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非金属元素(二)氧硫氮磷碳硅硼A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而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在化学中,元素被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常见金属元素1. 铜(Cu):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的化学符号为Cu,原子序数为29。
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体和热导体,常用于制作导线、电器和水管等。
此外,铜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腐蚀性,在建筑和工艺制品中也有广泛应用。
2. 锌(Zn):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Zn,原子序数为30。
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常用于镀层、合金制备和蓄电池等。
此外,锌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3. 铁(Fe):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之一。
铁的化学符号为Fe,原子序数为26。
铁具有良好的磁性和韧性,在制造机械设备、建筑结构和工具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此外,铁还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参与了氧气的运输和储存。
4. 铝(Al):铝是一种轻便而常见的金属元素。
其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建筑、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铝还具有优秀的反射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镜面和罐装材料。
二、常见非金属元素1. 氧(O):氧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O,原子序数为8。
氧是空气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不仅参与了许多化学反应,还是生物体进行呼吸的必需物质。
氧气广泛应用于药品、医疗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2. 碳(C):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C,原子序数为6。
碳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
碳具有多样的存在形式,如石墨、金刚石和纳米碳管等,应用于电池、材料和药物等多个领域。
3. 氮(N):氮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N,原子序数为7。
氮是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生物体中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物质的组成元素。
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H氢,He氦,Li锂,Be铍,B硼,C碳,N氮,O氧,F氟,Ne氖,Na钠,Mg镁,Al铝,Si硅,P磷,S硫,Cl氯,Ar氩,K钾,Ca钙Mn 锰,Fe铁,Cu铜,Zn锌, Ag银,I碘, Ba钡, Hg 汞常见物质的分子式一、单质1.非金属单质:(1)气体单质:O2氧气 H2氢气 N2氮气 Cl2氯气 O3臭氧(2)固体单质:C碳 S硫 P磷(红磷、白磷) Si硅2.稀有气体单质:He氦气 Ne氖气 Ar氩气3.金属单质:Fe 铁 Cu 铜 Al 铝 Zn 锌 Ag 银 Mg 镁Hg汞 K钾 Ca钙 Na钠二、化合物1.氧化物:(1)非金属氧化物(液体): H2O 水 H2O2双氧水(气体):CO一氧化碳 SO2二氧化硫 NO2二氧化氮 CO2二氧化碳 SO3三氧化硫(固体):P2O5五氧化二磷(2)金属氧化物(固体):Na2O氧化钠MgO氧化镁CaO氧化钙Al2O3氧化铝 MnO2二氧化锰 CuO氧化铜 Fe2O3氧化铁 ZnO氧化锌2.酸:(液体)HCl盐酸 H2SO4硫酸HNO3硝酸 H2CO3碳酸3.碱:(固体)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 Ca(OH)2氢氧化钙 Ba(OH)2氢氧化钡 Mg(OH)2氢氧化镁 Al(OH)3氢氧化铝 Fe(OH)3氢氧化铁 Cu(OH)2氢氧化铜 NH3 . H2O氨水4.盐(固体):NaCl氯化钠 KCl氯化钾 CaCl2氯化钙 ZnCl2氯化锌 BaCl2氯化钡 FeCl2氯化亚铁 FeCl3氯化铁 AgCl氯化银-----盐酸盐K2SO4硫酸钾 Na2SO4硫酸钠 CuSO4硫酸铜 ZnSO4硫酸锌CaSO4 硫酸钙 MgSO4硫酸镁 FeSO4硫酸亚铁 Fe2(SO4)3 硫酸铁 Al2(SO4)3 硫酸铝BaSO4硫酸钡 -----硫酸盐Na2CO3碳酸钠 CaCO3碳酸钙 NaHCO3碳酸氢钠 K2CO3碳酸钾------碳酸盐KNO3硝酸钾 Cu(NO3)2硝酸铜 AgNO3硝酸银 Ba(NO3)2硝酸钡-------硝酸盐。
化学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化学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在化学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包括氧气、氮气和硫。
一、氧气氧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气体。
在化学生产中,氧气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过程中。
首先,氧气被用作氧化剂。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氧气可以与其他物质反应,促使产生新的产物。
例如,在火焰中,氧气与燃料反应,产生燃烧并释放出热能。
此外,氧气还用于氧化金属和非金属,以制备多种化合物。
其次,氧气在化学生产中用作各种氧化过程的供气剂。
例如,在炼钢过程中,氧气被用来吹炼钢水,以去除杂质并提高钢的质量。
此外,氧气还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和垃圾焚烧等环境治理过程中。
二、氮气氮气是地球大气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它在化学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氮气被用作惰性气体。
由于氮气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它经常被用作替代品,用于防止某些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不必要的反应。
例如,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氮气可以用来保护反应物和产物,防止它们受到氧气和水分的影响。
其次,氮气在化学生产中用作保护气体。
许多化学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对氧气和湿气非常敏感。
通过使用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可以防止这些化学品被氧化或水解,从而保持其稳定性和性能。
三、硫硫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地壳、海水和大气中。
在化学生产中,硫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首先,硫被用于生产硫酸。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肥料、纸张、塑料和清洁剂等。
硫的氧化和反应可以产生硫酸,这是一种具有强酸性的化学物质,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其次,硫还被用于制造一些重要的化学品,如二硫化碳和硫化物。
二硫化碳广泛用于橡胶工业中,硫化物则用于制造橡胶、染料和医药品等。
总结在化学生产中,氧气、氮气和硫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氧气被用作氧化剂和供气剂,氮气起到惰性气体和保护气体的作用,而硫则用于生产硫酸和其他化学品。
这些非金属元素的广泛应用使得化学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P区非金属元素:卤素 氧 硫 氮 磷 硅 硼

7.3 P区非金属元素:卤素 氧 硫 氮 磷 硅 硼一、实验目的1.掌握卤素离子及S2-的还原性;2.掌握氯和氮的含氧酸、含氧酸盐的氧化性、热稳定性;3.掌握H2O2的氧化还原性和不同价态硫的化合物的性质;4.掌握磷酸盐的重要性质;5.掌握硅酸、硼酸的重要性质。
二、实验原理卤素(氟、氯、溴、碘)、氧、硫、氮、磷、硅、硼均为P区非金属元素。
卤素单质都是强氧化剂,其氧化性顺序为F2 > Cl2 > Br2 > I2;而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顺序恰好相反,为F-< Cl-< Br-< I-。
相关标准电极电位如下: 电对F2/F-Cl2/Cl-Br2/Br-I2/I-E°/V 2.87 1.36 1.065 0.535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和X-1的还原性请同时参考“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实验。
氧的性质活波,形成为数众多的化合物,它们是元素化学的重点。
过氧化氢是经常使用的氧化剂,其水溶液比较稳定,但光、热、金属离子的存在或者增加溶液的碱性都可以加速其分解。
除具有氧化性外,过氧化氢又有还原性。
把过氧化氢加入重铬酸钾的酸性溶液中得到一种美丽的蓝色化合物。
该化合物可以被乙醚萃取而得到稳定。
蓝色化合物为过氧化铬Cr(O2)2O,可以与溶液中的过量的过氧化氢反应而被分解。
2Cr(η2-O2)2O + 7H2O2+ 6H+= 2Cr3+ + 7O2 + 10H2O硫单质表现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磷单质则基本表现为还原性。
由于S2-具有较大的变形性,所以和多种金属离子生成颜色不同,溶解度不同的金属硫化物。
例如,Na2S可溶于水;ZnS(白色)难溶于水,易溶于稀盐酸;CdS(黄色)不溶于稀盐酸,易溶于较浓盐酸;CuS(黑色)不溶于盐酸,可溶于硝酸;HgS (黑色)不溶于硝酸,可溶于王水。
依据金属硫化物溶解度和颜色的不同,可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在含氧酸和含氧酸盐中,卤素(氟除外)和氮的含氧酸及其盐都具有相当强的氧化性和热不稳定性,因而许多氯酸盐、次氯酸盐、亚硝酸盐都是常用的氧化剂.卤素单质的歧化反应较硫、氮、磷更易于进行,这是卤素的一个重要性质。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性质(氧、氮、磷、硅、硼)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性质(氧、氮、磷、硅、硼)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性质(氧、氮、磷、硅、硼)预习内容1.H2O2的氧化还原性和稳定性有什么特征?怎样鉴定H2O2,该鉴定反应也可以用来鉴定哪种离子?2.铵盐的热稳定性较差,其分解产物有什么规律?写出常见铵盐的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3.画出亚硝酸和亚硝酸根的结构式,标明其中心原子氧化数。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亚硝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和稳定性有什么特征?4..画出亚硝酸和亚硝酸根的结构式,标明其中心原子氧化数。
5.硝酸表现氧化性时其被还原产物与哪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
6.总结硝酸盐的热分解规律。
7.举例说明常见正磷酸盐的存在形式,其酸碱性、溶解性如何?8.磷酸盐、焦磷酸盐、亚磷酸盐、偏磷酸盐的鉴定方法。
9.硅酸及其盐的颜色和溶解性。
10.硼酸的酸性特征与其他酸有什么不同?怎样鉴定硼酸?实验用品仪器:铁架台,石棉网,烧杯,大试管,滴管,试管,表面皿,离心机,酒精灯,锥形瓶,温度计,蒸发皿。
固体药品:二氧化锰,过二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重铬酸铵,硝酸钠,硝酸铜,硝酸银,氯化钙,硝酸钴,硫酸铜,硫酸镍,硫酸锰,硫酸锌,硫酸亚铁,三氯化铁,三氯化铬,硼酸,硼砂,硫粉,锌片。
液体药品:HCl(浓,6mol?L-1,2mol?L-1),H2SO4(浓,3mol?L-1,1mol?L-1),HNO3(浓,0.5mol?L-1),NaOH (40%),KI(0.1mol?L-1,0.2mol?L-),KMnO4(0.2mol?L-1,0.1mol?L-1),K2Cr2O7(0.5mol?L-1),CuSO4(0.2mol?L-1),Pb(NO3)2(0.2mol?L-1),H2O2(3%),乙醚,NaNO2(饱和,0.5mol?L-1),Na4P2O7(0.1mol?L-1),Na3PO4(0.lmol?L-1),Na2HPO4(0.1mol?L-1),NaH2PO4(0.1mol?L-1),AgNO3(0.1mol?L-1),CaCl2(0.5mol?L-1),NH3?H2O (2mol?L-1),Na2SiO3(20%),硼酸(饱和),无水乙醇,甘油,材料:棉花,冰,pH试纸,滤纸,木条,铂丝(或镍铬丝)。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无机化学适用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学时数:72学分:32010年 4 月《无机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无机化学》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研究单质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反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期律、分子结构、氧化还原、配合物、化学热力学等初步知识,并在原理的指导下,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初步从宏观和微观不同的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溶解性、热稳定性、配位能力及典型反应,熟知元素周期表中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本课程为职业能力课,后续课程有《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技术》《化工安全技术》等课程。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构建以“化工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教学工作项目设置为指导,并结合了中山市及珠三角地区化工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和学院专业教学标准。
它基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密切结合专业生产的需要,精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保证了基本内容的深广度及科学性,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本着宽基础、多方向的就业思路,根据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从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其中,理论知识模块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氧化和还原、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配位化学和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等几个部分,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数据表达与处理、玻璃管加工及塞子的打孔、台秤与分析天平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电导率仪的使用、酸度计的使用、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等。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专业最基础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三、课程教学目标《无机化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思维方法和实验动手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化工相关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
第12章非金属元素(二)_氧硫氮磷碳硅硼

第12章 非金属元素(二) 氧硫氮磷碳硅硼【内容】1. 氧、硫及其化合物2. 氮、磷及其化合物3. 碳、硅、硼及其化合物【要求】1. 掌握氧、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掌握硫、硫化氢、亚硫酸、硫酸及其盐的制法、性质和用途;了解硫的其它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氮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和用途;掌握磷的单质、卤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3. 掌握碳、硅、硼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法、性质和用途;了解硼的缺电子特征及硅酸和硅酸盐的特性;认识碳、硅、硼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12.1 氧及其化合物元素周期表中第ⅥA 族元素包括氧O 、硫S 、硒Se 、碲Te 、钋Po 5种元素,称为氧族元素,其中氧、硫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硒、碲是准金属元素,钋为放射性元素。
本节讨论氧及其化合物。
12.1.1 氧1. 氧元素的存在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质量分数约为48.6 %。
氧以单质和化合物两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游离态氧大量存在于大气中,在海洋及地球表面各种水中也溶解了相当多的氧,空气中O 2的体积分数约为21 %。
这些氧几乎都来自H 2O 和CO 2在绿色植物中发生的光合作用。
H 2O + CO 2 + h O 2 + {CH 2O } (碳水化合物) 氧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地壳岩石、矿物、土壤及水中。
氧占大气质量的23 %,岩石质量的46 %,水质量的85 %。
就目前所知,氧还是月球表面丰度最高的元素,占其质量的44.6 %。
氧在自然界有16O 、17O 、18O 三种稳定同位素,能形成氧O 2和臭氧O 3两种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2. 氧的分子结构叶绿素 酶O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4,2个O原子结合成1个O2分子,从价键理论的电子配对来看,O2分子中应存在O=O双键。
但从氧的分子光谱得知,它应有2个自旋平行的未成对电子。
故从新的价键理论可推断,O2分子的结构简式应为:分子中存在3个电子构成的π键,称为3电子π键。
元素非金属性排序

元素非金属性排序
1.碳
-碳是一种元素,它是大多数有机结构的基础,而有机物则是生命的构成元素。
它的原子量为12,具有同位素碳-12和碳-14。
碳可以与其他基本元素,如氢、氧、氮和硫等结合,形成ug元素同位素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称为有机物。
碳易化合,与海绵和交换式团簇形成交换式,金属和金属离子协定合,因此可用于制造木材和合成染料。
2.氮
-氮是一种元素,原子量为14,是空气中最多的元素,占空气的百分比高达78.09%。
氮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可以用来合成有机物,如铵(NH3)和谷胱甘肽(GSH),它也可以被用来作为肥料,提高植物的生长和发芽。
氮可以作为氮氧化物或有机物,通过点燃作为发动机燃料,用于燃烧时产生动力。
3.氧
-氧是一种元素,它是全球环境中最多的元素,其原子量为16,占大气中重量百分比约为21%,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重要成分。
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不仅能形成水,还可以参与离子或氧化还原反应,氧在燃烧推动得力的发动机工作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4.硫
-硫是一种元素,它的原子量为16,占地壳的重量百分比约为0.1%。
它是一种非金属性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可以形成硫和硫酸盐,它也可以协助地壳构成物进行微量元素的补充与回收,以及有效地阻止大气层受到紫外线的照射。
5.磷
-磷是一种元素,它的原子量为15,是有机化学反应中重要的物质之一。
磷常用作农药,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抑制害虫生长;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消毒剂中,因为它具有抗菌性能;磷元素也可以用来制造花卉,以增强视觉效果,它还可以用来制造煤、木材和油类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