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意义:
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 立起来
Part3:近现代世界的思想文化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美术、音乐、影视)
文学:浪漫、现实、现代 美术:新古典、浪漫、现实、印象派、现代 音乐:浪漫、民族乐派、现代(爵士、摇滚)
1967年欧共体 (经济合作)
(经济、政治、军事合作) 1993 1992《欧洲联盟条约》 欧洲联盟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欧元诞生(1999) (2002正式启用)
真题演练
(2014)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 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 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
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外汇管制,提供短期贷款
世界银行(WB): 最初:战后欧洲经济复兴 后来: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特征: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等价物或代 表),其他会员国货币同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20C90年代至今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战后-20C70年代初
IMF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 币金融体系 战后资本 (1945布雷顿森林体系) WB
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 贸易体系(1947)
GATT
★ 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支柱 (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
结果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改革重点:农业
改革 重点
高三一轮复习通史世界近代史政治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院确认
(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33)18世纪中 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 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 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 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 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 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 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 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014· 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 33)根据美 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 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 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独立宣言》 【解析】结合1787年宪法可知,各州人口数“按 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说明1787年宪法没有给予印第安人、黑人同 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这违反 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故B项正确;A、 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C、D项错误。 【答案】B
• (2014· 北京文综· 21)图10是法国1789年的 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 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 意愿是( ) •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 • 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 • 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 • 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西方近代史(政治)

西方近代史(政治)一﹑近代史的概念世界近代史包括15世纪初至1900年前后大约500年的时间,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3个时期: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期、17至18世纪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以来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
二﹑背景知识①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
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初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兴起。
国际关系方面: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殖民主义国家开辟新航路,抢夺殖民地,开始用殖民主义的锁链,把原来彼此孤立、隔绝的大陆连接起来,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思想文化方面: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变动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
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体现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封建神学的精神枷锁,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②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是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初步形成的时期。
经济方面:17世纪后,荷兰、英国等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它们致力于发展海外贸易,积极拓展殖民地,彼此间展开了夺取殖民霸权的斗争。
殖民扩张与掠夺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文化方面:17、18世纪,资产阶级掀起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抨击君主专制和神权专制,提倡天赋人权。
他们勾画出未来理性社会的蓝图,也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政治方面:17、18世纪,英国、美国分别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一个先例。
③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个世纪,是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时期。
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系列(七)-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系列(七)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专题(七)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殖民争霸活动愈演愈烈,世界呈现无序状态。
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国际会议和一系列条约建立起战胜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
二战后期及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仍然是建立在大国强权政治基础上的。
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仍然不断。
知识网络:要点整合: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产生背景: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对世界的角逐回到会议桌上。
2.确立标志:(1)1919年1月—1919年6月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签订包括对德《凡尔赛和约》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凡尔赛体系形成。
(2)1921—1922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体系形成。
3.作用:(1)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构成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
4.存在矛盾:(1)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围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2)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
(3)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5.结束:德日法西斯化,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德国突袭波兰,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标志着这一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1.产生背景:二战以后,美苏双方追求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衡。
2.形成过程:①序幕:l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②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③扩展到经济领域: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④正式形成:1949年北约建立,l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3.影响:(1)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美苏带来沉重军费负担;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世界近代政治八

探究点五
对中俄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创新方案)
【素养训练】
材料一 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2)根据材料一古代雅典政治结构示意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对材料 三近代西方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2分) 影响:古希腊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分权等民主运作方法,为欧美近 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发展,避免了独裁统 治 2、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 力保障。 3、各政党间不相同的政见可以通过议会 斗争来得以实施,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 内战,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美国
阅读课文,思考:独立之初的美国出现了哪些 严重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 经济困难;政局不稳 严峻形势: 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图有虚 松散的“邦联”体制 哪些缺 主要原因: 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 执行。我们想要联合一个国家,但我 陷? 中央政府软弱无能,地方权力很大。中央政府无权 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管理者足够的权 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有权征兵、征税、发行 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
1)形成
①首相:多数党领袖,由国王任命 产生及权力: ②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③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④首相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①成员产生 ②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 3)运行机制: 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③与议会关系: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
材料三 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拟题方法: 关于(主题)的探究。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
人教必修1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系列《世界近现代史的政治问题》ppt课件2.

欧各国的改革失败、苏联与东欧的解体、中国 的改革与成就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B、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特点
1、社会主义运动是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并与资本主义竞争;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
2、社会主义必须建立自我完善的机制, 进行不断的改革
三、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与特点
A历程. 1、15世纪末—18世纪西欧国家海外殖民扩张的
经济状况:一工基本完成
3、资本主义制度的成熟与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史实: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与民主制度的完 善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
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危机与自我更新 体制的建立
史实:法西斯政治 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 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经济:大危机 二战后的繁荣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制度Βιβλιοθήκη 确立与完善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方式
孟德斯鸠:三权指得是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将洛克的行政权和外事权并为行政权)。立法权 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独立,君主则只享有行政权。 三者之间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互 相独立、互相监督。
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
政体,根据三权分立的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 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 院和总统执掌。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A 历程 1、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史实: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第一国 际、巴黎公社 2、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社会主义运动 史实:先进国家的工人罢工经济斗争 修正主义
相对落后国家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A历程: 3、一战二战之间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史实:十月革命、苏联的政策、苏联模式形成 与特点。 4、二战之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瓦解 史实: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与解体、 苏联与东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政治专题

比较美国总统制共和国与法国议会制共和国 异
总统产生方式 总统任期 总统权力 总统与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
美国
选举团选举产生 4年
法国
议会选举产生 7年
最高行政长官(实权) 最高行政长官(无实权) 总统对选民负责 总统 对总统负责 代议制、分权制衡 总统对议会负责 议会 对议会负责
政府负责对象
同
德意志联邦制的君主立宪政体 一、知识体系: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背景: 完成统一,建立帝国 王朝战争 结果
完成统一大业的威廉一世,到波茨坦行宫去度假, 举目远眺祖国的大好河山,前面的一座破磨房挡住了 他的视线。这座破磨房与皇帝的行宫格格不入!他决 心拆了这座破磨房,以开阔视野。可是,手下人一打 听,原来是私人产业。皇帝便打发人去与磨房的主人 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坊。不料,这个磨坊主说 这祖上传下来的家业卖不得。威廉一世很生气,派出 军队强行去拆除了磨坊。磨坊主怒气冲冲地把皇帝告 上了法庭。令人吃惊的是,地方法院判决威廉一世败 诉:不但要把那磨坊 “恢复原状”,还必须赔偿由于 拆毁房子造成的磨坊主的一切损失。威廉一世服从了 法院的判决。这样,小磨房就与宫殿比邻而居,互不 干扰。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知识体系:阅读教材填写下列表格
过程 确立 重大事件 邦联制的困惑 原因: 标志: 1787年宪法 特点——联邦制、三权分立、人民主权 影响—— 第一部成文宪法;联邦制共和政体
美国内战 标志: 由来——州权主义;奴隶制存废问题 影响—— 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至上和国
巩固
《皇帝拆不了的磨房》(二) 岁月如梭,转眼威廉一世和老磨坊主都已经去世。 小磨坊主由于经营不善,面临破产。当他想到把磨坊 卖了,谋划新的生活时,想起了住在皇宫的那个老买 主,但他不知现在的皇帝对这个磨房感不感兴趣。于 是便心血来潮给威廉二世写了一封信,没想到大权在 手的威廉二世不仅没有报复,还给小磨坊主回了一封 言辞恳切的信:“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得知你 现在手头紧张,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你说你要把磨 坊卖掉,朕以为万万不可。毕竟这间磨坊已经成为我 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理当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的名 下,至于你的经济困难,我派人送三千马克,请务必 收下:如果你不好意思的话,就算是我借给你的,解 决你一时之急。你的邻居威廉二世”。
2021-2022年高考历史通史浓缩知识包专题12 世界近代政治

4.美国联邦宪法——《1787 年宪法》 背景:北美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独立后的美国是一个有 13 个州结成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邦联议会只是各州的一个协调机关,几乎没有实 权。 制定:1787 年,制宪会议,费城 内容: 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大权) ②规定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③规定中央政府权力构建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 2 名,任期 6 年,每两年改选 1/3。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每届任期四年。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 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 2/3 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任免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 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批准方可生效) 司法权:独立。归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 评价—— 性质:近代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理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积极:①确立国家结构——联邦制
②确立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③确立权力结构——“分权”与“制衡”(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
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 ④调和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局限: ①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
②打下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 年宪法》 背景:大革命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1789 年后的 80 多年间,反复尝试了各种政体:共和 制、军事帝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法国成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 时间:1875 年 特点:一票共和 内容: ①规定总统权力: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力。总统任期 7 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 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 有 权解散众议院。 ②规定议会制度: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③做出其他规定:国歌——《马赛曲》;国庆日——7 月 14 日;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 得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宪法中。 6.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 年宪法》 背景:普鲁士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1864 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攻打丹麦;1866 年普奥战争;1870 年普法战争) 通过:1871 年 内容:确立德意志帝国立国的基本原则—— ①确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由 22 个邦和三个自由市组成),帝国政府掌握国家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大权,各帮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利。 ②确定了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民主 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表现在: 皇帝有巨大权力: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
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呈现出连续渐进的特点
1.确立:光荣革命结束王权专制 ,《权利法案》确立
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的主权
18世纪上半叶,责任内阁制确立,分割国王
2.发展: 的行政权,国王逐渐“统而不治”;两党制
的发展
3.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 多议会席位,选举权不断扩大
注意理解两个地方:1是国王统而不治的时间2.国王没有 实权但是拥有仪式上的权力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
1.全球史观划分:1500前后-1900前后 手工工场时代(16~18世纪);蒸汽时代 (18世纪中-19世纪中);电气时代 (1870年至20世纪初)
2.革命史观划分:1640-1917
考点2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要点: 1.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呈现出温和连
续渐进的特点。 2.理解美国独立后从邦联制到联邦制的变化。 3.知道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艰难曲折 4.德国的统一与代议制的不彻底不完善。
A形式上的君主立宪制形成
B代议制民主日渐成熟
C政治变革的近代化趋向
D议会两院间矛盾尖锐
1871年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以立法的形 式建立了医疗、养老、意外事故保险等社 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规定没有犯罪记录、没 有酗酒闹事等不良记录,行为端正的人才能 享受社会福利。这表明俾斯麦政府的社会 福利政策旨在( )
制了立法权,带有浓厚的
色彩,还保留
了普鲁士的
传统,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
策源地。
下表为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经济年表。
据此可推知,德意志
1818年5月
普鲁士废除一切内部关税,建立统一的 关税体制
1819年
南德商业同盟建立
1828年
中德商业同盟建立
1834年
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
1852年 除奥地利以外的各邦都参加了关税同盟
A.说明“光荣革命”后代议制未发生本质变化
B.反映了英国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C.说明国家的权力中心依然掌握在上议院
D.反映了英国经济逐渐走向衰退
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动议大多数由内阁提出, 对于内阁的动议和提案,议会只能表示“是” 或“否”。因此,有学者认为现代的英国是内 阁至上而不是议会至上。这表明英国
C帝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D君主专制色彩非常浓厚
C.对欧洲各国立国经验的批判借鉴
D.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法国共和政体艰难之路
年法国大革命后政体反复更替,最后通
过
年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并稳定
下来。
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艰难的原因?
①法国是千年的封建大国,封建主义传统异常强大 ②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工业资产阶 级革命力量不够强大。 ③欧洲国家的武装干涉。
C.力图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
D.坚持奉行妥协机制和实用精神
178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美元作为美国法 定货币单位的法案,但当时美元在南北各州 的价值不等,法国、西班牙等国货币也在美 国流通,导致当时美国金融混乱的主要因素 是( )
A.英国殖民统治阻碍统一市场形成
B.南北各州不同经济形式矛盾尖锐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普鲁士发展成为民族统一的中坚力量
C.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D.民族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1848年和1850年,普鲁士国王先后颁布了 两部宪法,成立两院制议会。上院议员由 国王任命,下院议员通过选举产生。下院 拥有表决法案及预算案的权力,但如果上 院反对,下院所通过的法案都归无效。这 一现象反映出普鲁士( )
A.议会失去对内阁的制约
B.行政权力的进一步加强
C.政治体制出现根本转变
D.内阁有权决定国家大事
美国
1.独立后美国面临两大问题?
松散软弱的邦联制无法维护美国利益,急需加强中央政 府权力。 防止由于权力集中而引起的独裁,确保民主政体。
2.理解1787年宪法的三大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而治,主权属于 联邦政府,地方州政府保留较大的自治权) ②三权分立原则(国家权力分为行政权(总统)、立法 权(国会)、司法权(最高法院),相互制约与平衡) ③人民主权原则(民主原则)总统与议员有选民选举产 生,实行任期制,对选民负责。
A.借鉴了英国责任内阁制
B.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
C.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D.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1.分裂割据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
的进
行,德国通过三次
完成统一(
年
德国统一),颁布
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
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该宪法赋予帝国皇帝和
以极大的权力。
3.德国政体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控
A.削弱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力量
B.安抚劳工阶层维护社会稳定
C.运用非暴力手段以控制社会
D.加剧市场竞争刺激德国经济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 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 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 数的同意。”这表明( )
A联邦议会具有最高的立法权
B帝国议会没有实际权力
法国共和政体的稳定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18世纪末,同法国作斗争几乎成为欧洲各 国一切国际会议和外交谈判的中心问题。 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
A.工业生产领先欧洲
B.实行殖民扩张政策
C.掀起反封建的浪潮
D.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 共和政体。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 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 的对象”。这表明法国( )
C.国家政治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D.联邦政府用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
美国具有独特的立国经验,无论是在建立邦 联体制和根据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体制的 过程中,还是立国者在作出某种重大决策时 ,都把地方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这主 要是由于( )
A.美国先有州府后有国家的特殊性
B.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
18世纪80年代,不管签署的是《邦联条例》还是 《联邦宪法》,美国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精 英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 ,而是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 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邦联条例》到《联邦宪 法》的转变过程,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
A.选择宪法和政体的观念基本不变
B.希望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 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 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 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 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英国1688年后再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下议院代 表权,而一些“衰废市镇”,仅有数户居住、无人 居住、甚至在地理上消失的地方竟拥有在下议院 市镇代表;新工业城市往往聚居数以万计人口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