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船波浪载荷的直接设计计算

合集下载

某双体铝合金艇结构强度规范计算

某双体铝合金艇结构强度规范计算

某双体铝合金艇结构强度规范计算引言本文旨在对一款双体铝合金艇的结构强度进行规范计算,以确定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

分析该双体铝合金艇采用双头船设计,分为左右两个船体,中间连接着平台。

每个船体的长度为9米,船宽为2.5米,船高为1.2米,平台长度为2.5米,宽度为2.5米,高度为0.5米。

根据计算公式,该双体铝合金艇的容积为12.75立方米,载重量为775千克。

考虑到该艇在波浪中的受力情况,需要对其结构强度进行规范计算,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1. 船体结构强度计算该双体铝合金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我们可以根据船体的尺寸和重量计算出其结构强度。

首先,针对船体的承载能力,在认真分析各种波浪条件下,结合实际的载荷要求,按需求选用了合适的铝合金材料进行承载,再通过有限元分析确认实心车床与了铝板船身结合处,确保船身结构牢固。

其次,根据船体的长宽高等参数和所采用的材料,可以计算出船体的重量分布。

通过有限元分析,每个船体与平台的连接处和每个船体的船尾都进行了加强设计,以保证船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船体的尺寸、材料和重量分布,计算出船体的刚性,以及在不同水深和波浪条件下的受力情况。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对船体的结构进行优化,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平台作为连接两个船体的部分,其结构强度也需要进行规范计算。

首先,根据平台的尺寸和重量分布,可以计算出平台的重量和承载能力。

同时,在平台的连接处和平台下方贴合了海绵防震垫,以减小平台受力时的震动和冲击。

总结通过对该双体铝合金艇的结构强度进行规范计算,可以确定其在不同水深和波浪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该艇的建造材料和连接部位均进行了加强设计,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结构强度。

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估算方法(精选文档)

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估算方法(精选文档)

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估算方法(精选文档)(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49卷第3期(总第182期中国造船Vol.49No.3(Serial No.182 2021年9月SHIPBUILDING OF CHINA Sep.2021文章编号:1000-4882(202103-0104-008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估算方法林吉如,石理国,尤国红,钱家玉(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2摘要以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200t至3500t多艘SWA T H船模试验结果和美国的15艘从3000t至30 000t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载荷模型试验资料为基础,给出了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估算公式。

用该估算公式算得的小于3000t的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波浪设计载荷的估算值更加接近模型试验结果,而小于目前常用的A BS公式估算值,从而可较大地减轻结构质量和建造成本。

根据小水线面双体船受力特点,还提出了小水线面双体船在进行横向强度、扭转强度、总纵强度校核时各种载荷的组合方案和施加方式,供结构设计人员全面、合理地进行强度分析参考。

关键词:船舶、舰船工程;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载荷;横向波浪力;水平扭转力矩;纵摇扭转力矩;载荷组合中图分类号:U661.4文献标识码:A1引言小水线面双体船与常规单体船相比较具有优越的耐波性能(在风浪中运动量最小,失速不严重和宽广的甲板面积,引起了造船界和船东的极大兴趣。

美国、日本等国更掀起了建造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热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了40多艘用于海洋考察、水声监听、车客摆渡以及旅游观光的小水线面双体船。

我国从1994年开始开展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实用设计研究,2001年建成了第一艘200t级的海关监管艇,随后又陆续设计并正在建造最高吨位达到2500t可在全球航行的小水线面双体船,开创了中国造船界一个崭新的领域。

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中载荷不同于单体船,此时,其主要波浪载荷为横向波浪载荷,而总纵波浪载荷下降为次要载荷。

双体船船体结构强度的直接计算法

双体船船体结构强度的直接计算法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双体船船体结构强度的直接计算法姓名:吴荻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程力学指导教师:杨平;王发祥20040601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船舶的结构设计一般是采用规范设计和直接计算两种方法来完成。

由于船舶尺度的增大以及新船型的开发,世界各国的船级社都在寻找既先进科学又合理可靠的新的设计方法,因此船舶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法的应用日趋广泛。

双体船因其宽阔、稳定、灵活之优点而倍受中外推崇,成为近年来正在崛起的一种新船型。

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中第15章双体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中指出具有船长大于60m等情况的双体船应由直接计算确定结构尺寸。

但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具体规定,本文在这些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

由于船舶结构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外部载荷的复杂性,准确预报结构强度一一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

有限元的出现使传统的船舶结构力学发生了根本变革。

过去手算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用有限元法可迎刃而解,并能进行整体结构分析,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把总强度与局部强度分开来孤立进行计算的概念。

合理的建立船体结构强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可以求出整船的应力状态。

本文中的有限元计算正是在以上前提下进行的。

整体来说,本文从双体船的研究现状入手,详细分析了该船型的结构特点和总体性能,对其所受载荷和总体强度计算做了基本的说明,针对连接桥这一关键环节展开详细讨论,在算法上介绍了前人的经验公式,分析比较得出更为准确的简化公式,并结合实船数据进行验算。

然后,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一条双体渡轮进行了结构强度计算,试用所得新公式进行加载,选取较为合理的约束形式,讨论了尾楼的设置对连接桥受力的影响。

并将计算的重要环节连接桥单独取出,进行专门的简化模型推导,根据连接桥上与片体相连处节点的受力情况分析应力分布规律,寻找合理的载荷施加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约束,使连接桥单独计算的结果与全船计算相吻合,从而达到模拟全船的简便计算的目的。

04波浪载荷

04波浪载荷

l1 , m1 , n1
22 为x轴在OXYZ中的方向余弦
3.3.4群桩效应
由于群桩按排或列布置,在平台设计中,应考虑群桩的掩护作用和相 互干扰作用。作用在一个构件上的波浪力,将受到与之靠近的另一个 构件尾流场的影响。前面构件尾流的旋涡可能激发后面构件的动态响 应,使其波浪力增加,这即是群桩效应。 当桩距/桩直径小于4时,应该考虑群桩效应。 根据模型试验和现场观测,群桩的掩护和干扰作用主要和桩距I 和桩径D之比有关。一般认为当桩距/桩直径大于4时时,桩的掩护作 用和干扰作用可不予考虑;当桩距/桩直径小于4时,应将波浪载荷乘 以群桩系数 K 。其值应尽量由实验确定,或者查阅有关资料。
司托克斯五阶 破碎界限
艾 里 波
H-波高 d-静水面下高度 T-波浪周期

浅水波
深水波
3
(1)设计波高: 根据平台所在位置及附近海域 长期实测资料(要求不少于一年),推算不同 重现期的设计波高。我国《海上移动平台入级 与建造规范》规定的设计波高的选取方法:
H d Min(H max , H b )
23
3.3.5 海生物附着对波浪力的影响
海洋桩基平台在使用期间,桩上会附着各类海生 物,这样会增大桩柱的阻力系数值 C D ,增大波浪拖 曳力。据国外资料提供的数据,在海生物附着显著 的海域,波浪拖曳力增大 20-40%;同时由于海生物 附着,加大了桩柱的直径,也必然加大了波浪惯性 力。为此,规范中规定:在海生物附着范围内,莫 里森公式中惯性力项的桩径D应按实际直径计算, 并将波浪拖曳力乘以相应系数n。n值可根据海生物 附着程度的不同确定。
S ( )
3 2
A

e 5

B
4
(米 2 秒)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体静置在波浪上的外力计算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体静置在波浪上的外力计算

使船尾倾力矩为: BH 0 sin
H 0 -纵稳性高
R H0 GC H0 MG
于是得
BR sin
R H0
R:纵稳心半径
船舶纵摇平衡时
W (xg xb ) BRsin
xg xb
R
为小量。
da
dm
( L /
2
xf
) xg
xb R

由da和df在邦戎曲线上作出水线,
df
dm ( L / 2 xf
) xg xb R
邦戎曲线
计算排水体积和浮心得纵向位置,得到
xb1
V1
比较排水体积和V0 ,比较 浮心纵向位置 xb1 和重心的纵向位置 xg ,
V1 V0 0.5%V0
xg xb1 0.1%L
当上述条件不满足时,说明船舶仍未达到受力和力矩的平衡,继续改 变首尾吃水,进行调整。 (4)第二次调整首尾吃水
分配到各站间重量叠加,得到各个站间的总重量,如下图所示: 图 船体站间重量分布结果
10 首部锚2只101#~106#
20
5.1
102.0
0.0
0.0 -27.6 -552.0
11 固定压载32#~48#
36
0.5
18.
8.4 302.4 10.8 388.8
空船重量重心合计
1165.92 2.253 2627.32 -0.005 -6.08 1.750 2040
1.965 1.965 1.965 5.1
1973.6
39.82 12.18 26.0
88.43
88.43 88.43 88.43 102.0
-0.3
-265.5
-9.29 -5.571 -6.0

双体客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分析

双体客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分析

第17卷 第4期 中 国 水 运 Vol.17 No.4 2017年 4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pril 2017收稿日期:2017-02-02作者简介:胡 帅(1987-),男,武汉金鼎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双体客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分析胡 帅,符 亮(武汉金鼎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2)摘 要:根据某工程项目实际需要,采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MSC.PATRAN 对一艘航行于近海航区的双体客船的结构进行了直接计算,校核了该船的总纵强度以及总横强度,并对载荷的计算与加载、模型的建立、边界条件等进行了介绍,以供其它工程项目参考。

关键词:双体船;总强度;直接计算中图分类号:U6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4-0001-04一、概述双体船的载荷状态及结构复杂性使其结构分析远较单体船复杂,中国船级社《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可用于双体船结构直接计算。

根据规范要求的不同工况组合,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 进行分析计算,分析双体船应力值最大出现的位置和应力分布规律,为双体船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二、双体船主要参数该船为全钢结构双体船,采用双机双桨双舵,片体采用球首球艉船型,主要用于“蓬莱—长岛”、“烟台—长岛”航线旅客运输,兼营北五岛、西三岛及长岛岛际及海上游航线旅游,结构按近海航区设计。

总 长:57.80m 垂线间长:52.78m 型 宽:15.00m 型 深:4.30m 设计吃水:2.60m片体宽度:5.00m主船体结构如下图1所示。

三、计算载荷按《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中的附录2的工况组合要求进行加载计算,具体载荷如下:1.总纵弯矩M B(1)总纵弯矩M B 规范计算值按《规范》第4章4.8.2规定计算得到总纵弯矩M B(M B =|Ms|=Mh);M B =C 1C 2(1+n)(l x -0.175△/(B s *d)*(1+0.2n))△*g式中:C 1,C 2—系数; n—过载系数,按下式计算: n=a cg /ga cg —重心处垂向加速度,m/s 2a cg =K T /426(V H /L 0.5)1.4(H 1/3/B WL +0.07)(50-β)(L/B WL -2)B WL 3/△g式中:g—重力加速度,m/s 2;V H —船在有义波高H 1/3的波浪中航行的航速; β—船体重心处横剖面的船底升角; K T —船舶类型系数,根据船舶类型确定; L—船长;B WL —各个片体水线宽; l x —可近似取l x =0.25L;Bs—船首尾出水,波峰冲击船中区域底部时冲击面积的宽度;△—满载出港排水量。

双体船波浪载荷预报与规范计算对比分析

双体船波浪载荷预报与规范计算对比分析

基础科技22 船舶物资与市场0 引言一般来说,双体船由于片体之间流体相互作用会使其遭受的波浪载荷发生变化,其横向载荷如横向弯矩、扭矩等对双体船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双体船的横向强度。

虽然国际上主要船级社均已给出了双体船的波浪载荷计算公式,但是人们对双体船波浪载荷的研究还不充分,相应的规范设计方法也不成熟,不同船级社给出的相同船舶的设计载荷之间的差别比较明显,给双体船结构强度评估带来困惑。

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CCS )钢制海船入级规范对于具有以下特征的双体客船、公务船,可按经验公式计算连接桥总横弯矩、总横扭矩、垂向剪力,亦可采用直接计算法确定上述载荷。

L ≤60 m ,L /D ≤15,B /D ≤3.5,b 1/B ≤0.4式中:L 为船长,m ;B 为船宽,m ;D 为型深,m ;b 1为连接桥宽度,m 。

本文选取3艘双体客船,采用DNV-GL Sesam 软件下的Wadam 模块进行波浪载荷预报,用以对比波浪载荷直接计算与CCS 钢制海船入级规范[1]回归公式的区别。

1 计算方法及相关软件介绍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目前最常用的水动力分析方法有Morison 公式、切片理论以及三维面元法(三维辐射绕射理论)。

在进行水动力分析时,通常按照构件与波长的相对大小将构件分为小尺度结构物与大尺度结构物。

对于大尺度结构物,惯性力和绕射为为主要分量,此要要采用辐射绕射理论进行求解。

Wadam 为DNV-GL 旗下Sesam 软件中基于绕射理论与Morison 公式,可以对任意形状的固定式或浮动式结构物进行双体船波浪载荷预报与规范计算对比分析欧书博1,孙元璋1,岳兴华2(1.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64200;2.中国船级社大连分社,辽宁 大连 116013)摘 要 :应用DNV-GL Sesam 软件对3艘双体船进行波浪载荷预报,以对比双体船连接桥总横弯矩、总横扭矩、垂向剪力规范值与预报值的区别。

某双体铝合金艇结构强度规范计算

某双体铝合金艇结构强度规范计算

某双体铝合金艇结构强度规范计算
一、引言
双体铝合金艇是指由两个并排连接在一起的船体组成的船只。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必
须对其进行结构强度的计算和设计。

本文将介绍某双体铝合金艇的结构强度规范计算。

二、双体铝合金艇的结构分析
1. 载荷计算
根据双体铝合金艇的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各个部位的载荷。

包括自重、乘员和
货物重量、动载荷等。

2. 结构设计
根据载荷计算结果,进行双体铝合金艇的结构设计。

主要包括双体的纵向和横向连接
结构、底板的强度设计、船体的弯曲和扭转强度等。

三、结构强度计算
1. 底板的强度计算
双体铝合金艇的底板承受着大部分的载荷,因此其强度计算非常重要。

根据底板的尺寸、材料和载荷,计算出底板的抗弯和局部强度。

2. 船体的弯曲计算
双体铝合金艇的船体在航行中会受到波浪的作用,因此需要对船体的弯曲进行计算。

根据波浪的力和船体的尺寸、材料,计算出船体的弯曲应力和挠度。

四、结构强度规范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行业标准,制定双体铝合金艇的结构强度规范。

规范包括构造设
计要求、材料选用、计算方法、验算条件等内容。

五、结论
通过对某双体铝合金艇的结构强度计算,确定了其各个部位的结构强度和设计要求。

这些计算结果将为双体铝合金艇的制造和使用提供重要参考,确保其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结构强度规范的制定也为双体铝合金艇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随∥变化(Jtation:11,Fn;0.592)
图2
1疆Fn变化(station=11,p:180。)
62
3双体船波浪载荷的理论计算
在双体船于波浪中运动二维半理论和数值求解的基础上,根据刚体动力学平衡原理,可求解双
体船横剖面和连接桥纵向剖面上的波浪诱导载荷【3】。这些载荷可通过基于二维半理论的计算程序计 算出来。
31双体船横剖面波浪诱导载荷
当船舶在斜浪中航行时,由于波浪作用及船体的摇荡运动,船舶横剖面内将产生波浪诱导的垂 向剪力、垂向弯矩、水平剪力、水平弯矩和扭矩(通常轴力很小,可忽略不计)H】。这些载荷对船体纵 向构件的拉伸和剪切强度、稳定性等产生直接影响。对于双体船而言,由于其横剖面结构强度储备 较大,结构安全性问题不如连接桥横向结构严重。约定横剖面载荷的指向与坐标轴同向时为正,则 双体船横剖面上的波浪诱导载荷包括垂向剪力7B,垂向弯矩7My,水平剪力死0,水平弯矩7Mz,
k2=0.5254;k3=1一面z-瓦O.5瓦T=。.6114;%:=7m;
(KN・小) (KN・m)
因而,波浪弯矩全幅值为34892 KN・m。
在强度校核时,应在波浪弯矩上迭加上静水弯矩,静水弯矩.--Iv2近似取中拱0.5AL=9750翩V.m. 中垂0。此时,中拱弯矩22475 KN・m,中垂弯矩22167 KN・m,因而,波浪弯矩全幅值为
中拱:M忉--0.190WL2(BwL2+七2Btn)C口(KN・m) 中垂:M阳窖=o.14CwL2p昵2+k3Bm)(%+o.7)(KN・m)
(4) (5)
这里,c曰=而嚣丽A
吃=llm;得到,
M概≈12725 肘瓣≈22167
;‰=7m;Ca=0.512 k2=I一砸z再-0忑.5万T;z ̄5・。m;G=0.08L*0.9=3・744;
a馏≥3.0×0.1589×390=14.03m/s20这里,设计垂向加速度近似等于加速度1/100极大值的平均值。
2.2
总纵垂向弯矩
对于非常规船型,或L>50m的高速和轻型船,总纵强度必须校核。对于y/42-≥3的船只,除
了常规的波浪弯矩外,还有砰击弯矩。在强度校核时,两者必须分别满足。
(a)舯剖面砰击弯矩
44642KN・m。
2.3
总横垂向弯矩
对于112_50的双体船,总横垂向弯矩取下列公式计算值的较大者,
M订=Mso(1+二生)(r3v・m) (6) (7)
弘2=M。o+只(zl-0.5T)(KN・m)
这里,Zl≈8.2m;M,o是静水横向弯矩,对船长大于50m的双体船有:
M,o=4.91A(yb-0.4Bo瑚)(KN・m)
扭矩TMy,轴力巩。
3.2双体船连接桥结构波浪诱导载荷
双体船两个片体间连接桥结构的横向强度是船体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双体船 波浪载荷和结构强度校核中主要区别于单体船的部分之一。随着双体船的大型化,结构重量控制和
连接桥结构的变形、强度、稳定性和疲劳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利用双体船船型、结构和重量分布的左右对称性,将双体船沿中纵剖面切开,研究连接桥结构
2.1设计垂向加速度
重心处的设计垂向加速度一般由建造者提出,但一般不小于以下值:
a铅2百面厶g。(mls。)
,、

3.2
【1)
根据WP60预期的使用海区(R2)和用途,正取3。WP60为两柱间长L=52m的非常规船,
最大航速V=34konts,V/4L=4.715(y/√L若大于3则取3)。则设计垂向加速度
得出:(M口)切=187.5・23.84+5.275~---'23569(KN・m)
I 1+o.2acg—l
中垂弯矩:(M曰)sag=-拿(go+acg)(er-ew)(KN・m)
这里,K=0.6;凡=O.6*375*0.6554=147.5m2
(3)
WP60艏部片体宽度变化较大,对于片体砰击面积A足/2/2=36.88m2,近似取底边宽为3.5m 的三角形为砰击区域,则该区域中心距艉38.0m;艉部片体宽度变化不大,对于同样的面积,其中 心距艉5.27m,则er≈16.37m,其余参数同上,得出:(M口)埘=187.5・23.83・4.95砣2117 (KN・,,1) 因而,砰击弯矩全幅值为45686KN・m (b)舯剖面波浪弯矩 中垂、中拱波浪弯矩计算中要求考虑所有可能在水和离水的结构。计算是基于它的最简单的形 式:利用预报的升沉、纵摇相位差和通过船体的遭遇波,包括纵摇角和惯性力的影响。双体船的计 算公式是:
双体船波浪载荷的直接设计计算
耿彦超,顾学康,汪雪良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研究所,江苏无锡, 214082)
摘要
本文分别应用DNV规范和二维半理论程序计算了WP60穿浪双体船的波浪载荷,并把二者计算结果 相结合提出了双体船的波浪载荷直接设计计算方法,为双体船有限元分析打下基础。
关键词:
双体船;波浪载荷;规范;直接设计计算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设计波浪载荷的确定过程缺少合理的依据。
4.2双体船波浪载荷直接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针对双体船的波浪载荷特点,对单体船的波浪载荷直接设计计算方法进行拓展,提出双体 船波浪载荷直接设计计算的初步方法,为以后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双体船结构直接设计计算方法(包 括结构强度分析和强度衡准等)打下基础。 双体船在波浪中运动时,在同一工况下各个波浪载荷响应和入射波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相位差。 当某一个主波浪载荷达到最大时,其它波浪载荷不一定达到最大。在进行结构强度分析时,如果将 这些波浪载荷的最大值同时作用于结构上,则结构设计会过于保守;如果在主波浪载荷施加后不计 其它波浪载荷,则结构设计过于危险。对双体船总纵强度而言,以横剖面总纵垂向弯矩为TM,为主 载荷,在规则波中各波浪弯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纵向剖面上的波浪诱导载荷,约定纵向剖面载荷的指向与坐标轴同向时为正,由文献【5】可知连接桥
中纵剖面的载荷包括:总横垂向弯矩(由两片体相对横摇引起)LM,、纵摇有关扭矩(片体不同步 纵摇引起)上。My、艏摇弯矩(由两个片体不同步艏摇引起)上肘z、横向对开力(由两个片体不同 步横荡引起)L0、总横垂向剪力(由两片体不同步垂荡引起)£疋和纵向剪力(由两个片体不同 步纵荡引起)LR。
2按照DNV规范计算WP60双体船的设计波浪载荷
不同规范对同一条双体船的波浪载荷设计公式和计算结果差别明显,这些设计公式尽管可能基 于一定的模型试验、计算或者实船使用的经验,但和单体船相比,由于双体船型的多样性、参数的 多变和实船使用经验的不足,规范计算公式有时不能给出合理的波浪载荷设计值,对双体船结构安 全性和建造的经济性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双体船除了单体船船体结构设计中涉及的横剖面垂向 载荷(对一般船体)、横剖面横向和扭转载荷(对甲板大开口船体)外,还有独特的连接桥结构载 荷。双体船在海上航行过程中,这些载荷往往联合作用于船体,形成非常复杂的载荷组合形式。在 利用规范进行双体船结构强度校核时,一般仅对结构在典型的载荷(如横剖面垂向弯矩、中纵剖面 总横垂向弯矩等)作用下的强度进行单独的校核,不能反映船体结构的实际受载情况,增加了船体 结构强度校核中的不确定度。因此,提出和开展双体船船体结构波浪载荷的直接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4双体船波浪载荷的直接设计计算方法
4.1波浪载荷的直接设计计算方法
自1760年船级社诞生以来,船级社对船舶结构的设计要求在不断地变化,船级社250多年的历 史就是一个对船舶设计由“经验”到“半经验+经典理论”再到“半经验+经典理论+计算力学(直接设 计计算方法)”的过程陋】。目前,单体船舶结构的波浪载荷直接设计计算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在 大型单体民船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双体船结构设计载荷的确定过程中,还没有见到系统 和具体的直接设计计算方法。 一般认为,经验、半经验设计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方法简单、利用了大量宝贵的实船使用经验(对 于双体船,实船使用经验往往不多);经典理论的主要优点是已经开始理解性地利用船舶的使用数据, 结合经典力学和数学知识。简化船舶的目标特征,建立简单的、理想化的数学模型,给出船舶结构 设计计算方法。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对新船型(包括主尺度、线型、航速、重量分布、使用环境和使 命特征等)的适用性无法确认,对复杂结构无法给出合理的简化方法,对常规船型和结构的设计计 算十分粗放(仅和船舶的几个主要参数有关)且无法确认结构的真实安全裕度(设计实践和实船试 验表明,往往结构强度分布严重不均匀,盲目加强结构造成结构重量不断增加,但结构薄弱环节依 然存在)。在我国的双体船设计和使用实践中,随着船体主尺度的增大,结构设计的难度不断增加,
分类号:U661.4
文献标识码:A
1引

目前,国际上一些著名的船级社已经发展了针对高性能船的结构设计规范,其中包括了双体船 的设计波浪载荷的计算方法。然而,和已经具有很长发展历史的单体船和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单体 船船体结构设计规范相比,人们对高性能双体船波浪载荷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相应的规范设计方法 也很不成熟,规范给出的对相同船舶的设计载荷之间的差别比较明显,给研究和设计者带来困惑, 船舶在海上航行的安全陛也存在疑问…。 本文首先按照DNV规范皿l计算了wP60双体船的设计波浪载荷,然后基于规范计算与理论计算相 结合提出双体船波浪载荷的直接设计计算方法,为进一步系统地发展双体船的结构直接设计计算方 法(包括结构强度分析和强度衡准等)打下了基础。
4,盈,..…磊为各载荷响应与波浪之间的相位差,co为波浪遭遇频率。 通过对WP60穿浪双体船在不同航向、不同航速下的总纵垂向弯矩计算,可以发现:总纵垂向 弯矩在顶浪、高速时达到最大(如图l一2),在船舯剖面附近达到最大(如图3);总纵垂向弯矩在顶 浪时的传递函数在波长船长比允,L=I.2时达到峰值(0.0567)(如图4)o
(8)
其中:A=375t;%=(18—3.5)/2=7.25m,B=18m。这样:M,o=4.91x375×(7.25—0.4x180‘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