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绘画艺术流派评述最终

合集下载

至上主义大师——马列维奇

至上主义大师——马列维奇

艺术借鉴至上主义大师—马列维奇霍驭宇【摘要】马列维奇是几何抽象艺术的先驱和俄国至上主义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义绘画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他的至上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经历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体主义及未来主义的特征、直至最后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块”这样个性鮮明的艺术风格。

马列维奇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和艺术的方式,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列维奇至上主义感觉立体主义_、马列维奇的艺术经历马列维奇出生于地道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在糖厂工 作,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远离文化中心的乌克兰农村 的甜菜种植园中度过,甚至于最早对艺术的接触也是从农 民身上获得的。

农民们用油漆粉刷的屋顶、店铺的橱窗装 饰等乡村生活中的一切都让他觉得有趣,他开始观察周围 的世界并开始自己学习绘画记录着身边美好的一切。

马列维奇在农村长大甚至还读过二年的农业学院,但即 便是这样他一直都热爱绘画,认为绘画是自己真正喜欢并感 到快乐的事。

因此他决定在基辅艺术学院学习,但随着时间 的推移他发现自己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就是去莫斯科学习绘画。

1904年秋马列维奇考人莫斯科绘画 雕塑建筑学院,并在俄罗斯的各种展览上看到当时流行的众 多艺术流派的作品,后期印象派、野兽派带给了年轻的他巨 大的思想冲击,俄罗斯最前卫的艺术思潮也感染着他。

二、至上主义绘画作品的形成过程马列维奇早期的绘画风格受晚期印象派的影响比较大,他喜欢描绘农村的风景和最朴实的农民,作品带有明显的现 实主义的因素,因此他早期的艺术面貌也被称作“农民的马 列维奇”,1905年的油画《卖花女》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1908年马列维奇观看了俄法现代主义艺术家共同参与的“金 羊毛”展览,他亲眼见到了塞尚、高更、雷诺阿、德加等大 师的原作,大大打开了马列维奇的眼界。

由于马列维奇非常 崇拜塞尚,因此见到了塞尚的原作也促进了其画风的转变,他开始致力于研究物像本身的结构,其1912年的作品《装黑 麦威士忌酒》就显示出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不再偏向原始主义 的面貌反而表现出对立方体的喜爱,画家并不是想表现真实 世界的立体感,而是在展示立方体的形式。

浅析俄罗斯古典油画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古典油画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古典油画的特点
俄罗斯古典油画是指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在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现为俄罗斯联邦)兴起的艺术流派,它受到欧洲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俄罗斯本土的传统和文化元素。

俄罗斯古典油画在画面构图、色彩运用、题材内容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下面将对俄罗斯古典油画的特点做一些浅析。

在画面构图上,俄罗斯古典油画通常采用对称、平衡的构图方式,明确的主次关系和层次感是其构图特点之一。

例如在人物画中,常常采用对称的构图,人物的身姿和动作都十分优美和规整,画面布局上追求一种完美的和谐和对称。

而在风景画中,也同样注重构图的平衡与对称,使整幅画面显得庄重而平衡。

在色彩运用上,俄罗斯古典油画注重色彩的推崇和运用,追求色彩的鲜艳和对比。

尤其是在人物画中,色彩的运用往往比较明快、饱满,用色十分丰富,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和气质,同时也突显出情感的高亢与热烈。

而在风景画中,色彩的运用往往比较深沉,富有浓厚的情感,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出不同的气氛和情绪,从而使整幅画面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题材内容上,俄罗斯古典油画的题材广泛,包括人物、风景、历史、神话等多种类型,但都体现了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人物画中,常常表现出英雄豪杰、劳动人民、宗教题材等,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在风景画中,常常表现出俄罗斯特有的大地风光和辽阔的自然景色,以及对自然天地的敬畏和赞美。

在历史和神话题材中,常常表现出对俄罗斯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传承和弘扬,以及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诠释和再现。

浅析俄罗斯素描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素描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素描的特点素描是绘画艺术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以简洁的线条和阴影来勾勒出对象的形态和结构。

素描的艺术特点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风格,而俄罗斯素描则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从俄罗斯素描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俄罗斯素描的历史渊源俄罗斯素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俄罗斯的艺术史上,俄罗斯素描的发展与俄罗斯国情、历史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俄罗斯古代,由于宗教在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素描艺术也主要体现在宗教绘画上,通过对圣人、圣像等宗教内容的素描来表达信仰和虔诚。

随着俄罗斯的国家发展和文化交流,素描艺术逐渐融合了西方的影响,展现出了独特的俄罗斯素描风格。

二、俄罗斯素描的艺术特点1.线条的塑造俄罗斯素描以简练而富有力度的线条为主要表现方式,线条的使用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

在俄罗斯素描中,线条不仅仅是描绘对象形态的工具,更是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线条可以细腻地勾勒出对象的轮廓和结构,也可以通过粗细、流畅、断断续续等变化来传达不同的情绪和内在意境。

2.色彩的运用俄罗斯素描在色彩的运用上相对保守,更注重对明暗和灰度的刻画。

在俄罗斯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下,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对明暗的处理来表现光影效果和空间感,从而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表现。

俄罗斯素描还注重在灰度上的丰富和变化,不同的明度和暗度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3.对人物的表现俄罗斯素描在人物表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一方面受到东正教宗教绘画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俄罗斯文化的熏陶。

在俄罗斯素描中,人物形态丰满、神态严肃、眼神深邃,展现出一种内敛而坚毅的精神状态。

俄罗斯素描也注重人物的动态和姿态的表现,以灵活而鲜明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肌肉和骨骼结构,从而表现出人物的力量和生命力。

俄罗斯素描作为俄罗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俄罗斯绘画的发展和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艺术上,俄罗斯素描的风格传承和发展了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绘画风格。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特点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特点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特点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是俄罗斯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盛行于俄罗斯艺坛。

现实主义美术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风格,它强调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真实描绘,将艺术视为一种社会批判的工具。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在风格和内容上具有独特的特点,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

一、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在绘画技巧上注重写实,追求精确的描绘和细致的表现。

画家们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精确捕捉,使作品在视觉上更加真实和细腻。

他们常常选择平凡的主题,如农民、工人、城市街道等,通过精细的写实风格展现出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家们对社会现实充满关注,他们以艺术的方式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的真相。

他们常常选择描绘工人、农民、贫困者等社会底层群体,抨击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呼吁社会改革和人民解放。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热情和责任感,引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在描绘人物形象时,注重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画家们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和环境的氛围,展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作品更加具有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

他们深入探索人类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

四、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家们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其特点之一。

他们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魅力。

他们常常选择描绘乡村风光、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使作品充满了宁静和诗意,引人入胜。

五、对历史和传统的珍视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家们还对历史和传统抱有深厚的情感和敬畏。

他们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传统习俗,表达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和珍视。

他们用艺术的语言传递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使作品充满了文化的沉淀和底蕴。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具有写实、关注社会现实、探索人物内心、描绘自然景观和珍视历史传统等特点。

浅析俄罗斯素描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素描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素描的特点素描是绘画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它能够以简洁而准确的线条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是绘画创作的基础。

俄罗斯素描作为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就俄罗斯素描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俄罗斯素描的题材广泛。

俄罗斯素描作品的题材涵盖了人物、风景、静物等各个领域,而且对于不同题材的处理都非常到位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人物素描中,俄罗斯画家们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态和情感,通过简洁而有力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给人一种朴实而深刻的感受。

在风景素描中,俄罗斯画家们善于运用明暗对比和透视关系,将自然风光的壮美和内在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静物素描中,他们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精准的表现,将平凡的物品赋予了生动的灵魂,使观者对静物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俄罗斯素描的题材广泛,而且在不同的题材中都有着独到的表现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俄罗斯素描的线条韵律感强。

俄罗斯素描注重线条的韵律感和流畅性,画家们擅长运用各种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虚实等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结构,使线条在画面中产生有机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在素描作品中,线条的处理非常精准而且富有张力,往往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气质,使画面显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

这种线条的韵律感使得俄罗斯素描作品充满了动感和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俄罗斯素描的明暗对比鲜明。

俄罗斯素描作品在明暗对比的处理上非常讲究,画家们善于通过线条的交错和交织来表现不同部位的明暗关系,使得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更加丰富和立体。

在明暗对比的处理上,俄罗斯素描作品往往会强化物体的光影效果和形态感,让观者能够感受到画面中事物的丰富性和深度。

明暗对比的处理不仅使得俄罗斯素描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且也使得画面看起来更加富有神秘感和诗意。

第四,俄罗斯素描的情感表达丰富。

俄罗斯素描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底蕴,画家们善于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来诠释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使得作品充满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至上主义

至上主义

创始人马列维奇创始人马列维奇-基本介绍
全名: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 (Malevich,Karimir Severinovich,1878~1935)
俄国画家。1878年2月11日生于基辅,1935 年 5 月15日卒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 )。受业于莫斯科 绘画雕刻建筑学校。早期作品寻求变形和稚拙的美, 代表作《花姑娘》、《农民》采用印象主义画法。 1912年在驴尾巴展览会上陈列的《手足病医生在浴 室》、《玩纸牌的人》,又具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 的特色。还曾参与起草俄国未来主义艺术家宣言。十 月革命后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1930年以嫌疑犯被捕 入狱,后获释。著有《无物象的世界》。 他从接受严谨的西方艺术美学的教育开始,后和 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成一起成为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 先锋,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体,以及晚期的黑 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体,创立这个几乎只有他 一个人独舞的至上主义艺术舞台。“模仿性的艺术必 须被摧毁,就如同消灭帝国主义军队一样。”这就是 他铿锵有力的表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e end!
谢谢观赏~!
制作人:严伟钿 班级:08服装工程(1)班 学号:3108009598 指导老师:李智
马列维奇《白底上的黑色方块》铅笔素描,1913年,列宁格勒俄罗斯国立博物馆藏
灰白色的底子上,一个大些的黑 方块,和一个紧随黑方块斜置的 小红方块,因为红方块不是在水 平位置上,原本简洁宁静的方块 却给人一种下坠感。 想象一下如果将这幅画倒置,那 红方块就有了漂浮感,也许这就 是至上主义的魅力。
《红方块与黑方块》
代表人物罗德琴介绍及作品: 代表人物罗德琴介绍及作品:
在构成主义运动中,罗德琴柯属于追求 艺术的实用性及功利性价值的一类。他不仅 擅长绘画和雕塑,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摄影 家和设计师。他出生于圣彼德堡。1914— 1915年,马列维奇的影响使他借助直尺和圆 规,画了一些几何风格的画。后来在塔特林 的影响下,他又成了马列维奇至上主义艺术 的反对者。1918年,马列维奇画出著名的作 品《白上之白》,以表达其融哲学、宗教和 社会学于一体的观念。罗德琴柯则在同年画 了一组题为《黑上之黑》的画作为回应。后 来,他又画了三幅单色画:《纯红色》、 《纯蓝色》、《纯黄色》。他将这三幅画集 合在一起,取名为《最后的绘画》,以此宣 告抽象艺术的灭亡。 《Trekhgomoe啤酒的广告画》作于1923年, 画面上没有微妙复杂的图案描绘,也没有五 彩缤纷的颜色铺洒,但简洁的图案和简单的 颜色却能非常有效地向人们传递出它所要传 递的信息:啤酒,有售!仿佛大街上的喊叫 《Trekhgoraoe啤酒的广告画》,罗德琴创作 声,直接、迅速地捕捉住了人们的注意力。

俄罗斯画派

俄罗斯画派

【印象派】和【俄罗斯画派】到【中国油画】的色彩继承区分1.固有色:绘画色彩的一路发展。

固有色是最先确定的。

画家和观众,首先需要看到物体的基本颜色。

从原始人的壁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大部分动物的基本颜色,土红,褐色,白色。

黑色。

当然从颜料上来说,暖色系土色系是最常见,最容易制作的。

蓝色,绿色的颜料比较罕见。

2.明暗体系:当西方绘画开始明暗体系的时候,画家们省略了暗部的色彩变化,主要用褐色,黑色来概括。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大概到了文艺复兴后期,翠绿的大量使用,使画面的暗部有了褐色和绿色两种风格。

人物的皮肤暗部大部分是褐色系,也有阴影部分有灰冷色系,很多背景和树木背景,大量使用了翠绿到黑的变化。

3,光源色明暗体系中,光变成了主角,橙色和黄色,暖白色,成了亮部色最常用的颜色。

为了立体感,牺牲了部分固有色。

毕竟油画题材中,发光的物体很重要。

4.亮部色:明暗体系以后,重点部分的固有色变成了亮部色,亮部颜色是最写实的,也是最精细的。

不是表现太多发光效果的时候,画家们重点制造亮部的写实仿真效果。

很多亮部画面不亚于现在照片的色彩。

冷色,微微的冷色在亮部已经常用了。

5.外光写生派颜料的发展和丰富,画家出门写生风景,开始为大自然真实的色彩所感动,用色更加大胆。

蓝色绿色更加真实。

虽然房屋,草垛,人物等暗部还是暖褐色系,亮部已经非常真实了。

冷光,纯白等大量使用。

笔触更加丰富,为了制作更加真实的外光闪烁效果,画刀,不完全调和的颜色,笔触,点彩都有大量试验和使用。

6.印象派印象派为了摆脱褐色的暗部,进行了分离色试验,如修拉的点彩风格等。

小笔触能更加表现分离色闪烁的效果,干抹厚笔触使物体外形难以精细,但是更仿真真实色彩变化。

和国内早期译文说的纯色不同,我们现在看到印象派原作以后,发现颜色还是调和的,甚至还是比较灰的颜料。

其中重要的颜色变化是蓝色的使用,把画面色调提高以后,风景暗部的黑色,变成了蓝色。

而且由于最亮的高光颜色也不是纯白,实际上等于压缩的色调的范围。

浅析俄罗斯古典油画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古典油画的特点

浅析俄罗斯古典油画的特点
俄罗斯古典油画是指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绘画风格。

这一时期
的俄罗斯古典油画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俄罗斯古典油画强调细腻的绘画技巧和具有高度写实主义特点的作品。

艺术家们注重
刻画人物形象的细节,以及描绘环境和背景的精细程度。

在色彩运用上,他们使用明亮而
鲜艳的色彩,以突出形象和场景的线条和光影。

俄罗斯古典油画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

由于俄罗斯是东正教的中心地带,因此宗教题
材在这一时期的油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艺术家们经常以宗教故事和圣经中的场景为题材,强调人物形象的庄严和宗教信仰的力量。

俄罗斯古典油画注重描绘农民和普通人的生活场景。

在这一时期,农民和普通人的形
象在油画中开始出现,并成为重要的艺术题材。

艺术家们通过绘画农民的辛勤劳作和质朴
生活,体现了对人民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俄罗斯古典油画还强调历史和祖国的情感。

许多艺术家通过绘画历史场景和英雄人物
来表达对俄罗斯历史的崇敬和爱国情怀。

他们通过描绘古罗斯国家的辉煌时刻和伟大将领
的形象,传递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俄罗斯古典油画的特点包括细腻的绘画技巧和高度写实主义的作品、浓厚的宗教氛围、描绘农民和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以及强调历史和祖国的情感。

这些特点使得俄罗斯古典油
画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成为了俄罗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绘画艺术流派评述要了解俄罗斯的绘画艺术流派,就要了解俄罗斯绘画艺术的发展史。

她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古俄罗斯时期,也就是从辅基公国形成至彼得大帝改革以前这段时间。

这是俄国封建社会初期对拜占庭文化的移植与古俄罗斯民族艺术的形成时期。

在俄罗斯文化中可以看到拜占庭文化的深刻影响。

第二个阶段是彼得大帝到叶卡德琳娜女皇统治的整个18世纪,这是俄国的改革和“欧化”时期。

俄国文化在意大利和法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下迅速发展,俄国艺术开始纳入欧洲文艺发展的进程,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这时在俄国也被效法和模仿。

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上期,这是俄国民族艺术的奠定时期。

18世纪中期成立的皇家美术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他们呼吸本民族的空气,吸收民族文化的养料,具有俄国特色的文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第四个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至20世纪初,即从批判现实主义到含有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因素的新流派的出现,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最为辉煌。

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在关注现实和在与西欧广泛的交流中,以其题材、体裁、风格和手法的多样性与独创性,在世界艺坛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与当时的法国文艺并驾齐驱,各领一方风骚,各自推出了世界级的大师,组成了文艺史上璀璨夺目的一串明珠。

俄国这一阶段的文艺创作,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不同的历史时期下,由于经济、政治、宗教等多种环境的影响,也产生了不同的绘画艺术流派。

主要分为以下六个:古典画派、巡回展览画派、“艺术世界”、先锋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当代绘画艺术。

古典画派,产生于18世纪初期。

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思潮在美术界的表现,他们对为贵族服务的奢华菲靡的洛可可艺术不满,向古典希腊、罗马的艺术中寻求新题材。

典型的代表是创作了着名的“马拉之死”的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

此时的俄国,随着彼得大帝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行,许多有才华的俄国青年画家相继被公派到国外学习绘画,他们学成归国后,成为18世纪俄罗斯绘画的骨干力量。

叶卡捷琳娜女皇二世时期,从欧洲引进的古典式的学院绘画在俄国的土地上生根、成长。

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从俄罗斯传统文化及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逐渐形成有本土特色的俄罗斯油画。

世俗人物肖像画是18世纪俄罗斯油画艺术的一种主要的体裁形式,并取得较高成就。

入画者多为沙皇、宫廷显贵和其他贵族。

有俄罗斯18世纪肖像画派奠基人尼基京、马特维耶夫等。

世俗人物肖像画是对中古世纪俄罗斯禁欲主义圣像画一种直接的反叛和对立。

画家不但较好地掌握了油画技法、色彩配置及人物身材比例,而且开始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感受。

由于当时肖像画作者多为农奴,而贵族把艺术仅仅作为一种消遣,加之并不看重作者版权,所以18世纪的肖像画作者大多佚名。

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巡回画派的产生和特点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

19世纪后期是俄罗斯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

1861年俄国取消农奴制度后,社会间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中心.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平民知识分子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美学思想广泛影响和指导着当时文艺家的创作活动,他们提出“艺术是现实的再现”,“美是生活”等文艺思想,认为艺术家必须反映现实,干预生活,突出了文学艺术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在这些积极文艺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一大批文学艺术家大胆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俄罗斯人民的疾苦,寻求社会的出路。

这些问题都是当时大家关心的焦点,因而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

成立于彼得堡,发起人为克拉姆斯科依、瓦西里·格里高里耶维奇。

彼罗夫、米亚索耶多夫等人。

1863年11月9日,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正举行宣布大金质奖绘画比赛题目的隆重仪式,学院委员会的成员,个个佩带着奖章绶带,神色庄严地端坐在铺着暗绿色丝绒的长桌边。

年迈的加加林公爵,用威严的语调宣读着学院委员会的决定:“庆祝学院成立100周年的大金质奖章绘画比赛,决定以《瓦尔加拉宫的宴会》为题:在宝座上端坐着由神和英雄环绕着的上帝,乌鸦栖息在他的肩头……狼追逐着月亮,跑过瓦尔加拉宫的拱门……。

”就在这时,站在对面静静地聆听决定的14名学生中站出来一位身材消瘦、脸色苍白、留着稀疏短须的青年,他适宜走到院长的面前,庄重地说:“我们曾多次请求学院批准我们各自按自己的意愿创作画面,但是,委员会没有给予任何满足的意愿,因此,我们希望把自己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给予我们自由美术家文凭”。

站出来讲话的这位青年便是克拉姆斯柯依。

但是,学院委员会拒绝了这14名学生的要求。

于是,这14名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在克拉姆斯科依带领下决定退出大金质奖绘画竞赛,与学院公开决裂,以对抗脱离现实的学院派艺术,学院委员会最终宣布开除了他们。

这次决裂被称为"14人暴动"。

他们离开学院后团结了更多的画家结成了一个美术家互助会",并经常在一起探讨社会问题和艺术问题。

克拉姆斯柯依成了这个团体的核心人物,他是一个优秀的肖像画家和组织者。

后来这些画家与莫斯科进步艺术家联合在一起,决定按照他们民主和民族的艺术主张组成一个协会,定期举行展览。

至1870年,"巡回展览协会"正式成立,并于1871年0月在彼得堡举行了首届展览,当时有5位画家在章程上签名,其中包括别克拉姆斯柯依,米索耶道夫,萨甫拉索夫,希什金,盖依等人。

主要作品有克拉姆伊斯柯一的《手持马勒的农夫》、《无名女郎》、《无法慰藉的悲痛》,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伊凡雷帝杀子》,希施金的《松林的早晨》、《造船用材料》、《雾蒙蒙的早晨》、《橡树林边》、《在遥远的北方》,谢洛夫的《少女的桃子》、《女演员叶尔玛洛娃》、《阳光下的少女》等。

自1871年第一届画展,直到十月革命后的1923年,“巡回画展”共举行了48次展览其规模远远超过巴比松画派,印象派等。

在世界艺术史上还不曾有过一个画派群体如此规模地,鲜明地,自觉地同祖国人民相联系,成为人民解放斗争在文化战线上的一支劲旅。

巡回画派的画家有:别罗夫,米雅索叶多夫,希什金,科夫祖享,克拉姆柯依,卡门涅夫,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等。

“巡回展览画派”遵循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原则,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反映社会问题,人民生活,历史事件和美丽的俄罗斯大自然。

强调艺术作品的思想性,民族性,社会性,主题性。

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俄罗斯巡回画派在绘画艺术上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它鲜明地体现了艺术内容的人民性。

其作品反映了处在社会大变革过程中人民的命运和心声,体现当时俄罗斯人民以及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勇敢地批判现实中的落后与黑暗,充满着对进步与光明的向往。

二,富有民族性。

它同西欧的绘画截然不同,标志着俄罗斯人民从西欧移植的画种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走向成熟。

三,俄罗斯绘画与文学,戏剧音乐等多种文艺一起,形成一个光辉灿烂的文化团体,共同振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艺术世界”(1898-1924):它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绘画界一个重要的美术家团体。

他们不满意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学院派和巡回展览画派也采取鄙视态度,在西欧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极力提倡艺术创作自由。

他们既反对巡回展览派的美学思想和观点,又不同意学院派的绘画原则。

“艺术世界”的画家们注重艺术语言,注重形式技巧,既吸取西欧的现代艺术,又信奉古典主义的审美形式,提出“纯艺术”和用艺术改变生活的口号。

“艺术世界”的代表人物是别努阿、索莫夫、巴克斯特、朗赛莱、列利赫、库斯托季耶夫等人。

1898年,S.P.佳吉列夫在彼得堡组织展出青年艺术家的创新作品,次年创办《艺术世界》杂志,并从1901年开始组织艺术世界展览会,18世纪绘画作品的回顾展。

形成俄国艺术的新派别。

1904年《艺术世界》杂志内部因出现分歧而解体。

该社团在实用美术、舞台美术和插图等方面,曾作出有益的探索。

在画家及广大青年中有很大影响。

“艺术世界”画家们的创作接受了现实主义的某些影响,在艺术上有不少创新,为推动俄罗斯绘画艺术的技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先锋派:20世纪最初十年,俄罗斯赶超世界艺术先进流派的同时,在形式和风格上出现了先锋派艺术。

俄先锋派艺术产生于俄罗斯的历史里的转折时代,也是俄罗斯艺术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有人称之为俄罗斯的“文化复兴时代”。

衰败的旧封建沙俄政权受着各种新兴思想的冲击,在这个历史时期里俄罗斯呈现出多极分化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也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格局,历史的冲突,矛盾接踵而至,然而就是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社会也在酝酿着巨大的变革。

过去,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把先锋派艺术视为"资产阶级艺术"的象征,视为艺术家"创作危机"的表现。

其实,这是世纪之初的俄罗斯青年艺术家在艺术的各个领域的一种大胆的革新和反叛。

19世纪末的欧洲画坛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新艺术运动,德国青年分割派,法国印象主义之后的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新兴艺术相继出现,他们崇尚欧州洲哲学家康德,叔本华的自由哲学思想,使欧洲艺术从后印象主义开始,已经明显的开始追求语言的抽象性,表现性和象征性,这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着必然的联系。

这个时期的俄罗斯各流派青年艺术家与法国,奥地利,德国等西欧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停的接受新思想,积极地进行自己的艺术探索和创作,他们的流派,思潮,团体和风格往往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然而就是在这种对立排斥下,才促使了俄罗斯先锋美术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先后出现了几个重要的艺术流派和团体,其中一些代表性艺术家在后来也成为了世界上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

最早在1899年的圣彼得堡,一些青年画家自发成立了沙龙《艺术世界》,他们聚在一起研究讨论欧洲新艺术,并且创办了同名杂志《艺术世界》,杂志中着重介绍与推广西欧的当代艺术,同时也反对传统巡回画派的老旧思想,这对当时的俄罗斯青年画家的创作思路起了巨大的影响。

之后的“俄罗斯画家同盟”是由一些“艺术世界”的莫斯科画家创立,他们因不满“艺术世界”里彼得堡艺术家的审美纲领从而另立门户,这时的俄罗斯先锋艺术已经初见倪端,其代表人物М.弗鲁贝尔,В.穆萨托夫也成为俄罗斯先锋艺术的启蒙者。

先锋派艺术家们通过在各种艺术形式里进行试验,创作出了一些十分"新"的创作流派,如抽象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原始主义等。

大胆和创新是先锋派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准。

俄罗斯抽象派绘画诞生于1913年。

后形成了两个主要的抽象派绘画流派—“热抽象”与“冷抽象”,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康定斯基和马列维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